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魔教卖甜饼-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可惜,他半个字都没有看出。
  萧子鸿第一次收到如此要求,以至于有些茫然,抬起头看向那小兵“江南来的信?”
  小兵小心翼翼应声“是,听说还是本人亲自送到了瀛洲驿站那儿的。”
  他们在瀛洲驿站留了人。
  萧子鸿摆手让小兵出去。
  屋中就剩下萧子鸿和洪将军。
  洪将军有些好奇,不过还压在心里没有说。
  反而萧子鸿想不通这个事,带着疑惑问洪将军“一个人想要我的画像,是什么意思?”
  洪将军下意识回话“通缉。”
  萧子鸿看着洪将军“……”
  洪将军轻咳一声,低声询问“男人还是女人?若是女子,可能是爱慕您,就想要一幅画收在身边。”
  他可是听到了,来自江南的,还是亲自送往驿站的信。
  萧子鸿一听就觉得不可能。
  舒浅那性子……
  他微微皱起眉。
  萧子鸿知道自己长得好看,也知道舒浅喜欢自己那张脸。不过他还真没想到舒浅纯粹是想要讨一幅画过来欣赏欣赏他那张脸。
  洪将军则是完全想岔了,还在那儿劝说着“您已十六,陛下不关心,如今也着该自己上点心了。”
  他还并不知道这位江南女子具体是什么身份,只觉得既然萧子鸿都对其不同了,那肯定是对对方有点意思的。
  萧子鸿听着洪将军的话,深深看了眼洪将军“将军想太多了。”
  “我帐下有一人,绘画极好。我这就去叫他?”洪将军嘿笑一声。
  这一番对话,三两句冲淡了刚才萧子鸿身上的冷意。
  萧子鸿沉吟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一日之后,一封信连带一个画盒一道从边塞送往了江南。
  而多日后,在江南的舒浅收到画和信,打开信扫了两眼,笑得不行。
  “画收好,记得多想念。”
  而落款是,边塞快吃不起饭的压寨相公。
  舒浅将画像挂起来。
  画上并不算写实,不及萧子鸿一分貌美。
  她带着信,身后跟着一串的猫,走到了库房里吩咐“今日起送刀的时候,将我私库中一半的钱取出,一道送往北边。”
  她身后的小猫们探头探脑,发出了喵呜的叫声。
  库房里的人略带疑惑“教主可确定?”
  舒浅笑笑“确定。”


第43章 
  姚旭回到了崇明教中。
  他收起了扇子; 还有点想要抓耳挠腮。
  吉武关他是拿下了; 不过出了一点小小的意外。
  这个意外他正准备告诉自家教主,就被自家教主逮着说起了梁又锋梁知州的事。
  这几日周边几个州县关系都紧张了起来,崇明教在崇明山上,她作为崇明教的教主; 还被知县给请了一次。不过她寻了个理由婉拒了。
  崇明县的知县是个聪明人。
  他潜藏在后头,看着通州和瀛洲对上,若是能够有舒浅的助力; 舒浅完全能预料到这六百顷土地,会落到谁手中。
  舒浅早有猜到他的想法; 也相信梁知州对这位知县有所提防。
  余下的重点便是,崇明教需要站在哪一面?
