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忠犬将军锦绣妻-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牡丹花开得正盛,闻着有一股子甜丝丝的味道,
  “徐大将军真是稀客啊。”前席的傅守仁满面堆笑,朝着徐策拱手道:“快请坐!正巧府中有两坛子百年的佳酿,请大将军帮下官品一品!”
  相较于傅守仁的热情,徐策负手而立,面上神色很是冷淡,更衬得他那张黑脸透出些狠戾来。四周还有不少傅守仁的同僚,此时都围在身侧,却没有人敢上来搭话——这徐将军可是朝中出了名的黑脸霸王,性子喜怒无常,等闲人得罪不起。
  而此时,坐在前席左侧、身着月白色锦鲤常服的武安侯萧云天,脸上就有些尴尬了。
  萧云天没料到这徐指挥使也会来傅家参加寿宴。
  毕竟,徐家和傅家没多大交情。而且……身为西北守军的萧云天,和曾作为淮南都督的徐策并不和睦。
  这种不和睦,原本只是出于那“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互相较量的心思,在萧云天和徐策两人一前一后奉旨调任京城之后,两人的关系越发微妙了。
  都是少年得志的人,难免被外人拿来比较。而这种比较,能够直接影响到萧家这个暴发户的前途——比起徐家,萧家没有底蕴,怎么都是不如的;但徐家这个嫡子徐策身上却有着致命的短板,那就是他们徐家内斗的丑事!
  徐策和他的父亲晋国公,与其说是父子,不如说是仇家。这样的内斗,自然给了萧云天机会。萧家压不过徐家是真的,但如果萧云天这个年轻人可以压过被父亲拖后腿的徐策,萧云天就能够从徐策手里挖墙角争夺权柄!
  可惜的是……如今看来,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封侯的萧云天,似乎很难压过被家族抛弃的徐策。
  萧云天年少接手了父亲手下的西北兵马,但因着近年西北臣服、少有战事,萧云天在西北驻守的三年里几乎称得上是太平盛世,也没有多少立功的机会。这导致他仍是个三品的威武将军。
  而那徐策……前些年看着是个没福的,娘出家、爹不爱,最后还和家族决裂,闹得满城风雨一人出走淮南。他在淮南摸爬滚打,从士卒做起,后来抓住了平定淮南流寇和白莲教乱党作祟的两个机会,才一步步提起来了。上头舅家也提携着,厚积薄发十二年,他坐上了从二品淮南大都督的位子。
  这一回调任京城,皇帝看重,将京城城防营交到了徐策手中,实际上就是将整个皇城的生死掐在了他手里。他“政绩从优、屡立奇功”,官升一等成了正二品骠骑将军、京城司马指挥使。
  萧云天呢,原本是正三品西北副节度使,如今调任兵部侍郎还是正三品,属于平调。而且兵部侍郎这样的官衔,和傅守仁的吏部侍郎一样有个致命的短处——六部上设尚书、侍郎,下设郎中、员外郎等,侍郎是尚书的副职,六部的权责再重要,你都不是那个说话算数的,上头是有人压着你的。
  如此,萧云天在徐策跟前,是要心服口服地称一声“下官”了。
  今日偏偏徐策出乎意料地来了傅家,傅家上下包括大老爷傅守仁都不得不一心奉承他,这使得平日里在傅家众星拱月的萧云天很不习惯。
  那边傅老夫人由几个媳妇伺候着在女客的主位上坐了,宾客们陆续站起来向她行礼致意。因着辈分的缘故,萧云天和徐策也起身恭敬地行礼。
  傅老夫人面上带着慈和的笑,一一和宾客们点头回礼。
  女客们那边人数明显比男席多了不少,毕竟后宅的女眷们常日无聊,对赴宴祝寿一类的席面是十分热衷的;而今日又不是沐休日,各贵族府里的爷们多半要去官署。
  众多夫人、小姐们熙熙攘攘地围着傅老夫人坐。流水一般的菜肴陆续端上来,众人席位前头的戏台子上则上来两个分别拿着弓弦和梆子的艺人,其后一个衣着鲜艳的粉头上来给众人作揖。
  傅老夫人笑盈盈地看起戏来。
  对面女眷们人头攒动之时,徐策神色平缓地看过去,目光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搜寻着什么。方才女客们出来的时候,他隐约瞧见了一个吊着胳膊的女孩子跟着出来,只是这会儿大家一坐下,人又找不着了。
  因为救祖母摔断胳膊?成了京城里颇有贤名的孝女?还摇身一变从庶出变成嫡出?徐策有些好笑。
  这才几天不见,这丫头竟又折腾出花儿来了。果然是个不省油的灯呢……
  徐策看了两眼收回目光。


第四十四章 射靶
  “徐大将军能来岳母府上赴宴,真是承蒙抬爱。”这个时候,一只酒杯从对面伸了过来,碰了一下他的被子。徐策抬头一瞧,只见武安侯萧云天正神色恭敬地给他敬酒。
  徐策轻声笑了,举杯致意道:“萧兄客气了!你我兄弟二人也许久没一处喝酒了,你岳母大人过寿,我怎能不来?”说着又笑两声:“可惜我回来地晚了些,没能喝上萧兄的喜酒啊!”
