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女_燕小陌-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氏唰地抬起头来:“爹,你说啥?”
不找了?就由福全在外头不知生死?
“上次他犯的那事时,我说过啥话你们还记得吗?”王老汉的目光淡淡地扫过王二两口子。
说什么,那时福全回来的时候,王老汉是怎么说的?
若再有这样的事儿发生,你能逃,就自己逃得远远的,也别牵连了家里。若不能,那就看你自己命,你的命若真不济,给你收尸给你祭拜的人总还有,你倒不用担心。
如今,王福全自己作死,怨不了家人要放弃他。
王老汉对这个孙子是真的完全失望了,他既然要走,那就走,在外头如何,全看他自己的命。
他不把王家当家,王家也不会扒拉着他不放,路是自己选的,只能自己走。
一如当初王敏儿那样!
“你们还有福多,他是个好孩子,仔细的教养着,以后二房他也能担起来,就这么着吧!”王老汉说完这话,走了出去。
张氏傻了一样看着王老汉离去,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她才完全反应过来,嗷的一声抓住王二的胳膊:“他爹,你快去,快去劝劝爹呀,福全是咱们的命啊,咋能说不管就不管了呢!”
真的不去找了,福全会死在外面的!
“爹说得对,路是他自己选的,他自己喜欢怎么走就怎么走,我管不了!”王二甩开她的手,冷道:“他有这个能耐私奔,就该有能耐负责,兴许,兴许没银子了,他就会乖乖跑回来了!”
说罢,也不等张氏什么反应,拂袖离去。
张氏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王婆子面无表情的盘腿坐在炕上,老泪纵横。
王元儿和王春儿他们对视一眼,均是无语。
“二婶你也别太担心,福全跑的时候,还带了不少值钱的东西出去,按着二叔说的,要是没银子了,他也就回来了!”王元儿半晌才说了一句。
“不用你假惺惺的!”张氏一边哭,一边狠狠地剜她。
王元儿也来了气,招呼着王春儿他们出了正屋,便看到王二走出门去。
“二叔好像一下子老了好多似的。”王春儿小声地嘀咕一句。
王元儿抿起嘴,可不是么,都是操心操的。
身后的正屋,张氏还在向王婆子哭求着去找王福全,可惜,王婆子除了骂她,也没有再说什么。
……
王老汉要放弃寻找福全,也不是说说,而是来真的,不让王二去寻。王二自己也似乎死了心,重新开起铺子来,只是那脸上的笑容更少了。
张氏是天天哭,闹着王二要他出去找人,王二也没理她,扬言她继续再闹,就要休了她,张氏气极,东西一收就要回张家去,可才出了门才想起,娘家人也不待见她,不愿意她回去呢,只得又灰溜溜的回到屋里放下东西。
如此又过了几天,距离福全离家有半个月后,王敏儿抱着小枝莲回了娘家。
唐家的老封君没了,她在唐家守了一个多月,这才得了机会回娘家,自家弟弟和人私奔的事早就传到她耳边去了,只是因为孝中,不敢回来罢了。
张氏见了她,自是又扒拉着她哭了一场。
“你阿爷和你爹都是狠心的啊,就这么不管你弟了,他们这心狠啊。”张氏哭着说道。
王敏儿没好气地道:“福全也是个没脑的,私奔,他也干得出这事来,还拐了人方家的小妾,也不怕人抓住他把他给打死了!”
“要我说,定是那小贱人给存心勾引的呢,福全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他是个什么性子我还不晓得?他哪有这个胆子哟!”张氏迭声为他争辩。
王敏儿呸了一声,道:“娘你也别为他说话了,他王福全有个啥值得人图的,要银子没银子,要家世没家世的,还去勾引他?要么就是他被人当了靶子使,要么就是他花言巧语把那丫头拐了,什么别人勾他,他不是贪图人家美色,还会上当?”
“他是你亲弟,你咋就跟元儿那丫头说话呢!”张氏把眼一瞪,又知道此时只能依靠这个女儿了,便道:“敏儿,如今娘就只能靠你了,你快派了人去找你弟回来吧!”
