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容闺-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了行了,为兄知道了,表妹你先行离开吧,我马上就走。”那人又道。
  安喜县主闻言顿了顿,这才转身离开了。
  陆寻忍不住嘴角微微抽了抽。
  她也不是故意想要听墙角的,偏偏就听到了这两人的谈话。
  说起来……
  听这两人的谈话,似乎他们的关系颇为不错的模样,也难怪了,前世的安喜县主行事那般无所顾忌,仍能生活得极为尊荣。
  这般想着,陆寻又在原地稍稍等了一会儿,直到估摸着那人已经离开了,她这才迈步往前。
  等几分钟……


第253章 皇长子
  虽然对陆寻的话不怎么相信,但男子也知道,他没有理由将陆寻留下来。
  这里毕竟是刘府的内宅,他一介男儿出现在这里本就是于理不合的,若是再被其他人发现了,那更是浑身长满了嘴都说不清了。
  他的处境……
  可并不怎么好。
  因而,对于陆寻的说法,男子只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便作了一个“请”的动作,“这位小姐,是在下唐突了才是,小姐请自便。”
  说完便退到一边去。
  陆寻又看了男子一眼,然后再行了个礼,这才带着青时和林月匆匆离开。
  直到走出老远,确认男子不可能看到自己几人了,陆寻才放慢了脚步。
  她又想起了先前遇到的男子。
  那名男子,她当然是认识的。
  事实上,说“认识”其实有些不妥,准确的来说,前世的陆寻,对于这名男子,只有敬畏之情。
  只因为……
  这名男子,便是继隆佑帝之后登基的新帝,也就是如今的皇长子。
  隆佑帝登基二十余年,中宫并非无主,但中宫皇后除了育有一位公主之外,却并没有生出嫡子,前些年朝臣们还都盼着皇后能诞下嫡子,让大安朝后继有人,但这几年,随着中宫皇后踏进四十大关,朝臣们便也渐渐歇了这个心思,而是想着,在现有的几位皇子之中寻一位能担负起大安朝江山社稷的,以待将来隆佑帝百年之后撑起这偌大的大安朝。
  也正因为此,不知不觉的,朝中众臣便因为心目中最好的储君人选而分作了几个派系。
  这就要提一下隆佑帝膝下的几位皇子了。
  按着大安朝的礼制,在储君的人选上,向来是禀承着“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来的,按说中宫皇后无子,没有嫡出的皇子,那自然就应该立皇长子为太子才是。
  但坏就坏在,这位皇长子的出身实在是太低了一些。
  皇长子的生母只不过是宫女出身,当年也是因为隆佑帝喝了酒之后将这名宫女认作了后宫的妃子临幸了,这才有了后来的皇长子。
  隆佑帝是个极重规矩的人,对于自己酒后竟然临幸了宫女一事一直有些耿耿于怀,因而即使这名宫女诞下了皇长子,也即使没有怎么抬举这名宫女,只不过是看在皇长子的份上才封了个婕妤。
  宫里的宫人谁不是人精?
  隆佑帝对这位婕妤是什么态度谁又能看不出来?
  因而,这位婕妤哪怕有了位份,但在宫里的日子也绝对算不上好过。
  在民间都有母凭子贵的说法,但在这后宫里,却是子凭母贵的,有这么一位不受重视的生母,皇长子即使占了一个“长”字,但又哪里能真的保有皇长子的威严?
  可以说,这位皇长子就是在隆佑帝的忽视之中长到这么大的。
  而比起皇长子,下面比皇长子小不了多少的二皇子、三皇子等人,因为有个出身好又受宠的生母,在皇储之争中无疑要更占优势。
  这些年来,隆佑帝一直不曾下旨立储,很多朝臣都在心里暗暗揣测,是不是因为隆佑帝不满意皇长子,又碍于那“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所以才这样一年一年的拖了下来。
  有了这样的猜测,站在皇长子那一边的,除了一些在众人眼里迂腐守旧的老臣之外,那也真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了。
  总之,在储位之争中,看好皇长子的,可谓是极少极少了。
  但是……
  陆寻想到这里不由微微一顿。
  又有几人能想到,前世最后登上皇位的,正是这位在所有人眼里都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皇长子呢?
