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以农为本[农]-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几次去县城卖新鲜平菇时,考虑到冬天食物少; 猛兽可能会出没觅食,就周翠娘和夏五斤一妇女一小孩两人走路的话; 有些让人不放心,所以每次姜双五也都是跟着一起去了的。
两茬平菇,先后共采摘了四次去卖; 每一次都有二十来斤,卖钱之后姜夏两家平分下来,每家分了得有两千一二百文。
除去雇工的工钱,每家还有一千七八百文钱。
看着付出去的工钱很多,可菇房里的事情大多都是雇工做的,如果让姜夏两家自己去做,四间菇房的活儿根本就忙不过来!那么这一笔钱,就是没有了的。
这相当于,姜夏两家没做多少事情,却有一笔一两半银子不止的进账。这样的好事,还真就有了!
这在家猫冬闲着呢——在蘑菇上费的那点精力几可忽略不计,就有一千七八百文钱的进账,难道不是一件很值得开心的事情?
买回来六匹布和一些杂货零嘴,就把那十八两银子给用去了一大半,尽管都是用在刀刃上的,可周翠娘还是有些心疼。
如今看见银子在慢慢地往家里进,方才算是不那么心疼了。
可周翠娘又觉得吧,银子看得紧归紧,该花用的还是得花!就比如:这过年前置办年货,那还是得花用啊。
“这银钱啊,不能乱花在没甚用的地方,可是正经该花的去处,也不能吝啬。比如先前给一家人做新衣,给家里做一套换洗的床单被褥,这都是实实在在过日子都要用的东西!
又比如,过年过节时,该花银钱置办的年货。虽是些吃进肚子里就没了的东西,还有摆出来、贴出来看个景儿的,可人活一辈子,在吃穿勉强不愁的时候,过日子不就是要过得像个样子吗?
村里人都知道,我们家里现在有两个钱,可若过年时还是一副寒酸样儿,年货都不备上一点,可不知要在背后怎么说我们呢!”
在备不备年货的事情上,周翠娘这样说。
于是,腊八节这天,周翠娘把家里只要有的粮食和豆子,都给找了出来!麦子、高粱米、粟米和黄米,黄豆和豌豆,一样抓上一小把一起淘洗干净了,就用一个陶罐加水后,放到火坑上熬煮。
没事做的姜秾就坐在火坑旁,边烤火取暖、边看着这一罐腊八粥。就是等到水沸腾后,隔上一会儿就去用勺子搅拌几下,以免糊锅了。
这样熬煮了一个白天,傍晚时就熬出了一锅浓稠的腊八粥。
腊八节的晚饭主食,就是这一锅腊八粥了,菜是一道清炒平菇和一碗咸菜。
腊八过后,那六匹布也都已裁剪缝制完。周翠娘就把更多功夫,用在了做年前准备上去,一边做准备,还一边教导姜秾。
周翠
娘:“你开年四月份就满十岁了,这年纪说小也不大,但说大也不小了。再过上三四年,就该开始相看人家,十五及笄之后就要嫁出去了!到时就要你自个儿操持起一个家了,像是过年过节的习俗和准备这些,你要会才行呢!
否则别人家热热闹闹的过节,你家就清清冷冷的什么都没有,那像个什么样子?”
姜秾当时嘀咕了一句:“想得真远。”
嘀咕这话之后,自然是被说教了:“远什么远?还不就是一转眼的事情!要学的事情多着呢,早早地开始学着,以后自己过日子了,才不会两眼一抹黑去抓瞎!”
周翠娘:“大年初一得吃饺子,初二得吃面条,初三要吃饼,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得吃元宵吧?这都是要早做准备的!过年要端出来几道菜,这都是要想好的!这首先啊……”
首先是把后院里石磨上的灰尘扫干净,再用清水洗过一遍,等水干后就开始磨面粉。
从腊八节过后第二天,就在磨盘发出的‘轰轰轰’声、磨杆子‘嘎吱嘎吱’声之中,开始磨面粉了……第一遍的粗面粉磨出来后,还要再磨第二遍、第三遍,直到把面粉磨得细腻了才行。
周翠娘推磨,姜秾就站在磨旁添磨。
‘添磨’这个活儿,姜秾不会、姜浓会,所以她也就会了。活儿其实不难,只要手够快、够准、够灵活,再有添磨的时候不要走神,也就不会被磨杆子打到手了 。
磨转一圈、添一次磨,每次添磨就往磨眼里丢四五粒麦子。等第一遍粗面粉磨出来之后,就一次堆一碗粗面粉在磨盘上,然后磨转两圈、伸手拨一次面粉,每次只拨下一小撮面粉到磨眼里。
如此循环往复,从腊月初九到腊月二十二——小年的前一天,才终于是磨出来了足够的面粉。其实过年期间吃不完那么多,这是把过年后一段时间要吃的面粉,也顺道一起给磨出来了。
对于姜秾这段时间帮忙添磨的表现,周翠娘还是很满意的:“这次帮着添磨,都没怎么被磨杆子打到手了,也没把麦子掉进磨槽的面粉里面,做得不错!”
