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枕山河-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玄月忽然感到了一股从未有过的恐惧,隐隐生出了悔意。
  暗袭的玄铁正出自他之手,九华山一败,他衔恨已久,这次借拼斗之机暗袭,果然将苏璇重伤,谁料到对方仍有凌厉无伦的气势。然而天下英雄看着,玄月已不能不战,他强自镇定了情绪,决意以消耗之法拖到苏璇力竭,退了一步铁杖一振,数十片杖铃飞射而出。
  苏璇执轻离剑一引,飞袭的铁铃倒卷而回,速度比去时更疾了三分。
  玄月立即跳避,转为横杖劲扫,他知苏璇受伤移动不利,极力要逼其躲闪。
  苏璇的剑远比铁杖短,本该十分被动,然而剑气吞吐无限,剑影如魔似幻,玄月竟然被压成了守势,稍有疏神,一点剑气激中杖身,撞得星火四溅,宛如被利斧所斫。
  更可怕的是玄月渐渐发现自己的招式被苏璇牵动,时常失去了控制,这种感觉异常可怕,玄月冷汗淋淋的挣扎,苏璇的剑越来越慢,宛如有种奇异的魔力,在关窍处巧妙引带,令铁杖变得向玄月自己刺去,在外人看来,就如他想不开要自杀一般,不由大奇。
  玄月越打越是胆寒,终于彻底溃乱,拖杖斜飞欲逃。
  苏璇一直立在原处未动,此时恰到好处的横移一步,变成了玄月自己向苏璇剑上撞去。
  玄月的胸膛猝然一冷,低头见一柄霜白剑尖仿佛不愿沾了污秽,自他的心腔迅捷的收了回去。
  剑锋同时切断了玄月身上的骨链,雪白的指骨细碎散落了一地,他很不甘心的攥着渗血的伤口,喉间控制不住的咯响,在苏璇面前痉挛的弯曲下来,跪成了一道忏悔般的剪影。
  所有人都被诡异的一战震慑了,整个试剑场上唯有风卷着彩帜的翻响。
  苏璇披发染血,手握轻离,“还有何人,上台一试!”
  朝暮阁在场的有五位令主,詹雨、司空尧重伤,玄月身亡,余下的两人被苏璇冷电般的眼神掠过,恨天掌陈兆喉结一动,燕宿雨容色泛白,俱是一言不发。
  随着苏璇目光所至,朝暮阁数千人如冰水浇体,屏息低头,无人敢与之对视。
  苏璇的血仍在滴落,眉间傲意峥嵘,一字字道,“江湖是天下人的江湖,不是朝暮阁可以独霸。今后再有为恶,苏璇见之必诛!正阳宫上下见之必诛!天下英雄,见之必诛!”
