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以农为本[农]-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选二!选二!”
  “那好,等甜甜的凉拌菇送到了,我们再吃早饭。”
  小半个时辰之后,在家吃完早饭沈甜,端着一碟麻辣凉拌菇到了姜家。
  麻辣凉拌菇就馒头,好吃得让姜秾姐弟两比平时多吃了一个馒头!并且,也让小豆丁粘着沈甜不放了……
  沈甜也喜欢大佬这个听话乖巧的弟弟,看他粘着不放,“秾姐,你补觉吧,我把金娃带去我家玩,等中午时再送回来。”
  “好,麻烦甜甜了。”姜秾没有多客气。
  小豆丁跟着沈甜到她家玩去了,姜秾吃饱喝足,就关上院门和大门进屋补觉去了。
  而此时,已经到达县城的夏五斤和周翠娘,与袁屋杂货的袁老板和另一个不知名管事,围绕着新出的香菇谈得正热闹。


第33章 
  每次到县城来卖平菇时; 都会提前和袁屋杂货的袁老板说好,像是下次再来大概是什么日子; 约莫能有多少斤货等等; 也好让袁老板这边提前做好安排。
  上次自然也无例外; 而且还说了这次会有一二十斤的新品香菇。
  所以夏五斤他们一到袁屋杂货; 袁老板就立即叫了店铺小厮; 带他们进到杂货铺后面院子的正厅里。
  与袁老板一起的还有一位管事; 是夏五斤以前没有见过面的。
  三十来岁的年纪,样貌只是寻常,但看其不胖不瘦的体型和端正自持的仪态,隐而不露浑然天成的一身气度; 夏五斤就知这人与市井中寻常的掌柜或管事不同。
  但显然; 袁老板又或者说是那位‘管事’; 并不想说出他的真实身份。
  “夏小子,姜婶子; 你们可算是来了!”袁老板打过招呼,又为双方引见:“袁管事; 这就是我与您说过的夏五斤和姜婶了。夏小子和姜婶子,这位是袁管事; 这次也来看一看你们新送的香菇。”
  夏五斤心中有许多思量,面上却不露声色:“小子在这里见过袁管事; 袁老板近日可好?”
  周翠娘也跟着打了招呼:“袁管事和袁老板安好。”
  袁管事并未起身,不过也还算温和地点点头,应答了两人的问好:“二位安好。”
  “劳两位惦记; 老头儿近来都好!来来,快坐下,小六上茶来!”袁老板推着夏五斤的肩膀,热情地让两人快快坐下,又吩咐侍立一旁的小厮上茶。
  周翠娘和夏五斤依言坐下。先前几次来时,就已经被请到后院的厅里坐着谈话了,这次同样让两人在厅里坐着,也没甚可惶恐或拘谨的。
  夏五斤挑着的那两筐子平菇,已经按例过了称、装车运走了,只剩下周翠娘挑着的这两筐子香菇,此时正靠边放在周翠娘的脚前。
  那个名叫小六的小厮很快就上了茶,袁老板又招呼着几人喝茶:“来来,袁管事喝茶。夏小子和姜婶子二位也喝茶,这大清早的一路走来,定然也口渴了,喝口茶解解渴。”
  “诶好!”周翠娘爽利答道。
  夏五斤笑着端起茶杯,向对面二人示意:“袁管事和袁老板,请。”
  夏五斤他虽喝不出茶味好坏高低,可却看得见茶水的清亮和浑浊。从这一杯比他们以前喝的好了不止一点的茶水,已可以验证他的猜想:这袁管事确非一般管事,至少是让袁老板不敢慢待的人物。
  对面的袁管事看了二人的言谈作态,心中暗自思量:这妇人虽是乡野村妇,言谈举止倒也还利落大方,并无那些粗鄙言行;
  而这个十一二岁的小子……只这一个照面,他这双不知看穿过几多男女老少的眼睛,也能看出他的不简单,并非城府深沉不简单。
  这小子到底年少,神色之下的心思好多都瞒不过他的眼睛,但假以时日长成了,怕是不似寻常乡野村人。
  现在看着颇有幼虎之势,至于能否长成万兽之王的猛虎,也只有日后才能知晓了。
  此时在这里互相揣度的两个人,无论如何也是想不到的,日后竟会有那般情景。
  寒暄过了,茶水也喝了,就说起正事来。
  袁老板看向盖着竹盖的两只筐子,问道:“这就是你们说的,新出的香菇了?可否打开来看看?”
  他们挑着香菇到县城来,就是为卖个好价的,当然是要给买家看看的。周翠娘赶紧把筐子往前一提,拿开上面的竹盖,随便拿出来几朵香菇递给袁老板验看,“袁老板,你看看,这就是新品香菇了!”