过小年那天,桌上也没有鸡鸭鱼肉这些。
周翠娘只把上次打到老虎时分到的半只兔子,加入干香菇,炖了一盆野兔炖蘑菇出来。这过节,也算是吃肉了。
小年过了的第二天,周翠娘喊上隔壁夏婶、交好的杨婶,以及沈甜的阿娘齐四娘一起,再叫了姜双五这个壮汉来回护送,一行人一路说说笑笑的去了县城,采买年货。
有钱就多买点,没钱就少买点,几个人也不攀比,高高兴兴的置办了年货回来。
“这一只大公鸡,到时宰了用香菇炖上,就算是甜娃儿说的那道‘小鸡炖蘑菇’了。这只鸭,一半熏了做腊鸭、一半到时直接清蒸,炒腊鸭、白切鸭,一只鸭就做出来两道肉菜了!
我还买了一斤半肥夹瘦的猪肉,到时切了炒出来。这样算下来,就有了四道肉菜,够了、不少了!”
周翠娘对着买回来的一只活鸡、一只活鸭,还有一斤猪肉,盘算道。
姜秾在一旁插话:“杀鸡之后的鸡鸭内脏,还能做出来一道肉菜。问甜甜要一些芥辣和花椒,可以做一道爆炒麻辣鸡鸭杂。”
“这可以啊!那就不把那些鸡鸭内脏,放到‘小鸡炖蘑菇’里面炖了,就单独炒出来吃!”周翠娘觉得这主意能行。
周翠娘继续盘算:“荤菜五道够了,至于素菜嘛……浓娃儿种的黄豆收了不少,拿二三十斤出来,生一筐豆芽,再打一锅豆腐!豆芽和豆腐既能做菜,也能做饺子馅儿,真是再好不过了!
在泡菜坛子里捞点泡姜、泡洋藿、泡莱菔之类的泡菜,拼做
一碗就是一道菜。再切一碗碎碎的腌菜,也能算一道菜。
这样就是荤菜五道、素菜四道,一共就是九道菜了,长长久久,寓意很好了!”
小年过后,周翠娘依旧带了姜秾跟在一旁学习,每一道过年饭菜的做法和诀窍,都会细细地讲给她听,希望她以后成家了能知道怎么做。
过年不止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也是一个传承的过程,对周翠娘和姜秾这对母女来说,是传承过年饭菜的准备过程与诀窍。
除夕夜时,姜家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围坐在火坑边守岁时,姜双五还把特意砍回来的竹子,放在火里面烧,烧得‘砰砰砰’爆响几声,就算是放爆竹了。
然后周翠娘就拿出四个用红纸包好的红包,里面装的是压岁钱。
“来来,给压岁钱了!不止浓娃儿和金娃儿你两个小孩子有压岁钱,我和你们阿爹两个大人也有!都压一压邪祟,明年继续像今年这样顺顺利利,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拿到压岁钱后,周翠娘便把买的红纸拿出来,在火光的映照下剪窗花。一边剪一边教姜秾,剪好一个之后,就她来试试手。
已经点亮手工天赋的姜秾,剪窗花也是难不倒她的,照着剪的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姜家一家人在家守岁,北边邻居夏家也是一样,虽然两家隔得近,但除夕夜守岁还是要一家人在一起守,很少有在别人家里守的。
……
姜家团团圆圆的喜气洋洋,然而村里其他有成丁出去服役的人家,就没能团团圆圆的了。
因为直到除夕晚上,村里去服役的人都还没有归家,今年这个除夕夜已经是不能团圆了。
不过村民们虽然觉得遗憾,家人没能及时回来一起过个团圆年,但也不怎么担心。
像这样出去服役,然后或因朝廷赶活儿没做完,或因回家路上意外耽搁了,不能在年前赶到家的情形,以前也有过几次,并不稀奇。
于是就这样把年给过了。
第42章
温宁村里这些村民尽是逃荒到此的; 宗族亲人要么是失散了,要么都死绝了。