  新皇登基之后,程越的官路倒是比起以前来说要顺了一些,这也是因为新皇为了扼制朝中那些老臣的影响力,而选择大量的启用年轻的臣子的原因。
  所谓夫荣妻贵,陆寻作为程越的夫人,诰命自然也是随着程越的品级的提升而不断提升,到了后来,每次宫里设宫宴时,她也是有资格入宫赴宴的。
  也因此,陆寻是见过新帝的。
  当然,陆寻对新帝的印象,却并不是因为入宫赴宴。
  前世重新前的那段时间,年轻便守寡的安喜县主在李慧淑的牵线搭桥之下,与程越勾搭在了一起,也正因为从安喜县主身上看到了利益,程越那时候有了休妻另娶的心思。
  虽然他那时还没有将这个意思显露出来,但陆寻怎么说也是与程越一起生活了十来年的,程越有什么样的变化,她又哪里能半点看不出来?
  后来也就有了陆寻去甘霖寺上香,又因为那场骤至的大雨而在半山腰的亭子里遇到了晏池的事。
  那时……
  陆寻一直到现在都还非常清楚的记得,晏池留下的那句“程越不敢休你”。
  他说得那般笃定,让人完全不会觉得他是不是在说大话。
  而后来,也果然应证了晏池的这句话。
  先前明明有了想休了陆寻而另娶安喜县主的程越,在一段时间的闹腾之后,突然就沉寂了下来,之后再没敢流露出要休妻的意思。
  陆寻也是到了重生前的几日才知道,程越为何会突然有这样的转变。
  一切,都只是因为,某一次,新帝在闲来无事时,突然极为意外的说起了程家的夫人,也就是陆寻,还顺口赞了一句“陆氏其人容言德工俱全,堪为当世女子楷模”。
  也正是这随口一句话,让程越彻底打消了休妻的想法。
  不管新帝为何会突然提到陆寻这个臣妻,而且还这样大肆赞扬,但既然新帝已经赞扬了陆寻,那么程越又岂敢再将新帝口中这样一个当为女子楷模的发妻给休掉?
  要真是这样,程越也就真是白白在官场里打滚十几年了。
  知道这些之后,陆寻其实也是一头雾水。
  除了入宫赴宴的时候远远地看过几次高高在上的新帝,陆寻与新帝是真的没有任何的交集,她也不明白为什么新帝会注意到她,而且还在这个时候默许了那样的称赞的话传出来。


第254章 
  一直到重生前,这件事都是让陆寻百思不得其解的。
  不过,重生之后第一次见着这位未来的帝王,再回想起当时晏池的那句“程越他不敢休你”,陆寻却是忍不住将这两者联系到了一起。
  皇长子当初在储位之争中,其实是一点也不占优势的,哪怕他占了“嫡长”二字中的“长”。
  但后来,偏偏就是不占任何优势的他,最后被立为了太子,并且在隆佑帝驾崩之后顺利的登上了皇位。
  而自新帝登基之后,晏池就以着极快的速度成为了新帝身边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不过区区三十许的年纪就在朝中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在想起来……
  若是晏池的话,他是有足够的影响力让新帝说出那番话的,不是吗?
  有了这样的猜测,陆寻心里便又忍不住有些酸酸的。
  三哥……
  即使那时她已嫁作人妇,即使那时的她和晏池一年都未必能见得了一次,但三哥由始至终,还是牢牢将她护在了身后的,不是吗?
  这样想着,陆寻心里突然有了种想要马上见到晏池的冲动。
  不过,想想自己现在还在刘府作客呢,陆寻又在心里暗暗啐了自己一口。
  不管怎么样,她与晏池都是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之下的,想要见三哥,只要回去之后稍微等个一时半会儿的也就行了,她这是急什么呢?
  按捺下心里的急切,陆寻忍不住笑了笑,然后才又领着青时和林月赶紧回到了荷塘边的竹舍里。
  见着陆寻总算是回来了,李慧娴和陈氏都不由松了口气。
  上次陆寻去林家作客,就差点惹上一场祸事,这次去个净房又好半天才回来,也难怪她们会担心了。
  “寻寻,你回来了就好了。”陈氏道。
  陆寻闻言失笑不已,“大嫂,二嫂,我也没那么倒霉,哪里能走到哪里都有人盘算着害我?之所以回来得晚了点,也是因为去了净房之后在刘府的客房里略休息了一会儿。”
  她没有将中途遇到安喜县主和皇长子的事说出来。
  毕竟,现在的她可是不应该认识皇长子的。
  再说了,身为皇长子,却出现在刘府的内宅里,这其中说不得便有着什么不能说的隐情,甚至涉及到了储位之争,要是传了出去,皇长子在宫里本就不怎么好的处境只怕更是要雪上加霜,说不得还得被人参上一本。
  那可是未来的新帝,陆寻不说要巴结上去,总不能就这样得罪了吧?
