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多喜-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闭虱是一种小生物,只吃不拉,身子越长越大,直到最后被胀死,人们用它来形容人的吝啬,也就是只进不出的意思,
  里正的小儿子青木,今年十四岁,和里正妻子刚好相反,他喜欢炫耀,家里有点好东西,他就拿出来给人见识,唯恐别人低看了他们家,要是有人开口问他要,他会很大方地送给人家,尽管心里不是很愿意,可谁让他夸下了海口呢。
  里正妻子最疼小儿子,舍不得打舍不得骂,经常是,青木前脚将东西送了人,后脚她又想办法弄回家。
  有些人为看乐子,会故意从青木那里激将得来东西,而后等着里正妻子去找他们。
  这四十个包子,估计也没几个能进得了里正家人的嘴,会被他的小儿子拿出去炫耀,而后分给别人吃,这也算是间接为喜福宝扬名吧。
  另外给董梁和董敏家也各包了一屉。人家没来是人家的事,自家的礼数要走到。
  给董敏家的。让董鹏给带去,素素如今钻了牛角尖。她不一定想看到吕氏和喜多多。
  陈稳婆家和董晓家,也各自给包了一屉,陈稳婆提前走了,就由吕氏给带回去。
  自从柳氏离家,董晓就是凑合着过日子,沈茹梅给他包子他就拿着,有菜有面的也省得做饭了。
  沈茹梅给吕氏也打包了几屉包子,回去请别人吃元宝的时候,再每人给分几个包子。
  董鹏也一起回了镇上。吕氏和里正夫妻先回了喜家庄,董鹏先回家接了妻子舒琳和双胞胎儿子,后面雇车回的喜家庄。
  怕两个调皮的儿子弄坏董婧的嫁妆,董鹏先将一对双胞胎儿子托付给大嫂看着,自己和妻子去了二哥家。
  听董鹏讲完金家的情况,素素皱眉:“哪有那么邪乎,五个小妾都死于难产,金老板的妻子就是害人,也不会全用一个方法。这不是等着人家抓她把柄吗,她又不是傻子。”
  舒琳道:“二嫂,既然有这个传言,咱还是谨慎点为好。俗话讲。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世上可没有卖后悔药的。金家主母能做下去母留子。兄主弟奴的事,婧婧嫁给这样人家的嫡子。保不准将来会受什么苦。”
  “你们这些都是从哪里听来的?”舒琳这么一说,素素心里也打起了鼓。
  舒琳还要讲话。董鹏先妻子开口:“喜福宝和金膳酒家对门,我如今是喜福宝的掌柜,几乎没有一天不听人议论金膳酒家的事。”
  董鹏就是怕妻子说了是沈茹梅讲的,才赶紧抢了妻子的话,二嫂对喜家已产生隔阂,要是将喜家人搬出来,二嫂恐怕会因反感喜家人而怀疑自己目的不纯。
  素素疑惑:“你在喜福宝做掌柜?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喜福宝开张也才没几天,哪里就如你讲得那么玄乎,几乎没有一天不听人议论金膳酒家的事。”
  董鹏解释:“喜福宝从选铺开始,我便已是掌柜。”
  “哎哟,你二哥不在家,这事我一个人也做不了主,等你二哥回来,我和他商量商量再说,你既然就在金膳酒家对门做事,这事就麻烦你多上心了。”素素心里一时拿不定主意。
  三人谈论金家的事,没有避开董婧,小姑娘一直在旁边静静听着,若有所思,此时插话:“三叔,喜福宝有女伙计吗?”
  董鹏摇头:“没有女伙计,倒是有几个婢子,喜福宝后院专接待女客,婢子只在后院待命。婧婧问这话,是有什么想法?”
