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下堂王妃逆袭记-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身后三万东黎大军跑着跑着,就见领跑的人突然跑偏了,而他们有心要追,但一时间身体跟不让大脑的反应速度,脚下木板承重已然到了极限。
  
        所以,东黎所有人,包括烛珃和将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容离顺着小土坡一路跑偏,而他们则觉得自己的身体直线下落。
  
        ‘噗通’一声,东黎大军纷纷落坑,间或夹杂着‘吨吨吨’的喝水声以及呼救声。
  
        洪水汹涌而来,天祁和东黎相接触的闸门抬到了于河道两岸持平的高度,河道又被向下挖了些,这种落差足够让洪水,以最快速度灌满河道。
  
        容离双脚已经踩在山丘的边沿,不过她一点也不敢放松,运起轻功飞速向上。
  
        一会儿该落石了,她不抓紧些,害怕被误伤。
  
        山丘上的众人,在容离接近陷阱尽头的时候,便为她捏了把汗,马上就要成功,可千万不能前功尽弃。
  
        所有人无一例外的都在心里为容离加油,直到容离成功跑偏,他们才大大的松了口气。
  
        目光转向河道中。
  
        本来气势汹汹追赶而来的东黎大军,现在仿佛孤苦无依的孩童般在水中浮浮沉沉。
  
        河道足够深,更何况又向下挖了挖,后面掉下去的还好,河道底部已然有一层河水垫着,不至于将胳膊腿摔断。
  
        可前面掉下去的就没那么幸运了,先是突然掉坑里被吓一跳,再就是摔断胳膊腿的疼痛让他们几欲昏厥,最后气势汹汹的洪水一来,他们就算是彻底完了。
  
        东黎大军在广阔的河道中扑腾加骂娘,山上的土匪和驻军们终于接到了他们的头领——长棍儿将军容离。
  
    
  
    
  
    
第367章 既然来了,就留下吧!

  
        第367章 既然来了,就留下吧!
  
        一趟洪水将八成左右的东黎大军困在坑内,夜色浓似墨,本以为胜券在握的烛珃及东黎主将,泡在水里浮浮沉沉,不禁反思。
  
        怎么一场必胜的战役,竟然让他们打成了这个样子?
  
        从初被大水冲击的震惊中回过味来,余数不多未昏迷、未淹死的东黎士兵开始自救。
  
        水性好的拼命往岸边游,待上了岸他们就安全了,哪怕仗没打赢,最起码命是保住了的。
  
        然而,他们还是太过天真,长棍儿将军正等着他们往岸边跑。
  
        容离上了山,并没有着急让人投石,而看着远处那被洪水一波波冲击的东黎将士,脑海中,一首歌翻来覆去的在脑海中翻滚——
  
        ‘滚滚长江东逝水~’
  
        她背着手,顶着大杆帽,一脸的沧桑肃穆。
  
        心里想着的却是:这群人很喜欢在水里泡着吗?半天了,还不往外爬?!
  
        终于,水里的人动了,容离耐心的等着他们往岸边游,又等着他们双手扒上岸边,最后等着…
  
        不能再等了!
  
        容离举起手来用力一挥,先是身边待命的士兵将巨石推下山崖,而两岸稍远些时刻准备着的土匪和十九营的众人,在接收到这个似是信号一般的举动后,齐齐用力,大石滚滚下落,飞快地向好不容易要爬上岸的小伙子们而去。
  
        不出意外的,又将他们砸回水里。
  
        哀鸿遍野…
  
        若说之前水淹大军便足够令人震撼,现在加上夹着尘土滚滚而下的大石,场面便令人终身难忘!
  
        原本伴着泥沙的浑浊洪水,瞬间被染成了红色。
  
        容离迎风而立,面容沉静,之前带着的那顶颇显滑稽的大杆帽,在此时此刻,竟让人觉得威风凛凛,顶端的红色丝带,鲜艳的触目惊心。
  
        然而,此时战役并没有结束。
  
        只见容离再次抬起了手,随着手下落的弧度,一声威严而又响亮的命令回响在山涧间。
  
        “弓箭手,就位!”
  
