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容闺-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陆寻是不会劝晏池的。
  想想余氏当初是如何对待晏池的,陆寻又哪里还会劝着晏池待余氏好一些?
  想起余氏今天过来的目的,陆寻倒是有些好奇起来。
  “三哥”她扯了扯晏池的衣袖,“先前我一直也没问过,怎么着,我那好婆婆的敕命”
  按着大安朝的惯例,给朝中官员家的女眷封赏时,向来都是先封赏其母,然后才是其妻。
  陆寻的敕命在成亲之后很快就下来了,她原本还以为余氏与她一样,甚至是比她还要早拿到敕命,想着余氏这样的母亲也能靠着最不得意的那个儿子得到封赏,她心里还颇义愤填膺了一阵。
  也是到今天,余氏领着何氏找上门来,她才知道,原来余氏压根儿就没有得到封赏。
  要说这中间没有晏池的事,陆寻可是半点都不相信的。
  但是
  晏池又是用了什么法子?
  要知道,能决定要不要封赏官员的家眷,只有隆佑帝才有决定权,晏池又是如何让隆佑帝作出这样明显有悖于常态的决定来的?
  这次可与上次晏池请来圣旨赐婚的那次不同。
  若说上次还算是用了晏池与陆寻之间的关系,以及那些外在的流言,让隆佑帝想起了当年那些往事,从而起了意赐婚,那么这一次,晏池又是如何把准了隆佑帝的脉?
  虽然认识晏池都两世了,但陆寻很多时候都仍会觉得,晏池是一个很是神奇的人。
  想到这里,她又将晏池的胳膊用力抱住,就像是生怕晏池会跑了一般。
  “三哥,你赶紧告诉我,要不然我今晚可就要睡不着觉了!”陆寻撒娇道。
  晏池笑着摇摇头。
  为了不叫陆寻晚上睡不着觉,他便也将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虽然与上次赐婚之事不尽相同,但大致上也差不离,当今皇上在政事上算是一位明君,但因为如今那位太后从前的特殊身份,当今皇上从前在宫里可没少吃苦”
  尤其是从隆佑帝名义上的母亲,早已薨逝的那位太后那里。
  知道了这些,再结合自己现在的情况,想要把准隆佑帝的脉就不难了。
  当然了,说是不难,但实际上也就是对晏池来说。
  至少,就算将一切都掰开了揉碎了的跟陆寻说上一遍,再让她来谋划同样的事,她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三哥你可真厉害!”陆寻笑眯眯地道。
  不仅厉害,而且还胆大非常。
  换了是旁人,哪怕明知道那些以往的秘莘,只怕也不敢做出揣测圣意,甚至是顺水推舟一般的算计当今皇上的心思这种事。


第346章 
  这样胆大,在皇权至上的当下甚至是极为大逆不道之事,虽然并不值得欢欣鼓舞,但陆寻闻言就是忍不住的有些骄傲。
  她的三哥呀
  看着陆寻眼里那半点也不知道掩饰的崇拜,晏池只觉得这盛夏所有的燥意,似乎都在陆寻这样的眼神之中尽数消散了。
  那种感觉,可别提有多畅快了。
  在这样的心情之下,晏池自然不想再提起余氏的事。
  他于是换了另一件事与陆寻说,“寻寻,马上就要到你的生辰了,这个生辰你准备如何过?”
  陆寻闻言微微一顿。
  她不过是过个十七岁的生辰,说起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是她自己也没有如何将这个生辰当作一回事,只是想着到时候与晏池一起好好吃上一顿饭,再给府里的丫鬟婆子家丁小厮们都赏些赏钱,便也算是过了生辰了。
  但听晏池的意思,还想替她操办一番?
  陆寻于是摇了摇头,“三哥,不过就是个生辰而已,哪里需要劳师动众了,就咱们俩随便过一过也就行了”
  话说到这里,想起从前的每一次生辰,陆府里众人都会热热闹闹的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尤其是卫氏,更是会精心替自己准备生辰礼物,将东西给自己前,还会感慨着说“母亲的寻寻又长大了一岁”,陆寻便微微一顿。
  上次回陆府,还是三朝回门那日。
  这一转眼,也有大半个月了。
  长到这么大,陆寻还是第一次离开陆府这么久,而且,想着那个自己生长的地方以后再也不能随意的回去了,她心里便极为怅然。
  也不知道,父亲母亲,玮哥儿恒哥儿,还有府里其他人都怎么样了。
  晏池是何等心思敏锐的人,一见着陆寻这略有些恍惚的神情,便猜到了陆寻这是在想些什么了,他略想了想,然后轻轻拍了拍陆寻的后背,“寻寻,不如这样吧,这次你过生辰就好好的置办上几桌,再请了岳父岳母他们一起过来替你庆生,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呆上一天,可好?”
