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替身贵妃传-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皓福说出自己的见解,“孩儿以为,《出师表》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作为帝王,应当重用贤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理当广泛听取臣子的意见,制定利国利民的国策,公正严明的一视同仁,方可治理好国家。”

   皇帝轻轻的摸了摸皓福的头,“小小年纪,竟然知道这些,谁教你的?”
   “师傅日日都教导孩儿。”

   “看书累了,去玩会儿吧。”皇帝对孩子们说道,皓福和皓礼手牵手的出了仁禧宫的正殿。
   周半月强颜欢笑,心里却很失落,自己的孩子还比媛贵妃的孩子年长些,却没有他聪慧,如今看来,皇帝似乎有意识的想从两个孩子中选出一位储君,这让周半月变得格外敏感起来。

   突然,软冰哭着进来,跪倒在地,“皇上,皇后娘娘不行了,您快去看看吧。”

   皇帝大惊,站起身来匆忙离去,苏梅香和周半月面面相觑,来到立政殿,只见皇后面色灰暗,枯瘦嶙峋,双目无神,牙关紧闭,气息也很微弱,皇帝攥着她渐渐发冷的手,“皇后,朕来看你了,朕来看你了。”

   皇后已经发不出声音,只有眼角渗出的一滴泪水,能证明她听见了,皇帝抱起皇后,在她耳边说道:“你瞧,香云山上的雪景多美,我陪你一起策马前去,看雪中的腊梅。”

   当初的皇上还是王爷,与皇后一同赏雪时说的话,勾起了皇后心底最美好的念想,她猛然的睁开眼,张着嘴却没吐出一个字,很快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软软的沉了下去,再无半点气息,她终究还是死在了皇帝的怀里。

   皇帝想起年轻时共度的美好时光,不禁觉得心里悲凉,抱着逝去的皇后痛哭流涕,软冰也哭的泪人一般,整个立政殿里阴森森的冰凉。

   窗外飘起了小雨,混合着哭声,嘈杂不堪,令人心悸,苏梅香换下白色的孝衣,褪去华丽的珠饰,只用一根银质的素钗,将头发挽起,再配上两朵白色绢花,她终于等来了今日,这宫里,再也无人和她匹敌。

   听着皓福的读书声,她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若是自己的孩子能继承皇位,那么整个江山,也都是自己的了,看着这美丽的容颜,又觉得深深的心痛,这样美好的岁月,注定要在深宫中,渐渐蹉跎老去。

   杏仁端着紫薯粥走来,“娘娘喝点吧,新到的紫薯,加了小米熬成的粥。”

   “杏仁,不知怎么了,皇后殁了,我心里反倒空落落的,不知道往后和谁斗。”苏梅香端过碗,喝了起来,却食不知味。

   杏仁浅笑,“娘娘,这宫里最不缺人,尤其不缺女人,害怕往后没有人斗吗?别的不说,就说静妃娘娘,平日里和您关系甚好,今日两位小公子互相比了比功课,福公子比礼公子学得好些,她心里便不平,现在正将皓礼关在书房,逼其用功读书呢。”

   “是啊,皇后殁了,莲贵人的两个女儿嫁出去了,端云公主和亲远嫁,太子被飘雪毒死了,就剩下德妃的一个公主,然后荣妃的儿子不中用,能够挑起整个江山的,也就剩下皓福和皓礼,难怪近日来,周姐姐和我都不太亲了。”说罢,心里空落落的,仿佛有一种真诚被抽离的不剩分毫。

   杏仁给她的碗里加了点小菜,“娘娘不必伤感,原先娘娘和静妃的友谊是真的,那是因为要团结起来,才能抗击别人的陷害,而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敌人了,太子之位只能有一人做,皓福和皓礼,只怕兄弟之间必有一争。”

   “唉……帝王之家,嫔妃之间,皇子之间,都逃不过一个‘争’字。”勉强的喝完了粥,将碗筷丢在一边。

   杏仁让如兰收拾了碗筷,接着跟主子说道:“如今皇后死了,只要丧期一过,想办法让皇上立您做皇后,这样福公子就是嫡子,继承皇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思来想去,她要是否定道:“不可,皇上待皇后还是有情的,你看皇后死了,皇上竟然亲自守灵,就知道皇后在皇帝心里的分量,若是贸然提起让他立我为皇后,只怕他心里会不高兴,对皓福也不好。”

   “娘娘说的是,奴婢思虑不周全。”

