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念娇宠-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他想也不想的便答应了。
直到后来晋王谋权、鲁王祸国,他才知道即便是太子也会根基不稳,太子能当上皇帝,并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也终于明白,当初他的“唐兄弟”为什么要笼络他这么一个名不见晴转的小卒。
然而这个称呼,在那之后便再没有被提起。
但是启泰帝这些年来对他是十分够义气的——虽然他没少为他立功,可每次有人在背后捣鬼或者在殿上弹劾他,启泰帝都会睁一只眼闭只眼的糊弄过去。
当然,这不排除大周朝还需要他这个人,启泰帝还要用他所以才保着他。
可是他不是傻子,人心都是肉长的,启泰帝对他的够义气他自己是能感觉出来的。
所以即便他知道他的“唐兄弟”再不是以前的“唐兄弟”了,但是,他一直觉得虽然那人成了高高在上的皇帝,当年那份情义是真挚的没掺一星半点的假的,因此,对于将家小送到京城这件事,他始终仗着这份情义在,由着自己的性子处理。
启泰帝见张唤傻子似的愣在那里,轻轻叹了一声道:“你真的这么绝情绝义?”
为了女儿提出辞官,等同于将整个关外的黎民百姓送到了鞑靼手上,他于心何忍?为了女儿提出辞官,将始终对他十分眷顾的“唐兄弟”弃于不顾,他果真绝情!
张唤彻底哑了。
直直的跪在那里,眼睛直愣愣的看着眼前的地毯。
人生,就是一道总也做不完的、又无奈、又叫人恨之入骨的选择题。
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公
启泰帝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说出来,便再不说什么,低下头批起了奏折。
张唤的心里却翻江倒海的难受。
他觉得自己像是站在刀刃上的人,两边不是刀山就是火海,选哪边都是错、选哪边也都是个死。
最终启泰帝帮他做出了选择。
一道早拟好的圣指被启泰帝亲自送到了他面前。
前面罗里吧嗦的,张唤一目十行的看过,明白了其中大意。
封定北侯张唤为定国公,其女张晴为新宁县主,留在宫中陪伴太后。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再无回旋余地。
虽然张唤自己心不甘情不愿的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是他却不知道回家该怎么向老婆孩子交代。甚至他都有些不敢回家。
这道圣旨分明是他卖女求爵的最有力的佐证!
可是他能怎么办?他能如何?他虽然粗鲁,但是却不糊涂,这件事,闹到这个地步已然只能这么着了。
看着近在眼前的赤色衮服底摆,他最终认命,一个头磕下去,大声长颂道:“臣,谢主隆恩。”
出了宫的张唤一步三叹的回了定北侯府。进门他就发现异样。
京城的定北侯府虽然不似辽阳的定北侯府那般规矩森严,下人们可也都是精心挑选、教导出来的,怎么现在这府里乱成一团?
看大门儿的凑在一起交头接耳的,他进了门才看到他;往上院去的这一路上到处都是四处走动的丫鬟、婆子、小厮,甚至有的人从他身边走过竟然没看见他!
他本来心气儿就不顺,回到府里看到这么个情形,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心道孙盛这大管家是当到头了。
等他同老婆把事情好好解释清楚,看他怎么收拾孙盛!
可是进了上院他才赫然发现这里比外面还要乱上三分。
这次倒不是下人乱,而是屋子里到处都堆放着各种物什,有的装了箱子盖子还敞开着,有的就那么零零碎碎的摆在地上,让人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夫人,”他来到内室见他媳妇正被几个丫鬟婆子围着,身边也是一堆杂物,“你这是做什么?”