  袁老板伸手接过来一看,眼神立即
  就亮起来了!菇盖圆润肥厚,菇柄亦是肥大,触之鲜嫩顺滑,真是嫩得似乎一掐就会淌水!
  能看出这与夏五斤这小子以前卖的一种干蘑相似,但他也一眼就能看出,之前那些干蘑便是在鲜蘑的时候,也是些细脚伶仃干干瘪瘪的可怜样,绝无这样的绝好品相!
  袁管事见识何其之广,吃过的山珍海味不计其数,他也是之前吃过太白县送上的新鲜平菇,才知蘑菇竟然能有如此鲜嫩肥厚的。
  先前那些新鲜平菇,所起作用可是不小,府城里那些个惯喜奇奢的官爷们可算是给继续笼络住了。前一次太白县送上来平菇时,说是将有新种香菇要出,他这才亲自来了这一趟。
  看起来,他这一趟是来得很值了。
  袁管事出口道:“袁亥,拿与我看看。”
  沉浸在欣赏新品香菇之中的袁老板,赶紧将手上的几朵香菇双手递过去,“袁管事,您请看!”
  袁管事从递过来的几朵香菇之中,随意选了一朵,拿在手里翻看片刻,又凑到鼻前嗅闻一会儿,然后开口到:“此菇名为香菇?”
  姜秾从来不藏私,栽培蘑菇的诀窍夏五斤几乎学全了,他对香菇自然也已经算是很了解了,不慌不怯地回道:“是的,我们习惯称此菇为香菇,但其实就是香菰,也即是香蕈。”
  袁管事微微颔首:“你们能将这香菇种成如此绝佳品相,倒是难得。”
  夏五斤心中几转,面上却是没露声色,“哈哈哈,没甚难得的,小子我只是运气好罢了!我两三年前就向袁老板卖些山珍野货了,这事他老人家也是知道的,半年前我在玉皇山里找到了一处潮湿肥沃的好地方,只要不天降大旱,即便不是在雨后的日子里,也照样有蘑菇可采!”
  想到村里人已经知道他们两家栽种蘑菇的事情,即使他们一直坚持只他和姜婶两人来县城送蘑菇,但也难保这事不会传到县城、传到袁屋杂货。
  “但后来小子就想着啊,既然那潮湿肥沃的地方,能一直长出这样的上好蘑菇,那为何我不自个儿比照着弄一个呢?或许真是秦岭风土山水自有灵气,还真让我们给建成了,后来几次的平菇和这次的香菇,便是我自个儿比照着养出来的。”
  夏五斤的话说得模棱两可,虽说出了是自家养的蘑菇,但隐瞒了内里的诀窍机密。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
  对于夏五斤事情说了、但个中机密隐瞒的做法,袁管事也能够理解,他们是最清楚保密的重要的。可若是得利甚大,他并不介意去探听别人隐瞒起来的机密……
  不过,夏五斤在说话时,袁管事发现他竟能将神色掩饰得几乎不露分毫,声色语调之中也几乎听不出一点慌乱胆怯,再想到他一个乡野村娃竟能在这县城里混得开。
  这让他竟再次觉得,他似乎看见了一头,来日可能会长成万兽之王猛虎的幼虎……
  罢了,袁家何曾差了采买这些蘑菇的这一丁点钱?只要将蘑菇继续卖与袁家,也就没必要去探究许多。
  至于日后夏五斤这头‘幼虎’,能否长成万兽之王的猛虎,更甚至是长成虎王,都还需日后再看,但他却没必要去做掐死幼虎的恶人。
  “运气着实好。”袁管事随意赞同道,又继续问:“这香菇可保多少日新鲜不腐?”
  夏五斤看这袁管事没有深问蘑菇栽培方面的事情,便知这关是过了。
  “若是在运送时,能确保将香菇置于阴凉之中,可以四至十日新鲜不腐。如果装运香菇的篮子四周,有冰块堆砌围绕,十日不腐也应该没问题。”
  夏五斤又说了一个香菇保鲜的法子:“还有一种保鲜不腐的法子,可保十天至半月的新鲜,但可能
  会有损香菇的口感和香味。那就是运送时,将香菇浸泡在盐水中,烹煮前再用清水浸泡一二时辰,洗去大多盐水即可。”
  袁管事:“十日不腐,不算短了。”
  快马加鞭,十日已经不算短,而且一些冰块而已,不至于选择去损失香菇的口感和香味。
  周翠娘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和这些精明的商人打交道的事,还是交给在县城都能混开的夏五斤这个小人精吧。她就做点体力活,其余时候安静坐着就行。
  夏五斤也明白了,袁管事打算用冰块保鲜,而且十日的话……恐怕就不止运到府城了,或许要运往更远的地方,比如京城。
  不过这就与他们没有关系了,人心不足蛇吞象,凡是他吃不下的,他就不会伸嘴去强够。
  袁老板见袁管事这边满意了,就接过话来商谈价钱:“夏小子,姜婶子,这香菇的价钱,鲜蘑给六十文一斤,干蘑给半两银子一斤,你们看如何?”
