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嫁-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她让景氏拿账本给她瞧。
  景氏在账目上素来磊落,而且用心,就是怕婆婆和妯娌挑刺。景氏心里一直防备着家里这些人。
  故而,她拿出来的账本,别说老太太,就是几十年的账房,都挑不出错儿。
  老太太看过,没发现什么,兴致恹恹的。
  那天,正巧二婶、三婶和三姑姑都在老太太跟前,凌青菀也跟着母亲去请安。
  等老太太翻完账本,景氏笑着对她们道:“前些日子,京里不少诰命去拜访纪王妃,她一直没空。最近她比较得闲,咱们几时去纪王府拜会?”
  纪王府回京之后,除了凌青菀母女,凌家的其他女眷还没有正式登门过。
  这不太好。
  京里那些消息灵通的夫人们,都去了纪王府。当然,消息灵通又圆滑世故的夫人们,只有那么几位,大部分人还在观望。
  纪王府门可罗雀,并不热闹,所以景氏希望凌家的人可以去暖暖场子。
  景氏这话一说,二婶立马道:“我近来忙,五娘要学着做针线,笨得很,我得亲自教她。”
  二婶的女儿凌青雨,今年十岁,排行第五,家里都叫她五娘。
  三姑姑也道:“大嫂,我也有些针线活。。。。。。”她即将出阁,是不好随便出门的。
  只有三婶道:“我倒是得闲。大嫂什么时候去拜访,派人告诉我一声。”
  老太太淡淡道:“你们替我问候吧,我身上乏得很。”
  她都说身上乏了,众人只得起身告辞。
  从祖母那里出来,凌青菀笑着对母亲道:“娘,咱们这家人,清傲得很啊。”
  景氏笑,伸手轻轻点她的额头:“不许排揎长辈。”
  话虽如此,她自己也笑起来。
  第二天,她带着凌青菀兄妹,和三婶、三婶的两个女儿,去了纪王府拜访。
  二婶和老太太自然在背后嘲笑三婶傻,觉得她这样粘着景氏,无非是想沾点景氏的光。
  可是景氏精明百般,哪里能从她跟前得到好处?
  三婶的心血必然是白费的。
  她们去拜访纪王妃,也是白费力气,最后什么也得不到的。
  期间,嫁到程家的二姑姑也多次回娘家。上次因为程太夫人的病,二姑姑和她的女儿们记恨上了凌青菀和景氏。
  所以,明知凌青菀生病,二姑姑到了娘家也懒得登门看望。景氏听说了,对她们这种态度习以为常,并不生气,压根儿不放在心上。
  “回京就回京了吧。”二婶和二姑姑说起纪王妃,二姑姑态度更是冷淡,“十几年未见,她老成什么样子了?他们家王爷,纳了多少侧妃?”
  二姑姑甚至不喜欢大姑姑,从做姑娘开始就看不惯她。
  而后,大姑姑嫁给纪王做侧妃,虽然是正二品的诰命,比普通的贵族夫人地位还要高,却被二姑姑说成是妾。
  再后来,大姑姑被扶正,二姑姑也在背后说她是继室,非正室可比,低人一等。
  可是纪王妃乃是一品诰命。
  现如今,二姑姑又盼不得大姑姑容颜苍老、盼着她丈夫小妾成群,挤兑得大姑姑在家里没地位。
  “是老了些。。。。。。”二婶见过纪王妃。纪王妃因为姿容出色,又养尊处优,看上去白净年轻,除了眼角有点纹路,看不上年纪。
  至少比二婶和二姑姑看上去年轻。
  这点,二婶也不太愿意承认,却也不好空说白话。
  “。。。。。。他们府上的事,我也不知道,我没过去纪王府。”二婶不知道纪王有多少侧妃,笑着道。
  她们姑嫂都笑起来。
  似乎她们没有过去纪王府,是件很光荣的事。踏足过纪王府,才是掉了身价。
  这种观点有点不知所谓,她们却说得开心。
  她们不肯去拜访纪王妃的事,自然也会告诉各自的丈夫。
  二叔不涉足朝堂,不知道这些事。他疏于交际,也不会苛责妻子长袖善舞,故而支吾一声就过去了。
  而二姑姑程轩,是个从五品的京官,需要上朝。纪王回京,京里的权贵们尚未重视,所以程轩也不以为意,笑着哄妻子道:“你不爱去,就不要去。”
  结果,没过两天,程轩就在早朝上见到了纪王。
  官家不称呼纪王,只叫“四大王。”
