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阙凤华_意千重-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兴侯虽然心中不安,却长期以来都对这个女儿十分信任,只犹豫了一会儿就又打起精神来:“对了,还有一件事,早前你使人回来说可能英王府会派人来,但并没有。”
江珊珊的心情突然十分糟糕,她想起宇文初之前那个非常奇怪的表情,莫名多了许多不安。究竟是他没看懂那半幅图预示着什么呢,还是为了什么她所不知道的原因?不对,看他当时的表现明显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不感兴趣只会是因为其他的原因。难道说,是因为分量还不够,所以不能打动他?又或者是他顾忌着傅氏,所以不肯冒险?
只可惜,她只知道那个最后的结果,并不知道许多琐细的事,不然想必更能随心所欲,一展宏图。江珊珊思索良久,轻声问道:“父亲,上次我请您帮着寻找制械的能工巧匠,可寻着了?”这个破地方好多事儿都受人力物力的限制,不能制造出那些厉害的武器和东西来,不然区区一个傅明珠又算得了什么?她就不信宇文初能抵挡得了这些致命的诱惑。
长兴侯道:“寻着了几个,你有空就去看吧。”
江珊珊点点头:“还有一件事需要父亲帮忙,设法促成乌孙郡主与临安王的亲事吧。”
长兴侯吃了一惊:“谈何容易?太皇太后第一个就不肯的。”对于有前程的人来说,娶了乌孙郡主就相当于限制了前程,凡事都要被提防着,并不是好事,但乌孙郡主也不是谁都能娶得的。例如手中有兵权的,要防着他和乌孙勾结,生出异心,对朝廷不利;例如宇文佑这样心中有仇恨的,就更要防着了;身份不够也不要妄想。
江珊珊道:“总有办法的。天下始终还是宇文家的天下,宗室之中,中山王最得敬重,手中又有兵权,很多人都听他的,就连傅氏也不敢不给他脸面,闵氏之所以敢和傅氏叫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中山王暗里支持他们。只要中山王发话,就会有很多人支持,闵太后那里我也会想办法,父亲也不需要做什么,联合清流中立观望不反对就可以了。”
长兴侯掂量再三,叹道:“也只有如此了。”
江珊珊回想那句无意中镌刻在脑子里的话:武帝结发江氏,敬重甚笃。
历史不会骗她,这是之前她亲自验证了的,无论是周贵妃的死和正乾帝继位,以及正乾帝早逝,宇文白登基,傅氏当权、闵氏崛起,中山王拥兵自重都是一一实现了的。她和宇文初的婚事出现波折和意外,只能是因为哪里出了偏差——傅明珠明明那么喜欢宇文佑,为什么会突然悔婚呢?
她烦躁地站起身来在屋里来回走动,深恨自己当时只关注那几件著名的政治大事,没有去关注这些鸡毛蒜皮、儿女情长的小事。不过也不要紧,她才是主角,命运的车轮滚滚前行,她迟早会弄死傅明珠的,后位是她的!
第129章 中山王
晨光透过五福捧寿的窗棂,将淡青色的纱帐映照得如同春天的烟雨一样朦胧清透。明珠难得起了个大早,像模像样地坐在窗前给一盆初开的墨菊画像,傅明正走进来,示意素兰几个不要出声,静待明珠停笔才笑道:“画艺比从前见长了。”
那是自然,之前她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黄毛丫头,现在她已经历过风雨,当然有所不同。明珠在银盆里洗过手,亲手给傅明正奉茶:“四哥好早。”
她今日穿的是一身玉白的襦裙,家常装扮,也没怎么修饰,却比平日多了几分温婉静和出来。傅明正默默看了一回,道:“太皇太后说得对极,你这样的容貌,若是再配个聪明些的脑子,吃不了多大的亏。”
明珠有些羞恼:“说人话!”
傅明正一笑:“有三件事。第一件,那个负责拿食盒的宫人暴毙了,闵太后以病示弱,宗室里和朝中同情她相信她的人还不少,中山王甚至来信过问此事;第二件,皇上免了临安王的不敬狂悖之罪;第三件,乌孙郡主的婚事定下来了,你猜猜看,是谁?”
