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嫁-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方子,有大夫开过。
  程二姑娘在心里大笑不止。
  “菀儿!”景氏顾不上二姑母了,急忙过来呵斥女儿,“你今儿是怎么了,这般不懂事?”
  “娘,您别慌!”凌青菀回头对母亲道,“太夫人只是痰厥,不是死症,更不是中祟。用附子理中汤加砂仁,一两个时辰之内就会醒过来。”
  “你。。。。。。”景氏霎时无语。
  什么附子理中汤,你学过医吗,就这么乱开方子?
  “好,表妹这边写下来,我叫人去抓药。”程大连忙道,生怕凌青菀会反悔。
  景氏又阻止程大:“莹姐儿,你这是做什么?”
  “大舅母,表妹医术如此好,您不想我祖母醒过来吗?”程大反问景氏。
  “她只是个姑娘家,什么医术不医术的?”
  “姑娘家如何?先皇后和她妹妹卢玉,不都会医术?她们也是女子。”程大反问景氏,“大舅母,难道您觉得先皇后和她妹妹卢玉的医术,也是骗人的?”
  景氏哽住。
  她自然不敢对先皇后不敬。
  程大说话,刁钻得很。她年纪这么小,就如此厉害,景氏又有点吃不住她了。
  她还想说什么,凌青菀已经去开了方子。
  景氏急得跺脚。
  同时,她心里也有点疑惑:她女儿从小沉稳,行事低调内敛。今天非要如此张狂,到底是为什么?
  “菀儿到底是怎么了?”景氏心想。
  她除了觉得女儿冒失之外,也隐约相信女儿几分。
  故而,她没有去狠狠阻拦。
  反常即妖。
  凌青菀今天这么反常,必然有个缘故。景氏没有非要去阻拦,也是想明白到底是什么缘故。
  她站在女儿这边。
  景氏想着,那边凌青菀已经开好了方子。
  “。。。。。。这方子,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之前太医院的梅太医就开过。祖母喝了直吐,越发严重。凌青菀添了一味砂仁,而且加重了附子理中汤的剂量,我祖母哪里吃得消?”程大瞧着这方子,满意笑了。
  凌青菀,她要害死太夫人了,接下来,她就是万劫不复。
  程大需要毁了凌青菀。
  具体的原因,程大心里非常清楚,外人未必知道。
  祖母,只怕也不会醒过来。
  父亲最疼程大姑娘,只要她巧舌如簧,父亲一定会相信她,把过错推到妹妹和凌青菀身上去。
  祖母去世,母亲软弱,程大姑娘当家。
  到时候,嫁给谁、多少嫁妆,等于她自己做主。她的未来,都在她自己手里。
  “来人,去抓药!”程大姑娘道。
  景氏犹豫了,没有阻拦。
  二姑母已经昏睡了。
  程二兴奋不已,想象凌青菀的惨状,心里非常高兴。
  程大也想着祖母去世的幸福,不由开怀。
  凌青菀唇角有了淡淡的笑。
  她们三个人,各有欢喜。
  应天府那边,程家的两位姑奶奶,已经告状了,知府也受理了。知府整理案情,述之以墨,然后派人往程家来。
  ***
 

第008章问诊
更新时间2015…4…1 6:58:55  字数:3979

 第008章问诊
  程大姑娘行动迅速,立马派人去抓药。
  她非常机敏的叮嘱丫鬟:“这方子拿好了!抓了药之后,方子仍交给我,不许有错!”
  丫鬟恭敬道是。
  这方子,是凌青菀的笔迹,程大姑娘要留着作为证据。
  “表姐,能否吩咐厨房,送些炒热的葱白进来?”凌青菀上前,对程大姑娘道。
  程大姑娘微惑:“葱白?”
  “是啊,葱白!”凌青菀重复一遍,“要炒热的。”
  程大姑娘沉默一瞬。而后,她想到葱白不过是最平常的东西,能起什么作用?
  什么金贵的药都用了,没有治好祖母,一个葱白能顶事?
