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女_燕小陌-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这样吗?”王元儿有些不确定。

    “甭管是不是,过些天二太太必然回来吃这满月酒,若是有什么马脚,必是会露出来的,到时候她还能在奶奶您跟前掩饰得了?”秋棠一脸自信。

    王元儿苦笑,道:“你也知道她,素来是个头脑简单的蠢货,做什么更不会经了大脑,真要做出什么了我们才知道,怕已经是鞭长莫及了。”

    “这倒是,就拿这些事说了吧,这还都是二太太过了蓟县那边才如此,二老爷从前也勉强称得好官来着。”秋棠又道。

    王元儿眼神一冷,讥道:“我以为出了这么多事,她会学得聪明了,哪知是我高看了她。俗话都说,吃一堑长一智,经了这么多事,她还是没半点长进,反而变本加厉,真真是烂泥扶不上壁。”

    “妻贤夫祸少,若是二叔再这么纵容二婶下去,指不定会做出什么大祸来。这祸及他们自家也就罢了,可娘娘……”

    王元儿猛地坐直了身子,神情变得凝重。

    秋棠亦是一惊。

    “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二叔于我们又是嫡亲的二叔,纵然分家,可都是同宗同支,他们是个蠢的,要是被人利用了,那可真是大家伙都进了坑了。”王元儿盖上茶盖,细细的想着这个事。

    她得要进宫一趟,和王清儿说一说这个事才好,对,最好让王二不再当官,求个恩典领个什么子伯爵之类的闲宗,担着虚名,领着俸禄,也就是了。

    而当务之下,还得让张氏离了王二身边,不能让她这支搅屎棍在那搅天搅地,不然,王家定然会被搅得不安宁。

    王元儿打定了主意,就仔细思量起这个事来。

    正在她思疑间,冬雪来说,袁大志家的回来了,是否让她现在就过来回话?

    “让进来吧!”王元儿迭声道。

    袁大志家的进来就曲膝行礼,王元儿让了坐,她挨着凳子坐下,就说开了老宅。

    “这才一个月,老太爷就老了十岁不止,精气神都短了好些,奴婢去到的时候,老太爷还吃着药呢,说是着了风寒,犯咳嗽了!”

    “是谁随着老太爷他们回去侍候?”王元儿问。

    “有两个婆子和两个丫头,还有两个小厮,二少爷身边也有一个小厮。”

    服侍的人手倒也够了,可王元儿好容易压下去的火气又蹭蹭的上来了。

    翁姑小儿回到老宅,这子媳没有一个跟着在家里侍候的,二叔也真是个混的蠢货,任由两老在老宅,也不遣了张氏回去伺候在前,若是被御史知道了,他一个不孝就能让他丢了这官。

    秋棠看她气得抖着,连忙顺了顺她的背。

    “你看他们是不是就真打算不回去了?”王元儿咬牙问。

    “奴婢亲自给老太爷老太太请的安,老太爷说了,人总要落叶归根的,他老了,就想在熟悉的地方老去,也不想折腾啥了。”袁大志家的道:“我又问了这随行回来的婆子,都是之前在老太太他们院子里伺候的,听她们说,两老是真打算不再去蓟县了的!”

    “可知道是个什么原因?”

    “原来是出了大事儿了,奶奶您可知道……”袁大志家的就把长兴侯家的事和王家的牵扯说了出来,基本和罗三探到的一样,她这边因为是从内宅的人那里听出来,更是全些。

    “老太爷都给二老爷跪下了,二老爷才答应了不定那埋没良心的案,就这么着,案子结了后,可老太爷也不怎么好了,念着要回来,那几个婆子丫头都说,老太爷是伤了心,失望了,眼不见为净呢!”

    王元儿惊得瞪大眼,竟然还有这一遭。

    父跪子,王二他也受得起!

    王元儿气得嘶嘶的直吸气。

    “还有一个事,奶奶,奴婢听说那长兴侯夫人想和咱们家攀亲,和二太太打听咱们兰儿小姐不少事呢,那几个婆子说,二太太是想把咱们兰儿给说给那个周少爷呢!”袁大志又把最重要的一个消息给说了出来。

    王元儿惊怒不已,狠狠砸了手中的茶碗:“她也敢!”原来是这样,难怪呢,难怪那长兴侯会把张氏作座上宾,原来是算到了她们姐妹的头上了!

    张氏,张翠芝!

