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良颜-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桓王冷笑。“可不就是那位低调的不能再低调的国丈爷。”
竟然真是王家做得。虽然怀疑过,现在得到肯定,墨青帝还是悲痛的闭上了眼睛。
桓王完全理解墨青帝的感受,待墨青帝消化了这些消息,再次睁开眼睛时,才说道陈伟带回来的消息。
“陛下,肯定疑惑,王家是如何操控这么多大臣的。”
“的确,王家是如何悄无声息的做到这些的?”墨青帝很是重视的问道。
桓王深吸口气,便从当初那些村子圈养的女童讲起。
墨青帝随着桓王的讲述,脸色变得越发难看。
血毒,把柄,究竟还有多少,他不知道的东西……(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 决心
本以为,王家之前所做的一切,已经够令人震惊,却不料,还有更恐怖的真相。
墨青帝全身的力气像被抽空了一般。
桓王,见到墨青帝如此失态的样子,也安静袭来,静静的等待墨青帝的决定。
“皇叔,王家,不除不行了。”墨青帝良久,叹气道。
桓王赞同的点了点头。
可不是,王家的力量,不知不觉中,已经壮大到如此地步,再继续下去,这天下,还是他们墨家的天下吗?恐怕,得改姓王了。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还得谨慎计划。”王家牵扯的人和事太多,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说动就能马上动的。
“朕明白,下次,把子霆带来吧,他年轻,我们都老了。”过了五十,又病了一场,墨青帝,发现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了。
若是前二十年,发现了王家的异心,他说不得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可是现在,精力不足,还是把事情,都交给年轻人去做吧。
“陛下放心,子霆会做好一切的。”桓王也对自己儿子的能力,很相信。
墨青帝又想起了天牢之中的两人,才相认,朝廷就出现了这么大的危机,若是被母亲还有恩师知道了,恐怕要笑他这个皇帝做得不称职了吧。
脸上露出苦笑。
“陛下还有什么顾忌?”桓王问道。
“皇叔,你说,若是母亲还有先生在,遇到这些事情,会不会解决的很轻松?”
皇嫂?李辛尔?那两个惊才艳艳的的人吗?
是啊。多年前,就这这两个人,帮助皇兄,解决了多少看似无法解决的难题。
“若是他们还在,就好了。”桓王感慨道。
墨青帝的眼睛却亮了,他不是什么舍不下面子的人,面对自己的母亲和恩师。还有什么不好意思问的。
也许。他们认为很难得事情,到了母亲和老师面前,就很容易解决了。
这样一想。他也不觉得面临的危机有多么困难了。
“陛下可真的下定决心了?”桓王再次问道。
要知道,真的下定决心,拔掉王家这颗毒瘤,可不是一件小事。
皇后王氏。王嫔,四皇子。公主,有多少人都要被牵连进来。
“不是朕狠心,皇叔,你也看到了。再纵容下去,我们墨家的天下,就要换姓了。还有王家做得那些事情,又何时考虑过我们。”
听了这样一番话。桓王才放心了,他就怕墨青帝除掉王家的决心不坚定,万一中间又改变了,该怎么办。
“皇叔,朕打算放掉天牢中的人,你意下如何?”他等不及了,哪怕现在找不到说服群臣的证据,他也要把两人放出来。
桓王异常震惊。
“陛下,不怀疑他们,不怀疑沈家了?”
墨青帝点点头。“是朕被小人蒙蔽了。事情,不是他们做得。”
“陛下可是已经找到了证据?”桓王想不到还会有什么原因,导致墨青帝态度变化如此之大。
墨青帝摇头。“朕没有找到证据。”他坦然道,可是他找到了比证据更有说服力的东西。
若是把证据摆在他面前,他也没有那么相信。
只是,因为那两个人,是那两个人,所以,绝对不是他们。
“那陛下为何?”桓王欲言又止。
“皇叔,相信上天的安排吗?”
