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忠犬将军锦绣妻-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内御制”四字,可见是宫中流出来的珍品。
  傅锦仪差点喷出一口血。
  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日子持续了整个四月下旬,每个人看她的眼神都有点不对——这使得她进一步理解了为何名门望族的媳妇不好做。和萧家不同,徐家人口太多了,整个国公府也太过复杂,女人们又闲得发慌,任何一点点小事都能闹成意想不到的结果。
  好在她也无暇理会这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徐策吃了傅家的药方后倒真有些奇效,第二日就能行动自如。傅锦仪便大方地将药方子分送给了府中众人,在送方子的时候顺带讹诈几个少奶奶和小姐们的佩饰衣料之类,借机收敛了不少财物。
  众人付钱用药,好在这药用了后比前头的药管用多了,也没人敢指责傅锦仪。国公府里的虫灾持续数日后终有了消弭的迹象,府里的气氛也变得轻松起来。
  而这个时候,徐策已经奔波在兵部和刑部之间,拉了傅守仁两个暗中彻查兵部的库存,果然查出了被挪动的迹象。
  兵部尚书江大人已经察觉了些许蹊跷,却只看出了账面有问题,没查出是铁矿被盗。他以为是有人贪财私自造假账,以此来多向圣上申请军费,因着贪官年年有,他一时并未十分看重。等徐策悄声地寻到了他,将事实揭出来后,他吓得一屁股瘫在了地上。
  和城防营一样,兵部的兵器被盗,他作为尚书那可是要抄家灭族的。这江大人也是武将出身,但一直在京城任职,未曾经历过两军对垒的惊心和带领千军万马的豪迈。在最可怕的危机面前,他实在是没有什么解决办法,两股战战地哀求徐策道:“不知徐大人可有什么主意?这样天大的案子,就算查出来了、抓了真凶报上去,我的罪名却是无法宽恕的啊。”
  徐策实则和他是一样的处境,但徐策却是胸有成竹。他笑着道:“江大人何须惶恐。你若是信我,就将这件事情交给我,我不单能保你们江家,还能保你这尚书的位置!”
  这兵器被盗的大案,徐策本就不想老老实实地上报,他还要借此大做文章呢。若江尚书是个有胆魄、有主意的,倒是会打乱他的计划。
  而江尚书的确没什么胆魄,他抓着徐策仿若抓住了救命稻草,当即跪下拜谢,求徐策救他全族。徐策满口答应,当即命人抬走了所有的物证,并告诫他不得泄露半分。
  不过两三日的功夫,徐策从兵部满载而归,城防营里同时抓了些更详实的证据。他先是按兵不动,遣人悄声探查萧家的动向。又过了数日后,探子传话回来道:萧云天频繁进宫拜见萧妃,宫中萧妃一连三日进乾清宫为圣上侍疾,不知使了什么法子,倒是哄得圣上亲口称赞她贤良淑德。
  徐策嗤笑一声,回了府和傅锦仪道:“萧家穷途末路,我只看着他们能折腾出什么花来。”
  事情到了这一步,萧家便是那案板的肉,徐策是那拿刀的厨子,只等着最后收网了。徐策和傅锦仪两人都越加小心,傅锦仪从不出府,而徐策也清闲起来,将城防营里的军务能推的都推出去了。
  两人静候萧家的动作,然而等到五月份的时候,却节外生枝出了一件大事。
  五月初一日夜里,东宫太子妃正是怀胎八个月,似乎是吃坏了什么东西,漏夜早产了。
  宫里早产、流产甚至莫名病死的事情多不胜数,都是不好往外传的,因此等到京城的名门大户们知道了消息,已经是五月初三日的清晨、太子妃产下了小皇孙后传旨报喜。喜报上写的是母子平安,然而大家算算日子是不到九个月的,这里头就不知是出了什么事。
  所谓母子平安,不过是两个人都还活着……也不知到底是什么样。


第九十六章 送你一根簪子
  太子已经有了两位嫡子,这位太子妃生下来的孩子并不算太金贵。但因着是早产,孩子不大好,皇后思虑后便决定大办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为小皇孙祈福。
  于是,这一年的端午节比往年都要盛大。京城里几乎所有的名门贵胄都受邀前往东宫,给小皇孙添福。
  满京城的贵妇们都急匆匆地预备起来。
  徐家太夫人要领几位少奶奶和姑娘们一同进宫,前一晚上就请众人加紧拾掇。到了第二日的清晨,所有人都早早起床。