  当然好!
  陆寻乐得就差没蹦起来了。
  “好呀好呀!”她连声道。
  晏池见状也不由眉眼一弯。
  他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总算是将陆寻娶了回来,自然想看到她开心快乐,既是如此,不过是让她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过上一个生辰而已,又算得了什么?
  而陆寻,这时候已经盘算着,到时候应该准备些什么菜式了。
  转眼就是陆寻的生辰。
  这天也正好是晏池休沐的日子,夫妻两个早早的就一起起了身。
  用完早膳,陆寻笑眯眯地道:“三哥,父亲和母亲肯定早早的就带着玮哥儿恒哥儿一起来咱们这里,因为母亲一定想早些过来,看看我这段时间过得怎么样,有没有被三哥你欺负”
  晏池闻言扬了扬眉,“那,寻寻,你觉得我有没有欺负你?”
  也不知道为何,明明是一句看着再正常不过的话,听在陆寻的耳中,却硬生生的就从中听到了几许的暧昧。
  她双颊一红,跟着瞪了晏池一眼。
  “三哥,我与你说正经事呢!”陆寻道。
  晏池很是无辜,“寻寻,你是不是想岔了什么,我这不也是在与你讨论正经事吗?”
  陆寻便只剩下了瞪眼的份。
  见她如此,晏池也不再逗她了,只轻轻拥着陆寻,“寻寻,岳父岳母向来疼你,会想着早些过来看看你过得怎么样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以后你白天若是无聊了,只管回陆家与岳母说话,只要让人给我送个信儿便成,等我下衙了去陆家接你。”
  陆寻闻言心中一暖。
  她觉得,她前世也没有做什么了不得的善事呀,怎么就能得到一个像三哥这样好的夫婿呢?
  这般想着,陆寻也没有推辞晏池的好意,只冲着晏池连连点头。
  夫妻俩正说着话呢,就有人进来禀报,道是陆栩与卫氏领着玮哥儿和恒哥儿到了。
  这么些日子没有见着家人,陆寻这时候得了消息哪里还能坐得住,当即便拉着陆寻的衣袖,一起往外迎了去。
  不多时,两人便见着了迎面走过来的陆栩几人。
  陆栩和卫氏并排走在前面,后面则是玮哥儿和恒哥儿。
  见着陆寻,四人面上都露出笑容来,“寻寻三姐姐”
  然后互相打量。
  直到确认陆寻不仅面色红润,而且眉目之间都流露出幸福与快乐,可想而知成亲这段时间她是真的过得极好,陆栩与卫氏这做爹娘的才总算是放下心来。
  互相打了招呼之后,卫氏笑着道:“寻寻,你祖母这两日身子有些不舒坦,你大伯母要留下来侍疾,你二伯母又有安哥儿要照顾,便都不过来了,承哥儿媳妇和弛哥儿媳妇在后面”
  至于陆政和陆绩,一来他们很忙,二来陆寻不过是晚辈,她过个生辰,自然也是不用劳动两位伯父的。
  陆寻听到老太太身子不适,连忙问道:“母亲,祖母怎么样了?”
  卫氏道:“这几日天热,老太太年纪大了屋子里又不能摆冰盆,受了些热,好在吃了大夫开的药的之后倒也有所好转,只不过精神有些不济,需要多休息”
  陆寻这才略放下心来。
  老太太本就年事已高,事关老太太的身子骨,自然需要再小心不过。
  放下心来之后,知道周氏和章氏不能过来,陆寻心里倒也有些小小的遗憾。
  周氏是要留下来侍疾,这自然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不过章氏
  大概确实要照顾平哥儿,但陆寻想来,章氏更多的只怕也是不想见着晏池吧,虽然在有了平哥儿之后,章氏对晏池当初离开陆家之事也多了些释怀,但她不想见到晏池,这总是不会错的。
  知道章氏的心结,陆寻略摇了摇头,便也不再多想了。
  她笑着对卫氏道:“母亲,我还给大姐姐和二姐姐也下了帖子,她们都说今天一定会到呢。”
  自从各自成亲之后,姐妹几个想要见面倒是越的难了。


第347章 
  卫氏看着陆寻面上的笑容,又是替她感到高兴,又有些担心。
  现在看来,陆寻倒是嫁得好,有晏池乐意这样宠着她逗她开心,但又有谁能保证,晏池就能这样一直宠着陆寻呢?