“我哪有这个能耐?你当我在唐家的日子就很好过,还真当我是那唐家当家作主的呢!”王敏儿哼了一声。
“唐家怎么你了?”张氏一急。
王敏儿撇了撇嘴,道:“倒没怎么着我,他们自己闹得自顾不暇,哪会理我死活?倒是唐修平要倒霉了,容家人要休夫呢,活该,谁让他把自己的孩子都打没了呢!”
张氏眼睛一亮,道:“那容氏休了他,岂不是你有机会做三奶奶?”
王敏儿抿了一下唇,道:“谁知道呢,不说我罢,倒是娘,你也别太挂心福全,我看阿爷他们都说得对,银子没了,他自然就会回来,你还信你儿子是那种能吃苦的人?”
张氏脸色有些不好看,嘀咕道:“那是你亲弟,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王敏儿看她脸色也十分憔悴,只得小意哄着说了几句好话。
。。。
第二百六十一章 敏儿求情
王敏儿小意劝了张氏几句,又把小枝莲放在她那里陪着她逗玩,这才出了西屋。
王元儿刚从作坊回来,进得家门,一眼就瞧着王敏儿从西屋出来,愣了一下。
“来了?”
王敏儿嗯了一声,上下打量了她一番,一身月白衣裙,穿戴可比以前高雅得体多了。
这个堂姐,是真和以前大不同了,瞧着这派头,跟个大家小姐儿似的。
“为福全的事来的?”王元儿开口问。
王敏儿点了点头,随着她进了东屋,才道:“在家里头听说了,不放心,过来瞧瞧。”
“你娘没少在你跟前上眼药吧?”王元儿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看着坐在炕上的王敏儿挑眉道。
王敏儿手里拿起一只不知是谁做的布偶,一听这话,没好气地瞪她一眼:“想从你嘴里听点好听的可真是难!”
“你既然知道,还来这坐着?也不嫌耳朵渗得慌。”王元儿搁下杯子道:“这会来是什么事?如今你在唐家可以自出自进了?唐三夫人他们不管?”
所谓大家,对于侍妾可都管理得很严,并不是随便说出去就出去的,王敏儿是不是太自由了点。
“他们自个儿都没管好,管我做什么?”王敏儿冷笑。王元儿挑眉看过去。
“容氏请了娘家人出面,要休了唐修平,他们正忙着擦屁股呢!”
啥,要休夫?
王元儿差点喷了一口茶,道:“唐家肯?”
素来都是休妻或者和离,休夫还真是头一回听,这传出去,唐家的名声可就更难听了,唐修平也抬不起头了,毕竟被妻子休呢,这哪里抬得起头?
“不肯又能如何,谁让他把容氏肚里的那块肉都打没了?想要和离是不可能了,唐家又是这副光景,容家自然落井下石。”
王敏儿面上满是幸灾乐祸的。
“你似是很高兴的样子。”
王敏儿笑容一滞,随即又冷笑:“我当然高兴,乐得看他们没脸和倒霉,容氏走了,我才有好日子过。”
“那也得唐修平不再续娶。”王元儿看她有些高兴过头了,忍不住泼了一盆冷水过去:“若是唐修平再娶一个比容氏还恶毒的,你的好日子,可就真到头了!”
王敏儿沉下脸:“你就是看不得我好是不是!”
“我只是提醒你,不要得意忘形。没了容氏,还会有别人,当然,你若有本事哄得唐修平扶你坐上正室的位置,那就自当别论。”王元儿淡淡地道。
听了这话,王敏儿眉尖紧紧的蹙起来,手用劲的扯着布偶,面上也些烦躁起来。
“你们这家分得如何了?”王元儿又问了一句。
“大房是长子嫡孙,老宅是要留给他们的,二三房的等出了老祖宗的百日孝,就要搬出来了,现在是赖着不走罢了。”王敏儿讥笑出声。
“那你们也要找宅子?”王元儿道:“长乐镇也没什么好宅子,你们当如何?”
