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容闺-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还有老太太呀!
  就如胡嬷嬷所说,老太太向来再是睿智不过,这么点儿事情,到了老太太那里,还真就不是事儿。
  再则,老太太也是万分希望二房好的,出了晏氏夫妇这件事,老太太定会竭力替二房着想。
  这样一想,章氏当然再也坐不住了,换了身衣裳带着胡嬷嬷就往了福寿居去。
  福寿居里,老太太正由身边的丫鬟们簇拥着,看着丫鬟们绣花,一边看还一边与王嬷嬷道:“……到底是老了,别说是绣花了,现在就是针都拿不住了,想当年为了养活自己和立哥儿,都不知道做了多少的绣活儿去换银子呢……”
  这是在回忆当初了。
  老太太与弟弟闵立自幼就失恃失怙,那时为了养活自己与弟弟,老太太可是什么活儿都做过,这做绣活儿换银子,自然也不在话下。
  听老太太这样说,王嬷嬷跟着便笑道:“老太太您可哪里老了?”
  周围的丫鬟们闻言也都凑趣,说着讨喜的话,将老太太哄得乐呵呵的。
  老太太自然知道王嬷嬷和丫鬟们都是在哄她,但不过是图个乐子,又何必较真儿呢?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有小丫鬟进来禀报,道是二夫人到了。
  老太太是有些诧异的。
  这时离着早膳之后众人从福寿居里散了也没过去多长时间,章氏这去而复返的,莫不是有什么要紧事?
  这般想着,老太太遣退了围坐在一起的丫鬟们,吩咐王嬷嬷道:“将二夫人请进来吧。”
  王嬷嬷应声退下。
  不一会儿,章氏和胡嬷嬷就被王嬷嬷领了进来。
  老太太先将章氏打量了一番,发现她眉宇之间有着淡淡的愁绪,便也没有吩咐丫鬟们送茶点,而是直接问道:“老二家的,你这么急着过来,是有何事?”
  章氏看了看立于老太太身后的王嬷嬷,知道这是老太太极为信任的人,便也没有什么避讳,直接就将之前砚台来禀报的事说了一遍。
  然后,章氏有些忧心地道:“母亲,也是儿媳无用,那晏氏夫妇当初信誓旦旦的说了,只要池儿过继到咱们家,他们以后就再也不来打扰池儿的生活了,儿媳那时候竟然也相信了他们的话,偏他们如今还拿着池儿的前途威胁上了,儿媳倒不是怕了他们,只是担心会对池儿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一时又想不到万全之策,这才会想着请了母亲出出主意……”
  章氏当然不会怕晏氏夫妇,她只是担心打了老鼠伤了玉瓶而已。
  老太太闻言收敛了面上的笑容。
  能与陆老太爷相互扶持几十年,老太太可不像她如今表现出来的这般,只是个慈眉善目的普通老太太,听到晏氏夫妇竟然妄想着拿了晏池的名声来威胁晏池就范,老太太眉宇之间便多了几分凌厉。
  “这件事,池儿做得没错。”好半晌之后,老太太才淡淡地道,“若是这次真的允了他们,将来这两人只怕会一次又一次的找上门来,没的恶心人。”
  章氏也点了点头。
  事实上,对于晏池没有任何的犹豫,就拒绝了晏氏夫妇,章氏心里也是高兴的。
  晏池已经是她的儿子,她自认对晏池也是尽心尽力,若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晏池还一心惦记着晏家那些事,那就该轮到章氏不高兴了。
  “不过……”章氏微微拧起眉头,“母亲,儿媳担心的是,万一那晏氏夫妇真的在恼怒之下传出什么于池哥儿不好的话来,会对池哥儿将来的前程造成不好的影响,要不要……”
  没等章氏将话说完,老太太便一眼望过来。
  章氏于是住嘴不言。
  陆家在官场立足这么多年,不仅有着老太爷留下的这些人脉,就是如今的陆政三兄弟也都在朝为官,想要收拾一个晏家,那还真是再轻松不过的事情。
  章氏所言便是指的这个了。
  不过,老太太显然是不同意的。
  “老二家的,你若是真的这样做了,这件事若是能捂一辈子倒还好,但凡有一天被旁人知道了,总少不了一个我们陆家仗势欺人的名声,说不定还会有人说你是唯恐池儿向着生父生母才故意如此,到时候只怕是浑身长满了嘴都说不清了。”老太太道。
  章氏一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
  她低下头,为自己的思虑不周而羞愧起来,也庆幸自己听了胡嬷嬷的话,前来请教老太太,否则,只怕做错了事都还不自知。


第116章 对策
  心里这般庆幸着,章氏就更想从老太太这里得到一个完美的解决之法了。
  她于是又朝着老太太行了个礼,“母亲,儿媳愚钝,仍想不出有什么法子能完美的解决这件事,还请母亲教教儿媳……”
  老太太闻言轻轻啜了一口杯中的茶水,牵了牵唇,“完美的法子?”