  台下忽然爆出了一声喝彩。
  仿佛冲碎了某种无形的枷锁,一声引动万声响,万千群雄齐齐扬臂,爆出了激浪般的呼喝,一声高过一声,在空中激荡不息。
  朝暮阁的人无不色变,迟疑的后退,这些人素来张狂跋扈,恶事做尽,武林人受欺已久,几曾见过他们如此狼狈。
  温白羽在人群中怔怔的听着,心潮涌动,只觉平生从未如此快意,悄悄盈了满颊泪。
  她回过神自觉尴尬,却见兄长和方梓同样如此,洪氏几人更是面色激红,双泪长流。再看周围,无数人激动如狂的叫喊,声浪可撼山岳。
  童浩看着台上的师弟,无尽的自豪之余,又有些忧心,“师兄,这一来本门算是与朝暮阁对上了,长老们——”
  柳哲早就虚弱到了极点,全仗一点精神撑着,闻言咳了一声,捺着激动半晌才故作平静道,“怕什么,这些宵小都欺到本门头上了,难道还不该教训?真有什么责罚,由我这个师兄去顶。”
  柳哲看苏璇从来不顺眼,没事也要挑些错处出来,难得这次如此慷慨。童浩讶然张了张嘴,瞧他半身蚀烂的惨状,想笑又笑不出来,鼻子一酸,不知怎的也落了泪。


第52章 明月楼
  纵然是散落的黄沙,一旦凝聚起来,也有无法想象的力量。
  试剑大会让令武林人心气一振,发觉朝暮阁并非无敌,许多微妙的变化开始蔓延,江湖中的捭阖争锋有了新的消长变幻。
  而对江湖风云一无所知的百姓,则在安然期待七夕佳节的到来。
  这一时期碧梧荫浓,桂花暗放,凉意初染,最是宜人。民间摆上香花供果祭祀牵牛织女二星,闺中女儿以丝线对月穿针,有些还附以金银赌彩,比斗谁更心灵手巧。
  世家的风雅却又不同,琅琊的沂水之畔酒楼林立,其中一幢明月楼高逾百尺,为琅琊王名下产业。楼身通体朱漆,七夕当夜银灯高照,悬金结彩,辉煌通亮,笙歌乐宴极尽欢悦,酒香衣香随水而传,比天上半圆的冰轮更为夺目。
  琅琊一地的世族大家均以受邀在明月楼度七夕为荣,云裳彩衣风拂带,明珠玉翠镂金冠,凭水倒映,恍若瑶池盛会,纵然其他酒楼效颦,又怎敌这富丽奢靡之景。最独特的是明月楼还设置了一条雅趣的灯径,专供名门贵女从楼窗前盛放花灯。灯径两侧饰以轻纱与宫花,远望如云罗相映,时谓为美人如花隔云端,格外香雅。
  如此一来,百姓也多了一幕赏心之景,满城争簇于楼下仰望仕女淑媛,今年的七夕也不例外,明月楼内宾客满坐,热闹非凡,楼下的夜市灯火明灿,如群星相簇。
  然而纵是良辰佳节,满堂欢笑,也无法让楼中最美的女子露出欢颜。
  明月楼最好的厢房别无人语,只见珍珠帘闭,云母屏低,金炉雅香静焚,一位佳人静如幽昙,支颐望着夜色下漆黑的沂水。
  一位俊秀的青年推门而入,举着一盏莲花灯亲热的相唤,“奴奴,时辰到了。”
  佳人静静的起身,随着他的接引走出,厢房之外一片灯火煌煌,满楼的喧声笑语扑面而来,见到她行出,人们的语声忽而低落下来,无数眼睛追随着清丽的身影,有探索、猜疑、嘲笑,也有怜惜、惊艳、爱慕,种种纷杂难以细辨。
  佳人恍若不觉,静眸如水,在兄长的陪伴下行至了楼窗前。
  “是琅琊郡主!”
