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栖凤乱江山-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千问吐气如兰,在宜臼的脸庞上轻轻啄了一下,细声道:“你若躬耕农亩,我就陪你养蚕织布;你若是天下国君,我就伴在身边母仪天下。有你在的地方才是我家之所在,希望你我之间永远珍惜彼此,再也不要有任何烦恼。”

    平王宜臼肯定的点头:“那是自然。你放心,就如同之前我跟申侯大人所说的,你永远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什么都无法替代。”

    这时候外面突然有下人来报:“启禀天子,太后娘娘说要见千问公主,如果您方便的话,小臣想这就把她接过去。”

    “呵呵,你瞧,母亲已经忍不住要把你接过去当媳妇看待了。那我就不留你了,去跟太后聊聊天吧,这一整天让她在念禧宫一个人待着,肯定是十分无聊了。”

    千问柔顺的点点头,正想走又突然想起了一事,回头道:“有件事原本不想说,不过咱们两人单独在此,提一句倒也无妨。”

    “哦?什么事?”

    “犬戎被我设计打败,丢盔弃甲折损了大量兵士,凭他们的性格脾气恐怕很难咽下这口气,所以宜臼哥哥一定不要丧失警惕。我建议现在就派人去犬戎边境守卫,一旦有异动立刻及时传讯。”

    平王宜臼立刻点头:“你说的对,我记下了,随后就差人去做。”

    千问见宜臼如此听她的建议,顿时笑意盈盈,一张俏脸绽放出惊世的美貌,顿时笑着说道:“那我就再提一个建议,烽火戏诸侯此举已经大大的损失了天子的威仪,宜臼哥哥千万要记住,趁刚刚登基之际将烽火的重要性重新强调下去,严正声明,非是事关生死的重大事件,烽火绝不会燃起。但是烽火一旦燃起,有哪个诸侯敢于不紧急来救,定会倾全国诸侯之力讨伐之!”

    宜臼瞳孔一阵震,脸色郑重的缓缓点头。

第二卷:凤点头·镐京之乱 第一百三十九章 犬戎携怒欲报复

    随后千问便去了念禧宫,太后娘娘早在宫中焦急等候,娘儿俩见了面之后自是另有一番欣喜。尤其是太后娘娘,经历了诸多事件之后终于守得日出见明月,心中的欢喜无法言语,只希望跟千问好好分享。

    而平王宜臼则将千问的两个建议听在了耳中,当即就命令下去做好准备。

    千问本就是政治方面极为敏锐的天才,这一天下来自己虽然做了封赏,但真正关键问题还在千问所说的两件事上。因此当夜的庆祝宴会也成了平王宜臼重点解决两件事情的绝佳场所。

    一则安排部署了大量的兵马进行训练戒备,同时安插探子前往犬戎国境周边探查消息。二则重新强调了烽火的重要性,极为严肃的将此话题公布下去!

    众位王公大臣内心警惕,终于在宜臼身上看到了天下共主的威严气度!同时也不敢再小瞧他,发现这位天子真的是一位心思细密的明君,在登基的第一天,甚至是众人欢庆的宴会场所都能够把最最关键的事情交代清楚,因此大多数官员对大周未来的天下格局还是极为乐观欣喜的。

    当夜就在民间有诗歌传出,赞颂新天子英武圣明。

    诗曰——

    百官此日逢恩主,

    万姓今朝喜太平。

    自是累朝功德厚,

    山河再整望中兴。

    一夜无话。千问自然是留在了念禧宫陪太后娘娘聊天过夜。而平王宜臼宴会完毕回宫之后,仍旧与申侯等人商议了大半夜,才草草就在御书房和衣而睡,勉强对付了一夜。

    第二日清晨,文武百官再次前来谢恩!

    自今日起就开始各赴其职,争取尽快将秩序恢复稳定。

    平王宜臼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封卫武公为司徒,听从了千问的建议封郑伯掘突为卿士,留在朝廷当中与小周公太宰咺一同成为辅政大臣。

    而原本呼声最高的申侯则功成身退,理由也很充分:申国与犬戎相邻最近,倘若那犬戎依旧贼心不死,申国应该是第一个发现的!既然自己的大女婿留了下来,他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更重要的是自己女儿女婿是天子与未来皇后,他这个做父亲的更应该镇守边疆,永葆大周和平安定。

