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徐门娇-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昭今日穿着件粉色水仙散花绿叶裙,梳着双丫髻,粉脸红唇,一双如水般的眸子亮亮的,整个人就像从画中走出来一般。
  周氏一见她,脸上就露出了笑意来。
  “女儿给娘亲请安。”徐昭规规矩矩的福了福身子。
  等她请安后,周氏笑着将她拉到了怀中,又叫薛嬷嬷给她上了茶和点心。
  虽说自家闺女活泼了些,可规矩却是极好的,每日晨昏定省,从来都没落过一天,可见是个有孝心的孩子。
  熟不知,当母亲的看女儿,自是哪里都觉着好,不好也是好。
  “哥哥怎么还没来?可是起迟了?”没见着自家哥哥,徐昭忍不住问道。
  虽然说着这话,可徐昭心里却是明白,自家哥哥最是严谨,哪里会起迟了。多半是娘亲叫人传话,让他今日不用过来请安了。
  徐昭知道,娘亲是有话要和她说了。
  果然,她的话音刚落,周氏就说道:“昨个儿你爹爹和我说,到了京城万不可拘着你,免得日后多个木讷的闺女。”
  自家爹爹竟然会说这样的话,也不怕把她给宠坏了。
  瞧着自家闺女脸上的神色,周氏笑了笑,摸了摸她的脸,道:“虽是这样,可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去了京城,总不会和这里一样自在。”
  周氏没有明说,可徐昭哪里会不知道,有老太太在,她和娘亲回去势必要受些委屈。
  “娘亲放心,昭儿会好好孝顺祖母,不会给娘亲添乱的。”
  自家闺女竟如此通透,周氏笑着将她搂紧了些。
  两日后
  徐昭告别了爹爹和哥哥,随娘亲周氏上京。
  ?

☆、第 3 章 迎接

?  京城,徐府
  荣欣堂。
  大太太刚踏进院子,立刻就有一个穿着嫩绿色比甲的小丫鬟掀起了帘子,朝里头禀告道:“老夫人,大太太来了。”
  崔老太太正坐在罗汉床上逗着明哥儿,听到这声音,面色微微一变,叫身边的乳母将明哥儿带了下去。
  明哥儿是长房大少爷嫡出的,才刚两岁,是崔老太太的重孙,论理是不该养在荣欣堂。可崔老太太甚为疼爱大少爷,连带着见着明哥儿就欢喜的很,便将其养在了荣欣堂。
  碍于孝道,孙媳房氏纵是不愿,也不敢说一个不字。只每日过来请安,好和自家儿子见上一面。
  王氏缓步进来,见着老太太,福了福身子道:“母亲今日可好?”
  虽说是装病,崔老太太却更愿意折腾阖府上下的人,听着长媳关心的话,面上露出一抹笑意。
  “吃了大夫的药,好些了,你也坐吧。”
  崔老太太的话音刚落,立马就有丫鬟搬了个绣墩过来。
  王氏道了声谢,坐了下来,却也只敢坐半边,大丫鬟素梅端着一盏茶过来,递到了王氏手中。
  不等王氏开口,崔老太太就开口道:“也不知,老二家的什么时候能到。”
  听着老太太的话,王氏的眼底闪过一抹了然,老太太不待见二房的人,甚至连周氏这两字都不愿意说。
  周氏乃是内阁大学士之女,家世好,也难怪老太太不喜欢。
  这样也好,有老太太撑腰,周氏再怎么厉害也夺不了她手中的权力。
  这些年,她掌管府中中馈,好些地方都换上了自己的人。周氏纵是回来,也一时腾不出手来。
  “母亲放心,二爷是个孝顺的,知道您病了,自会早早就让弟妹们进京侍疾。”王氏想了想,又接着说道:“再说,弟妹也有三年没回来过了,纵是母亲不说,也是想来尽些孝心的,如今母亲这一病,倒是成全了弟妹的孝心。”
  崔老太太呵呵笑道:“你呀,惯会哄人,什么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就顺耳多了。”
  王氏跟着笑道:“母亲不嫌儿媳笨嘴拙舌,就是儿媳的福气了。”
  才说着,外头就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身着靛蓝底子银色菊花纹样对襟比甲的婆子匆匆走了进来,对老太太道:“老太太,二太太领着四小姐回来了。”
  崔老太太面色变了变,放下了手中的茶盏。
  王氏心里明白,看着那婆子问道:“可到门口了?”
