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赐良配-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务之急,这两人不是应该先商议,如何让皇后娘娘顺利生产吗?这才怀胎一个多月,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呢,怎么能保证生下的就是个皇子?
  就算真是生了皇子,长幼这事,待二殿下生下来后,再商议也不迟啊?

☆、番外9 贤妃嘱咐

  皇后娘娘派人去太医院打听,哪位太医为大皇子请平安脉。
  李锦娘没想到的是,贤妃的人,在她的人离开长春宫后,就跟着了。
  所以,皇后娘娘打听大皇子这消息,很快,贤妃就知道了。
  “她什么时候如此关心大皇子了?”贤妃不屑的说了一句。
  大皇子这几年,何曾见过她问询?
  再说,大皇子在太后娘娘的慈宁宫中,她若有心,不会去慈宁宫询问吗?
  贤妃不是傻子,当然不会觉得皇后娘娘是出于好意,才派人去问的。
  “皇后娘娘也真没成算,这种时候,她不是应该担心选秀的事吗?”贤妃的心腹有些奇怪的说道。毕竟,随着皇后娘娘有喜,朝臣们又关注到圣上子嗣单薄的事了,所以,奏请选秀之事,甚嚣尘上。
  “圣上是不会选秀的,万不得已要选秀,也不会有几个人进宫的。”
  “娘娘怎么知……奴婢糊涂了,娘娘跟了圣上多年,这后宫里的人,若论对圣上用心,当然是娘娘了。”那宫人是个会说话的,话说了半句,硬生生转了口。
  自己怎么知道的?贤妃看着自己新染的指甲,十指纤长,嫩如葱根,可惜,也只能自己看看罢了。
  当年初进东宫,太子相貌清俊,她自然也是一见倾心。
  后来,见他对自己也好,对太子妃和另一个侧妃也好,都是温柔有礼的样子,却也没见对谁多看一眼。
  她当时也没在意,还是太子妃与太子吵闹之后,她买通的太子妃宫中的人,告诉自己,太子妃与太子吵闹,是因为颜宁。
  上心之后,再细看,就不难看出端倪了。
  太子殿下对谁都有礼,唯有对颜宁,好像忘了礼节一样。
  先皇病危,颜宁带兵出征后,太子殿下日日拉着幕僚议事。听到玉阳关危急的消息时,她偶遇太子殿下,看到他眼睛血丝密布,明显是几夜未合眼的样子。
  等太子登基了,成了圣上,后宫一切册封都是草草,第一件事就是下诏驰援玉阳关。
  她还记得颜宁成亲前夜,圣上在御花园的观花亭中,独自一人,一壶清茶,拿着民间的泥哨,吹着不知名的曲调。
  那夜,那月,斯人独憔悴。圣上不是无情之人,可惜,他的情已经有了归处。
  也是那时起,她对圣上彻底死心了,自己做不到颜宁那样,为圣上鞠躬尽瘁。也做不到圣上那样,为情无怨无悔。
  她可不像李锦娘那么傻,所以,她教导自己的皇儿,一定要亲近颜宁和颜家人。说起来,融儿和颜宁还真是有缘,第一眼见到后,居然真的就喜欢了颜宁这个姑姑。
  知道圣上的心思后,,她不担心选秀之事。李锦娘,知道的比自己更多,所以也才会不担心选秀,而是忙着担心大皇子吧。
  圣上现在十天半个月都未必来后宫一趟,宫中嫔妃们生子希望渺茫,皇后娘娘只要推开大皇子这块挡路石,那嫡子又是长子,机会可就大了。
  “皇后娘娘不担心选秀之事。就算真的秀女进宫有孕,能不能生下皇子还是两说。就算生下皇子了,又怎么比得过皇后娘娘的嫡子呢?”贤妃淡淡说了一句,“所以,皇后娘娘只是容不下大殿下而已,毕竟,大殿下是皇长子。”
  “娘娘,要不您将这事告诉圣上去?”那宫人又建言道,“圣上疼爱大殿下,一定不会坐视不理的。”
  贤妃摇摇头,“不行,圣上几乎都不掺和后宫的事,我若是告诉圣上皇后娘娘可能会加害大皇子,手里又没有证据。皇后要是说我见她有孕诬陷,岂不是害了大殿下?”
