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闺玉记-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轩低头不语。
明之杭又道,”为师知道你心里还有疙瘩,若那武安侯没做违法之事,为何要与李芳写信?工人暴动不正是李芳所逼吗?私运玉石不也是李芳所为吗?这一切背后,武安侯会没有关系?你别想太多了,既然奏章写了,皇上面前可不要再返悔呀。”
“是,学生明白了。”
明之杭听言十分满意。
到了皇宫,萧轩如实向中宗回报了甘州之事,工人并非暴动,只向衙门请愿而遭到府台无理镇压,府台与李芳贪污工人工钱,才引来工人罢工,再有就是玉山年产玉石三万斤,上交朝堂只有两万斤,余下一万斤被李芳私下运走贩卖,这一切府台可以作证。
只不过李芳一死,走私玉石这么大的事,仅凭李芳完全不能运作,那么他身后还有那些人?除了查到武安侯与李芳的信件外,没有更多的线索了,并呈上了书信。
中宗看了书信,紧皱着眉头,”这信上并没有谈及玉石之事?“
萧轩不语,明之杭上前奏道,"信上的确没有明目张胆的说起玉石,因此事极为隐秘,他们又岂能受之于把柄,不过通过此信,却也传达了两个信息。”
“哦,那两个?”
“一,武安侯与李芳关系非常,从署名及落名可以看出,二,李芳言及甘州天气是不是在向武安侯说明,今年的玉石怕是有误?”
“明卿的意思是说他们用的是暗语?”
“圣上英明。”明之杭又道,“还有一事,圣上还记得前不久查得一处走私玉石的商船?”
“朕记得。”
明之杭道,“那位赵老板臣问过狱卒,赵老板关押期间,武安侯曾去探过监。“
”这有什么关系?“
”若没有武安侯的威胁,赵老板能担下一切罪责?原来是武安侯抓了赵老板一家老小。“
什么?
中宗猛的站起身来,连萧轩都吓了一跳,这一点,他倒没听明之杭说起。
”臣早知此事没那么简单,派人暗中调查过,好不容易找到赵老板的家小,圣上若要审问,臣可带进殿来,只不过,赵老板的家小并不知晓赵老板所为,但她们却能指证,当初的确被人暗中劫持。“
中宗一气之下拍着龙椅,”萧爱卿。”
“臣在。”萧轩回过神来。
“朕令你为主审官,三司陪审,朕还要亲自听审。”
“臣遵旨。”
明府,玄衣侯在书房,明之杭从宫里回来,玄衣立即请罪,“属下无能,没有完成任务。”
明之杭摆了摆手,“罢了,我让你见机行事,也并非一定要取他性命。”
“不过,萧轩死在甘州更能让皇上相信武安侯的‘罪行’,我们可以以萧轩查得武安侯的罪行而被杀人灭口。”
明之杭道,”他必竟也是我的学生“言毕叹气一声,”幸得他还算听我的话,哦,对了,曹盈可有下落。“
玄衣摇摇头。
明之杭眉头紧皱,想了想,”传令下去,若有形踪,不必再留活口。“
那日是这个冬季的第一场大雪,前夜无瑕坐在铁窗下吹了一夜的风,天亮时,才感到寒冷,不停的咳嗽起来。
“无瑕,你这是怎么了?”
“娘,我没事。”
“你这孩子。”石母将棉被披在无瑕的身上,无瑕拒绝,“牢里阴冷,娘年纪大了身子受不了。”
“你将被子都拿给了我,你却病了。”
无瑕苍白的脸上露出笑容,”儿媳身子好。“
石母长叹一声,坚持给无瑕披上了棉被,”又是一夜没睡吧?“
无瑕点点头,”今日便是堂审了,便是侯爷做了安排,我也担心。“
”是呀。“石母叹道,朝着窗口跪了下来。
”娘?“
石母双手合一,”昨夜我梦见老爷了,他会保佑坚儿,保佑石家。“
无瑕跟着石母一起祈祷,时间不知不觉过去,无瑕一直望着窗外,仿佛能看到堂上的一切,她静心而听,仿佛能听到惊堂木的声音
督察院衙门内此刻正是一番风云涌动,中宗坐在堂后,有屏风隔着听审,在他身边站着的是刘景,一幅胸有成竹的姿态,张德政,刑部侍郎及一些刘景附臣皆有得意之色,便是明之杭也不慌不忙的端坐着。
待萧轩令押上石坚时,众人皆屏住了呼吸,只朝门口看来。
石坚着青衣,并没有带枷锁,倒是一片从容之态,丝毫不见狼狈之色,这是自他入狱十日来第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
与之同时,衙门外也侯着许多人,有些是各权贵派来打听消息的,有些是权贵们自己前来的,不能进衙门便在周围酒肆茶肆等侯着消息,一时热闹非凡。
比如陆子渊与谢远也在。
谢远站在窗口望着大门紧闭的衙门,”你说,升堂了吗?“
陆子渊坐在桌前,“应该开始了。”
“怎么一点声音也听不到?”
