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忠犬将军锦绣妻-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敞、中央开凿了池塘的小园子。园子里搭了棚子,棚子底下就设着席位。园子前头不远处能看见大片的菊花花圃,再往远了瞧就是一处后山,山上种着水仙和海棠等花儿,花海一望无际。
  原来今日为着操办赏菊宴,冯家颇花了一番心思将这一处花圃边上的院落拾掇出来,搭了棚子供宾客赏玩。傅家众人瞧了,一壁咋舌冯家显赫,竟能凿出这样大的田地来全部用来种花;一壁对那花圃里许多名贵的菊花心有赞叹。
  进来赴宴的宾客们,纷纷赞赏冯家的花儿种得好。冯家的主母是冯二夫人,此时早被一众贵妇围在中央,也看不清晰人影。傅家的门第不上不下地,便被安排了和几位大学士家的女眷同坐。
  明面上是赏菊,冯家自然做了许多新奇有趣的安排。刚来的宾客们一坐下,便上了明菊茶,捧了新制的菊花糕一类的吃食,许多小丫鬟还忙着穿梭在花圃里采摘新鲜的菊花给客人们冲茶。瞧着人来得差不多了,冯家二夫人站起来笑道:“今年的菊花开得尤其茂盛,多谢各位贵人们赏脸过来……”
  冯家掌家的二爷、安国公世子,也是家里的独苗苗,冯家大爷是个刚出生三年就夭折的,虽然按着习俗不应该论齿序,然而冯家实在是人丁凋零,不忍心抹去这个孩子的存在。如今的冯二夫人便没有妯娌。
  这冯二夫人出身高贵,是皇家的宗亲。冯家人口简单,她的日子过得很好,如今女儿成为皇子妃自然更加得意。只是半年前在萧家那件轰动京城的“绑架案”丑闻,是她最为难堪而又难以甩脱的污点……
  满京城的人都在传她那个傻儿子的举止是何等不堪入目……邱家和徐家又在四处造谣指责她故意绑架荣安县主的险恶用心……
  总之,一提起这事儿冯二夫人就头皮发麻。今日冯珍儿出嫁,她和萧家一同将婚事操办地无比热闹,她自个儿内心里也有一种想要扬眉吐气的意愿。
  好在,宾客们都摄于冯家的显赫和六皇子的势力,没有人胆敢再提起半年前的事情。大家吃着菊花茶,纷纷和冯二夫人恭维道:“冯家的茶水都比旁人要清冽些!”“可不是,我瞧着是这菊花种的好!”“这些糕点菜品我们府上都没有,应该是宫里的样式吧?”
  冯二夫人笑吟吟地,一一和众人闲话。不多时,也不知谁说了一句什么,前头的席位上骤然安静下来。
  因着人太多、席位太多,这种安静是如浪潮一般从前头传到后头的,很快整个大院子里都寂寂无声。随后突地有几十位身着尨服的宫中内监和上百位身着铠甲的侍卫从前院徐徐地进来了。
  这便是宫里迎亲的仪仗,当然,这群人只是开路的。
  冯二夫人立即站了起来。
  后头宾客们大半也都站起来了,仍然坐着的是几位身份高贵的亲王家眷,虽然六皇子是皇帝的亲子,但按照礼法,他们都是皇家宗室的长辈。
  宫里迎亲的规矩和民间是不同的,因为所有嫁到宫里去的媳妇和自己的丈夫在身份上都并不平等,绝无宫外人家里所谓的举案齐眉。在律法上,皇帝、皇子、亲王们的正室,既是妻子的身份,同时也是服侍皇族的奴婢。冯珍儿成为六皇子妃,并不是皇室向冯家求娶她,而是皇帝开恩下旨令冯珍儿成为皇子妃。
  众人垂首肃立,无人敢说话,只听得皇室的仪仗后头渐渐响起喜乐的声音。很快,有礼部的臣子领着执礼宫人们上前宣读圣旨、赐福、赐礼之类,众人免不得又跪了一回。
  等了半晌,才看见一顶八人抬的大轿子从西侧抬出来了,冯二夫人领着大家跪地,口称“六皇子妃”。
  六皇子妃冯珍儿,从成婚的圣旨下来后,就由宫里分派了三十位教引嬷嬷入驻府中,她的住所被层层的围栏围起,平日里连她的母亲冯二夫人前去拜见都要三请四请,父亲身为男子,更是再也不曾见过一面。此时她的身影埋藏在大红的喜轿中,是绝不能看母亲一眼的。冯二夫人跪着叩拜她,原先还面露得意,后头就泛起了泪光,只是不敢让人瞧见。
  傅锦仪远远瞧着冯二夫人的身影,暗自撇嘴。
  果然,冯家比萧家更加野心勃勃。而冯珍儿嘛……不过是个模样漂亮、性情急躁、心思浅薄却又喜欢掐尖好强的女孩子。
  冯珍儿这样的女子,嫁入皇室成为呼风唤雨的皇妃、享尽荣华富贵,恐怕是很合她的心愿的。只是年轻而单纯的她此时还并不明白——所有命运赐予的礼物,其实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代价。
  轿子从众人眼前走过的这个瞬间,傅锦仪看到了无尽的皇室威仪,和冯家无上的显赫荣光。多少人跪地给轿子里的那个不满十五岁的女孩子恭敬行礼,又有多少人艳羡地看着那八人抬的御辇。而很快,轿子往前去了,浩浩荡荡的宫人们从眼前陆续走过去。
  在轿子走过去之后许久,眼看着最后一批捧着扇子的宫人们也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大家便以为能起来了。结果前头的冯二夫人刚站起来,却又突然听得一位年迈的宦官高声喊道:“太子妃殿下驾到!六公主到!七公主到!淮南郡主、益阳郡主、山阴郡主到……”
  太子妃殿下竟领着几位公主、郡主们过来了?