        一个个手持弓箭的少年从山丘中站来出来,他们奔下山坡,飞快的抵达河道边,将河道围了起来,他们的任务便是将一个个想要爬上河道的东黎士兵击毙。
  
        容离站在山丘上,看着一个个奋力想要向上爬的东黎士兵,可双脚还未上岸,便被射死在奔流的洪水中。
  
        战争,从来都是与惨烈并立而行的。
  
        这次,也不例外。
  
        在剑雨中,唯有几个人侥幸上得岸边,却没过多久便被射成了刺猬。
  
        只除了一个人,那就是东黎的军师——烛珃。
  
        他不知怎么弄得,竟背着一具尸体上岸,为的就是给自己当做盾牌,好不容易走远了些,可尸体越来越重,他不得已将它放下,就在这时,一支箭羽贯穿他的肩膀。
  
        烛珃拼尽全力跑出包围圈,肩膀上的衣衫已被殷虹的血液染透,他顺着小道跑回之前动力先锋队隐藏起来的地方,找到系在大树上的马匹,翻身而上狂奔离去。
  
        他中计了!
  
        烛珃咬紧牙关,跑出数里后确定没人追来,他才将速度慢下来,并将肩膀上的伤口做了一个简单的处理,这才快马加鞭的往东南而去。
  
        天空渐亮,太阳缓缓从东方升起,照亮了这经过一晚上战斗,而变得惨烈非常的景象。
  
        河道内无一人存活,洪水、巨石、剑雨,三重夹击,让本来气势汹汹前来占领天祁西南边界的东黎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仅存的几个活口被俘虏,他们只能乖乖跟着大军回到军营,接受应有的惩罚。
  
        容离的计划终于圆满落幕,一千五百人只有一百多人受伤,无一人死亡。
  
        这,应该是最好的结果,哪怕夏侯襄来了应该也不过如此。
  
        容离唇角微弯,不知阿襄知道了,会不会夸她能干啊…
  
        ——————
  
        此时的夏侯襄已经率大军,抵达东南边境。
  
        甫一到便经历了一次敌军的偷袭。
  
        不得不说东黎七国联军有些点背,曾经他们不是没有偷袭过,倒是得手了几次,尝到些甜头,消停一段时间后又卷土重来,正巧就碰到了夏侯襄带着兵来了。
  
        夏侯襄抵达边疆已是夜晚,可还是按照惯例,便先派了人去敌方打探消息。
  
        探子将所见汇报了一遍,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夏侯襄问了一句话,边让问题暴漏了出来。
  
        “他们的战马,可有喂养?”
  
        探子想了想摇头道,“没有。”
  
        夏侯襄点了点头,便让人下去了。
  
        之后,他出了军帐,组织士兵,准备战斗。
  
        他预测,今晚联军将要偷袭。
  
        俗话说的好:马无夜草不肥。
  
        一般来讲,到了晚上战马归厩,都应该准备厚厚的伺料喂养。
  
        可探子报时,联军的战马无一人看守,也无人喂养,这便是问题。
  
        根据多年的战争经验,夏侯襄才做了如此推测。
  
        因为预测到敌人要偷袭,夏侯襄组织士兵摆出的是一字长蛇阵,他为了将自己的伤亡减到最小,尽可能多的调集了人马参与了布阵。
  
        一字长蛇阵很有讲究,你打其蛇头蛇尾卷来,你打其蛇尾蛇牙咬你。
  
        破阵其实很简单,就是男女老少都知道的那句话:打蛇打七寸。
  
        但这相当于一句废话,每个人都知晓的道理,可没见过蛇的人几乎都找不到七寸。
  
        至于长蛇阵的七寸在哪,连夏侯襄也说不清……
  
        夜色渐浓,本来安安静静的联军阵营中,突然从西、北两个方向,各有两千精锐骑兵冲出来。
  
        人无声,刀出鞘。
  
        巨大的马蹄声裹胁着凛冽的杀气,标枪一般刺进天祁驻守的营地。
  
        这些人一但冲进敌方的阵营,这才拼命喊杀。
  
        天祁的长蛇阵如马蹄型横呈在联军前方,所以联军派出的四千将士在一开始很有长驱直入的势头。
  
        直到触及了蛇腹,天祁一万人的大阵才猛地收缩起来,刚才还势不可挡的四千骑兵被这一万人一围,顿时像只温顺的小白鼠被条巨蟒盘住一样失去了生机。
  
        在阵外,又有一万人马分两路拦在了联军的退路之上,一是防止有人漏网,二是防备联军的后援部队。
  
        既然来了,就留下吧!
  
