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八钗(暮兰)-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贵妃一笑,半玩笑半认真说道:“守成的君主也需要得力的大臣辅佐。臣妾听闻今日大朝会,有位大臣打瞌睡摔下台阶,磕掉四个门牙呢。”
    承平帝也忍俊不禁笑道:“那是太常寺卿,七十八了,总赖在官位上不肯乞骸骨还乡,御史们弹劾他老眼昏花耽误国事,逼他下台,但是朕念在他是三朝老臣、忠心耿耿的份上,将弹劾奏本留中不发。”
    “没想到他昨晚守岁太累,竟然在今日大朝会上打瞌睡栽了跟斗,摔掉了四颗门牙。马上就有御史弹劾他殿前失仪,他没法再继续待下去了,只得一边捂着肿胀的嘴,一边跪求乞骸骨回乡,朕当场准奏,赦免了他殿前失仪,赐给金银和五十亩田地给他养老。”
    “皇上真乃仁厚之君。”曹贵妃笑道:“说起来,臣妾今日见众命妇来宫朝贺,其中有些命妇的年纪比这位太常寺卿还长呢,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因品级低了些,不得不排到殿外去了,外头寒风刺骨,后来还要在风里头吃赏赐的宴食,跪谢皇恩,估摸着回家就病倒了,臣妾瞧了,心下着实不忍,吩咐宫人们在她们脚下放一个脚炉取暖,只是这样杯水车薪,起不了什么作用。”
    “哦?这倒真的难为这些老人了,大冬天的要受这份罪。”承平帝还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喃喃道:“只是命妇在重大节庆时进宫朝贺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轻易修改不得。”
    曹贵妃走到书桌前跪地说道:“当初定下的这个规矩,是为让众命妇感受到皇恩和天家威仪,现在若修改规则,也是为了让命妇们感受到皇恩和天家威仪。”
    “臣妾斗胆请求皇上开恩,赦免这些年老体弱、七八十岁老命妇、还有那些怀孕的,月份已经过了七月、行动不便的命妇,以及那些生完孩子三个月以内命妇们的朝贺,以示皇恩浩荡。”
    当曹贵妃说道怀孕月份超过七个月的孕妇时,承平帝猛地想起了容貌酷似先皇后、在紫禁城早产的睡莲,问道:“顺平侯夫人最近身体如何?”
    曹贵妃应道:“听王太医说恢复的还不错,小世子长的很快,只是臣妾今日未曾见到顺平侯夫人——两天前太后口谕,免了顺平侯夫人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的朝贺。”
    承平帝目光一冷,“朕竟不知有这等事,太后还免了谁家夫人的朝贺?”
    曹贵妃说道:“并无他人,只有顺平侯夫人一位。”
    “朕的这位母后啊,总是觉得这天下太太平了……”承平帝沉吟片刻,右手一抬,“起来吧,朕准奏。”
    当日下午,承平帝命礼部发布了新年第一份旨意,赦了七十岁以上体弱诰命夫人、有孕七个月,生产完三个月以内诰命夫人们的朝贺。
    旨意传出,燕京那些年纪大的命妇感激涕零,对着紫禁城方向叩谢皇恩。今天一早实在冻的够呛,一想到正月十五不用继续受罪,病倒了的老夫人们心情大好,病都好了一半。
    相比这份巨大惊喜而言,正月初一唯独顺平侯夫人没有去朝贺的消息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根本没有掀起什么风浪。
    且说睡莲和许三郎抱着小子龙去永定伯府祭拜祖先后,并没有留下吃午饭,脚不沾地的回宁园吃了新年第一顿饭。
    饭后,有了早上的教训,许三郎说话小心了许多,他讪讪凑到睡莲身边,“今天大朝会散后,威武伯寻我说话,问我们宁园是不是有个叫做添衣的丫鬟,他说他无意间瞧中了,想讨来做外室,问我肯不肯割爱——”
    “什么?!”睡莲大怒,“他是个什么混账东西!主意打到我身边的丫鬟身上来了!我的丫鬟只当正头娘子,怎么可能胡乱给人做妾?”
    燕京互赠姬妾之风盛行,依许三郎以前的风评,威武伯以为添衣是许三郎的通房,并有这个要求并不奇怪。
    许三郎忙说道:“当年我跟着皇上去西北御驾亲征时认识了威武伯,成了莫逆之交,他为人豪爽,精通武艺兵法,现在是皇上牵制西北太后娘家的重要棋子,刚刚奉诏回京述职。”
    “你放心,我没有当即答应,暗想添衣是你从娘家带来的,主仆情深,敷衍了他几句,打算回来问问你的意见。既然你舍不得,我就找借口推了便是,另寻个比添衣还美的歌姬送给他,横竖威武伯也不会为了一个女人和我生分了。”
    纵使如此,睡莲到底意难平,当晚许三郎半点便宜都没讨到,烙饼似的辗转半夜才睡下,暗悔当场推了该多好,这下子如何是好呢?