  冯二夫人似乎愣了一下子,随后再次跪了下去。身后人里头想起来的也连忙跪好,大家一同给太子妃和两位公主请安。太子妃率先被人从轿子里扶出来,站定了笑道:“都起来,都起来!安国公府日后也是我们皇室的亲戚,不必多礼!”
  冯二夫人便先起来了,笑着上前和太子妃道:“太子妃殿下今日怎地有闲暇驾临寒舍?实在是蓬荜生辉啊!”冯二夫人热情地招呼着,一壁忙忙将自己的主位让了出来,请太子妃就坐。
  太子妃身量瘦弱,过了大半年她的个子似乎也没有长高。她今日的装束并不庄重,不过是一件家常的御制海棠花绣孔雀的宫裙,外头罩着薄薄的玫瑰秋衫,领口用一颗硕大的东珠扣住,发髻上戴着的一只五尾凤衔珠的步摇彰显着她的身份。她端正笑着入席,道:“本宫听说了冯家的菊花都是天下名种,还有那连宫中都没有的品类,便很想过来瞧瞧。且日后冯家和本宫也是妯娌了,本宫登门拜访,冯夫人就当是咱们亲戚间往来吧。”
  太子妃年纪小,说话的声音细腻而柔软,只是四周宾客们细心听着,不少人脸上都变了一变。
  为了赏菊花而来的,而且是亲戚间的往来……这话倒是亲切,仿若放下了太子妃的架子和冯家论亲戚一般。然而……
  冯家的菊花连宫中都比不上,这话听着就有点意思了。是指责冯家放肆逾越皇室呢?还是告诉众人冯家的显赫和野心令人吃惊呢?


第二十五章 太子妃驾到
  太子妃两句话就使得喜宴热闹的气氛为之扭转,冯二夫人的神色也有些尴尬了。只是冯二夫人到底是个圆滑之人,很快反应过来,笑道:“太子妃殿下过誉了,臣妇家里的花草但凡能入眼的,哪个不是宫里赏的,难得太子妃殿下瞧着好,臣妇回头就赏赐那些种花的奴才们。”
  宫里赏的……太子妃唇角微微勾起,这还是在彰显自家得势,宫里赏了许多金贵的东西下来。
  众人都跟着笑起来,贵族圈子里这样的机锋太常见了,大家自然见怪不怪。冯二夫人在太子妃身侧的位子上坐了,亲手给太子妃斟酒。上席间其乐融融地。
  六公主和七公主并几位郡主纷纷被请上了座位。
  今天昭娇公主并没有来——她连宫中的喜宴也没参加,她此时还被皇贵妃关在自个儿的寝殿里,对外称病呢。而领头的太子妃是个稳重识大体的人,她带来的公主和郡主们都是守礼的性子,这令在场的宾客们都松一口气。
  皇室的主子们难伺候,好在最难伺候的那位没来。
  六公主就是没有封号的梅公主。七公主今年只有八岁,没到册封的时候。
  七公主年岁小,她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安安静静地坐着。梅公主恭恭敬敬地站起来服侍太子妃,给她添茶布菜。几位郡主里,醇王妃的女儿益阳郡主正和太子妃的娘家陈大学士家的少奶奶谈笑风生,另外的淮南郡主和山阴郡主家中都败落了,平日并不出门,和大家也不熟。
  好几位重臣家里的太太、媳妇都上前给太子妃殿下敬酒。太子妃年岁小不胜酒力,喝了两杯子便要以茶代酒。而前头戏台子上刚上来两个小旦,一边咿咿呀呀地唱着一边在空里立着的竹竿顶上翻筋斗,惹得众人一片喝彩。有人赞叹道:“冯家请来的戏班子像是陕北那边的名家,咱们从前也看杂耍,倒没有这样技艺精湛的。”
  太子妃面上也露出兴致勃勃的神色。
  众人看戏取乐,四周有百十号的丫鬟婆子们碎步跑着,将各色的菊花折枝上来装在一个一个的小篮子里——不是插在瓶子里,捧给每个席位的宾客。冯家给宾客们捧上的就是这样一篮子一篮子的花,矜贵的女眷们便又起了插花的兴致,从中挑选自己中意的来插。
  若是只有菊花一样是不大适合插花的,冯家的花圃可是大地很,里头什么都有。大家赏花兴致高,冯二夫人索性引着宾客们离席去花圃里亲自去采。太子妃道:“只瞧花儿未免乏味,咱们不如行诗文吧。”
  做诗?
