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帝女-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等他说完,王世充已是道:“本公明白,但一个时辰内调集两万士兵,已经是极限,相信这两万士兵足够助你们稳住战局,待得天亮之后,本公会另外再派五万士兵过去,如何?”
  这个结果虽然不够令人满意,但刘文静明白,这已经是极限了,再说下去,只怕会引起王世充的怀疑,他拱手道:“多谢郑国公!”
  王世充倒是说话算话,不足一个时辰,城门便打开了,两万全副武装的士兵自城中鱼贯而出,在监门郎将庞玉的带领下,随刘文静前往童山。
  此时的童山,虽然暂时止戈,宇文化及的情况却并不好,虽然宇文智及未雨绸谋,留下数车米粮,但对于近十万的士兵来说,这区区数车米粮,根本不能填饱所有人的肚子,最多只吃了个半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再次饥饿。
  怎么办?怎么办?宇文化及急得团团转,如今粮食成了当务之急,可那群瓦岗军死硬得很,李密都受了重伤,却还顽强抵抗,令他们的数次强攻,都未能冲散。
  宇文化及想了半天也想没想解决粮食短缺的法子,又气又急,破口骂了骗他的李密几句后,对坐在一旁的宇文智及道:“二弟,你别光在那里坐着,倒是想想办法啊,再弄不到粮食,咱们可就输定了。”
  宇文智及没好地道:“大哥还好意思说,之前要不是你信了李密的忽悠,咱们哪里会连一口余粮也没有。”
  宇文化及无奈地道:“那件事确实是大哥不对,但……现在再说那些还有什么用,想法子弄粮才是最要紧的。”
  宇文智及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道:“眼下想填饱肚子,只有一个法子,但会有什么后果,我实在不敢保证。”
  宇文化及根本没将他后半句话听入耳中,急切地道:“什么法子,快说!”
  “此处附近有不少百姓,百姓家中必有余粮,虽然不多,但累积起来,应该足够我们吃上几天了。”
  听得这话,宇文化及顿时有舒展了双眉,笑道:“不错不错,那么多粮食摆在我们面前,我竟然没注意到,还是二弟有头脑。”说着,他立刻唤士兵进来,道:“立刻派人去附近百姓家中搜集粮食。”
  宇文智及虽然觉得这个法子有太多不稳定的因素,但这是眼下唯一的法子,再担心也得一试,在士兵准备出去之时,他补充道:“让他们告诉百姓,等我们击败瓦岗军,夺得粮食之后,一定会双倍奉还。”
  在那些士兵奉宇文化及之令,连夜抢夺百姓粮食的时候,刘文静也正带着两万士兵赶赴童山;早在那两万士兵刚刚出城的时候,便有探子将事情告之李世民,后者当即亲率五万整装待发的士兵,赶往童山方向,在在那两万士兵到达童山之前,以最快的速度将之歼灭,削弱洛阳城的防御。
  在离着童山还有十余里的时候,李世民所率的大军追上了那两万人马,当即发起猛烈的攻击,那两万人马突然遭到袭击,再加上敌人数倍于自己,很快就被打的溃不成军;正当李世民准备一鼓作气,将之彻底击溃时,负责后段的裴虔诚骑马奔上来,急切地道:“元帅,后面有敌袭!”
  李世民一惊,连忙回头看去,借着火把与月光,他看到自己军队后面,出现了一大拨军队,夜色中望不见尽头,可见至少在数万之众,“知道是哪一方的军队吗?”
  裴虔诚神色凝重地道:“他们盔甲与前方那些士兵相同,应该……是洛阳军队。”
  刘文静此时已经与李世民会合,听得这话急忙道:“这不可能,王世充说余下军队至少要等天亮方才能够调齐,怎么可能就出现在这里,且还攻击我们。”
  望着杀声震天的后面,李世民沉声道:“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王世充识破了咱们的计划,之前那两万士兵,只是诱饵。”
  刘文静急急道:“不会的,我与王世充交谈之际,一直很是小心,他不可能会察觉。”
  “若不是王世充识破,后面那军队又做何解释?”裴虔诚一句话堵得刘文静说不出话来,李世民道:“行了,现在最要紧的迎敌,虔诚,你带一万人马去前面继续与那两万人对战,他们军心已乱,尽快将之击溃,记住,切不可让他们合军一处。”
  “是。”裴虔诚答应一声,当即策马前去迎战,李世民则带着余下四万将士调头迎战后面的敌军。
  一名阔耳方鼻的将士骑马站在敌军面前,并没有急着攻击,而是看到奔上来的李世民一行人,冷笑道:“刘静,你果然就是刘文静!”