  新鲜平菇一斤五十四文钱,新鲜香菇一斤六十文钱,每斤多给了六文钱。而晒干的香菇,给半两银子一斤——即是五百文一斤,是各种干蘑夹杂一起的寻常干蘑的价格的两至三倍。
  价格算得上厚道了。夏五斤笑着问一旁的周翠娘,“我觉着袁老板给的这个价还行,姜婶您觉得呢?”
  周翠娘也知五斤这孩子是为了她的面子,才问这一句,她也不拿乔:“我觉得也还行,袁老板是个厚道人!”
  她确实觉得这价还行,比平菇一斤还多了六文钱呢!而且既说了干蘑的价,那就是收晒干的干蘑的,那些品相不足的,或者以后农忙时来不及挑到县城来卖,都可以晒成干蘑再卖,半两银子一斤呢!
  几十上百文的这点钱,对袁管事来说三瓜俩枣都算不上,不过买的那平菇和香菇倒是很有用。
  于是为了蘑菇的大用,为了他们的不贪婪,袁管事便也乐意给他们一点助势,
  “你们尽管放心养着蘑菇罢。县里和乡间的那些小地痞,你应是自有成算,想来不用本人去多管。不过本人与县衙那几位还有些面子情,去打个招呼,应该不会有人找袁屋杂货的麻烦,你们尽可放心将蘑菇卖来。”
  夏五斤一听就明白了,县里和乡间的小地痞混子堆,他就是混在里面的,他招呼一声就不会来找他的麻烦。而县衙那边,袁管事会去打招呼,只要他将蘑菇卖给袁屋杂货,就不会有官员衙役找上门。
  这是一种保护和助势,却也藏了一丝威胁在里面。卖给袁屋杂货,就不会有人找麻烦。但若另卖他处呢?怕是就会有麻烦了。
  这一丝威胁,夏五斤觉得倒也没什么。只要袁屋杂货一直这样厚道,他何苦去另寻买家呢?没那个必要。
  “实在是多谢袁管事关照了。我与袁老板是旧相识了,打了好些年的交道,觉得投缘得很!以前一直承蒙关照,以后自然也是要一直互相关照下去的。”
  看来袁老板也是要敬着这位袁管事的,可是县官不如现管,何不在袁管事面前,顺嘴卖袁老板一份好呢?他们以后打交道的时候可多了,卖他一个好可不吃亏。
  袁老板笑呵呵的:“哈哈,互相关照、互相关照!”
  袁管事对于太白县送上来的鲜蘑,是很满意的,不然也不会亲自来这一趟。对于手下,哪怕只是十二地支中拍在最末的‘亥’(袁亥),他也是不吝于夸奖的:“袁亥,你一直以来都做得尚可,日后也当精益求精。”
  袁老板得了夸奖,很是高兴:“在下定当继续谨守本责,好好做事!”
  ……
  没再闲聊多久,就把挑来的香菇过了称,然后结了账。十八斤半的香菇,
  算十九斤,一共卖得一千一百四十文钱。
  账结了,周翠娘和夏五斤便也没再久坐,说了几句话后就起身告辞离开了。
  周翠娘照旧仔细揣着钱,和夏五斤一起穿街钻巷,找到那个能搞来石灰的衙役家里,付了一百文钱后,两人就扛着一大一小两袋石灰出了县城,往温宁村赶回去。


第34章 
  一阵日子忙过去了; 家里大人们也就稍微轻闲点了,不再一定要小孩子跟着跑前跑后忙活; 或者留守看家了。
  于是; 脚底长毛总想出去疯跑的毛孩儿们; 终于能跑出家门、随风一起自由奔跑了!
  姜秾:……
  她从未承认过; 她是脚底长毛的‘毛孩儿’。
  夏五斤:“秾妹子; 明儿一起去山里打猎玩耍吧!”