  故而,她痛快答应了:“好,我这便叫人去炒。”
  她随便喊了个丫鬟,让她去厨房吩咐。
  很快,葱白就炒好了,有点烫手,端了进来。
  派去抓药的小厮,也回来了。
  小厮把药交给二门上的丫鬟,丫鬟疾跑着送到内院。
  程大姑娘先接过凌青菀的药方,不着痕迹藏在袖底,这才接了丫鬟的药。
  “表妹,葱白给你,你在这里照拂一二,我去煎药。”程大姑娘道。
  她亲自去熬药,彰显她的孝顺。
  凌青菀颔首。
  “姐姐,我陪着你去。”程二姑娘连忙道。
  她冲姐姐眨眨眼睛,小两人去商量私密话。程二姑娘一肚子话要和她姐姐说。
  “来吧。”程大姑娘道。
  她们姊妹俩就出去了。
  屋子里只剩下昏睡在炕上的二姑母、两个大丫鬟,两个管事妈妈,还有凌青菀母女,以及状如躺尸的程太夫人。
  凌青菀拿着葱白,朝太夫人走过去。
  她母亲景氏,替二姑母盖好了被子,就过来拉住了凌青菀的手,低声问她:“菀儿,你今儿是何缘故?这葱白又是作甚?你莫要害了太夫人。。。。。。”
  凌青菀眼睛撇了撇身边的管事妈妈和丫鬟,见她们没有望过来,这才对母亲道:“我救太夫人的命。娘,再耽误下去,太夫人就危急了。”
  “你不是太医!”景氏急道,“你救不了的!太夫人那是。。。。。。”
  她想说,太夫人是被佛祖惩罚的。
  太医也救不了,何况是凌青菀?
  凌青菀这一出手,好了没有功劳,没好就要摊上事儿。瞧程家那两位姑娘,是想利用凌青菀。
  程家老爷出门,太夫人就病成这样,二姑母和程氏姊妹,多少有失了照拂之责任。
  等程老爷回来,肯定要怪自己的妻女,程大姑娘和二姑娘要挨骂的。
  而凌青菀插手,程家两位姑娘就会把过错转移到凌青菀身上。若是她们更过分点,也许会告凌青菀害命。
  “不是!”凌青菀打断了她母亲的话,“太夫人不是遭了报应,她就是病!”
  太夫人的病,也是凌青菀母亲的心病。
  假如太夫人死了,凌青菀的母亲日夜难安,提防什么时候报应到自己身上。
  自己疑神疑鬼,总要出事的。
  凌青菀不想母亲出事。
  况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凌青菀能治,断乎不会放任不管。
  “额。。。。。。”景氏语塞。她惊讶女儿知晓她的心思,又愕然女儿的诊断。
  “娘,葱白要冷了。我先给太夫人贴在肚脐上。”凌青菀绕过了母亲。
  景氏想拦,犹豫了下,竟没有去阻止。
  凌青菀掀起了太夫人的被子,又把她的亵|衣掀开,将热烫的葱白从碗里捞起来,贴在太夫人的肚脐处。
  她自己的手,烫得发红。
  贴好之后,她连忙为太夫人拉下亵|衣,盖好被子。生怕那些葱白不够贴服,凌青菀还用手,隔着被子轻轻压在太夫人的肚脐处。
  她坐在太夫人的床边,神情专治。
  一扭头,见母亲立在她身后,秀眉微蹙,很是担心。
  “娘,太夫人是大寒凝内,形成了寒痰。寒痰阻隔气机,体内气机失畅,才脉息微弱,不省人事。
  学医上症名叫‘痰厥’。
  寒痰导致的痰厥,非热药不能治。寒气凝结于胸,胸阳不展,理中汤可以治疗痞气在胸。
  我用了附子理中汤,添了砂仁,温通胸阳。
  只是,太夫人的痰厥,特别严重。她四肢逆冷,元气不接,喝下去的药被寒痰阻隔,难以通达血脉,甚至胃里也不容进去,会吐出去。
  我给她用了炒热的葱白,从肚脐入药。葱白也是回暖通阳,收元气之耗散,使气归元。
  气归元,砂仁附子理中汤才能发挥用处。
  太医院的太医,都不敢用重药。一来他们开的附子理中汤没有加砂仁,而且剂量小,大寒之痰不能散去;二来没有用葱白回暖通阳,喝下去的药都吐出去。
  娘,您等会儿看,我的药喝下去,太夫人不会吐。再过一两个时辰,她就能醒。
  我不骗您,她根本不是遭报应,二姑母和祖母也不是,她们只是生病。您也不会遭报应的,别太担心。”
  凌青菀声音轻柔低缓,慢慢说了这一通话。
  她说话的时候,景氏彻底惊呆了,都忘了插话。
  直到凌青菀说完,景氏都没有回神。
  景氏怔怔看着自己的女儿。
  屋子里光线越来越淡。
  明明是正中午,却有种黄昏的错觉。凌青菀的面容,逆着光,有点瞧不清楚。
  她的神态,宛如一樽庄严的佛像,安详慈悲,却叫人心生敬畏。
  景氏连忙回神。
  错觉消失,她看到的仍是自己的闺女,静静坐在那里,温柔冲她微笑。
  “菀儿。。。。。。”景氏终于开口,千言万语都梗在喉中,除了菀儿,难述只字。
  “娘,您别吱声。”凌青菀冲母亲眨眨眼睛,“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太夫人好。。。。。。”
  景氏就想到方才程氏姊妹的态度,心里也凉了一大截。
  那么小的两个孩子。。。。。。
  肯定是二姑母教的!
