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悍妻:殿下请上榻-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148章 心累

  “成天只知道盯着鼻尖上那一点肉,能有什么出息!难道你们只想着过几年十几年逍遥日子就完了?不考虑考虑你们的以后?不考虑考虑你们的子孙后代?
  “难道要等到你们年老了的时候,被人轰下台,沦落成丧家之犬才知道后悔?难道要等到你们的子孙后代无路可走的时候才知道做错了?”
  郑林心中气愤,说话就很冲。
  底下的人当然听着不顺耳,有人就小声嘟囔:“王爷也太危言耸听了吧?我们怎么就不没有想着以后?现在做的一切不就是在为以后做打算么?攒钱是为了养老,也是为了子孙后代能有好日子啊!”
  这话一出,当然就引来了一片共鸣。
  郑林哼了一声,“我这么说,你们还不服气是吧?你们想想看,现在你们手底下到底有多少佃户?有多少雇农?”
  众人彼此互相看看,都有些茫然,这些事情不都是底下人该管的么?他们哪里用得着知道这些?等着拿银子不就行了?
  郑林冷笑一声,“这不得不说,也是我郑某人失败之处啊!”他颓然坐下,“我空有一腔雄心壮志却……”身边却太缺少同样有雄心壮志的人辅佐了!“平日里,我应该多跟你们说说这些的。
  “你们也都知道,我郑林是读书人出身,但是为了不让你们反感排斥,我尽量迁就你们,融入你们的圈子……
  “有些时候我对你们的包容甚至到了纵容的程度……是我错了啊!
  “以史为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两句话,你们能懂吗?”
  做文官的是自然能听懂的,做武将的大老粗就有点蒙圈了。
  郑林叹了口气,解释道:“古人说过,这天底下最重要的就是普通的百姓,然后才是江山社稷,最不当紧的就是君王了。百姓就像是水,我们这些人就像是船,水能载着船行走,也能翻船。
  “你们仔细想想,要是没有这天下的百姓,咱们看到的会是什么?一片空白?土地没人耕种,工具、兵器没人打造,我们穿的衣服没人去做。
  “买卖也不能流通,我们想要换点什么东西,都办不到,你们觉得,这日子还能过得下去?
  “再比如,咱们为什么能有今天?还不是因为咱们最初的时候,看到百姓们乱了,反了朝廷,才顺势而为的?
  “我们应当能看到,大周的覆灭,不是因为出了这么几个反王,而是百姓们都不再拥戴大周朝廷了!
  “你们再好好想想,咱们能有今天,不就是因为取得了两个行省百姓的拥戴么若没有了百姓的拥戴,咱们还有什么?
  “且不说咱们的衣食住行上的便利都是百姓们提供的,咱们的兵源到底是哪里来的?若没有百姓们参军,咱们手中还能有军队吗?
  “如今流民刚刚形成,还没有什么规模,也没有给咱们造成事实上的损失,咱们若是不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安抚民心,今日的淮南王,便是明日的我们!”
  郑林说完这些,仿佛耗尽了全身的力气,软软坐下,以手扶额,不再说话了。