  明月楼下一声叫嚷,嘈杂的喧声迅速平息下来。
  郡主是琅琊一地最出名的美人,容颜绝世,清丽无伦,倾慕者不知凡己。遗憾的是在金陵染病而归,绝足人前,直到不久前才传出好转,此次的七夕竟然现身,大是出人意表,琅琊百姓无不抬头张望,方圆半里瞬间安静如空。
  楼窗现出的纤影茕茕而立,眉黛低垂,颊如冰雪,宛如天上皎洁孤远的明月,让人既想与之亲近,又禁不住自惭形秽。
  莲灯以竹篦为骨,精致的绫纱为面,瓣尖绘着丝脉,望去与真花无异,又比真花更为稳固。七夕燃灯据说能带走灾厄,灯去得越远越是平安,郡主久病方愈,头一回露面,意义自是非同寻常。人们眼看着莲灯粉光灼灼的燃亮,随着佳人纤手而落,顺着灯径冉冉滑入了黑沉沉的沂水。
  河面上一盏孤灯荧荧而浮,飘了数十丈,忽然在水中打起了旋,光焰在摇动中越来越弱,随时可能被沂水吞覆,众人无不惋惜。
  却在此时,灯光突然一跃,竟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推得横移数尺,挣脱了旋流的束缚。
  岸上的观者轰然兴奋起来,看着莲焰再度明亮,轻盈的随浪而行,被沂水载向远方。
  楼窗前的郡主已经不见,换了另一位世族千金上前,河岸的百姓也开始燃灯,水面陆陆续续亮起了千万点明光。
  满楼的王孙贵女纷纷拥来,有的熟识,有的陌生,俱藏起了异样的目光,致上亲热关怀的问候。
  阮静妍淡颜回礼,足下并不停留,阮凤轩见她清冷自守,依然不愿与外人交游,心头略有失望,但想着她毕竟初愈,不宜操之过急,遂帮着推谢了众人,将她送回了雅厢独处。
  阮静妍的心境确实与从前不同。不论多么天真无知的女孩,当过一段时期疯子,都会看清许多无从想像之事。她乔装了两个月的歇斯底里,回到琅琊后长期保持静默,无论周围的人说什么,她都没有任何反应。不多时就有暗底传闻道郡主突然痴傻,周围人的态度也渐渐变了。
  最初是身边的丫环婆子偶然流露的轻慢,继而是府中女眷的当面嘲笑,再后来连父亲也叹气连连,不再来看她,人们对待她越来越冷淡敷衍,仿佛她成了一个累赘的耻辱,要不是祖母庇护,她大概已经被送往乡间的别业,从此无人问津。
  一场灾劫让她的生活天翻地覆,假如不是觉察到暗处窥伺的眼光,假如不是有仆役刻意惊吓她以试探,假如不是一些细微的异样让她格外警惕,阮静妍或许真的疯了。
  唯一不变的只有祖母和兄长。
  祖母亲自过问她的起居,谴来最得力的侍女照料,阮凤轩日日来陪,哪怕她从不回应,照样对着她愧疚的絮叨。零零碎碎的让她知道了许多,诸如威宁侯的情意,以及他化为泡影的提亲,阮凤轩无限遗憾,她只沉默的聆听,不起半分波澜,经历了生死与矫病,许多人事变得淡如尘埃。
  半年前,窥伺的视线似乎消失了,她才敢渐渐“好”起来。
  表面上她神智渐复,除了忘却失踪期间的一切,其余与常人无异。她重新获得了父亲的疼爱,亲族的接纳与下人的敬重,依然是人人仰慕的琅琊郡主,然而心已如千帆过尽,再不与旁人多言,仅以阅书与练琴遣度光阴。心境的变化加上长时间的磨练,她的琴艺进益非凡,犹如劫难给予的另一种补偿。
  沂水悠悠而去,人们爱两岸风景,爱摇曳的万千莲灯,谁会留意河底有多少沉舟。阮静妍轻转腕上玉镯,漠漠眺向河岸,视线忽然定住了。
  相隔不远的下游河湾处,一幢酒楼灯火阑珊,栏边立着一个人,正遥遥的望着她。
  阮静妍蓦然一惊,养病期间凝练出的静气让她捺住了心神,仔细的打量。
  零落的灯火照出那人身形英挺,腰悬长剑,虽然看不清面容,却有一种异样的熟悉,一个名字呼之欲出。阮静妍心跳得飞快,紧紧握住了窗栏,纤秀的指节绷得发白,恨不能胁生双翅的飞过去。然而满楼宾客在外,厢中还有两名丫环侍立,她唯有紧紧咬唇,强抑下冲动,痴然凝望。
  不知怎的,她突然想起了方才险些沉覆于水中的莲灯,热热的泪涌入眼眶,随着长久的孤寂一同泛滥,苦极了,又有一缕说不出的甜。
  沂水汤汤,岸上欢闹未歇。
  苏璇深深看了一眼楼中人,飘身而下,借黑暗隐去身形,耳边似乎听见楼铃的叮响,一声声宛如谁人在唤。
  答应了师兄不再与她见面,苏璇依然放不下牵挂,不知她是否还记得他曾经的承诺,会不会怨责他言而无信。她是那样聪慧的女孩,成功瞒过朝暮阁,方才又懂得克制,只是瞧她的神情,似乎又哭了。
  想起她鼻尖通红,盈盈染泪的委屈,苏旋的心境格外柔软,唇角不自觉的轻扬。待远离了河岸,他刻意显出身形,在深黑的屋脊上奔纵,渐渐有幢幢暗影从街角路面追来,苏璇不快不慢的引带,在城中转了几圈,等最终在僻巷中驻足,周边已围聚了数十个黑影,散出浓重的凶煞之气,犹如暗夜滋生的恶魇。
  苏璇眸光转冷,一线霜雪般的白芒在月华下乍现。
  “是轻离!”
