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清沅-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告诉安平,第一就是不希望顾太后察觉;其次是人已经死了,在顾玉苓临死前他答应了不动她的父母兄弟。从此所有恩怨一笔勾销。
  他上辈子临死时候差不多已经忘记顾玉苓这个人了。这辈子重头再来,他更没想过会对谁诉苦,说顾玉苓的事。
  偏偏对着顾清沅,他没兜住。
  “这是我的私事,与大局无关,不必再问了。”他说。
  清沅的好奇心已经全被勾起来了,她早就想知道燕王上辈子和玉苓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听起来,这事情里还和太子有些关系。她就更不能不问了。
  萧重钧温柔多情,这个她早就知道,但顾玉苓早就嫁给了燕王,是燕王妃,是他的弟媳。若有什么瓜葛,就是天大的丑事。
  一想到这个,清沅心里就乱了。她不信萧重钧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是太子……做了什么?”清沅努力保持平静问,“他对玉苓?要不然玉苓怎么会……”
  她问得还是有点结巴。
  燕王失笑,他看出来了。顾清沅紧张的是太子,她是怕她心中的神像坍塌。
  他不需要有人来与他分担这件事,也不需要有人帮他痛骂谁。他告诫自己,以后再克制些,不要再提起任何私情方面的话了。
  不过他至少可以安慰顾清沅,让她对太子放心。
  “没有。三郎什么也没做。在他眼里,顾玉苓始终是燕王妃。他没有出格。”燕王柔声说。
  清沅沉默了片刻,她看着燕王,燕王脸色平静,提到太子时候不像被羞辱过的样子。清沅又狐疑地看了他一眼。
  但燕王说的话有利太子,她安心了些。
  但她还是要逼一逼燕王。
  有关玉苓的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
  “照你这么说太子没有对不起你,那顾玉苓怎么回事?”
  燕王语气轻松:“既然你那么聪明,就自己想去吧。”
  清沅之前不是没有想过。但女子能犯的大忌讳,不外那几种。玉苓嫁入皇家,一言一行就更需要慎重。
  清沅道:“你不肯说,也无妨。我只是说说,如果我做不成太子妃,那皇后很有可能会选玉苓,推她做太子妃。我们是顾氏姐妹,都是顾家人,反正顾皇后就是想挑个和顾氏有关的人。正好这辈子还没有你横插一脚。到时候皇后选了玉苓也未可知。”
  她问燕王:“你有你的布置,我有我的谋划。但玉苓也不是闲着的。我就问你,如果是玉苓做太子妃,你答应吗?”
  她抬起下巴,几乎挑衅一般问燕王。燕王上前一步,他们之间的距离近得让人不适。但清沅固执地只是仰起头,她后背挺得笔直,整个人纹丝不动,不向后退半步。
  “你以为,阻止顾玉苓做太子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么?还是说,你想利用我的手,除去顾玉苓?”燕王轻声问。
  清沅坚持问道:“我不是问你,我和顾玉苓之前哪一个能做太子妃。我只问你,你同不同意让顾玉苓做太子妃。”
  她双目灼灼,已经看穿了他的犹豫。
  燕王身边从来没有女子做军师,但此刻他觉得顾清沅这咄咄逼人的样子,还真有些他身边军师的样子。
  清沅又说:“上辈子我在京中,从来没有听说过燕王妃半句不好,你掩饰得够好。看来是彻底不打算让任何人知道。上辈子的事情,不提也罢,只是今后你打算怎么做?太子妃一事,也关乎将来的时局。”
  燕王终于道:“你放心,玉苓不会成为太子妃。”
  他转身退了两步,放弃了对顾清沅的压迫。
  清沅的肩膀立刻松弛了下来。
  他这么说,那就是不管如何都不会让玉苓被选中了。清沅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明确少了一个人和她争,她谈不上高兴。燕王又一副打死不说上辈子玉苓怎么对不起他了。
  燕王又道:“不过,你恐怕对太子妃这个位置估量得太高了——你想想上辈子,太子妃,后来的皇后,有什么作为么?不过是顾太后操纵的棋子。”
  清沅脱口而出:“我会不一样。”
  她说得太快,好像这句话在她心中盘旋很久了一样。
  燕王终于笑了,他喃喃说:“人都觉得自己不一样。”
  不过觉得自己不一样,总比自认自甘平庸好。至少有点意思。
  清沅想起上一世,她们这一批被选入宫中伴读的五个女孩,谁也没有做成太子妃。她因为父亲的事情离宫。
  顾皇后最终说服了皇帝,还是选了自己的亲眷。她选的是吴氏——顾皇后的母亲姓吴。这一支亲戚与顾皇后的关系仍极其亲近,又绕了个弯不是姓顾。
  吴姑娘入宫之后,对顾皇后言听计从。即便后来做了皇后之后,还是出了名的听话。宫中一切大事,都由顾太后决断。
  燕王说:“你不会看不出来,顾太后想要的是一个好操纵的人吧?对吴皇后,她应当是很满意的。”
  清沅道:“吴皇后是怕顾太后,她的自保做到极致了,她只是在混日子,一心自保。我会和她走不一样的路……”
  燕王听她说得认真,不由看了她一眼,问:“你会如何?”