  ☆、第1149章 反省

  其余众人面面相觑,虽然不服气,却也知道,郑林说的都是大实话。
  但是想到要伤害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还是觉得心疼得受不了啊!
  郑林心头涌上阵阵的无力感,带着这么一帮子没有心胸见识的人,实在是走不长远的!
  他甚至起了隐退的心思,只是好容易一手建立起来这么大的一个浙东他也舍不得。
  这么一想,忽然又苦笑起来,他这心思和底下这班人的心思又有什么不同?
  他忽然说道:“当初,我是说最开始的时候,刚刚踏上仕途,我想的是,能够忠君爱国,福泽一方,可是随着官越做越大,不知道什么时候,初衷改变了,我所想的不再是什么忠君爱国,而想着怎么欺上瞒下,也不是福泽一方,而是要怎么从这一方土地上得到更多的好处。
  “父母官父母官,只有爱民如子才当得起‘父母官’这三个字。可是扪心自问,我爱民如子了么?若是爱民如子,又怎么会忍心自己的儿女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又怎么会眼睁睁看着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当初在丧尸爆发的时候,又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派人出去解救?拿到了丧尸毒的解药之后,为什么要衡量利弊得失,才去发放解药?难道我就不知道,哪怕是我的一个迟疑,都会害死很多人?
  “因为,我没有真正做到把他们视为我的子民,遇到什么事情,我想到的首先是我自己!
  “同样的,我敢说,你们也是同样的心理,这世上对你们而言谁最重要?当然不是我,甚至也不是你们的父母妻儿,而是你们自己!
  “遇到什么事情,升官发财也好,还是生死关头也罢,你们所想到的首先还是自己,自己的日子过好了,或者是安全了,才能想到,哎呀我的父母呢?我的妻儿呢?
  “父母也许还更重要些,至于妻儿……乱世之中,可能你们都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没有了妻儿可以再娶可以再生。甚至得到的妻妾,比乱世之前更加美貌多才,生下的儿子更为优秀。
  “兄弟们呐,你们可以这样轻而易举抛弃自己的枕边人,甚至是父母兄弟,更何况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呢?比如说我,比如说这些同僚。
  “是不是,遇到更大的危机,或者遇到更大的利诱,你们也会轻而易举放弃我,放弃你们的同僚?
  “大家彼此之间没有忠诚,没有信任,咱们建立的这个……暂且,称之为国度吧,咱们好容易建立起来的这个国度,看着规模宏大,最起码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反王。
  “但是就好像一幢房子一样,基础不牢靠,墙面与屋顶也不过是勉强拼凑起来的,一阵大风过来,都有可能造成垮塌。
  “对于房子而言,造成垮塌的是风雨,也可能是人力,对于我们现在的浙东而言,有可能是来自外面的打击,也有可能是我们自己内部的矛盾。说得通俗点,就是窝里斗。
  “为什么会窝里斗,呵呵,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分赃不均。现在不是就有不少人私下嘀咕,说我任人唯亲赏罚不明么?”

  ☆、第1150章 带头

  郑林抚了抚额,“也许一开始大家只是私下里嘀咕嘀咕,年深日久,就会觉得这好像是一根刺,而且还是扎在心头的。
  “时间更长一点,就会觉得我这个人根本就不怎么样,一点都不值得你们追随。那时候,甚至还恨不能取而代之……”
  “王爷,您言重了!”有人忍不住说道,“没有您,哪有我们的今日!”
  “是啊是啊!”一大票人开始附和,笑话,这个时候和郑林对着干,能有什么好处?
  郑林扫了一眼底下,说不失望是假的,说不累也是假的,他觉得自己快要支撑不下去了,“罢了,不说这些了,我带个头吧,现在我手里共有良田千顷,如今我拿出来八百顷作为分配之用,至于你们自己……你们都看着办吧!”
  他一挑头,还是这样的坦白,别人就不好再糊弄了,首先那几个还算是明白的人就站出来表示拥护,所拿出来的田地比重跟郑林也差不多。
  有人带头,其余人就算是心理再怎么不乐意,也得有所表示,于是纷纷开始贡献自己手里的土地,只不过,说话就有点酸了。
  有人说:“我们是不敢与王爷和几位大人比肩的,毕竟我们手里的土地也不是那么多,我来贡献三百顷。”
  有几个和他一样的,之后的人就说:“我们要次一等了,二百顷吧,再多实在拿不出来了。”
  再往后就是递减的,最后站起来的一个人竟然哭穷只拿出来了二十亩地。
  郑林也没有勉强,方才他说的已经够多了,再多说,就适得其反了。
  于是让人把贡献出来的这些土地登记造册,然后统计浙东的人口数目,按人头分配下去。
  土地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种子和口粮的问题。
  郑林算是看出来了,底下这些人都在观望,若是他不挑头,说再多都是无用。于是又率先捐出来粮食和银子,底下人捏着鼻子也开始捐。
  到最后统计了一下数目,虽然不够浙东百姓们全都安然,但是比之从前简直是好了太多。
  最起码不会有人饿死,也不会有人为了果腹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来了。
  郑林做完了这件事,觉得自己的身体都好像已经被掏空了。
  就想着,等过一段时间,他就悄悄离开这里,什么建功立业,什么扬名立万,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若是没有那个藏龙堡出现,他还能有把握,继续统治浙东,可如今出现了一个藏龙堡,人家的手段和能力都是自己难以望其项背的,死扛下去,等着自己的也许就是身败名裂了!
  所有的土地和银子还有粮食,他都委任了自己最信任的人去分配。
  东西不少啊,尤其是堆在一起的时候,厚厚的几个账本捧在手里,沉甸甸的。
  就好像一座宝山堆在自己面前一样,能不动心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就出事了。
  负责分配土地的人名叫郑学成,算起来还是郑林的本家兄弟,他自以为郑林之所以这样大出血,完全是被逼无奈,别人不懂他的苦心,自己必须懂啊,明面上郑林吃了大亏,自己就得暗地里帮他填补上。