  倒不是卫氏不相信晏池,而是人心本就易变,活到卫氏这个年纪,她也看过太多的人与事了。
  是以,卫氏轻轻在陆寻的手上拍了一下,告诫道:“寻寻,你如今已经出嫁了,既然如此就该有个做妻子的样子,可别什么事都让池哥儿来替你操心着。”
  卫氏意有所指。
  陆寻冲着卫氏嘻嘻一笑,“母亲您还与我打哑谜啊?”
  卫氏看着她这副模样,忍不住又拧了她一下,“你这丫头,都已经出嫁了,怎么还跟个不懂事的小丫头一样?前几日你婆婆来了吧,听说离开的时候表情不怎么好看?”
  虽然晏宅离着陆家有一段距离,但是因为陆寻的关系,卫氏总是难免的就对晏家这边的情况多关注了几分,余氏和何氏上门又没有避着旁人,不管是来时还是离开时,那难看的面色更是没有半点遮掩的,卫氏想要知道还真不难。
  陆寻点了点头。
  面前的是人是生她养她的母亲,对着自己母亲,还有什么好隐瞒的?
  她道:“我那婆婆不知道听谁说她也应该母凭子贵,偏偏又没有得到封赏,这不就认定了是我从中作梗,想要向我讨个公道呢……”
  说这番话时,陆寻是半点也没有隐藏自己的嘲讽。
  卫氏闻言先是往晏池那边看了一眼。
  这时的晏池正与陆栩走在一起,两人身后还跟着玮哥儿和恒哥儿,四人时不时的交谈几句,看起来倒也格外的和谐。
  察觉到卫氏朝自己看过来,晏池笑着冲卫氏点了点头。
  见晏池面上没有任何变化,想来是没有听到先前陆寻那番话,卫氏才总算是放下心来了。
  她在陆寻的胳膊上重重拧了一下,直到陆寻痛得吸气了才松开手,略有些严厉地看向陆寻,卫氏道:“寻寻,看来从前我还是太纵着你了,倒是将你给惯得不分轻重起来,不管怎么说那也是你的婆婆!”
  对于余氏,卫氏当然也没有任何的好感。
  可没有好感归没有好感,她却不会纵容陆寻因此就将对余氏的不屑尽数摆在面上来,毕竟,就如她所说的那般,既然陆寻已经嫁给了晏池,那余氏再怎么说也是陆寻的婆婆,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改变的事实。
  若是让外人听到陆寻竟然用这种语气说自己的婆婆,外人可不会去想晏家的那些恩怨,而只会说陆寻这是不敬长辈,这是不孝!
  一个“孝”字,在很多时候都能将人生生压垮了。
  陆寻这个做儿媳的,若是背上一个不孝的名声,只是旁人的唾沫星子,都能将她生生给淹没了。
  正是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卫氏才会如此严厉。
  陆寻闻言又冲着卫氏笑了笑,“母亲,我也就是在您的面前才会说这些,对着其他人,我又不是傻的,哪里能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而且呀,母亲您大可不必担心我,这些事三哥都知道,而且三哥还是站在我这边的呢!”
  说到后来,陆寻的语气里还我了几分骄傲。
  卫氏颇有些恨铁不成钢,抬起食指便狠狠戳在了陆寻的额头上,“你这丫头,叫我怎么说你好,正因为池哥儿是站在你这边的,你才更该替池哥儿着想,池哥儿可是要在朝中为官的,若是因为你的原因让他背上一个不孝的名声,只是那些御史就能让池哥儿吃一壶!”
  听卫氏这样一说,陆寻倒也真的愣住了。
  卫氏说的半点也不错。
  她是女子,若是被人安上一个“不孝”的罪名,只要晏池在背后支持她,她顶多也就是名声难听,被外人议论几句而已,只要晏池这个做夫妻的支持着,她不会有别的什么损失。
  但晏池就不一样了。
  身为朝廷命官,晏池的一举一动都有御史盯着,朝中的御史们也是不是因为近来京城太过平顺,盯起官员们来更是格外的卖力,真要是陆寻与“不孝”两个字沾上了边儿,那些御史又哪里能这样轻轻揭过?
