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嫡女之荣华夫贵-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明日。”崔老夫人将这事记下了。
次日一早,崔老夫人便关人去了海棠院,将崔忘忧叫了过来,槐嬷嬷是崔忘忧从外面带回来的,崔忘忧才是槐嬷嬷的主子。
崔忘忧很快就来了,听到崔老夫人叫她,她稍稍打扮就过来了。
“祖母。”崔忘忧人逢喜事精神爽,见到人脸上都是笑的。
“过来坐。”崔老夫人温和道。
“祖母,您不生我的气了?”崔忘忧小声问。
“傻孩子,祖母什么时候生过你的气。”崔老夫人声音依旧温和,“对了,跟你一起进府的鬼嬷嬷去了哪,怎么从庄子上回来后,就没怎么见过她了?”
崔忘忧听到这话,面上出现犹豫之色。
“忘忧,你是主子,她是下人,怎么她不在你那?”崔老夫人问。
崔忘忧心里一跳,她可不敢当鬼嬷嬷是奴才,她哪里使唤得动,当被鬼婆进府,那可是想如何就如何,她也只能乖乖的听话。
而且,她才不想将鬼婆带在身边呢!
“祖母,她当被不是得了您的重用吗?”崔忘忧道。“后来就没回我身边了。”
崔老夫人听到这话,想了想,好像是这样的。
可后来槐嬷嬷去了哪,她真有的没有印像。
既然崔忘忧没有鬼婆的下落,崔老夫人便让崔忘忧回去了,后来,崔老夫人还派人查了,却一直查不到鬼婆的下落。
其实,崔老夫人若是问崔荣华,这答案自然就出来了,可惜时,崔老夫人不觉得槐嬷嬷跟崔荣华相熟,从未问过。
于是,鬼婆的下落便在崔老夫人眼中成了迷。
说起来,鬼婆自上次到成王府后,就一直没有离开过了,这会,还在成王府呢!
崔忘忧只在上院呆了片刻,便又回了海棠院,本来也没什么,可是后来她发现,自己再想去上院时,却是不容易进去了。
若崔老夫人不特意找她,她压根就进不了上院的院子。
下人是这样说的:“老夫人知道姑娘懂事,可这心意老夫人领了,可老夫人年纪大了,喜欢安静,姑娘还是回去吧,等哪天老夫人想姑娘了,会叫姑娘过来说话的。”
这是连问安也去不成了。
崔忘忧很生气。
这老夫人是怎么回事?崔忘忧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嫁妆,老夫人当初可是亲口说要帮她置办的,难道现在想反悔?
432 半块玉佩
崔忘忧的脸色变了又变。
她对这事格外敏感,简直到了疑神疑鬼的地步,崔忘忧焦急的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过了会,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抹坚定之色。
没关系,这嫁妆这事她可以去找崔大太太,反正,这是圣上赐下的亲事,总不能叫她光着嫁到石家去吧!
要是她手里有银子就好了!
“小姐,”画眉在外面唤道,“嬷嬷说时辰到了,该过去了。”
“哦。”崔忘忧冷淡的应了一声,一想到等会要学的规矩,她的脸就忍不住扭曲起来。在顶着小水盆站一个时辰,还不准动。
早上一次,下次一次,真是折磨人,不光是这次,还要学习如何微笑,如何行礼,都是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将崔忘忧折腾坏了。
虽然累,可崔忘忧知道学了这些对自己有好处,于是一边叫苦一边学着。
好不容易学完规矩,崔忘忧带着丫环就去了东院,想去找崔大太太,她主要是想问问嫁妆的事。
去了东院才知,崔大太太今日并不在府里。
“这是去了哪?”崔忘忧问。
下人道:“不知。”东院的消息,岂是那么好打听的。
崔忘忧失望而去。
—
这会被崔忘忧惦记的崔大太太正在傅家,灵堂就摆在前院,漆黑的棺木,屋里挂满了白色的丧布,灵堂更是哭声不断。
傅夫人哭得晕了过来,傅芷也跪在灵堂上,烧着纸。
傅家人也在忙活着,傅家乱糟糟的,来人客人并不算多,傅家那边没什么客人,多是王家这边的姻亲。
崔大太太带着崔时仁去了,本想将崔荣华留在崔府的,可崔荣华却不愿意,“娘,既然要去拜祭,那便一起去,这么近,若是有人问起,日后也不好答。”
崔大太太想想也是,“先前我想着,这灵堂到底有些不吉利,怕冲撞了你,可听你这么一说,去了也好,纵然有些晦气,过几日娘带人去庙里拜一拜,也不妨事。”
“嗯。”崔荣华笑着点头。
崔大太太三人去了傅家,到了晚上才走,主要是傅家两老太热情了,一直挽留,不光留他们三人,还有王家人,这殷勤的态度,实在是让人不好拒绝。
本来都挺好的,可等傅芷从灵堂出来,看到崔大太太三人跟王家人后,嘴一撇,“你们怎么还不走?都拜祭过了,难道还想蹭一顿饭!”傅芷这是把王家人跟崔大太太三人当成以前在州府时来蹭饭蹭银子的穷亲戚了。
本来是看在傅夫人的面上,众人才多留了一会。可傅芷这话一出,直接下了众人的脸。
蹭饭?