头一件事明珠早猜到了,闵太后母子又不是吃素的,既然敢冒着那么大的风险下手,自是备得有退路。哪怕就是他们没有弄死那宫人,太皇太后也是容不得那宫人活下去的,皇室声誉不容玷污,皇帝毒杀自己的亲兄弟,传出去是多么大的丑闻!闵太后么,惯常懂得以退为进,装柔弱扮可怜,博得宗室和清流的同情,她这次若是不借机装一装可怜,那才怪了。
第二件却是明珠没有想到的,宇文白怎肯轻易就饶了宇文佑?他逼着宇文初监刑,为的就是想要让这兄弟俩互相憎恨、不死不休,此刻尚未将宇文佑逼到绝路,他怎肯轻易罢手?
第三件事,明珠知道。她记得乌孙郡主是由太皇太后做主,嫁给了福王做继妃。福王是宇文初的二哥,年纪要大一些,才能平平,沉迷酒色,子女众多,到了后期却还妄想分一杯羹,和乌孙郡主夫妻感情平平,成亲多年也只生了一个女儿。
傅明正见明珠沉吟不语,就得意一笑:“猜不到了吧,你怎么都猜不到的,我也没想到。居然是宇文佑那小子。”
明珠先是大吃一惊,随即了然,她既然悔婚成功,宇文佑当然会娶其他人,只是她怎么都没想到居然会是乌孙郡主,这变化也出乎意料了。便问:“太皇太后也同意了?”按理说,太皇太后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就算是闵太后母子想弄鬼,但他们刚做错了事,应该也没胆子和太皇太后叫板。
傅明正叹道:“太皇太后当然是不高兴的,但这事儿有些蹊跷,又是中山王上疏,朝中许多人附议,皇上也有意促成。又有人提起之前你和宇文佑的亲事和他自戕一事,因此……”
明珠什么都明白了,为了她和宇文初的婚事能顺当,也因为宇文佑之前主动帮了她,所以父亲和太皇太后退让了这一步,也许这里面还有宇文初的推波助澜。但中山王,又怎会接二连三地出手帮宇文佑呢?她对中山王的记忆并不太多,只记得这个人一直以来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手握重兵镇守边疆,拥戴者众多,轻易并不对朝中的事务发言过问,一旦开口父亲和姑姑一般都会应从。
中山王好像是中立的,既不偏向于傅氏,也不偏向于闵氏。在她的印象里,他只在正乾帝薨逝,宇文白登基那一年进过京,之后包括姑姑薨逝,他也没有露面。父兄和姑姑死后,闵太后母子掌不住场面,京中乱成一团,各大王府自怀私心,拉帮结伙,都想取而代之,登上帝位,全都一窝蜂地去巴结这位硕果仅存,声望极高,手握重兵的王叔,他却端然稳坐……
不对!明珠陡然一震,就算是宇文佑投靠了闵太后母子,他一个完全没有依仗的郡王也不可能光凭着闵太后母子的怜悯施舍,在后期过得那样得意风光。明珠清楚地记得一件事,父兄死后,有人叫嚣着要将她拖出去一并正法,她本以为必死无疑,宇文佑却突然来了,纵然他一言不发,那些人也不敢当着他的面上来拉扯她。
还有临死之前,宇文佑曾说:“若不是我护着你,你还能活着?你的良心被狗吃了!”那么,他凭什么护着她?闵太后母子恨不得她死,当然不会让他护着她,他的依仗是什么?自是其他人!而这个人,很可能就是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中山王。
明珠慎重地道:“中山王和我们家有仇吗?”
傅明正很是奇怪她为什么会这样问,但还是认真地回答了她的问题:“没听说过,太皇太后和父亲一向对他十分尊敬,若是有仇,定然不会如此。你是不是因为他接连两次为宇文佑出头,所以觉得他是要和我们过不去?其实也正常,他是老一辈的王爷中硕果仅存的,早年又深得先帝敬重信任,多年镇守边关,立下无数大功,朝野上下都敬重他得很,这种事情他过问一声并不为过。估计是先帝爷早年对他有所嘱托,托他帮忙看顾幼子吧。”
明珠皱眉道:“那么先帝是否还交代过他,盯着傅氏,若傅氏一旦有异动,就要斩杀傅氏,以正朝纲,保住宇文家的江山社稷呢?”
傅明正听不得她说那个“斩杀傅氏”,皱眉道:“大清早的,说得血淋淋的,一点忌讳都没有。”
不是她没有忌讳,而是这种事真的血淋淋的发生了。明珠不好和傅明正争辩这个,只管追着问:“有没有这个可能?”
傅明正凝神想了一会儿,半开玩笑地道:“你别说,估计是真的,也许他手里还握着遗诏之类的要紧物事,不然姑姑和爹爹怎么肯给他这样大的面子?”
