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嫡女篡权-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要帝王仍旧昏庸,后宫没有宁日,天下也没有宁日。

    大将军冷傲,平阳王邵志,全是忠臣,随便按个罪名,说死也就死了,连个全尸也没捞到。

    谁知道哪一天,这种事就轮到自己头上。

    论大局!社稷为重,君为轻。

    死个昏君,对谷国有利无害。

    论私情!

    只要再熬过半年,皇上服用金丹而死,谷宣业继位为新帝。

    郑青菡救过谷宣业,宣业对郑青菡向来敬重,再加上自己和宣业的情份,一纸婚书不在话下。

    到时候父母再反对,也只能是有心无力!

    短短时间内,王聪已拿定主意。

    转眼,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宫里举行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王聪领着安乐公主从西殿偷溜出宫。

    安乐公主穿着玄纹云袖的男装,黑发束起以金冠固定,瞧着比平日多出几分潇洒气度。

    王聪笑她:“你穿男装比女装合适,正好遮掉几分过明过艳的颜色,人也显得精神。”

    街市弥漫着中秋节特有的喜庆,人们在街头争买新上市的栗、梨、葡萄。

    安乐公主左右张望后,兴奋道:“我认识这条街,正是上回咱们来过的那条。”

    上回?

    王聪想了想。

    哦,替谷宣业买纸笔时带安乐公主来过一回。

    宋之佩常呆的笔墨铺子就在前面。

    安乐公主指着路边酒楼道:“我先一个人去逛会,晚点咱们在酒楼里碰面。”

    换成平常,王聪势必会道:“外头不比宫里,没人贴身保护很容易出事,公主金枝玉叶,切不可独行。”

    可今晚很特别,王聪什么话也没说,笑着点头答应。

    安乐公主为私见宋之佩,早就想好的一堆托词顿时没有用处,腾地转身混进人群,欢欢快快地渐行渐远。

    王聪望着她背影,脸上的笑消失得干干净净。

    身边的护卫道:“大人,你真让公主一个人……。”

    “跟着她,别让人发现。”王聪哑声道:“我去酒楼坐会,她见过谁,说过什么话,你要一字不差的告诉我。”

    护卫连忙应诺。

    安乐公主心无旁焉,想到马上能见到宋之佩,心里像灌下一桶蜜糖,眼角含笑,脚步也分外轻快。

    踏上廊桥,安乐公主抚了抚桥栏,想到宋之佩每日都会从廊桥上走过,粉嫩的脸上露出羞涩红晕。

    从高桥而下,迈进笔墨铺子,一眼瞧见那盏晕黄的油灯,乌黑沉重的桌面依旧搁着支狼毫小笔,只是身穿玄青长裳的宋之佩不在,整个铺子少了份生气,多份冷清。

    掌柜迎过来问道:“公子,要买笔墨吗?”

    “宋大人不是常来笔墨铺吗?”安乐公主捏了捏拳头,微愣道:“今天怎么不在?”

    掌柜回道:“中秋玩月,宋大人去了静安湖。”

    “静安湖?”

    “公子沿路直行,三百米后右拐,往深处走便是静安湖。”

    安乐公主迫切地问:“到静安湖定能见到宋大人吗?”

    掌柜道:“是的。”

    安乐公主疾步出屋,一路上想:“得快点去静安湖,万一宋之佩早走一步,我今日见不着他,也不知何年何月再能见他一面。”

    心里想着,步子便越走越急,走到后面,索性撩起衣摆,快步向静安湖跑去。

    静安湖,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扁叶舟上,宋之佩随波漫游,在湖畔享受旷野的安宁,自得优雅从容的趣味,更有无可比拟的意境。

    远处月光下一袭奔跑的人影,正朝宋之佩的方向而来。

    人影越跑越近,停在湖岸边,弯着腰喘息很久很久,才平口气高兴道:“还好,还好,还好……。”

    宋之佩从扁叶舟上抬头,望着来人道:“还好什么?”

    “还好,你没有走。”安乐公主朝着他笑,那笑滟潋柔情尽展,被皎洁明媚的月光照映,为夜色添出几分灵动几分暖意。

    宋之佩淡淡地望着安乐公主,没有说话。

    安乐公主面露惶然之色,紧张道:“是不是我打扰你赏月,所以你不高兴,所以不想理我?”