    平王宜臼内心感动,再三挽留没有成功,恭敬的亲自相送,直送出了几十里才满带惆怅的回来。

    此时晋侯也来辞行,理由也是差不多的。毕竟晋国一定程度上也与犬戎接壤,如果对方不从申国捣乱,那么一定会惊动晋国的防御,有他与申侯两相夹击,料来那犬戎也翻不起太大的风浪。

    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与千问大婚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但是满眼里看到都是残垣断壁和烧毁废弃的房屋,平王宜臼总是无法提起精神。

    每每有人提起大婚之事,宜臼总是皱着眉头道:“我想给千问的是一个永远无法忘怀的盛大婚礼,可是你们看镐京城现在的样子,哪有一点国都的样貌?在这种情势下迎娶千问,就算她不说,朕的心里面也不觉得完美。”

    这话传进千问的耳中,也只是轻轻一叹。她相信你就不会对自己出尔反尔,而且已经等待了这么多年,她也不在乎提前还是延后几天,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恢复秩序重建都城,依旧能够把自己的事情暂时放在一边,反倒让她觉得欣慰。

    而事情并非如她所想,美好的日子也不会这样在她的期待中一步步靠近。该来的事情不管她愿意不愿意见到,总归还是渐渐到来了。

    犬戎国。

    国主愤怒的把桌子上的饭食全部推搡下去,发出哗啦啦清脆的声响,身边的几个侍女吓得花容变色,一个个畏惧的躲到一边不敢作声。

    “混蛋,混蛋!该死的申侯,该死的大周天子,该死的小公主千问!这些大周人实在可恶,不跟本国主正面刀枪,尽使一些阴谋诡计来欺骗本国主!我本是帮助他反抗大周天子的逼迫,谁想到到头来反而是本国主吃了大亏!我不服,我咽不下这口气!”

    洪亮的怒吼声从宫殿模样的营帐中中远远的传出来,把所有伺候国主的男女奴仆全部吓得瑟瑟发抖。对他们来讲,国主生气几乎代表着末日的来临,脾气喜怒不定的国主最近一段日子杀了不下一百多个下人,凡是前来伺候的无不如履薄冰心惊胆战,想不到无形中依旧让他发了怒,今天只怕没有几个人能活着回去。

    咚咚咚,脚踏地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满也速一脸怒气冲冲走近了营帐,披开帷幕便走了进去。

    犬戎国主正在生气,见满也速走进来,顿时大吼道:“将军来的正好,本国主咽不下那口气,非要找回场子不可。你赶紧整顿兵力,及时训练,等明年开春立刻前去攻打大周,怎么也要消了我的心头之恨!”

    满也速脸上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冷哼了一声:“国主大人,我刚刚从下人那里得知,那申侯已经回到了申国,整日厉兵秣马将部队摆在我们两国的国境线前方,完全就是一副随时与我们作战的姿态。现在出兵只怕完全讨不了好去。”

    全戎国主大怒:“那怎么办?难道就这样吃了哑巴亏?那可是数万名犬戎大好儿郎的性命,你要我如何跟他们的父母家人交代?”

    满也速心中更恨:“我还刚得知,在大周都城所有的一切都是那申国的小公主千问万暗中指使,我们其实就是败在那个女人手中!更为可气的是,她如今已经被定为了大周皇后,只怕不日就要举行大婚。而我在那边找到的美人褒姒却被他们残忍杀害,此仇不共戴天,本将军也有些忍不下去了。我们在此心生郁闷怨恨,他们却安然在那边享乐,此仇不报,本将军寝食难安!”

    犬戎国主当即拍案而起道:“那还等什么,传我命令,反正我们已经知道了前去大周的道路,上次劳而无功,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连本带利夺回来!”

第二卷:凤点头·镐京之乱 第一百四十章 出乎意料发兵至

    满也速正在气头上,自然立刻领命而去。

    若说这犬戎国,虽然地处偏僻,但因为面积广阔,水草丰美,人口倒也真的不少。上次在镐京大战折了几万兵马,其实也不算是伤筋动骨,因此全戎国主厚厚犒赏了死难者的家属之后,重新向全国发起了征兵的号令。

    这一次征兵由大将满也速亲自执行。满也速在犬戎的地位极为高崇,视为常胜不败的战神,因此这次征兵引动了全国男子的踊跃报名,犬戎本就生性好武,又有全国偶像亲自招纳,因此迅速的召集了接近十万兵马。

