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闺玉记-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陆子渊领旨。
”不过,如意是否太普通了?“
陆子渊笑了笑,“臣制作的如意定不会普通,请皇上放心。“
听陆子渊这么一说,中宗笑了起来,”朕知道你是个中高手。“
总管终于又见中宗笑容,再次硬着头皮准备提醒皇上,”皇上“
听到他的声音,中宗立即止住了笑容,”得了,得了,朕知道了,你们一个二个的都管着朕,你是不是因为刘景死了,你就可以替代他的位置了?“
总管吓得冷汗淋漓,赶紧扑在地上,”奴不敢,奴不敢。“
房里的太监也跪了一大片,中宗见着他们个个发抖,又长叹一声,挥了挥手,”走吧,走吧,朕去接太后,如你们的意。“
中宗拂袖而去,陆子渊顿了片刻,紧紧跟在中宗身后,劝说道,“既然皇上不喜这些宫人,可换了去,今日是除夕,皇上大可不必为此生气。”
“换了去?”中宗冷哼一声,“那有这么容易。”
“皇上是天下之主,整个天下都是皇上的,莫说是这些宫人,便是朝臣大员,皇上若觉得谁不忠于皇上,不忠于大燕,罢之,贬之,换之,甚至杀之,谁又能说什么呢?”
中宗一怔,转过头来看着陆子渊,陆子渊低头垂眸,一片顺从之态,忽尔中宗大声笑道,“你呀,你呀,当真不懂国家之事。”中宗想说什么,却是摇了摇头,“不过,正是因你不懂,朕倒可以相信你。”
言毕,呵呵一笑,“随朕一起去迎太后吧。”
“是。”
“侯爷来了。”
众臣听见有宫人来报,立即拥上宫门相迎,但见石坚身影,纷纷上前问安,这样的盛况可谓是从没有发生过。
石坚吃了一惊,“这是”
有臣笑道,“除夕之夜,百官都来向侯爷拜年了。”
石坚扬唇一笑,揖起双手,”过节好,过年好。“
一旁的无瑕倒笑得有些尴尬,紧跟在石坚身后,暗叹一声。
”大哥。“
石敏与李安走了过来,”向大哥拜上,向嫂子拜年。“
石敏甜甜一揖,热情无比的挽上无瑕的手,“妹妹陪嫂子一起。”
石坚笑道,“可别又将你弄丢了。”有意提醒。
石敏脸色一红,甚是尴尬,“不会的,不会的。”
这时又有人过来问好,石坚应付一番。
“大哥怎么看着脸色不好?”李安发现了细节。
石敏插话道,“以前大哥一到冬季便如此,旧疾还没有安好吗?”
石坚咳嗽两声,有些无奈,”即是旧疾也是顽疾了。“
“如此,大哥怎么不在家休息?小心受了寒。”石敏倒也真心关心石坚。
李安拉了拉石敏的袖子,“皇上设国宴,岂能不来?”
石敏不服,无所谓道,“大哥可是功臣,向皇上说明情况即可,皇上难道会不答应吗?”
“你”李安赶紧捂住石敏的嘴。
无瑕看了一眼石坚,见石坚眉头紧紧皱起。
一旁有臣听说石坚旧疾发了,又拥了上来,”臣家里有一株上好的人参。“
”臣家里有来自邻国的西洋参。“
”臣家里有“
此刻他们倒是将溜须拍马运用得淋漓尽致。
中宗到了太后宫,皇后众妃也在,正在一起逗着小皇子。
太后笑道,“哀家以为皇上不管我这老太婆了。”
中宗笑着赔礼,“是儿子不对,儿子有事耽搁了,儿子特意来恭请母后赴宴。“
中宗扶着太后的手,一同出殿,皇后跟在身后,按着品位,接下来该是郑如意,然而,皇后朝王贵人挥挥手,王贵人笑吟吟的站在皇上身则,将郑妃的位置站了。
郑妃一张脸苍白,中宗回头看了一眼,也未说什么。
一众人喜气洋洋的朝前殿而去。
然而,刚出太后宫不久,便有太监急步而来,撞撞跌跌,跪倒在中宗面前,“禀皇上,东海来的及报。”
“什么这么急,这大过年的,先搁着吧。”中宗脸色不悦,而太监不敢退下,结巴道,“皇,皇上,是军报。”
军报?
