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女_燕小陌-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秀才是读书人,进京是他毕生的心愿,奈何他的境界就止在一个秀才功名上,所以这次来,也算是圆了自己的心愿。

    而他这么一番话,让王元儿颇有同感,到底是读过书的人,知道利害呢!

    张氏却是觉得极扫兴,巴砸了下嘴道:“亲家外祖,这说的都是喜事儿,咋在您口中就跟什么大坏事似的。”

    梁秀才是半个酸儒,哪里容得张氏一个妇人在他跟前截话吱歪?尤其张氏的话根本就是没有半点营养好处,分明就是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再想到从前女儿一半是因她而死,更是怒从心起,指着她叱骂起来。

    “无知妇人,目光短浅,朝堂关系千丝万缕,个中深浅你一个山野妇人如何知晓?只知面上富贵,不知内里有如洪水猛兽,焉知这在朝中当官的,谁没有带着几个脑瓜子的?”

    “……,当官你以为就是嘴皮子上下一磕的事?你就看到表面富贵,哪知人家踩着刀尖过日子?简直不知所谓。亲家,你这媳妇,实在是蠢钝如猪。”

    张氏万万没想到这梁秀才三言不合就当着众人的脸面把自己臭骂了一顿,还是这样的毫不留情,言辞犀利。

    满屋子的目光都刷刷的看了过来,张氏臊得满面通红,酱紫着一张脸,支支吾吾的想要辩驳。

    没脸的,何止张氏,王二还有王老汉他们都脸色不好看,尤其对方是亲家,这样的驳斥,哪里会有脸?

    王婆子拿着一双利眼死死的剜着张氏,原以为发生了这么多事,自己还放了权,这媳妇会乖觉些,想不到还是这样的蠢。

    眼看张氏要张口反驳,王二连忙喝住她:“朝廷大事,那是你一个妇人可以议论的,还不给我闭嘴?”

    张氏委屈不已,再看厅中众人,越发觉得没脸。

    “哎哟,我这一路赶路,腰都酸了,元儿,你别笑舅母,舅母老了,就先讨个地儿歇个气?亲家二太太,你也一道吧?路上不是说累了?”舅母方氏笑眯眯地打起了圆场。

    “我也是觉得累了。”梁婆子也说了一句。

    张氏咕哝了两声,见没人再盯着她,这才脸色好些,也不敢多说什么。

    “那就先梳洗一二再用膳。”王元儿笑着叫了人来服侍。

    彼时,冬雪听了一个小丫头来报,便笑吟吟地上前对王元儿道:“二爷听说奶奶的娘家人来了,说是下了朝就过来一道用膳,为诸位老太爷老太太老爷太太们接风洗尘。”

    梁婆子和舅母听了就看向王元儿,暗自点点头,这是崔源给她的体面呢!

    厚待妻子的娘家人,何尝不是尊重她,爱护她给她长脸撑腰?

    王元儿心中如饮了蜜一般,笑道:“那就再添两个菜,温上两壶梨花酿。”

    冬雪笑着下去安排了。

    临近中午,崔源果然来了,王元儿给安排了男人一桌,女眷们又是一桌,欢快的用了午膳。

    等吃过了酒,又坐在一块儿喝茶说话。

    “这么说,这趟你们就不再回去长乐镇了?要在京里住下了。”梁婆子听了王元儿说起崔源在京里任职,问了一句。

    王元儿点点头,道:“我们也没想到突然就升了这职,既然是京官,我们自然也在京里过日子的。”

    “这倒是,你也已经嫁了人,没道理还住在外头。”梁婆子有些黯然,京里离石龙镇距离不近,以后见面,还真是有些难了。

    王元儿看出姥婆不舍,心中也有些伤感,便搂了她的胳膊道:“姥婆,如今舅父的生意越做越好,将来你们愿意,干脆也在京里买个宅子来这边定居吧。左右庭哥儿如今学问做得好,将来他肯定也来京做学问,也是要地方住的。”

    梁婆子一怔,来京里定居?

    舅母听着却是心里一动,京里人杰地灵,又是近在天子脚下,他们一家搬来这里的话,又有王元儿他们照应着,想来几个孩子以后的机会也多些呢,以后的出路,定然是屈就在石龙镇要强。

    “这京里的宅子,可是贵得很吧?”舅母试探地问。

    “总也有便宜的,一时半刻买不起,也能租,若有些急着出手的宅子,有时候还能卖个便宜价的。”王元儿笑着道:“将来庭哥儿考上了进士状元,一个宅子又算是啥呢?”