“皇上在此,自然做了完全的戒备。”
谢远来到陆子渊面前,”昨日你进了宫,可有听到什么?“
陆子渊摇摇头。
”你不是说皇上对刘景不满吗?那么他是不是要救一救武安侯?“言毕又坐了下来,“可我还是觉得皇上为什么会对刘景不满?刘景的权力不都是皇上给的吗?”
陆子渊看他一眼,顿了顿才说道,“世人都说皇上宠信阉党,甚至言听计从,可没人想过,皇上为何如此?“
”为何?“谢远凑近陆子渊。
陆子渊道,”你还记得两年多前,朝廷那场大动荡?“
谢远摸摸头,“我怎么知道朝廷的动荡。”
陆子渊笑了笑,“两年半前,内阁大学士杨真被逼至仕,接着杨真病死,杨真之党羽几乎一夜之间消除了大半。”
陆子渊淡淡说来,“那个时侯,无瑕刚从尼姑庵回来,而我们还在玉家作坊”
谢远想起来了,“那时,子灵还在。”一切都如梦中。
正文 第222章:皇上的算盘
“武安侯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堂上萧轩简叙了案情,朝堂下石坚问来。
石坚负手而立,淡漠不屑,引来刑部侍郎的不满,”大胆凶犯,该藐视大燕律法?”
石坚瞟了一眼刑部侍郎,又迎上萧轩凝重的目光,“敢问数位大人,本侯犯了何罪?”
堂上一片哗然。
这个时侯居然还不知自己犯了何罪?便是屏风后的中宗也皱起了眉头。
”甘州工人之乱与本侯何干?李芳走私玉石又与本侯何干?“
这时萧轩拿出几封书信,让衙役交给石坚过目。
”这可是你写的?“
石坚只瞟了一眼,笑了笑,”是本侯的亲笔。“
”如此,难道侯爷还能说与李芳没有关系吗?甘州府台己经供认工人之乱乃李芳暴政所至,走私玉石也是李芳所为。“
萧轩追问,目光灼灼。
茶肆:
”你是说皇上故意提拔刘景打压杨真?“谢远惊问。
陆子渊点了点头,”杨真乃三朝元老,在朝堂根基极深,皇上继成大统处处受制杨真,你觉得皇上会怎么做?“
”这我不知道,皇上是九五之尊自然是不愿受他人掣肘。“
”刘景当初只是浣衣局一个不起眼的太监,凭着他的聪明竟然能进入了东宫,那时皇上还是太子,便是在先帝的眼皮子之下成了东宫的主管太监,先帝宠信华太妃,更爱华太妃之子,皇上并不得先帝喜爱,最后还是皇上登基了,这纵然有太子不可轻易废的祖制在,还有一个原因“
”什么原因?“
陆子渊顿了顿,”华太妃之子福王失德。“
谢远惊叫一声,”先帝不是最喜欢福王吗?”
陆子渊道,“福王在华太妃生辰的那日因醉酒玷污了一位宫女,因而”
谢远再次啊了一声。
”废嫡立庶本来就不合规矩,如此以来,福王与华太妃便是有心,那还有什么机会?“
谢远听言点点头,又咦了一声,”可这与刘景有什么关系?咱们不是在谈刘景吗?“
陆子渊冷笑一声,谢远有所悟,”难不成福王玷污宫女是刘景设计的?”
“正是。”
谢远张大了嘴巴,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所以刘景得皇上信任?”