  虽然这些话一直在清沅的心中,但第一次说出来,还是有些羞涩。她第一次在燕王面前羞涩。
  “我会辅佐他,做他的贤内助……”她想做贤后。
  “我会周旋,我会借势,我会想尽办法帮他,而且我不会成为顾太后那样的人。”她说。
  燕王本想说她做不到,不可能做到。
  但清沅的神色宁静,虽然泛着红晕,但语气坚定。
  他过去也被别人说过不可能做到扫平西戎,可他做到了。
  他只是叹了口气,什么都没有说。
  顾清沅却帮他说了出来:“你一定在想,我做不到。我也想过,也许我真做了太子妃,到了和吴皇后一样的位置,我说不定也会努力自保。但是有一件事情,我能保证。”
  燕王看着她,清沅柔声说:“我决不会成为第二个顾太后。我不会将自己和顾家看得比社稷更重。”
  燕王看着她,她慎重地说出社稷两个字。他忽然一阵眩晕。
  她又说:“我大约是第二次对你说这件事了——当初我劝过顾太后,不该那样对你。若我……做了太子妃,我会尽全力不让顾家亏欠你。”
  燕王没有回答。清沅这样大胆地吐露心声,使自己都要手足无措了。
  两个人沉默了片刻,清沅才轻声问:“静珑真人的事情……你查到多少了?”
  燕王抬起眼睛,看看她,道:“静珑真人的药材一般从宫中拿,但除此之外,她也会从昌麟药房拿药材,另外拿几种石料。至于炼丹的具体配方还没能抄出来。”
  清沅道:“嗯,据我所知,方子都是静珑真人亲自保管的。除了她没有人知道。偷方子这件事情少不得要一个厉害的人去做。”
  当初皇帝服用了静珑真人炼的丹,一开始确实感到有些效果,因此才深信不疑。所以清沅想先把静珑的方子抄出来,找个名医看看,这方子到底是哪里对皇帝有了效用。
  燕王也是这个意思:“静珑我不打算立刻扫掉。先留着她,顺着她摸顾皇后的动向。现在皇帝还没有服丹,还有时间。”
  清沅点点头,她说:“正是如此。”
  两人又商量一下此后的安排才离开。
  清沅回去时候,心中装了太多事情,已经没了来时的轻快。她一回去就在榻上躺了。想的仍是燕王的事情。
  燕王不肯说玉苓的事情,也许是怕丢面子。他要她自己猜去,她就在心中猜个大概。来来去去不外乎那几种情况。
  春天日暮时候心里最难受,心神不宁又无处发泄,天色一会儿蓝紫一会儿金粉,春风呼啦啦一吹,天上云的颜色变得飞快,一口呼吸都是草木芬芳,暖里带香。
  清沅躺在榻上,竟是懒动。春天叫她这样难受,她多少年不这样了。


第47章 
  晚食时候清沅听说了,她钓鱼时候,太子过来安平这里玩了一会儿。她因去钓鱼没见着。清沅心绪本来就不好,到了晚间清沅还是有点提不起精神来。在安平那里的时候,她也比平常话少。还好安平那里人多,她话少些还是热闹。
  棠婳问她怎么了,有点蔫蔫的。清沅就笑道:“可能是下午钓鱼的时候,有些晒了。”
  棠婳摸摸她的脸,怜爱道:“也不带个帽子,晒黑了怎么办。”
  她要身边的宫女取些珍珠粉来,要清沅晚间外敷内服。
  清沅心头的秘密不能对棠婳说,她只能把头靠在棠婳肩上,闻着她身上淡淡的熏香味,笑着道了谢。
  棠婳见她这样乖巧,犹豫了一下,轻声说起太子下午过来的事情。棠婳正好午睡,清沅钓鱼,两个人都没见着太子。
  清沅只道:“谁知道他会过来。还以为上午看了马球,人都倦了。”
  棠婳道:“安平公主也不在,太子只略坐了坐就走了。”
  清沅问:“那谁在?太子竟是谁也没见着?”