  董婧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要亲自去弄清楚怎么回事。”
  “婧婧,别胡闹。”素素立即呵斥。
  董婧争辩:“娘,事关女儿的终身,女儿不弄清楚此事,又怎能安心。”
  “那也不用你一个小孩子家出面,喜福宝就在金膳酒家对面,难保金家人会不知道你在查此事,若金家主母真如传言所讲的歹人,你往后在金家怎么立足。”素素想得长远些。
  “婧婧,你娘说得对,这不是胡闹的时候。”
  舒琳劝董婧:“再说,你还要绣嫁妆,也没有时间去弄这些。你要真的想亲自查,也不用去做女伙计,你三叔已在县上租了房子,我和你两个弟弟明天就搬去,你住到我家里,不耽搁绣嫁妆,也可打听金家的事。”
  “好,三叔三婶,今天我就跟你们一块回镇上,帮忙整理东西,明天和你们一块去县上。”
  董婧已有些迫不及待。立时回房间收拾行李。
  “我和婧婧一块去,反正我们也打算在县上开个小饭铺,这次就顺便找好合适的铺子。”
  素素有些坐不住了,也不管董鹏两口子答不答应,当下也开始收拾东西。
  董鹏道:“也好,我也可帮二嫂打听打听,看哪里的铺子合适。”
  舒琳笑一笑,没说话。
  她让董婧住到她家,是想要董婧帮她看护两个调皮的儿子,素素要去,她有些不乐意。
  乐不乐意已经这样了。自家男人已经答应,她也不好驳了男人的面子。说了一句:“二嫂你忙,我去看看文卓和文悦”。便起身出去了。
  董敏不在家,舒琳这一走,董鹏也不好再呆在二嫂家里,随后跟着妻子出了院子。
  两人一出门,就看见自己两个儿子蹑手蹑脚往大槐树那里走,似乎树后面藏着什么东西。
  董鹏喝斥:“你两个在干什么?”
  刚才还一脸神秘的两个小家伙,立时蔫了,老老实实往爹娘身边来,一边走还一边回头往大槐树那里看。
  舒琳嗔董鹏:“你干什么咋咋呼呼的凶儿子?儿子又没干坏事。”
  董鹏哼道:“没干坏事?一看这鬼头鬼脑的样子就没干好事。都是让你给惯的。”
  舒琳嘟囔:“自家的儿子你是咋看咋不顺眼,别人的女儿倒是当宝贝。”
  “这种话往后不许再说。”怕素素母女听到,董鹏压低了声音怒喝。
  “哥你看,跑了。”
  爹娘斗嘴,文悦跟文卓咬起耳朵,两个小家伙都是一脸的惋惜。
  一只小花猪从槐树后面出来,闲庭信步般往大路上走去,不时朝着小兄弟俩看一眼,挑衅般的走走停停。而后进了喜多多的院子。
  这一切董鹏两口子当然也看到了眼里,董鹏对舒琳低声道:“哼,还说没干坏事,这可是多多的宠物。要是你的宝贝儿子给弄坏了,看你拿什么赔。”
  舒琳不屑:“不就是一只猪而已吗,又不值当什么。弄坏一只我赔她十只。”
  瞪了一眼妻子,董鹏叹口气。一手一个,抓着两个儿子的胳膊朝喜多多家去。
  董鹏已听到大嫂董翠兰在喜多多院里说话的声音。两个儿子肯定是跟着大嫂来的。
  “你轻点。”舒琳心疼得跟在后面。
  院子里,董翠兰在大碾盘上碾干红薯片,她一把子力气,自己一个人推着石磙子转,还边不带气喘地和吕氏聊着,不时停下来,用笤帚将跑到碾盘边上的碎红薯干往里扫一下。
  见董鹏拎着两个孩子进来,董翠兰停下来喊:“鹏子你干啥,快放手。”
  董鹏松开两个孩子,问吕氏:“大嫂,这两个东西有没有弄坏多多的猪。”
  说着话,董鹏已走到石碾子跟前,从董翠兰手里拿过笤帚,他的力气还不如董翠兰大,也就没有逞强去干推碾盘的活。
  吕氏就坐在旁边的凳子,笑道:“小猪皮实着呢,哪里就容易弄坏。”
  真是谁养的猪像谁,自家多多古灵精怪,小花猪似乎也是长了不少心眼一样,将两个小调皮玩得团团转。
  从院子里的大碾盘位置,正好能看见外面的大槐树,有成年人两人合抱那么粗的槐树,不知年龄有几百岁了,是小孩子玩捉迷藏的好地方,要不是董敏无意中及时阻止了孩子,两个孩子还不知被小花猪怎么耍呢。
  后面跟进来的舒琳接话:“我就说弄不坏,偏他不信,儿子,过来让娘看看,你爹弄坏你们没有。”
  董文卓和董文悦进门就瞄上了木马,董鹏刚才一松手,两人便往木马那里跑,舒琳的话两人好像根本没听见一样,争着抢着往木马上爬。
  “哎哟,小心点,别摔着了。”舒琳赶紧去扶儿子。
  董翠兰看不过眼,忍不住说舒琳:“文卓文悦和多多一般大,个子还比多多高一大截,多多上木马都没事,他两个皮小子哪里就会摔着,你别太溺着孩子了。”
  舒琳不服气,心想,不是你家的孩子你当然不心疼,不过这是在别人家里,她还是要脸面的,不想和董翠兰争辩,便没有吭声,却也一脸的不虞,扭过头装作没听见。