  纪王在他的兄弟们之中,排行第四。
  “四大王”这个称呼,让满朝文武都颇为吃惊。这不同于叫纪王的平淡,也不同于叫王叔的亲昵。
  四大王,是非常尊重又非常正式的称呼。
  一声四大王,这是在抬举纪王,肯定纪王的地位。
  官家那么多叔叔和兄弟,他还从来没有这么叫过谁。
  “。。。。。。从今之后,四大王任应天府府尹,诸卿尽心辅佐。”官家又道。
  应天府的府尹,是比较重要的京官之一。
  京城的府尹,整个京城归纪王管,足见官家对他的信任。而且,他叫朝臣辅佐四大王,似乎不是封府尹,而是立太子。
  这说明,纪王起复了,官家要重用他,他即将权倾朝野。
  纪王回京快一个月,备受冷落。
  这天早朝过后,他府上的门槛差点被踏烂了。
  见风使舵的人太多了。
  又过了几天,满京城的诰命夫人们,争先恐后去拜访纪王妃,纪王妃也被她们忙得绕晕了头,干脆称病不见客。
  二姑姑就急急忙忙回了晋国公府,找老太太和二婶商量,到底要怎么办。
  二婶也早已听闻了。
  她们后悔不跌。
  早知道纪王府还有这种造化,之前就该去拜会了。之前去拜会,是雪中送炭,现在再去,乃是锦上添花。
  锦上添花者,不乏其数,才轮不到二婶和二姑姑呢。
  “去同景氏说,让她带着咱们去。”二姑姑给二婶出主意,“她是做大嫂的,拜访自然要她抽头。”
  她们决定把责任推给景氏。
  “好。”二婶同意了。
  提到景氏,二婶也是一肚子气,道:“怪不得景氏往纪王府跑得那么勤快,原来她早就知道了,却故意瞒着咱们。
  好人都是景氏的,坏事咱们做。一家子妯娌,她这样狠心,简直蛇蝎心肠。”
  她们觉得景氏不厚道。
  她已经忘记景氏曾邀请她们去纪王府的事,现在只顾着推卸责任。
  她们俩到了榭园,委婉把自己的意思说了。
  “我这几天没空,三姑娘出阁在即,一堆事。”景氏笑道,“弟妹和二姑奶奶自己去吧,你们知道去纪王府的路吗?”
  然后,景氏不等她们说什么,又笑着调侃二姑奶奶,“这些日子常见二姑奶奶回门,却不怎么到我跟前,我还以为得罪了姑奶奶呢。”
  二姑奶奶一阵尴尬,心里暗骂景氏刻薄。
  “。。。。。。您是大嫂,应该您抽头带着我们,我们岂敢擅自登门?”二婶不理会景氏对二姑奶奶的调侃,把自己的意思说了出来。
  “什么敢不敢?”景氏笑道,“自家姑奶奶,哪有那么多规矩?再者,我上次问过了你,你自己说没空的。”
  景氏寸步不让。
  景氏性格温柔,却从来不软弱。该怎么拿捏,她就会怎么拿捏,不讲情面。
  二婶和二姑奶奶碰了一鼻子灰,气哄哄走了。
  家里这些女人,老太太的傲气,是真傲气。不管纪王妃得势不得势,她就是不巴结。
  可二婶和二姑奶奶不同,她们惯于逢高踩低。如今纪王这么得宠,她们必然要去拜访的。
  这点,她们还不如老太太。
  她们俩又去邀请三婶和三姑姑。三姑姑自己没什么主见,居然答应跟着她们去;而三婶,则以自己不太舒服为理由,推脱了。
  三婶觉得她们去纪王府,估计也要吃闭门羹。
  结果,果然不出所料,纪王妃推说不舒服,没有见她们。
  “真是势利眼,小家子气,得势了不认人。”二婶又尴尬又恼怒,气得大骂,“自己娘家也不要,再得宠也有限,没见识的东西!”
  二姑奶奶附和。
  三姑姑只有尴尬。
  她们灰溜溜回家,景氏立马听闻了,无奈摇头笑笑。
  她还说给凌青菀听。
  凌青菀哈哈笑道:“大姑姑可有脾气了,不像您这么温柔。她们做得这么明显,见她们才怪呢。”
  凌青菀觉得她大姑姑这样很好,很解气。
  要是她母亲,只怕考虑二婶她们下不来台,委屈自己见她们的。故而,她母亲的确圆滑些,更讨人喜欢。
  “何必呢,又没什么好处。”景氏笑道,“不过,上次你姑母回来,老太太不给她好脸,她就不高兴。她乃是纪王正妃,堂堂一品诰命,老太太那样行事,王妃一肚子气。”
  所以,这次的事,乃是新仇旧恨添在一起了。
  纪王妃从小就不喜欢她继母,哪里会给继母的儿媳妇和女儿好脸色?