这个,桓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朕一起半信半疑,但是现在,朕真得信了。”墨青帝的话奇奇怪怪,神神秘秘的,听得桓王越发糊涂。
墨青帝见状,笑道:“皇叔,以后就知道了,她们绝对,不会害朕。”墨青帝本来,还想着,什么时候,把母亲与先生的事情,告诉最亲近的几个人,比如,桓王父子,宁太后。
可是,突然出了王家的事情,他想,还是先把王家解决了,再说这些吧。
桓王虽然,还是没听明白,但是总算听懂了一句,事情的原因,陛下以后会向他解释的。
他本来就不相信沈家的人会干出这种事情,把人放出来,他当然高兴了。
正高兴着,脸色却忽然变了。
墨青帝见状,问道:“皇叔可是又想到了什么?”
可不是吗,桓王与墨子霆,光顾着高兴了,却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之前,陈伟没有逃出来的时候,王家一直以为,桓王府包括,墨青帝,无人知晓墨子霆“死去”的真相。
也完全不知道,桓王与墨青帝,早就因为这些事情,盯上了王家。
所以,桓王他们一直是在暗处行动,占了很大的优势。
可是现在呢,陈伟成功逃了出来。王家,现在肯定也发现了,难道会想不到陈伟逃去了哪里。
若是陈伟把墨子霆离世的真相告知了桓王,那也就是告诉了墨青帝。
虽然知道了王家控制官员的真相,很是振奋,可这么一来,桓王府,也从暗处转到了明处,与王家光明正大的对立起来。
这才是最糟糕的地方,所以,他们已经打草惊蛇了。
桓王站在王家的角度上想了一会,若是他遇到这话总是情,会怎么做,马上便想到了。
离间他与墨青帝的关系,削弱墨青帝对他的信任。
桓王将对情势的担忧说了出来。
墨青帝一想,还真是,若不是一早皇叔,就将子霆事件的真相告诉他,等到现在陈伟回来了,才说,他恐怕,怎么样也不敢相信吧。
正想着,朱成面色大惊的跑了进来。
“陛下,不好了。”
什么事情,竟使得一贯镇定的朱成,都失了冷静。
接下来。朱成说得话,他们马上就明白了。
“陛下,北方,戎狄质子不见了。”
墨青帝与桓王的面色一下子都变了。
北方的戎狄,一直对大墨朝虎视眈眈。
若不是五十年前,将戎狄元气大伤,戎狄早就来犯了。
这么多年来。戎狄的国力也慢慢恢复过来。
为了防止戎狄的异心。戎狄的历来的皇子,都被拘在京城做质子。
皇族血脉,都在大墨手里。戎狄还真得不敢入侵,要不然,大墨动手,把所有的皇子都“咔嚓”了。戎狄的皇室血脉,就要断了。
大墨也知道。这些戎狄皇子的重要,看守很严密,可是现在,戎狄诸位作为质子的皇子。就这样都跑了,那岂不是说,戎狄准备入侵了?
这个道理。所有的大墨人都懂。
墨青帝铁青着脸问道:“怎么跑得,多久了?”
朱成哭丧着脸答道:“陛下。奴才不知。”
“宣群臣进宫。”墨青帝厉声道。
“是。”
戎狄质子逃离这么重大的事情,必须与群臣相商。
朱成领名去通知了。
墨青帝叹气坐了下来。
王家的事情,本就很焦头烂额了,这个时候,戎狄也来参一脚,当真是祸不单行啊。
桓王突然开口了。
“陛下,你有没有觉得,戎狄稚子逃离的世纪太巧了,早不逃晚不逃,偏偏这个节骨眼上逃。”
墨青帝会意,震惊道:“皇叔的意思,这一切,都是王家做得?”王家知道事情败露,不管是桓王,还有墨青帝,都不会善罢甘休,索性就闹了更大的事情出来,先转移注意了吗?
墨青帝的脸色越发难看了。
王家怎么敢,怎么敢,若只是因为这些,就做出了放掉戎狄质子的事情,那岂不是叛国。
他们已经自私到如此境地了吗?连自己大墨人的身份,都忘掉了?