  “那总不能坐视不理啊?万一大殿下有个闪失,就来不及了。”
  “她以前从来不理会融儿,忽然会想起,还不是因为她有孕了。”贤妃嗤笑了一声,安国公府上下都指着这胎翻身呢,她想了片刻,下令道,“来人,将转为大皇子请脉的黄太医请过来。”
  贤妃的父亲,如今任职汉州州牧,也算是沾了女儿的光,才得了这个肥差。而黄太医,祖籍就是汉州。
  黄太医今年四十多岁,最擅长儿科和妇科,才会被聘进宫中当差。他在京中为太医,父母兄弟都在故里。
  他一听说贤妃娘娘派人来传,心中只觉得发苦。早上皇后娘娘派人来太医院,查问平日里,是谁为大皇子请脉的,那人前脚刚走,后脚,贤妃娘娘就派人来传自己的。
  只是,心中再不愿意,他也不敢怠慢,跟其他太医交代了一声,连忙带着药箱匆匆赶往贤妃宫中。
  “下官参见贤妃娘娘!”黄太医进了宫门,看到贤妃正端坐主位之上,连忙请安。
  贤妃娘娘的母族不显,只有父亲做了个州牧。但是,就冲着她是大皇子的生母,不论宫内宫外,都没人敢轻忽对待了。
  贤妃露出笑容,“黄太医快请起,坐吧。”她抬了抬手,身边的宫人连忙上去搀扶黄太医。
  黄太医哪敢真让宫人搀扶,口中连说不敢,自己就站了起来,坐到了一边的椅子上。
  “黄太医,听说,今日皇后娘娘派人,来打听大皇子的事?”
  “娘娘,皇后娘娘只是派人来问是谁为大皇子请平安脉,下官没见过皇后娘娘的人,也没听到什么吩咐。”黄太医一听这话,连忙说道。
  “我知道黄太医的忠心,黄太医不用紧张。只是,若是皇后娘娘叫了黄太医去吩咐……”
  “娘娘,下官绝不敢对大皇子不利。”黄太医连忙表了忠心。
  “黄太医不用怕,只是,皇后娘娘可能会召见你,我只是预先提醒你一声罢了。”
  “是,是,下官多谢娘娘提点。”黄太医只觉要冒冷汗了。
  原本太医院中的太医们,大家都很庆幸,本朝后宫人少,连个宠妃都没有,太后娘娘直接管着宫务,跟以前比,这差事太好当了。
  怎么一出事,就是关联到皇子的大事啊。
  贤妃对黄太医还是放心的,所以嘱咐几句之后,就让他回去了。

☆、番外10 可怜慈母心

  皇后娘娘果然几日后,就召见了黄太医,关切询问了大皇子的事。
  安国公夫人来宫中请安,在宫门处碰见了脸色不大好的黄太医。
  进了殿中,李锦娘招呼安国公夫人坐到自己锦榻的对面,让人在茶几上放了几样点心。
  安国公夫人无心客套,想着刚才看到的太医脸色,她忍不住问道,“娘娘,在宫门处遇上了黄太医,看他脸色不太好……”
  “母亲不用担心,一个太医而已,我只是问问他为大皇子请脉之事。”李锦娘不在乎地说道。
  “娘娘现在何必关心这种小事,总是先安心养胎要紧。”安国公夫人是见识过内宅争斗的,女人没有子嗣,在内宅中都是艰难,何况是在后宫中?
  “母亲放心,太医每日给我请脉,皇儿长得很好。”
  安国公夫人张了张嘴,却不知如何说了。女儿贵为皇后,主意大了,不再是自己能随便劝说的了,只是,到底是亲生女儿,她还是该说几句。
  “娘娘,大皇子如今是宫中唯一的皇子,您关心他自然没错。只是,他到底是贤妃娘娘生的,您过于关切,容易惹人误会。”
  “我是皇后,大皇子也叫我一声母后,我关心他,谁能说什么?母亲,您一直教我要忍让为先,以前我忍让也就算了,可如今我有了二殿下,”李锦娘伸手摸着还未隆起的肚子,自豪地说,“母为子则刚,我不能让二殿下以后也得委屈地忍让度日。”
  “娘娘,那等二殿下出生后,您再筹谋也不迟啊。”安国公夫人真是急了,安国公这几日在家,天天找幕僚议事,还找朝中大臣们来家中。
  如今进了宫,看到李锦娘又说了这个话,女儿有孕后的那点喜悦,她全化成了担心。
  “父亲常说,要未雨绸缪。”李锦娘直接反驳了安国公夫人的话,“母亲,圣上若是照现在这样,子嗣不会多……”
  “娘娘——”安国公夫人吓了一跳,这种话,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说出来,不要命了吗?