  “轻离剑!”
  “小心!”
  幢幢暗影中有人失声惊叫,有人憎恶的咒骂,疯狂的围殴。
  然而纵横的霜芒犹如神魔击下的闪电,击得暗影分裂四散,僻巷中不断有惨叫响起,暗影越来越少,阵形渐渐崩散,忽然一声哨响,幸存者如蒙大赦,背起满地呻吟的伤者溃逃而去。
  苏璇也不追逐,跃上了一座屋脊,远方的明月楼依稀有琴声传来。
  天净如拭,玉盘高悬,夜越发清谧,血的气味也淡了,清渺低徊的琴音如怅远的别离之思。
  苏璇静静听着,在月下孑然拭剑。


第53章 幽兰芳
  琅琊王府近期可谓喜事连连,一是借七夕宣告郡主已然痊愈,二是世子阮凤轩即将迎娶新妇。
  琅琊王替爱子选聘的同为高门之女,两大世族联姻极为繁琐,三书六礼样样细致。阮凤轩是个爱玩的,万事不费心,这次累得叫苦不迭,饶是如此,他还是抽了个空隙来寻妹妹说话。
  “奴奴,有个消息你肯定爱听。”
  阮静妍从书中抬起眼,见兄长刚从外头回来,衣裳也未换,一副兴冲冲的模样,回道,“哥哥月底就要成亲了,怎么还有闲暇过来。”
  “你祟敬的那位苏道长——”阮凤轩话到中间刻意一停。
  阮静妍手一滑书没拿稳,哗啦坠地,丫环忙上前拾起。
  阮凤轩笑嘻嘻的说下去,“听说他在试剑大会夺了头名,赢了一把绝世神剑。”
  阮静妍藏住内心的激动,佯作无事,“什么试剑大会?哥哥又编故事骗我。”
  阮凤轩一受激必然上当,哪还记得卖关子,“怎么是我编,天下英雄都想去试剑大会一决雌雄,这次获胜的奖励就是一把举世无双的神兵,”
  阮静妍将每一个字记在心头,“许多人争抢,那岂不是极危险?”
  阮凤轩说得眉飞色舞,似他自己得胜一般,“换了旁人自然危险,苏道长是何许人,剑法非凡,来者披靡,全场无一个是他的对手,还在大会上得了剑魔的名号。当初景焕兄寻过一把好剑相赠,他坚持不要,没想到自己硬夺了一把,不知羡煞了多少人。”
  阮静妍心潮涌动,纤指紧紧交握,“他可有受伤?”