    次日许三郎欲故技重施,抱着小子龙缓和夫妻矛盾,宫里内使突然来宁园传了皇上口谕,命许三郎即刻进宫。
    许三郎到了下午午饭时才回宁园,看着睡莲询问关切的目光,许三郎屏退众人,低声道:“南京急报,东宫进了刺客。”
    睡莲大惊,“如玉她——太子妃没事吧?”
    许三郎定定的看着睡莲,“那天太子妃正在召见姚知芳和姚夫人以及安姐儿,太子在隔间书房教临淄郡王写字,五个刺客扮作宫女和太监,不知如何混进了南京东宫,东宫护卫和暗卫居然毫无觉察,还是太子妃觉得往书房送水果的宫女眼生,叫住了她。”
    “结果宫女拿出燧发枪往书房往书房闯,外头也进来四个刺客,姚知芳和姚夫人都是会武的,姚夫人护住太子妃,姚知芳绊倒了行刺的宫女,缠斗中,姚知芳中枪受伤。”
    “太子和临淄郡王听到枪响躲在书房密室中,枪声也引来了护卫,将刺客击毙。太子一家都没事,只有姚知芳中枪了。”
    又是知芳!为什么明媚如阳光般的女子要受那么多的苦楚!睡莲腿脚乏力,瘫坐在炕上,“知芳她,她现在怎么样了?”
    “我也不知,密报上没说,毕竟对于皇上来说,太子一家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许三郎说道:“皇上封我为钦差大臣,即刻去南京彻查此案,重新布置南京东宫防卫,保护太子。”
    “你——你又要走了么?”
    许三郎将睡莲紧紧抱在怀里,“自打在北越得知你在紫禁城的险境,我就暗暗发誓,绝对不会再把你和孩子留在燕京这个龙潭虎穴了,永定伯府贼心不死,太后又难缠,你身子又还没好,所以我向皇上请求带你和子龙一起去南京,皇上恩准了。”
    作者有话要说:2012年的最后一章,十八钗情节有了大进度,明天2013年第一次更新,情节直接跨越约2年,小子龙变成小正太!
    一个半小时后就是新年,大家撒个花吧,呵呵,舟在2013年会继续用稳定高质量的更新呈现给你们。
    图为许三郎大朝会的帅气打扮,哇咔咔,睡莲啊,面对这么个帅哥,你肿么会狠心生气咧。
    
    217扑朔迷离谁主沉浮,三小无猜童言无忌

    二年后;故都南京;浙直总督府。
    二年前;顺平侯奉诏来南京彻查东宫刺客一案;南京城局势紧张,连正月十五都处于宵禁状态,三个月后案件告破;据说是伪帝的余党所为。
    官方文件永远不可信;因两个好友都在此案中遇险,睡莲曾经问过许三郎,到底是何人指使。
    许三郎说道:“事关国家机密,只有我、皇上、太子;还有做下此事的人知道;不过——燕京那边很快就有消息,你那么聪明,猜就猜出来了。”
    果然没过多久,群臣参奏如今国本早已定下,五皇子赵王应该立刻回藩地江西南昌就藩,甚至有御史很直白的写到,太子因二龙不得相见而身处千里之外南京,赵王对就藩一事一拖再拖,居心叵测啊!
