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以农为本[农]-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风无法,向前一挥手,对身后的一万府军下令道:“给本将往前冲!把壮丁往城门洞驱赶!”
  撞木是进不去了,但上万壮丁都往城门洞挤的话,或许能将城门生生挤开!
  一万府军遵令前冲!
  然而,夏简戟能让他们冲上前来吗?他下令不射杀无关壮丁,可能让对面的袁风产生了可以任由来去的错觉,但他本人可没有这种错觉!
  如今的‘炎军’已不同往日,军中有配□□、长矛或大刀的,而每人还都必配一把自制长弓,也不必削竹子做竹箭了,直接用用铁制箭头的箭支。
  长弓确实没有大昭军队里弓手用的复合弓的准头好,但长弓取材容易、制作简单啊,而且主要是弓力大、射程还远!
  像这种守城的时候,直接拉弓向下射箭就是了,又不必讲究什么准头,胡乱射出一箭都能射到人!
  于是,冲锋的大昭府军猝不及防之间就迎来了一波射杀!
  不该如此啊,弓箭的射程有这么远吗?而且都射得这么远了,竟还如此杀伤力,竟还能破开身上的甲胄伤到皮肉!
  袁风猛的一偏上半身,差点摔下马去,所幸躲过了迎面射来的箭支!
  心中惊骇之下,勒马连连后退了有两三丈之地后,这才觉得安心了些。
  ‘怎会有射程这么远,弓力还这么强的弓!军中从未有过这样的弓!’
  朝廷军队中弓手自古
  以来常用的弓,按照姜秾的说法是称作复合弓,此类弓确实比‘炎军’所用长弓更灵活,可在马上亦可拉射。而姜秾所教的长弓呢,确实较为笨拙,因为弓身几乎与弓手身高等长,不是张武壮这样天生大力的一般弓手的话,大多都只能站立着用全身之力拉弓发射,在灵活和隐蔽方面有所欠缺。
  但长弓的弓力大!射程远!
  攻城时拉弓仰射,除了像大散关这样的城墙高大者,遇见一般城池甚至能把箭射进城内,且还保有一定的杀伤力,简直是攻城利器!这一点,夏简戟他们之前在攻打郿县和陈仓县时,就已经见证过了。
  如今用在守城上,竟然也格外好用!
  因为站立拉射的姿势,导致隐蔽性较差,但因为长弓的弓力大、射程远,能在城下府军冲进复合弓的射程之内、向城墙上的‘炎军’拉射箭支之前,‘炎军’就提前射杀到一批府军,如此先发制人,也扭转了许多劣势。
  尤其是大散关下地势不算开阔,同时冲上前来的敌军不会太多,能将先发制人的优势发挥得更好,相应的,因隐蔽性导致的劣势就能被扭转更多了。
  前冲的大昭府军还没靠近城墙呢,就已经被射杀了一批。他们身上的皮甲根本无法防御射来的箭支,一旦被射中,箭头大多能够入体一寸!
  若是射中要害一寸,当场就死!若是没中要害,在缺医少药的军中受伤了也只能硬撑,入体约有一寸的伤口一旦肿胀发脓,最后也还是死。
  一万府军冲到城墙下时,伤亡差不多就已有了八百上千之数。
  大散关的‘炎军’实实在在是人手一把长弓,就算一人只拉射一支箭,也有两万多支。
  府军冲到城墙前了,并不意味着‘炎军’就会停止射箭,虽然垂直射箭蒙对射中的可能降低,但因为距离拉近,箭支的杀伤力就更强了,一旦射中几乎都会取走一命!不立即去走路一名,也会使其重伤。
  府军一路前冲时,‘炎军’射箭不止;府军冲到城墙下了,‘炎军’依旧射箭不止。大昭府军的伤亡,持续不断的增加着……
  而‘炎军’高据城关,伤亡极小,只有几十个被从城墙下射上来的箭支射中。
  因是复合弓几乎垂直向上射出的箭支,(重力)向下坠拉厉害,杀伤力减小了许多,被射中的几十‘炎军’只是受了伤,只有伤没有亡,就连重伤也没有。
  难免的,就算壮丁们贴墙站着,也终究有被误伤误杀的。
  生死面前,有被吓得六神无主慌不择路的,也有被生死之境逼得灵机闪现的,有好些个壮丁都想到了:
  之前城墙上的‘炎军’并没有放箭射杀他们,就说明‘炎军’是无意杀他们的,并没把手无寸铁的他们当做敌人,如今他们壮丁却有了伤亡,那是因为前面的这些府军连累了他们!他们是被连累误伤了!
