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砍柴女驯夫记-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奇追着过来,听英姐儿叫着先生,一时惊讶道:“这位难道就是宋女官?”英姐儿忙笑着给他引见了。

宋先生这才有些不自在地道:“我跟太后打赌赢了,过了两日便出了宫。只是一时没想好日后要去哪里。便在京里盘桓了几日。”

钱,宋先生不缺。可是京中也非久留之地,就是在大户人家做个教习也是难免卷入是非之中。

宋先生一时只觉得天下之大,无亲无戚的她竟然无家可归。昨日,她在旅店吃饭,听得人议论纷纷,说是周侍郎家的砍柴媳妇砍了南安王府小郡主的宝贝蛇,小郡主闹着要杀了她偿命,她要逃跑去苏州呢。这才想起自己并不是一个人也不识,还有那个傻乎乎的英姐儿。

宋先生在周家就知道她们要去苏州,此时不由动了心,却又不想跟周家有什么瓜葛,所以便到了码头来,待周家送行的人都走光了,才在开船前提出要见英姐儿。

英姐儿拍着心口,庆幸道:“先生,幸好我杀了那条蛇,否则只怕这会儿还在周家呢!可要错过先生了!”

宋先生的行李不多,可是宋先生睡在哪里却成了问题。

这艘船原是运粮的单桅漕船,早已堆满了货物,除了船上的船头、水手和船娘住的地方,一共就剩两间上房,三间下房。如今三间下房,住了英姐儿的一堆丫头,还有周四郎的小厮任侠,和周侍郎给阿奇配的小厮镇书,实在是没有多余的房间了。

两间上房,一间住了英姐儿和四郎,一间给了阿奇。

如今就算是把英姐儿的五个丫头都挤到一间房里,也没有让宋先生去住下房的道理。

阿奇看了看英姐儿,又看了看周四郎,更觉得这就是天意。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周四郎住到阿奇的房间里去,宋先生跟英姐儿住。

这一日夜里,周四郎却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阿奇在一边已经扯着呼噜进入了梦乡。

周四郎实在睡不着,索性翻身爬起,出了舱门。一出门,却看见英姐儿也从舱房出来,两人都吃了一惊,又都有些尴尬。

周四郎抬头看了看天色,只见月亮又圆又大,照得四处亮如白昼,只得道:“我……见今日月色极好,便出来赏赏月。”

英姐儿低了头:“舱里有点儿闷气,我出来走走。”

周四郎抬脚往船头走去,船头有个凉棚,下面有条凳木桌。英姐儿想了想也跟了去。

两人坐在船头,看着两岸山影如剪纸一般慢慢地退去,明月如镜,天地各一。木桨一下一下地拍击着水面的声音无比地清晰,河风带着凉意,迎面吹来,周四郎从未有一刻觉得如此刻这样的舒畅,这样的安宁。

“英姐儿,我们做真夫妻行不行?”这句话不知不觉就说出了口,声音很轻,满是紧张。

英姐儿却突然叹了一口气,然后依然仰着头看着天上的月亮出神。心里道:“现在的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先生真是个怪人,收个学生还那么多规矩!要我猜什么字谜,我才认得几个字啊!”

周四郎听见这声叹息,只觉得脸上先是火辣辣地,然后心里变得冰凉凉地。英姐儿这是不同意?

周四郎猛地站起身,脚步不稳地走了回去。

英姐儿看了一会儿月亮,一转头,不见了周四郎,不觉有些奇怪,又有些失落。

“疏星三点,新月一钩”这个谜语要怎么猜?还不许问人。唉,偏偏今天,天上的月亮这么大,要是是个弯月就好了,自己看着,说不定就猜到了呢。

英姐儿站起身来,自己安慰自己道:“反正还有那么多天呢!不急,先去睡觉!”

第二日起床,吃早饭的时候,周四郎低着头,谁也不看,吃起饭来半天才咽下一口。

英姐儿看着摇了摇头:“这是船上,哪里有家里那么多花样。真是……”

阿奇见英姐儿脸色有些不好:“要不要我给你把把脉?”

英姐儿摇摇头:“这阵子累了,昨夜也没睡好,一会去躺会儿就好了。”

阿奇却不肯:“把把有什么坏处?听说宫里的贵人们日日都会把平安脉呢!”说完瞧着宋先生。

宋先生点点头:“英姐儿,这可是福气!”

英姐儿却不肯:“我成日在山上河里的乱跑,自己不舒服自己知道。我真没事!”