  傅锦仪在心里撇嘴,果然还是老套,这种赏菊花的时节大家除了作诗取乐似乎也没有别的玩头了……只是正因为年年都如此,太子妃的提议很快获得了大家的拥戴。
  冯家对此也早有准备,冯二夫人命人端上笔墨纸砚。太子妃身边的益阳郡主提议道:“若是平常作诗也没个意思,我倒想起来去年年节的时候在宫里,咱们咏梅花来着。说是做诗,但不能见‘梅’和‘香’这两个字。”
  益阳郡主这话一出,四周人脸上倒是露出兴致来。冯二夫人笑道:“难道咱们今日也不能提‘菊’和‘香’这两个字喽?那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若是太容易了,岂不是无趣地紧。”益阳郡主兴致勃勃地笑道:“我的意思是,今日作诗咱们不如抹三个字吧,‘菊’、‘香’、‘情’。怎么样?”
  四周众人哄笑一团,有人指着益阳郡主道:“这样狭促的主意,待会儿你可要第一个来。”
  益阳郡主笑道:“来就来,我可不怕。”
  太子妃坐着笑道:“那我可就准了,从益阳开始吧!只是既要斗诗,我这儿便当个先生吧,你们作了,我来品评。”下头女眷们纷纷附和。
  太子妃光明正大地把自己摘出去了,其余的人也不是人人都要作,不想参与的大可不说话。反正人多,想趁这个机会出风头露脸的大有人在。上头益阳郡主先作,一旁几个自诩文采斐然的名门千金也抢先上前。
  冯家几个粗壮的婆子合力抬了四张红木桌子,在前头拼成一个大的席位,笔墨纸砚一一摆上,请几位作诗的姑娘坐。这热闹一起来,不作诗的人都纷纷站起来围了上去。
  第一波作诗的有十几个人,大家围着红木桌落座,都是跃跃欲试的模样。不过益阳郡主提出的条件太刁钻,这斗诗也不是简单的,大家一时半会都在冥思苦想。太子妃倒是并未和旁人一样凑上去,她依旧坐在上席的首位,唇角含着稀薄的笑意,手中捏着一盏热气散了的明菊茶。
  傅锦仪和傅萱仪几个姐妹随着众人挤在红木桌子的边缘。这个位置什么都看不见,只是这里实在无聊,听着前头人们笑闹也是好的。然而,热闹这种东西,总是和乱子相伴而生的。
  多数人围在斗诗的姑娘们身边,其余的人,除了端坐上首的太子妃,大多也去了花圃里摘花了,没有谁会百无聊赖地坐着。而今日来冯家的人实在太多,似乎是一位作诗的姑娘写出了什么令人拍案叫绝的名句,围着的人中突然爆发出一阵叫好的声音。
  叫好的浪潮从前推到后,后头的人看不见前头的情形,又不知是谁不顾了礼数,使劲儿往前挤。这一挤,中间一位小姐很不幸地被推倒了,啊呀一声就摔了下去,可这一摔不要紧,更多的人被她牵连,一下子就摔了四五个。
  大家推搡之中,傅锦仪也被边上的人推了一把。这摔就摔吧,只是她摔的却很不妥当——她正好摔在了另一位女子的裙子上,摔下去的时候不小心撞碎了对方拿在手里的茶盏,茶水尽数泼了出来。
  乱子一出,场面有一瞬间的寂静,然而也不知是谁反应奇快,先笑了起来,随后大家纷纷哄笑。所有摔倒的人都没有受伤,摔疼了的人当众也不好意思闹,都拍拍身上的土站起来。可是——傅锦仪却没那么好的运气。
  被她撞了的女孩子不是旁人,正是梅公主。
  傅锦仪瞧见了对方脸的时候心里就知道坏事了。方才推她的那个人力气很大,而她又好巧不巧地冒犯了梅公主——这种巧合让她深以为疑,若说不是有人蓄谋的她都不信。
  眼看梅公主手中那只翠绿色的碧玉茶杯被摔得粉碎,她不敢怠慢,慌忙就跪在了梅公主跟前请罪。若是换成别的公主,她或许不会觉得害怕。然而……身份最卑微的梅公主,却是她的噩梦。
  梅公主身边的宫女正大呼小叫着:“公主的裙子被茶水污了!”