  “往两边散开!往两边散开!”
  “我们被连累了,不要往城门洞去,溜边往两边走!”
  “边儿上去!边儿上去!”
  ……
  于是,府军们一边躲避头上射来的箭支,一边驱赶着壮丁们往城门洞去时,壮丁们却并不听话,反而贴墙溜边往两边跑!
  府军们于是散开,像撵小鸡仔一样,去将壮丁往中间撵……
  夏简戟:“……城下的情景,真是有趣啊。”
  ……
  “呜呜呜!”鸣金收兵!
  “撤!撤!撤!”
  来时的一万府军,在城墙下游走了几趟去驱赶壮丁,还剩下六七千了。
  回撤时,又被城墙上的‘炎军’射杀一波,
  最终总共折损将近四成,只剩六千左右了。
  夏简戟:“这次是打了大昭府军一个出其不意,下次他们再来,怕是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大昭府军已经跑了,被抛在后面的川地壮丁们,这下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府军一撤,‘炎军’就不再射杀他们了,那留在大散关也是没有危险吧,但是‘炎军’会接纳他们吗?那跟着大昭府军一起撤回去?
  “要不?我们问一问‘炎军’收不收我们,我们索性就不回去了?”
  “‘炎军’可是叛军,我们留下就是投奔叛军,是不是不太好?”
  “若是‘炎军’收留,一个叛军的名头而已,老子才不在乎呢!至少叛军不射杀手无寸铁的我们,反而大昭军队会用□□大刀驱赶我们!”
  “你们想什么呢!‘炎军’的夏首领肯定是聪明人,万一我们之中有大昭府军埋伏的谍者内应呢?那能随便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去吗?我们还是赶紧跟着撤回去吧!”
  有头脑清醒的川地壮丁说道。这壮丁文质彬彬的,是一个读书人,想得要更细致一些。
  ‘反戈投诚的时机,还没有到……’
  过了一会儿,府军们都撤远了,壮丁们才跟在后面往回跑去。
  夏简戟自然没有下令射杀壮丁们,就让他们安安稳稳的追上了前面撤走的大昭府军。
  ……
  第二日,袁风再次带着补足一万的府军,并两万壮丁,前来攻关。
  这一次依旧是壮丁冲在前,但是抬攻击城门的撞木的人,换成了大昭府军。
  袁风派了整整五百大昭府军,在壮丁们的保护下抬着撞木前冲,同时派了五百大昭府军扛着临时就地取材加长后的云梯。
  他就不信了,既然‘炎军’不射杀寻常壮丁,那他把大昭府军混入壮丁中,看他怎么办?!
  夏简戟:“……”
  当然是直接射杀抬撞木的人,不管是川地壮丁还是大昭府军,只要谁抬撞木,张武壮就射杀谁!
  至于云梯,等他们架起的时候,备下的浸油柴捆终于用上了。再加上沸油吧,云梯是就地取材加长的,那有一截梯子肯定是没来得及包铁皮或者刷上防火漆的,直接烧云梯就是了。
  再说了,你五百府军来登墙做什么?后面的大昭府军又没有紧跟上,五百府军登墙时起码得折损大半去,就算登上墙来有百十人,后继无力之下,登上来又有何用?
  夏简戟真是想不通对面领将的想法,算了,不管对面怎么想的,他做到不留漏洞就是了。
  于是,同昨日一样,抬撞木的五百府军、架云梯的五百夫君,不多久就被射杀殆尽,甚至依旧没有用上浸油柴捆和沸油。
  本来是没有这么容易的,但川地壮丁们大约是私底下通过小道消息,他们在护着府军往城墙这边冲时,冲着冲着就往边上跑了!
  于是,壮丁群中的大昭府军就暴露出来了……
  袁风这一次攻关目的自然是没有达到,折损了近千府军后,就鸣金收兵了。
  因为这次没有府军来驱赶,来时的两万川地壮丁,除了被大昭府军连累伤亡的一两百人外,贴墙溜边走注意躲避的其他川地壮丁们,全都毫发无损的回去了!
  ……
  两次都受挫,袁风就找来了传说用计奇诡的姚青云,“姚千户,明日便由你领兵出战如何?只不知姚千户是否心有妙计?”