众人皆一惊。
中宗看了太后一眼,太后点点头,中宗道,“呈上来。”
太监呈上军报,中宗启阅,片刻松了口气,“朕还以为什么事了,东海海宼作乱,杀了一些百姓。”言毕,对着太监道,“不是有东海王吗?让东海王去。”
太监正要领命而去,陆子渊在一旁听言,走近中宗小声道,“皇上,东海王己经被撒职了,如今只是一位闲散王爷。”
“哦,是有这么一回事。”中宗点了点头,“那就复他的职”言毕,突然想到什么,看了看陆子渊,而陆子渊己经退到一侧。
中宗又看了看太后,太后笑了笑,“东海王年纪大了,朝廷该体恤体恤,哀家觉得还是让武安侯去吧,武安侯能击败蒙古大军,区区几名海宼算什么。“言毕,拍了拍中宗的手,中宗有所了然,笑道,”母后说的是,儿子这就下旨。“
正在这时,又有太监慌慌张张走来。
“又发生了什么事?”
太监道,“禀皇上,适才武安侯在殿外吐血晕倒了。”
什么?
众人更是惊鄂不己。
正文 第232章:大结局
中宗焦急的在御书房内踱步,等着消息,宫宴己经散了两个时辰,随武安侯回府诊治的太医还没有回来。
夜深人静,他来到窗下,对着夜空长叹一声。
“皇上还是先休息吧,有消息了,奴再来禀报皇上。”总管恭谨的说来。
中宗不为所动,好一会儿才幽幽道来,“武安侯这疾当真是时侯。”
总管一怔,不敢回答。
又过了一会儿,己到五更天,外面响起了脚步声,一个小太监领着太医走进了书房。
“臣”
“快起来说话。”中宗急道,“如何?”
太医躬身道,“侯爷寒疾复发,来势凶猛。“
”来势凶猛?怎么说?“
太医回答,“侯爷因早年受过伤,落下病根,不能受冷受凉,上月侯爷入狱,怕是损了身子,后来又审刘景的案子,操劳过度,终究是难以支撑,这才来病如山倒。”
中宗听言皱起了眉头,想了想,“那严重吗?”
太医抬起头,看了中宗一眼,慎重的点点头,“十分严重,若不好好调理,怕是性命难保。”
中宗面露惊讶,太医赶紧又道,“皇上宽心,臣一定会尽全力医治。”
中宗听言挥挥手,令太医退了下去。
“如此,他定是不能带兵去东海了”中宗喃喃道,心中失望起来。
石坚的病一直到十日后,才有所起色,所谓的起色也就是能起床了,期间,中宗去石府看望过一次,石坚晕睡着,全府上下笼罩着一片悲哀之色,不知怎的,中宗却略有放心,十日后,听说他能起身了,中宗迫不及待再次临驾石府。
无瑕正在喂石坚喝药,见中宗进来,大吃一惊,石坚正要下榻,中宗三两步走到榻前,柔声道,“别动,你就躺着,别那么多礼了。”
石坚艰难的向中宗一揖,“臣见过皇上,臣谢过皇上。”
无瑕拿来一个靠枕,让石坚靠着坐,小七搬来一张椅子放在榻前,中宗就榻前入坐,看了看无瑕,“怎么样了?”