    王元儿把牙齿磨得咯咯作响,恨不得现在就将张氏抓了来给撕了。

    “老太爷知道吗?”

    袁大志点头道:“老太爷吩咐了,既然已经分家,奶奶又是长姐并已出嫁,兰儿小姐和宝来少爷的亲事自当由你作主呢,旁的人一概不理!”

    王元儿表示心中微舒,就是没有他这句话,她也绝不会容许二婶胡作非为,看来,这张氏的日子过得太顺当了,忘记了当初是怎么爬起来的呢!

 第四百九十六章 蜕变成长

    崔源自衙门回了院子,就听到冬梅说王元儿今儿身上不舒爽,眉头一皱,大步往屋里走。

    王元儿果然歪在炕上神情恹恹的,脸色极其难看。

    “这是怎么了?初哥闯祸惹你不高兴了?”崔源脱了大衣服扔给冬雪,摆了摆手。

    “回来了。”王元儿有气无力的回了一句,也没起身去迎。

    崔源更觉纳闷,上前探了探她的额头,也没发热,道:“这些丫头是怎么服侍的,秋……”

    “别叫,不关她们的事,是我这心里不舒坦。你可知道,二叔当了这知县后的风评?”王元儿拉着他坐下问。

    崔源怔了怔,道:“这去年的政绩考评也是中良,咋了?”

    王元儿冷笑:“只怕今年得评个劣了。”

    崔源看向她。

    王元儿便将兰儿回去祭祀遇着老爷子们,又觉察他们不再去蓟县,而自己怎么分别遣了人去蓟县和长乐镇打探消息的事给说了。

    崔源皱了眉又松开,道:“这,原也不是什么大事,你也别太往心里去。都说水至清则无鱼,这官场里,就没有完全清水的人。便是我,不大不小的,总也接了些东西不是?这上下都是那么一串人,真只靠那么点俸禄,如何能养活一大家子?”

    “我也不是说让他当个清官,可人要有底线,埋没良知的事更不能有,那张氏……”王元儿恨得咬牙:“不能让她这么跟在二叔身边,不然这几人脑子一热,也不知会生出什么事来。她竟还敢算计到兰儿头上,我断容不得她。”

    崔源拍了拍她的肩,道:“你要是不愿意看她,既然老爷子他们回了长乐镇,遣了她回去侍候两老也是应该,毕竟她是当家主母。”

    “这事我还得进宫和清儿说上一声,张氏不往狠里敲打,她是忘了自己是谁了。”王元儿又道。

    对于内宅的事崔源这大爷们也不便去插手,便点了点头。

    “还有一个事,二叔是怎么当的这个官,你也清楚。我二叔只是个中庸的,他其实不是真不是当官的料,依我的意思,宁可他当个富家翁,也省得在这官场上被人拿去当了靶子。”王元儿沉默半晌,压低了声音道:“如今虽说皇子们都还小着,但你也说过,那大位的事都是未出生就开始争着的。我二叔那样的小人物,一个不着意就成了耙子炮灰,只怕更坏事。还不如当个富家翁,闲散的富贵,安稳之余又不误事,你说呢?”

    崔源微微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也对,如今咱们这样的,确实显眼,在别人或在皇上眼里,文有我,武有大力他们,这都是贵嫔娘娘的助力,若真是……行。你回头去宫里寻了娘娘,仔细说一说,低调些准没错。”

    王元儿点点头,道:“那我明天就递了牌子进宫。说起来,清儿生了公主,而我又身子重,也还没见过一次呢。”

    “嗯,自己注意点,你虽出了月子,到底还差点。”

    ……

    隔日,王元儿就往宫里递了牌子,带上自己的一对新生子,给娘娘和定阳公主请安。

    宫里接了牌子,崔源亲自把他们母子几个送进宫里,自去寻了皇上说公务,王元儿母子则是去了后宫。

    和从前不同,到朝阳宫里请安的时候,皇后娘娘接见了她和一对双生子,话里的夸赞不住。

    “崔夫人是个有福气的,可要惜福才好,这福泽才会绵长。”文皇后忽然说了一句。

    王元儿怔了一下,笑道:“臣妾有皇后娘娘庇佑,定会福泽绵长。”

    文皇后笑着道:“好了,庆贵嫔只怕也等急了,快过去吧。”

    王元儿连忙跪安退下,带着一堆赏赐去了清熹宫。

    清熹宫也早就有人候着,见王元儿来了,便迭声往内传,王清儿迎了出来。

    “这次请安咋这么久?娘娘没有为难你吧?”王清儿扶着她的手问。

    王元儿微笑着摇头:“娘娘留了我说了一会子话。”