    有了这么强悍的兵力,不但满也速开始雄心勃勃,就连犬戎国主也开始按捺不住。原本定在来年开春之后的战斗在紧锣密鼓的商议过后,变成了在年前来一次速战速决的突袭。

    这一天风和日丽,虽然天气已经变得微微有些严寒,但因为日头甚好所以不觉寒冷,阳光照在身上反而觉得暖洋洋有些睡意。

    犬戎的国土其实说起来并没有太明确的界定,原本属于游牧民族的他们在大量学习了大周的生活方式之后,逐渐有了一些定居的痕迹,但因为拥有太多的马匹和其他牲畜,还是依旧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不断迁徙。

    这样一来,所谓申国与晋国的防备其实都与等于没了用处。看到犬戎靠近国土的部分居民们开始整体迁徙,两国士卒们也自觉不自觉的放松了警惕。按照过去的惯例,犬戎会有大半年的时间远远离开此处,因此有数月时间是可以松散一些,不用随时紧张的。

    然而谁也料不到,犬戎在举族迁徙的半路上突然绕了个弯,不再像过去一样沿着固定的行程前进,而是一分为二,一部分妇孺老幼赶着马群牲畜们去了过去的地方;而那十万万兵马则装载着粮草与各种必备器皿绕了一个大大的圈子,来到了最靠近镐京城又向来没有多少兵马驻守的位置。

    这里名为岐丰城。向来因为地处偏僻而无人问津,虽然也有封王,但那王侯因为嫌弃此地贫瘠,终年住在京都之中从未来过,因此这边几乎没有多少城防驻守。老百姓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毕竟出了城门便是起伏连绵的群山,既不是兵家必争之地,也不是别人看的上的富饶丰硕之地,反而像一块鸡肋,食之无味留之无用,故此连当地的百姓过的也比较松散悠闲,没有什么大的志向。

    犬戎国主和满也速带着少量兵马来到山间朝下面眺望,满脸中也带着疲惫之色。

    满也速兴奋笑道:“国主请看,上次前往镐京之时我就留心观察了镐京城周围的地形,这岐丰城地处山脉边缘,常年无人镇守,更以为此处乃是天堑,故而极为放心。我等从此城池攻过去的话,想必能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直捣黄龙,再次攻破镐京城。那时候再也休想将我们轻松打发!”

    犬戎国主脸上现出兴奋之色,虽然翻越了数道山岭让他感到极为疲惫,但是依旧难掩脸上的狰狞:“好,此处真的是为我们准备的天然场所。十万大军在后方山坳下驻扎,这边完全看不到,也没人会翻越两道山岭前去探测。传我命令,今夜休息一晚,明天随我一同攻破岐丰城,鸡犬不留,直捣黄龙,我要让他大周新天子吓得屁滚尿流!”

    两人哈哈大笑。商议过后一同回去。次日凌晨果然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兵临城下。

    岐丰城百姓才刚刚起床,听到外面马声如雷,急忙纷纷出城观看。待见到犬戎大军黑压压攻了上来,旌旗遮天蔽日,杀声震天,顿时吓得屁滚尿流,发生喊四面奔逃,只恨父母为什么没有多生了两根腿。

    城民们慌不择路,东奔西突,不少人死在了纷乱的脚踏之下,更不知有多少人妻儿离散。总之一番紧急忙乱之后,整个岐丰城没有组织出任何抵抗,甚至连城门都无人去关。犬戎士兵浩浩荡荡冲进来,根本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这一次的进攻犬戎作风依旧不改,甚至更加变本加厉。见人便杀,见房便烧,整个岐丰城很快血流成河,到处都是浓烟滚滚,凄惨之状无法用言语表述。

    而犬戎国主与满也速则开心的哈哈大笑,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卸去他们心中的愤恨,因此一路烧杀抢掠,宛若恶魔。沿路上所受到攻击的城镇无不化作废墟,百姓死伤殆尽,恐惧不堪。

    直到犬戎大军连续攻占了数个城镇,造成巨大损伤且把周边区域全部收拢在自己旗下之后,消息才传到了镐京城。

    这一日平王宜臼正在殿中听几位大城市汇报情况,原本想要大肆修建宫室的他眉毛深深皱起来,脸色阴郁的看着太宰咺:“太宰,我记得先皇在世的时候虽然喜好挥霍,但国库还算充盈。我登基之后什么事还没来得及干,怎么国库就已经亏空了?”