  刚上好了妆的傅锦仪匆匆喝着一碗鲫鱼小米羹。对面坐着的徐策正大口吃着一只春卷。
  她这段日子也算清闲了。整日无所事事,琴棋书画她偶尔玩那么两下子,并不十分钟爱;夏日天气炎热异常,更不是烹煮食材的好季节。
  而那徐策,除了每日去城防营点个卯,晌午之前总会回来。
  徐策在家里颇有些不习惯,他和徐家的一大群人全是仇家,在没娶妻之前他再闲也不会呆在府里。如今有了傅锦仪,他觉得不该往外跑了,但呆着也闲得发慌,于是他想出来了一个绝妙的打发时间的好办法。
  那就是教傅锦仪习武。
  两人都很闲,那就干点非常费精力的事情吧。
  你说这徐策干点什么不好,偏要拉个女人舞刀弄枪。傅锦仪对刀枪可没有半点兴致,又缺乏天分,从打拳开始就惹得徐策整日叹息:朽木不可雕。只是她再蠢,徐策又没第二个玩伴,傅锦仪肯陪他胡闹已经是给面子了。
  昨天刚学到北斗拳十八式的第八式。眼看兵营里两天就能教授完的北斗拳课程,愣是让傅锦仪学了半个月,徐策有心发火,心里却压着一根弦——死都不能跟女人发脾气。
  “今早你打了三遍拳,别说底盘稳不稳、腿脚深不深,你的动作都没有一遍是对的!”徐策吃完了春卷,抄起她面前的油饼再次塞进了口中,道:“你说你,到底什么时候能记住啊?”
  傅锦仪兀自地喝着粥,半晌冷哼一声:“我这么蠢,你教我做什么?反正明儿我要开始学箜篌了,我和那教习的师傅都约好了!”
  徐策眼角一抽,连忙道:“别啊,除了你,我还能教谁去?得了,明儿咱们接着练第八式好吧?我告诉你啊,你要是学会了北斗拳、学会了长矛、学会了弓箭,再把那短刀也学会,你就能……”
  “恩,我就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了。”傅锦仪随口道:“明儿真要学箜篌了,你这北斗拳也太无聊了……”
  说着放下碗站起来,兴致勃勃地打开了三个妆匣开始挑选饰物。
  徐策无可奈何地看着她,心道:果然圣人所言不错,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傅锦仪尤其难伺候,自己为了讨她喜欢,费心费力地教导她习武……那些招式可是他压箱底的宝贝,兵营里的士卒们想学还学不来呢,她倒好,暴殄天物,毫无兴致……
  说话间,外头等着的几个管事又进来催促了,道:“轿子都备好了,不知大少爷和大少奶奶什么时候动身。”
  傅锦仪连忙应和两声,将最后一根翡翠玲珑步摇插在了头上,
  她被人服侍着上了轿子,掀起帘子一瞧,徐策还站在明园的正门口,正盯着她的轿子。傅锦仪有些不耐烦了:“将军,您走还是不走?您是朝臣,待会儿还要先去拜见圣上呢,可耽搁不得。”
  “你先走。”对方说着,一壁取过小厮奉上的佩剑系在腰间。正欲别过,他突地大步追了上来,从袖子里取出一根金簪交到傅锦仪手里道:“戴着。”
  傅锦仪:“啊?”
  “这是你出嫁后第一次进宫。”徐策将簪子插在了她头上,那是一根赤金的孔雀簪子,上头镶了几样祖母绿和蓝宝石,虽然价值不菲,但也不是多稀罕的东西。
  徐策和她道:“徐家那起子人,都不曾按着习俗赠送你一些像样的首饰。你手上只有一只母亲给的镯子,等进了宫,怕是有外人笑话你不得婆家的喜欢。这根簪子是我在淮南从军的时候打造的,如今正好用得上。”
  男人的手触摸在自己的头发上,傅锦仪的一张脸红透了。
  徐策却不和她纠缠,插了簪子转身吩咐小厮备马。
  傅锦仪的轿子也抬起来了。外头的几个管事领着小丫鬟们静静等着,
  “太夫人的轿子已经出二门了……”边上的青云道:“二小姐和五小姐也跟在后头。”
  傅锦仪点点头。轿子朝前走,她小心地抚一抚额角的鬓发,又抹了一下子眉黛。
  徐家一众贵妇们很快行至府门前,依着次序排了仪仗。四周护院和管事们手中举着绀紫色的华盖,最前头的年轻丫鬟们都捧着玉壶——这可不是区区国公府所能拥有的礼遇了,这是徐家身为皇室的国丈、国公爷又拜了太子太保、另有太夫人出身宗室是正经郡主的缘故。
  徐家的仪仗一路上浩浩荡荡往宫里去,途中遇上了不少相熟的人家。等到了宫门口,外头的马车已经排出去老远,徐太夫人不乐意摆架子,命大家远远地下了轿子。
  赶巧,边上另一户人家也下了轿子,可不是忠勤伯府傅家。
  傅老夫人和几位太太都上来给徐太夫人见礼。
  徐太夫人嫌恶傅锦仪,对傅家却是客套地很,连忙笑道:“亲家老太君瞧着身子比从前好些了!”