  姚青云心中嗤笑。
  如若今天的攻关是由他带领……既然第一次时,就已经知道‘炎军’不射杀手无寸铁的壮丁,那么他会大胆一试
  :让一万的大昭府军脱去皮甲,做普通壮丁打扮混入壮丁之中,剩下六千府军在后方压阵。
  就算‘炎军’依旧射杀所有抬撞木之人,也足够做普通壮丁打扮的府军将撞木抬入城门洞中,一旦进入城门洞,即使有所折损,也至少还能剩八千的大昭府军,还撞不开城门?!一旦撞开城门,后面六千府军就可冲入关内,大散关一破,还用怕陈仓的‘炎军’不成?
  当然,姚青云也知晓,夏简戟此人肯定还留有后手,不会如此简单就让大昭府军形成包围陈仓之势。比如,一旦进入强弓射程之内,阵中将军的性命就要格外注意保护,否则一不小心就容易来个阵中无将的下场。
  普通府军都能改扮成壮丁,但阵中将领却是万万不能改扮的,将领在才能军心稳。除非是逃命,这样还可以让人扮成将领去替死,否则都不能找人乔装将领。因为不管是真将领,还是假将领,只要死在对敌阵中,都会让己方士气大幅削弱。
  士气一弱,离溃败也就不远了。
  就算最好的时机已失,其实明日的第三次,依旧可以这样尝试一次的……
  但姚青云明日尝试的目的,却不是为了攻破大散关,而是为了掩饰身份,好在明天反水时掩饰身份,别被壮丁们给误杀了。
  姚青云献计道:“承蒙袁将军看重,末将倒有一计。既然‘炎军’假仁假义,不射杀手无寸铁的壮丁,那不若明日就由末将带上四五千改装成壮丁的府军,混入寻常壮丁之中,抬着撞木去攻破大散关城门,至于后方就交由袁将军来压阵。
  为防壮丁们像之前两次一样临阵怕死耍滑逃避,还要劳烦袁将军在后面驱使壮丁们向前,届时前面城门已开,十二万壮丁蜂拥上前,便是‘炎军’再有强弓又能如何?就算我们站着不还手,让他们把箭支射完了,也奈何我们不得!”
  “此计甚妙!甚妙啊!”袁风想起那支险些射中他的箭,心中尚有余悸。
  他若是在后方压阵,等他经过大散关的时候,‘炎军’的箭支应该早已射完,或者经过十多万壮丁的冲击,‘炎军’怕是早已溃散!
  姚青云微笑道:“十多万壮丁,想来互相之间不可能都认识的,改扮成壮丁的府军不表明身份也无妨。否则,壮丁们必然要孤立府军,就像今天一样,如此就达不到乔装改扮的目的了。”
  袁风连连点头,“姚千户考虑得很周到,那就听你的布置安排吧,今晚上便选出放心的府军,脱下皮甲、悄然改扮后混入壮丁之中,明日一 早就去攻克大散关!”
  不管是否表明身份,改扮成壮丁的府军都是前面开路的,是死是伤都与普通壮丁一样。总之他的功劳是有了的,回朝后论功行赏,他说不定就能升上一升了……
  姚青云欣然领命,出帐去安排府军乔装改扮了。
  当天晚上,壮丁之间有消息在隐秘地流传。
  “据说,明日我们所有壮丁都要上阵了!把我们全都派去冲关,两万府军就在后面压阵,如果我们不往前冲,他们肯定会在后面砍刺驱赶的!就像昨天一样!”
  “然而‘炎军’并不射杀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壮丁,我们十多万壮丁往前面挤,就是挤也能将城门给挤开了!可是一旦城门失守,‘炎军’就会因为对我们的一时心软而败北,那我们不就成了恩将仇报的恶人了?!”
  “真等到城门失守,‘炎军’就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怕是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肯定会射杀我们以求自保。‘炎军’的强弓威力之大,我亲眼所见,到时手无寸铁的我们也就只有等死的份儿!我们冲在前面,死了就死了,后面的府军们可是毫发无伤的,就得了攻下大散关、剿灭‘炎军’的功劳!”
  ……
  第二日,第三次攻打大散关。
  果如暗中所传那样,身穿甲胄的大昭府军退到了三四里地外的队尾,将所有壮丁都往大散关驱赶而去,稍微走得慢些就怒声呼喝!刀枪相逼!
  大散关下的河谷和山道,狭窄不平,并排最多能走二十来人,最窄处甚至仅容三人并排通过,绵延三四里地的队伍,前面发生些什么,后面也不知道……
  于是袁风带队在后面压阵并驱赶壮丁们,驱赶着前进约有一里地了时,感觉走得还顺畅。
  前进两里地了时,感觉速度慢了下来,想是前头部队已经到达大散关城墙下,并且堵到城门外了!
