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谋天下-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民,万事开头难,其余的逐渐完善就行。其实天策府在武制方面做得已经很好,难道你就没有察觉出来,只是一群好武的大老爷们参与其中,一触即发,易燥易怒,也同样存在巨大隐患。”袁紫烟说道。
    “紫烟,我也正为此事发愁,你看该如何是好?”李世民连忙问道。

  第二八六章 刻意模仿

    “现在是天下初定,将会迎来大唐的太平盛世,战争会越来越少。而你的府中只有武将,闲的无聊之时,多半就只会惹祸上门,没事儿还得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将来不至于后半生落寞。”袁紫烟笑吟吟的说道。
    “还是紫烟有远见,我正想着将来战事减少,这些武将难免会恩宠减退,无所事事。若是开设文学馆,不仅可以招纳天下饱学之士入府,同时还可以对尉迟恭、程咬金等读书不多的武将授课。哈哈!”李世民高兴无比,这种人实在是闲不住,总算是又看到了眼下可以着手去做的事情。
    在天策府紧锣密鼓的布置同时,李世民的弘文馆也正式成立,消息一出,引发众人热议。
    李渊从父亲的角度还是十分欣慰的,儿子文韬武略,综合性人才是他十分赏识的,为此还拨去款项表示支持,所以进度也很快。
    支持李世民的这一方大臣表示欢欣鼓舞,而反对派则表示担忧,功高盖主,对于国家社稷的稳定绝对不是好事儿。
    道理很简单,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说明,李建成好比是大学生,将来当了导师,每天给李世民这个博士生上课,不是很奇怪吗?
    所以,也有大臣上奏朝廷,说李世民的权势过大,几乎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如此下去,灾祸丛生。
    李渊对此也并非是一点担心没有,但是觉得此时便做出决策为时过早,反而寒了功臣的心。眼下的解决办法那就是赶紧把李建成保送研究生,缩小跟李世民的差距,等到太平盛世之际。再多栽培一下,也糊弄个博士学历或者博士后的,表面上压制住李世民再说。
    思来想去,李渊亲自给儿子写了一道诏书,表彰他的功劳,认可他的辛苦,劝慰他再接再厉。不要让臣民失望。同时还给李建成送去了大量的军用物资,朝中重臣也派去一大帮。
    李渊言外之意还有,大唐的局势初定。这仗也十分关键,不要伤亡数字,只要最后胜利的结果。
    此时的李建成正在生闷气,李世民根本不消停。让人实在是不放心,“先生。我等虽替换了李世民,但是却将他留在长安,整日与父皇商讨国家大事。我自知不如他,难保父皇他日移爱。宠信李世民。”
    魏征则安慰道:“太子无需消极,秦王势盛,太子要求易帅。陛下还不是痛快答应。正可说明,陛下对太子期许很高。若是此战得胜,便可堵住悠悠之口。老天既然让太子先于秦王出生,便自有其道理。”
    两人正说着话,侍卫来报,圣旨到,同时还有大批军用物资以及十几位文武重臣。
    魏征呵呵直笑,拱手说道:“恭喜太子,贺喜太子,应是陛下有意抬举太子殿下,故而如此。”
    李建成也想明白了,高兴的迎了出去,宣读圣旨之后,那行支援小团队便径直走过来,参拜太子。
    为首一人,十*岁的年纪,高大健壮,神采飞扬,正是李渊的堂侄,李建成等人的堂弟,名叫李道玄。
    李道玄十三岁时便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骁勇不亚于上将,令李世民叹为称奇,李渊对这个堂侄也十分满意。小小年纪便封了河北道行军大总管、加封淮阳王,可谓是荣极一时,后福无穷。
    和许多唐朝宗室子弟一样,李道玄最为崇拜的人便是李世民,行走坐卧一举一动都有意模仿,甚至连强调都有几分相似。李世民对此哭笑不得,李渊却常因此乐得哈哈大笑,甚至还说自己这个侄子越长都越像李世民了。
    军中也有很多人拿这个取笑李道玄,但是李道玄根本不以为然,崇拜偶像有错吗,模仿偶像犯法吗?我骄傲,我自豪!
    “呵呵,堂弟也赶来了?”李建成笑呵呵的上前亲切打招呼。
    而李道玄却大咧咧的说道:“太子,你这里搞得也太大张旗鼓了,我们秦王向来喜欢轻骑探营,深入敌军作战!”
