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门闺范-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现在思敏年纪正好,贤王也不小了,这婚期只怕会很赶。”
    她招呼着刘嬷嬷拿了两个枕头靠在了床头,朝着张氏笑着问道:“只是不知道您那边有没有个章程呢?可有想过万一婚期很赶,你们那边要怎么准备?”
    张氏是二房的主母。这些事情按理早就该准备着了。但是张氏是一个没什么成算的人,想到哪件事没做了就去吩咐一下。从来就每个计划,所以哪里会有个什么准备?先前在周家堡时,她只知道有周思敏在旁边帮衬着,周家的内务很是清明。周思敏一走,她才发觉吃力。
    “思文那边还没忙好呢……”所以被仓氏这样一问,她便有些为难起来:“总要等思文先成了亲再说吧。”
    光是周思文这边成亲就忙得她头昏脑涨的了,周思敏那边她是真的顾不上啊。
    仓氏听了,顿时就把脸一沉,不悦的说道:“思文那边能有什么事。他这婚事不处处都由我们这边操持好了吗?”
    她先前凭着精神好、又有两个孙女在旁边帮忙,早就将周思文的婚事料理的妥妥当当的。张氏这进了京只等着喝媳妇茶就行了的人,现在居然跟她说思文那边的婚事还没忙好?
    张氏脸一红,只觉得手里的盒子无比烫手:“新宅子总要布置一番吧……”
    虽然大部分的事情都让郁家承担了去,但是周家也不是完全不准备的啊。就说怎么安置周家堡将要到来的客人,张氏就觉得头疼无比。
    “那思敏的嫁妆你可清点好了?”仓氏听了,顿时就积了一肚子的火,犀利的问道:“先前送到傅家的聘礼很有些单薄,我这个做外祖母的少不得就贴补了一些。现在外嫁思敏,这笔嫁妆你们打算怎么置办?”
    她心里原本就对张氏极不满意,现在就更加不满。什么叫绣花枕头、草包美人,她今天总算是见识到了。原本以为二房的家产都被周二爷给败了去。现在看来,跟这个糊涂的主母也有不小的关系呢。
    “思敏的嫁妆,公中会承担的。”张氏低了头。细声细气的答道:“若要贴补,二爷那边也自有说法。”
    她的脸色也很不好看,心里暗暗嘀咕道:这郁家这么问到底是什么意思啊?难不成还指望她这个做后娘的拿了自己的嫁妆贴补周思敏不成。若是原先她没孩子倒也算了,现在她既然有了思静,这些东西就只能是思静的。哪里能便宜了外人去!
    仓氏听了,不由又是一噎。心想幸亏她这边有所准备,要不然思敏这婚礼还不得让人笑掉大牙啊!
    “你有成算就好。”她已经放弃了与对方交流。也没想过要去追究郁家十几年前贴补给两个孩子的嫁妆被对方用掉了多少。和绝大多数人想的一样,仓氏也觉得这张氏没有故意虐待苛责两个孩子。她就该谢天谢地了。其他的地方,做的不完美也无关紧要。
    不过,她倒听周思敏说过,周家堡现在的掌家娘子是大房宗妇。其为人热心。做事也细致。这一次进京吊唁,不如就将对方留下给周思敏操持婚事?
    或者即将成为周思敏大嫂的傅家女也是声名远播,由对方出面操持周思敏的婚事即合理又和情。
    这么一想,仓氏就发现自己还有不少事情要做呢。哪里还有时间去伤怀落泪?
    “外祖母,这是我和妹妹挑的。”正想着呢,那边周思敏已经牵了周思静又上前来了。
    “这一件是给妹妹挑的。”她笑眯眯拿了一块雕工精美的玉鼠,对着老夫人献宝似的说道:“我妹妹是属鼠的,这一块玉佩正合适她呢!”
    仓氏眯了眯眼睛,见那玉佩是一块难得一见的羊脂白玉。便勾了勾唇问道:“哟,这雕的倒是有趣。是你给思静选的,还是思静自己选的?”
    周思敏轻笑了两声:“当然是我给妹妹选的了!”
    说完就跟刘嬷嬷要了跟红绳。将那玉鼠扣上,带到了周思静的脖子里去。
    周思静摸了摸,朝着周思敏和仓氏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容:“谢谢姐姐!谢谢外祖母!”