  摔了一杯茶,泼了一件衣裳,这事儿可大可小。梅公主有那么一瞬间的沉默,随后却笑了,道:“原来是荣安县主呀!方才吓了我一跳!”
  傅锦仪跪着道:“臣女有罪……”
  “嗐,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梅公主的态度却和她想象中并不一样。她甚至亲自伸手把傅锦仪拉了起来,笑着道:“既然县主泼了我的茶,那就劳烦县主再帮我斟一杯茶上来吧。”
  哈?
  傅锦仪微微愕然,只是她也很快回过神来,再次拜谢道:“多谢公主宽厚。”
  梅公主转过了身,两个女官无声地站在了傅锦仪身后。傅锦仪轻轻地咬了一下牙齿,她身后十步远的席位上,傅老夫人和傅萱仪、傅婉仪几人正焦急地看着她,只是还未出声便被新一波拥挤的人群遮挡住了。
  身后的女官扯住了傅锦仪的胳膊,催促道:“还不快去!”
  傅锦仪心内自然不安,只是她被梅公主揪住了把柄,不去也是不成的。而此时在众目睽睽之下,想来那梅公主不能对她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她略一犹豫,起身至不远处的棚屋里亲手给梅公主泡了一壶碧螺春。
  傅锦仪一路端茶,在梅公主面前恭敬奉上。梅公主面上挂着和善的笑容,只是她刚接过茶,略微扫了一眼道:“真不巧,我平日里是不喝绿茶的,荣安县主这碧螺春泡得合宜,可惜不合我的喜好。”
  傅锦仪依旧端着茶。她疑惑而小心地看着梅公主——难道梅公主是想在茶上头刁难她?
  只是刁难的话,也不算什么事儿,多泡几杯茶、多受几句冷嘲热讽,对她来说无足挂齿。不过……梅公主既然出手,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果然,梅公主随后说出的话,让傅锦仪再难平静。
  “荣安县主的茶艺精进,我无福消受也就罢了,不如献给太子妃娘娘吧。”梅公主说着,顺手连着银盘一块儿接过了傅锦仪手中的茶,转首朝太子妃的上席走去。
  太子妃似乎也察觉了异动,她侧目朝傅锦仪看过来。
  傅锦仪眉头微微皱起。她连忙跟上了梅公主的脚步,而梅公主已经将茶盏捧至太子妃跟前,笑吟吟道:“这碧螺春可是荣安县主的手艺,我今日就借花献佛,还请太子妃殿下笑纳。”
  傅锦仪的手指一缩。


第二十六章 斗茶
  梅公主手中端的茶,正是自己亲手炮制。只是……这事儿怎么都透着诡异。
  太子妃平静地看着献茶的梅公主。傅锦仪无法从太子妃的神色中看出任何端倪,但一种多年的本能让她察觉到了危机。
  梅公主首先是个不得宠的公主,其次是昭娇公主座下的爪牙。她不应该和太子妃有什么交情……尤其今日她还特意跟随太子妃来到冯家。
  而此时她又向太子妃奉茶。奉茶也就算了,她奉上的茶是出自旁人的手……
  “太子妃殿下!”傅锦仪骤然跪了下来。她急匆匆地道:“这茶……这茶泡得老了些,太子妃千金贵体,如何能怠慢。还请太子妃殿下允许臣女重新为您奉茶。”
  梅公主的神色微微一动。
  只是她捏着银盘的手却不曾松开。她淡淡笑着道:“荣安县主言重了,我瞧着这杯茶恰到好处。太子妃殿下一向肠胃娇气,平日里还偏不能喝那样刚冲开的新茶,唯有这泡了一会儿的茶才能入口呢。”说着将银盘放在了太子妃面前的席面上。
  傅锦仪眉头一挑。
  连太子妃的喜好都算计上了吗?梅公主今日这架势,是非让太子妃喝了这茶不可呢……
  傅锦仪抬眼看向太子妃。
  太子妃的神色依旧静谧无波。下一瞬,她朝梅公主露出了一个慈和的笑容,道:“六妹妹体贴,处处为本宫着想,本宫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