  在徐太夫人看来,傅家是一个不错的盟友,是朝堂上有力的助力。尤其傅守仁又是个能臣……她是不敢得罪傅家的。
  傅老夫人笑着和她寒暄几句。
  傅锦仪则给两位婶娘请了安。
  二太太眼尖,一下子瞧见了她头上新添的簪子,忍不住笑道:“这可不是你嫁妆里的东西……是婆母的赏赐?”
  傅锦仪眼角一抽,大庭广众之下实在不好意思说是徐策给的,只好点了点头。
  二太太瞧她模样古怪,忍不住给了她一个意味莫名的笑。
  傅锦仪的脸色顿时尴尬起来。
  既然遇上了,大家便一同往里走。前头两个接应的小太监见徐家人老远就下了轿子,连忙飞一般地跑过来了,点头哈腰地服侍在侧。
  不多时到了正宫门。
  门外头站着好些来早了的官眷们。因着后头又来了许多达官显贵,那些个官位、爵位低微的就不敢先进去,站在门口等候。
  徐太夫人领着众人一同进顺贞门。
  后头陆陆续续来了开府在京城的郡王、亲王等宗室们。虽说只是东宫举办的家宴,并非国宴,受邀的人倒也不少。几乎所有在京城里的宗亲女眷都被邀请,另有二品以上臣子官眷和所有封爵的世家,甚至还允许官眷们携带庶出的子女进宫。
  徐策一众朝臣和外男们则前往金銮殿朝拜圣上,不与女眷同路。
  队伍很快变得壮观起来,宫内女官太监们执引两侧。
  东宫,设在内廷之外、金銮殿之后。
  和寻常皇子不同,东宫自成一宫,内有七殿十三舍,整个建筑群落庞大浩荡。为着贺喜小皇孙的出生,今日东宫内外宫墙和回廊上都挂满了赤红的喜福宫灯,一盆一盆的牡丹、芍药、玫瑰、杜鹃等艳丽的花儿铺陈摆在宫道两侧,声势浩大。
  不光东宫张灯结彩,就连后宫内廷也是一派喜气,不说杏花缤纷、琉璃映彩,行走的宫女们都穿着嫩黄桃红的鲜亮宫装,发髻上簪一朵粉色花纱,以示喜庆。
  彼时皇后已经早早乘坐凤驾前往东宫,吩咐众人不必至凤坤宫叩拜,径直前往东宫祈福即可。众人由宫女们引着,一路观赏宫内姹紫嫣红的各色花儿,言语中恭敬地谈论起太子妃和小皇子福禄深重,倒也热闹。
  东宫不算远,至少比起嫔妃们的宫殿,东宫是距离金銮殿最近的。大家不多时到了地方,只见前头的大院里站着乌压压的人群,后头来的人一一地跟上去。
  傅锦仪身为徐家的媳妇,身份极高,已经算是排在前头了。
  天上太阳渐渐往上升,热气从地面上跟着潮气一块儿浮起来,将所有人都包裹其中。往年四月份都还是春日,算不得很热,唯有今年特殊,三月就回暖,四月竟是夏日一般了。
  大家都穿着厚重的朝服,东宫供人宴饮的前院虽宽阔,然而这么成百上千的人挤在一处仍是极不好受的。站了不多时,汗水就一层一层地往外冒。
  也不知等了多久,很多人已经开始头晕了。傅锦仪才隐约瞧见皇后由奴婢们扶着出来,在上首上坐定了。内监们开始高唱“跪拜”。
  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看清下头领头跪拜的是邱皇贵妃,后头还有张贵妃、熹妃、静妃、萧妃等内命妇。原来为着小皇孙,后宫里凡是有头脸的宫妃和皇子公主们都过来了,贺喜添妆,热闹非凡。
  被皇后邀请过来的外命妇又为数众多,这越发导致东宫拥挤不堪。大家先是三拜九叩,随后伏地喊道:“端午祥康,愿皇后殿下福泽万代——”


第九十七章 “热闹”的端午节
  上首的皇后笑着对众人颔首致意,皇后身边站着的大长秋大人展开了两卷朱红色的丝帛,颁下数道皇后的懿旨——减免某地的赋税、为遭遇水灾的淮河流域百姓施粥、减免部分犯人的刑罚、擢升内宫里几位低阶嫔妃的位分等等。
  不是每一回的大节庆都会大赦天下或颁布恩旨的。皇后这次颁了旨意,显然是为了给太子妃新生的皇孙造势。大家都高喊皇恩浩荡,同时心里头也嘀咕起来——从前传言都说,前头太子妃的两位原配嫡子才是东宫真正的嫡嗣,这位太子妃也就是个摆设……可如今看来,太子妃新生的皇孙倒是颇得皇后娘娘的看重。
  再想到方才从内廷一路前来,宫道两侧花团锦簇之象,连宫人们都穿戴鲜亮,可见不单是东宫,整个皇城都在为小皇孙的降生祈福。这般阵仗,日后可又有谁胆敢小瞧了继配太子妃母子啊!