    李建成登时脸上现出不悦的神情,说道:“冒险作战,取死之道。”
    “哈哈哈,话不能这么说,秦王出生入死,到现在身上的伤疤也没几个,怎能说是冒死呢!”李玄道摆摆手大笑道。
    对于魏征而言,笑声显得有些刺耳,冷着脸上前说道:“淮阳王,此时为太子统领将士,秦王虽有万般好,不也正在忙于建造府邸吗?”
    “你算老几,本王与太子说话,哪里轮得上你插嘴?”李道玄鄙夷的看了一眼魏征,傲气的说道。
    “诸位,还是商讨作战部署为好。”史万宝是个机灵人,中间打了一句圆场。
    不愉快的见面就这么过去了,李道玄虽然看似大咧咧,但是起码的规矩礼貌还是懂的,对于太子吩咐的命令也都尽心完成,只不过顶瞧不上史万宝这种谄媚小人,没少抢白他。
    史万宝曾跟随盛彦师对李密设过埋伏,被封为原国公,是个最会察言观色之人,也是太子党一族。但是李道玄职务地位都比史万宝高,被嘲讽两句也能忍着,但是心里却因此生出忌恨,只是苦无报复机会。
    这日长安朝堂,李渊说道:“今晨司天监来报,说是夜间东方有几颗隐晦之星闪烁之后,一颗新星坠落,不知为何意?”
    众臣哗然,这还用说吗,星辰坠落一般没好事儿,对应哪里的大人物死去。谁都不想触碰这个霉头,一时间噤若寒蝉,谁都不愿意开口说话。
    “士及,你饱读群书,对此有何看法?”李渊问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是个滑头,一听这话周身一颤,连忙谦虚的说道:“陛下谬赞,对此星象占卜之术,微臣实在是无能为力。不过紫烟姑娘曾为前朝太史令,想必有其独特见地。”
    袁紫烟一阵猛翻白眼,心想,宇文士及啊宇文士及,我对你不赖,干嘛麻烦事儿往我身上推?
    其实李渊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平日对人家袁紫烟不好,有了麻烦就去求人帮忙,有些挂不住面,既然是宇文士及说了,便开口问道:“紫烟,但说无妨。”
    “紫烟,不要乱说话。”李世民难免不放心的提醒了一句。
    袁紫烟微微点点头,上前一步,朗声说道:“回禀陛下,隐晦之星出现意味着有小人作祟,陷害忠良,而新星落幕则说明会有年轻将领陨落,而方向对应之处则是东方。民女大胆揣测,应是征讨刘黑闼,我唐军年轻将领会有含冤屈死者!”
    一语即毕,满是哗然,李渊的脸色更是不好看,这个袁紫烟也真是敢说,李世民也是一脑门冷汗,见过实在的,就没见过这么实在的。
    “那么你口中所说的年轻将领又该是对应何人?”李渊问道。
    “民女并不知,然而能对应天上星宿,想必是位高权重。”袁紫烟直言道:“陛下让民女畅所欲言,民女不敢抗旨,口述我心,请陛下恕罪!”
    “会是太子或是齐王吗?”李渊满脸担心的问道。
    切,只知道挂念自己的儿子,人家儿子的命就不是命了吗?袁紫烟直言道:“新星明亮非凡,说明此人光明磊落,豁达随性,与太子齐王所对应星宿之位不同。”
    言外之意,太子和齐王都不是光明磊落之辈。不过李渊得知儿子们安全,倒也稍感放心,仔细再思索,突然,一张年轻的脸庞映入眼前,正是堂侄李道玄。
    除了太子和齐王,军队里也就是他职务最高,而且心胸豁达,直来直去。可是这个堂侄只有十九岁不到,还很年轻,而且十几岁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怎会轻易遇险呢?
    李世民也想到了李道玄,心头猛然一惊,连忙上前问道:“父皇,不知此时战况如何?”
    “凌晨军报说明,今日淮阳王李道玄与原国公史万宝联军五万,征讨刘军。”李渊说道。
    不好!李世民脸色陡变,忘形的往前走了几步,惊得李渊周围的侍卫都围了过来。李世民自知失礼,又往后退了几步,焦急的说道:“父皇,道玄与原国公素来不和,他们联军,只怕是堂弟有危险。”
    李渊不以为然的摆摆手,说道:“道玄为此次征战的最高级别将领,冲锋陷阵自然有人保护,怎会让他独身涉险?”