  姜秾:“好; 一起去。”
  嗯,现在就是……大山的气息,真香啊。
  姜秾曾经做起实验来时,十天半月不踏出实验室一步; 都没甚稀奇的。她当然不是在家呆不住的; 脚底长毛的毛孩儿。
  她喜欢泥土和植物的自然气息; 现在家里也没什么事离不开她,那到山里去走一趟也就未尝不可了。何况; 她还惦记着要做一张弓的事情呢。
  农人多按照二十四节气来过日子,如今正值小雪已过、大雪将至之间; 虽温宁村还没降下今冬的第一场雪,但天气已经是明显冷下来了。
  田野之间; 除麦田里泛着绿意,以及远处山中还有斑驳几块的松柏绿意之外; 田间地头和路边沟渠里的杂草,都已在不知不觉中枯黄死去,树叶也早已纷纷落光; 只剩光秃枝丫支棱着。
  不知不觉,就是冬天了。
  大约这一次进山打猎玩耍一趟过后,就要开始猫冬了。
  姜秾已经穿上了冬衣冬裤,说是冬季衣裤,也不过是絮了薄薄一层木棉絮的一件夹袄并一条棉裤。夹袄和棉裤是穿在外面的,至于里面的冬衣冬裤?并没有。
  现在天气已经有些冷,却又不太冷,于是姜秾在夹袄和棉裤里面,就只穿了一套夏衣。等天气愈加寒冷的时候,还会再在里面穿上春衣和秋衣,届时对应一年四季的四套衣服,就全都穿在身上了……
  不过,姜秾打算到时最多同时穿三套在身上,剩下一套来轮流换洗。
  姜秾收拾整齐又刚吃完早饭,夏五斤就在外面喊了:“秾妹子!我们走了,赶紧的!”
  提上姜双五特意为她新编的定制小竹篮,拿上镰刀,就出门了:“走吧。”
  两人碰面后还没往外走几步,周翠娘和夏婶就在后面不放心的叮嘱:
  “浓娃儿啊,你们别上深山里去,最近村里大多人家都在山脚外围砍柴,山脚人多,应该是没野兽敢下来的,你们就在山脚玩一会儿了就回来哈!”
  “对,五斤啊,你别带着你秾妹走得太远了,那些山里野兽也要猫冬呢!可它们吃饱了才能猫冬啊,如今正是那些猛兽到处寻食的时候,你可得注意着点!”
  姜秾停步回身,点头答应:“嗯,晓得了。”
  夏五斤可从来都不是乖巧的娃子,还腹诽着他阿娘吃得好身体好了,唠叨起他来都不大喘气了。
  “如今正是猎物的秋膘贴得最肥的时候,若是有不长眼的凑上来,正好弄回来做过年腊肉!而且除了熊瞎子和长蛇,大多野物都是不冬眠的,它们哪就会指望着吃一顿饱的后,就回去猫起来睡一大觉呢!”
  姜秾用不赞同的神色,看了一眼抬杠的夏五斤。这熊孩子,怎么就不能乖乖听话呢?
  “……”夏五斤接收到秾妹看过来的目光,眼神游移避开了……“好了!阿娘,我知道了,一定不往深山走,好好带着秾妹别让她伤到了。”
  两个做人家阿娘的,这才稍微放心些,“晓得了就好!”“晓得了还要记得,别忘记了!”
  两人终于走出大人的视线,之后走着走着,夏五斤觉得有些不对劲:“这条路有点不对劲啊?”
  姜秾:“没有不对劲,我们顺路去叫甜甜一起。”
  沈甜那小丫头片子!以前秾妹是和他最好的,结果那小丫头片子却硬插一脚,真是讨厌!夏五斤心里再不得劲,也不能像小孩子一样哭闹不依,还能怎样?
  又不能转头就走,还不是只能默默地跟着走,一起去叫那小丫头一路走!
  “秾姐!”沈甜正好收拾妥当了,打算去提篮子出门呢,就看见大佬来找她了!啊,这种小伙伴一起出去玩,小伙伴到家里来喊人一路走的场景……好戳人啊!小伙伴就要整整齐齐手拉手一起走嘛!
  至于旁边那个站在大佬背后,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夏五斤?呵,她没看见。
  沈甜很快就提着一个小竹篮出来了,出门前当然也少不了大人的临行叮嘱。
  齐四娘手里拿着一个用饭甑布包着的粗瓷碟,追上后放到沈甜提着的小竹篮里:“那几个豆包哪够?你多带上几个,中午肚子饿了就拿出来,给你秾姐和其他人都分一个吃,不要抠门知道吗?”
  这个用黄豆做的豆包,是沈甜亲手做的,之前她的小竹篮里只带了两个。她想着到时候偷摸着给大佬一个,她自己也偷偷吃一个。
  结果阿娘还蛮舍得的,又多给她带了四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