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女_燕小陌-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病中的这些日子就在想,他要是真就这么走了,她也没了活头了,管它是个什么灾,什么家财,她都不想理,只想跟了他去。
“奶奶又在瞎说了,您倒是忘了大少爷呢,他不就是您的盼头?”秋棠嗔道。
王元儿一笑,看着窗外头那和熙的阳光,叹道:“这天到底是晴了,盼就盼着,一直晴下去,莫叫它再下雨,还有这水都退了去。”
“可不是,听说这各个庙里的流民都多得很,都是无家可归的。这水退了,他们也好早日回了乡,重新耕种才是。”秋棠也皱着眉道。
“正是这理,素来天灾,苦的都是老百姓,也不知我们长乐镇如今是个什么光景了。”王元儿有些郁郁,好不容易长乐镇才兴旺起来,如今一场山洪涝灾,就把那兴旺都冲走了。
“甭管如何,只要天晴了,就会好起来的。”秋棠一脸坚定。
王元儿深以为然。
“还有一事,奶奶,二爷带回来的姑娘,奴婢派了红绡过去伺候,这丫头是个机灵的,不过一晚,就把那姑娘的底给摸透了。”秋棠又凑了过来道。
“哦?”王元儿挑眉。
“这姑娘姓陈,名娇娘,是通州一个叫山坝村的人,今年十七岁,是个独养女,娘早就去了,打小和爹相依为命,父女俩靠打猎为生。”
“那山坝村是个名不经传的小村落,依山而建,隐秘得很,那陈娇娘的父亲去年打猎的时候摔了悬崖没了,就剩了她一个孤女。据这陈娇娘说,她是在去河边洗衣裳的时候发现二爷的,当时二爷昏迷着,衣衫都划破了,身上还带了伤。”
王元儿听得一怔,她昨天光在喜悦中,倒没察觉到崔源身上有伤呢。
“这陈娇娘便将二爷给半背半拖的带回了家,又找了村里头的赤脚大夫来帮二爷治伤。听说那些日子二爷发了高热,人一直是昏昏沉沉的没个清醒,也就是前几天才叫好了些,这才赶了回来。”
“秋河带着人找,府里也派了人去,就连皇上也派了人去寻,竟然也没找着他?既然是顺着河冲了过去的,理应也顺着河流找到才是。”王元儿蹙眉问。
“奶奶有所不知,听说那山坝村虽叫一个村,可也不过是十来户人家而已,村子极小,依山而建,很是隐秘,那个所谓的河,也就是一个极小的支流而已。”
“如果是这样,那二爷倒是个命大的。”王元儿微凛。
“可不是,奴婢听了,心里也庆幸着呢,从大运河冲到那什么山坝村,虽然是耽搁了些日子,但好歹是全须全影的,二爷就是个洪福齐天的人呢。俗话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二爷将来定然是福泽深厚的。”秋棠笑着说了一句。
王元儿听得心微舒,挑眉道:“如此,这陈氏娇娘,倒是我们二爷的救命恩人,也是我们崔家的恩人了。”
秋棠小心地看她一眼,道:“这救命恩人,倒也勉强称得上的。”
王元儿拿过高几上的茶杯,抿了一口,道:“孤女一个,又是救命恩人,这无亲无故的……倒不知二爷是个什么意思了。”
“既是救命恩人,自然高高的端着捧着的,她要是愿意,备上一份嫁妆就是了。”秋棠不屑地道。
王元儿轻轻地抿着茶,嘴角微微的一勾,若真这么想,那倒是最简单不过,怕只怕人家的心思远不止于此呢。
“二爷,断不会是那种糊涂的人,什么无以为报以身相许的,也不过是戏文里头的,这欠了恩情,总不至于要娶了她吧?”秋棠小心地道。
“这都是看爷的意思,等爷回来后再仔细问了是个怎么安排。”王元儿微微一笑。
秋棠闻言笑道:“倒是奴婢想得多了。”
主仆俩你一言我一语的,有小丫头在外禀:“大奶奶来了。”
王元儿忙的从榻上下来,迎了出去。
“大嫂这身子已经这么重了,怎的还专程过来了?有什么事打法了人来说也是一样的。”王元儿朝着程氏福了福,上前挽着她的手。
程氏扶着她的手,笑盈盈的道:“昨儿就听说二弟回来了,本就想过来的,又怕打扰了你们小两口团聚,现在才过来,祝贺你守得云开了。”
王元儿笑着谢了:“大嫂有心了。”
两人进了屋,在炕榻上分左右坐下喝茶说话。
“我瞧瞧,这脸色虽然还白着,但却比之前好看多了,果真是应了那句人逢喜事精神爽呢。”程氏仔细打量了一下王元儿的脸色道。
王元儿羞涩地低下头,道:“大嫂别打趣我了,前些儿我就纵着自己的性子,让大嫂见笑了。”
程氏拍了拍她的手,道:“这又有什么的,出了那样的事,谁心里不难受?甭说是你,我这心里都难过着呢,尤其你大哥问着二弟什么时候回来,我这心啊,就跟剜心的痛,那可都是嫡亲的弟弟呢。”
王元儿心中一暖,起来福了一福,道:“劳你和大哥挂念了。”
“快坐下。”程氏笑眯眯的,道:“这下好了,二弟平安归来,你这又有了身子,往后的福气好着呢。”
“承你吉言了。”王元儿抿嘴一笑。
程氏抿了一口茶,环顾一周,欲言又止。
王元儿见了就问:“大嫂可有什么说的?”