   “这粥真是不错,去盛一碗送去给福儿喝。”苏梅香说着,将赤金护甲脱下,换成素色的。
   “是,娘娘。”杏仁随后退下。

   苏梅香协助着将皇后的丧礼般的很好,得到了皇帝的称赞,而皇帝身边的箫勤,却发现周半月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一个帮助自己儿子排除异己的谋划。






第126章 夜半来人
   夜色已深,苏梅香还未就寝,沐浴后换上柔软舒适的寝衣,刚拔下头上的琉璃钗,一头青丝松散而下,柔顺的披散在身后,杏仁刚放下寝宫的帘幕,只听见有人敲门,“谁啊?”苏梅香示意她去看看。

   门外的人故意压低声音,“是我。”
   一听是箫勤的声音,杏仁这才开门,“也不知是哪阵风把箫公公您吹来了,快请进来。”

   箫勤只是僵硬的笑了笑,面色凝重,走进殿内,行礼道:“奴才叩见媛贵妃娘娘。”

   “公公快快请起,不知公公深夜到访,所为何事?”原以为皇上要来,苏梅香还挺高兴的,可一想到现在还是皇后的丧期,皇上根本不可能来永宁宫过夜,又见箫勤满脸忧愁,心里满是疑惑。

   箫勤赶忙关上门,来到她身边低沉的说道:“娘娘,出事了。”
   苏梅香虽然心里七上八下,却还是极力的镇定,“这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之前皇后因病故去了,皇上也伤心,难道是皇上他……”

   箫勤摇摇头,“娘娘,皇上伤心也是一时的,箫宁昨夜到奴才府上,被追兵追杀,浑身是伤,满身的血。”

   一瞬间,苏梅香几乎连呼吸都是痛的,“怎么会?箫宁不是带着家眷远走高飞了吗?怎么会有追兵追捕,难道是皇上下的密令,这可如何是好?”一丝绝望涌上心头。
   “皇上根本不知道这件事,奴才估计是静妃娘娘暗中做的。”

   又是一个晴天霹雳,几乎要把苏梅香击垮,“不可能,周姐姐怎么会这样做呢?不,这绝对不可能。”

   箫勤也很是着急,“娘娘,你好好想想,如今储君之位空缺,皇子中也只有福公子和礼公子二选一,只要能坐实娘娘身份虚假,那么福公子也就没有做太子的机会了,到时候最大受益者就是静妃。”

   “那,那现在,箫宁的妻儿在哪儿?会不会已经……”她不敢再往下说,心乱如麻。
   “哎呀,娘娘稍安勿躁,奴才的弟媳和侄女,虽然都被捉走了,可估计不会有性命之忧,毕竟静妃娘娘也不至于杀她们,不过是做人质罢了,如今娘娘要想办法自保啊。”

   手中握着的琉璃钗,因为用力过猛,只听咔嚓一声,断成了两截,却让她有些清醒,“周姐姐,唉……今夜是谁服侍皇上?”
   “是萱嫔娘娘,也不过是陪着说说话,然后就送回去了。”

   苏梅香沉思许久,“箫公公,若真是静妃做的,你要好好留意着,一旦她去皇上面前揭发,咱们就再无机会了,听说现在朝廷里有不少人都请求皇上立太子,皇上怎么想?”

   “皇上置之不理,却也没有明确反对,娘娘问这做什么?”箫勤似懂非懂的看着苏梅香。

   “皇上将大臣的意见搁置一旁,说明他心里还摇摆不定,这时候若是静妃前去告发本宫,皇上再听信她的话,那本宫与福儿就都完了,若是再有人向公公询问皇上的心思,你就说皇上更加倾向于静妃娘娘为后,皓礼为太子,尽管让大臣上奏疏。”苏梅香心里也没底,只能这么赌一把。

   箫勤却一头雾水,“娘娘这是做何?万一皇上真的允准了大臣的奏疏,那可真是一点退路都没有了。”

   “公公就先听本宫的吧,本宫自有打算,皇上此时不愿提及册立新皇后和新太子的事情,若是朝中有人提及,皇上一定会反感,听说静妃的一个远房舅舅在朝廷的礼部任职,不如您就去点拨点拨他。”箫勤听了,大赞道:“妙啊,如此一来,皇上会以为静妃勾结前朝臣子,引起反感,到时候,就是她去皇上面前揭发您,只怕皇上也会认为她是在搬弄是非。”

   苏梅香哈哈大笑道:“难怪平日里皇上说箫公公聪明,一点就透。”

   箫勤却没有笑意,“娘娘,奴才有一事恳求娘娘允准。”
   “箫公公只管说便是。”