那么这样一个厉害人物,他的侄儿们都在为帝位争斗不休,他有没有动心呢?会不会,那些事情其实他都插手了,只是她不知道而已?若是那张图纸落到中山王的手里,会不会引发特别恐怖的后果?想到之前宇文初的提醒,明珠提心吊胆地问道:“那个床弩的事情查清楚了吗?”
傅明正的神情凝重起来:“查不出来。图纸只有父亲、长兄、你、我、英王,以及半剪见到过,真正的床弩还在试建,每个人的分工都很精细,绝对不存在有交叉的情况发生。我可以确认半剪没有见过任何人,也没有机会泄露出去,真要泄露,只可能是英王那边出了问题。”
不会的,宇文初不像是会发生这种事的人。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那个真正作出这张图的人出现了,但愿他找不到类似于半剪这样的能工巧匠。明珠紧张得不行,素兰进来道:“姑娘,英王府来了嬷嬷,夫人让您即刻过去。”
明珠回神,脸就有些发热。作为过来人,她当然知道这嬷嬷是来做什么的,她将要和宇文初成亲,这嬷嬷是来教习她人事的。
第130章 教引
傅氏权盛,英王府派来的那位尹嬷嬷也十分低调谦和,并不敢拿着架子过多要求明珠,只赔笑道:“姑娘自幼出入宫廷,规矩礼仪都是知道的,不用老奴多言,自会做得极好……”
明珠心不在焉地听着,却听崔氏道:“规矩礼仪她自是熟知的,但嫁过去并不是知道规矩礼仪就够了。嬷嬷讲一讲殿下的爱好和忌讳吧。”
尹嬷嬷便道:“殿下日常不尚奢靡,衣不尚华,食不尚精,饮酒有度,日日早起,喜好读书。又喜安静,不爱喧哗……”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明珠竖起耳朵一字不漏地听完,忍不住嘀咕一二,这人的生活过得真真无趣,和她简直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活了两辈子,她都是衣要最新最美,食要最鲜最精,和美酒更是绝对没有仇的,睡觉是除非有事,不然一定要睡到日上三竿才肯起来。
安静,哈,她可不知道安静有什么好的,从前她最爱的是四处出游晃荡,惹是生非,隔三差五弄个小聚会,她请人家,人家也请她,哪怕就是知道有些人不喜欢她,她也喜欢看那些人明明恨得牙痒痒的却不得不假装很喜欢她的狼狈样儿。也就是后来遇到那些事,心里又藏着大事,因此重生后才闭门不出,轻易不出去晃悠惹事而已。
就算是这样,她打心里也是不喜欢那种安静的,她天生喜欢的还是热闹。难道说,以后她都要顺着宇文初的喜好继续安静下去了?也罢,顺着他点儿也没关系,谁叫她想要利用他呢?
明珠觉得自己已经看到婚后的无聊生活了,面上却越发做出认真倾听的样子来。尹嬷嬷见她听得认真,笑容越盛,将宇文初的所有癖好都说给她知道:“殿下不爱吃甜食,也不喜欢香辣油腻,多半清淡,每三日必进一次粗粮……”
真是无趣的人生啊,不过宇文初就好像应该是这样子的,这样才活得长久嘛。明珠适时递一杯茶水过去:“嬷嬷润润嗓子再说……”
尹嬷嬷见传闻中的刁蛮千金如此体贴和气,激动得险些被茶呛着,幸亏她功力深厚才算没有失态,笑眯眯地夸赞了明珠一回,朝崔氏挤挤眼睛,崔氏明白过来,便起身出去,留那嬷嬷和明珠单独说话。
明珠知道要上正菜了,有心要让尹嬷嬷别说了,她都是知道的,可尹嬷嬷没有开口,她也不好抢先阻止,只能垂着眼静静地听。
尹嬷嬷说得极为简单,三言两语就带过了:“阴阳伦常乃是天经地义,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姑娘就算没听懂也没什么,殿下总是知道的,大婚后就清楚了……”
明珠听这话有些意思,什么叫他总是知道的?探询地看向那嬷嬷,只见那嬷嬷半垂着眼,一脸和气端庄的笑容,并看不出不妥来,思忖片刻,便笑道:“嬷嬷的话没说清楚,或者说,是我没听懂。”
尹嬷嬷就道:“也没什么,宫中的规矩,皇子成年之后自有教引女官教习其知人事,当年殿下年满十六之时,先帝曾赐了两位女史入府,故而……”看一眼明珠,就不再说话了。