  ☆、第1151章 分配

  于是乎,郑学成大笔一挥,郑林这边拿出来的八百顷土地瞬间就变成了四百顷,同理可证,凡是和他交好的,彼此之间有亲戚关联的,拿出来的土地都少了很大一部分。
  老实说,浙东的地域面积可不小,百姓当然也不会少,就算是按照原来的数额,都难以做到人均都可以分配到土地,不过是先紧着青壮年分配而已,按人头每人能分到一亩地算是不错了。
  可是到了现在,别说按青壮年人均一亩地了,就算是能分到三分地都顶了天了。
  三分地够干什么的?打出来的粮食还不够这一个青壮年吃几天的!可这一个青壮年背后还有一大家子呢,老人、女人、孩子,怎么养活?
  这是土地的分配情况。
  再说口粮和粮种的分配,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到最后能到百姓手上的,按人头计算,也就是人均能够分到二十斤粮食,这里头还掺杂了不少的霉坏的粮食,根本就不能吃!
  一个人二十斤粮食是什么概念?
  就算是一个人勒紧了裤腰带,一天只吃四两,也就够吃两个多月。
  何况就算是个四五岁的孩子,一天只吃四两也根本不够!
  一个壮年劳动力,只吃四两,再去干活,能干得动么?
  然后就是银子的分配了,白花花的银子在手里一过,谁不动心?
  负责分配银子的人,自然要给郑林留下一大部分,然后那些高级官员总得扣下一点吧?他自己总要贪一点吧?
  等到银子分到百姓手里的时候,还不错,一个人能分到两个大子儿。
  太平年间,两个大子儿能够买五六个白面馒头,两三个肉包子,但是这年月,都不够买一个杂面馒头的!
  在分配之前,郑林已经派人大张旗鼓把口号宣传出去了。
  满心期待着分田、分粮、分钱的百姓,最后得到的竟然是这样的一个结果,群情激奋,都觉得自己受到了愚弄,分这么点东西,还不如不分呢!
  有一些胆大的百姓,干脆拿起自己手头能够拿起的一切用具,破破烂烂的锄头、镰刀,甚至是木棍,就开始冲击浙东王府。
  原本郑林感觉松了一口气的,觉得日子再怎么艰难,有了这一次的安抚,也能让百姓们安定一些,他能够让百姓们吃上一口饱饭,也算是不违背自己的初衷了。
  谁知道,这口气还没有松完,自己的王府就受到了冲击。
  愤怒的百姓不顾外头重兵把守,往王府的院子里丢砖头和石块,有不少王府的下人都被砸伤了。
  郑林眉头拧了个大疙瘩,就要亲自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近臣却道:“王爷,不可!现在百姓们已经丧失了理智,您若出去,会吃大亏的!”
  郑林心中烦闷,“查!彻查此事!百姓们不会无缘无故闹事的!”
  这些事情很好查,还不到两个时辰,郑林就知道了来龙去脉,他气得差点吐血!他怎么就人用了这么多拎不清的人!关键时刻不是给他帮忙而是给他添乱!
  他立刻把那几个负责人找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通臭骂,命令他们当着自己的面重新分配。