“我听说二弟带了个姑娘回来,是他的救命恩人?”程氏小心地觑着她的脸色问。
王元儿眼神一闪,淡淡地笑:“听说是这样,这人我还没见着呢,就安置在西厢房里,是个怎么章程,倒要看二爷的意思。”
“是这样的理,我们这样的人家,承了情,都是记在心里头的。那姑娘既然是二弟的救命恩人,二弟这失踪的日子,定然也是她在旁伺候着,这情分自是不轻。”程氏凑近了道:“你也别怪大嫂多事,二弟素来是个重情义的,这个姑娘,既然带了回来,若是二弟……也就一个孤女,万不会越了你去,你可不能因为这个和二弟置气,凭白失了夫妻感情。”
王元儿听了,心里便有些不舒服,笑容也淡了下来,道:“瞧大嫂说的,这陈姑娘我还没见着呢,二爷也还没提,到底怎么个安排她的去处还有待商权呢。”
程氏一愣,笑了起来:“瞧我,也是急过头了,二弟妹你素来是个心水清的,我这真是白担心了。
王元儿笑而不语,心里却有些不敢苟同。
崔源昨天才回来,带了个姑娘,今天就过来,巴巴的说起这姑娘,是真担心,还是想看笑话呢?
——陌也撒个狗血梗,会慢慢的收尾,周末愉快~
467。第四百六十七章 救命恩人
送走了程氏,王元儿的脸色有些郁郁,对于程氏的‘好心’劝解,她实在是极不舒服。
程氏那话里的意思,分明就是认定崔源带那陈娇娘回来是想要纳了她做妾,让自己大度些呢。
可笑的是,这人她都没见着,就让她大度,是真的看不惯自己好么?
王元儿叹息一声,大宅门里,大概就是这样你猜我度的。
正沉郁着,就有小丫头急匆匆的掀着帘叫:“二爷回来了。”
这话才落,崔源就走了进来,没等王元儿起来,便道:“你也不用起来了,歪着吧。”一边脱了身上的长衫,扔给跟在身后的夏雨,一边吩咐:“叫人抬了热水进来,爷要沐浴。”
王元儿已经上前,仔细打量着他的脸色,问:“怎耽搁到这个时候?在宫里可吃过了?小厨房里煨着热汤,我叫人端了来?”
“也好,这会正觉得饿着,先沐浴过了再吃。”崔源含笑点头。
王元儿笑着下去吩咐。
不一会,丫头就领着婆子们抬着热水走了进来,崔源走进净房,王元儿想起秋棠说的,跟了上去。
等丫头婆子都退了下去,王元儿亲自侍候他脱了衣服,一边细细的查看,果然见到腰眼那处,有一道长长的疤痕,泛着红色,新肉长了出来。
王元儿眼睛一红,颤着手摸了上去:“这是怎么弄的,怎会伤成这样了?”
崔源侧头看了一眼,诨不在意地道:“当时在水里被冲走的时候,撞到了石头上,那些个石都尖锐得很,所以……”
王元儿又查看其它地方,大大小小的伤痕,足有好几道,也不知他是如何经受住的。
王元儿心中疼痛不已。
“好了,这都是小伤,我如今不也好生生的站在你跟前么?”崔源安慰着她,道:“我看你这都变得爱哭起来了,想来你这一胎怀的是个丫头。”
王元儿一愣:“你,都知道了?”