   “若是哪天,皇上千秋万岁了,奴才请求娘娘让奴才告老还乡,过几年安静的日子。”一般皇帝死了,贴身太监都要陪葬,近些年来,见皇帝的身子越来越差,箫勤也开始变得提心吊胆起来,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苏梅香浅浅的一笑,“箫公公放心,本宫一定不会亏待你。”
   “多谢,奴才还要回去伺候皇上,先告辞了。”

   “天黑,公公慢走。”

   箫勤走后,未关紧的门被风吹开,发出吱呀的声响,回荡在大殿内,感觉异常恐怖,杏仁走来,关好门,放下帘幕,苏梅香略微舒了口气,“我真是没想到,她早就开始算计我了,想起这么多年的情分,这心里头真不好受。”

   多年来与周半月的情谊,一下子都涌到眼前,泛起一阵酸楚,渐渐的模糊了双眼,最终化作一丝无奈而凄楚的惨笑,也怨不得她,要怪就怪自己与她都生了儿子,在儿子前程面前,所谓的姐妹情分又算得了什么呢?更何况还是这种可笑的姐妹情分。

   杏仁很清楚主子的想法,“娘娘,其实就算皇上知道您曾经的事,想来也不会怎样,您有一位皇子一位公主,皇上再不济也要看在孩子的份上,原谅娘娘。”

   盖上厚厚的棉被,一阵寒意还是走遍全身,苏梅香打了个寒颤,“你想的太简单了,宫里从来都是母以子贵,但是到了选太子的时候,又都是子以母贵,母妃的身份高低直接决定了皇子的身份是否尊贵,我唯一寒心的是,多年来的我一直最看重的人,却会在我背后捅刀子。”

   杏仁拿着暖炉,灌满了热水,又用棉布包裹起来,放在主子的脚下,这样能安稳暖和的睡一整夜,“娘娘不必寒心,不管怎样,娘娘都要为福公子打算。”

   “是啊,她为礼儿,我为福儿,一山不容二虎,太正常不过了。”说罢缓缓闭上眼,杏仁吹熄了灯火。






第127章 争夺太子位
   次日凌晨,皇帝还在甘露殿睡着,箫勤早已穿戴整齐的候在寝宫之外,随时等候皇帝起床,一名宫女悄声走来,“箫公公,一名叫郑若昭的大臣想求见公公。”

   箫勤打了个哈欠说道:“不见,大早上的,他们只管在宣室殿外头候着早朝就是了,何必来见我。”

   宫女笑着将一锭金子塞在箫勤手中,“公公现在也不忙,见一面也无妨,几句话的功夫罢了,好处可多着呢,人家少不得孝敬,再者说这姓郑的大臣,是静妃娘娘的远房亲戚,如今静妃娘娘在宫里的势力也不可小觑,公公还是去一下吧,耽误不了差事的。”

   收了金锭,箫勤的脸色才好看些,有听说郑若昭是静妃的远房舅舅,心底正暗暗高兴,“行了,也就是你嘴甜,我去去就来。”

   刚来到宫门前,只见郑若昭望眼欲穿的样子,一见到箫勤,又是一副低头哈腰的讨好,“在下可算是把箫公公盼来了,真是三生有幸。”说着又上前弯腰扶着箫勤的手,箫勤突然有了一种做主子的尊贵感。

   “郑大人有礼了,老奴并非怠慢了大人,而是伴君如伴虎,老奴服侍皇上,实在是不敢有半点分心。”箫勤为了缓和尴尬的气氛,开始扯起闲篇来。

   郑若昭附和道:“在下知道公公服侍皇上,日理万机,因此也不敢耽误公公的时间,只是太子不幸亡故,皇上身子又不好,这储君之位空缺,做臣子的心里实在不安稳,今日请公公来,就是想请教一下,皇上心里到底更倾向于谁做皇后,谁做新太子?”

   箫勤故弄玄虚道:“都说君心难测,皇上的心思,那都是天意,做奴才的怎会轻易揣测得到?不过近来皇上对礼公子倒是颇为赞许,静妃娘娘在宫中如鱼得水,皇上宠爱有加,说起来这静妃娘娘还是你的亲戚呢,真是可喜可贺,老奴在此贺过了。”

  郑若昭行礼道:“在下多谢公公指点,只是皇上中意于静妃娘娘和礼公子,为何没有透露出一点意思来?”