  ☆、第1152章 又乱套了

  有郑林亲自监督,这些人当然不敢再耍滑头了,所幸他们扣下的东西还没有来得及送出去。
  土地不用说,暂时是分配不完的。
  粮食和银钱都经过了重新分配,如今不论粮食的品质好坏,粗粮细粮,最起码,人均能够分配到五十斤了,再加上一些野菜搭配,能够凑合到秋收是不成问题了。粮种也能分到一亩地五十斤。
  此外,每人还能分到二两银子,人均二两银子也还算是说得过去了,粮食不够吃了,还能拿银子去换一点。
  郑林心里的气这才顺了些,因为王府外头围着太多的百姓,所以还得让人从后门溜出去,重新宣布分配政令。
  百姓们一听说分到的粮食比原来多了一倍不止,还能拿到银子,都高兴起来,但是害怕得到的不过是一句空头承诺,还不肯散去,一直到自家的亲人真的拿到了粮食和银子,才陆陆续续散去。
  土地也顺利进行了重新分配,一个壮劳力能够分到一亩地,一个女人一个老人一个孩子加起来也能分到一亩地。
  一亩地的产出说多不多,但是勉强维持生计总也够了。
  浙东总算是安稳下来。
  百姓们就是这样,如果此地可以让他们果腹,他们为什么还要千里迢迢迁徙呢?这路上也够折腾的啊!尤其是若是带着孩子和老人搬迁,这路上可能出现的意外就更多了。
  在哪里混日子不是混?
  所以就留下不走了。
  浙东的局面稳定下来,郑林的心却没有安稳,他知道,所有的安稳都不过是暂时的,百姓们安心了,这些当官的就不会安稳了,他们就会想方设法从百姓们身上获得越来越多的利益。
  就算是三年五年内不会出现盘剥的情况,也不会持续太久。
  只要上层这些官员没有改变观念,浙东迟早都会出事。
  他是真的觉得累了,也觉得自己并非是治国好手。
  于是乎,他先是分批把自己的家眷送走,转移了足够一家人吃用几辈子的财物,然后自己也悄悄挂印而去。
  郑林是浙东王啊!他一走,整个浙东都乱了套!
  最初的茫然无措之后,所有的官员都开始跳脚大骂,骂郑林没义气没担当。
  骂完之后则开始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
  于是乎,原本地域面积不小的浙东就被分割成了大大小小十几块,那些原本浙东王手下的文武各自为政,互不服气,开始彼此火并。
  他们彼此元气大伤不说,刚刚稳定下来的浙东又开始乱套了。
  打起仗来,百姓们谁还能安心过日子,保不齐什么时候战火烧到身上,就是一个家破人亡。
  原本已经弥散的流民潮,重新形成,百姓们开始了大规模的迁徙。
  有些有见识的人发现当初郑林的预言竟成了真,也不由得害怕起来,有些人干脆放弃了自己的权力,学着郑林的样子,带着家眷,带着金银细软一走了之。
  还有那些不服气的,想要做一番大事业,垂死挣扎,有的竟然就被普通的百姓刺杀死了。
  整个浙东一片大乱。

  ☆、第1153章 折磨我的

  这些事情都发生在短短的半年之内。
  这半年的时间,吴双双已经回到了藏龙堡。
  藏龙堡的秋收已经接近了尾声。
  梯田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种植的作物不光种类增多了,而且产量也增加了不少。
  吴晨早已得到禀报,带着顺哥儿在藏龙堡大门口亲自迎接。
  顺哥儿远远看见吴双双就迈着小短腿儿飞奔而去。
  吴双双是骑马来的,早早下了马,也小跑过来,一把接住顺哥儿,将他高高举过头顶,“臭儿子!你想我没?”
  顺哥儿眨巴着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有些不好意思的抿了抿嘴儿,扬起童稚的声音,说道:“你是我娘!”
  吴双双也眨了眨眼,怎么突然就冒出来这么一句?
  紧跟着顺哥儿又说道:“比画儿上好看多了!”
  吴双双满腹狐疑看着随后缓步而来的吴晨,吴晨沉声说道:“小孩子都健忘,若不是我们每日都指着你的画像跟他说那是他娘,他只怕早就把你忘了……”
  吴双双抱着顺哥儿的手稍稍紧了紧,心里浮上一阵阵愧疚,本来是打算去几个月的,没想到一走就是一年半,她走的时候顺哥儿才刚刚一周岁,说话还不利索,走路也不是特别稳当,可如今他都两岁半了,不光说话利索,而且还能小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