  阮凤轩不以为然的一挥手,“苏道长如此厉害,怎么会受伤。”
  阮静妍喃喃道,“人人垂涎的至宝,又是各方英雄争抢,岂会轻易获取。”
  阮凤轩取笑她,“奴奴是女儿家,难免胆小想得多。”
  阮静妍默然不语。
  阮凤轩兀自津津乐道,“盛会一定精彩绝伦,可惜我未能去见识,要是父亲肯让我出门游耍多好,琅琊真个无趣。”
  阮静妍从小到大听他抱怨过无数次,心底明白阮凤轩性情虽好,遇事全没主张,极易轻信于人,并不适合异地远游,遂委婉道,“父亲近年身子不大好,所以才不希望哥哥出门。”
  琅琊王是久病之体,终年服药不断,连儿子的婚事都交给了总管筹办。阮凤轩遗憾的叹了一口气,瞧了一眼妹妹,“这倒也是,父亲年纪大了,近期要操心的又多,前两天还对我与祖母说起你的亲事。”
  阮静妍轻轻蹙起了眉。
  阮凤轩之所以道些江湖事让妹妹高兴,实是为正题铺垫,以替好友说项,“我觉得还是景焕兄好,祖母觉得景焕兄得知你生病就退避,不是可托之人,其实那是薄老夫人之意,景焕兄无法违逆,他一直挂念着你,每次来信都问你可好,时常让人捎礼物,从未将你忘怀。”
  阮静妍起身行去书案,将书卷收回匣中,“薄世兄确实该成亲了,哥哥到时候替我也送份贺仪。”
  阮凤轩见她平静无波,有些急了,“奴奴,如今你总算病愈,也该嫁人了,明月楼抚的一曲,琅琊世家都赞你琴艺无双,近期求亲的不少,可没哪个及得上景焕兄,你要仔细斟酎。”
  阮静妍的长睫轻垂,宁静得近乎冷漠,“威宁侯人材出众,然而我心中从无他想,何况婚姻之事女儿家怎么好随意妄论,我自是听祖母的。”
  阮凤轩泄了气,忍不住抱怨,“祖母是想得太多,要不是那场意外,你早嫁入威宁侯府了。”
  阮静妍淡然一哂,“哥哥这话就错了,没有一场意外相试,如何看得出真心,万一我嫁过去之后遭逢此病,威宁侯会如何待我?只怕已嫌丢了侯府的颜面,直接锁入深院了,哪能与家人相较。”
  一番话说得阮凤轩讪讪,不好再为薄景焕辩解,他换了个说辞,“你已经不小,舍却了知根知底的再慢慢挑,要蹉跎到何时?”
  阮静妍在琴凳上坐下,静道,“我这次生病想明白了许多,姻缘之事自有天定,真要无缘,也就罢了。”
  阮凤轩觉得不可理解,“什么叫罢了,难道你一辈子不嫁人?”
  阮静妍随手拨弄丝弦,听取零星的琴音,望着腕上的玉镯失了神。
  从十三岁起,她对一个人思慕至今,可那人是傲然出尘的白鹤,声鸣九天之上,纵然偶有交错,也不可能倾心一只温养在笼中的金丝雀。明月楼一阙琴曲,如何传述她不在乎,只盼有一丝能入他耳中,像这样渺不可及的情思,连说出口都是一种妄想。
  阮凤轩并不知道他所念念不忘的好友,此时就在琅琊。
  承平日久,朝中无大事,天子离了金陵微服巡幸,伴随应德帝的除了六王与柯太傅、沈国公,还有威宁侯薄景焕。这是他首次伴驾出行,打叠起全副精神,与御前统领一道筹划行程,安排得极尽妥贴,天子一路顺遂,大为快悦,游过兰陵之后,临时起意折入了琅琊。
  琅琊一地百姓安乐,民风和顺,应德帝游历所见甚为满意,来时恰好七夕方过,天子饶有兴致的听了一阵酒楼闲话,颇有所感,对众人道,“琅琊王闲散不拘,倒正合无为而治,富贵贫贱各得安乐,若是陈王能如此,也不至于弄得封地百姓十室九穷,多有怨声。”
  天下人皆知陈王好奢华,喜挥霍,六王笑而接话,“五哥就是胡乱花销,想着法的弄钱,我也劝过几次,总改不了,有一阵还惦着去寻几个前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