  她就算要顾娘家,也是照顾长房,她胞兄留下来的遗孀和孩子们,而不是继母那些人。
  纪王妃恩怨分明。
  不仅仅这次,往后的几次,二婶又舔着脸登门了,纪王妃仍是不见。
  这些闹剧里,正月结束了,迎来了二月。
  二月的京城,依旧冷得似寒冬。
  二月初一那天,下了一场大雪。
  安檐又登门了。
  ***
 

第033章践踏
更新时间2015…4…26 6:53:02  字数:2849

 第033章践踏
  安檐又来了。
  这段日子,安檐隔三差五往凌家来。
  对此,安家和凌家的长辈都很高兴,姨母甚至自己找点小事,多让安檐往凌家跑跑。
  到了凌家,景氏和凌青城更是热情迎接安檐。
  这门亲事,两边都是非常满意的,而且很早就说定,不可能更改。
  所以,孩子们亲昵些,姨母和景氏都喜闻乐见。
  景氏忙里偷闲,已经在和小景氏商量给他们俩定亲的事。因为安檐年纪不小了,小景氏想在这两年之内,把凌青菀娶到家。
  之前没有定下,一是景氏姊妹俩感情深厚,这件事说妥了,凌青菀就是安家的儿媳妇,不用担心夜长梦多,更不必担心对方起变故,不急一时。
  二是,凌青菀的小姑姑尚未出阁。小姑姑的婚事耽误下来,凌青菀长兄的婚事都要往后拖,更别说凌青菀。
  所以,哪怕提早给凌青菀和安檐定下,也嫁娶不成,总不能先于长辈和兄长。还不如再等等,免得所有事凑在一起,景氏忙碌不过来。
  就像凌青菀的长兄,也是在等三姑姑成亲,要不然他早就娶亲了。他的亲事,已经定下好几年了。
  三是安檐在舅舅军中,舅舅不让他回京,他也回不来。故而,他什么时候回京,小景氏不能干涉,需得等他回来,小景氏才能着手准备他的亲事。
  因为这些缘故,他和凌青菀的亲事,就到了今年才着手准备。
  “同僚送了我些姜茶。”安檐拍了拍蓑衣上的雪,进屋跟景氏和凌青菀解释他的来意,“送给姨母尝尝。大雪天,寒气重,姜茶驱寒气。还有几坛胡酒,是我娘让送过来的。”
  他送过来的东西,都在外院的门房上。
  “好孩子,辛苦你跑一趟。”景氏不禁笑容满面,对安檐道。她心却想:“这孩子也是痴心,冒雪送些东西来。只怕总想着来,就差个借口了。”
  想到这里,景氏的笑容更浓了。
  安檐冒着大寒的雪天跑过来,不知道凌青菀怎么想,景氏是挺感动的。
  她从前也以为安檐像个木头人,不知道冷热。
  如今看来,这孩子是外冷内热。
  凌青菀瞧见了她母亲的表情,全然明白她母亲在想什么,脸上一阵尴尬。
  安檐却表情不变,好似他看不见,神色淡然冷峻,不改从前。
  “你坐着,今天下雪,哪里也别去了,吃了晚饭再回去。城儿去了宗学,黄昏才下学,你等等他。”景氏道。
  现在才上午。
  景氏准备留安檐吃两顿饭再走。反正不管宵禁不宵禁,安檐都能在街上行走。
  凌青菀就瞥了眼安檐,而安檐丝毫没有打算拒绝的意思。
  他还真的想留在凌家一整天啊?
  凌青菀倒不自然起来。
  母亲交代几句,就出去忙碌了,又留下凌青菀和安檐在屋子里。
  凌青菀说了句“二表兄喝茶”,然后就埋头看书,不打算和安檐说话。
  景氏的两个大丫鬟和管事的妈妈,就在帘外的梢间坐着,并没有进来。
  屋子里寂静得可怕,好似彼此呼吸的声音,都能听到。
  凌青菀盯着书。
  安檐却是很自在,坐在那里恍若不觉。
  好半晌,安檐才开口:“最近身上还好?”