  刘文静瞳孔微缩,“你是什么人,为何会认得我?”按理来说,他从未来过洛阳,不该会有人认得自己的,这也是几经商量,最终派他来做这个双面奸细的原因。
  “我叫段达,之前我也在城头上。”说着,段达冷冷笑道:“你确实演得不错,我与郑国公都被你给骗过了,可你千算万算,算漏了一件事情,负责守城的一名士兵,是晋阳人氏,他认出了你。”
  在王世充问段达话的时候,曾有一名士兵插话,就是这名士兵认出了刘文静的身份,而刘文静降于李渊,王世充他们是知道的,所以当即断定,李渊的军队也来了洛阳;金塘城藏瓦岗二十万大军是假,李密告急一事很可能也是假,为的,就是将他们的主力引出城外,从而令洛阳空虚,给李渊军队可趁之机,甚至借着分批引走的机会将他们的军队一一歼灭。


第四百三十四章 被迫交战

  虽识破了这一切,王世充却不曾声张,故意装作被刘文静欺骗的样子,派出两万军队随刘文静前去童山,事实上,这所谓的二万精锐,其实都是一些老弱病残。
  而在刘文静离开后不久,王世充又急急召集三万军队,由段达亲自率领,暗中尾随,一旦发现李渊军队出现,就立刻将之剿灭。
  刘文静紧紧抿着唇,想不到千算万算,最后却毁在一个不起眼的士兵手上,真是可恼!
  那厢,段达在说完了这些后,将目光转向李世民,“你是李渊的哪一个儿子?”
  “在下李世民。”听着李世民的回答,段达颔首道:“我听过你不少事,雁门关,马邑,江都,呵呵,你运气还真是不错,不过……”他一挥手里厚重的长刀,冷冷道:“你所有的好运,都到此为止了!杀!”
  随着这个字,他身后的数万将士杀声震天地朝李世民这方杀来,一时之间,两军杀得难解难分,异常胶着。
  段达带来的三万将士,乃是洛阳城真正的精锐,一个个身经百战,非等闲士兵能比,虽李世民人数还稍多一些,应付起来仍是颇感吃力,只能一边应付,一边命人去通知留守的士兵来援;段达显然也料到了这一点,一边命人去洛阳城报信,一边命士兵重重布防,李世民几次派去的士兵还未奔出多远,便都被杀了,后者显然是想断李世民的后援,将他活活耗死在这里。
  在李世民欲再次派士兵冲防之时,刘文静道:“元帅,此事皆因我办事不力而起,就由我杀出去通知大军来援。”
  李世民紧紧皱了眉头,“刘先生当真有信心冲出去?”
  在刘文静用力点头后,李世民道:“好,我让人全力护先生离去。”在这句话后,他调集了整整两百名精锐,护送着刘文静朝着某一处强攻,虽然死伤众多,但也如愿在段达调集其他士兵过来之前,强行冲出一个口子,令刘文静冲出包围,前往驻地报信。
  “想跑?!”段达嘴角噙了一抹阴冷的笑容,自士兵手中接过弓箭,拉满弓弦朝刘文静射去,脱弦的箭矢犹如流星赶月,飞快无比,等刘文静发现之时,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勉强侧了身子。
  “噗!”精铁所制的箭头由后向前,穿透他的左胸,带着一大蓬鲜血滴落在马背与马蹄踏过的地上,刘文静在马背上摇摇欲坠,仿佛随时会跌落下来,但下一刻,他已是俯身握住缰绳,拼尽所有力气一挟马腹,艰难地道:“驾!”