  “若是站在梁知州这块儿,那地回头拿起好处来,我们这儿指不定能拿下多少。你家先生并不是傻的,只会适当意思意思,给足你面子。”他对姚旭好,是因为现在的姚旭完全威胁不到他。
  而来日方长; 有一天双方有了利益之争,亲父子都容易反目,更别提仅仅只是师生。
  “若是站在崇明知县那儿,好处我们是想拿多少地就拿多少。但也对上了两个知州。”通州知州和瀛洲知州都会视崇明教为眼中钉。
  假如舒浅是梁知州,丢了那六百顷; 那等事情尘埃落定后; 绝对会对崇明教下手。光是将崇明教的存在和所作所为禀报上去; 以现在的崇明教完全扛不住上头派兵。
  姚旭沉默。
  他们都没有考虑第三个方式。
  通州知州与他们并没有太多牵连,其它县也一样。
  崇明教若是完全不出手也行,不过那六百顷土地就和他们完全无关了。
  要是争取了还没得到,舒浅会觉得惋惜,但并不会形成执念。可若是连争取都不争取,她怕自己每次一看那些地,就心疼到滴血。
  姚旭半响开口“以我二当家的身份来说,我认为与梁知州一道更为妥当。”
  舒浅敲了敲桌面“理由。”
  姚旭看向舒浅“于情于理都该这样选。梁知州得利后,必然会给我们教一些好处。在对付通州时我们也不至于束手无策。崇明教向来求稳,我们是为了让教徒们活得更好,而不是为了争霸天下。同时,梁知州是我的先生,他会因为我多崇明教稍带照顾。”
  帮助崇明县拿下六百顷,崇明县可能就会变成崇明州。
  而在崇明州上最大的势力,那还真是像极为有野心的一个教。如刚才舒浅所说,瀛洲不在帮崇明教遮掩,一旦引起朝廷注意,太危险了。
  舒浅心中本就有所偏颇,听姚旭和自己想的一样,当下点头“那就这样。”
  两人决定好之后,微微松了口气。
  舒浅身边能够有大局观的人还太少,真正算得上谋士的只有姚旭这一人。
  她叹气后也没多想。
  崇明教到底只是一个地方的小教,能够有姚旭这样的存在已实在难得了。
  两人讨论完这一个问题,舒浅便顺着说了自己所想的别的事。
  她带着点小困扰“教中在筹划着做海舟,除了海舟之外,我还在想是否要做火丨药。”
  姚旭初听还没反应过来“火丨药?”
  舒浅点头“这年代还有不少道士,帝王也会找道士试图炼丹。而炼丹偶尔会导致丹炉炸裂。这种情况是能够伤人的,一旦能够远远伤人后,比刀剑便利得多。”
  爆炸可不是一个小事情。
  姚旭皱眉“若是真在海上碰到远处的倭寇,我们可以用弓箭。”
  舒浅点头“是可以用弓箭,还能用火箭。而火丨药还很可能伤了自己人,所以我只是脑中一想,还未有写下来。”
  姚旭脑中记下了“火丨药”,跟着舒浅对视了片刻,还是皱着眉摇头“不妥,实在不妥。至少现在还不妥。危险太大,在教中还没有必要。”
  海上作战确实危险,但带上火丨药之后,他们不仅要担心外在的危险,还要担心自己人不小心将自己给炸了。
  教中教徒并不是日夜训练的水师,而能够上船的教徒本就少了,这群教徒又要会水,又要会用火丨药,太难了。
  舒浅听着姚旭拒绝,也没有强求,直接将这事压到了很后头。
  至少等崇明教能够成功在海上来往周边一趟再说。
  两人头脑转换很快。
  一个讨论完就接着讨论下一个。
  舒浅将自己这边的事一一和姚旭探讨完之后,总算是说到了吉武关。
  她还记得姚旭出这一趟远门的目的“吉武关那儿状况如何?”
  姚旭的神情顿时复杂起来。
  舒浅原本以为姚旭能够轻易解决这种事情,见他欲言又止,心中一凛“不会是吉武关那儿已经有人了?”
  “有人确实是原本有一窝山匪。”姚旭这么一说,面上更是复杂,“已经解决了。”
  舒浅微松口气。
  吉武关这地方若是不行,他们还要另外选地方,一来二去花费时间着实太多。
  这回姚旭回来,没带足人回来“我留了不少人在吉武关……”
  他斟酌了一下自己的话“我在去中途,遇到了一个奇人。”
  舒浅疑惑“嗯?怎么算奇人?”
  “一个对武艺颇为擅长的女子。”姚旭回忆那天自己经受的冲击,语气还有些飘,“提刀骑马,刀起刀落,一个山匪脑袋就落地了。”
  这听起来可真是奇女子。
  舒浅觉得这确实有些厉害。
  “不知道教主可听说过师家。”姚旭对师家的了解,有在路上道听途说的消息,也有自己亲自去打听来的消息。
  舒浅摇头。
  姚旭给舒浅说起了师家。
  他精简概括了一下“师家算是世家,不过家中已有了没落的迹象。家中嫡系有两子一女,家主被赐死后,正妻上吊,二子给嫡妹留下一些钱财后,卷席家中大部分东西,跑走试图造反。”
  舒浅很快反应过来“那个女子是师家那唯一的嫡女?”
  姚旭点头“师华,师家嫡系唯一的女子。”
  “然后呢?”舒浅兴趣起来了。
  舒浅手脚上也有一些功夫,可骑马用刀,手起刀落,那是绝对做不到的。
  姚旭抿了抿唇,随后笑得有点漫不经心,忍不住又打开扇子给自己扇了扇“然后她带着家中所有女眷准备上吉武关。随后弄个娘子军。”
  舒浅微睁大眼“全是女的?”