  提起几月之前傅妙仪的婚事,萧云天的脸上更尴尬了。
  前妻红杏出墙被处死,新娶的继室还是自个儿的小姨子……这种事简直是八卦人士的最爱喝京城茶余饭后的谈资。
  相比之下,徐策年过二十没娶妻、没订婚,就不是多么有趣的消息了。
  “这……贱内平日里也不常出门,上回贵府寿辰应当去拜访的。”萧云天敷衍道。
  说起上回国公府的寿辰……萧云天其实是没收到请帖的。
  傅家和徐家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萧家和徐家更是……毫无牵连。
  这样的两家,互不来往才是正常的,徐策今日亲临傅家赴宴,那是不正常的。
  出于礼数,萧云天身侧坐着的傅妙仪不得不起身朝徐策行礼。徐策轻巧地扫过一眼,笑道:“听说傅家的女儿都是好颜色,今日瞧见了,果然生得好,也难怪萧兄深陷其中啊。”
  几句话说得萧云天和傅妙仪脸上都讪讪地。
  傅家两个女儿都被萧云天娶进门,尤其傅妙仪还是在姐姐死后一个月就成婚的。萧云天急色如此,也是京城的一个笑料。
  “徐大将军过奖了。”萧云天脸色红白交加,却碍于徐策官位高于他,不得不低伏做小。他瞧一眼前头的戏子们,忙岔开话题道:“今日傅家请来的戏班子还是淮南有名的‘香玉案’,想必徐将军会喜欢。咱们听戏,听戏!”
  徐策淡淡点头,并不言语。
  男客这边由傅守仁奉上了陈年美酒,众人饮了几杯开怀,也不再看戏台上演的什么,互相赌起酒来。倒是女眷里头,众位贵妇们争着给傅老夫人献寿礼,很是热闹。
  “徐大将军,侯爷,这只听戏倒是有些无趣。下官新得了几张良弓,正准备献给两位将军。不知两位将军有没有兴趣瞧瞧?”傅守仁端了酒杯至徐策两人面前,笑着道。
  傅守仁为官多年,在应酬上头很是老练。他今日知道萧云天是定要过来的,遂特意准备了数日前搜罗到的几张金丝拓木弓,要送与萧云天的。只是好巧不巧,那一向不来往的徐大将军竟也过来捧场,还好他手里的弓不止一张。
  徐策两人都是武将,看着上头咿咿呀呀唱戏,听着身边几位大学士赌酒划拳作诗,实在无趣地很。遂都笑着站起来,徐策道:“傅侍郎好雅兴啊!都说文臣迂腐,我看傅侍郎倒是个会玩的。”
  傅守仁赔笑不语,那边萧云天看一眼徐策一张黑脸,心里冷嘲。
  徐家,不过是吃着先人的福气、享着皇室的恩宠,家大业大又如何,哪里像他们萧家的爵位都是用人命换来的。眼前这徐大将军,小小年纪成了皇帝跟前的肱骨重臣,还不是借了舅家的光!
  不少京城贵族嘲讽他萧家是个暴发户,推崇徐家这样的所谓望族……哼!富不过三代,徐家这些年行事也越发荒唐了,徐策那个宠妾灭妻的老爹就是个中翘楚。他倒要看看,这徐家还能富贵几代!
  萧云天对徐策自然是不甘的。却不想自家岳父倒一时兴起,准备了什么良弓。这可是天赐良机了,待会儿下场比试射靶,堂堂正正地过招,他和徐策两个输赢如何,可说不准呢。
  不怪萧云天自负,他和徐策同为武将氏族,他自幼最擅长的不是弯刀利剑、不是排兵布阵,就好射靶。那傅守仁知道他这个嗜好,才特意搜罗良弓献给他,也是正中他下怀。
  萧云天跃跃欲试,徐策倒也不推让,随着傅守仁一道去了骑射的靶场。男客席位间以两位将军为尊,看着两人同去,不少人也都兴致勃勃地跟随同往。
  男席那边的人都起来了,女眷这边瞧着,便有人笑问道:“他们是找着什么好玩的了?”