    仓氏听了,便笑了笑。这块羊脂白玉也算是珍品了,周思敏这眼光还真不赖。
    张氏一听,却觉得有些堵心。她回来后还没机会带着思静去娘家看看呢。思静倒先叫了别人为外祖母。
    “那你又选了什么好东西?”仓氏问周思敏道:“不会跟你妹妹一样,也选了个玉牌吧?”
    她知道这丫头喜好玉石。故而有此一问。
    周思敏这才伸出了手腕,指了指自己腕上的镶紫水晶的银镯子说道:“我就看中这个了。”
    仓氏瞄了一眼,顿时就有些不满:“这是老太太们戴的玩意儿。你一个小姑娘,就不能选点鲜亮活泼的?我记得里面应该还有件纯的紫水晶镯子吧?刘嬷嬷,你给姑娘取了来!”
    选给别人的就是好的,选给自己的却是这么一个东西,仓氏哪里肯。
    周思敏却拉住了刘嬷嬷:“不用了。”
    转头又对仓氏道:“外祖母那些好东西,不如留给嘉琪做嫁妆。你实在心疼思敏,就把那紫水晶的镯子拿来做思敏的添妆好了……”
    也不知道郁家这一次遭劫有没有损失,她可不能跟个吸血鬼似的老是盯着外祖母那点东西。
    仓氏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张氏,没说她要给周思敏准备嫁妆的事。只是取笑对方道:“真是不害臊。这还没嫁人呢,就张口闭口的说起添妆礼来了……”
    周思敏脸皮再厚也撑不住了,跺着脚羞恼的说道:“外祖母,您就喜欢取笑思敏!思敏去看表弟表妹,再不理你了!”
    满屋子里的人便一齐笑了起来。
    就连周思静都是一副恶意取笑的模样,看的周思敏忍不住就敲了敲她的小脑袋。
    众人不由都活络起来,因为丧礼而带来的抑郁气氛总算是消减了一些。
    张氏便趁机提出了告辞:“我也去看看贵府新添的麟儿。”
    她很不自在,宁愿一会儿坐到天井里,和其他的客人聊天,也不愿跟仓氏呆在一起说话。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丧钟

周思敏带着张氏先去了王氏那里看了看。
    王氏生的是个儿子,周言绣生的是个女儿,两个小孩都差不多大,但是一个被小褥子包裹了放在了王氏的身边;另一个却是孤零零躺在摇篮里睡着觉。
    郁嘉琪轻手轻脚的将摇篮里的孩子抱了起来,来到厢房内室的门口给几人看。
    这是周言绣所生的女儿。她比周思静刚生下来时要好看一些,脸庞饱满没有皱巴巴的痕迹,大耳垂看起来也很有福相。
    周思敏看到这个孩子时,只觉得心都要化了。而张氏只看了一眼,便又探了探头远远的看了看躺在王氏身边的小男孩。
    “你母亲真有福气,又得了个小子。”她对郁嘉琪道。
    郁嘉琪笑了笑,没有多说。王氏还在睡觉,两个孩子也都需要静养,所以她们也不好多打扰他们,便只看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一路上张氏心绪复杂,也不像往常一样逗弄周思静了,只待几人快要走到招待客人的花厅里时,她忍不住抓住了周思敏的胳膊。
    周思敏停住脚步回了头,疑惑的看着对方。
    张氏示意奶娘将周思静抱开些,然后才窘迫的开了口问道:“思敏……你之前给我的药,也是从侯夫人那里得来的吧?”
    她进京也有好一段日子了,自然是听说了郁小仙有送子观音的美名。不过她那时候对郁小仙很是厌恶。所以并不相信。可是刚刚看过周言绣和王氏所生的孩子后,她才联想到自己之所以能生下周思静,也跟周思敏给她送了一颗药丸有关。
    只是区别就在那药丸没给她服。反而是悄悄用在了周言义身上罢了。
    不过,她对外不也是说她自己服了药才生下的周思静么。说不定其他人也是如此呢?因为担不起给夫君胡乱下药的名头,这才假说是用在了自己身上。
    周思敏没有否认,垂眸轻轻“嗯”了一声。
    张氏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那你能不能帮母亲再讨一颗?”她情绪很激动:“只要一颗,一颗就好了?”
    虽然说有了思静她就很满足了。但是思静毕竟不是男孩。张氏以前是做梦都想生个孩子,不问男女;有了周思静后,她又变成了做梦都想要个儿子!
    只是之前一直都在守孝。她也就没有多想。现在有机会了,她哪里还愿意放弃?