  章氏一怔。
  她自然是想寻到一个完美的解决之法,不仅能解决了像是水蛭一样巴在晏池的身上想要吸血的晏家人,又能半点不伤到晏池的名声以及晏家的声誉,难道这有什么不对吗?
  见章氏不解,老太太也没有兜圈子,直接道:“老二媳妇,这些日子以来,你大概也能看得出来,就算池哥儿对于晏家没有什么留恋的,但晏家那些人却不是这样想的,只要在他们看来池哥儿能给他们带来好处,他们便绝对不会放过池哥儿这棵摇钱树。”
  章氏闻言点头。
  她心头其实是极为懊恼的。
  当初晏海和余氏的保证还历历在目,这才过多久,这夫妻俩就已经露出了他们的真面目。
  大概,这两人是压根儿就没将当初的保证放在心上吧。
  老太太又道:“二房这么些年才得了池哥儿这么一个儿子,我自然也是希望二房能够好好的,这晏家人都是难缠的,若是真的应了他们一次,以后无论是你和老二还是池哥儿,都会被他们紧紧缠上,越是如此,就越不能由着他们胡来,所以,最好的法子,当然是不理会他们。”
  “不理会他们?”章氏轻轻拧眉,“可是……”
  从她的本心而论,章氏当然也是不想理会晏海和章氏夫妇的。
  晏池当初在晏家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章氏也早早的了解到了,她是既生气又心疼又庆幸,若不是晏池不得晏氏夫妇的欢心,她和陆绩也不可能得到这样一个好儿子。
  但这次出事的是晏氏夫妇极为疼爱的长子,若是晏江真的因为陆家的不理会而出了什么事,只怕晏氏夫妇是绝对不会罢休的,他们真的做得出来放出话来坏晏池名声的事。
  就算晏氏夫妇将他们现在住的宅子拿了出去抵债,被打回原形的他们心里又哪里能甘心,亦是极有可能出于报复而对晏池不利。
  不管怎么看,这也不是个好的解决之道啊。
  到时候,不仅晏池会得一个冷血无情,置生父生母血缘兄长于不顾的名声,就是过继了晏池的陆家,只怕也会被人说上一句见死不救。
  老太太哪里能看不出章氏的疑惑,她淡淡地道:“只有让晏家的人知道,他们无论怎么做都威胁不到陆家和池哥儿,他们以后才会消停了,不再打什么不该打的主意,至于老二媳妇你担心的事……”
  说到这里,老太太微微眯起眼睛,眼里闪烁着锋芒,“与其被动的被人算计,倒不如由咱们亲自将这毒瘤给挑破了,这世间,可多的是像你和老二一样过继子嗣的,若是过继来的孩子都得时时想着从前的家人,呵,不用咱们做什么,那些人就先会跳出来!”
  章氏先是一愣,然后恍然大悟。
  就如老太太所言,如今的京城,乃至于整个大安朝,因为没有子嗣而过继孩子的人家绝对不在少数,而且大多还都发生在高门大户之中。
  远的不说,就说如今的隆佑帝的亲妹妹安阳长公主,下嫁给驸马李进二十年也只得了安喜县主一女。
  驸马李进乃是李家独子,这血脉传承自然也就极为重要,就算安阳长公主乃是尊贵的皇室公主,但既然已经出嫁,也不得不为李家的血脉传承考虑,就算再怎么不甘愿,也于几年前过继了一个李家族亲的孩子做嗣子。
  自从过继嗣子之后,公主府就再没消停过。
  原因,就在于那嗣子的生父生母。
  安阳长公主既然都已经过继了嗣子,又哪里能见得那嗣子的生父生母与嗣子亲近?