  女儿当初在家时,也没有这样刚愎自用啊。
  她当然不知道,李锦娘进宫之后,楚昭恒一来是不想见到后宫争来斗去,搞得乌烟瘴气。二来觉得李锦娘对自己好歹有几分情义,自己不能还她情,就想尽量成全她的体面。
  这宫中,楚昭恒对嫔妃们一视同仁,没有特别宠谁,宫中除了一个太后,其他人都在她之下。就算她不是全掌宫务,可到底皇后之尊,没人敢违抗。
  贤妃身为大皇子母妃,也只是偶然言语上露出一两分不敬,平素更是不敢随便冒头得罪她。
  这么几年下来,李锦娘早就习惯了发号施令的感觉了。
  李锦娘被母亲喝止后,停了停,又若无其事地接下去说道,“二殿下出生后,到底是嫡子,身份总是贵重的。”
  “娘娘,二殿下……太医是不是已经看过脉象了?”
  “太医说月份还小,看不出男女。不过,我觉得,肯定会是皇子。母亲,你今日进宫,父亲有没有跟你说过,朝臣们对立太子是什么意思?”
  安国公夫人摇了摇头,不想再多说了。她进宫时,安国公跟她说,朝臣们都认为太子应该是若有嫡子则立嫡,无嫡则立长。可是,说这些话的朝臣,有几个是手握重权的?
  若是叶右相说这话,她倒还相信,偏偏国公爷却只顾高兴,一句也不让她多说。
  大家都赞叹安国公府好运气,眼看着皇后娘娘生下嫡子后,安国公府又得更上一层楼了。在这一片赞叹和羡慕声中,她只觉得一股寒意涌来。
  安国公夫人手尖有些发冷,“锦娘,您不要糊涂,千万不要对大皇子做什么。”她一时失态,忍不住抓住了李锦娘的手,说了那句话,看李锦娘皱眉,才想起自己是在宫中。
  她坐正了些,“娘娘,您听我说。圣上是个明君,您看看这几年,在他治理下,大楚国运昌盛,百姓们安居乐业。您贵为皇后,这几年在宫中……”
  “我贵为皇后,在宫中却还要看贤妃的脸色,就因为她生了大皇子。您让我处处要对她礼待,凭什么?”李锦娘只觉安国公夫人的话,越听越不顺心,“母亲,我累了,您回去吧。”
  安国公夫人看女儿一脸不愿再谈的样子,满腹愁绪地站起告退,宫外,安国公还等着她呢。
  按惯例,织梦送了安国公夫人离开。
  安国公夫人一脸忧色,“织梦,在宫里,皇后娘娘也只有你一个贴心的人了,你……若是有机会,你劝劝娘娘,先安心养胎,将皇子殿下生下来,其他的,都不急。”
  “是,夫人放心。”织梦答应了一声。
  安国公夫人苦笑着转身走了,她也知道,自己的话锦娘都听不进去了,织梦的话,她怎么会听呢?
  “走吧,我们去颜府,好久没拜会颜夫人了。”安国公夫人上了马车,还是放心不下,去颜府,拜访一下秦氏,将来,若是锦娘做下什么错事,不知颜夫人,能不能帮着在太后娘娘面前说句好话?
  李锦娘不知道安国公夫人的忧心,看她走后,她长出一口气。上次有孕后,她毫无察觉,这次有了身孕后,好像一直觉得肚子坠坠的,太医说胎儿还小,应该不会有什么感觉的。
  朝臣们都希望嫡子为太子,自己这胎,一定会是儿子。她想着,决定去御花园走走。
  织梦送完夫人回宫,听她说要去御花园,不由劝道,“娘娘,听说太后娘娘今日在御花园那边赏花,要不等那边散了,再去吧?”
  “母后在御花园赏花?都叫了谁?”
  “没听说叫什么人,可能只有大皇子和颜家小公子陪着吧。”织梦连忙回话。
  “走,去看看去!母后赏花,我身为儿媳,怎么能不在边上伺候呢?”