    “不是。”宋之佩陈述道:“我只是没想到,你碰见我会这般高兴。”

    “我怕你会提前离开,从笔墨铺一路跑过来的。”

    “我知道。”宋之佩递上自己的巾帕道:“王好瑟,你拿去擦汗。”

    安乐公主微愣半刻,好不容易适应了这个极其恶俗的名字,接过巾帕笑着道:“宋大人泛舟赏月真是好意境,我虽也坐船赏过景,但远不极你的情趣。”

    宋之佩光听她说,并不开口。

    安乐公主向来被人哄着供着,几时见过这般冷清的场面,因仰慕他,心里涌起一股似水的柔情,并不觉得自说自话有多难堪,又道:“高门大户的公子哥都喜欢开广榭,玳筵酌酒,依我看,俗的要命,远不及宋大人。”

    “宋大人低调睿智,静如美玉,跟书上的谪仙一般。”

    安乐公主好意思夸,宋之佩却不好意思听下去,他忍不住道:“你整天看些什么书,还有谪仙一说?”

    “我看的是瑶宫八仙传,飞天玄女度仙篇,有趣之极。”安乐公主很慎重道:“书是我那远房亲戚王聪从市集上买的,全是世外高人着写,且是孤本,买一本少一本。”

    宋之佩不禁笑道:“世外高人的书放在集市卖,真是大隐于市。”

    难得见他笑,笑起来日暖生辉,仿佛能化雪碎冰。

    安乐公主的心间,一片绵绵。

    她呆呆望着他。

    宋之佩见她目不斜视的望着自己和扁叶舟,会错意道:“你也想到舟上坐坐?”

    她不敢奢望和他同坐一舟,因他问了,她自然不愿错过,点头道:“我想坐。”

    宋之佩把扁叶舟靠到岸边,对她道:“王好瑟,把手递来,我拉你一把。”

    男女授受不亲!

    那是指男女。

    安乐公主穿着男装,便把自己定位为男人,拉住宋之佩的手上船。

    宋之佩扶她坐稳,见她满脸嫣红,问道:“你脸色发红,可是身体不适?”

 第一百一十一章情海沉浮

    安乐公主心跳加快,假装无意地低头,拿出上次宋之佩给她的令牌道:“上次在真君殿,多谢宋大人。”

    宋之佩收好令牌道:“不必客气,举手之劳。”

    “大恩不言谢,我还有个小物件送给宋大人。”安乐公主摊开掌心,白如凝脂的掌心放着一颗小巧玲珑的玉雕小青螺。”

    玉雕小青螺是安乐公主十岁时,王皇后送的礼物。

    外表普通,里头却藏着一颗五色舍利。

    五色舍利,千万年难得一颗,据说能永保安康。

    宋之佩委婉拒绝道:“说了是举手之劳,哪还能收你东西。”

    “只是个不值钱的小挂件。”安乐公主编个谎话道:“也是我那远房亲戚王聪从市集上买的,只是市场常见的小对象,表示下我的心意,宋大人不收,可是嫌我送的礼寒酸?”

    宋之佩无法,接过小青螺道:“礼轻情意重,多谢多谢。”

    安乐公主微微一笑。

    月光下,宋之佩沉静谦逊,不卑不亢,不偏不倚,这样的男子,就像一座大山,让人安心。

    安乐公主的脑海闪过很多荒唐念头。

    她想跟眼前的男子,邻湖筑间草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无事的时候,就像今日一样,泛舟湖面。

    明明是不可企及的念头,安乐公主还是忍不住道:“宋大人,你定亲没?”

    “没有。”

    “有喜欢的姑娘吗?”

    宋之佩摇头,手没停着,浆一划,小舟远去数米,他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安乐公主鼻子一酸,清醒过来。

    沉静庄重的宋之佩和阴戾凛冽的容瑾,有眼睛的人都会选前者,她也不例外。

    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父皇亲赐的姻缘,她没有办法违抗。

    漫漫星海下,她炽热的目光慢慢熄灭,语气轻轻道:“宋大人,我要回去了。”

    小舟刚划出数米,因她要走,又被他划回,宋之佩口气依旧淡淡道:“也好。”

    他先上岸,再把她拉到岸上。

    夜深沉,两人静静站着,身后是整片整片竹篁,四周分外宁静。

    安乐公主两缕清烟般惆怅的凤眼望着他,深深地道:“长夜漫漫,独愿君安。”

    宋之佩举止端重道:“也愿你一生顺遂平淡。”

    父皇愿她嫁给兵强马壮的南化小候爷容瑾,母后愿她高贵娇傲享尽荣华富贵,百官愿她千岁千岁千千岁。

    唯有宋之佩,只愿她一生顺遂平淡。

    “平淡”二字,知易行难。

    酒楼内,护卫正一五一十的向王聪禀着话。

    王聪倚窗赏月,一杯花雕酒进肚,笑容明朗道:“宋之佩好大的福气,不但私会公主,撩乱公主芳心,连公主的小手也牵,日后哪还有面目在我面前冒充君子?”