  因此可没少闹出过事来。
  这次晏江的事,陆家若是不予理会,想也知道,晏氏夫妇无论是眼睁睁看着晏江被砍了手脚,还是忍着心痛拿了他们现在住的宅子去抵债,事后都绝对会出于不忿之下传出于晏池不利的话来。
  到了那时……
  谁又能知道,这件事会不会触碰到安阳长公主哪根敏感的神经?
  就算不说安阳长公主,京城也还有许多有着类似经历的人家,只这些人,就绝对不会觉得陆家以及晏池的行为有什么不对,更不会觉得晏氏夫妇巴在晏池身上吸血不成便反咬一口的作为是对的。
  只要这次的事过去了,那将来,陆家就再不用担心晏池会被晏氏夫妇打扰了。
  章氏越想越觉得真的就该如此,她一掌拍在自己的膝盖上,满脸喜色地看着老太太,“母亲,还是您看得长远,想要一举解决那夫妻俩,就该如此,儿媳知道该如此做了,不,咱们根本什么都不需要做!”
  老太太闻言只笑了笑。
  从老太太这里得了解决之法,章氏也没有在福寿居里多呆,带着满脸的喜色回了春晖院。
  回到春晖院之后,章氏想了想,唯恐晏池会因为这件事而担心,又遣了胡嬷嬷去了晏池那里,特意叮嘱了晏池一番,让晏池不需要为了晏氏夫妇找上门来的事而介怀。
  晏池将胡嬷嬷送走了之后,眼里若有所思。
  晏氏夫妇找上门来的事本来就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因而没用多久,陆府的众人也都先后知道了,这其中当然包括了陆寻。
  对于这件事,陆寻是极为吃惊的。
  因为,在她的记忆之中,前世是没有发生过这件事的。
  不过……
  仔细想了想,陆寻倒也能想明白这一世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
  前世的陆绩和章氏过继晏池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对晏池也远没有这一世这般看重,晏氏夫妇当然也就没能从章氏手里得到那么多的好处,晏江自然也就不可能会有那么多的银子学着人去赌了。


第117章 
  想到这些,陆寻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世间事还真是都有因果的,就比如晏江这事。
  陆寻只是听说了晏氏夫妇为了晏江的事上门寻晏池拿银子,倒是不知道晏池的反应,以及后来章氏与老太太之间的谈话,因而有些压不下心头的好奇心与担心。
  好奇,当然是因为想知道晏池到底是如何应对的。
  担心,则是因为陆寻知道,这晏氏夫妇这次只要从晏池这里尝到了甜头,类似的事以后便不会少发生。
  是以,陆寻压了再压,到底是没能忍住心里的好奇心,用过午膳之后,连午睡都直接免了,就往了晏池那里去。
  晏池这时候也将将用了午膳,正在院子里消食,见了陆寻匆匆赶来,不用问他都知道陆寻是为了什么事了。
  慢条斯理的又走动了两圈,晏池才在陆寻那眼巴巴的目光注视下,领着陆寻像是以往一样进了书房,一边在书桌边坐下,还一边问陆寻:“三妹妹,你这样急匆匆的赶来,是想急着看上次没看完的那本书吗?”
  这是逗起陆寻来了。
  陆寻哪里能看不出来这一点,她直接坐到了晏池的对面,有些不满地道:“三哥,你就不用逗我了,你明知道我是来做什么的!”
  一边说话还一边瞪着晏池,只差在晏池的身上瞪出一个洞来了。
  顶着陆寻的瞪视,晏池面上倒是多了淡淡的笑意,“三妹妹不说,为兄又哪里能知道?”