  飞奔的四蹄因为他的驱策再次加快了速度,看到这一幕,段达冷哼一声,再次开弓,接连射出几箭,但一来距离已远,二来刘文静俯下了身子,令他瞄准的难度大大增加,故而随后射出的箭都落了空。
  “该死!”段达扔掉手里的弓箭,命士兵前去追捕刘文静,而他自己则继续指挥这场战役,对于王世充来说,占据了长安的李渊是一个心腹大患,若能够在此除掉李世民,就等于断了李渊一臂,洛阳与长安毗邻,彼此之间,早晚会有一战。
  那些士兵一路追击刘文静,后者身中利箭,无力对敌,只能拼命策马往前跑,所幸还有几人与他一起冲出来,帮着抵挡,方才令后者有机会一路奔到大营。
  长孙无忌正在营中思忖此战之后,进攻洛阳之事,杜如晦匆忙奔了进来,“长孙将军,你快出来看看!”
  见他神色焦急,长孙无忌知道必是出了大事,赶紧与之一起出了营帐,只见满身是血的刘文静被两名士兵左右扶着,左胸前还透出一枝触目惊心的箭矢。
  长孙无忌骇然道:“刘先生,你……你怎么弄成这个样子?”不等刘文静回答,他又想起一事,急忙道:“元帅呢,他怎么样了?”
  刘文静努力撑开一丝眼皮,虚弱地道:“快……快去……救元帅。”
  他的声音极轻,长孙无忌听了两遍方才听停,道:“元帅现在在哪里,究竟出什么事了?”
  刘文静忍着脑海中的阵阵晕眩,道:“王世充……识破了我们的计策,从……从后偷袭,元帅现在很……很危险,就在离童山还有十……十余里的山坡上……”勉力说完最后一个字,刘文静再也支撑不住,晕了过去。
  杜如晦试了一下他的鼻息,细若游丝,随时都有可能中断,赶紧道:“立刻去请大夫,他需要立刻救治,快!”
  另一边,长孙无忌也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反应,“传令下去,立刻整合军队,所有将士皆随本将前去救援元帅!”
  李家军纪律严明,一听得命令,立刻整合军队,只用了一柱香的时间便已经整合完毕,随长孙无忌与杜如晦前去救援李世民。
  虽然长孙无忌已经将行军的速度提到了最快,但毕竟不如洛阳城离此地近,等他们匆匆赶到的时候,段达的援军已经先一步到了,正集中兵力对李世民猛攻,令后者的四万大军左支右拙,险象环生。
  长孙无忌带来的五万人马,无疑令李世民松了一口气,压力大减,但形容仍是不容乐观,他虽有十万大军,但段达的军队也有将近十万之众,他们并不占任何优势;相反,他们还要时刻提防李密那边,万一后者当真逼退了宇文化及,以他与杨侗达成的协议,十之**会回援段达,到时候,他们就要受到两方挟击。
  不行,必须得想法子在李密回援之前速战速决,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
  李世民这个想法并没有错,但战争不是他想结束就能结束的,在想到打败段达的近十万大军之前,只能如此胶着着。
  这一仗,从黑夜打到白天,又从白天打到黑夜,几次休战,几次重新交战,堆在地上的尸体越来越多,到处都可见残肢与鲜血,双方都杀红了眼,段达与李世民几次交手,彼此都没有占到便宜。


第四百三十五章 各自撤兵

  而在这个时候,十余里外的童山开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宇文化及派兵抢夺老百姓粮食的恶果开始出现了,那些将领不少皆是身有傲气之人,要他们去抢夺无辜老百姓的粮食,听着老百姓绝望的骂声,比抽他们鞭子还要难受,也令他们开始认真思考,是否应该继续跟着这样一个首领。
  他们没有思考太久,仅仅过了一天,宇文化及的兵部尚书王轨率众投降李密,翌日,大将陈智略带领岭南一万戏骁果投降李密,所谓骁果,就是以前直属于杨广的御林军;紧接着,是大将张童仁、樊文超率数万江东御林军。
  一时间李密的队伍不断扩大,短短几天,从十余万人变成了二十万人,而宇文化及这边则恰恰相反,从十万大军变成了两万人。
  宇文化及知道,再继续待下去,留给自己的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当即率着两万人连夜逃离,再不敢与李密交战。
  虽然李世民与段达两军一直处于交战状态,然对于李密这方面的情况他一直没放松过,宇文化及逃走,李密队伍扩张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他耳中。