    一个进士状元,把舅母和梁婆子都哄得心花怒放的。

    “若真能考中,哪怕豁了我这棺材本,也是要买个宅子供着的。”梁婆子眉开眼笑的道。

    王元儿笑而不语。

    张氏和王婆子在一边十分的嫉妒,张氏忍不住又犯了嘴贱病,道:“这话说得太早了吧,我记得你们家哥儿如今也才是个童生吧?”

    梁婆子的笑脸沉了下去,端了茶道:“我们哥儿今年秋就要下场了,是好是歹,到时总有分晓,便是童生,也比什么功名都没有要强。”

    这是指她们王家的儿子,福多也还在读书呢,可也没考出个什么来了!

    张氏有些讪讪的,被王婆子狠狠瞪了一眼,便撇了撇嘴,道:“娘,不如咱们也把家安来京城吧?”

    王元儿都做了城里人,眼下又要提携着外祖一家迁过来,他们王家才是嫡亲的亲人呢,哪能落后了?

    瞧这京中,繁华得要迷了人眼,若是能迁过来当城里人,哪该多富贵体面啊!

    王婆子淡淡的别了她一眼:“你哪来的银子把家安来京城?是嫌长乐镇屈就了你么?”

    张氏一急,忙道:“娘,话哪是这么说?咱们可是一家子的人,这大半辈子哪分开过?元儿如今是要在京里定居了,春儿你呢?”

    春儿一直没说话,听到这话,就道:“二婶,我是嫁了人的,我夫君在哪,我自然是在哪的。”倒没说一定要到京里过日子。

    “那兰儿和宝来呢?他们两个都还小呢,难道也就这么孤苦伶仃的单门独户的过?”张氏又抬出了两个孩子。

    王婆子和梁婆子同时一愣,不约而同地看向王元儿。

    王元儿喝了一口茶,笑道:“我想过了,也和二爷商量过,兰儿和宝来也渐渐的大了,将来兰儿的婚事自然是我们给她做主的,干脆就带了在身边教养。而宝来,二爷也打算让他上京里的学堂,左右这个宅子住他们姐弟也是足够的。”

    竟是都安排好了。

    王婆子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看着这穿着粉彩妆花大朵石榴花褙子衣裙,头戴着凤嘴含珠步摇,耳戴着南珠耳环的大孙女,通体的雍容贵气,和记忆中那个怯懦又有些柔弱的小姑娘,竟然恍若两人一般。

    长房大孙女二孙女已经成亲生子,清儿则是进了宫,见一面都是难得,而小的两个,她竟是一点都插不上手,就已经被安排好了后路。

    长房,已经气候渐成,而这里面的功劳,没有她和老头子的一点。

    王婆子眼前一下子有些恍惚,老大那张憨厚的脸和老大媳妇那张温柔的脸在眼前晃了起来,竟是有些模糊的。

    光阴,竟是一下子就有些远了。

    “亲家,亲家?”梁婆子在王婆子跟前晃了晃:“您觉得元儿这安排咋样呢?”

    王婆子勉强一笑:“元儿是他们的亲大姐,自然是一心为他们好的,怎么好,怎么来吧!”

    “我也觉得是。”梁婆子看她失魂落魄的,同是当祖母的人,心里哪里不知她想什么,心中不禁一叹,握了她的手,道:“您也别伤心,儿孙自有儿孙福呢。您实在是舍不得的话,左右你家二郎也是当个官儿的,我听我们大郎说,他的生意你们二郎也参了一份股的,手上当是有点余钱,了不起就省点,咬牙在这京里买个宅子,你们都搬过来呗。”

    王婆子怔怔的,还没说话,张氏却已经尖叫起来:“啥?我们家那个参了股?”