    
  
    
  
    
第368章 战王来了!

  
        第368章 战王来了!
  
        天祁与东黎战的如火如荼,却说那个与世隔绝的国家——盈泽。
  
        盈泽最近出了件怪事。
  
        卯时二刻,天刚蒙蒙亮,盈泽国都临安城内百姓还在酣睡,但德阳殿上早已是灯火通明,文东武西列立两厢,等待君王驾临。
  
        不多时,大太监程远服侍祁裕王上得大殿,唱和一声,“大王驾到。”
  
        “参见大王。”
  
        祁裕王往龙椅上一坐,面沉似水。
  
        众臣子等了半晌不见祁裕王吭声,距离近的偷偷互相使眼色,都纳闷这是怎么了?
  
        众人又过了许久,忽听上面‘啪’的一声,祁裕王一手拍在桌子上,怒喝:“到底是怎么回事?”
  
        底下跪着的众臣一听,坏了,心直接提到嗓子眼儿,自古伴君如伴虎。今儿不知道什么人什么事惹大王生气了,万一把谁拉出去砍了那都是有可能的。
  
        没人敢说话,所有人跪着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多一事儿不如少一事儿,谁知道这事出谁头上,自个儿张嘴一问备不住祸事就要临头。
  
        “众卿怎么都跪着呢,平身吧。”祁裕王往下一瞧,跪倒一片,这才想起来没叫还平身。
  
        “谢大王!”
  
        “哎!”叫起了众臣,祁裕王开始叹气,旁边程公公瞧见了,看了看下面大臣没一个吭声的,没办法谁让自个儿是大太监呢,为大王解忧是分内的事,因此壮了胆子问:“大王,您到底因为什么事儿,这么着急呀?”
  
        祁裕王一听有人问,算是找到突破口了,沉声道:“寡人昨天晚上,做了个梦,这个梦弄的寡人心里不舒坦,到现在也没明白怎么回事。”
  
        “大王千岁,您梦见什么了?”程远纳闷,到底什么梦?
  
        “这梦说来话长,昨儿晚上寡人睡着以后,迷迷瞪瞪就看着眼前有一盆花,盆可大啊,”祁裕王开始描述,“但花就一支,还没开是个花骨朵,枝儿上有十片不同颜色的叶子,寡人就站旁边看这是个什么品种以前没见过,突然山崩地裂的下开大暴雨,给这花给浇透了,花吸了水就开始一层层的开,每层颜色还都不一样,开一层掉片叶子开一层掉片叶子,直到最后这枝上就留了一片红色的叶子,花也开全了,突然一变所有花瓣全都变成和叶子一样的颜色,寡人一看这挺奇怪呀,这花怎么变的,要是栽到咱们御花园多好,变颜变色的,寡人正想着,谁知道这个花儿‘吱溜’打这个盆里出来开始往前跑,它在前面跑寡人就在后边追,跑来跑去,跑到正阳宫这个门那儿‘嗖’就进去了,寡人一害怕就醒了,这正阳宫三年死了俩娘娘,难道说宫里闹妖精吗?”
  
        祁裕王说着一脸后怕。
  
        旁边程公公乐了,“大王千岁,您别多想啊,这是好事儿!”
  
        “啊,怎么着,你小子还会解梦啊?”祁裕王来精神了,有人给解梦,总比自己个儿闷头想强。
  
        “奴才觉着这是个好事。”程公公脑子飞速旋转想着说词
  
        “那你说说吧。”祁裕王挺好奇,他到底能说出什么来。
  
        “大王千岁,旱花儿得雨……这是好事儿啊,飞入正阳宫不用说,估计这正阳宫以后得,得和御花园连一块种花儿,您看我说这……”
  
        “去!什么乱七八糟啊这是,不对!你这个肯定不对。”还真以为能给他说出点儿什么来,祁裕王又暴躁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王千岁,奴才说的不对不要紧,文武群臣都比奴才学问大,您看看谁聪明让他们出来给您圆圆梦吧。”程公公躬身建议。
  
        “嗯,有道理,问问他们吧。”祁裕王点了点头,人多力量大嘛,他样这么多臣子不就是为他分忧解难的?
  