  董翠兰摇摇头,不再理会舒琳,接着和吕氏聊起了喜福宝的情况,董鹏是喜福宝的掌柜,自然比吕氏知道的更清楚,不时补充吕氏的话,三人聊得热火。
  双胞胎兄弟好动,没有一刻消停的时候,舒琳看护着两个儿子,也是忙了个不亦乐乎。

☆、第096章 被打断的商议

  喜多多带回来的豆腐,朱少群已经吃过,虽然没有他前世的豆腐那么细腻,味道却比他吃过的所有豆腐都香,不知不觉他就吃多了,肚子有点撑。
  他在院子里走动消食,跟着董翠兰来的董文卓和董文悦,拿他当玩具,他也觉得无聊,便跟两个调皮小子玩起了捉迷藏。
  被胡莺莺捉到过一回后,朱少群不再偷懒,每天都会注意锻炼身体,也就是跑步,在吕氏等人眼里,就是小花猪撒着欢的玩。
  朱少群现在跑步的速度越来越快,他又有着成人的脑子,两个调皮小子合力围追堵截,都没有抓到他,董鹏呵斥董文卓和董文悦时,他正躲在槐树后偷乐。
  聊了一会儿天,吕氏喊道:“多多,出来跟文卓文悦玩,别老闷在屋子里。”
  喜多多应道:“伯娘,我昨天就没练字,今天要写双倍,等写够数目就来。”
  董鹏夸道:“哎哟,多多可真好学,我家这两个东西,就只知道玩。”
  吕氏叹气:“小孩子嘛,就是要玩,我倒想我家多多就知道玩,可她能玩得来的人,也就小武年龄最小,只比她大四岁,其他几个都比她大得多,都有自己的事,哪能老陪着她一个小孩子家,她能在家练练字,总比没事可干强。”
  双胞胎好动,舒琳看了一会儿孩子,已是累得不轻,听吕氏这话,赶紧将董文卓从木马上扯下来,又将在爬猪圈围墙的董文悦扯过来。道:“小孩子家就是要跟一般大小的孩子玩,跟比她大的人玩有什么意思。儿子,快去跟多多玩。”
  董文卓和董文悦早就想要进小花猪跑进去的屋子看看了。只是自家大伯娘看着不准进,这会儿娘亲都开口了,两人撒腿就往喜多多屋子跑。
  “你两个给我老实在这里呆着。”
  董鹏呵斥一句,将手里的笤帚一丢,快步追上他们,一手一个给拽了回来。
  吕氏怪道:“你干啥鹏子,他俩和多多年纪都一般大,正好玩得来。”
  两个孩子也使劲挣扎,想要挣脱董鹏的手。董鹏抓得更紧,笑道:
  “喜大嫂,你是不知道我家这两个活贼,没人看着,他俩能将房子给你拆了,要是他两个进了多多的屋子,准把屋子给翻个底朝天,多多是女孩子,屋里的东西怎么能让他俩乱动。”
  说完干脆拽着儿子往院外走。道:“我得回去了,明天一早还得赶回县上,喜福宝事多得很,我不能白拿着当掌柜的薪金。却偷懒不干活。”
  舒琳见自家丈夫拦着儿子,心里本来不高兴,可听丈夫这么一说。也着了急,附和董鹏道:“是呀。明天一早我们就搬去县上住了,东西都还没收拾。得赶紧回去了。”
  说完也出了院子。
  这一家子才一离开,喜多多从门帘后探个脑袋出来,见两个调皮小子真走了,这才掀帘子出来。
  她这个小动作逗得吕氏和董翠兰直乐,董翠兰问她:“多多,你是真在屋里练字?”
  “嘿嘿,董大伯娘,我是在屋里看书,今早已经练过字了,四叔给我买了不少书。”
  董翠兰笑:“我就知道你这个小妮子在哄人,是嫌文卓和文悦太闹了,不想跟他们玩吧。”
  喜多多承认:“我是怕他俩弄坏了我的书。”
  书悦和娘亲还有两个嫂嫂从地里回来时,董翠兰的红薯干已碾碎,刘奇家的和两个儿媳帮忙用细筛子仔细筛过,将红薯面和碎颗粒分开装,董翠兰背着两个袋子回家了。
  书悦到家就进厨房准备饭菜,见吕氏已经做好,她便着手摆桌子盛饭菜。
  吃过饭,天色还不算太黑,喜多多要去花芒种家里,给花芒种说说她这次去县上的见闻,吕氏不放心她一个人去,要书悦跟着。
  到了花家,喜多多给花芒种讲了要在喜福宝开展厅的事,花芒种先是高兴,后又发起愁来:“好是好,可要是人家订货的人多了,就靠你我还有书悦,赶不上给人家供货咋办。”
  喜多多想了想道:“那就多找几个人编织。”
  “可是,既然人家也会编织,何不自己编了卖钱,为啥还要经咱的手。”花芒种又想到了新的问题。
  “因为咱有店,她们没有店,她们得找个地方卖,就像芒种姑姑自己编的篮子要别人给代卖一样。”喜多多很快想到了关键。
  “就算如此,人家为什么非要让咱们代卖,人家自己可以找别的店子卖呀,就像你说过的,价比三家,咱们的代卖价钱不一定就是最高的。”花芒种依然顾虑重重。
  “这也是哟。”喜多多给难住了。
  书悦在一旁听得着急,问:“大小姐,书悦有个主意,不知可否行得通?”