  姚旭点头“全是女的。”
  舒浅稍一想就摇头了“太难了。这原本世家的女子会骑射的不少,但必然少有能够像师华那样的。她身后那些个女子怕是连厨房都少进。”
  姚旭和师华聊过,在吉武关那儿住了两天,自然是知道那群女子到底是怎么样的。
  他嗤笑出声“确实如此。那些女眷只有少数有点自觉,大多都还是看师华太过凶残,又无处可去才跟着。”
  舒浅对师华还是很有兴趣的“要是给师华足够的时间,你看吉武关能否有彻底被她守住?”
  姚旭轻摇了两下扇子,掩饰住自己眼内的光亮“她的本意是女扮男装,作为公子哥卖掉所有饰品招揽一批青壮年,随后暂时守住吉武关。”
  以她的武力,保不准这一招还真的能成。
  姚旭继续说“随后当人多了起来,她也能逐渐有些心腹,清理掉身边没用的人之后,她随时可以恢复女装,而这吉武关也就守下了。”
  只是可惜她第一步还没怎么走出,就遇到了他。
  舒浅听着点头,这个路子确实是可行的。
  她朝着姚旭笑了笑“所以她卖掉饰品招揽的第一批青壮年中,有你么?还是说她本意是那样,但是遇到你之后,直接给你揭露了她女子的身份,示弱了?”
  姚旭注视着舒浅,当场失笑“教主,你可真的不是人。”
  以姚旭他们的情况来看,钱是有一些的。
  师华总不可能第一步将自己的首饰连卖都不卖,直接递给姚旭来收买人。所以她的第一个念头,便是示弱。一个能杀人的强悍走商,转头变成只想保护自己的弱女子。
  姚旭不得不承认,他当时有一瞬的动摇。
  动摇完,他转瞬就清醒了。
  尤其是在听师华讲完她的事情后,他是清醒得非常彻底。
  “师华可以考虑收入崇明教,但她身后的那些个女眷,要慎重考虑。”姚旭面对舒浅,当然不会有所保留,而知直言,“若是全部收入教中,祸患。”
  教中教徒如今都是姚旭来决定是否招收的。
  舒浅也并不想要一群没什么能力,反而来教中拿钱的人“吉武关这一群人就交给你。师华……”
  她停顿了一下“尽力拉入教中,她身后那些人现下一个不收。若是和教中教徒成亲,一样不属于教中人。”
  姚旭见舒浅将成亲这条路都封死了,满意笑了“是。”
  说到了师华,姚旭微叹“说来那一日还是师华第一次杀人。半夜我还听到了她呕吐的声音,这人真是后知后觉。”
  而那一刻,才是他心中真正动摇的时候。
  他话里带着一点感慨,一点疼惜。
  舒浅听了这话,心想着人家是杀人后呕吐,你这个二当家要是真动刀杀了人,怕是比人家反应还要惨烈,人没有杀完自己就晕了。
  不过碍于姚旭着实太好用了,教中真没有第二个可以匹敌的谋士,舒浅并没有把这刺激人的话说出口。
  她对着姚旭微微一笑“到底是女子,你要体谅体谅。”
  姚旭挥着扇子,略为倨傲“那是自然。”


第44章 
  崇明教如今总计人数有一百零四人。
  其中女眷、孩童; 去除之后共计有七十八人。
  七十八人中; 有匠人若干,以至于最终能够算得上可以拿出手的教徒,不过四五十人。这四五十人并不是全部住在崇明山上,而是有不少住在崇明教名下的田边、周边县城、赌场中。
  当然; 这七十八人中撇去要劳作的,其他人一旦召集起来,对于舒浅而言已足够了。
  她给梁又锋书信一封; 将自己初步设想都告知了梁知州。
  信很快得了答复。舒浅心有成竹,当下就带着自己这四十多人名教徒; 推着车,运了一大堆的物件到了崇明山周边那六百顷的沙地上。
  清理沙地、摊开物件,搭建临时住地。
  舒浅安排了部分工匠在这里“不过数月后,我们要在这里造船,你们需要搭建出一个能够让大船停靠的码头,要稳固牢靠,甚至当这六百顷变成八百倾; 都不能阻碍到这个码头的使用。”
  地基要牢靠,长度要足够,要让他们崇明教的船能够真正轻易在海上行驶。
  工匠们以前哪里干过这种事情,如今听着舒浅的吩咐,一个个满脸涨红; 气势恢宏大声应下“是!”