  一丫鬟便上来将傅守仁的良弓说了。大家正笑着,那谢氏一听,急忙道:“爷们儿是去射靶子去了?哟,这还有两位将军坐场呢,人家那射术不是旁人能比的。明儿,你过来。”
  说着将傅德明招到身前,拉着他和傅老太太道:“两位将军与同僚去射靶场,不如让明儿过去。这样的机会不多,明儿近来正学射术,若能得到两位将军的指点那可是福气了。”
  傅老夫人虽然厌恶谢氏,对唯一的嫡孙傅德明还是很疼爱的。她听着有理,点头道:“那就去吧!多叫几个人伺候着,刀剑无眼,不准凑到靶子跟前去。”
  谢氏笑着应了,吩咐了傅德明身边的下人并几个护院服侍着一同去,又叫人去拿傅德明平日里用的弓过来。正张罗着,那边傅欣仪小心翼翼地凑上来道:“母亲,既然是去看射靶的,不如让三哥哥也同去吧。三哥哥最近也去学了几回射术……”
  傅德敏平日这个时候都泡在醉春楼里,今日因老祖宗过寿才不得不过来坐着的。若是从前,谢氏向来最厌恶这个纨绔庶子,对待他们兄妹两人呼来喝去,也不会允许傅德敏到前头去结交贵人。
  只是这段日子,谢氏可是被傅老太太敲打地狠了。
  她瞧了瞧前头的傅老太太,才忍着气抬眼看向傅欣仪,挥手道:“去吧去吧!仔细着自己的规矩,别冲撞了几位官老爷!”
  傅欣仪一喜,连忙催着傅德敏过去。那傅德敏还老大不情愿,往嘴里塞了一颗松花糖才磨磨唧唧地起来,一壁埋怨道:“学骑射、学骑射,学了有何用,天下太平又用不着咱们去打仗!”
  絮叨了两句才被身边小厮拉着走了。后头傅欣仪松一口气,却又叹息起来,心道:三哥哥呀,你可是我在府里唯一的亲人,我一心为你好,就指望着你将来能学业有成、考上科举,捞个一官半职,咱们才能过上好日子啊!
  我生为女儿身,没本事到外头挣前程,也唯有靠着你了啊!
  却说两位公子过去了,二房的九姑娘和三房的六少爷两个小的却不依了。这两人都是嫡出,一个六岁一个七岁正是胡闹的年纪,都跑过来拽着傅老夫人的衣裳道:“我也要去玩!”“我要去骑马!”
  傅老夫人笑道:“你们当是去玩的?”一边看了看二太太赔着的笑脸,无奈道:“那就都去吧!你们两个当心点,去看稀奇就是了,别下场。”说着又顿一顿,朝后头吩咐道:“既然都是爱玩的,你们一群丫头也领着姐妹们一同去瞧稀奇吧。你们这些小的大多不爱听戏,不如帮我陪着宾客们在府中赏玩。”
  今日来祝寿的夫人们都带了自家的姑娘,一群女孩子们凑在一处,的确对戏台子不感兴趣。大家一听,如出笼的鸟儿一般欢呼起来,互相拉扯着告退了。
  众人闹着去靶场,那傅锦仪身边就冷清了。一边伺候的丫鬟七夕道:“八小姐身上有伤,还是别过去了。”
  小辈们的座次都离前席较远,傅锦仪瞧了瞧老夫人,低头喝了一口茶。
  “射术是么?”她轻声道,眉头微微挑起,拉了一旁的孙显荣家的道:“孙嫂子,还要麻烦你帮我个忙。”
  孙显荣家的忙道:“姑娘说什么,奴婢是您的下人,伺候您不是应该的么。”
  傅锦仪点头笑道:“也不是什么难事。”说着令她俯身附耳,吩咐了几句。
  孙显荣家的听了,惊奇道:“姑娘,这……若是闹出了事情,丢了府里的脸,老夫人怕是会生气的。”
  傅锦仪笑看着她,道:“你费心看顾着,我这边也会盯着,不会出事的。我唯独怕孙嫂子顾念曾经在景和院的旧情,不小心将这件事情透露给了老夫人,那才是一定会搞砸了的。”
  孙显荣家的浑身一悚,旋即跪下道:“姑娘别说这样的话。我先前虽然是景和院的人,如今却在姑娘身边伺候,我的主子就只有姑娘一个。我也是三十几岁的人了,还能不知道主仆一体的道理么。我家里那个不成器的儿子,还赖着姑娘说情,才能隐瞒了奴才的身份进了街头刘举人开办的私塾里读书。姑娘给我这样大的恩典,我还吃里扒外,那我可就不是人了。”
  一壁说着,一壁将跟着伺候的侄女七夕拉过来同跪,道:“我这个侄女七夕,年纪虽小,也是最明理的孩子。您日后有什么要紧的差事,尽管使唤她。她虽不如谷雨能干,却对您绝无二心。”
  傅锦仪为了帮孙显荣家的将儿子塞进私塾,的确费了一番功夫。


第四十五章 热闹
  那是个举人老爷在八角街上办的私塾。八角街上住的人家都非富即贵,傅家这样大些的门户是有族学的,倒用不着去私塾;另有不少小门小户的官家或者书香不盛的商家,办不成族学,就会把孩子送到私塾里。这样的地方,自然只允许官家或者富商家的公子哥入学,哪里会轮到一个仆妇的儿子?