    李世民没说史万宝人品低劣,又含泪说道:“堂弟自幼喜欢模仿我,更是对我轻骑深入敌营的做法羡慕不已。只怕这是大权在握,便要如此。”
    李渊也是脸部肌肉猛抽,李世民的话非常有道理,但还是说道:“史万宝自然会接应,世民过虑了。”
    “要是史万宝不但不支援,反而以淮阳王为诱饵,那么淮阳王的处境又有谁能保证?”袁紫烟实在是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毕竟是自己的堂侄,李渊思索再三还是命人火速往前线送去一道手谕,淮阳王不可孤军深入,要以大局为重。
    只不过,古代的交通通信十分落后,加急送往也得一天的功夫,什么都晚了。

  第二八七章 冷清回朝

    终于,前线传来噩耗,淮阳王李道玄阵亡。
    李渊十分悲恸,这是他最为喜爱的堂侄,也是征讨刘黑闼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而与刘黑闼之间的战役还未正式开始,就遇到这等阻力,让朝廷上下陷入了一种深深的不安之中。
    几天之后,这名为国捐躯的年轻将领遗体被运送回来,李世民身着素衣,带着上百将领出城迎接,亲自扶棺送回府中,并且为他主办了葬礼。
    李建成的奏折将一切过错都推给了刘军,并没有提及唐军的任何失误,究竟死因也无从考证,李渊到底还是将此事的关键转移到李道玄的葬礼之上。
    李渊追封淮阳王李道玄为左骁卫大将军,谥号壮王。由于李道玄年轻无子,所以令他的弟弟武都郡公李道明嗣封淮阳王。
    不管身后哀荣如何,逝者已矣,有古穿今,也有今穿古,但从来没有死而复生的事情发生,这就是生命的不可逆性。
    李道玄的死对李世民打击很大,某种意义上讲,在他的心目之中,这个弟弟的地位比李元吉都要高。
    “道玄遍布伤痕,死不瞑目,双拳紧握,似有不甘。”李世民面容憔悴的对袁紫烟说道,这也是他替李道玄收敛时亲眼所见。
    “世民,你为何不把心中的疑虑告诉你父皇呢?”袁紫烟不解的问道:“你既然这么喜爱李道玄,难道不想为他报仇雪恨吗?”
    “军中密探告知,正如你所猜测那般,史万宝按兵不动,救援不及时。似有故意陷道玄于死地之嫌。史万宝心胸狭隘,且多次与道玄发生冲突,但是谅他也不会如此胆量敢置淮阳王于不顾。”李世民冷声说道。
    “你的意思说,还有幕后指使?”袁紫烟问道。
    “否则呢?”
    “天下安定,但是朝廷内的腥风血雨已经开始了。世民,你怕吗?”袁紫烟回头问道。
    “怕,但是我绝对不会退缩!”李世民坚定的口吻说道。
    与刘黑闼的对决当中。虽然陨落了一员高级将领。但在魏征等人的协助之下,李建成携手李元吉,还是将刘黑闼击败。
    阻截洺水。在刘黑闼试图过河之际,开闸放水,一下子就淹死刘黑闼几万士兵,兵力大减。之后唐军乘胜出击。大败刘黑闼。
    刘黑闼寡不敌众,最终带着几百人逃到突厥避难。之后的刘黑闼又试图东山再起。却被他的手下诸葛德威出卖,受伤被擒。
    见到刘黑闼本人,李建成大喜,根本等不及将他押赴长安听候发落。而是迫不及待的便将一干人等全部斩杀,仅把刘黑闼的首级传送到了长安。
    随之,李建成又击败附和刘黑闼的徐圆朗等势力。大唐至此终于确定了霸主地位。
    之后也有些人试图抬头,比如是辅公佑、左游仙等人。趁乱称帝叛唐,当然也有些人叛变降唐。徐茂公不愿意整日与李世民见面,请命带兵攻克丹阳,最终成功剿杀辅公佑,意味着江南地区也全部平定。
    这些都是李世民等将领带兵打下的基础,无论怎样,都掩盖不了这一真相。
    回头再说李建成得意洋洋的带兵班师回朝,原本以为父皇会带领文武百官出城几十里亲自迎接,但是都快到了皇宫,都没有看见一个人。
    李建成不甘心的认定,父皇应该是高兴过了头,开心到脚软,此时在宫门口迎接也有可能。然而宫门口前除了站岗士兵,多余的人一个没有,李建成的脸登时阴沉下来。
    “参见太子殿下,祝贺太子殿下凯旋而归!”守卫见到一行人,慌忙叩头参拜。
    李建成不耐烦的摆摆手,问道:“父皇何在?”