  自家大小姐到底年龄还小,再聪慧,有些事还是想不到的,花芒种手巧,却也只守着这一方天地过日子,虽比自家大小姐年岁大了一轮,有些事还不如自家大小姐想的周全。
  喜多多点头:“书悦姐姐,你是从沈外祖父家出来的丫环,见识自是比我和芒种姑姑都强,你有话只管讲就是,要是主意好,我给你说门好亲事。”
  她这话把书悦闹了个大红脸,花芒种好笑:“你才多大的小妮子,就要给书悦说亲事,你知道什么是亲事吗。”
  “嘿嘿嘿,我这话是听书悦的娘亲讲的,她娘说,书悦已经十四岁了,求我伯娘做主,给她配个小子,我问我伯娘啥是配小子,我伯娘就讲是说亲事,我四叔娶我四婶之前,常有人来给四叔提亲,我当然知道什么是说亲事。”
  “哈哈哈哈,”花芒种被小姑娘一通饶舌逗乐,将喜多多那一头的小辫揉得乱跳。
  看见书悦的大红脸,喜多多也满脸嬉笑,她是想起了猪哥哥大年夜化身为人时的模样,猪哥哥当时讲他会害羞,书悦如今这副模样,就是害羞吧,今晚问一问猪哥哥。
  尽管主子只是个六岁的孩子,可毕竟说的是自己的亲事,书悦还是有点窘,转移话题:“大小姐,书悦可否说出自己的想法?”
  “你讲就是。”喜多多恢复正容。
  书悦松了一口气,斟酌道:“大小姐您不是会笼黄熏玉米苞皮的方法吗,不知这笼黄是否也同样能处理别的材料,若是可以,咱就雇佣人编织,只用咱自己处理过的材料。”
  “这个主意好。”花芒种一点就透:“要是别人想要用咱处理过的材料,他们编织的东西,就必须要在喜福宝代卖,还得按咱规定的样式和数量。”
  书悦没想到花芒种反应这么快,自己才一提了个头,花芒种竟然一下子想到了更多的主意,书悦对花芒种打内心佩服,这一点,她自己都没想到。
  喜多多也兴奋道:“这样芒种姑姑也不用老是辛苦编织,只负责想出新花样,而后教授别人编织就行。”
  小姑娘说着还拿起花芒种的手摩挲,在她细嫩的小手衬托下,也才十八岁的花芒种的手,倒如老树枯枝般,布满纵横交错的沟壑,非是一般的粗糙。
  花芒种抽回自己的手,在喜多多的脑袋上又是一番揉弄,心中柔软万分。
  喜多多噘嘴抗议花芒种对她头发的蹂躏,伸手去扯花芒种的手,花芒种这才将手从她脑袋上拿开,道:“好,明天我就去割蒲草,晒干用笼黄处理一番,先编制一些常见的草席垫子之类,再想想还能编织什么花样。”
  既然有了自己的展厅,花芒种便急着要着手开始编制,反正她近几天也没多大事。
  有花清明两口子帮忙,花芒种家的地里已经下了种,如往年一样,她家的地大部分种的玉米,栽红薯苗的地只占少数,其他的作物都没种。
  河边的蒲草多的是,也没人稀罕那玩意,一年一年的,蒲草都腐烂在了那里。
  书悦想到一个问题:“玉米苞皮短,可搁在大瓮里用笼黄熏,蒲草放进大瓮却是不妥。”
  “那就盘个大池子,在池子半腰搭架子,蒲草铺在架子上熏。”喜多多想起朱少群讲过的熏炉。
  “行,明天就盘池子,不过不能盘在我家,我娘的嘴不把门,就是盘在你家,也不能轻易给人看见。”花芒种想的更谨慎些。
  三人越说越来劲,直到天色完全暗下来,依然意犹未尽,点起油灯接着聊,若不是被院外的吵闹声惊动,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