说到这,王敏儿便有些落寞:“我们三房,可能要回到三夫人的娘家那边去。”
“什么?”王元儿坐直了身子。
王敏儿低下头,露出一个苦笑来,道:“唐家已经这样了,还能有什么作为?这次唐家出事,牵连的被牵连,也没有什么人家敢和唐家走动,三夫人的娘家在泉州,本来就是商贾出身,这牵连倒不太大,三老爷和她的意思是投靠那边去,跟着娘家人做点什么生意也好。”
“已经定下了?”王元儿看向她。
“十有七八是的,这里也没什么好留恋的。”王敏儿一脸黯淡。
“那你呢?”王元儿找皱眉:“泉州路途也不近,你去了,这……”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唐修平去哪,我自然就跟去哪的。”王敏儿幽幽的道。
“二婶他们知道吗?”
王敏儿摇了摇头:“这也是刚刚才商定的,福全如今又不见了,娘那样,我哪敢去说。”
王元儿听了,仔细看向她,见她面有难色和烦意,倒和从前那嚣张的性子差了甚远,道:“你如今性子倒是敛了好些。”
懂得为别人着想了。
王敏儿自嘲一笑:“女儿都生了,经了这么多事,我还看不透么?”
“你自己知道打算就好!”王元儿坐了过去,想了想道:“只是泉州甚远,你们这一去,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见,二叔二婶只有你一个女儿,肯定舍不得,你这要好好说才是!”
王敏儿沉着脸点头,又扭头看向她问:“福全他,你真不能帮忙找一找?你和那个崔大人不是挺要好?不能托他寻一寻?”
“我也有些日子不曾见他,阿爷也不让去找他帮忙。福全,这次是胆子太肥了,他在外头吃点苦头也好,兴许银子没了,他就回来了!”
王敏儿一抿唇,道:“若是可以,你就再帮一个忙吧,将来若是我走了,福全也找不回来的话,爹娘就只有福多了!”她似是有些愧疚:“我也知难为你了,只是……就当是看着大家都姓王的份上。”
“你这是要求情了?”王元儿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王敏儿被看得红着脸恼怒地站起来:“你不肯帮就算了,当我没说,那眼神算什么呢!”
“你也知道一次又一次,崔大人,也帮了王家不少忙了,便是福全闯祸,也搭过一回手,老实说,这样的破事儿我还真没那个脸儿去开口。”王元儿垂下眼皮,叹道:“我再提一声吧,不过他们有心要躲起来,也并非说找就能找着的。”
王敏儿也知道这不容易,偏头看向王元儿的侧面,问:“你和那崔大人,是不是……”
“没事就去陪你娘吧!”王元儿站了起来,道:“我去铺子看看。”
她这是下逐客令,王敏儿撅起嘴,哼了一声站起来走到门边,又回过头道:“从前你劝了我不少话,你自己也知道大户人家腌臜事多,想来那崔家,比起唐家有过之而无不及,你可要想清楚才好!”
丢下这么一句,她头也不回的走了,王元儿蹙起眉尖,独自一人坐了许久。
王敏儿没在王家逗留多久,吃过午饭就回了唐家。
“大姐,她来做什么呢?”王清儿八卦地问。
“为福全的事求情来的。”
王清儿撇了撇嘴,道:“跟她那个娘一样,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哼,出事儿了就知道找人帮忙,有好事咋都惦记不着你!”
“少说两句吧。”王元儿没好气地捏一把她的脸,又叹道:“估计日后想要见她,怕也是难了!”
王清儿听了这话,和王春儿对视一眼,问:“这话怎么说的?”
王元儿便将王敏儿他们那房可能会去泉州的事给说了。
王春儿道:“那这样的话,可真是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了!”
王清儿倒不太甚在意,道:“人各有命,哪家的姑娘嫁了都是这样的。”也没再说什么刻薄的话。
王春儿点了点头,眼尖地看到铺子外头的路,惊喜地叫:“大姐,大人来了。”
王元儿看过去,可不就是崔源?二话不说就迎了上去。
……
崔源早就从候彪那边听说了近期王家的事,怨怪地看着王元儿,道:“你怎么不来寻我?”