  倒是一副再镇定不过的样子。
  看到晏池这副模样,陆寻心里的担忧倒是散去了不少,也跟着变得悠然起来,她一手将晏池刚刚拿在手里的书拿过来放到一边,又凑近了一些,道:“三哥,你就别跟我兜圈子了,告诉我吧,那晏家人找过来的事,到底要如何解决?那两个人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三哥你要是一个解决不好,只怕他们不甘心之下还会做出什么对三哥你不利的事来……”
  说着话,陆寻又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晏池这时正仔细打量着陆寻。
  因为急于想知道答案,这时候的陆寻往着他这边凑了许多,两人之间的距离极近,近到晏池都可以就着午后的阳光,清晰地看到陆寻那白净的脸上细细的绒毛。
  陆寻到底年纪还小,一张脸顶多也就巴掌大小,两丸葡萄一般的眼睛更像是会说话一般,眼睛每眨一次,卷翘的睫毛便会在眼下形成一道小小的阴影。
  看着这近在咫尺的小脸,不知道怎么的,晏池心头就是微微一动。
  甚至,就连陆寻与他说了什么,他都没怎么听清楚。
  陆寻倒是察觉到了晏池的不专心,心中急切之下,她忍不住伸手轻轻推了推晏池的胳膊,“三哥,你这是发起什么呆来了,我正问你问题呢,那晏家人可不是好打发的,这次……”
  晏池这才回过神来。
  他将陆寻对他的关心看在眼里,心里倒是突然多了些愉悦,先前那因为晏氏夫妇又找上门来而有的淡淡的不悦也不知不觉间就散了去。
  “三妹妹,这件事,你倒是不用担心。”晏池道,“不管晏家人想要做什么,都是不可能对我,以及对陆家造成什么损伤的,你只需要看着就是了。”
  说话的同时,晏池的眼里闪动着淡淡的光芒。
  事实上,就算没有章氏后来特意让胡嬷嬷走的这一遭,晏池也不会因为晏氏夫妇的威胁就去做什么。
  身为寒松居士的关门弟子,晏池在寒山书院,可不仅仅只是读书而已。
  寒松居士虽然看不惯官场的种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不懂官场以及京城的局势了,这几个月来,晏池跟着寒松居士,就已经将京城各家的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
  像陆家二房这样,过继子嗣来传承香火的,在京城的高门大宅里不知凡几,可不是所有人都认为嗣子应该记得生父生母,并且该任由生父生母予取予求的。
  就算晏氏夫妇这次没有传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晏池也准备自己在后面推一手的。
  总要彻底打消了晏氏夫妇将他当成摇钱树的念头才好。
  好在,老太太那里,显然和他也有着一样的想法。
  听了晏池这信心百倍的说法,陆寻倒是没有之前那般担心了,不过心里的好奇倒是更盛了一些,她忍不住又追问:“三哥,可不兴像你这样说话说一半的,到底有什么法子,你就直说好了!”
  晏池闻言但笑不语。
  之后,任陆寻怎么追问,晏池都再也不多说一个字,可将陆寻气得呀,简直恨不得抓起桌上的书本就敲一敲晏池的脑袋了。
  后来见晏池是真的不会多说什么,陆寻这才嘟着嘴暂时按捺住好奇心。
  就像晏池所说的那样,这件事想来用不了多久也就有分晓了,她只需要耐心一点等着看结果就是了。
  这样一想,陆寻倒也就安生下来了。
  想着反正都已经到了晏池的书院里,倒不如将之前没看完的那本书接着看完,陆寻倒也没有再回去午睡,而是将那本书找了出来,如以往的许多次一般,与晏池相对而坐,静静地看起书来。
  晏池这时也重新翻开了书本。
  他往已经专心看书的陆寻那里看了一眼,然后唇畔带着淡淡的笑意,也低头看向自己的书本。
  书房里,于是就这样安静下来。
  ……
  晏氏夫妇找上门来一事的后续,陆寻果然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与当初对晏池这个次子的毫不在意不同,晏氏夫妇对于长子晏江可是寄予了厚望的,两人更是认定了晏江之所以会沾上“赌”之一字,也只是年少不懂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晏氏夫妇当然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长子被那些要债的人砍了手脚。
  从晏池和陆家那里没能拿到银子,无奈之下,晏氏夫妇也就只能如晏池所说的那般,最后不得不拿了他们现在住的那座二进的宅子去抵了债,这才终于换回了晏江的平安。


第118章 传开
  知道晏氏夫妇的选择之后,陆寻忍不住替晏池打抱不平。
  很多事最怕的就是对比,晏氏夫妇为了晏江能舍了才住了不久的宅子,宁愿回到从前那破院子去住,当初晏池生病时却连送他去医馆看病都不愿意,而是选择将他送到甘霖寺去,也难怪晏池会觉得寒心了。
  不过,晏氏夫妇虽然舍了宅子,但心里到底还是对陆家,对晏池存了怨愤,才收拾了东西回到从前的住处,两人就顾不得会不会得罪了陆家让日子更难过,在旁人好奇的问及他们为什么会回来时,话里话外的指责晏池这个亲生儿子不敬生父生母,陆家袖手旁观见死不救云云。
  在他们的嘴里,晏江只是被人哄骗了才会去赌博,就算欠下那晏家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