    周思敏心里微微抗拒了一下。眸光变得有些晦暗起来:“母亲,刚才在灵堂里的时候你也应该看到了吧。不是我们不想和她好好相处,而是她根本就不把我和哥哥当亲生子。”
    郁小仙有多讨厌她和周家人,不用她说。只要是有眼睛的都能看的出来。若是让她去跟郁小仙求药,对方除了会狠狠的羞辱她一顿之外,只怕连根草都不会让她带出来的。
    “可你们毕竟是她亲生的啊。做娘的,怎么会不疼自己的亲生儿女呢?定是你们之前不肯亲近她,弄得她下不了台了。”张氏却不这么认为,反而好言劝道:“你们态度好一点,给她赔个礼道个歉,再哄一哄就行了吧。”
    虎毒不食子。她才不信郁小仙是真的讨厌周思文和周思敏呢。只怕是因为这两兄妹不肯亲近对方才导致的。虽然她也不希望周思文和周思敏去亲近郁小仙,但如果这兄妹俩低个头就能换来郁小仙手里一颗灵药。她也就没那么在意了。
    周思敏听了,并没有立刻回应张氏。她先是看了看正在远处不断朝这里张望的周思静,然后又收回目光深深看了张氏一眼。语气淡淡的问道:“母亲,思静挺好的。您有她了还不够吗?”
    张氏摇摇头:“她只是个女孩子。”
    生不出儿子来,她将来就只能依附着周思文生活,她的女儿也只能靠着周思文给她撑腰。可是周思文毕竟不是她亲生了,做什么事总归是隔了一层的。
    “母亲,这事请恕思敏不能答应你。”周思敏长长舒了口气:“除非是父亲又或是其他长辈来提要求。”
    幸好她没有将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张氏身上。否则,她这会儿一定会伤心死的吧。
    张氏皱了皱眉:“为什么?对你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啊?你去求一求她,她顶多是骂你几句。最坏的结果也就是不给你吧。可万一她给了呢!思敏,母亲求求你了,就再帮母亲这最后一次吧?”
    骂一骂又不会少块肉,对方这般推三阻四的,让张氏十分恼火。
    可周思敏这一次连话也不多说了,调头就走。她想:张氏这边,她用再多心也不能换来对方一点体谅,还不如将这时间用来陪陪仓氏。
    张氏既失落又怨愤,暗自嘟囔道:“到底不是自己亲生的啊。这要是思静,她绝对不会看着我这般难受的!”
    “想要什么就自己去找人开口啊!逼着我表姐干什么!”
    周思敏一走,一个低沉的声音便突兀的响了起来,张氏转头一看,便见假山另一面就转进来几个年轻的男子。
    周思文也跟在后面,面色很是阴沉。
    原来那花厅正处在花园的中轴线上,前半面面对着一片开阔的露台和池塘,后面则被一座高大的假山所遮掩。从花厅里将后门一开,便可见到这座假山横亘在了前面,也是取了“开门见山”之意。若要通过花厅去往后院,就必须要从假山下穿行而过。周思文和两个表哥原本是准备去往后院拜见老夫人的,却没料到刚走到这边就听到继母在哀求妹妹。
    郁嘉善很不高兴。他原本以为表弟表妹的继母是个好的,所以在门口时对她也就存了一份客气和感激在里面。结果一转头就被他发现了对方的真面目……
    他就有些不痛快。
    这些都是耍皮子的行家里手,张氏根本就不敢跟对方对方。她顿时就羞的满脸通红,急急退后几步将周思静招了过来,然后便沿着两边的游廊一路绕行走了出去。
    郁嘉言又是一番大开眼界。
    “你这后娘还真上不了台面。”他转头对着周思文毫不客气的说道:“不辩解不解释就算了,起码也要坚持着从这里走出去吧!这样落荒而逃的像个什么样子啊!”
    一身的小家子气,真不知表妹那个气度是怎么学出来的,居然也没被这女人影响道。
    周思文冷淡的瞟了他一眼:“总比亲娘好些。起码没当众指着我妹妹的鼻子骂她是贱人……”
    郁嘉善顿时就是一噎。是呢,他们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张氏怎么样呢。做的再差也比他亲姑姑做的好呢。
    “算了算了。”他摇摇头,很有些沮丧的说道:“指望你那两个娘,还不如指望你媳妇呢。”
    傅家声名在外,再差也不会比这两人还拿不出手吧。
    周思文听他说起傅家,耳尖一下子就红了。那傅清桐和妹妹脾气相投,她们应该能相处好的吧。
    正想着呢,耳边却听到远处传来了悠长的钟鸣声!