   “大人也太实诚了,皇上心思沉稳,是轻易看不出的,老奴日日夜夜伴随皇上,也只能看出个一二来,大人只要在朝上提议立静妃娘娘为后,礼公子也就自然做了太子了,岂不是一举两得,以后你们家族就发达了。”箫勤的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然而郑若昭并没有看出来,他只是高兴于自己家族的前途。

   “静妃娘娘与在下沾亲带故,在下提出册封她为皇后只怕不合适吧。”郑若昭虽然极度希望周半月做上皇后的宝座,可有没勇气提出。

   箫勤反而劝道:“大人,都说举贤不避亲,静妃娘娘端庄贤良有目共睹,深得人心,皇后之位非她莫属,皇上之所以没说出来,主要是想让大臣们主动提出议程,这样方能显得君臣一条心。”
   “公公说得有理。”

   “好了,再过会儿估计皇上就醒了,老奴该去服侍皇上了,大人请自便,告辞。”说着,便暗自高兴,郑若昭来的真是时候。
   郑若昭躬身作揖:“公公慢走。”

   一路上,箫勤摇头晃脑的得意,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没一会儿便哼上小曲,一名小太监匆忙的跑来,“哎呦,箫公公,您大清早的跑到哪里去了,皇上醒了,四处找不到您,正发火呢,您快着点吧。”

   “完了完了。”说着,一路小跑的往甘露殿去了。
   皇帝阴沉着脸,虽然已经穿好朝服,戴好了冕旒,却很不高兴,“箫勤,你不在宫里伺候朕,跑到哪里逍遥去了?”

   箫勤赶忙跪下,做出一副苦样,“皇上,奴才冤枉,服侍皇上数十年,老奴从来不敢怠慢,今天早上起来,老奴肚子不舒服,所以回来晚了,皇上息怒。”

   皇帝听后,万丈怒火烟消云散,看着渐生白发的箫勤,又开始可怜起他来,“罢了,起来吧,你岁数也不小了,难为你身子不好还硬撑着服侍朕,朕准你半天假,你回去歇着吧。”

   箫勤被皇帝的仁慈打动,抬起头来感动的看着皇帝,皇帝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箫勤谢恩后,退出了甘露殿。

   早朝,众臣参拜,皇帝清了清嗓子,说道:“众位爱卿平身,今日有什么提议都可以说说。”
   郑若昭上前说道:“臣有本参奏,如今皇后和太子一位空缺,皇后乃国母,母仪天下,太子乃国本,是江山的未来,请皇上册封新皇后和太子,以安民心。”

   皇帝许久没说话,嘴角总是挂着一抹耐人寻味的笑,“郑爱卿既然提出了,那么就说说,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朕也可考虑考虑。”

   “皇上圣明,如今后宫中,有两位杰出的皇子,祖宗有制,选择储君,应当立嫡立长,礼公子长相端庄,读书刻苦,是合适的接班人,臣提议择静妃娘娘为皇后,礼公子为太子。”郑若昭刚说完,朝中的大臣就开始窃窃私语起来,要说子以母贵,苏梅香是贵妃,高于静妃的位份。

   皇帝点了点头,“你说的虽然有道理,可你也说,朕如今有两位杰出的皇子,那你为何不提议让福公子做太子呢?”

   郑若昭以为皇帝中意于静妃和礼公子,嘴上也就没留情,直接说道:“臣以为,福公子虽然天资聪颖,才智过人,可年龄略小于礼公子,若是册立他为太子,便不符合祖制,再者说,做了太子,其生母自然就是国母,将来的太后,臣听闻,这媛贵妃的身世有些不清明之处,自打她入宫做嫔妃以来,就流言蜚语不断,总说她是一个苏姓的女子,顶替了富察家的大小姐来入宫殿选,选储君时,子以母贵,生母的身世这般不堪,怎能做我朝未来的国君,又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正当他说的在劲头上,皇帝大怒呵斥道:“闭嘴,放肆,作为一个臣子,竟公然的妖言惑众,侮辱贵妃和皇子,算起来你也是静妃的舅舅,即便是想让自家人做皇后,做太子,也不能这样贬损他人,来人,把他拖下去,杖责三十,免去一切官职,遣回原籍,永世不得入京。”

   所有的大臣都鸦雀无声,整个大殿里回荡着郑若昭的呼喊,“皇上,空穴来风,一定是有原因的,皇上明察,都说无风不起浪,这个媛贵妃的身世一定有问题,皇上要彻查此事。”

   皇帝更加怒了,拍着案板道:“来人,快拖下去,杖责五十,狠狠地打。”

   侍卫拖拽着郑若昭,出了宣室殿,他的呼喊声越来越弱,直到听不清楚,与其平时私教甚好的大臣站出说话,“皇上息怒,这郑若昭虽然胡言乱语,扰乱了朝堂,但罪不至死,可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