这位傅姑娘可真是脸大,不管是王家人,还是崔家人,谁还在乎一段饭钱?
傅家两老见状,大怒,瞪着傅芷,“小孩子瞎说什么,这些都是长辈,赶紧给长辈们赔个不是。”
傅芷扭头就走。
在州府时,应因为她是傅大人的亲闺女,傅夫人夫妻两又宠孩子,所以才将傅芷宠成了这样。傅家两老跟傅大哥一家都是靠傅大人过活的,所以,也哄着傅芷,让傅芷养成了说一不二的性子。
“芷儿,你回来!”傅家两老气极。
傅芷理都没理。
傅家老太太急走过去,一把扯住傅芷,“站住!”傅家老太太年轻时做了太多活,纵然这几年由儿子好吃好喝的养着,可这脸还是比那些老太太更老几分,不过,这身子也比那些养尊处优的老太太更有力气。
这一扯便将傅芷拉住了。
“祖母,你干什么,走开!”傅芷沉下脸,很不高兴。
“傻丫头,”傅老太用两人听得到的声音道,“你爹没了,你还当自己是前的大小姐不成?到了京里,咱们还指望王家帮衬,你这么还要将人得罪干净?傻不傻!”
“我,我不要他们帮!”傅芷一昂脖子,到底还没傻到家,这声音不算大,只有傅老太能听得到。
“好,好,那我不管你了,你们娘两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傅老太松开了傅芷。
到底是亲孙女,傅老太也舍不得说得太重。
傅芷又看了过来吊唁的众人一眼,阴沉沉的走了。
傅老太走回来,赔着笑,“小孩子不懂事,刚没了爹,几位可不将孩子的话放在心上啊,她这是伤心糊涂了。”
尽管傅老太百般解释,可惜,这话出口就收不回了。
王家众亲戚,以及崔大太太三人不等吃晚饭,便告辞了,崔府依旧是两辆马车,崔大太太跟崔荣华一辆,崔时仁一辆。
马车上,崔大太太拉着崔荣华的手,说道:“刚才那丫头你可看到了?”
“看到了。”崔荣华点点头。
“你与她虽然是表姐妹,可那孩子看着就不是好性的,以后你离她远些,出嫁后,也不必有太多往来,可知道?”崔大太太交待。
“娘,知道了。”崔荣华道。
她心是颇为无奈,这几日,崔大太太一说什么话,就会提到,日后你出嫁了如何如何,崔荣华都听腻了。
“娘都说了,你就不该过来。”崔大太太抱怨着,“瞧瞧,平白受了气。”
崔荣华轻声道,“下次我听您的。”
“这才对。”崔大太太道,“不过,也有好事,你大哥也算看到了你傅家表妹的为人,以后,总不会有什么牵扯才是。”这表哥表妹之事,崔大太太见得多了,也是怕了。
在江南时,这表亲有结亲的,也有成妾的,反正,就那样,也没见着几个圆满的。所以,崔大太太才会这么反对崔时仁与王家结亲之事。
若是王家侄女嫁过来,有些话,崔大太太这个当婆婆的也不好说。
索性,不结这个亲。
天黑时,终于回到了崔府。
出去了一天,累得慌,好在府里准备了晚饭,崔大太太带着崔时仁跟崔荣华去了东院,正要用饭。
“大少爷,相爷请过去。”下人过来传话。
崔大太太听到,便道:“可是急事?”