她还没和他说呢!
崔源点点头,歉疚而又庆幸地道:“真是难为你了,怀着身子还要担忧着我,幸好这孩子也是个强硬的,也撑了下来,也是我对不住你们母子。”
“瞎说,有什么对不住的。”王元儿又哭又笑的嗔他一眼。
亲自服侍他洗了澡,又陪着他用膳,等到他吃好了,下人上了茶,王元儿才问:“昨儿进宫可还顺利?”
崔源脸上划过一丝沉郁,道:“这里头的事弯弯绕绕的,牵涉的太多,我这失踪更是有人刻意为之。这倒便罢了,西集那个缺口……”
他咬着牙,捏起了拳头,眼中怒火骤升。
“爷,我之前为了打听过你的消息,派了嬷嬷的孙子出去,他倒是听到些消息,你看看可有用处?”王元儿便将钟小宝听来的消息捡要紧的说了,包括那什么南阳侯的公子说的话。
崔源的脸色越来越冷,道:“这些人,利益所致,什么都做得出来,西集那个缺口本是可以避免,就为了将我坑在里头,他们让人炸开了。西集那,死了好几千人。”
王元儿惊呼一声。
她之前在病中,昏昏沉沉的,只听得西集镇被洪水淹了些,却不知道,死了这么多人。
“是人为的?”她白着脸问。
崔源点着头,看她脸色也不好起来,便道:“这事牵扯得极广,你别多想,仔细在家将养着就是,外头的事有我。这个大亏,我必不会白吃了去,那些个百姓的命,也不能白丢。”
他说着,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王元儿心情沉重的点着头。
“二爷,奶奶,外头陈姑娘想来给奶奶和二爷请安。”秋棠掀帘进来禀报。
王元儿的眼睛似笑非笑的向崔源瞟了过去。
崔源一愣:“什么陈姑娘?”
王元儿怔了一下,眼里有笑意流出,嗔道:“爷忘了,就是您的救命恩人陈姑娘。爷也是的,把人带了回来,也不说一声儿,我也不晓得怎么个安排,就把她安排在西厢房里,拨了两个小丫头伺候着。”
崔源哦了一声,道:“那你就见见吧,这伺候的人,你看着安排就行。我这回头还有许多事要办,昨儿在御书房说了一宿的话,也没怎么歇过,我先进去睡会。”
王元儿连忙站了起来,服侍他进了寝卧,也不敢拿了这样的内院事去烦他,这才出了厅坐下,喝了一口茶后,才叫:“把人唤进来吧。”
秋棠亲自去领人,不过片刻,就听到有悉悉索索的衣裳摩擦声传来。
王元儿抬目看去,只见一个穿着半旧素青细棉衣裙的姑娘低眉顺目的垂着手走了进来。
她的头发只松松的结了一条大辫子垂在胸前,头上也没有什么其它首饰,只在耳朵上戴了一对银耳环,显得极是寡淡。
“奶奶,陈姑娘来了。”秋棠笑吟吟地曲了曲膝。
那陈娇娘飞快地抬起头看了王元儿一眼,有些目瞪口呆和不知所措。
“姑娘,快给我们奶奶行礼啊。”秋棠皱了一下眉道。
陈娇娘面唰地红了,想着昨天到今天看到的丫头婆子的做派,别别扭扭的曲着膝,细声细气地的道:“妾陈氏娇娘给奶奶请安。”
这话一落,王元儿和秋棠都皱了皱眉。
“免礼,快坐吧。”王元儿笑着抬了抬手。
秋棠引着她坐在榻边的杌子上,又奉了茶和点心,垂手侍立在一旁。
陈娇娘捧着茶,有些紧张,小心翼翼地环顾一周,并没有看到自己所熟悉的那个人,眼中不由有些失望,看着那通往寝卧的门口垂着的微微晃动的珠帘子出神。
“这是去岁的碧螺春,我也不知陈姑娘惯喝什么茶,姑娘若是喝不惯,倒也可以换了的。”王元儿眼神一闪,笑着道。
陈娇娘微愣,看向那坐在榻上的女子,有些怔怔出神。
当初就听崔公子说他已经有了妻房佳儿,她也在想,是什么样的人能有福气嫁给那样温文的男子,原来就是这样的。
穿着暗花石榴子缂丝上衫,下着十二幅百蝶穿花湘裙,云鬓轻挽,插着一支翡翠雕花步摇,嘴角微微抿着笑,一双眼睛生得极好,又黑又亮,仿佛要看透人心似的。