“正是。
”所以皇上不满杨真才提拔刘景,让刘景来对付杨真?“
”正是。“
”如今刘景己然坐大,皇上为了制横他的权力,又要除去刘景了?”
“是。”陆子渊道,“不过刘景如今的势力怕是皇上也不能控制了,这才调武安侯回京。”
谢远不由得咽了咽口水,“如此说来,皇上是让武安侯来制横刘景。”
陆子渊道,“皇上近日格外亲近皇后,大家都以为是皇上宠幸王贵人,其实不然,皇上有意提拔皇后娘家的势力,皇上让萧轩去甘州还让他审理此案,想想萧轩刚入朝不到一年,只是一个五品官,却能审二品的侯爷,只因他不是刘景的人,又或者有意放石坚一马。“
谢远又哦了一声,”这朝堂之上还有这么多曲折“谢远似有感叹,”不过,你又是怎么知道当年福王玷污宫女一事是由刘景安排?“
陆子渊正在喝茶,闻言手一顿,他怎么知道的?这样的秘事,当然是有人告诉他的,而那人却是
”什么,你说这信是你故意而为?“
不仅萧轩惊讶,堂上所有人惊讶,屏风后的皇上紧紧的握住了双手,一旁的刘景只觉心口一跳。
”不错。“石坚说来,”本侯知道有人来本侯府上偷窃,还在上元节时,本侯的书房便受贼子光临过,本侯莫不作声,将计就计,便将本侯亲写的书信藏于暗格里。“
萧轩继续问道,”那侯爷为何要写这么一封与李公公交往的书信?“
石坚笑了笑,”当然是引出那幕后之人。“
众人又是哗然,幕后之人?而这时明之杭的身子明显一抖。
”侯爷所说的幕后之人是指什么?“萧轩又问。
而此刻石坚收敛了笑容,目光落在明之杭的身上,萧轩看到了,心口一紧,只听石坚朝明之杭问来,”不知明大人为何要派人悄悄进入本侯的书房偷窃呢?“
”休得胡言。“明之杭嗖的站起了身,因为太过突然而显得十分激动,瞬间又意识到自己的举止,迅速调正了情绪,“本官不明白侯爷为何有此一言?”
石坚却没有理会明之杭的话,又看向萧轩,“萧大人,那位偷入书房的人,本侯己经找到,可否传询?”
萧轩还在失神。
“萧大人?”
萧轩回过神来,”传!“
众人朝门外看去,但见两人走了进来。
”此人是武安侯的亲随,武安侯犯案,此人逃脱,来人呀,将此人拿下。“
刑部侍郎指着杨剑喊来。
”住手。“石坚厉声道,”萧大人还未说话,你一个陪审官有何资格?“
刑部侍郎一怔,衙役自然不敢上前拿人。
明之杭见杨剑与曹盈走近,一时惊讶不己,她怎么会在来这里?
杨剑与曹盈堂下行礼。
“堂下所跪何人?”萧轩问。
曹盈抬起头看向了明之杭,一时间五味杂陈。
正文 第223章:在劫难逃
陆子渊回忆起他与周正一次喝酒的情景来。
周正对他甚好,常邀他一起喝酒,他那间小院也是周正帮他寻得,置办家什什么的周正也都跑前跑后,让他又是诧异又是感动,不过有一事他却感到奇怪。
周正从不带他回周家。
一次他路过周家早听说周大婶长年卧病便进门去看望,有一妇人出来开门,是周正请来照顾周大婶的。
他说明来意进了屋,只见一老妇卧躺在榻上,双眼空洞的看着窗外,陆子渊打量着她,实难与印像中的那人划上等号。
印像里周大婶总是笑吟吟的,笑容温柔,言语细腻,如今呢双鬓斑白,一片苍桑。
“周氏,有人来看你了。“
周大婶依旧不理,妇人叹了声气,对陆子渊道,”病了好多年了,不认得人了。“
”周大婶是什么病?“陆子渊将带来的礼品交给妇人。
妇人摇摇头,“查不出来,自从她儿子走了便一直这样,幸得周正心好不嫌弃。”
陆子渊点了点头,周正也是如此说,“麻烦大娘好生照顾着,我过些日子再来。“
妇人送陆子渊出了屋,“忘了问公子姓甚,周正回来,我好告诉一声。”
陆子渊道,”我姓陆名子渊,也在制玉局做事“
陆子渊的话还没有说完,便听到内屋传来”啊“的一声,二人一惊,急忙折返回屋。
却见周氏摔倒在床下。
”周大婶?”陆子渊赶紧将周氏扶起,被周氏紧紧抓住手臂。
周氏一双惊鄂的眸子只将陆子渊看住,仿佛很是激动,“你你”
陆子渊诧异着。
“呀?怎么摔了?”正在这时,周正突然出现在门口,见此立即奔上前,从陆子渊手里接过周氏。
“别怕,别怕。”他安慰着周氏,又忙对子渊说,“我这妇人见不得生人,是否惊扰到你了?”