阿奇却一伸手就抓住了英姐儿的手腕子,把三根手指搭了上去:“一下就好!”

周四郎猛地一搁饭碗,伸手就把他的手给扯开了,怒道:“英姐儿说了不用,你干嘛非要去拉她!”

三人齐齐地看着他,英姐儿不明白他干嘛这么生气。宋先生却细咬慢咽半点儿不受影响。阿奇若有所思。

周四郎受不了地站起身,自己走了。

可是到了第二日,英姐儿就发起烧来。英姐儿从小到大就很少生病,这一病,倒是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周四郎悔恨不已,要是他让阿奇把了脉,会不会英姐儿就不会发烧了?

英姐儿自己也吃惊,大概是这小半年来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这回好容易放松下来,那日夜里又吹了点儿凉风才发了起来。

阿奇恨不能一步不离地守着她。当初叔公就是得了风寒,没有在意,才酿成大病的。英姐儿可千万不能有事。

每半个时辰,阿奇就要跑了把把脉,才放心。

而周四郎跟他前后脚,必要跑过来问英姐儿有没有什么想吃的,想喝的。

英姐儿自己烧得浑身不舒服,只想好好睡一觉,被这两人一搅合,更不舒服了。

宋先生见了不禁莞尔:“你们两个,两个时辰后再来,要是早来了,我不开门。”

周四郎想了想:“怎么能让先生照顾她呢?不如……”他很想说我来,转了个弯:“让见雪伺候着。”

阿奇道:“你们又不懂医术,能照顾什么,我来!”

宋先生看着阿奇,目光平静:“谁说我不懂医术?”

阿奇不由自主地一缩脖子。

周四郎却放了心:“那就有劳先生了。到了下个岸口,需要什么药材,我让任侠上岸去买。”一边又道:“先生,那么多丫头,您只管使唤,我让见雪香草他们过来。”不等宋先生回答,就去吩咐丫头们去了。

英姐儿虽然烧得有些糊涂,可这些话都听到心里去了,眼角不知不觉地湿了。在周家这一个月,她都忘了被人娇宠着是什么滋味了。难怪老话说:小病是福。

英姐儿这一病,足足有七日。到了第七日,她闲得无聊,便取了纸笔来抄三字经。抄着抄着,一个字蹦到眼睛里:“口而诵,心而惟”,她看看舱外,现在是白天自然看不到月亮,可是“疏星三点,新月一钩”想一想,可不是就是个“心”字!

“先生,先生!是不是个心字!”英姐儿满脸期待地看着在一边捣鼓着不知什么东西的宋先生。

宋先生放下手里的东西,笑道:“猜对了!这做人,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心字!待人要真心,可也要贴心,有的时候要疑心,有的时候要放心,最最要紧,是要知道自己的心!”

说完,宋先生看着依然懵懂的英姐儿一眼。这傻孩子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的心?

英姐儿却没有多想,眼看一个月就要去了三分之一了,她拜师的事才过了一关,急急问道:“先生,那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宋先生抬起头笑了一笑:“第二个不是问题,而是一件事。你要替我做一件事,我满意了,咱们再来说第三个!”




第77章 不嫁
宋先生看着英姐儿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笑道:“人说开门六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你素来晨起砍柴,那算是头件事,如今我想让你做这最后一件,若是你能用这运河水给我烹出一碗满意的茶汤来,你就算是过了着第二关。”

英姐儿闻言皱着眉头,心里有些不高兴,脸上就露出来:“先生若是想收我这个弟子,什么茶都满意;若是不想收我,不管我烹出什么茶来都不满意,这满意不满意,还不是先生说了算?”

宋先生也不恼她无礼,淡淡地笑道:“不错,你做得再好,这满意不r满意还是我说了算!这是我的条件,做不做随你,收不收随我。”

英姐儿有些气馁,也有些憋屈,这些个有学问的人做事怎么这么不爽快?!要收就收不收就算,当下不再说话,连三字经都不想抄了,吩咐在一边做针线的拾柳道:“帮我把头梳一下,我换件衣裳,想出去走走。”

她带着拾柳出了舱门。河面上的风微微吹过来,说不出的清爽。好久没有出来走动了,英姐儿心情立刻又好了起来,索性带着拾柳绕着船走,走到船尾,见船娘正在做午饭,刚剖了一条鲤鱼,一盆子血水连着刮下来的鱼鳞什么的全往河里倒。

她住了脚:“大娘,我们在这船上……出恭的赃物,是不是也都倒这河里?”