    两人进了殿内坐下,王元儿仔细的打量着王清儿,见她面色红润,身姿比以往稍微丰腴了些许,可整个人更明艳婉约了些,可见她如今日子也过得舒心,不由放下心来。

    “早就想来见你,只是之前我身子重也不好来,好容易这两个小的生了,如今出了月,才来得。”王元儿笑着道。

    “我在宫里一切都好,你大可放心,这就是墨哥和钰哥了?”王清儿看向她身后的两个奶娘抱着的襁褓。

    王元儿嗯了一声,示意她们上前,给王清儿看看两孩子。

    “生得可真像,这壮点的是墨哥?这小子,倒是比他弟弟要壮实些,定是抢吃的多了。”王清儿笑着点了两个孩子。

    “钰哥儿身子骨是弱些,我这心里也端着。”王元儿满眼怜爱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小儿子。

    王清儿赏了见面礼,不等王元儿问,宫人就说公主醒了,要找娘娘。

    王元儿连忙站了起来。

    “大姐你坐着就是,你可是她的姨母。”王清儿好笑地道。

    “礼不可废,尤其这还是在宫里。”王元儿却是摇头。

    宫人抱着个花团锦簇的孩子走了过来,王元儿连忙曲膝行了一个深礼,王清儿就叫起了。

    “来,我们丫丫见见姨母。”王清儿亲自抱了女儿走到王元儿那处。

    定阳公主已经六个月了,眉眼生得酷似景帝,一对眼眉极具英气,眼睛大而有神,也就小嘴和鼻子随了王清儿,倒是集了两人的优点了。

    难怪现在人人都在传,皇上几个儿女中,最喜的还是定阳公主,因为像他啊。

    看这小人儿,穿着一身软和的红衣裤,端坐在王清儿怀里,直瞪瞪的看着王元儿,一点都不怕生,小小的人儿,浑身贵气,一瞧就是皇家贵女。

    王元儿生了三个儿子,如今看见丫头是稀罕不已,尤其这还是自己妹子的女儿,不免伸了手去抱。

    小公主也不怯生,被王元儿抱着也不哭不闹,只歪着头好奇地看着王元儿,直把王元儿的心都看化了。

    王元儿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礼物给她戴上,那是一块婴孩小手大小的碧玉玺,雕着福禄寿的图案,极是精美。

    “在大相寺请丛云大师开光加持过,能保着出入平安,不贵重,就保个好,不戴就系在摇篮里也成。”王元儿对她娘说道。

    “行。”王清儿笑着点头,又看王元儿引了她去逗两个小孩子,笑眯眯地坐在一旁。

    逗够了两孩子,让各自的奶娘带着他们几个到偏殿铺了厚毯子的炕上玩耍,王元儿这才和王清儿坐在一块说话,自然也就说起了张氏的所作所为。

    果不其然,王清儿听了后,气得砸了手中的粉彩冰蓝美人窑瓷茶杯,怒声叱道:“她可真是长本事了,都敢在后边收受贿赂来断案了?简直不知所谓,不知死活。”

    王元儿心里也气,可这会,也免不了要劝她几句。

    “兰儿的事大姐你只管作主,兰儿有我们几个姐姐在,她的亲事还轮不到一个隔房的婶子插手,那什么长兴侯府断然不是什么好亲,我看,二婶只怕是要把兰儿说给那周什么来着?”

    “周崇勇。”

    “对,就是这个浪荡子,我们兰儿大好的姑娘,可不能进了这样的火坑去。二婶不提则已,她要是敢提,你只管往死里敲打,若是说不准,只管递了牌子来见我。我就不信了,我如今还治不了她!”王清儿阴沉着一张脸。

    王元儿便将自己的打算给说了,小声道:“如今你身下只有一个公主,可咱们这样的,如你姐夫所说,最好偏中,谁也不靠拢过去,也省得着了皇上的眼。二叔也没有大才,他那样的,中庸是个能守成自然最好,要是能靠着帝心谋个什么伯爵的,白领个闲宗俸禄,还能少些祸事,你看如何?”

    王清儿脸色微凝,点了点头道:“你说的很是。我虽然没有皇子,可也有个公主,皇上并不喜欢我以及身后的人靠在那一边,大姐你可要记得和姐夫,还有大力他们说,他们都是忠于皇上的,并不是我。”

    王元儿心中微酸,握了她的手,道:“难为你了!”