  景氏平日里和二姑母府上来往不多,她也不知道程家内部的问题如此严重,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
  景氏逢年过节的时候,也会见到程太夫人和二姑母,她们婆媳感情还不错。
  外人哪里知道她们私底下成了这样?
  “菀儿,你自幼稳重,娘。。。。。。娘相信你。”景氏咬了咬牙,一狠心道。
  凌青菀说,程太夫人的病,再耽误下去也是死。
  程家的姑奶奶已经去报官了。现在不让凌青菀治,程太夫人死了,程家也不会放过凌青菀和景氏。
  还不如放手一搏。
  景氏此人,教养极好,温柔敦厚,性格随和。但是,她有见识,在关键时候很有胆魄。
  她轻轻立在女儿身边,看着凌青菀,伸头摸了下凌青菀的胳膊,给她鼓舞。
  凌青菀扬眸,给母亲一个微笑。
  她眼神清澈,笑容明媚,没了前几天的病态。
  景氏微微舒了口气。
  片刻之后,程大姑娘亲自端了药进来。
  凌青菀道:“我来喂吧,让位妈妈帮忙扶住太夫人。”
  程大姑娘和二姑娘心里皆是一喜。
  凌青菀真是自负得自寻死路啊。
  药是凌青菀开的方子,又是她亲手喂进去的。太夫人若有个闪失,都是凌青菀的过错。
  她往死路上走,拦都拦不住。
  如此,就成全这个蠢货吧!
  因为凌青菀开的是之前梅太医用过的方子,所以程氏姊妹知道不会有效果。
  这药,祖母吃了就要吐出来。
  “我来扶。。。。。。”程二姑娘得意过头了,有点兴奋道。
  程大姑娘拉住了她,道:“你年纪小,手不稳。”然后,她指了指站立一旁的妈妈,道,“石妈妈,你去扶起太夫人,让表姑娘喂药。”
  这位石妈妈,五十来岁,低眉顺目的,不敢质疑。
  石妈妈就和景氏一起,缓缓把太夫人扶着半坐起来。
  景氏扶住了太夫人的肩头。
  凌青菀舀了小半勺药,仔细吹凉,轻轻送入太夫人的唇边。
  她送药特别慢,一次又特别少。
  药汁一点点沁入太夫人的唇里,再用喉咙顺势而下。
  人昏迷的时候,水到了嗓子就会缓慢流入胃里,不会卡主。但是不能灌得太快。
  若是进入气管,昏迷中又不能咳出来,就要窒息。
  凌青菀动作娴熟。
  “这么慢,菀儿好耐心。”景氏心想。
  瞧着女儿这般,竟真像个经验老道的大夫。
  景氏一时间忧喜参半。
  凌青菀花了两刻钟,才把一小碗药喂完。
  “。。。。。。再等一个时辰,太夫人应该会有点反应。”凌青菀对放下药碗,对众人道。
  大家都松了口气。
  程氏姊妹却在掩饰她们的偷笑。
  “是会有点反应。不过,不是醒过来,而是吐出来。”程二姑娘心道。她脸上的笑,有点藏匿不住。
  凌青菀这么自以为是,着实非常可笑。
  没见过比她更蠢的。
  程大姑娘则气定神闲。
  凌青菀坐在太夫人的床边,不时给太夫人诊脉,又试了试她肚脐处的温度。
  差不多葱白要冷了,她亲自把那些葱白取出来。
  又给太夫人盖好被子。
  “忙得像模像样的,等会儿可怎么收场啊?”程二姑娘暗想,“啧啧,以后还要不要脸了?这个凌青菀,真没有自知之明!”