    几人脸色一变:难道是宫车晏驾了?
    钟声有些断断续续,不过几声后就停了下来。郁嘉善暗地里数了数,然后皱起眉头问道:“我不是听错了吧,刚才这钟只敲了七下?”
    周思文和郁嘉言对视了一眼,然后一起点了头。
    “这可就奇了怪了。”郁嘉善眉头皱得更紧了,忍不住嘟囔道:“这要真是宫车晏驾了,应该要敲九下的啊。”
    虽然按礼制来讲,太子及诸王去世时也能敲钟告知天下,但是天舟立国之初,出身贫寒的圣孝皇太后离世的时候恰好是在除夕深夜。也许是担心冲了这开国之初的喜气,又或是怕自己这去世的日子太晦气影响到后世子孙的福泽。圣孝皇太后去世前就跟圣祖说不许敲丧钟,不许官员内眷到宫中哭灵,棺椁也要延迟到元宵后再发丧……
    有了这个开头,内皇城宫塔上的那口丧钟也就只在皇帝驾崩时才会敲了。毕竟,连圣孝皇太后都不敲丧钟扰民了,什么藩王还有太子难不成还能越过了皇太后去。
    可是若真的是宫车晏驾,这丧钟应该敲九下才是啊……怎么断断续续只敲了七下呢?
    “不管敲了几下,圣上肯定是不好。”郁嘉善道:“若是好好的,怎么着也不会让人爬到宫塔上去敲钟的。”
    也许是他们听错了,又或者那敲钟的宫人数错了。
    “圣上应该没事的。”周思文见郁嘉善那愁苦的样子,便开口说道:“不瞒两位,我妹妹之前并没有住在王府,而是一直藏在皇城里头的。”
    嗯?
    郁嘉善和郁嘉言一听这话,便一齐回了头瞪圆了眼珠瞧着对方。
    “她不仅一直在皇城里头,还救下了圣上和太子,并且和他们一起都藏了起来。”周思文弯了弯嘴角:“直到王爷今日进宫将圣上找到,才又将她给送出了宫。”
    郁嘉善和郁嘉言只觉得自己是幻听了:皇上和太子还活着?是表妹救下了皇上和太子?
    “具体的经过,我也不知道。”周思文见两人一副不信任但是又好想听他详细讲讲的样子,便无奈的说道:“我们一回来就转了马车到你们这里来了。我说的这些也还是在来的路上妹妹亲口跟我说的。”
    他妹妹那么厉害,救了皇上和太子很令人吃惊吗?
    郁嘉善和郁嘉言对视了一眼,然后异口同声的说道:“走!咱们去找她!然后带她去找祖父!”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处置

从皇城里传出来的丧钟声,京中的半数人家都听见了。
    不过这也就是一会会儿的时间,又加上普通百姓们都住的离皇城较远,所以在那么一瞬间错愕过后,大家便纷纷交头议论起来。
    “刚才是宫塔上的钟在响?”
    “好像是的。”
    “哪能啊。钟塔上的钟若是响了,各个坊内的钟还能歇呢?你听到咱们坊里的钟响没?”
    “好像没响。”
    “所以别胡说八道了,省得祸从口出,还连累到我们这些街坊。”
    众人一听,也觉得应该是这么个理。若皇帝真驾崩了,各坊的钟楼听到钟声后也要依次敲响的。既然坊里的钟楼未响,那么他们刚才听到的钟声就不会是宫塔里的那口丧钟。
    百姓们在坊间议论纷纷,钟楼里的守钟人也是很苦恼的啊。传递皇帝驾崩的消息作为他们的工作内容之一,自然是一件极其严肃且严谨的事情,一不小心可是要条脑袋的。他们可跟老百姓们不一样,宫塔里的钟声一传出来时,他们就觉得不对劲。这钟声一点儿也不连续,且一共就敲了七下……
    这怎么跟上岗前培训的内容不一样呢?
    犹豫了一下后,众人又想反正这京城有那么多坊呢,他只是其中一个,不若就看看别人敲没敲了。若是别人都敲了,他也跟着敲一下好了。要出错大家全出错。法不责众,到时候也不会有什么严厉的处罚。
    所以你观望我,我观望你。最后竟一个都没敲。
    事实证明,跟从绝大多数人的脚步这个行为,还是极安全的。
    这敲丧钟的不是别人,却是已经被南岭的军队围困在宫塔上的赵王李进简。他觉得自己非常倒霉,前一天还在和心腹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