  听陆寻这样说,李慧娴和陈氏总算是放下心来了。
  又在竹舍里坐了一会儿,便到了开席的时候。
  陆寻四下里看了一圈,便找到了周氏妯娌三人,而且还发现,乔氏这个女主人,这时正拉着卫氏的手满脸堆笑的说着什么。
  而与乔氏相反的是,卫氏,甚至是周氏和章氏,面上的表情都算不上好看。
  看那模样,若不是顾忌着场合,只怕卫氏几人都要与乔氏翻脸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
  陆寻在心里疑惑。
  好在,这个时候刘府的丫鬟也开始上菜了,大概也是知道这不是说话的好时机,乔氏倒也没有再拉着卫氏不放,只又与卫氏三人说了几句话,便忙着去安排上菜的事,以及招呼其他的女眷去了。
  卫氏拧着眉头坐下,然后便注意到了陆寻看过来的目光。
  哪怕脸色不怎么好看,她也仍换上笑容,朝着陆寻这里点了点头,面上明显有安抚的意思。
  陆寻见状心里便又是一突。
  从卫氏的表现来看,先前乔氏拉着她说的话,明显是与自己有关?
  会是什么呢?
  陆寻在心里暗自思量。
  一直到吃完寿宴,陆寻都没有想明白这件事。
  陆刘两家是姻亲,但乔氏对于陆滢这个儿媳尚且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甚至还打了将浩哥儿从陆滢身边抱走自己来养的主意,对于陆寻这个儿媳妇的堂妹,可想而知乔氏能有几分的耐心。
  往来应酬时见了,乔氏倒也能给陆寻一个笑脸。
  但陆寻也知道,这可不代表乔氏有多喜欢她,无非也就是面子情罢了。
  既然如此,乔氏又怎么会因为她而那般亲热的拉着卫氏,而且还惹得卫氏如此不快?
  真要说……
  陆寻也只能想到自己的亲事上来。
  莫不是,乔氏这是打上了自己亲事的主意?
  真要是如此,陆寻倒也只能说乔氏这是手伸得太长了。
  卫氏如今是在盘算着要替陆寻定一门好亲,但她是陆寻的母亲,替陆寻考虑亲事那也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了,其他人,便是陆府的老太太都没有在陆寻的亲事上指手划脚的,怎么到了乔氏这里,她一个长房的亲家倒是想要掺和一把了?
  也难怪周氏先前的表情也不怎么好看了。
  这乔氏,可真是不知所谓!
  陆寻这样想着,便忍不住摇了摇头。
  哪怕乔氏真是打了自己婚事的主意,陆寻也是半点都不觉得担心的,因为她知道卫氏自然会替她挡了回去。
  既然如此,她又有什么好担心,甚至是生气的?
  就是不知道,乔氏提的到底是哪家的公子,竟然会让卫氏这般生气。
  想来,总不会是什么好人家就是了。
  用完寿宴之后,乔氏又招呼了众女眷们前往戏楼那边听戏。
  听陆滢说,这戏楼是乔氏特意为了这次的寿宴而搭建的,前后花了大半个月的功夫才建好,搭建好戏楼之后,乔氏又早早的定了京城最负盛名的戏班子,力求将自己这四十寿宴办得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
  可不是么?
  领着众女眷们前往戏楼时,乔氏可谓是面泛红光,可别提有多得意了。
  陆寻都能看出来,那些夫人们在随着乔氏往戏楼那边走的时候,有不少人虽然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实则心里多少都有些不屑。
  这年头有着“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说法,乔氏也只不过是命好,才没遇上一个喜欢这年头有着“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说法,乔氏也只不过是命好,才没遇上一个喜欢


第255章 盘算
  当然了,众夫人们也就只能在心里酸上两句罢了,谁让乔氏就是有这样的好命呢?
  陆寻这时才找着机会来到卫氏的身边,一边挽着卫氏的胳膊跟着往前走,一边压低声音问道:“母亲,方才刘家大夫人与您说什么了,您的脸色那般难看?”