这是多年以来传下来的规矩,宇文佑当年也有,只不过她是没见着那两个教引女史,听说一个是病死了,又有一个是在婚前就犯错出了府。她压根不关心这个,只要她们别在她面前出现,宇文佑别去找她们,那就没事。但后来,她狠毒跋扈的罪状里头就有一条是因为嫉妒弄死了这两个女史,还传得有鼻子有眼的,据说她因为嫉妒把人家的脸划花了,砍去手脚扔在醋坛子里活生生淹死。
她是嫉妒的,却没有这么无聊狠毒。明珠想起从前的事,忍不住从鼻子里冷哼了一声,尹嬷嬷听见了,心中不由一喜——人家都说这傅家千金惟我独尊,绝不可能与人共享夫君,果然如此。虽然英王清心寡欲,那两个女史并不得宠,甚至于常年不能见他一面,但外人谁又知道呢?这小姑娘眼看着就要忍受不住了,必须要再挑拨挑拨才是,不然他二人琴瑟和鸣了,岂不是让人失望?便谦卑地道:“这都是常规,并不能和王妃比的。”
明珠斜睨尹嬷嬷一眼,淡淡地道:“我知道。”外人都知道她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这嬷嬷本不必和她提起这茬来,偏来特意和她提起这么一桩事,不能不说是特意来给她添堵,想要招惹点是非出来的。看来宇文初的府里也是不清净,但又如何?小小一个嬷嬷,在她眼里不过虫豸一样的存在罢了,还不值得她上火。
尹嬷嬷说得口干舌燥,只得了轻描淡写的一句“我知道”,并不能挑起意料之中纷争,由不得很是失望,又怕说得再多会露馅,忙转移话题和明珠说起其他事来。
待到傍晚,崔氏命钱氏领尹嬷嬷下去吃饭,独留了明珠说话。她已经尽数知道了尹嬷嬷和明珠的谈话,生怕明珠不高兴,免不了劝她两句:“你要晓得,皇家不比寻常人家,亲王制式都是一正妃二侧妃的,可没有谁能例外。有那不爱美色的,姬妾便少些,喜爱美色的,姬妾则无数,就算是尊贵如皇后,那也是后宫佳丽无数……”
明珠一笑:“我都晓得,这没什么。”她看得多了,别说宗室中的亲王、郡王们,就算是民间的升斗小民存了几两银钱也想买个妾。那时她初嫁宇文佑,自是不容许他纳侧妃姬妾的,也没有人敢和她争,悍妒之名响亮得很。到了后期,两人彻底撕破脸,宇文佑还总是来找她折腾她,她就后悔了,巴不得他看上其他女人才好,永远都不要来找她,偏他折腾她上了瘾,总也不肯放过她……明珠想到那种事就觉得莫名烦躁害怕,但不管怎么样,谁也不能威胁着她,影响到她的大事。
崔氏见她皱眉,有心再多劝几句,又怕适得其反,只好草草结束谈话:“你晓得就好,出嫁了就不比在家时,英王也不像临安王,你要晓得轻重。”
宇文初没有宇文佑那么好欺负,明珠晓得崔氏是什么意思,由不得莞尔一笑:“看娘说的,我嫁给他又不是为了要欺负他,何况他这个人并不好欺负。”嫁给宇文初是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所以她一定会做一个称职的英王妃,但也要过得舒舒服服的,就像太皇太后说的一样,要过得高兴才好。
不管京城中人对这桩亲事是怎么看的,那个日子终究是来了。这一天是过得如此的快,明珠尚且觉着父母兄嫂的叮嘱还在耳边,不觉间外头的喧嚣就已散去,婚礼到了最后一关。
第131章 婚礼
整个英王府彩绣辉煌,明珠所居的这间屋子更是堆金砌玉,无一处不精致,无一处不华丽。明珠看得眼花,盘算着等空下来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喜好重新收拾收拾,正想着,有女官进来,毕恭毕敬地给她行礼:“王妃,该行合卺礼了。”
整个房间里的人就都紧张起来,明珠也有些紧张,却装了淡定的模样,鄙视素兰几个:“慌什么?没见过世面。”
素兰深以为然,当即拿出她当红掌事大丫鬟的威风,镇定地指挥丫头们给明珠整理衣裙首饰,见明珠唇上的胭脂因偷吃糕点而淡了些,就又挑了胭脂精心涂上。
明珠有些怅然。虽然不是同一桩亲事,但此时的情景就和当年她嫁给宇文佑时是一样的。和民间普通夫妻成亲不一样,皇室婚礼繁琐严格,自有礼部和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