“是我唐突了,吓着了周大婶。”
“无防,你先出去,这里有我来。”
陆子渊与妇人退出了屋子。
周正端起桌上的茶水,“喝点水吧。”
周氏只狠狠的将周正看住,”他是陆子渊?“
周正顿了顿,”是“
”你怕我见他?你怕我见他?“言毕咳嗽不己。
周正抚着她的背,“你别激动。”
周大婶甩开他的手,“滚。”
周正站着一动不动,神色悲痛,“我知道你怪我,怪我,可我能怎么办怎么办呀?”
陆子渊却不知内屋的情况,几日后他又来周家开门的是另外一妇人,但却不肯让他进屋了,只说周正有交待,周大婶身子不好,有时神色不清,会做出伤人的事来,迫不得己不能见生人。
陆子渊自然奇怪,趁与周正喝酒时,便问起此事,却无意得知宫廷一件秘事。
华太妃生辰,先帝下旨制作玉屏风,完成后华太妃甚是高兴,因华太妃素来对人友善,要亲自打赏周正等人,周正等人一起入宫受赏,当时陆子渊之父陆大同也在,二人对宫廷都十分好奇,便四处闲逛,宫中正在设宴,二人自然不敢去宴会,隔远望着,也觉得幸运,陆大同突然内急,寻厕而去,回来后神色颇为着急,急拉着周正出了宫,过了数日,直到福王酒后玷污宫女一事传出,陆大同才告诉周正,当时他入厕时偷听到有人吩咐一太监在酒中下药,陆大同悄然看见那人正是刘景,吓得七魂丢了六魄,之后陆大同一直担心事情暴露,离开了制玉局。
陆子渊听了这些甚是诧异,原来父亲离开的原因是这个,他一直以为是父亲在制玉局受到排济,说不定还与周正有关,他对周正的态度亦近亦远,亦亲亦疏,如今看来不是。
父亲的性子他有所了解,的确胆小怕事,其实后来刘景根本不知情,他的事竟被两人玉匠得知,不然周正不会成了制玉局的管事,而他的父亲也不会活着离开京城。
“子渊?子渊?”谢远见陆子渊失神不由得问来,陆子渊淡淡一笑,“总之有人相告。”
谢远哦了一声,也没有继续追问,他说是便是了。
正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二人互视一眼,陆子渊立即起身推开窗户,街上驶来一队铁甲还有两辆马车。
车停在衙门口下来一人。
”是大理寺卿。“陆子渊道,”他这时侯才到?“
紧接着另一车下来两人,其中一人被搀扶着。
二人面生,陆子渊不认得,却听得楼下有一阵骚乱,”是李公公。”
众人皆惊。
“那个李公公?”
谢远看向陆子渊,但见陆子渊脸色的惊鄂,直呼,“不可能,不可能”
“子渊怎么了?”
陆子渊摇着头,身子后退一步,吓了谢远一跳,赶紧扶上他。
”走,我们下楼。“
陆子渊转身便走。
“到底是什么人?”
陆子渊又突然停下脚步,“驻疆太监李芳。”
什么?
“他,他不是死了吗?”
陆子渊却没有回答,急步下了楼。
衙门周围己是围了不少人,人人都在议论着。
”真是李芳?“
”正是,我曾经见过他,原来他没有死,看样子武安侯一案有变故。“
”由大理寺卿亲自押送,是为武安侯做证?“
各人各有猜测。
谢远听了这些,正要转身问陆子渊怎么看?却见陆子渊嘴角的笑意,“好一个武安侯。”
他似猜到了什么,转身便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