那大娘笑道:“可不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河里上下,不说这千百只的船,就是那岸边上住着的人家,这些个东西,可不都往河里倒?”

英姐儿看了看那绿莹莹的河水突然有些恶心。她们这么多天喝的水是不是也是从这河里来的?

那大娘见她这副模样,解释道:“你也别觉得恶心,常言道水流百步自干净。我们祖祖辈辈也都是这样过的。”

宋先生的题目一定是故意的:“为什么一定要用这么脏的运河水烹出一杯好茶来?”英姐儿突然觉得不管拜师不拜师,这件事本身就很好玩。

她带着拾柳绕过船娘往船头走去,到了船头一看,周四郎和阿奇一人一边在船首楼下读书呢。她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去打搅他们,周四郎就瞧见了她,匆匆站起来,朝她走来:“你怎么起来了?这会儿外面还有些凉风,别再吹着了!”又怪拾柳:“怎么也不知道给你们奶奶加件斗篷?”

阿奇也跟了过来:“不要紧,要我说阿英早该出来走动,天天在床上躺着,这病好了,人也弱了。”他看英姐儿自打做了这个周家四奶奶,脸色可远比不上从前健康。

英姐儿看着满脸不痛快的周四郎,又看看大大咧咧的阿奇,怕他们再吵起来,索性道:“宋先生给我出了个题目,让我用这运河水烹了好茶,可我觉得这运河水这么脏,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给弄干净了!你们帮我想想?”

阿奇笑道:“这个容易,只要有矾石就好了。我听说今日会在四女树镇停靠,我上岸买一点。”

周四郎却什么都没说,默默地想事情。

英姐儿一听早忘了水的事情,兴奋道:“我们能上岸?!幸好我病好了!赶紧,我要跟先生见雪她们说去,咱们都上岸去逛一逛!”

说完也不管这两人如何,扯着拾柳就跑了。

她们吃过午饭,船又开了大约一个时辰这才进了闸,在岸边停了。

只见“千乘旌旗分羽卫、九河□□护楼船”,这四女树位于运河南岸,乃是运河重镇,设有漕运、盐铁、税收、商业等府衙机构,过往船只多要在此停留,办理关防,故而十分繁荣。

周四郎、阿奇和两个小厮当先,英姐儿戴了明纱帷帽,跟宋先生还有五个丫头上了岸。众人决定先去看看四女寺。周四郎又早花钱雇了几个船夫带路,一群人浩浩荡荡朝四女寺去。

进了寺,先去大殿烧了香,再去看那四棵著名的大槐树。

这四棵树相传植于汉朝。如今已经上千年,树干要三五人合抱,四株相连,树冠连成一片,如绿云静涌。

英姐儿嫌明纱不透亮,掀了起来,看着这树群,好奇地道:“为什么叫四女树?这么粗壮的槐树,哪里像女子?除非她们都长得跟我一样!”

一番话把众人都说笑了。

香草道:“哎哟,奶奶现在早养得细皮嫩肉了!这脸白得跟银杏果子似的!哪里还像?!”

周四郎闻言看向英姐儿。只见英姐儿眉如翠羽,眉尾微微扬起,大眼月弯,唇如元宝,涂了丹脂,笑意盈盈,早已不复初见她时的粗俗村女模样了。“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地其若丹。”可是待目光落到她的耳垂上,看着那一晃一晃的粉晶耳坠,就觉得那一下一下正砸在胸口上,让他烦闷不已。

阿奇也定睛看着英姐儿。英姐儿梳着十字髻,头上戴着一顶粉晶珍珠蝴蝶冠,明纱卷起,面上傅粉涂丹,晔兮如华,温乎如莹。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阿英看上去很美,可离自己却好远,他更怀念那个举止随意,梳着大辫子,会满山乱跑,给他梳头的阿英。

宋先生道:“这是四个孝女的故事。相传这家子姓傅,生了四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转眼她们都长大了,又担心出嫁后父母无人照顾,便约定一起种四棵槐树,槐枯者嫁,槐茂者留。可是这四棵槐树都长得好极了,大姐就想了个法子,想要另外三棵树都枯了。你们猜猜看这法子是什么?”

英姐儿道:“这大姐大概也不怎么聪明,她那法子没用,不然这树怎么还在这儿?!”

众人齐齐看向英姐儿,英姐儿莫名其妙地瞪着眼:“难道我说错了?”