    “不难为,你们这些臣子忠于皇上,我才能在这后宫好好的,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王清儿双眼闪动着光。

    王元儿点点头,他们忠于皇上,得了皇上的信任,清儿地位自然就更穏。

    “至于二叔,且先让他担着这个知县,等寻着机会,我就请个恩典,谋个什么伯侯的吧。”王清儿摸着手腕的念珠,道:“至于二婶,让她回长乐镇伺候阿爷阿奶去,若她不愿意,就去香山寺住着,为我们王家祈福好了,什么时候想明白了,就什么时候再回来。这事大姐你别插手,等你两个哥儿满月的时候,她来了,我自然会差了人去传我的话。”

    王元儿心里一松,看着王清儿那眼里不时闪过的狠厉和精光,这才真正觉得,自己的这个妹妹,已经蜕变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宫妃,有手段,有算计,有谋思。

 第四百九十七章 二婶驾到

    四月十五,崔家的双生子要办满月酒,自十三开始,就有不少人家往崔家送礼,这守在门房里的婆子小厮接赏钱都接得眉开眼笑,手都几乎软了。

    崔家的二爷崔源是皇上身边的近臣,虽然只是官拜四品,可他却是打小就跟着皇上出生入死,说是宠臣也不为过,将来的前途也未可知呢。而皇上最钟爱的公主又是崔源夫人的嫡亲妹妹庆贵嫔所出,这两夫妻得意是众所周知的,想来攀高巴结的自然不少,如今两人的双生子满月,这可不就是个好机会?

    所以,甭管是熟的生的,这礼是一个接一个的送进崔府。

    在这样喜庆的当口,也没有人敢去说什么,只有几个御史眼瞅着,拟了折子拢着准备着弹劾,可眼见宫中的赏赐的贺礼都下来了,忙的悄悄把那折子扔进了自家的灶房灶口,当引火柴烧了。

    张氏带着儿子媳妇以及小女儿乘着马车进了京城,穿戴一新,满头朱钗,满面的得意,精神劲头十足。

    这样的贺喜,还不是只有她这个嫡妻和嫡子嫡媳才能过来?

    想到自己如今的风光,在蓟县那是说如鱼得水也不为过,又和不少贵妇人攀上了关系,成了座上宾,张氏的腰杆子又挺直了不少。

    再想到郁氏那作低伏小的姿态,张氏在心里狠狠的呸了一声,那贱人,算个什么屁,还不是要看她这个大妇的脸色?

    眼看婆婆在自己的神思里出神,许氏忍不住偷偷撩起帘子往外看去,乍看得京中街上人来人往,商铺林立,这行走的人穿着皆是绫罗绸缎,笑容满满,不由得瞪大了眼。

    忽见有穿着华贵的公子哥儿骑着高头大马飞驰而过,笑声飞扬,端的是意气风发。

    又见那边铺子出来一个戴着帷帽的小姐,那帷猫的白纱长至膝盖,里面的人朦朦胧胧的根本看不清模样,而那小姐身上的衣裙,在阳光下,银光闪闪的,也不知是用的什么丝线做成这般的闪。再看那绣鞋,天呐,鞋头上的珠子应该是珍珠吧?

    真是富贵!

    许氏啧啧地称叹,这京里的富贵,真是让她两只眼都看不过来,不够看。

    张氏看着许氏那小家子气的模样,眼里就闪过一丝厌恶和焦躁,瞧那一副没见识的小姿态,哪有一丝半点官家奶奶的气度?到底是小门户出来的,就是比不得那些大家出身的姑娘。

    张氏想到长兴候府里的少奶奶们,越发看这个媳妇不顺眼,当初就不该答应这门亲事,真是叫二妹给坑了。

    她重重的咳了一声,眼睛瞪着许氏,叱道:“不要四处张望,你到底是官家里的大少奶奶,作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没得丢人。”

    许氏吓得连忙放下帘子,正襟危坐的坐好,垂下头来,眼里闪过一丝委屈和不岔。

    她头一回进京,看看热闹又如何了,这样训她,这里谁比谁高贵了?

    “娘,她也是头一回来,便是我,也看花了眼呢。”王福全笑着打圆场。

    许氏感激地向他投去一眼。

    岂料,张氏听了更是恨恨地瞪她,心里认定这丫头吹的枕头风,都把儿子的心给吹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