“我看你也是挺忙乎的,哪里好去打扰,又是这样的事。”王元儿苦笑。
崔源想去揉她的头,又见是在外头,便道:“以后有事,尽管来找我,就像这事,你若早些来说,人也好找些,现在,还得重新去寻。”
“阿爷也不让去,我看他是对福全那小子失望了。”想起王老汉这些天就没露过一个笑容,王元儿便觉得堵心。
崔源拍了拍她的手,道:“老人家也是一时气话,多哄哄就是了。”
王元儿点点头,又问起他近日忙什么,听得他跑了几个地方,又看他眼底有些红丝,便有些心疼,道:“你也要注意歇息才是。”
崔源眼中滑过一丝笑意,道:“我知道。”又道:“现在快到年底了,各个官员都要上京考核,有些事,我也要替皇上办,也才忙点儿,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我还没娶你呢!”
听出他话里的深意,王元儿啐他一口,忍不住脸红起来。
崔源轻笑起来。
王元儿咳了一声,又想起自己的打算,迟疑的对他说了。
崔源有些意外:“怎的又愿意了?”
王元儿露出一个苦笑来,道:“没有多少名声经得起折腾,我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底下的弟妹想想,将来他们都要嫁娶,要做人呢!”顿了顿,道:“只是这样一来,只怕阿爷阿奶他们更不高兴了!”
“他们会想明白的。”崔源安慰道:“有时候,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并不是好事,你若是觉得为难,我可以帮你去说。”
王元儿摇摇头,嗔怪道:“这样的事,哪能你去说呢?我会和阿爷提的,经了这么多事,想来他也看得明白些,也总要为我们打算一番!”
崔源点头,道:“这事就交给我。”
王元儿心中一暖,点了点头,两人又就着王福全和建房子的事说了一会话,才散去不提。
。。。
第二百六十二章 送地建房
买地建房的事就交给了崔源,王元儿却在寻思着,什么时候对王老汉他们说一说这个事才合适,现在看着,怎么都不是时机。
秋去冬来,进了十月后,天气开始变得寒冷起来,置放在箱笼里的冬衣都被翻了出来穿上。
距离福全离家已经一个月有余,自他走了后,王家就没了往日的欢快,王元儿就没瞧着王老汉和王婆子他们露出过真正开心的笑容来,值得一提的是,福多像是一下子懂事了不少,开始帮着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计,比如喂鸡拔草,有时还去他爹的铺子里帮看着。
张氏偶尔去铺子照看,也在家做事儿,王婆子也照旧看她各种不顺眼,一有个什么,逮着就骂。
日子没有因为谁的离去而停止不动,依旧在它该有的轨迹走去。
而论顺心,大抵就是大房了,茶棚铺子的生意不坏,其它合股的生意在年底就有分红,算是顺风顺水的。
十月中,王元儿又去了一趟京里的铺子作盘点,该补货的登记在案,到时候商船回来后再补上。
从京中铺子回来,她便瞧着一个车队驶出长乐镇,一问,却是唐家三奶奶容氏的车马。
听说容氏终是休了唐秀平,现在是带着自己的嫁妆和人手回娘家去呢。
一个男人被休,也不是什么好事,长乐镇是把这事当笑谈了,羞得那三房的人都不敢出来走动。
过了两天,王敏儿来了,他们三房的去向已经定了下来,只等过了年,就举家迁去泉州,现在就先处理了他们三房分到的田产。
听闻王敏儿他们要搬去泉州,张氏哭了一场又一场。
“若不是那容氏闹了这么一出,你们也不用去那什么泉州,大老远的,想见上一面都难,那容氏,真是个害人精。”张氏恨恨地咒骂着那已经离开的容氏。
一个儿子离家出走了,一个女儿又要迁去远方,将来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上一回,再强硬的心也都会被折腾得刺痛。
而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既然唐家现在已经脱离了漩涡,王敏儿也没有回到王家过日子的理,所以张氏再哭,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王敏儿默了半刻,道:“便是不闹这一出,在这长乐镇,也是没什么作为的,听说夫人娘家那边也有参股商船,若是能靠着那边,也做点生意,倒还能有点作为。”
“再有作为又怎的,你也不过只有一个丫头在身,能给你们娘俩多少?”张氏却是另有一番想法,道:“再说了,泉州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