“是。”下人回道。
崔大太太对崔时仁道,“既然是急事,那便去吧。”大太太正在想这饭是撤了,还是她跟崔荣华先吃,等崔时仁回了再上新鲜的。
“娘,你们先吃吧,我去祖父那边用饭,也是一样的。”崔时仁道。
“好。”崔大太太点头。
崔时仁去了崔相的书房,崔相还没有用饭,崔时仁到时,这饭菜才摆上来,崔相道,“坐下,一起吃罢。”
崔时仁笑,“我就知道祖父给我留了饭。”
崔相摸着胡须,面带笑容。
等用过饭,让下人把饭撤了,书房关上,崔相这才问,“可是去了傅家?”
“是,小姨夫也是时运不好,去得太急了。”崔时仁道。
崔相问过后,便再没说傅家的事了,傅家在崔相这里完全挂不上号,若非有着一层姻亲关系,完全想不起这么个人。
崔相在想事情。
崔时仁坐着,安静等待。
过了一会,崔相才似想通,他看着崔时仁,说道:“你的亲事,你可有什么想法?”
“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孙儿并无想法。”崔时仁道。
这时,就见崔要交给崔时仁半块玉佩,“既然这样,有一件,我想了想,还是该告诉你。”
“跟这玉佩有关?”崔时仁问,希望不是什么狗血的事,崔时仁看到半块玉佩时,心里咯噔了一下。
崔相道,“嗯,有关你的亲事。”
崔时仁捏着玉佩,惊讶道:“这玉佩是定亲之物?”
崔相点点头,“没错。”
“祖父,是哪家姑娘?”崔时仁问,更让他奇怪的是,“不是说,不到二十不能结亲吗?”
就见崔相皱起眉,过了会才道,“这是你出生之前就定下的亲事,这玉佩是祖父年轻时与云家老将军定下的亲事,留下半块玉佩,后来云家老将军战死沙场,我也不知云家后人知不知晓此事,就一直没说此事。”
“云家姑娘?”崔时仁问。“祖父,是哪一个?”云家有好几个姑娘呢。
“总归是能干的嫡女,当然,等过两年,你满二十了,再去云家问一问,若是没有合适的,这亲事便交给下面几个小的吧。”崔相道。“也不是非你不可,你不要有压力。”
“我知道了,祖父。”崔时仁明白了。
崔时仁收起玉佩,又奇怪起来:“祖父,为什么要现在告诉我?”既然不说,何必不等两年呢。
崔相眼神微黯,道:“也不知怎么就想起了旧事,你爹也不在身边,我想了想,还是将这事告诉你罢。”
崔相又道,“这事不要与你娘说,你祖母也不知,妇道人家对命理之数看得太重,我怕她们乱想。”
“是。”
崔相叫崔时仁过来,主要是说这玉佩之事,说完这事,崔相便让崔时仁回去了。
崔时仁走后,书房传来了剧烈的咳嗽声。
片刻后,喻大夫背着药箱急冲冲的来了,“相爷,您还是辞官吧!”喻大夫脸色凝重,“那毒虽冶好了,可毕竟伤了身子,您再这样下去,身子会撑不住的。”
433 吵
崔相又咳了两声。
喻大夫施了针,崔相的咳嗽声这才渐渐止住了。
这府里,谁都不知道崔相的身子又出了问题,连同在一个院子的崔老夫人都不知道,可见,自上次之后,崔府的下人越发规矩了,这消息没有主子的允许,是半分都传不到外面的。
再说崔时仁,从上院书房出来,回了墨居。
屋里的灯极亮,他拿着玉佩端祥起来,这玉佩质地一般,倒是上面的雕画颇为精巧,有几分野趣。
好端端的,祖父为什么会提起这门事?
而且,看祖父的意思,并不想让除了他们祖孙两人外的第三人知道。
云家?