过年期间; 也就没有地方去走亲戚; 男人初一宗祠祭祖、女人初二回娘家; 也都是没有的。
于是过年之间的人情来往; 便只有和村中交好的人家互相串一串门; 大多时候也都不送礼; 实在有那交情好的人家间——比如姜家和夏家,上门时才会带上节礼。
周翠娘带着姜秾姐弟两去沈家串门时,沈甜拉着姜秾到她的小卧室聊天,说着说着感叹道:
“以前过年家里来亲戚; 都是以两桌客人起算的; 要是人约得很齐; 四五桌也不稀奇,家里不止客厅、连卧室和书房也都坐得满当当的; 那是真热闹啊!当初总想着哪次过年能清清静静的,那些认识不认识的七大姑八大姨、堂表兄弟姐妹都不来; 那就好了!毕竟都是人情淡漠的二十一世纪现代社会了。”
“二十二世纪人情应该是更淡漠的,我也没有过你这样的经历。”
事实上; 姜秾内心所有欲。望与感情,几乎都给了农业和农学; 于人情方面很是淡薄。
自从父母意外过世后,与原本就往来疏离的亲戚,自然而然地就淡了来往。
她还真是没有过沈甜那样的经历和体验。
“可如今果真清清静静的了; 又觉得还是热闹点好,至少这还说明家里是有亲人的,哪怕七大姑八大姨闲事管得多,堂表兄弟姐妹在一起,大些的之间就互相攀比,年龄小的熊孩子又闹腾。这代理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吧……唉!不说了!”
姜秾看着神色沮丧得几乎要哭出来,却又拍脸强行笑着打起精神的沈甜,难得的知道这个时候最好什么也别说。
“嗯。”并且技巧拙劣地转移了话题,“我想吃豌豆黄,你做的很好吃。”
沈甜‘扑哧’一声笑出来,“好的,秾姐,我这就去给你拿豌豆黄过来!”
生硬地转移话题的大佬,也太可爱了叭!
……
温宁村的这个年节,过得不是极尽热闹,却也泛起淡淡温馨。
毕竟虽然去年春夏时小旱一场,麦子收成不全如人意,可这一年也勉强过来了。
虽然有些人家家中的粮桶快要见底了,可这不是翻过年坎儿了嘛!
春风复苏,草木萌芽,出了正月的二月里头,许多野菜也就长出来了,到时采些嫩野菜,和粗面粉一起做成野菜馒头、野菜饼对付着,等到夏收后就有新麦子收上来,到时就能吃顿饱饭了。
元宵一过,年也就过完了。
为了夏收时麦子能有个好收成,也为了能多吃上几顿饱饭,农人们开始把更多精力和心思放在麦田里,放在麦田里的麦苗上。
元宵过去、年也过完了,村里外出服役的男人们还是没回来,不过正月里头田间没太多事,没能尽早回来也不打紧。
就是在麦田里转一转看一看,再把菜地整一整,趁着全身心扑到麦子上去之前,把菜种给下去,像是莱菔(萝卜)、白菜和芥菜,以及葱姜蒜之类的。
不过这全看各人勤快与否,有的人家每样都会种些,有的不讲究饭食好吃不好吃的,就种个一样两样、或者一样都不种。
出了正月,进入二月的时候,才算是真的开始忙起来了!
姜水水涨,春日回暖,万物复苏,草木生长。
蛰伏一个冬天的麦苗,开始抽苗生长。可麦苗生长的同时,杂草也一样在疯长。
这首先要忙的事情,就是把麦田里的杂草拔了。
去年姜家和其他几家跟
着沤制了绿肥,播种时给施了底肥的还好,那些本就没有给麦子施底肥,开春后又没有肥料追肥的人家,更是格外注重麦田除草。
毕竟,供给麦苗生长的肥力都吃力,哪还能让杂草来抢肥力?!
不过周翠娘是个勤快人,在种庄稼这件事上,那是非常重视的!
周翠娘:“好不容易沤了绿肥,给施上底肥了,可不能让那些杂草抢了肥!要是放着杂草不管,让它们和麦子使劲抢土里的肥力,说不得会长得比麦子还好、还高咯!”