    ——陌本来是昨天二更,后来又忙成了只陀螺,写好都晚了,跪求亲们都选择养肥看完结~

 449。第四百四十九章 人各有命

    张氏对王二参了梁家舅父的药材生意中的股份是一无所知,眼下听梁婆子说起,立时就要去找王二算账,若不是王婆子喝住她,一番连敲带打的,指不定她会闹出个什么来。

    王元儿亦是淡淡的警告,这是京城不是长乐镇,张氏若是要闹出个大家没脸的事来,那她就是拼着个不孝的名头也要绑了她送回长乐镇去。

    “你给二叔没脸,他又怎会给你脸面?把他惹毛惹急了,只会白便宜了郁氏,你就可劲儿的闹吧。”王元儿看着张氏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

    张氏听了,一张脸涨得青紫,死死的掐着手心,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

    梁婆子也不曾想王家人还不知道这个事,想着自己如今捅了个大篓子,便有些不安,讪讪地圆场道:“这二郎没说,只怕是心中另有计量,怕你们担心着呢。本来这男人嘛,在外就是干大事的人,也不会事事都回来和咱们这些只会东家长西家短的女人说的。”

    “可不是,像我那口子,我都不知道他在外头干了啥呢。我可不管,这家里头要开支没银子了,管他要就是了!”舅母忙也笑着帮口。

    张氏依旧忿忿不平的。

    王婆子剜了她一眼,真是丢人现眼。

    王元儿见大伙尴尬,变岔开话题,道:“初哥儿的百日定在了十一,你们初次来京城,先歇够了,再好好逛逛这京里的繁华。”

    春儿笑道:“我可听说这京中有几个出名的绣坊,倒是想要看看,听说有些绣线长乐镇根本买不到,一股分成二十四线的都有呢。”

    “对对,进城的时候,瞧着人家穿的衣裳花色,也都新鲜得很呢!”舅母也来了兴致。

    大家都是女人,平时不是围着孩子转,就是和三姑六婆说家长里短,大家同龄的凑一块,也就是说说首饰衣裳的事了。

    王元儿提起了这茬话,大家都顺着去说,哪家首饰款式新,哪家成衣花样多,聊了个不亦乐乎。

    只有张氏,心里仍对王二参股却没说的事耿耿于怀,心不在焉的,只想着那混帐东西私下里给那小贱人和贱种贴补了多少私己去?

    此时此刻的张氏,早已经没有了刚刚自己占着正室的身份来到京中的得意,而是满心满脑都是想着王二的银子。

    王元儿偶然看到她失魂落魄的神情,摇了摇头,既觉得她可怜又可悲。

    申时正,崔源遣了丫头过来,叫王元儿一道家去。

    王元儿只得先行回了家,只留了得脸的妈妈和丫头在八里胡同伺候着。

    回了崔家,崔源和王元儿夫妻俩又联袂去了正房请安,王元儿对崔太太说,娘家人明天想投了帖子来给太太请个安。

    崔太太一愣,皱了一下眉,有些不太乐意,一旁的程氏就笑道:“那敢情好,母亲,媳妇天天也没见着几个人,可闷了。弟妹的娘家人我也没见过,可得要好好认认人才成,不然若是他日在大街上遇着了却是不认得,那可就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了。”

    崔太太勉强地笑了笑,道:“既然如此,那就见一见亲家。”心中却呕个半死,见一群不知哪个旮旯冒出来的乡巴佬,那可真是丢死人,这媳妇是咋想的?

    王元儿看着崔太太那不情不愿的样子,心中苦笑,倒也不以为然。

    崔太太好歹是把厌憎都表露在面上,若是藏得深的,倒才让人警惕呢,像程氏,虽然她看着很随和好说话,甚至还时常帮衬王元儿说话,可王元儿面对她,却始终保留了几分,不敢全放了真心。

    大宅门里,谁心里没有个小九九?不过是相互敬着些罢了。

    程氏又问了王元儿都有什么人来,有几个孩子,王元儿一一答了。

    说了一会子话,王元儿和崔源便告辞走了。

    他们前脚才出门,崔太太就沉下脸来,看着程氏,颇有些不快道:“不过是一群乡巴佬,有什么好见的?没得丢了份儿。”

    程氏一笑,给她奉了茶,道:“母亲,甭管是什么出身,那总是弟妹的娘家人,也就是姻亲,总是要见上一面的。不然等到初哥百日那天,您还不识得谁是谁的亲戚,这落在外人眼里,只怕在底下不知咋编排咱们呢。”

    崔太太一愣,哼了一声:“也罢,左右只是打个照面,你看看他,偏要找个这样的媳妇,娘家人都是上不起台面的,丢人。”

    程氏笑而不语。

    崔太太看着媳妇低眉顺眼的,又瞧着她那高挺的大肚子,拉过她的手,轻拍了拍道:“你放心,你才是我正经的儿媳妇,将来我的东西,都是要留给你们的。你争气点,给我生个大胖孙子出来,将来好好的教,前程不会比这庶出的差。我也知道,嫁给宏儿,是委屈你了!”