    护卫道:“公主穿着男装,宋大人不知者不为过。”

    王聪大笑:“知不知有何关系,关键是做没做过。”

    护卫问:“公子有何打算?”

    “没有打算。”王聪勾着唇道:“心若不动,风又奈何,安乐公主喜欢痴人作梦,由着她去吧!”

    清晨,沛国公府。

    郑青菡正在和沛国公连晋辞别,她举止恭顺道:“舅父,大表哥的伤尚需休养半月,您得叮嘱下人好生照料。”

    “你在府里,事事抢着做,事事周全妥当,还有谁有你的本事,能让我放心。”连晋颇为不舍道:“多住些日子再走。”

    “搬来舅父府邸只是为照顾大表哥,现在大表哥伤情稳定,我自然是要走的。”郑青菡道:“即就搬回相国府,侧夫人生下嫡弟,我当长姐的,总不能撂挑子不管。”

    连晋眼里闪过一抹了然,回道:“你说的对,女子主一室之事,你年纪不小,也应该多学点庶务。”

    郑青菡顺势道:“谨听舅父教诲。”

    连晋道:“我送你到门口。”

    “哪有让长辈相送的道理?”郑青菡忙拦道:“舅父歇着,自有二表哥和表妹相送。”

    连晋固执起来,站她身旁,一副必须相送的模样。

    郑青菡无奈,只得跟连晋一起出屋。

    走到半道,看见丫环领着一个男子迎面而来,男子抱着齐头高的书卷,身材修长挺拔,看着挺熟悉。

    片刻,丫环瞥见郑青菡,因领着外男进府,犹豫着站在半路。

    手抱书卷的男子发现异常,探出头来,手上堆积过高的书卷滚下来,正好落在郑青菡脚边。

    郑青菡蹲下捡起,重新累到他抱着的书卷上,调侃道:“佩哥哥到底是用过功的,看的书比我人还高。”

    两人许久不见,宋之佩颇为意外,捧著书答谢道:“确实堆的过高,多谢青菡捡拾。”

    正说着,又掉落几卷下来。

    郑青菡捡起,再次小心翼翼帮他累好。

    长长廊庑下,气度不凡的宋之佩捧着一大迭书卷,阳光照在他脸上,显得他五官俊美异常。

    他的身前,是惦着脚慢慢整理书卷的郑青菡,眉目如画,颜色娇好。

    好和谐的画面!

    连晋眼睛蓦地一亮,心里有个念头蠢蠢欲动。

    青菡的婚事,到现在也没有着落!

    乌龟王八糕子的王荣,差遣媒妁来府上为儿子王聪提亲,开头一副正心诚意的模样,没过几天,说是儿子犯太岁不宜成婚,就把婚事给推脱掉。

    堂堂尚书府,厚着脸皮出尔反尔。

    真是可恶之极!

    纵使王聪诗文书画皆精通,王荣此番行径已落下成,沛国公府再也不会和王府打交道。

    经郑青菡给连战冶伤一事后,连晋对郑青菡何止高看一眼,顿觉世间男子无人配得上自家外甥女。

    眼下见到素以品性才情闻名天下的宋之佩,擞然生出沧海遗珠的感觉。

    良配呀!良配!

    连晋笑眯眯地问郑青菡道:“你跟之佩相熟?”

    郑青菡如实回答:“沾亲带故的亲戚,有过几面之缘,佩哥哥是极好的人。”

    连晋假装侧脸轻咳,以免忍不住笑出声来。

    宋之佩因捧着一大迭书卷走了很多路,衣服后背早就濡湿一片。

    连晋拿过半打书卷,对郑青菡道:“舅父本来要送你,谁知之佩会提早来府上修改科仪,书卷太多,他也拿不下,舅父帮忙给送去书房,就不送你了。”

    郑青菡求之不得道:“因舅父送我,我正别扭着,多亏佩哥哥过来,舒坦多了。”

    宋之佩有点不好意思道:“确是我来早,不敢劳烦国公大人拿书卷。”

 第一百一十二章天赐良缘

    连晋便对宋之佩道:“勿需客套,咱们一边走一边说会话。”

    “是,国公大人。”

    走了一段路,连晋饶有兴味的问道:“你定亲没?”