  就算孙显荣家的肯出钱,其余一同念书的孩子们可都避之不及,和一个奴才做同窗,这不是自降身份么。
  因着这样的道理,寻常的下人家里都是不念书的。孙显荣家的是个争强好胜的,不乐意让儿子继续在傅家做下人,千方百计要让儿子念书。傅锦仪偶然知道了这件事,便以自己傅家嫡女的身份出面,又央了二太太上门说和,送了些东西。好说歹说,那个刘举人收了钱,就给孙显荣家的儿子套了个身份,混进去念书了。
  这事办成之后,孙显荣家的对傅锦仪简直感恩戴德,莫说当差,让她赴汤蹈火都愿意。傅锦仪费这么大力气收拢她,其实也是因着上回毒杀淡菊的事情。平日里的琐事交给谷雨去办就行,但遇上要紧事了,她还真不放心。杀人放火的事,她只能让唯一对她忠心耿耿的柳儿帮忙。可那柳儿又是个蛮力气的痴儿,指望她出力气可以,让她办点稍微难办的事她就不行了。
  闲暇之时,傅锦仪又忍不住想起从前的小蓉了。可天大地大,她去哪儿找小蓉去。
  她定定看着眼前两人,顿一顿才伸手将她们拉起来了,笑道:“孙嫂子明白就好。”
  孙显荣家的忙道:“您放心,这事情我一定给您办得周全妥帖,不会有误。”说着福身退下了。
  傅锦仪将茶碗放下,站起来踱了两步,才朝七夕招手道:“你过来陪我出去。”
  傅锦仪刚指使了孙嫂子办事,自己立即就要出去,七夕觉得奇怪,上来道:“八姑娘,您要去哪儿?方才老夫人还嘱咐了,要您去方夫人跟前说话呢。”
  傅锦仪拢了拢头发,淡淡道:“方夫人跟前还有平阳伯家里的几位姑娘陪着,用不着我。”说着将自己那吊着的手臂微微挪了挪,吩咐道:“你跟着我去靶场那边。”
  七夕吓了一跳:“姑娘,别人家过去玩是图个新鲜,您有伤在身不方便。男人们射靶大多起哄,闹得厉害,若您磕了碰了可怎么好。”
  傅锦仪笑道:“又不是跑不动,大家都过去了,我一个人怪冷清。”说着起身往外走。七夕劝不动,只好跟在后头。
  傅家的靶场倒是不远,设在景和院后头的杨树林子里,平日里给几个少爷骑马射箭用的。只是傅家是文臣,男儿骑射是要学的,却不会像武将家里那样看重。靶场里不过树了三个箭靶,林子里能跑马,隔壁就是马厩,全府的马都养在那里。
  傅锦仪和姊妹们不便和外男在一处,都上了林子西边一处高高的阁楼上,俯身往下瞧。傅锦仪赶过去的时候,十来个小丫鬟正匆匆地端着果子茶点朝楼上跑,对面的靶场上站了不少男子。
  傅锦仪小心地扶着台阶上楼了。上头有别府的小姐跑下来玩,看见她,其中一人迎着笑道:“你们瞧,吊着胳膊的锦妹妹都来了,可见平日是个爱玩的。”另外两人都笑着点头致意。
  这说话的女孩子是后街周大学士府上的嫡女周衡。从前的傅华仪未嫁前,和她倒有几分交情。
  “周家姐姐。”傅锦仪笑着回道:“您也过来凑热闹?”
  傅锦仪对周衡是再熟悉不过了。
  周衡是个十七岁的老姑娘了,亲事早定了一户门当户对的人家,只是因母亲过世不得不守孝三年。
  周衡此前和傅华仪也算多年的姐妹,这不仅是因为两家的爷们是交好的同僚、两府的孩子们时常凑在一处,更是因着周衡的境况和傅华仪差不多——都是原配生母早逝,继配的嫡母当家。
  和傅华仪不同,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