  那婆子摇了摇头:“才进了城门,派了个小厮先过来回禀。”
  王氏动了动嘴唇,视线又移到崔老太太身上。
  老太太带着几分威严道:“别人倒也罢了,去叫人梅姨娘和茵姐儿过去接。”
  听着老太太的话,王氏的眼中闪过一抹异样。
  “老太太,茵姐儿还小。。。。。。”
  不等王氏说完,崔老太太就说道:“只比昭姐儿小一岁,不小了,她是庶女,自该前去迎接嫡母的,咱们徐家可不是那种没规矩的小户人家。”
  老太太这样说,王氏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微微一笑道:“是,母亲说得对,倒是儿媳想岔了。”
  说着,就叫了一个丫鬟将老太太的话带到茗烟阁。
  茗烟阁就是梅姨娘和五小姐茵姐儿的住处,三年前徐秉臻外放,只带了正妻周氏和嫡出的二少爷,四小姐去了常州,梅姨娘和茵姐儿则是留在了京城。
  “说起来,茵姐儿这些年得老太太眷顾,实在是她的福气。”
  这些年,徐府上上下下都知道,五小姐徐茵深得老太太疼爱,虽说是二房庶出的,可吃穿用度无一不是按着嫡女的份例。
  纵是旁人羡慕,老太太说了,二老爷外任,茵姐儿不能跟着去着实委屈了她,既然留在府里,万没有叫她再受委屈的道理。左右如今二房的主子只她一个,吃穿好些也是应该的。
  老太太都这样说了,府里上上下下哪个敢说一个不字。都说是老太太慈心,茵姐儿是个有福的。
  丫鬟得了吩咐,一路赶到了茗烟阁,门前的小丫头见着她,忙笑着迎了过来。
  老太太院里的,纵是个三等丫鬟,阖府上下谁都不敢怠慢了。
  “这大热的天,姐姐怎么过来了?”
  “是老太太叫我带了话,给梅姨娘和五小姐。”丫鬟佩兰朝屋里看了一眼,问道。
  “姨娘正和我家小姐说着话,姐姐快随我进去。”
  徐茵正和梅姨娘说话,见着老太太身边的丫鬟佩兰进来,眼中闪过一抹诧异。
  “奴婢给姨娘和五小姐请安。”
  梅姨娘最先反应过来,忙堆着笑站起身来。
  “姑娘怎么过来了,可是老太太有什么吩咐?”这些日子老太太病了,派人去了常州,叫太太和四小姐回京侍疾,她估摸着这几日也该到了。
  正如梅姨娘所想,佩兰回道:“方才有人报信,说是二太太和四小姐到了城门口,老太太知道了,就叫了奴婢过来,说让姨娘和五小姐出府迎接。”
  “二太太离京这些年,老太太可惦记得很。”
  佩兰的话音刚落,坐在一旁的五小姐徐茵面色就不大好看了,紧紧抓着手中的帕子,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佩兰将她脸上的表情看在眼里,却是不在意道:“话传到了,奴婢就先告退了,老太太身子不好,跟前离不开人。姨娘和五小姐也快些动身吧,再迟二太太就回府了。”
  “姑娘慢走。”梅姨娘叫了一个丫鬟将佩兰送了出去,这才看着坐在那里脸色难看的茵姐儿。
  “姨娘,我一个女儿家,纵是太太回来了,也不该我抛头露面,老太太平日里疼我,如今怎么一病却是糊涂了。”徐茵眼中闪过些许羞辱,心里头更是难受的很。
  太太一回来,她就成了叫人使唤的。这些年,她吃穿用度都和嫡女一般,如今倒是提醒她,老太太再怎么疼她,她也是从姨娘肚子里钻出来的。
  梅姨娘知道她心里的委屈,抓着她的手道:“快别这样说,太太回来,你这当女儿的自是要去接的,你孝顺,太太心里头也高兴,往后也能更疼你几分。”
  她是姨娘的身份,什么也给不了茵姐儿,茵姐儿一辈子可都捏在太太手里。