  凌青菀依旧垂首,回答道:“已经无恙了。。。。。。”
  “天又冷了些,自己穿好衣裳,别挨冻。”安檐又道。他说话的时候,语气仍是平平的,没什么起伏,很冷淡的样子。
  但是凌青菀知道他关心她。
  她心里不是滋味,倒宁愿他冷漠些。
  她轻不可闻的嗯了声,算是回答了,然后继续埋头看书,不理会他。
  安檐就站了起来。
  凌青菀听到他衣袂摩擦的声音,还以为他要告辞,正暗中舒了口气,却倏然感觉自己眼前光影一黯。
  她愕然抬眸,安檐已经站到了她跟前。
  凌青菀瞧见了他上衣的对襟,心里莫名发紧,犹豫着是把头抬得更高,和他平视,还是把头低下来,不理睬他?
  她这么一犹豫,安檐就开口了:“慈光寺的后山,还有些晚梅,下雪了就开得漫山遍野。你说喜欢红色的,不喜欢其他颜色的梅花。
  正巧,慈光寺全是红梅,等雪停了就云蒸霞蔚。我明天告假,陪着你去看,可好?”
  他声音很低,低沉似喁喁情话。
  他又靠得这么近,凌青菀可以闻到他身上的气息。
  她脑子快速转动着,沉吟一瞬,终于道:“我不想去。”
  安檐沉默。
  屋子里重新归于安静。
  他仍站在凌青菀的面前,没有后退,也没有说话。
  凌青菀手里的书皮,捏得发皱。她心里,一个劲发紧,很多话压抑不住,想要说出来。
  她忍了再忍,终于说了:“二表兄,你常往我家里跑,也不过是些无用功。。。。。。”
  安檐没有发出半点声音,他也没有后退。
  凌青菀说话的时候,并未抬头。她被安檐挡住了,若是抬头,气势上要输他一大截。
  而且,他就挡在她面前,让凌青菀无法起身。
  凌青菀就低垂着脑袋。
  她瞧见安檐的手,紧紧攥了起来。前几次去安家,他见到凌青菀,也是这种反应。
  紧紧攥着拳头,来压抑他的不快。
  片刻后,他终于缓缓退后,抽身而去。
  外面的春雪尚未停歇。
  二月的雪,分分撒撒,似淡花柳絮,轻轻掠起怀春的涟漪。凌青菀从窗口看过去,白茫茫中,安檐玄色蓑衣格外醒目。
  他的背影骄傲而笔挺,快步走了出去。
  “姑娘,表少爷怎么走了?”母亲身边的大丫鬟暮雨进来,询问凌青菀。
  凌青菀道:“我不知道。”
  暮雨微讶,还欲再问,凌青菀已经低头看书了。
  而后,景氏快步进了正院。
  “檐儿说他有事要回去,是怎么了?”景氏一进门,就逼问凌青菀。
  安檐跑到厨下,去告诉景氏,他不打算在凌家用膳了,还有急事要回去。
  看他的脸色依旧如故,景氏总感觉他很失落。
  肯定是凌青菀和他闹了脾气。
  “娘。。。。。。”凌青菀放下书,把事情一五一十和母亲说了,“他最近总是往咱们家跑。。。。。。”
  “这不好吗?”景氏心里憋着一团火,恨不能骂凌青菀几句,语调也有点高,“他总往这里跑,是他的痴心。你倒是把他的心踩得稀烂,你这孩子,怎么如此叫人灰心?”
  “。。。。。。又不一定会和他成亲,要他的痴心做什么?”凌青菀不敢顶嘴,仍是小声嘀咕。
  她就是怕辜负了安檐,才跟他明说的。
  安檐是个外冷内热的人。就像景氏所言,他真的有些痴心。凌青菀记得,上次中元节给他锦囊的时候,他一把抱住了自己。
  他的心,跟一团火一样,恨不能把自己都贴给凌青菀。
  凌青菀觉得承受不起。
  她的心,仍是飘忽不定的。故而,她不敢承受安檐的情分,宁愿点明。
  景氏露出个愕然的表情。
  她气得哑口无言。
  良久,景氏坐在凌青菀身边,一副对凌青菀很灰心的样子。半晌,她才认真对凌青菀道:“菀儿,你年纪不小。有些话,娘要同你说清楚。”
  “和安家的事?”凌青菀低声反问。
  “对,和安家的事。”景氏道。
  景氏表情严肃,语气生硬,丝毫没有往日的温婉,对凌青菀道:“和安家的事,从来就不说玩笑话。娘是要把你嫁到安家去的,这是迟早的。
  若是你愿意呢,你出阁的时候,娘抹着眼泪,高高兴兴送你上桥;若是你不愿,娘叫人绑着你上桥。这事,无法更改。
  你再说那些没有良心的话,别说檐儿心冷了,就是你姨父、姨母,也觉得心冷。娘的心更冷。我哪怕冷了心,也要管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