    关于赵王就藩一事去年也这么闹过,后来是因赵王妃即将产子,不方便远行,太后又在承平帝面前哭诉说赵王孝顺,一时离他不得,这事就慢慢淡了下来。
    大过年的,太子被刺的消息从南京传到燕京,在朝廷旋起轩然大波,太子党大臣们看着赵王,就好像看见刺客似的,倘若太子真的被刺身亡,临淄郡王年幼,四皇子楚王是个痴呆,六皇子齐王年纪又小,储君的位置最有可能落在赖在燕京不肯走的赵王手里。
    赵王夫妇抱着新生的儿子荣昌郡王去慈宁宫找太后哭诉委屈,据说太后当即气倒了,承平帝亲自端药尽孝,太后拉着承平帝的手,说她相信赵王是无辜,还请皇上也相信自己的儿子,留赵王在京城,以击碎那些谣言。
    承平帝碍于孝道,将参奏的折子留中不发,左都御史顶风而上,接二连三上奏,大意为天家无私事,有的都是国事,太后身为国母、天下妇人之典范,应当识大体,从大局出发,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留赵王在京城。
    民间妇人可以任由喜好留任何一个孙子在身边尽孝,但是太后不可以,因为关系到国本大事,太后若执意如此,便是干涉国政,太祖爷早定下规矩,后宫不得干政云云。
    直白一点就是说:留赵王,就是干涉国政,干涉国政,就违反了祖宗法令,太后应当悬崖勒马,坚决改正错误。
    被人问候了自己的嫡母,承平帝当然要佯装作大怒言辞驳回,命左都御史闭门思过,镇压的结果是更猛烈的反扑,一时间朝廷涌起了更多不怕死的御史上奏了相似的内容,甚至掀起了“废太后”的呼声。
    太后拖着病体去皇族宗祠哭先帝爷,承平帝诚惶诚恐跪在慈宁宫请罪,局面一时处于僵持状态。
    就在这时,右都御史突然转变了方向,转而攻击赵王!说赵王大不孝,眼睁睁看着祖母太后为他受委屈、父亲承平帝为他左右为难,赵王依旧为了一己之私,赖在燕京不走,如此行为,堪为世间不孝子的典范。
    右都御使的奏折一出,立刻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跟风,连民间都热议赵王大不孝,眼瞅着老爹和祖母为他日夜煎熬,却躲在一旁隔岸观火。
    不孝这顶帽子乾坤大挪移般转到了赵王头上,陷赵王于两难境地:赵王不走,就是对父亲和祖母不孝,而且心里的那点想头被彻底撕破了窗户纸,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赵王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就没有了,即将和皇位说拜拜。
    权衡之下,赵王终于上奏,愿意带着妻小去江西南昌就藩。承平帝装模作样挽留赵王,赵王再次请辞,承平帝再次挽留,如此再三,承平帝终于“无奈”的点头了。
    盛夏七月,赵王拖儿带女南下南昌,闭门思过的左都御史放出来了,蹦跶的比以前还活跃。
    闹剧传到南京,睡莲心里却更迷乱了:以前她觉得刺杀太子一家的是赵王,可从事件的结果来看,貌似并非如此。
    背后主使有可能是太后,太后儿子早逝,她向来习惯在皇族内部调拨离间,搞平衡,寻求存在感,若刺杀行动成功,再帮助向来亲近自己的赵王上位,未来太皇太后以及娘家西宁侯府依旧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也有可能是承平帝的死士故意制造刺杀失败的场面,借以挑起事端,逼太后服软,逼赵王就藩。
    还有可能,就是太子和颜如玉自编自演的刺杀行动!甚至姚知芳母女都有份参与其中!
    东宫禁地,守卫森严,怎会混进来五个面生的刺客?怎会那么巧会武的姚知芳母女在场?据说那个时候太子妃抱着安姐儿,正在和姚知芳母女说话,她怎么有功夫观察送水果的宫女是陌生人?
    太子一家毫发无损,唯有姚知芳的左胳膊被枪击,真的是太子龙气大盛,洪福齐天么?
    还有,太子被刺,皇上立刻封许三郎为钦差大臣来南京查案,为什么不是其他人呢?
    再想想许三郎对此事的讳言莫深,睡莲心里起了一个念头——恐怕整件事情,是太子和承平帝联手唱双簧,打压太后,逼赵王去南昌就藩。
    再后来的一件事,睡莲更肯定了自己的想法:许三郎是钦差大臣,论理办理完案件之后应该回京的,可是承平帝却下旨封了他为浙直总督(注1),辖南直隶(即南京)、浙江、江西、山东、广东、广西六地的军务!