无瑕回答,“比前几日好多了。”
中宗点头道,“可要好生照顾着。“
”是。“无瑕回答后退后一侧。
中宗见石坚脸色仍旧苍白叹了声气,”爱卿这病都是为大燕得的。”
“皇上言重了,臣是大燕臣子,皇上的臣子,当死而后己。”
“别说死不死的,朕不爱听。”
石坚淡淡一笑,忽尔又正色道,“臣还得向皇上请罪。”
中宗一惊,”这又是为何?“
石坚道,”昨日李大人来看望臣,说起朝中之事,原来东海海宼又生事端,臣着急,不能为皇上分忧。“
中宗叹气一声,”这事朕己让东海王带兵剿匪了。“
”东海王?“石坚顿了顿,点头道,“东海王熟悉海上事务,用他再合适不过了。”说完又咳嗽起来,无瑕赶紧端着茶水上前,又帮着他顺气,石坚却越咳越厉害,中宗也急了,立即唤大夫,石坚摇摇手,“不用大夫来了,也就那么几句话”
中宗再次长叹一声,“爱卿都这般了,就别惦记着朝事了,好生休息吧,朕过些日再来看你。”
“臣恭送皇上“接着又是一阵咳声。
中宗出了石府,上了车驾,又回过头来看了一眼,眉头皱了皱。
对刘景及明之杭等人的斩刑是在十五之后,那日全城轰动,纷纷奔向刑场,街道两侧人山人海,拥挤不通。
刘景与明之杭坐在囚车里,蓬头垢面,低头垂眸,忍受着百姓投来的鸡蛋菜叶,对于他们而言人生己然走到了终点。
天桥上,站着一白衣人,戴着帷帽,腰挂长剑,目光紧紧锁住囚车一人,一动不动。
“午时三刻便会行刑。”
他身边走来一人,轻轻说来,“若是你想与他说两句话,我会”
“不用了。”
白衣阻止,声音冷漠却带着颤抖,他转身即走。
“曹盈?”杨剑追上去,抓住她的手臂,“你要去何处?”知道她此刻伤心,难过,他的父亲,当时蒙古人入侵,他的父亲被明之杭派去的人困住,至延误战机,被武安侯弹劾,曹汉于牢中自刎。
“我不知道。”曹盈低声道,神色是一片茫然,天下之大,她该去那里,那里才是她的归缩?
”如果,你没有去处,可与“杨剑顿了顿,有些不自在的说道,”和我们一起。“
和我们一起?
曹盈缓缓转过身,但见杨剑炯炯的目光,有着火一般的光亮,她心口一撞,竟一时没有了反应。
杨剑上前两步,依旧握着她的手。
”侯爷身子不好,怕是不能担当朝中之职了。“
曹盈一惊,见杨剑神色并不伤感,曹盈才松了口气,明白杨剑话中之意,”是武安侯之功,必会受皇上忌惮,他这个时侯退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杨剑点点头。
”可是,我不能与你们在一起。“曹盈缓缓抽脱双手,杨剑一急,”曹盈?”
曹盈并没有多做解释,只道,”我想四处走走说不定有一天“曹盈没有说完,只看了一眼他,转身便消失在人群中。
中宗始终对武安侯的病有些担心,当陆子渊拿来玉如意时,见他神色凝重,于是将如意呈上,中宗缓过神来,“这么快就雕琢安成?”