    宋之佩摇头,心道:“最近问自己是否定亲的人实在是多。”

    连晋睨他一眼,森长的眼睛带着笑意上扬。

    到了书房,连晋把书卷整理好,也不问学问的事,东一句西一句拉家常,和平日作派判若两人。

    宋之佩恭恭敬敬站在一旁回话,虽没表露出来,实则万分讶异。

    一直问到正午,连城到书房门口,探头道:“父亲,该用午膳了。”

    连晋正意兴盎然,宋之佩却被他问的快吃不消,家里祖宗十七八代早就交代个遍,从小到大的经历更是一字不差的汇报完毕,就连目前住所的摆设也依样画葫芦的描述完。

    连城话音刚落,宋之佩就像抓到根救命稻草似的对连晋道:“国公大人,姑母还等着我回府用饭,下官就此告辞。”

    一抹满意在连晋眼中晃过,他点头应允。

    待宋之佩走远,连晋献宝一样的对连城道:“年轻子弟中,没有几人能比得上宋之佩,此人沉静庄重,如醇厚佳酿,愈久弥香,让人沉淀到心田。”

    连城赞同道:“宋之佩待人郑重,从不恭维也不抵毁,能忍让,能吃亏,心怀宽阔,正应了那句水深则流缓,遇到急事也能保持平静祥和,确实难得。”

    父子俩意见统一。

    连晋又问道:“你和宋之佩要好,观其私德,可有瑕疵?”

    连城方才觉得不对劲,由下到上打量父亲一遍,随即笑道:“父亲要为三妹择婿?”

    连晋讶异:“怎会提及你妹妹连漪?”

    “三妹素来仰慕之佩的才情。”

    “连漪年纪尚小,还待磨炼几年才能出阁。”连晋眼中精光闪现:“倒是青菡,无论相貌、才情、年纪都和宋之佩相得益彰。”

    连城语音带着揶揄:“父亲所言差矣,宋之佩文雅沉静,青菡英姿飒然,一文一武,把两人提溜在一块过日子,恐怕不合适。”

    连晋皱眉道:“何谓英姿飒然?青菡心底纯厚,才华超众,瞧着就是大家闺秀的模样。”

    郑青菡行事无畏果断,如飓风飒然而至,闺秀女子焉能相比?

    老爷子眼光特别,没人敢置喙。

    连城隐忍不辩。

    连晋又道:“他们二人是沾亲带故的亲戚,有过几面之缘,相互都看得顺眼,世上哪还有这等的良缘!”

    何止是良配。

    简直是佳偶天成。

    连晋越想越动心,他忍不住道:“宋之佩自小双亲亡故,由姑姑宋氏一手带大,也不知宋氏是否敦厚明理,就算日后别院而居,两相往来,彼此客客气气才好。”

    说的好像郑青菡嫁定了宋之佩!

    连城笑意浓郁道:“宋氏把宋之佩当眼珠子疼,一心想挑个拨尖的,才把宋之佩的婚事耽误至今,父亲别剃头挑子一头热,平白让人看笑话。”

    连晋有些坐不住了。

    京都的公子哥他全筛遍,除了宋之佩,挑不出更好的。

    眼下这桩千载难逢的姻缘,可不能因为宋氏没有了着落。

    连城看在眼里,双手环胸,气定神闲道:“上赶子不是买卖。父亲就算相中宋之佩,也不该流露出来,得想法子让宋氏亲自来提亲,以后青菡嫁过去,也能得个体面,而不是被人指着脊梁说是自己上赶子要嫁进宋家的。”

    连晋拍着儿子肩膀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还是你想的周道。”

    连城神情散朗道:“难得获父亲一夸,不妨把事情交给儿子来办。”

    “你可有把握?”

    “只要父亲愿意下血本,便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青菡救你大哥一命,和咱们更是血脉相连的关系,别说下血本,让我倾家荡产换她一门好姻缘,我也愿意。”

    “有父亲的话在,这门婚事就是石板上钉钉。”

    连晋虽不知儿子葫芦里卖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