    “这……”守卫迟疑一下,还是战战兢兢的说道:“今日陛下刚刚册立一位嫔妃,正在举办册封典礼。”
    什么?李建成勃然大怒,猛然抽出腰间佩剑,寒光一闪就架在了守卫脖子上,咬牙说道:“本太子征战数月,父皇怎会不理不睬,定是你在此妖言惑众,挑拨我父子情谊。”
    守卫吓得哆哆嗦嗦,连话都说不出来,魏征连忙说道:“太子,切莫动怒,谅他也不会有此胆量蒙骗太子,想必是陛下果真有,要事缠身。”
    “要事?”李元吉嘲讽的哈哈大笑:“父皇迎娶了新人,竟然连太子班师回朝这等大事都可以忽略,难道美人比江山还重要吗?”
    “元吉,不可胡说!”李建成立刻呵斥了一句,人多嘴杂,若是此话传到父皇耳朵里,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一行人落寞的入宫,李元吉嘟囔个不停:“大哥,所有的风头都让李世民给抢了。大家习惯了他那样的惊天动地,反而对我等的厮杀全然不顾,实在是令人寒心。”
    “父皇定不会忘记我等,许是大唐终于安定下来,庆功宴上喝多了也未可知。”李建成皱着眉头说道。
    两人正说着话,忽然看到迎面来了一队人,为首一人英姿勃发,挺胸昂头,正是李世民,左手一名女子,浅笑嫣然,阿诺多姿,那双明亮的眼睛总是不经意的忽闪两下,让人看不透其内心,除了袁紫烟还有谁?
    李世民身后并没有大将亦或是文武官员跟随,就这么在侍卫的护送之下威风十足的走了过来,见到李建成,李世民微笑着拱手道:“世民奉父皇之命在此迎接太子!恭贺太子旗开得胜,连战皆捷,太子辛苦了!”
    李世民一口一个太子,虽然挑不出理来,但听起来十分别扭,而且李世民这欢迎词也有问题,对于敏感的李建成而言,很像是主人的口吻。
    “带我去见父皇!”李建成脸色阴沉到无以复加。
    “父皇正忙着刘妃的册封之礼,且今日吴嫔即将临产,父皇曾答应她在旁陪伴,太子还是先回府中休息,明日早朝再见不迟!”李世民微笑着说道。
    你?!李建成很没有面子,平日李世民打了胜仗,哪个不是笑脸相迎,把他捧得跟天神下凡一般,而如今自己回来,却是冷冷清清,较之常日而不如。
    在魏征的推搡之下,李建成最终还是没敢直接去找李渊,万一打扰了老爹的雅兴,等于是自讨苦吃。
    “太子,小不忍则乱大谋。万勿动气啊!”魏征唯恐李建成做出惊人之举,一路劝说个不停。
    哎,李建成微微叹气,摆手说道:“先生先回去休息,我自有主意。”
    等魏征离开之后,李元吉打抱不平的说道:“大哥,我早就说过,父皇心中只有那李世民,根本没有你!”
    “我也未曾想到父皇竟然这样待我!”李建成恨恨的说道。
    “大哥,咱们以后还得想个万全之策,就算是你顺顺利利当了皇帝,李世民不除去,这龙椅也坐不稳啊!”李元吉说道。
    “四弟所言极是,你我好好商议一番!”
    两人勾肩搭背,彻底成为一条线上的人,其实是造化弄人,李建成真的是想多了。
    随着根基的愈加牢固,李渊也是人,难免会有些骄奢淫逸,后期更是扩充后廷,广选天下美色入宫,给李建成等人一口气生了十几个小弟弟,*个小妹妹。
    杨广儿子很少,只有三个,还有英年早逝的,杨暕江都遇害,杨杲看透世事,遁入佛门。女儿也只有两个,一个是宇文士及的前妻,已经出家为尼,另外一个便是李世民的侧妃杨昭。
    儿子少了并非是好事,大臣的重心会有明显的偏袒,当初杨广迟迟下不了立太子的决心,就是无法确定究竟立哪个儿子好。老二年富力强,长得也漂亮,聪明无比,但是作风不断,五毒俱占,能否改正不好说。
    杨杲样样都好,偏偏晚生了几年,难以服众。
    反过来说,像李渊这种生育能力极强的皇帝,也并非没有一点烦恼。首先一点,儿子多了竞争就激烈,同样的地盘平均到每个人都上就显得国土少了。再一个嫡庶区分日益严重,导致这些庶出的皇子以及他们的母亲纷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