    程氏心里一酸,忙的背过眼去,眨巴掉眼中的湿意,笑道:“媳妇不委屈,夫君他心性纯善,对儿媳极好!”

    话是这么说,可哪个姑娘不想琴瑟和谐,和夫婿和和美美,话能说到一块去呢,哪怕是吵个嘴,也是欢快的,而不是像现在她这样,天天哄着一个孩子,照顾一个孩子,自己心里苦也无法说。

    想到王元儿,她出身低又如何,人家就有那样的命,妇凭夫贵,如今又有子傍身,自己呢……

    程氏喉咙发堵,陪着崔太太说了一会子话,匆匆的就回了自己院子,瞧着崔宏在桌边正摆着人偶和个小丫头在玩,突然就觉得心酸不已,摔了帘子,进了自己的屋,趴在桌上哭了起来。

    人各有命,生就如此,能怨谁怪谁?

    雨水滴答滴答地下,崔源寒着一张脸在前面飞快地走着,王元儿几乎是小跑着追上去。

    “爷,你等等我,你走得太快了。”王元儿只好叫他。

    崔源停了下来,回过头见她提着裙摆,躲在丫头撑着的竹伞下,有些狼狈的追上来,心中不由一软。

    他接过丫头的手中的竹伞,牵了她的手,道:“对不住,是我走快了。”

    “你不高兴?”王元儿冰凉的小手被他温暖的大手握住,不由舒服得轻叹出声,试探地问。

    自进了正屋,他的脸色就有些不好,请安出来后,脸色更是臭臭的。

    崔家唇一抿,眸中闪过一丝冷意:“她轻待你。”

    她是谁,王元儿略想一下就知道了。

    而他这话又是什么意思?定然是说她娘家人明儿过来拜访而崔太太不情愿的事了。

    他总是维护着自己,见不得自己被人欺了去的。

    王元儿心中这么想着,反握了他的手,道:“这出身如何我们是改变不了的,能做的就是接受,我都不介意,你介意啥?”

    “你要是觉得她轻视我娘家人轻视我,那也是她自己的事。我娘家人来拜访,也是依足礼数当正经亲戚来走动,她不喜,以后少来就是了,她要是轻视我编排我娘家,那也是她自己的礼数问题,总有人看得到的。”

    崔源皱起眉。

    “爷,我们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的心才那么一点大,真不要把太多人放在心里,在意他们的话他们的态度,那太累了,也太亏了。我们自己的时间都嫌不够的,何苦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无谓的人和无谓的事上面呢?”王元儿语重心长的道。

    崔庄看着她认真的脸,忽的一笑,揶揄道:“什么时候,我们这只会钻进钱眼子里的二奶奶也会说这么个大条道理来了?”

    王元儿嗔他一眼,道:“人家说认真的,你却笑人家,我不依。”

    “好好,是为夫的错了,回屋后任你罚可好?”崔源凑在她耳边暧昧地道。

    王元儿耳上顿觉一麻,身上也热了起来,眸中情意绵绵。

    她说得对,人生苦短,有些人,真的没必要放在心上,请进有限的生命里。

    两人联袂,手牵着手快步走回清晖园,身后的丫鬟见了不由目露羡慕,二爷和二奶奶感情可真好啊!

    翌日,王元儿的娘家人果真递了帖子带了礼物前来崔家拜访。

    崔家没有太夫人,只有老太爷,男子便去了老太爷那边就由崔源陪着请个安,女眷这边则是由王元儿带着去崔太太那边请安。

    王元儿的娘家人其实也不多,父母已亡,就是叔父家和外祖家,以及自己的弟妹。

    到底出身底藴不同,尽管王婆子她们一行都是穿戴一新,穿金戴银的,可举手投足,尽显小门小户之味。

    崔太太脸上笑着,可也难掩眼中的鄙夷之色,而王元儿这边,也不是没有没眼色的人,当下,情绪也都淡了下来。

    崔太太和程氏给了孩子见面礼,勉强陪着说了几句话,就客套的让王元儿领了她们去她院子里聚话。

    等她们一出门,就让人把她们喝过的茶杯都收了扔了去,这消息传到王元儿那边,也不过是冷笑一声。

    而梁婆子她们只一次见面就知道崔太太的态度,不禁为王元儿担忧。

    “世家大户都这样,她不喜,就敬着远着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