  在又一次休战后,他将这件事告诉了长孙无忌与杜如晦等人,“不出意外,一天之后,李密就可以整合那些投降的将士,来此援助段达,到时候,我们所要面对的,就是三十万大军。”
  长孙无忌沉声道:“这几日连番交战,对我军损伤极大,死亡者已超过一万人,余者也都很疲惫了,要挡住三十万大军……几乎是不可能之事,更不要说是攻取洛阳了。”
  杜如晦附声道:“不错,从眼下的形势看来,唯有撤兵一途。”
  李世民黯然不语,出战之前,他对李渊许下诺言,一定会夺取洛阳,结果……不仅连洛阳的影子都没碰到,还被段达他们逼得站不住脚,这是他随军出战以来所偿到的第一败。
  不过他并非刚愎自用之人,知道杜如晦说的没错,趁着这会儿损失还不算太大,撤兵回长安是最好的选择,只是……段达明摆着要将他们囚死在这里,岂会放任他们撤军。
  这一点长孙无忌也想到了,拧眉道:“撤军固然没错,但段达对我们虎视眈眈,岂肯由着我们撤军。”
  裴虔通急切地道:“可是现在不撤,等李密的二十万大军赶到,我们就算想撤也撤不了了。”
  这句话说得营中诸将都紧紧皱起了眉头,自从李渊起兵以来,他们一直跟在李世民身边,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何曾遇到过这样进退不得的时候,真是憋屈得很。
  杜如晦思忖片刻,道:“可不可以与之前在江都一样,让段达以为我们的人数并不止他所看到的这些。”
  李世民摇头道:“刘先生之前已经在城门骗过他们一次了,他们又岂会再相信,而且段达这个人粗中有细,怕是早就派人摸清了咱们的底细。”
  长孙无忌忽地道:“不可欺骗,那就来一个请君入瓮!”
  待得听他细细说了法子后,李世民咬一咬牙道:“好,就依此法而行,希望能够赶在李密过来之前撤军回长安。”
  当夜,一名士兵来到段达帐中,拱手道:“启禀将军,有探子来报,说李世民一方动静异常,连营帐也收了,恐怕是想要趁夜逃离。”
  段达抚着浓眉的胡子,冷笑道:“这洛阳,可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说着,他道:“传本将命令,齐集军队,本将要打李世民一个措手不及!”就算杀不了李世民,也要毁了这十万大军,给李渊一个重挫。
  三更时分,在夜色的掩护下,段达新率大军悄悄来到李世民一方的阵营前,那里确如士兵奏报的那样,大多数营帐都收了起来,士兵行动异常。
  正当段达准备下令攻击之时,几道天外流星突然朝他们的军队袭来,狠狠砸在那些士兵身上,一时之间哀嚎声四起,队形大乱,且还在不断继续袭来,每一道“流星”落下,都会倒下一片士兵。
  段达大惊,连忙问左右,“怎么一回事?”
  此时,士兵已是看清了所谓的天外流星,道:“启禀将军,怕是有人用投石机攻击我们!”
  “好端端的怎么会有投石机?”段达话音未落,两边已是传来杀声,一群士兵挥刀朝他们砍来,看到这一幕,段达哪里还会不明白,他们中计了,李世民料定自己不会让他就此离去,故而以撤兵为饵,引他过来,然后趁机偷袭!
  无奈这会儿明白,已是太晚了一些,只能仓促迎战,之前投石机投掷来的石头,令他们伤亡众多,且军心浮动,无法再像之前交战一样,与李世民的军队战成平手,很快就被击溃,甚至连段达的手臂也受了伤。
  眼见己方伤亡惨重,段达又恨又怒,可恨,要是这会儿李密大军来援,就算李世民再诡计多端,也赢不了他,这次错失了杀死李世民的机会,以后想再杀就难了,可惜!真是可惜!
  段达虽然不甘,但为保存实力,只得下令撤兵,他们这一撤,李世民亦不恋战,当即下令往长安方向撤兵。
  最终,这场涉及四方的战役,以宇文化及败走魏县,李世民不克而还告终;但对于李密来说,战役还没有结束。
  虽然他打败了宇文化及,还收编了数万大军,令自己这方军力达到了二十万之众,但原本答应让他入城的杨侗却出现了问题。
  一直以来,王世充都不赞成让李密入城,更不要说是入朝辅政了,但当时两面受袭,无奈之下,只能同意。
  如今宇文化及败走,李世民也撤了,他便不打算遵从之前的协议,想要趁李密兵困马乏之际,将李密一网打尽,虽然李密眼下有二十万之众,但其中一部分才刚跟着李密,并不能做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