  她看了眼自己的姐姐。
  姊妹俩交换了一个眼神,都非常得意。
  “等祖母去世了,就说是凌青菀的药害死的!”程二姑娘在心里痛快的盘算着。
  凌青菀以后再也不会碍眼了,真痛快。
  程二姑娘几乎在心里哼着小调儿,
  她们在等祖母吐出来。
  上次喝了梅太医的药,没过一刻钟,就吐了。
  时辰慢慢过去。
  眼瞧着一刻钟了,太夫人阖眼安详,跟死了一样,没有半点反应。她的脸色,依旧是那样,闻不到呼吸。
  程二姑娘有点着急:“怎么还不吐?难道,凌青菀运气好,被她碰对了?这不可能。”
  “凌青菀根本没有医术,她就是爱显摆。哼,以为显摆就有用么?回头看怎么笑话她。”
  程大姑娘则想:“才一刻钟,再等等。哪怕不吐,这药也没用,白费的。”
  程二姑娘沉不住,看了几眼她姐姐。
  程大姑娘不理会她。
  时间过得非常慢。
  外头的天气越发阴了。起了风,银蒜帘押簌簌作响,在寂静的室内添了几分喧闹。
  已经下雨,细雨霏霏,宛如给庭院蒙上了层白纱,绮丽又迷蒙。
  隔帘微雨灼寒意,暗绿新荫覆疏窗。
  有点冷,却没人想起来去关窗子。
  大家都望着太夫人。
  两刻钟过去了,太夫人没有反应。
  三刻钟。。。。。。
  半个时辰。
  程二姑娘越发沉不住气,脸色越来越焦急。
  怎么办,祖母怎么还不吐?
  她不会真的被凌青菀治好了吧?
  “不可能,凌青菀根本没这本事。她就是笨拙,难道我还不知道?”程二姑娘安慰自己。
  程大姑娘依旧气定神闲的。只是她的锦帕被攥在手里,已经变了形,泄露了心底的焦虑。
  一个时辰。
  终于,程大姑娘也脸色微变,心里的不安藏匿不住。
  “没吐,也没用?”程大姑娘仍在安慰自己。
  “太医们昨天就说,要置板了。那些老太医,医术高超,经验娴熟,岂会不如一个闺阁姑娘?”
  这意思就是,她祖母不行了。
  只要治不好,就是等死。
  所以,祖母的情况没有变坏,并不意味着她会醒过来。
  “轩儿。。。。。。”病榻上,突然传来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
  二姑父的名字叫程轩。
  声音很轻,却似惊雷般在屋里炸开。
  他们的耳朵,都被狠狠震了下,程氏姊妹、景氏和几个丫鬟婆子都懵了。
  好半晌,众人循声望去,看到太夫人嘴唇动了。她眼睛没有睁开,仍在梦里,却发出了梦呓。
  发梦呓,说明要醒了。
  程太夫人活过来了!
  程大姑娘和二姑娘一时间面如死灰!
  ***
 

第009章醒来
更新时间2015…4…2 6:56:59  字数:3542

 第009章醒来
  程家的两位姑奶奶,先去了应天府告状。
  应天府却没有立马派人到程家。
  程家的家主叫程轩,是太府寺大卿,从五品的官。
  大周朝的官制中,一品到三品,属于亲贵官员;四品、五品,属于通贵官员。
  程家是通贵门第,应天府不能轻易闯入,故而需要先整理案情,写好案子,再去程家。
  这么一耽误,就是一个半时辰。
  应天府的知府,恨不能越慢越好。
  越慢,意味着越慎重。
  “不知道娘现在如何了。”程家五姑奶奶声音悲戚。
  两位姑奶奶告了状,留下各自的丈夫处理事物,又回家带了各自的家仆,重新赶往程府。
  路上,五姑奶奶忧心忡忡。
  “。。。。。。当时,应该求求大嫂的。这么闹下去,且不说叫人笑话,娘也要耽误了。”五姑奶奶又道。
  她越来越后悔。
  不该轻易去告官的。
  一旦告官,就要在京里亲戚朋友之间,成为谈笑,至少要谈到下一家出现大笑话为止。
  若是京里一年半载没有其他人家闹大事,这件事就要被人笑一年半载的。
  况且,她们轻易被赶走了,太夫人如今怎样,她们也不知道。
  耽误了这一两个时辰,兴许就要了太夫人的命呢?
  “哎呀,这个时候怕什么笑话?你没瞧见吗,大嫂病中发昏,她那两个闺女,毫无教养。
  咱们留在程家,更没用,兴许她们还不让咱们走呢。如今,总算出来了,带着人去,还怕凌氏母女么?”六姑奶奶烦躁道。
  两位姑奶奶,和娘家感情都不错,时常回去。
  她们大嫂凌世茹性格懦软,有时候完全没有章法,她们也听母亲抱怨过。
  程太夫人早年就想把家嫁给凌世茹的。
  只是,太夫人派了几件事给凌氏,凌氏做得乱七八糟,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