  若是能讨得太太欢心,往后寻上一门好亲事,她才能安心了。
  茵姐儿丝毫不以为然,任凭太太如何,难道能越过老太太去。
  老太太一句话,不就叫太太和四姐从常州赶回了京城。
  无论茵姐儿怎么不情愿,老太太的吩咐,她是不敢不听的,叫丫鬟伺候着梳洗了一番,就随着梅姨娘出了徐府,上了马车,朝城门口去。
  才走了一会儿,就见着了几辆马车,粗使的婆子已经叫唤道:“是太太身边的薛嬷嬷。”
  徐茵在马车里,手不自觉的捏紧了,心扑通扑通跳着,怪不是滋味儿的。
  梅姨娘先下了马车,又有婆子扶着徐茵走了下来。
  二人上前几步,走到马车跟前,深福下去,道:“给太太(母亲)请安。”
  薛嬷嬷回禀道:“太太,是姨娘和五小姐。”
  马车里,徐昭早就听到了外头的请安声,虽然过了三年,却哪里听不出梅姨娘和徐茵的声音。
  如今听着薛嬷嬷的话,便知她这是故意为之了。
  徐昭看了娘亲周氏一眼,周氏微微一笑,示意一旁的小丫鬟掀起车帘。
  徐昭见着了福在那里的梅姨娘和徐茵。
  只见徐茵身着一袭蜜粉色镶银丝万福苏缎长裙,梳着双丫髻,眉目间和梅姨娘愈发的相像了。
  “这大热的天,也难为你们有这个心了。”
  梅姨娘听了,恭恭敬敬道:“本就是应该的,妾身听到太太回来,终于是安心了。”
  周氏点了点头,视线落在她身后的徐茵身上,见着她那身苏缎长裙,眼中闪过一抹不悦,却是很快就温和道:“茵姐儿出落的这样好,老爷见着了也是高兴的。”
  这个时候,徐茵才重新福了福身子,道:“给母亲请安。”
  “好了,都起来吧,梅氏你去后头坐着,茵姐儿就跟着我回去。”
  梅姨娘身子僵了一下,忙应了一声退了下去。
  徐茵脸色微微一变,到底不敢露出丝毫不满来,只得任由丫鬟扶着上了马车。
  见着被周氏搂在怀中的徐昭,徐茵眼睛里飞快的闪过一抹羡慕,还有嫉妒来。
  虽一路劳顿,在城外周氏还是叫徐昭换了一袭绣折枝玉兰纹样的蜀锦裙,一双金丝线绣重瓣莲花锦绣双色芙蓉鞋子,手腕上戴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羊脂玉镯。
  徐茵见着徐昭通身的打扮,特别是那蜀锦裙,只觉着一口气堵在喉咙里,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

☆、第 4 章 老太太

?  马车一路回了徐府,留了收拾行李的丫鬟婆子,徐昭就随着母亲周氏去了荣欣堂给老太太请安。
  才刚踏进院子,立刻就有丫鬟进去禀告了,紧接着,两个打扮年轻的妇人从里头迎了出来,见着二人,笑着道:“老太太一直惦记着,如今可不是回来了?”
  说话的便是大老爷之妻王氏,另外一个就是四老爷之妻宋氏。
  周氏听了,笑道:“劳烦老太太惦记了,老太太身子可好?”
  王氏看了周氏一眼,这才微微摇了摇头,低声道:“吃了些药,有些好转了,只是老太太岁数大了,到底得将养着。”
  不等周氏开口,站在一旁的宋氏插嘴道:“外头天热,可别站着了,进去给老太太请安吧。”
  丫鬟打起帘子,一行人便进了屋子。
  刚一进去,一股浓浓的药味儿扑面而来,徐昭见着老太太坐在软榻上,脸上带着一股病态,大丫鬟素梅跪在下头给她捶着腿。
  “媳妇给母亲请安。”周氏上前一步,福了福身子道。
  “快起来,一路劳顿,没有这么多的规矩。”崔老太太见着周氏只是福了福身子,心里堵着一口气,却又发作不得。徐府上上下下都知道周氏是个极懂规矩的,难不成,她还想着让儿媳给她磕头请安?