  卫氏向来少与人起摩擦,要不是乔氏真的说了什么话惹恼了她,哪怕是看在周氏和陆滢的面子上,她也绝对不会那般情绪外露的。
  陆寻估摸着,也就是自己的亲事能让卫氏如此了。
  卫氏闻言面上又微微一僵,她正要说什么,就见走在最前面领路的乔氏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回头看过来,在看到陆寻时,乔氏还明显眼中一亮,便是面上的笑容也跟着加深了几分。
  卫氏面上恼怒更甚。
  而陆寻……
  若说先前还只是猜测,那么现在基本上就可以肯定,乔氏先前与卫氏说的是什么了。
  她不由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前世的这个时候,她已经在老太太的作主之下与程越定了亲,然后更是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出嫁了,而那时的陆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若不是刘拙和刘安坚持,乔氏都要将陆滢从刘家轰回来了,又哪里有那个闲功夫来管陆寻的亲事?
  这一世陆家完好无损,乔氏当然不可能跟陆家翻脸,反而打上自己的主意了。
  陆寻在心里感叹的时候,卫氏已经沉下脸,她也跟着压低声音:“寻寻,这里不是说话之处,等回去了再与你详说。”
  这是没准备瞒着陆寻了。
  陆寻于是点了点头,也不再追问。
  乔氏花了重金请来的戏班子果然不错,众夫人之中有好些都是爱听戏的,这半下午倒也真的听得如痴如醉的。
  直到太阳开始西斜,戏台上的戏也落幕了,众夫人们这才先前与乔氏道了别,领着自家的晚辈们一起回了府,至于这一整天,哪家与哪家有结成儿女亲家的意思,那就得各家自回去再行商量了。
  陆家众人倒是落在了后面,等周氏向乔氏道别的时候,乔氏已经将各府的女眷送得差不多了,不仅亲自将众人送到了垂花门外,还拉着卫氏的手好半天都不肯放,那股子热情劲儿让陆寻看了都忍不住觉得腻得慌了。
  不仅是对卫氏,尤其是看向陆寻的时候,那眼神都快将陆寻给烤化了。
  陆寻这时候倒是有些好奇起来,乔氏到底是想将自己说给谁,怎么看她这反应都有些不对劲。
  好不容易摆脱了乔氏,一行众人分别上了马车,才坐稳了,陆寻便又抱着卫氏的胳膊摇了摇,“母亲,那刘家大夫人看我的眼神真是让人得慌,就跟我在她眼里就是一块任她挑选的肥肉一般,她今天与您说的是不是关于我的事?您可赶紧着好好与我说说吧,否则我今晚只怕都睡不安稳……”
  卫氏的脸色本就难看,听陆寻这样一说,更是阴沉似水。
  好半晌,她才道:“罢了,原也没想着瞒你……”
  乔氏果然就是打上了陆寻的亲事的主意。
  事实上,卫氏现在本就正在考虑陆寻的亲事,若是乔氏真是好意作媒,哪怕最后不成,卫氏也断不会如此动怒,反而只会感激的。
  但乔氏提到陆寻的亲事,可不是真的想要为了陆寻好。
  只因为,乔氏提的那男方,是她娘家的侄子。
  卫氏当场就差点与乔氏翻脸,偏偏乔氏还当她那娘家侄子是什么宝贝,半点没看明白卫氏的脸色。
  “乔家那位少爷?”陆寻也跟着乍舌。
  她现在也想问问,乔氏是不是脑子不清醒,要不怎么会提这么个人出来?
  要说这乔家的少爷,在京城还真是很有些名气。
  前面就说过了,乔氏当初嫁到刘家的时候,刘家还并没有现在这样的富贵,因而乔氏的出身其实并不高,还是在刘家随着刘拙的步步高升而发迹了,乔家才因为乔氏这个刘家的媳妇而跟着一点点水涨船高。
  但是,乔家的地位到底不是凭借自己的本事来的,而是靠着有乔氏这么一位姑奶奶,根基自然是极其不稳,甚至京城众人之所以能高看乔家一眼,不过是看着刘家的面子。
  如此一来,再怎样的地位,当然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就乔家那个独子,京城谁不知道那就是个整天不干正事儿只知道溜鸡斗狗的纨绔子弟,前不久还有消息说,那个乔天佑跟人争一个楼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