  棠婳道:“玉苓和宁馨在。”
  清沅正想着玉苓的事情呢,听到这事情,只是笑了笑,道:“有宁馨在就好,总冷落不了太子。”她不提玉苓。
  棠婳被她逗笑了。
  在迷鹿山的最后一日是赏花的日子。桃李开得正艳,女孩们都采了花朵,折了柳枝,让宫女编织花环。
  前一日打马球的贵族子弟都还在,过来给皇后行礼请安。
  这些人当中有郡王世子,有驸马,不少宗亲子弟。寿真长公主的儿子,怀恩县主的哥哥在,赵逊也在。
  因在宫外,各人的走动都自由些。这些贵族子弟请安之后,正好安平公主领着她们一群人过来皇后这边。
  赵逊一眼就看到顾清沅,只见她身姿窈窕,走动之间袅袅如仙子,说不出的风流动人。一时竟看呆了。
  只是他们都知道这批入宫的少女不一般,宫中早有传闻,说是这一批人都是为太子准备的。赵逊只能看看而已,几个少年子弟见了安平公主身边的女子,都挤眉弄眼,又说太子果然是太子——这世间的好事全被他占尽了!
  这一日清远终于见了太子。他送了几瓶插花来,给安平她们赏玩。他见了清沅就打趣她:“听说你近日迷上了钓鱼?”
  清沅心中一阵愧疚,她这两天钓鱼,其实都是在见燕王。她不得不对太子撒谎——这可不是个好开头。
  太子真当她十分爱钓鱼,就说下次要给她几根好钓竿和钓钩。
  清沅心中柔软,向他道了谢。
  当然除了给清沅钓竿,他也允诺了其他人的赏赐。只不过说给清沅的钓竿,是作为上次风筝的还礼。
  三四天的迷鹿山之行结束了,回去的时候清沅没有见着燕王——他向皇帝皇后告辞之后,就提前离开了。
  清沅知道他在宫外自在得多,而且行动方便。想到燕王不回宫,清沅莫名地松口气。
  回到宫中第二日,康王妃就催促安平公主与几个伴读快点开始作画,要交作业。
  每人要画四张画。清沅画了涌泉庵,赏花的桃林,画着画着,就画了那个小池塘,偏僻窄小,一汪水都被山石和芦苇围着,池边还有棵歪脖子树。清沅画完了看看,知道这幅画交不出去,不像样子,她也不能让人发现这个角落。只能将画撕了。
  回头大家交了作业,才发现除了清沅,其他几人都画了太子送过来的瓶花。清沅规规矩矩画了山间景色,倒显得与众不同了。
  因为安平之前就说了,要将平日大家做的画和诗都搜集起来,选了好的一起做成册子。
  清沅看到其他人的作画,心中不由自嘲,她怎么忘记还有太子送来的插花这一茬了。她一不留神,其他人都开始暗暗使劲了。
  又过几日,二皇子齐王到京了。
  清沅知道,宁馨的难关要来了。
  二皇子一到京中,先进宫给皇帝皇后请安。皇帝并不喜欢这个儿子,都没有特意为他腾出半天时间来,二皇子在天极宫等候了半天,也没见着皇帝,宫人只说皇帝正忙着见大臣。皇帝命人传话给二皇子,要他先去见皇后。
  二皇子没有办法,只能先去皇后那里。
  顾皇后见了齐王,就问了他在平州的生活,又问他王妃如何。齐王一一答了。
  二皇子的生母与顾皇后从前一样,都是太子良娣。只是后来顾皇后受宠越深,二皇子的母亲却渐渐失宠。等到皇帝登基,顾皇后贵为皇后,二皇子的母亲不久之后病死了。
  二皇子生得不如太子俊美,但也算端正,而且颇有文采,他自己就最喜京中的文风。许多文坛人物都住在京中,对二皇子来说,这比什么都强。
  不论在平州也好,还是在京中也好,皇子都不缺钱。因此平州的海上便利,对平王来说,不算什么,反而是一出门就看到码头上集市上各种各样样的人让他头疼。
  他只想回到京中。他自小在京中长大,京中与平州相比,才是不折不扣的当世第一繁华大城。
  齐王此次回来和以往一样,带了许多东西来,疏通宫中,打点关系,想让皇帝恻隐心起,放他回京中,至少也要离京中近一些。