麦田除草剂,一般分苗后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苗后防除阔叶杂草除草剂,以及兼容性广谱性除草剂。
在姜秾还没有将农业(种植业)推进到工业化生产之前,大概是在高三暑假的时候有研究过,但没有深入研究,没有到申请配方专利的程度。
且除草剂里的成分,很多都是化学成分,以现在的科技和物质水平,很难批量制作出来。
何况时间上也来不及了,还是只能靠人手工去拔草。
……
小豆丁过完年就算是长大一岁了,腿脚上也比去年春天要利索很多,已经能跟着大人一起出门,然后在田间地头自己玩耍,不用再专门有人——姜秾来看着他。
加上姜秾也愿意下田去帮忙拔草,周翠娘也就准许了。
周翠娘心里是非常疼爱孩子的,这又不是实在忙不过来,没必要让女儿也下田去帮忙。
但她又想到女儿这几乎就是十岁了,让这年龄的孩子下田帮忙做活是很寻常的。那如果一直不让她下田帮忙,会不会养成她贪图安逸的懒惰习性?这可不行!
家里两扇卧房门一关,大门挂上一把铁锁,再掩上院门,一家四口就往麦田去了。
虽然施了底肥,可麦苗却没疯长、没有虚长株高,只是麦叶和麦秆看上去,要比其他家的更肥厚、更壮实。
看来村里种的这小麦品种,在株高方面的表现,还不算差。
姜家一家四口,除了在田边地头上,乖巧安静地扯草、抠土以及捉虫子玩耍的小豆丁之外,其他三个都蹲在麦田里拔草。
要怎么说呢?姜秾这个农学大佬,是真的从骨子里从血液里喜爱种田的,不仅理论研究精通,操作实践也一点不逊色。所以,拔草这活她会呀!
错把麦苗当杂草拔掉?不可能的。
与麦苗长得很像的禾本科杂草幼苗,像是野燕麦、雀燕麦、雀麦和长芒稗等,她都能一眼就认出来,在不波及周边麦苗的情况下,出手稳准狠一次就连根拔起!
因为她身体年龄小,在麦苗间蹲很久也不会累,于是她慢慢就沉浸在了拔草动作里……
一心只拔麦中草,两耳不闻身边事。
“……浓娃儿!你拔得那么快,别是把麦苗也拔了吧?”
“???”姜秾抬头看向周翠娘,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哦,我没有,你不能因为我拔得比你还快,就污蔑我。”
“哟呵!你长能耐了啊?!来来来,让我来看看你拔的草!”
周翠娘站起身,走了几步到姜秾正在拔草的这一溜麦子后面,捡起一把扔在后面的杂草,拨弄着查看起来……
“好吧,算你没有错拔麦苗。”周翠娘又弯腰看看姜秾身后已经拔过草的这溜麦苗。
杂草被拔的干干净净一根不剩,麦苗也都没被伤到,拔得也还蛮快的——确实比她快。“嗯,算你做得不错吧!”
既然不像是还要训她的样子,那就继续拔草吧。
把长在麦苗中间的杂草,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在手里积攒成
一把,再整齐地放在身后……
等回头看时,心里会觉得满足。
感觉她还能一口气再拔两溜,又再拔两溜……直到把腿蹲麻为止,不,腿麻了可以站起来活动活动,歇会儿又继续。
周翠娘见女儿理都不多理她,只一心拔草的样子,心里是自豪的。
“只简单教了两句,就能认出来全部杂草,拔的也又快又准,我女儿真是聪明!”
“给麦田除草,那认得麦苗就够了,反正只要不是麦苗,就全都拔掉就是了。有哪里很难吗?”
姜秾抬头搭了句话后,就又埋头回去拔草了。
这话说的……是被夸奖后觉得害羞了吗?所以才说的一副没什么了不起的样子。
周翠娘抿笑着点头:“嗯,你说的也有道理。”
然后又感叹起来,“可惜了,家里没喂猪。不然把拔的这些鲜嫩的杂草苗,仔细剁碎……不、用你做的手摇式切割机切得碎碎的了,煮成猪食了喂给猪吃,猪会很爱吃的。
我们以前就是这样,一开春了就在麦田里来打猪草,既给麦田除了草,又喂给猪吃了长猪肉,划算得很!
以前啊,甚至有些人家麦田里草长得多了,都不用亲自去拔,我们这些到处打猪草的小女娃子,自然就会去人家田里把草给拔得干干净净,只是要注意别伤了人家的麦苗……”
姜秾听了会儿,又从眼前的杂草上移开目光,抬头说:“以后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