陆子渊道,”还差一步,便是如意上的纹理,臣认为若用琨吾刀来雕琢,必事半功倍。“
”琨吾刀?”中宗倒也想起来了,“琨吾刀的确是个好东西,可是在武安侯夫人手里”
陆子渊笑道,“武安侯夫人善长制玉,皇上何不下旨让夫人相助,完成这最后一道工序。“
中宗听言皱起了眉头,语气倒也重了一些,”武安侯的病刚有起色,怎能让夫人劳心做这等事?“
陆子渊赶紧躬身一则,谢罪道,”是臣想得不周,未考虑武安侯一事,臣只想制好如意献给太后,却未顾及了其他,不过武安侯这病得的真是时侯,不仅遇海海寇生乱,又遇太后寿辰,东海幸得有东海王,太后的寿辰,唉,也怪臣技艺不及,否则太后娘娘的寿礼,这枚玉如意定能是绝世无双。”
看似陆子渊在感叹,叹惜,何尝不是在提醒中宗一些事。
果然,中宗听言目光一暗,武安侯的病得的真是时侯使东海王重得军权,东海王必感激武安侯,二人之间中宗突然就这么不安起来。
即刻改了口,喃喃道,“既然武安侯的病有了起色,想必夫人是可以制玉的”
正在这时,有太监时来禀报,说是吏部尚书求见,中宗宣进,吏部尚书手里捧着一份奏折有些惊慌说来,“禀皇上,今辰一早,臣便收到武安侯府投来的一份奏折,却是,却是”
"是什么?“
“是武安侯的辞呈。”
什么?中宗大惊,“快呈上来。”
太监递上奏折,中宗迫不入待的启阅,片刻便己眉开眼笑,武安侯因病辞去所有朝中之职,愿回苏州休养,这对于中宗来说,莫不是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然而对于陆子渊来说,像是晴天霹雳,又像是生在梦中。
为什么会这样?
石坚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扳倒了刘景,难道就是为了致仕?不可能,不可能,唾手可得的权力,他就甘心这么放弃?
他还计划着将来如何与他周旋,如何与他相斗,如何看他身败名裂,他还要将玉无瑕夺回自己的身边他还有许多事没有做,他正在一一筹划,然而,一切都要成空吗?
陆子渊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的御书房,他看着中宗的兴奋的神色,看着他提笔在奏折上大大批了一个“准‘字,他的心低如底谷,更是寒如冰。
他突然又觉得受到了羞辱,来自对手的羞辱,嘲笑,当你备水一战时,对方却告诉你,不奉陪,对方压根儿就没有将他放在心上,这是怎样的一种蔑视。
陆子渊站在回廊下,垂于两则的手紧紧握成了拳头。
“陆大人。”
不知是谁在他身后唤了他一声,他回过神,下意识的转身,很是意外。
“郑妃娘娘。”陆子渊施了一礼。
“陆大人脸色不好,莫是病了?”
郑妃打量着他,但他神色有异。
陆子渊淡淡扯了扯此角,“谢娘娘关心。”
郑妃也笑道,“陆大人客气了,说起来,我们即是同乡也是旧识,今后要相互提携才是,陆大人你说对吗?“
陆子渊看着浅笑的郑妃,很快明白了她话中之意,待他不知如何回答时,郑妃别有意味的看他一眼,己转身离去。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便是在这么美好的季节里,一队人马己经驶出了京城。
城下有百官相送,有百姓相送,他们挥动着手臂,遥祝武安侯一路平安。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这一切都与石坚,无瑕无关了。
车上,石坚偎依在无瑕身旁,被无瑕推开,没好气的说道,”好了,走远了,别再装了。“
石坚却是靠得更紧,”没有官衔便没了权力,以后也不能威胁你了,你若弃了我,我就死给你看。“
他拿她曾说过的话来笑话她,无瑕又羞又好笑,大胆的伸手捏他的脸颊,”你知道就好,以后敢惹我不高兴,看我怎么收拾你。“
石坚吃痛,嘶了一声,“不敢,不敢,不过娘子,昨夜娘问了我一个问题,我不知如何回答,要不你告诉我。”
“什么问题?“
石坚笑道,”娘说,你什么时侯能给石家生个小公子呢?“
无瑕听言羞红了脸
城楼上,一人衣袂飘飘,目视着远去的车队,神色莫然,直到有人来到他的身后,”陆大人。“
”什么事?“
”宫里的郑妃稍信过来,说是皇上有意立大皇子为太子,还请陆大人给予出谋划策。“
陆子渊转过身,看向来人,突然问来,”当初你背叛了萧烨,今后可会再次背主?“
来人一惊,立即跪下,”属下不敢。“
陆子渊见此嘴角一勾,露出讽刺的笑容来,他也未理地上之人,拂袖而去。
——全文完——【书包网 http://w。】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