        文武群臣一听都赶紧低头,快把头埋胸里去了,这没法说,大王千岁喜怒无常,解梦又是个玄乎的事,谁知道能不能说到大王的心缝里去,一个说不好脑袋搬家,为这么个事不值当的。
  
        谁知这大臣里还真有敢出头的,祁裕王话音刚落,从文臣头儿里走出一位,四五十的年纪,天庭饱满目光炯然口蓄山羊胡,头戴九梁冠身穿着紫红色上绣仙鹤补子官袍,手拿象牙护板,撩袍便拜:“大王千岁,微臣能给您解这个梦。”
  
        此人乃是当朝丞相孟合。
  
        “哦?孟丞相,怎么你还能解梦吗?寡人都不知道你有这本事啊,来来来,跟寡人说说怎么回事?”祁裕王高兴了,天下大大小小的事没有孟丞相不知道的,现在还能解梦。
  
        “是,微臣早年间跟人学过,旱花得雨预示大吉大利,跑到正阳宫……大王千岁啊,正阳宫空宫三年,不用说,这是有一位王后娘娘要进宫服侍大王。”
  
        孟合将梦一解,祁裕王精神了。
  
        “怎么?寡人这正阳宫要来娘娘了?”
  
        “正是,有一位国母要进宫来为大王分忧解难。”
  
        祁裕王乐的合不拢嘴了,看看,这是喜事啊,“孟丞相,你能掐会算,给寡人算算,这个娘娘长得漂亮吗?”
  
        孟合一翘大拇哥:“天下无双!”
  
        “好好好,寡人这个心病算是没了,退朝吧退朝,孟丞相给寡人找娘娘去吧。”祁裕王也没心思上朝了,天大地大娘娘最大,这天下无双的相貌得多漂亮,祁裕王嘴都合不拢了。
  
        “大王,这正事还没办呢,国家大事不能耽搁。”孟合劝到。
  
        “找娘娘就是正事,这个国家的事儿等过两天再办,不急,孟丞相赶紧去吧,要不寡人跟你一块去,走。”祁裕王说着就想走。
  
        “大王您这也太心急了,今天不行,明天清晨您随微臣去往青松岭寻娘娘,到那就能找着。”孟合赶紧拦住了祁裕王,这也太着急了。
  
        “还得明天?明天准能找着么?”祁裕王有点儿不放心的问。
  
        “准能找着。”孟合保证。
  
        “那行吧,明儿就明儿,退朝吧。”祁裕王发完话,转身回后宫了。
  
        回到自己寝宫祁裕王越想越高兴,明儿就有一漂亮娘娘了。
  
        “来人啊。”祁裕王唤人。
  
        “大王千岁。”小太监过来,看有什么事。
  
        祁裕王:“赶紧把床铺好,寡人要睡觉,等睡起来寡人得和孟丞相找娘娘去。”
  
        小太监:“不是大王,这也太早了,午膳还没用呢。”
  
        祁裕王一想是太早,他自个儿睡醒了不算,去找找不着,还得和孟合一块去,遂道:“那明天早点儿叫寡人。”
  
        小太监:“是,大王。”
  
    
  
    
  
    
第369章 斥候小黑

  
        第369章 斥候小黑
  
        小太监退下,祁裕王一天没过踏实,第二天早早醒了吩咐小太监,孟丞相一到就赶紧让他过来,二人好出发去找娘娘。
  
        不一会儿,孟丞相到,两人带着五百御林军出京赶往青松岭。
  
        路上祁裕王不放心,一再加快速度,在马上还问孟合。
  
        祁裕王:“准证找着?”
  
        孟合:“准能。”
  
        祁裕王:“漂亮着呢?”
  
        孟合:“天下无双!”
  
        君臣二人骑着马,来到青松岭,清晨薄雾未散,远远望去若有似无仿若仙境,走近后看的清楚了些,山上一片片树林,枝叶茂密,绿树成荫,一条小路弯弯曲曲通向深处。
  
        祁裕王勒住了缰绳,坐在马上先往里头左右瞄了瞄,随后扭头看着孟合孥了孥嘴,那意思:是这儿吗?
  
        孟合点了点头。
  
        祁裕王清了清嗓子,“娘娘啊,朕的娘娘,你在哪儿呢?出来吧,娘娘啊,娘娘啊,娘啊!”
  
        “等会,等会,大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