若真是这样,那王家,诛九族都不为过!
戎狄质子逃离的事情,很快在京城传开,整个京城的形势,也变得紧张起来。
大家都知道,戎狄的这一举动,意味着什么。
在家的大臣,听到皇宫传出来的召唤,也纷纷换上官府,赶紧往宫内赶去。
王家。
王猛虽没有什么实质的官职,可因为是堂堂国丈,也有着侯爷的封赏。
“梁儿,东西可放好了?”
“父亲放心,全都放好了。”
“那就好,这次,我们必须一次把桓王绊倒,要不然,让陛下信了他的话,我们王家,就完了。”王猛面露忧色。
他还不知,王家的事情,墨青帝早就知道了很多,他所策划的一切,效果也要大打折扣了。
大殿内,群臣议论纷纷,每个人的脸色都很凝重。
大家都知道,戎狄这一次,恐怕是要掀起战争了。
墨青帝面色严肃的走了进来,大殿内一下子就安静了。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戎狄质子逃离的事情,诸位爱卿恐怕已经知道了。”墨青帝面色严肃道。
“不知诸位有何见解?”
桓王率先站出来,要求先查封质子们居住的公馆,仔细搜查,公馆外面诸多士兵,层层把守,却还让人逃走了,定是有人暗中相助。
话里话外都在影射王家。
墨青帝自然理解他的意思。
王猛老神在在的站在大殿之内,一点反应都没有。
墨青帝当即下令,命大理寺官员前往搜查。
大殿内又开始讨论战备事宜。
大约半个时辰后,大理寺官员便去而复返了。
将一堆信件,呈上。
王猛目光幽深的看着朱成手上捧着的东西,一步一步的走向墨青帝,嘴角微微翘起。
信件呈了上去,墨青帝接过,一张一张翻阅起来。
越看,面色越难看。
王猛脸上的得意之色越甚。
一个老臣站了出来,询问信件的情况。
墨青帝面色阴沉的看向了王猛所在的位置,没有说话。
他要怎么说。
那信件的内容,是桓王与戎狄皇子通信的内容,里面就包括,如何帮助戎狄皇子逃离京城,戎狄大业成就后,要如何回报桓王。
墨青帝越不说,下面的臣子们,越发好奇,信件的内容。
又有臣子站出来,询问。
墨青帝想起来不久前,他与皇叔桓王的分析,王家得知事情败露,肯定会率先对付桓王,只是没想到,行动竟然如此之快,而且,还牵扯到了戎狄。
墨青帝怎么会让王家的算盘得意。
当即决定,不管怎样,都不会说出,信件的内容。
王猛奇怪起来。
看陛下的意思,竟是不打算说出口,陛下,对桓王的信任与维护,竟然如此之深,凭什么,他精心准备的东西。怎能不展现出来。
马上对搜查东西的大理寺官员使了个眼色。
当即一个官员站了出来。
“陛下太过气愤,无法说出信件内容,还是让微臣来说吧。”
墨青帝大怒,刚要制止,那官员已经开口了。
“那些信件,全是戎狄皇子与桓王的通信。”
此话一出,所有人大惊。
都不敢置信的看向了桓王。
怎么会,竟然是桓王,方才桓王大义凛然的请求派人前往公馆查封的样子,竟都是装出来的吗?
桓王竟与戎狄勾结。
那岂不是说,桓王叛国!
大殿内一片寂静。
桓王早就在看到墨青帝不对的脸色时,有了些许猜测。
只是在听到那官员的话时,还是震惊了。
一想,便明白了是王家的手段。
除了王家,还有谁和他有仇,还有胆子设计于他。
面色很是镇定。
这到让其余的臣子都困惑了。
王猛冷笑,再强装镇定又如何,这些证据就是铁证。
陛下再相信又如何,有证据在,难不成,还要当着群臣的面,公然包庇吗?
看着王猛得意的神色,墨青帝觉得,他不对王家狠一些,都对不起自己。
害了他母亲还有恩师不够,现在,还要把他唯一的皇叔,送进天牢,送上断头台吗?