    许三郎是典型的太子党,这六地的卫所几十万军队听从他的号令,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即使承平帝突然驾崩,赵王插着翅膀比太子先一步飞到燕京城继位,太子以勤王的名义命许三郎带着几十万军队攻向京城,夺回皇位也是绰绰有余的。
    接下来,承平帝还任命威武伯接替了以前许三郎的职位,成为新任京卫指挥司指挥使,负责燕京防卫;老牌勋贵英国公父子则去了西北——英国公这门招牌在军队很有震慑力,势力盘根错节,足以牵制太后的娘家西宁侯府。
    还有,承平帝起复了颜府的九老太爷颜志成,任五城兵马司副指挥使,辖东西南北中四城。
    而颜七爷宁珂不知怎么从东城兵马司混到通政司了去了,通政司是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臣民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下通百姓,上可以直达圣听,是仅次于锦衣卫的谍报组织,而且范围更广泛,宁珂从此将全部的热情投入谍报工作,为通政司贡献了一生,其面容体型如弥勒佛般和善憨厚,性子却狡黠如狐,手段残忍如狼,人赠外号“佛面罗刹”,当然,这都是后事了。
    且说顺平侯被任命为浙直总督,辖六地军务,原本的暂住变成了常住,按照许三郎的说法就是“太子登基之日,就是我们回燕京之时,安心在南京过日子吧。”
    浙直总督府位于南京西城汉府街,后面是曾经的汉王府,皇上将此宅赐给顺平侯,睡莲和小子龙等从燕京来的家仆便居住在此,改名为“熙园”。
    定居熙园之后,睡莲派人将两个姨娘还有家妓们也接到了南京,南京是纸醉金迷之地,家里没个小妾会惹人议论的,凡事不能太出格,要符合这个世界的常理。
    许三郎在总督府宴请时也需要家妓歌舞助兴相陪,与其从外头买来历不明的歌姬舞姬,不如干脆把宁园那些知根知底调/教出来的家妓接过来,三郎如今位高权重,应当小心为上。
    两年前睡莲和小子龙跟着许三郎到南京时,带着三百护卫亲兵,和添衣等十来个丫鬟婆子。
    后来要在南京常住了,那时候添饭添菜两姐妹已经嫁给府里两个小管事,石绿也有了身孕,睡莲留她们和辛嬷嬷燕京看守宁园,要朱砂一家人并四五十年轻得力的世仆到了南京熙园当差。
    所以熙园除了打杂粗使等下人是南京现买的以外,其他大小管事、厨房上的,并贴身服侍的都是燕京宁园的旧人,管束严格,熙园水泼不进,外头想打听里头的情况很难。
    这天腊月二十五,正是睡莲二十二岁生日,太子妃颜如玉带着临淄郡王微服出访,还有姚知芳抱着安姐儿来给睡莲庆贺。
    姚家三年孝期将满,明年开春京杭大运河解冻,就要回燕京了,要操办姚二郎和颜府十一小姐颜琪莲的婚礼,姚颜两家结为秦晋之好。
    不知将来三个手帕交重聚又要等到何时,所以乘着睡莲生日的机会大家聚一聚。
    临淄郡王、安姐儿还有小子龙在隔间玩耍着,三个女人围着熏笼而坐,谈笑风生,十几年的好朋友了,有时候仅仅一个眼神对方就能会意,这份珍贵的默契原本就是一种幸福。
    姚知芳受伤的左胳膊已经痊愈,就是每到天气变化之时会隐隐作痛,承平帝为了感谢她勇敢的和刺客搏斗,特封她为二品夫人,还赐了忠贞二字,所以人称之为忠贞夫人,以前关于她克夫克父的谣言不攻自破。
    隔间三个孩子正在玩办家家酒的游戏,当然是快七岁的临淄郡王当爹,五岁多的安姐儿当娘,两岁零四个月的小子龙当娃——子龙两年前刚到南京时肥白一团软肉,就经常被迫“本色演出”,当临淄郡王和安姐儿的孩子,现在也是如此。
    三个女人正说到兴头上,小子龙委委屈屈的从隔间跑回来了,蹭到睡莲怀里撒娇。
    睡莲亲亲小子龙雪团般肥白的脸蛋,问道:“怎么了?你办家家酒的爹呢?”
    小子龙手指往窗外一指,奶声奶气道:“爹在外头打猎。”
    众人瞧着窗外,见临淄郡王正拿着一弯小弓无奈的射树枝上的麻雀,其实从今春开始,他已经很不耐烦玩这种“幼稚”的游戏了,但是安姐儿乐此不疲的缠着他玩,他也就勉为其难,宫中的孩子都是寂寞的,有安姐儿和小子龙两个百无禁忌的玩伴很难得。
    姚知芳憋着笑,问道:“那你娘呢?”
    小子龙瘪了瘪嘴,“娘本来是在给我做饭的,总是等不到爹打的猎物,正生气呢,可是我饿了。”
    颜如玉捂嘴笑,将一块糕点递给小子龙,“先吃点东西垫垫。”
    小子龙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嘟嘟囔囔道:“我不想当娃娃了,我要当爹,可是郡王不和我换。”
    姚知芳笑道:“你可以和安姐姐换嘛。”
    言下之意,就是小子龙可以扮演娘的角色——因为小子龙相貌和睡莲小时候相似,若穿上女装,谁都以为这是个漂亮的小女孩。
    小子龙一愣,说道:“可是我不想要郡王当媳妇。”
    三个女人也是一愣,慢慢理解了小子龙的意思,都笑起来。
    这时隔间传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