  舒浅满意点头。
  工匠们领头的那位朴实干瘦的中年人; 名叫祝海轩。他是萧子鸿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挖出来的; 原本并不是江南人,而是赶了好些日子的车,拖家带口来到崇明教的。
  他沉默寡言,在一群人中显得格格不入。
  但舒浅先前将自己对海舟部分的纸交给这群工匠看过后,祝海轩当天就拿了一本残破的书找上了她。书中全是各式各样船只的制造方法,还有部分祝家祖辈的研究。
  祝海轩家里头以前就是造船的,只是后来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沦落成为一名普通的木匠。
  海舟和普通船只建造起来并不一样。
  小一些的船只,比如海鳅船,造价只有真正海船的十分之一,同样能上海,但根本前往不了更远一些的地方,最多只能在海边稍远一些地带行驶。
  这些船只中舒浅更偏向于造商运海船。
  在众人忙碌起来先霸占位置时,他则是在舒浅身边和舒浅交流着他们最终海船所需要动用的材料“船舵秆必须要用铁力木,船缝要用鱼油和桐油。”
  舒浅点头“用材这一块你个数量,我派人去采买。”
  祝海轩沉稳点头“谢过教主。”
  事实上船缝不仅是要用桐油,是要用剁碎的白麻絮以及筛过的细石灰配合桐油搅合成糊状才行。这样才能确保由木头制成的船只在海上时,不会轻易被水渗上来。
  船上的麻绳也是要特意烧制过的,成品可以系万斤重的物品。
  舒浅原先对这一块还是陌生的,大多数还是这些日子不断翻看各式各样的书,才得以有所了解。也多亏了祝海轩送来的那本书,她才更完善了关于海舟建造的图纸。
  接下去的事情,她能插手的地方少,更多还要看自己的教徒。
  祝海轩在和舒浅提完这一句后,转头就寻人一道去看这边哪一块的地方便建造一个码头。
  他们不仅要考虑这六百顷的沙土变大的问题,还要考虑万一涨潮,他们的码头会不会被吞下。
  教徒们忙碌着,舒浅则是站在这片地上,悠哉逛着,还在边沿地区碰到了原先住在周边的原住百姓。这些老百姓颇为警惕看了她两眼,随后就缩进屋里不再出来。
  会住在这周边的老百姓,几乎都是靠海吃饭的。
  他们身上总是有一股子腥咸味,由于贫苦没有多少钱买肉吃,也没地方种点菜,整个人看起来黑黄干瘪,带着一点点麻木。
  曾经天赐盐场在这儿时还好一些,这些人会有活干。
  后来天赐盐场开不下去了,这里不少人逃的逃跑的跑,剩下没有多少人还留在这一块地上。
  当然,这一片还是会有点残余势力,这点残余势力算是几个州县都不管,偶尔还自个产出点私盐去卖,活在风口浪尖中。
  同时,这一片也多倭寇。
  越是乱的地方,越是能得到更大的收益。
  舒浅巡视一遍周边后,回过头还是再次吩咐了毕山,好好安排好教徒们轮班守着这一块地。要是遇到倭寇直接抢了刀,人送去衙门。
  要是遇到贩卖私盐那些直接上来就不客气动刀的,那毕山等人也不需要客气。
  舒浅带着浅淡的笑“我们先将这块地霸占了。等回头闹出了事情,不用压着,闹去哪个衙门,就闹过去。要是我们赚了营生,上头要收税,我们就将税交到瀛洲。”
  她往回看了眼“要是有重复劳动的活计,花点粮食或者银钱,叫周边的百姓一道来做。”
  毕山一一将这事给应下了。
  当瀛洲代为收税,他们这群人又可以掌控住了这块地,拦下了外来的倭寇,还带动了周边的百姓,无论是哪一位心中都会有所揣摩。
  要么就私下派人代替掉他们。
  要么就正大光明寻个理由压榨他们。
  前者要靠崇明教自己解决,后者则是梁又锋这位知州的事情。
  舒浅要尽可能不留下任何的疏漏。
  ……
  毕山在祝海轩确定好需要的材料后,派遣了人去收。随后又安排人手帮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