  还是这太子妃有福气,第一胎就是个龙子。若等到长大了又是个聪明灵慧的……寻常大户人家里为了争夺家产,都能打得头破血流,这宫里争得却不是家产,而是整个天下啊!日后,这东宫里怕是——
  有的热闹了。
  众人各怀心事,面上自然不显。
  一道道的恩旨依次颁布,在日头底下跪着听旨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几道旨意念完,竟已经有人开始摇摇欲坠起来。
  这叩拜尊位实在是个辛苦活。
  终于,皇后站了起来,抬手令大家起身。四周女官们纷纷上前,为首的那个禀皇后道:“筵席齐备了”,皇后一点头,下头女官们侧身引众人行走。
  众人跟随皇后入二门,傅锦仪曾在东宫养病,对这里还算熟悉。先过了一道影壁,后头豁然开朗,一座硕大的池塘呈现眼前。池塘边上已经临时搭建起无数的凉棚,下头设了一张一张的席面。
  这地方可不小。原本东宫里宴客都是在正房前头的厅堂内,今日是早知道人太多,才挪到了外头。不过这水塘边上的凉棚搭建地严实,人坐在底下是晒不着日头的,又有临水的凉风习习,倒是不比正厅里头差。
  更遑论,五月时节正是芙蓉盛开之时,水面上飘着无数贵重的各色芙蓉,美不胜收。
  众人都心情愉悦起来。
  女官引众人入内,皇后率先入座,大家按着次序一一分坐两侧。下头乐声响起,宫女们捧着茶点和前菜鱼贯而入。
  不少人在好奇地朝上席张望——刚生产的太子妃是不会露面的,然而小皇孙却也不抱出来接受众人跪拜。小皇孙是早产的,如此可见,怕是不大好。
  众人心里胡乱猜测着,只是谁也没有敢宣之于口。
  很快,各色的菜肴摆满了所有人的席面。而令大家惊奇的,是被宫女们用花樽一般大小的景致瓷罐捧上来的各色芙蓉花儿。
  池里头各色芙蓉次第绽放,荷风清幽,花色鲜亮。众人欣赏满塘荷花已是雅致,然而宫廷里更讲究体面,竟折了成千上百的贵重的花枝,一一养在罐里捧给每一个席位,供人赏玩。
  这宫里的芙蓉和外头的又不一样了。什么睡碗莲、红鸾、冰娇之类昂贵的品种比比皆是,更有今年新从南边进贡上来的一种名唤舞莲的东西——那花儿是姜黄色的,并不起眼,远看不如冰娇妩媚;唯有近看,才能看出它花瓣的最边缘上有一圈银色的镶边。
  傅锦仪身边坐着的三少奶奶瞧着很是吃惊,不住地道:“这可是怎么种出来的?这么一圈银边真像舞娘的裙摆,难怪起了这么个名儿……我连听都没听说过,我娘家有个亲戚给皇室进贡花木,说是芙蓉杂交最难,种了好些年都没种出新花样……”
  二少奶奶冷冷看她一眼:“够了,这可是宫里,闭上你的嘴!”
  三少奶奶讪讪地住了口。
  只是她实在是个话痨,不过消停了片刻,又忍不住拉了傅锦仪的手腕道:“大嫂您瞧瞧,这边上的一圈银子似乎还泛光呢……咱们摸一摸!”
  傅锦仪连忙抽回自己的手。
  “三弟妹,这么贵重的东西给咱们看是皇家赏脸,咱们可不能碰坏了!”她缩着手道。
  当年那一朵差点要了她的命的冰娇,她是绝不会忘记的。
  宫里所有的东西都有规制,舞莲既是难得的新品,想必能够拥有它的人并不多吧……
  她可不想再次惹祸上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