  “娘娘,太后娘娘吩咐过,说您现在身怀有孕,万事都不要扰到您,让您好好歇息。”
  “那就叫了软轿来,就这么点路,能扰到什么?”李锦娘却更坚定要去看看,御花园中空旷,赏花肯定又是人多手杂的地方,她觉得心里一阵激动。

☆、番外11 天赐良机

  楚昭恒陪着颜明心在御花园中赏花。
  明福走到他身边,附耳低声禀告皇后娘娘也要来赏花了。
  楚昭恒看了周围一眼,“随她来吧,先看着吧。”
  他吩咐刚下去,又有人来禀告,贤妃娘娘来了。
  颜明心看了楚昭恒一眼,笑着说,“今儿难得天气好,又热闹,圣上,你也在这多坐会儿。”
  儿子继承了皇位,天下治理太平,也有儿有女了,她只觉一切都好,唯一挂心的,就是儿子身边太冷清了,没有知冷知热的人陪伴。她知道楚昭恒的心思,也曾后悔早知道这样,当初为什么不成全他的心思?只是,世上哪有后悔药。
  楚宝融吵着要到御花园这里来钓鱼,她在慈宁宫待久了,看今日天气好,就索性带了楚宝融来这边坐坐,散散心。
  楚昭恒听说太后带了大皇子和颜家小公子,来御花园的观花亭了,看天气不错,也过来凑个热闹。
  没想到,他前脚刚坐下,杨嫔带了小公主来了,接下来,陆续又来了一些人。现在,连皇后和贤妃,也要来了。
  楚昭恒看母后那一眼意味深长,笑了笑,“好,朕今日在这,陪母后好好赏一天花。”
  “父皇,您多待会儿,儿臣钓到鱼后,给您烤了吃。”楚宝融听说父皇要待一天,高兴了,拿着钓竿在亭子里跑来跑去,找适合下勾的地方。
  贤妃先到了,走进观花亭中,就先向太后和圣上行礼问安,眼神,向楚宝融看去。
  楚宝融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母妃,加上在慈宁宫中皇祖母慈爱,对贤妃的母子情也淡了,所以,他只是转过脸依礼问安,一点腻到母妃身边的意思也没有。
  问安之后,他拖着小太监去摆弄鱼饵钓竿了。
  贤妃眼神一暗,心中多少有些失落,可看到楚宝融不时转头,与太后娘娘和圣上说话的样子,她脸上又闪过喜色,刚才那点失落已经完全不见了。
  贤妃一回神,看到圣上正看着自己,她连忙露出了妩媚一笑,走到太后娘娘另一边站着,伺候着端茶递水,尽儿媳本分。
  楚昭恒看她一点也没有走过去看看儿子的意思,不由又打量了几眼。贤妃倒是很有眼色,也知道收敛。可是,都说母子情浓,她能做到对儿子不闻不问,不仅狠心,还很能隐忍。
  李锦娘走进御花园,看到的就是一副天伦之乐的景象。
  她站在路口,远远看着观花亭中,太后娘娘坐在藤椅上,天顺帝楚昭恒陪坐在下首,贤妃站在太后娘娘的另一边,正慢慢剥着一个橙子,杨嫔几个围坐在外侧。
  楚宝融可能觉得有点热,跑到颜明心身边,太后笑着给他解开一个襟扣。而楚昭恒满脸笑意,侧耳听楚宝融在说什么,连连点头。
  她捏紧了手中巾帕,呼出一口气后,才扶着织梦的手,慢慢走进观花亭中,“臣妾参见母后,参加圣上。”
  “你有身孕,不要多礼了,快过来坐下。”颜明心看到李锦娘,想着她又有孩子了,招呼了一句。
  贤妃看太后娘娘慈爱地拉着李锦娘,让她做到边上的位置上,眼色沉了沉,太后娘娘对皇后所怀的嫡子特别看重?
  这时,楚宝融钓到了一条巴掌大的鱼,高兴地放在水桶里,拎过来献宝。
  李锦娘看到楚宝融把鱼放在太后面前,人靠到了皇帝身边,嘴里叫着烤鱼,楚昭恒毫无厌烦之色。
  “融儿,只有一条鱼,你皇祖母和父皇都等着吃呢。”楚昭恒取笑鱼太小。
  “父皇等着,这里鱼都被你们吓跑了,我去那边钓鱼。”楚宝融指着亭外不远处的假山边说道。
  “那里人少,别去了。”颜明心有点担心。
  “皇祖母,我带着人呢。”楚宝融却已经跳了起来,跑过去。
  “母后别担心,招寿,你带几个人过去看着。”
  颜明心要叫回来,听楚昭恒吩咐人去照料,才作罢了。
  没有楚宝融在,亭中霎时冷清不少。
  颜明心看那几个嫔妃呆若木鸡,楚昭恒只悠然自得地赏花赏景,挥挥手,“难得天气好,你们也不用都守在这,各自走走吧。”
  杨嫔率先站起来,“母后,公主殿下有些想睡了,臣妾先告退。”
  听到小孙女要睡觉,颜明心当然不会留人,让她带人回去了。
  其他几位嫔妃看看圣上也没搭理自己的意思,各自找了理由站起来,四散走开。
  李锦娘坐了一会儿,只觉肚子有些胀得难受,也告退走到亭外。
  她扶着织梦的手,慢慢沿着湖边走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假山边。
  这座假山很大,造型多姿,远看就像是漂在水上一样。山石孔洞相连,引入池水,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