宋先生无奈地咳嗽一声:“不是她的法子没用,她用了热水来浇别人的树,结果其他姐妹也学着,谁知道天意如此,这树不但不枯反而越长越繁茂。最后四个女儿都没嫁,留在家里侍奉双亲到老。因为这四个女儿孝顺,名声远扬,这里便成了四女树镇。”

英姐儿听完叹息一声:“能不嫁真好!她们可真聪明,浇的根本不是热水是肥水吧!”要是自己还在娘身边,哪会受这么多罪?那小郡主打的那一鞭子,只怕伤痕才消下去。

周四郎闻言心里忍不住难过起来,自古女子盼嫁,可是英姐儿嫁过来却没能过上两天好日子。

阿奇却开心起来,原来阿英根本不想在周家!

香草却还在想刚才宋先生的问题,忍不住问道:“奶奶,想要这树枯了,除了浇热水还有什么法子?”

英姐儿随口道:“砍了!我就不信砍光了还不枯!”众人目瞪口呆,皆心服口服。

英姐儿一抬头,见那树枝上挂着一条条的红布条,却因挂得高看不清上面写的什么,便问“这是许愿的吧?我们要不要都来许个愿!”

众丫头兴高采烈,就连宋先生也都跟着悄悄地捐了功德,要了布条,躲在一边写了不知道什么愿望,交给寺里的小尼姑,待她们找了梯子给挂上去。

周四郎一直立着耳朵,听见英姐儿问宋先生“嫁”字怎么写?心里咯噔一下。便悄悄吩咐了任侠去给小尼姑塞钱把那红布条都拿了来。自己则转到后头去,也不管别人的愿望是什么,只找英姐儿的字。

找到了一看,周四郎气得手抖。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英姐儿:听说今天是三八节?
作者:知道了吧,作者安排你这天成亲,对你是真爱啊!
英姐儿:^_^我要礼物!
作者:加更行不行?晚上9点9分9秒,祝你和四郎天长地久!
英姐儿:那我也祝追文小天使幸福长长久久!还没有收藏的小天使,收了我吧!么么哒!






第78章 耳坠
只见布条上写着:“父母家人安康,不嫁”。

周四郎一边抖,一边想也没想,提笔就在不嫁后头加了两个字“别人”,这才交给了小尼姑。想了想,又要了一根布条,自己写了,让小尼姑赶紧挂上去。

众人离了四女寺,丫头们就都求着英姐儿要去逛镇子,买东西。

周四郎便分派那几个船夫道:“你们分两个人来跟我走,赔我去办点儿事儿。其余的陪着奶奶和宋先生,回头都有重赏。”

见周四郎走了,阿奇也说有事,带着镇书走了。只剩一群女人,在这店铺林立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可真是如鱼得水。

英姐儿见着一只描金白瓷猫,笑道:“这猫儿跟活的一样,要是上了船,不知道会不会去偷船娘的鱼吃!”

一问价钱,竟然要一两银子,英姐儿叹了口气,见雪却道:“来前爷吩咐了,奶奶想买什么就买,银子我都带着呢!”

英姐儿闻言愣了一下,想了想:“算了,不买!”周四郎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英姐儿觉得心里有点儿堵。

到了傍晚,一行人在镇上吃了饭,才回到船上,都是又累又兴奋。

英姐儿整理着买来的东西;她献宝一般翻出一个茶碗来,递给宋先生看:“先生,我买了这个茶碗来烹茶。”

宋先生一看笑了:“这个竹筒子固然可以当茶碗,可是竹筒本身就有香气,味道。这里面又涂了层清漆,用这碗,就是好茶也坏了!”

英姐儿一拍头:“哎呀,这钱白花了!先生,这茶里这么多讲究,我什么时候能煮出好茶来啊?不如先生宽限我一些时候,一年,一年好不好?”英姐儿也会耍滑头,跟先生住一年,就是不拜师,也能学到很多本领了。

宋先生笑吟吟地看着她,话却不好听:“若是你没有过了拜师的三关,下了船,咱们就各奔东西!”

英姐儿还想继续撒娇,就听见船外人声噪杂,有船夫大声喊道:“船上的伙计们,都来帮着搬东西。”

她们走到窗口看去,就见周四郎和任侠正在上船,岸边三辆大车,上面放满了东西。

宋先生看了英姐儿一眼:“四郎这是要把半个城都买空不成?”

英姐儿却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