崔时仁收起玉佩,心道,明天派人悄悄打听打听云家的情况,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家。
—
时间过得极快,一晃,已过半月。
崔大太太将崔府的账本理清,崔家的庄子铺子有的换了一批人,有的还是原样,府里也慢一样,厨房采买之事换了人手,还有那门房也换人了。
自石家来定亲当日府里进了那个大肚姑娘后,崔大太太就对门房的人不太满意,于是,更换上一批更加忠厚的。
东院。
崔三太太笑着对崔大太太道:“大嫂回来之后,我可算是轻松了。”
崔大太太道,“哪里的话,你之前管的事是半点都挑不了同错的,对了,时修呢,怎么不见他?”
崔时修是崔三太太的亲儿子,护得跟眼珠子似的,以前还有些顽劣,可跟崔时任一起住后,崔时修的性子可比前好多了,像是长大了一般,会乖乖读书,还听得进话,崔三太太连带着对崔时任都有了几分慈母之情。
“那小子,跟时任一起去了老夫人那,说是树上结了果子,要吃呢。”崔三太太笑着。
“三弟妹,”崔大太太看着崔三太太道,“这些年没见,你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这脾气也温和了。”
崔三太太道:“日子和顺,也没什么可发脾气的。”
说到这,崔三太太又笑起来,“我家三爷还说给我画画呢,都多大年纪的人了,现在倒是是变得粘人了。”
话音刚落,外面就传来下人的声音:“三夫人,三爷找您呢。”
“唉,他可真是。”崔三太太站了起来,“大嫂,我去瞧瞧,等有空我再过来。”
崔大太太道:“好。”
说着,便派下人将赊三太太送了出去。
崔大太太看着崔三太太,不由想起了早逝的崔二太太,感慨道:“这日子不到最后,还真不会是什么结局。”
崔二太太成亲时,崔二爷不曾纳妾,一夫一妻,谁不羡慕。
崔三太太成亲后,崔三爷是个风流荒唐的性子,没想到,这些年过去,倒是大变样,崔三爷倒是守着妻子一心一意起来。
这都是命啊。
崔大太太感慨完,便叫了下人过来:“之前叫你打听的事,如何了?”
“夫人,小王爷那边没有屋里人,身边干净得很。”这是下人打听了许久才打听到的,成王府里的消息可不好打听啊。
崔大太太听到消息,倒是没有全然放心,还说道:“去看看,二小姐的东西可收拾好了,明日就去相国寺,再去见一见成王爷跟成王妃,若能留个好印像,再好不过。”
崔大太太这是打算让崔荣华在成王爷夫妻面前刷刷好感。
不过,成王爷夫妻之事恐怕崔大太太还没有崔荣华来得清楚。
崔大太太说完,又喃道,“该去玉锦绣阁的绣娘过来,给荣华再做几身见客的衣裳。”崔大太太想到这,便又打发人去了锦绣阁,问一问里面的头牌绣娘可有空。
定下日子,再过来做衣裳。
两拔下人刚走,屋外又传来通报声:“大夫人,忘忧姑娘求见。”
崔大太太喝了口茶,“叫她进来。”
崔忘忧进了屋,一脸恭敬的给崔大太太行了礼。
崔大太太知道崔忘忧的身份,没特意给脸,但也没可薄待,让崔忘忧坐在朱红圆椅上,笑着问道:“你过来所为何事?”
崔忘忧只坐了半边,一脸忧愁:“大夫人,我想见祖母,可那边的人却一直拦着,这可怎么办?”
崔大太太听了,淡定问道:“你可是有什么事,跟我说也是一样的。”
崔忘忧脸微头,低下头,“不满大夫人,之前祖母说给我置办嫁妆,眼看着这日子都定了,祖母那边还没有动静,我这心里便急了些,过来问问。”
没错。
石家跟崔家的亲事日子定下了,就在三个月后,是两家说好的,那时天气好,又是良辰吉日,正好出嫁。
其实,是这样的。
崔家这边急着将崔忘忧嫁出去,正好不再管。而崔忘忧自个也想嫁,嫁到夫家,总比寄人篱下的好。再说石家那边,石夫人跟石老爷怕石二公子又出什么幺蛾子,再才想快些娶亲。
毕竟是陛下交赐的婚事,还是早点完事的好。
石家跟崔家都急,于是,便定在了三月后。
定下日子后,崔大太太便将这事跟崔忘忧说了,崔忘忧自然是欢喜的。
只是,这嫁妆之事,崔忘忧心里没底,又过来问崔大太太了。
崔大太太道:“难道我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