  “母亲说笑了,听闻母亲病重,老爷担心的很,如今能回京陪着母亲,老爷在外头也能安心了。”周氏直起身来,很是恭敬道。
  周氏举止大方,话里透着对老太太的尊重,让人一点儿错都挑不出来。
  崔老太太笑了笑,视线落在了跟在周氏身后的徐昭身上。
  不等她开口,徐昭就缓步上前,规规矩矩的跪下来磕头请安:“孙女儿给祖母请安。”
  徐昭这举动倒让屋里的人诧异了一下,当年这四小姐可没这么懂规矩,四小姐是二房嫡出,又深得二老爷疼爱,自是气性大些。知道老太太不喜她,也不爱往老太太跟前凑。
  如今在外头三年,倒是懂事多了。
  王氏是个精明的,见着跪在那里举止大方得体,眼中又透着孺慕之情的徐昭,眸子里闪过一抹异样。
  半晌,崔老太太才笑道:“起来吧,三年没见,昭姐儿也懂事了。”
  老太太话虽这样说,可心里是怎么想的也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徐昭应了声是,才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站在了周氏身后。
  才刚站定,绣着牡丹花容的大红帘子已经被撩了起来,有婆子通报说:“老太太,姑娘们来了。”
  她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外头一阵说笑声。
  除了二房的四小姐徐昭和五小姐徐茵外,徐府还有五位小姐。
  大小姐徐徽,年十四,二小姐徐瑶,年十三,是大老爷的长女和次女。徐微乃大太太王氏所出,徐瑶则是楚姨娘所出。三小姐徐佩,年十三是三老爷的长女,乃是莲姨娘所出,只是自小养在三太太的名下。六小姐徐淑才刚八岁,是四老爷的长女,也是四太太所出。至于七小姐,乃是三老爷的幼女,三太太所出,才满三岁,未能过来。
  见着几个孙女儿,崔老太太的心情格外的好。
  姑娘们缓步上前,盈盈施礼,“孙女儿给祖母请安。”
  “都起来吧。”说完这话,老太太又对站在最前头的徐徽招了招手:“外头热,过来坐吧。”
  只听这话,便能知道老太太平日里多由着自己的性子了。
  一屋子的人,大太太,二太太,四太太都站着,偏叫一个晚辈坐下。
  徐徽是大太太亲生的,王氏自没觉着什么,隐隐还有几分得意。然二太太和四太太可就不一样了。
  老太太的话音刚落,周氏就微微皱了皱眉,视线落在站在那里的徐徽身上。
  “三年没见,徽姐儿竟出落的愈发标志了。”
  徐徽是府中的长女,自幼被嬷嬷教导着学规矩,虽老太太发了话,却也不敢放肆,错了规矩。
  一时,便有些左右为难了。
  如今听着周氏的话,心中竟生出一些感激来,福了福身子,道:“侄女给婶娘请安。”
  周氏听了,微微一笑,亲手将她给扶了起来。
  老太太见着这情景,脸色变了变,到底不大好露出不快来。
  老太太身边的闫妈妈深知她的性子,忙上前提醒道:“老太太,到了吃药的时辰了。”
  “好了,都回自个儿屋里吧,留徽姐儿陪着就行了。”
  如此,众人才告退,只留了大小姐徐徽伺候老太太吃药。
  从荣欣堂里出来,徐昭方才松了一口气。
  周氏看了她一眼,好笑道:“一路看着外头的景色,也不歇着,怕是早就忘了回府还要应付这些事儿吧。”
  徐昭听了,一下子就扑到周氏怀中:“才没忘,只是有些紧张罢了。”
  这话徐昭可不是胡说的,三年前她被老太太罚跪,醒来后只过了小半个月就随父亲外放常州了。所以她对徐府也只是了解,对徐府的小姐少爷也不过是见了面儿能认出来罢了。至于老太太,她只见过一面,还是随着周氏去请罪的。
  方才请安的时候,她虽然瞧着大方从容,心里却是紧张得很。
  周氏听了,眼中闪过一抹暗恨,也难怪昭姐儿会怕,当年昭姐儿才七岁,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便是犯了什么错处,老太太也不该那般责罚,祠堂里又黑又冷,再加上湿气重,差点儿就害得昭姐儿送了性命。
  这件事情,她是一辈子都不能释怀的。
  “太太,累了一路,先回住处歇着吧。”薛嬷嬷伺候了周氏多年,知道周氏对老太太的不满,只是,这才出荣欣堂,不好再说什么。
  周氏点了点头,带着徐昭一路朝锦竹院走去。
  锦竹院是周氏的住处,徐昭才刚十岁,是随周氏一块儿住的,只是住在了东厢房。
  徐昭陪着周氏用了午膳,周氏就叫她回屋歇着。
  徐昭笑着应了:“那女儿晚上来给母亲请安。”
  周氏笑着点了点头,又嘱咐半夏和连翘好生照顾着她。
  才出走出房间,就见着大丫鬟瑞珠端着茶盏,从茶水间里出来。
  虽说周氏随夫君外任,走的时候二房还是留了好些仆妇的,其中就有周氏身边的大丫鬟瑞珠,瑞珠聪明伶俐,性子稳重,又是个识字的,这些年府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写信回禀了周氏。
  “姑娘安好。”瑞珠朝她福了福身子,徐昭冲她笑了笑,她才掀起帘子进了屋里。
  徐昭觉着,母亲身边再也没有哪个比瑞珠更会为人处世的了。
  秋彤虽也是大丫鬟,这些年跟着母亲在常州,可到了瑞珠面前,就觉着到底有些不稳重。
  “外头天热,小姐还是回屋吧,别中了暑气。”连翘见着自家小姐愣神,开口提醒道。
  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