陈娇娘触及王元儿那双眼睛,心中一慌,下意识低下了头。
“我,我都能喝的,往常在村里,我们那就只有黑茶能喝,这,这碧螺春比黑茶可要好喝多了。”陈娇娘诺诺地道。
“黑茶啊,我倒也喝过,也并不是不能入口。”王元儿似怀念的说了一句,见陈娇娘惊讶地看过来,不由一笑,又放下了茶盏,下了榻。
她整了整身上的衣裙,看着陈娇娘,曲膝一福,道:“我还没向姑娘道谢,多亏了姑娘,我们爷才捡回了一条命,大难不死。姑娘,你且受我这一拜。”
说着,郑重地朝她拜了下去。
陈娇娘吓了一跳,连忙站了起来避开,手上的茶杯晃着,茶水都泄了些出来。
“奶奶不必如此,我,也没做什么,实在不必行这样的大礼。”
王元儿却是笑着摇头,道:“你当得起,就是因为你一时的善心,我夫才安然无恙。”
陈娇娘嗫嚅着嘴,说不出话来。
“我们坐着说话吧。”王元儿看她不知所措的样子,便指了指杌子。
陈娇娘不安地坐了下来。
王元儿便问了她年龄,家里都还有什么人,平时都做些什么。
“我家里如今就剩了我一人,平时也没什么能做的,就做些针线。”陈娇娘一一答了,神色黯然。
“姑娘也有十七了,可定亲了?”
陈娇娘脸色一红,咬着唇摇了摇头:“山里人嫁得晚,再说我爹去年才没了,也守着孝,还没定亲。”
“你有孝心是好的,可这女子,拖不得,民间守孝也就一年,平时穿戴素些,心意也就到了。你今后可有什么打算不曾?”王元儿端起了茶杯问。
陈娇娘咬着唇,那唇红得快滴出血来,支支吾吾的,就是说不上话来。
“姑娘是我们爷的救命恩人,我们一家子心里都感激着呢,就是爷,也是感激和惦念着,特意吩咐了我要好好的安排好姑娘。只是姑娘不说,我却是不知姑娘心意。”王元儿笑着道:“救命之恩,犹如父母再生之恩,姑娘可不要客气。银子什么的都好办,就是亲事上,姑娘若有想法,说来听听,我也好给姑娘合谋合谋。”
“是啊,我们奶奶最是慈悲不过,姑娘大可以说一说,若是看中了哪家的才俊,我们奶奶和二爷定然会尽心给姑娘张罗的。”秋棠也在一边道。
陈娇娘闻言,脸红得滴血,半晌才呐呐地道:“我,我也不晓得。崔,崔公子说了,会仔细照顾我以后的生活的。我,都凭崔公子作主。”
秋棠脸色一变,正欲开口,王元儿一摆手。
“既然如此,哪姑娘就暂且先住下来,等夫君那天空闲了,我和他说一说,再给姑娘合谋?”王元儿淡淡地道。
陈娇娘羞涩地点点头,声如蚊蝇:“娇娘但凭奶奶作主。”
468。第四百六十八章 漂亮反击
崔源不过小憩片刻就起了,王元儿服侍他穿了衣裳,他就匆匆的带了人出去。
按着他的话说,如今他回来了,定然会将许多人都打个措手不及,很多事,他要紧着部署起来,以牙还牙。
政事王元儿都不懂,只能嘱咐他要多保重着自己,而她就只能替她打理好后院罢了。
送走崔源,王元儿便坐在了榻上,看着窗外的银杏树出神。
秋棠屏退了屋里伺候的小丫头,小心打量着王元儿的脸色,说道:“奶奶倒要放宽心,二爷只怕还没那种心思,奶奶可别因此恼了。”
王元儿呆怔了下,嗔道:“你都说什么呢,我哪里是想那个事了?”
秋棠坐了下来,道:“那是奴婢想多了?”
王元儿看着她,道:“我只是想,女人到底和男人不同呢,女人就想着相夫教子,和夫君安安稳稳的过那无争无欲的小日子,富足和美的,便是极满足了。男人却不然,总要想着建功立业的。”
秋棠微微一笑,道:“男人自都是这样的,再说了,生就这样的家,哪有不争的?只怕打出生就已经定了前程的,奶奶素来是明白人,今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