  齐王给皇帝和太子带了许多东西自不必提,给顾皇后和安平公主也带了许多东西。
  他还特意给顾皇后带了一面巨大的镜子,极其精美,镜面清晰。宫人抬上来给顾皇后过目。顾皇后看着镜中的自己,不动声色挑挑眉毛——镜子太清楚了,反而让她看清楚自己的老态。她挥挥手让宫人把镜子搬下去。
  顾皇后想了想,才道:“二郎,你父皇最近十分繁忙。丹支邪的使臣又要来京了。这事情是一桩接一桩的。你年纪不小了,该让父皇省心些。”
  齐王立刻道:“儿臣在平州,十分思念父皇。整日只是挂念父皇母后。”他拿出一副好儿子的样子,说着说着就要哭。
  顾皇后立刻制止他:“好了好了。你的心意你父皇与我都知道。”
  齐王这一套都来了好几回了。顾皇后也要拿他没办法了,只能把他先打发走。
  齐王又在宫里送了一圈礼。安平等几个公主都收到了。
  安平收了一大匣子珍珠,各式螺钿嵌金盒子,还有香料,珊瑚和玳瑁首饰。
  这些东西她已经有不少了,只有新做的盒子让她最喜欢。她将东西分了不少给伴读。
  清沅得到珍珠和玳瑁,都是上等品相——齐王选的当然都是好东西,不会以次充好。
  安平分礼物的时候就感慨道:“不知道二哥为什么这么想回来,在平州海边有什么不好,还能亲自出海。”
  在她看来,这太快活了。她在懿光园住了好几年,渐渐也住腻了。
  齐王晚间的时候才见到皇帝。皇帝还怪顾皇后对齐王太温柔了。他对齐王训诫了一番,齐王见皇帝心绪不好,不敢直说对封地的不满,想回京中的话。只说是回来探亲的。
  皇帝淡淡道:“你心中挂念朕和皇后,有孝心就足够了。只是来回一趟,路途遥远,你又是奢侈享乐惯了,每每来京一次,都开销甚巨。所以今次不要在京中久留了,见过亲朋,就早些准备回去。”
  齐王刚到,皇帝已经催他回去了。
  齐王无奈,只能口头上答应了。
  次日齐王在宫外会客,还见了燕王萧广逸。他与萧广逸感情虽不算特别深厚,但从来没有矛盾,大体上还是和睦的。在宫外见到弟弟,齐王亦是感慨。
  他与燕王喝了酒,不由就吐露了几句心声,道:“你知道我是最不喜乘船的,一在船上就晕。到了平州,有什么好?看着海浪心惊,吹了海风头疼,再住几年……我的寿命都要减了……”
  燕王只是默默听着。
  说来奇怪,这似乎就是皇帝皇后的目的,就是要除了太子之外的儿子不痛快。
  齐王厌海,他们就把齐王扔海边去。他上辈子文弱又不喜纷争,他们就把他扔西境去。为的就是要折磨他们。
  齐王说着说着,又觉得这话有些不妥,还好燕王向来沉默寡言,不爱搬弄是非。齐王住了嘴,又叹了一口气道:“哥哥失态了……”
  萧广逸不用宫人,亲自为他斟酒,道:“二哥,你在宫中要谨言慎行。”
  他在提醒齐王。
  齐王唔了一声,只当燕王是说他这抱怨的话不能随便说。他又道:“你听哥哥说,一定要巴结好皇后。将来才好寻块山清水秀的地方做封地……”


第48章 
  萧广逸只是稍稍劝了他这个二哥几句,反正齐王并不能听进去。
  身为皇帝子女,大抵都有这毛病——刚愎自用,听不进去人话。即便是不受宠的皇子,从小在宫中长大,还是不免会如此。
  齐王身边的人未必没有劝过他。萧广逸想着他这个二哥,向来是自诩文采风流的,要说有什么野心倒不像,但也不像看清楚自己的位置,完全安分守己。
  这种事情旁人说了没有用,必须自己看清楚想通了才有用。
  上一世齐王在宫中出事的事情,萧广逸具体不知道细节如何,只知道齐王醉酒闹事,之后多了一个妾室,被皇帝严令不许离开平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