温夫人自高嬷嬷端着的帐本上抬头,见到张唤赶忙起身相迎,“侯爷回来了。您先到书房去歇会儿,这里太乱了,且得收拾一会儿呢。”
与他说着话,神色间却没有往日的温柔与体贴,有的只是愁闷与忧邑。
张唤叹了口气道:“我想和你说说进宫的事儿。”
“妾身已经知道了,”温夫人也叹了口气,“现在正在收拾行装,打算娇娇一走,我们就离京,也好尽快赶回来陪娇娇。”
话说到最后,已禁不住黯然神伤。
怪不得家里这么乱,原来她早就猜到这件事无法挽回了。“是我对不住你们母女。”他满脸愧疚的说道。
“侯爷别这么说。”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处呢?温夫人低垂眼睑,将心中的情绪尽数掩藏。
事到如今,她心中不可能毫无怨念,也不可能没有一丝恨意。但是,有恨、有怨又能怎么样呢?现在已然到了这个地步,她表露出对任何人的怨恨,都只会使她和侯爷离心,都只是徒然甚至是有害无益罢了。
侯爷的脾气,嫁给他这么多年,她了如指掌。
他心疼她心疼孩子们更心疼娇娇,但是这些,都没有大周的黎民百姓、没有皇帝在他心中的份量重。毕竟,站在她们对立面的是国家、是大义。
同温夫人了解张唤一样,对于温夫人,张唤也是非常了解的。
虽然她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娇娇可是她的心头肉,此刻她一定恨死他、甚至是恨死太后和皇帝了吧。
他也恨呀!张唤恨不得出去找一个人干一架,不然他要憋闷至死了都。
“我这就派人回去召二郎过来,他惹出来的祸害,让他自个儿兜着去!”
对!都怪二小子,如果不是他进京读书招惹了那位长公主,后面哪儿来这么多事儿?就算是太后和皇上对他心存猜忌,也不会这么早就对他的家人下手,至少也会等他的娇娇长大后嫁了人……
张侯爷——不,现在应该改口称呼他为定国公爷了。这位定国公爷已然被老妻的冷脸逼迫的近乎发疯,想要胡乱攀咬一通了。
让二郎尽快进京也好,她陪着婆母必定走不快,二郎来了,娇娇这边也好有个照应。
而且安阳长公主那边,二郎早晚得给个交代、或者了结。
温夫人点点头,“好,这件事侯爷安排吧。”说着话见丈夫仍旧站在那里,想同她说什么的样子,她忽然说道:“妾身得去看看娇娇,方才她还过来劝妾身来着。”
刚才娇娇来劝她说:别担心,也许爹爹去了宫中,事情就有转机了也说不定。
看来娇娇心里还是存有一线希望的,不然也不会这么劝她。
她这也是为了躲他!张唤从鼻吼里哼哼了两声,却是说不出什么话出来了。
温夫人离开上院往花倾阁去。
她没想到的是,花倾阁里也在收拾行装。
难道娇娇以为她父亲进了趟皇宫她就可以跟着他们回辽阳了吗?温夫人顿时心中十分难受。
“娇娇……”她看着坐在大炕上的女儿,嘴角噏噏,却无以为继。
她怎么同女儿说?她开不了这个口啊!
见娘亲走进来,看着她满眼哀痛,张晴赶忙起身,笑微微的道:“娘亲,您过来坐。”说着挽着温夫人的胳膊同她一起到临窗的大炕上坐了,接着道:“女儿也不知道进宫需要不需要带什么物什,宫里准不准带自己的东西。所以先叫她们给暂时不用的能装进箱笼里的都装进箱笼里,以免到时候忙乱。”
进宫?温夫人瞪大双眼震惊的看着女儿,她现在收拾箱笼是已经准备好了要进宫为质,而不是打包跟着她回辽阳去?
不愧是她最疼的心肝儿,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想到这里温夫人心中一个激灵。
娇娇从小就颇具灵性,或许,在辽阳收拾行装的时候她就已经有了某种预感,所以,才要将身边能想到的所有东西、所有人都带上的。
她后悔呀,当初为什么不叫娇娇将她的人、她的东西都带上呢!
可苦了她的宝贝了!温夫人想着便心如刀绞,眼泪滚滚的大声哭道:“娇娇你别怕,你安安稳稳的在这儿等着,等着娘亲带着你祖母和哥哥们来京城与你相聚!”
刚刚进入花倾阁的张暄站在门外,恰好将温夫人这句话听得清清楚楚。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夺女
张暄有一瞬间的怔愣。
娘亲要带着祖母和弟弟们搬来这京城的定北侯府?为了妹妹?