  陆寻前世怎么说也是做了十几年的官眷,对这样的事自然是再明白不过的,她只不过是出于对晏池的信赖,所以才没有去想这些而已,现在被卫氏点出来了,她心里又哪里还能有侥幸?
  她不由微微抽了口气,心里先是一酸,然后迅速涌出感动来。
  她与卫氏能想到的事情,晏池不可能想不到,但哪怕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晏池也半点都没有让自己忍着余氏的意思,甚至还摆出车马来的站在自己的身后,用自己的态度告诉陆寻,不管出了什么事,总有他在后面撑着。
  叫陆寻如何能不感动?
  陆寻是经历过前世的,她更知道晏池能在朝中走出多远,若是因为她的原因而让晏池的前路受阻,她如何能接受?
  这些念头在陆寻的心里迅速闪过。
  尔后,陆寻冲着卫氏重重点了点头,“母亲,您教训的是,确实是我太过莽撞了,您放心,从今往后,在对待公婆这件事上,我绝对不会让任何人拿了把柄!”
  陆寻说得坚定。
  她觉得自己先前也确实想岔了。
  之前,陆寻总想着前面的那些年晏氏夫妇是如何对待晏池的,又是如何用自己的行动让晏池对自己的血脉亲人彻底死心的,出于心疼晏池的原因,便总是连带着看晏氏夫妇以及其他晏家人都不顺眼,对余氏这个不仅心狠,还目光短浅的婆婆更是没有任何的敬意可言。
  也正因为如此,那日余氏找上门来,她才会将自己的不喜与不屑表现得如此分明。
  现在回过头去仔细想一想,陆寻也觉得自己如此处事实在是有些蠢。
  不管怎么样,余氏也是她的婆婆,她这样做除了自己能感觉到一时的痛快之外,实在是叫人看不到任何的益处。


第348章 
  用卫氏的话来说,陆寻这是在用自己的名声去与余氏硬碰硬。
  现在细细想来,她完全不用这样做呀。
  就连林月都说过,余氏实在是个目光再短浅不过,见识也不高,极好打发的人,对付这样一个人,只需要付出极少的银子就能让她变得服服帖帖的了,又哪里用得着像之前那样,打了老鼠却伤和玉瓶?
  再看看晏池……
  要说对余氏等人的憎恶,只怕谁都没有晏池更甚。
  但晏池在面对晏家人时,却能做到不动声色,而且就算他做了些什么,也让人说不出他任何一句的不对来。
  就比如现在。
  晏家已经分家了,晏氏夫妇心疼长子与幼子,自己不愿意与晏池和陆寻一起住到大宅子里来,便是这样,晏池在奉养双亲的同时,也没忘了每月拉拔着自己的兄长一家和幼弟,甚至连两个妹妹的婚事,都是由晏池一手操办的,才能让两个妹妹嫁得如意……
  从这些方面来看,任是谁都不能说晏池有哪里做得不够的。
  而实际上呢?
  陆寻想想晏池所作的这一切,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前世好歹也在程家后宅里生活了十几年,陆寻并不是对这些算计全然不知,只不过重生以后,出嫁之前的爹娘护着,出嫁之后有晏池纵着,她一直没有重新将这些算计拾起来而已。
  现在既然得了卫氏的提点,陆寻当然不会再继续任性下去。
  不过就是做一个孝顺的儿媳妇么?
  三哥可以将晏氏夫妇高高供起来,她其实也可以。
  陆寻于是冲着卫氏点了点头,“母亲,您放心吧,我知道要怎么做了。”
  卫氏仔细观察了陆寻一会儿,确认她是真的知道了,而不是拿话来哄自己的,这才笑着点了点头。
  说笑之间,一行人便到了主院。
  这还是卫氏几人第一次来晏府,陆寻一路上不时的替爹娘弟弟介绍着,虽然才嫁过来不过半个多月,但这宅子打从一开始便是陆寻一手布置的,因而她介绍起这些来倒是异常的熟稔。
  发现这一点,卫氏又忍不住看了晏池一眼。
  也是到现在,她才突然觉得,这个做了她几年侄儿的少年人,竟是个走一步就会往前看许多步的人,当初置办下这个宅子的时候,晏池可半点都没有透露出要来陆家提亲的意思,只怕早在这之前,晏池就已经将后面的这些事情都想到了吧。
  卫氏于是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晏池这样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