他自认他还做不到。
一时间,许多官员都摇摆不定起来。
有的人觉得,桓王肯定是被陷害的,桓王,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尤其是世子爷墨子霆已经不在了。
有的人却觉得,也许就是因为世子墨子霆的事情,桓王才如此疯狂,做出这些大逆不道的事情。
当即有人跪下,要求墨青帝先将桓王捉拿起来。
墨青帝当然不肯,一时间,大殿内便僵持起来。
宫外,墨子霆在王府内,收到了皇宫内传出的消息。
面色阴沉,什么话都没说,带着几个暗卫,就骑马离开了王府,不知道做什么去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混乱
大殿内僵持着,天牢内却一片安静。
被关着的两人,还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大皇子与二皇子,都被这突然出现的变故弄懵了。
任谁也没想到,会突然出现戎狄质子逃离的事情。
但是两人有一点是相通的,不管他们要怎么争夺那个位置,现在也要一致对外。
总所周知,桓王是大墨的支柱。
虽然桓王,早就不怎么管事了,可谁也不能忽略他的地位。
说桓王勾结戎狄意图谋反,别说二皇子了,就连一向看不对眼的大皇子,都不相信。
皇叔祖,可是当年跟着皇祖父,一起打天下的人。
最是知道这些戎狄之人的厉害,也知道打仗的不易,怎么会突然做出这种事情。
再说了,皇叔祖抢了这天下要怎样,他唯一的儿子,世子墨子霆,都已经过世了。
皇叔祖年龄都多大了,还能活多久。
可是王家一系的官员,都站出来,要求收押桓王。
墨青帝这次态度也很坚定。
就是不同意。
他是一国之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难道还能把刀架到他脖子上逼迫吗?
戎狄质子逃离的消息很快流传开来。
元通这个出家人,都听闻了。
当年打仗的惨烈,他也是见证过得。
想来想去,也知道只有茗竹姐姐,可以出得了大力。
他知道沈碧颜被关到天牢的消息,却不知她已经与墨青帝相认。
只是从寺庙离开,乘车赶往皇宫。
朝廷上正热议不止。殿外忽然来报,说大师元通要求觐见面圣。
一时间,所有人都安静了。
元通大师清修多年,极少露面,也就沈家老太爷沈张,桓王,还有皇上。可以见几面。寻常人等等闲是见不到的。
他突然前来,难不成是为身陷危局的桓王说情?
这样一想,又觉得不对了。
那些信件是才呈上来的。元通大师不可能知道。
那么,大师来又是做什么的?
众人纷纷猜测。
墨青帝听到元通大师前来,也是一愣,赶紧让内侍把人请进来。
元通进了殿。还未跪,墨青帝便起身从龙椅上走了下来。
“大师怎么突然来到大殿。要面见于朕?”墨青帝疑惑道。
“阿弥陀佛,老衲是听说戎狄质子逃离,心中很是担忧,有些话。想说与陛下听。”他想让墨青帝把沈碧颜放出来。
他的意思是想单独与墨青帝谈,只是王猛怎会乐意见到这些,这个元通。一向与桓王沈张交好,又深的墨青帝信任。还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话。
当即站了出来。
“老臣以为,戎狄的事情诸位同僚都很是关心,大师既是为了此事前来,也不必回避,直接说与大家听,群臣一起想办法才好。”
很多人都点头赞同。
当下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有关戎狄的。
元通迟疑不语,他要求墨青帝放沈碧颜出来,自然说得理由是她可以对战事起到关键作用。
这话单独说,他都怕墨青帝不相信,要是在大殿之上说出来,群臣还不说他再编瞎话。
一个十几岁的丫头,难道比他们一群人还厉害,谁相信呢。
若是没有以前的事情,他也不相信,可是,茗竹姐姐就是这么厉害的一个人。
听到王蒙说话,墨青帝就一阵厌恶。
这老狐狸,终于忍不住了吗。
当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