祖母那么大年纪了,怎么耐得住长途跋涉?还有在沙场征战的父兄们,全家老小都来了京城,他们要多久才能回一趟家?多久才能与亲人相见?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心中又酸楚又苦***妹不愧是娘亲最疼的人,为了她什么事都愿意去做。还有父亲,只怕娘亲要带全家搬来京城这件事,父亲也是同意的。
本来她是听说娘亲来了妹妹这里,想来告诉娘亲和妹妹,她要陪着妹妹留在京城的。现在看来,她们应该不需要她这么做了吧?
她站在那里静默了一刻,转身离开了花倾阁。
张晴和温夫人并不知道张暄的一来一去。
张晴顺着温夫人的话连连点头,她知道娘亲心疼她,但是娘心所说的话并不一定能行。
不说祖母上了年纪,爹爹是在辽阳起家的,定北侯府的根基也在那里,为了她一个人要将整个定北侯府连根拔起不值得,而且家大业大,要整个搬来京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她之所以不去劝阻娘亲,是因为娘亲现在的心境,根本听不进她的劝说。而且,她答应了娘亲,只当是相信了娘亲的话,也好叫娘亲离开京城时对她少些挂记。
娘亲和爹爹他们疼她、宠她、纵着她这许多年,她也该叫他们少操些心,也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了。
安安稳稳的留在京中为质,便是现下她能为他们做的最大的事,也是最两全其美的做法。
“娘亲放心,女儿一定会好好的,”说着嫣然一笑,“其实女儿留在京城也是好事,这样女儿若是有个小病小痛的,就可以直接找徐先生了。”
说得也是。温夫人微微颌首,总算是给娇娇留在京城这件事找到了一个有益之处。
也许,被她打出府去的那个神算子说的都是对的,天底下哪里还有比皇宫之中贵人多的?娇娇去皇宫说不定就是去享用皇宫里那些贵人的福气呢。
这样想着,她心里也能舒服一些。
母女两人正说着话,张唤自外边耷拉着脑袋走了进来。
“皇上说可以为妞妞破例,准许她带两个丫头进宫。”待坐下来张唤看着张晴满目纠结的呐呐说道。
“这是好事。”温夫人勉强挤出一丝笑意,看着丈夫柔声说道。
要独自留下来的幼女都能想通,都能振作起来,她难道还不如十岁的女儿不成?
现在她首先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为娇娇安排好一切事宜,让女儿不至于有事找不到人,甚至是无人可用。
“年岁大的不能跟着进宫,”她垂眸思忖着,慢慢说道:“像莺语这样的,将她留在侯府吧,以备不时之需。”
莺语今年十五了,长得漂亮年纪又长,她倒是个本分守礼之人,就怕被哪个皇子甚至是皇帝盯上,那样只会带累了女儿的名声。
“妙香还可以,”模样即便漂亮,也才十二、三岁,这几年人也稳妥了许多,倒是个不错的人选,她思忖着蹙眉道:“只是那个会武功的,叫什么来着?”
本来女儿进宫最该带上那个会武功的小丫头,一旦受了谁的欺负,保不齐能用得上,可是那个小丫头的架势……
“秋池。”张晴回答道。
温夫人微微颌首道:“她不成,你将你姐姐的那个带着吧。”
娇娇的那个,她看着不顺眼,也不能带进宫去。
但是这件事最终却没有顺着她的心意走。
张暄的小丫头秋娥刚来京城就病了,初时大丫鬟荷花没将之当成一回事儿,后来渐渐重了些,荷花又同妙香要了张晴的药给秋娥用,没想到秋娥用了那药不但病没见起色,反而越来越重。
后来张晴晕倒,一家子人都只顾着她,荷花更不敢往上报给主子添麻烦。
因此秋娥的病越来越重,直到荷花害怕她挺不过去了才敢告诉张暄,待张暄叫孙盛请了外面的大夫给她诊治,她已经耽搁成重病,现下正躺在床上。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给秋娥治病的大夫没有徐先生的妙手回春之术,她的病也与张晴的弱症与受凉不同,因而,一时半会儿的,根本爬不起来跟着张晴进宫。