  只需再驱赶着壮丁继续向前,然后人越挤越多,就算混入壮丁中的姚青云等人不能撞开城门,这些壮丁也能生生将城门给挤开!众人推墙倒,十多万人推城墙,或许也能推倒!
  想到此,袁风心血沸腾起来。于是连连下令继续往前驱赶壮丁,已经人挨人不能往前挤时,就直接让后排的壮丁们见了血!
  在死亡恐惧下,壮丁们奋力往前挤着,不往前挤就是死!
  如此一步一汪血的往前又走了半里地,袁风察觉出来不太对劲了。
  原本两万府军,在之前两次攻打中折损了五六千,姚青云带着约五千府军扮作了壮丁,剩下的近一万府军,除了分出五百府军在沿途看守外,其余都由他带领着。
  而此刻,他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两头狭口的、阔肚坛瓮一般的谷地里,两岸陡崖上站着的是密密麻麻的川地壮丁……
  若不是有壮丁碰落的一个石头滚入了谷地里,引得他抬头看,他甚至都还没有发现不对劲!
  本能驱使,袁风想要勒马掉头退回去,然而来路上也已经堵上了密密麻麻的壮丁……
  “杀了袁狗将!”
  “杀了袁狗将!”
  “杀了袁狗将!”
  ……
  喊杀声四起!在坛瓮阔肚一般的谷地里,几经回音扩大,霎时竟如天兵天将在雷鸣声中降临,气势惊人!震得人耳中轰鸣,心中惊悸!
  所谓雷鸣声,是从两岸陡坡上滚落下的巨大山石发出的。
  一块山石砸中了座下马匹,袁风从马上狠狠摔下,他想要站起来却因右小腿剧痛,复又跌倒在地,心中直呼:“吾命休矣!”
  在最后关头,袁风还在疑惑:这些山石是什么时候开采好的?姚青云是不是勾结了‘炎军’?他有十五万大军为何还是败了?那些川地壮丁,为何要杀了他?
  他可是大昭朝廷的从二品同知,这些乱民怎敢杀他!他们是想要谋反吗,打算投奔‘炎军’吗……


第78章 
  快立冬的时候; 前方‘炎军’传来消息:
  ‘炎军’于陈仓大散关,大败大昭袁风所率领的入川北归府军; 十二万川地壮丁尽皆归顺!
  大散关一万五‘炎军’; 大败十五万大昭大军!如此世所罕有的大捷传来,后方的太白县一时间空前狂欢!
  “我们夏首领果真乃天命所归之人; 天生英明神武!归位天命短短月余,就已经收复太白县、郿县和陈仓县三县之地,如今又大败大昭十五万大军; 如此川蜀之地也已是囊中之物!或许明年夏收时; ‘炎军’便已尽能控川蜀之地、扼南北要道!
  若三分中原大地; 到时我们‘炎军’便占据了一分; 且占据了地利,进可攻关中、退可守川蜀,大势可成啊!!!”
  有看得懂形势的太白县读书人; 听闻前方传来的捷报,喜得手舞足蹈几欲癫狂!到处说着他的推论; 深信‘炎军’推翻腐朽大昭之事; 已是指日可待!
  太白县的百姓原本就已深信夏首领是天命之人; 所率‘炎军’必然能所向披靡; 如今果真听到前方传来大捷; 心中一块大石也落稳了:‘炎军’果然是天命之军!
  太白县百姓对夏简戟和‘炎军’; 以及对神农血脉后人的首领夫人的信任,已经坚如磐石!
  由夫人指导播种的麦子,已经发芽出苗了; 麦苗强壮一看就经得起风霜、耐得住干旱,明年夏收时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不仅太白县百姓如此,郿县和陈仓县的也是如此深信的。
  ‘炎军’此次在大散关的大捷,振奋了军心,也稳定了后方民心。
  同时,‘炎军’此次大胜也很快传向各地,入了各方人的耳和心,对‘炎军’的看法自也有所不同了。
  邺城军和南方的‘米谷军’,听说后都先是叹一句:又多了一个日后与他们争天下的强敌。
  并将‘炎军’牢牢记在了心上,接着就召集谋士讨论一番。“各位先生,如今‘炎军’之势如日初升,不知可会给天下大势带来怎样的变数?”
  于是,众多谋士捋须摇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