    太宰咺叹息一声:“启禀天子,之前因为犬戎攻破了都城,府库之中的金银财宝和其他重要物资几乎都被搬空,如今我们还远远未到让其他诸侯纳贡的时候。而且新君刚立,按习惯应该免税贡三年,也不适合立刻就跟其他诸侯索要财物。因此重新大肆修建宫室的事情,天子不妨再多等几年。”

    平王宜臼怒喝道:“我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我和千问岁数都已经不小了,你要千问再等我几年?我本想年前便举行大婚,可是如此破旧的都城,你让我如何将其他诸侯都邀请过来参加?到时候破破烂烂岂不是让其他诸侯笑掉大牙!”

    郑伯掘突此时已经是三公之一,闻言在旁启奏道:“天子不要生气,此事着急也没有办法。微臣有一个折中之策,不知道天子想不想听?”

    平王宜臼挑了挑眉毛,疑惑道:“这本身就有巨大冲突,怎么可能有折中之策?郑伯不妨说来听听。”

第二卷:凤点头·镐京之乱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临危决断巾帼色

    掘突抬头看了宜臼一眼,又跟旁边的卫武公交换了一下眼神,恭敬道:“当年大周王祖成王定都镐京之时,还同时又定了一个东都洛邑。其城市建造与宫室完备奢华程度丝毫不弱于之前的镐京。倘若天子急于成婚,不妨下令将婚礼地点改为东都洛邑,这样既可以暂时缓解府库的压力,也不耽误与千问的婚礼。”

    平王宜臼顿时一喜,拍手笑道:“好好好,爱卿这一计策很好,如此便能够不辜负了千问的一番情意。”

    当下几人商议,正要安排东都洛邑大婚的事情,却有御前侍卫急匆匆跑了进来,跪在门口焦急道:“启禀天子,大事不好!”

    平王宜臼等人正在商议开心之事,闻言立刻拉下脸来,极为不爽的喝道:“混账!有什么事情不好?没得让你给驱散了好心情。”

    那御前侍卫焦急道:“启禀天子,属下刚刚接到来报,犬戎国假借游牧迁徙,却带了十万兵马翻山越岭从岐丰城攻入大周,我们在那边驻守兵力甚少,猝不及防之下根本无法抵挡,如今那边十不存五,大部分土地已经沦陷了进去。而且那犬戎生性残忍,每到一地必烧杀抢掠,焚烧宫室,如今已然渐渐逼近了镐京,还请天子赶紧定夺!”

    平王宜臼吓得全身一哆嗦,赶忙低头看向几位大臣,郑伯掘突与卫武公也没有料到犬戎竟如此狡猾,一时相顾骇然,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太宰咺急忙喝道:“快,下令召文武大臣赶紧过来商议对策,别忘了请千问娘娘你也过来。”

    “是!”御前侍卫急忙匆匆下去。

    接到消息的文武大臣急匆匆赶到了殿中,包括正在跟太后娘娘聊天的千问。等众人聚齐之后,平王宜臼才皱眉道:“犬戎狡猾,翻山越岭从岐丰城攻入大周,如今已经连下了许多市镇,来势汹汹,据说有十万大军!各位爱卿看有什么办法阻挡犬戎的进攻?”

    听到这一消息,大部分的大臣们立刻脸色苍白,上次犬戎攻入京师他们就差点丢掉性命,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听到犬戎再次袭来,立刻有人下的想要转身逃走。

    看朝中大臣的表现,平王宜臼脸色渐渐阴沉下来,站在平王身边的卫武公冷哼一声:“犬戎还未到,各位就如此胆战心惊,不但不想着为国效力解决纷忧,反而一个个眼珠乱转脸色不定,分明又是想着携家带口逃走对吧?我在这里说一声,但凡此次逃走者,不但即可削为平民,而且以叛国罪论处,各诸侯国不得收留,要你如丧家之犬永无立身之处!”

    这话如天雷滚滚,震撼的一众文武大臣脸色骤变,一个个缩着脑袋低头站在那里不敢动弹,再也不是之前争先恐后朝帝王谄媚的模样。

    郑伯掘突叹息一声:“唉,当年先皇在时只喜欢一些擅长吹捧之人,如今看看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可堪重用。真是徒呼奈何!天子,此事过后我建议重开人才之门,不管身份地位皆可以毛遂自荐,只要有才能就能得到重用!”

    平王宜臼点头:“爱卿所言甚是,但是当务之急是先解决犬戎之事。靠这些无能之辈真是没有办法……”

    转头看向站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