然而张晴进宫不带着一个有点身手的人,温夫人甚至是张唤都放不下心。
更何况有秋池这么一个现成的人不用,总觉得亏着了女儿。
于是跟着张晴进宫的人选就这么定了下来,妙香和秋池。
赵嬷嬷虽然武功高强,可是启泰帝的口谕是可以带两个丫鬟,赵嬷嬷便不合适了。
安排好了跟着女儿进宫的人手,温夫人又将留在定北侯府的人做了一番安排。
她离开这一去一回,加上收拾行装、安置下仆,最快也要几个月甚至是半年以上,这京城的府里头,怎么着也得给娇娇安排一些得用的人手。
张晴所有的伺候的人、温夫人最得用的管事高嬷嬷以及二十几个能干又伶俐的丫鬟婆子、还有张唤的幕僚魏无先以及他手下武艺高超的二十个亲卫,尽数被留在了京城,日后只听从张晴的命令。
张晴进宫那日,又下了一场大雪。
那日的雪比之上一次还要大,鹅毛般的、柳絮般的,沸沸扬扬仿佛将整个天地都遮盖住了似的。
定国公府的马车虽然宽大稳当,却架不住雪下得太厚,只得走走停停,等前面的人清扫出一段路再继续向前。
如此走了近一个时辰,才走到皇宫门口。
张晴在车子里将大红狐狸毛斗篷披在身上这才下了马车。
温夫人和张唤以及张暄已经站在一起。
原本张晴说这么大的雪路不好走,就不叫娘亲将她送到皇宫门口了,但是温夫人哪里舍得,执意要亲眼看着她进宫。
“娘亲,爹爹,姐姐,”张晴上前握着温夫人的手,看着至亲的三人依次柔声唤道,之后脸上漾起真挚的笑意,“你们放心吧,女儿一定会好好的。”
后面的话是看着温夫人说的。
最不放心的就是娘亲了。
温夫人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但是在这里她却不敢哭。
现在她后悔了,早知道就不将娇娇送到皇宫门口了,在家里分别,她还可以搂着她的娇娇痛痛快快的哭一场。
现在她终于真切的感受到当年温玉柔是怎样的心痛、怎样的不舍、怎样的难过……
张唤和张暄也只能重重点头。
张晴松了温夫人的手,后退两步,忽然撩起裙摆跪了下去。七加一说任性加更~~~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喜
张晴想起了幻象里那女子入宫前与父母离别时的情形。
父亲的欣慰、母亲的不舍心痛,她的欢欣窃喜……
后来她久居高位,与父母亲长渐渐离心,才想起当年离开爹娘时少了那一拜,那时她想在他们膝下尽孝、想给他们拜一拜已经不可能了。
唯数不多的见面时,他们都要给她跪拜行大礼。
所以张晴才会跪下给娘亲和爹爹磕头,她不知道她以后的生活会如何,但是她却一定不会去走那女子走过的旧路。
这一拜,是对娘亲和爹爹十年来生她养她的感恩,也是对他们疼她、宠她、容忍她的任性的感激。也算是完成了那女子生前未了的心愿吧。
“娇娇!”温夫人再顾不得其他,眼泪瞬间决堤。
张暄也跟着她哭。
张唤实在是看不下去,上前将张晴一把给提了起来,大声道:“你这个傻丫头,爹娘将你留在这里只是暂时的,暂时的!你娘一定会再回来的!”
胳膊被爹爹掐得生疼,张晴却顾不得,笑着点头道:“我知道啊,但是要好久才能再见到你们,所以才要跪的。”
将要夺眶而出的眼泪,终究是被她强行给压了下去。
她要爹娘的印象里,只有她的笑容、她的开心,想起她时会心头一暖;她不要他们记着她哭得惨兮兮的样子,想起她来就会觉得伤心。
可是她的笑,却使铁骨铮铮的张唤湿了眼眶。他松了手,别过头去。
一旁亲自来接张晴的于世芩见状便上前道:“国公爷、夫人,时辰到了,您看这……”
张唤还没缓过劲儿来,温夫人拿帕子擦干了脸上的泪渍,对于总管笑着道:“让于大总管见笑了,老身的这个女儿,自小便被老身惯坏了,什么都不懂得。以后若是有什么事,还望于总管您多多照应。”
说着便自高嬷嬷手中接过一只封红,亲自递送到于世芩手中。
那里面装着的,是五万两银票。
于世芩却并没有接。
“夫人但请放心,”于世芩说着往上拱了拱手,“皇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