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叔万福-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我的一桩心愿。”
  从小到大许多人都称赞过程瑜瑾貌美,从前无妨,如今她已经成了太子妃,杨妍对她的定位,竟然只是不可多得的美人?
  程瑜瑾笑容不变,顶着杨妍口中的不可多得的美貌,矜贵温和说道:“窦太太谬赞,那些不过是闺中虚名了。如今我既成了太子妃,自然不能辜负陛下和殿下的信任,当以德行为重,处处以身作则,容貌之流,已是虚物。”
  杨妍被这些话噎住,她见着程瑜瑾心情不爽,难免要刺一刺,所以故意说程瑜瑾说“不可多得的美人”,以示她不过是被太子看上容貌罢了。没想到程瑜瑾一口承认了自己美,还谦虚说要以德行为重,容貌都是虚的。
  啊呸,谁要真心夸她是美人了?她竟然还真敢应?
  然而气归气,看着这张脸,看着这个身姿,无论杨妍还是窦希音,都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杨家权势盛,然而发迹只是从杨太后开始,子辈的容貌气质还没法和那些养尊处优好几代的公侯贵族比。尤其是程瑜瑾坐在这里,从相貌,到仪态,再到气势,都妥妥压杨家众人一头。
  美丽端庄的太子妃,莫过于是。
  窦希音看程瑜瑾十分不顺眼,她还没有嫁给二皇子表哥,倒凭空冒出来一个太子妃,拦了她的路不说,连二表哥也变得不那么举足轻重了。窦希音岂能忍这种气,她本来打算让姑祖母好好给二表哥出气,可是她瞅了很久,都没有从程瑜瑾身上找出来一个不合适的地方。
  杨皇后看着程瑜瑾眼睛疼,她脸上冷冷淡淡,连眼神都不往过去扫。杨太后眼皮子朝上撩了一眼,道:“太子妃。”
  “是。”程瑜瑾说着站起来,稳当当压手行礼,“太后娘娘有何指教?”
  “太子妃责任重大,你既成了太子的正妃,便要处处守规矩,合体统,以免失了皇家的颜面。当年太子走失,哀家和皇帝耿耿于怀,日日忧心,如今终于找回来,也算解了哀家和皇帝的心结。你既然是他亲自请赐婚的,想必十分合太子心意,如此,你们尽早给皇家开枝散叶,也指日可待了。”
  说到子嗣,程瑜瑾不好接又不能不接,只是低着头,说:“儿铭记太后娘娘教诲。”
  她说记住了,却不说自己能做得到。
  杨太后耷拉着眼睛,说:“你终究是太子妃,和普通王妃不一样。这个宫廷迟早要交到你们手里,协理六宫之事,你也要慢慢学着上手了。”
  这话可说不上善意,自古太子难当,太弱了不行,太出挑了更不行。皇帝如今春秋鼎盛,杨太后便说宫廷迟早要交到太子妃手中,传到皇帝耳中,皇帝要如何想?
  程瑜瑾反应极快,立刻接话道:“儿愧不敢当。统领六宫是皇后娘娘的事,他人插手是逾矩,儿臣怎会明知故犯,做这等错事呢?何况陛下春秋鼎盛,皇后娘娘也风华正茂,儿臣有许多东西都不懂,正想让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教儿臣做事的道理呢。日后,还请太后和皇后娘娘不吝赐教。”
  程瑜瑾话中的“明知故犯”用的巧,寥寥几语就表明东宫的立场。后面的话无疑又将皮球踢回杨皇后和杨太后这里,因为无论她做了什么,都是“和皇后太后学的”。
  杨太后听后不悦,偏偏程瑜瑾这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杨太后也揪不出她哪里不对。杨太后不依不饶,说:“无妨,即便是寻常人家的长媳,也要学着帮婆母管家,更何况你是太子妃?正好中秋节要近了,这些日子,你就帮着皇后料理中秋节的事宜吧。”
  杨太后这是打定主意要为难程瑜瑾了,既然对方主动出招,程瑜瑾也没有避而不见的道理。她不紧不慢地行了一礼,说:“既是太后之令,儿自当遵从。”
  程瑜瑾一句话就将这件事打成杨太后的命令,并不是她逾越,而是遵守杨太后的要求,这是孝。
  杨太后皱了皱眉,一番交战下来,杨太后并没有在口舌上占到便宜,这让杨太后十分憋闷。她想,不过是口舌伶俐罢了,管理后宫,可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行的。尤其是程瑜瑾有名却没有权,想要办好中秋宴根本不可能,等程瑜瑾在中秋宴会上出了错,杨太后倒要看看,东宫要如何收场。
  只不过杨太后被人套话,终究心里不痛快。她故意晾了程瑜瑾一会,程瑜瑾却始终不骄不躁,不见异色,举止端正规矩,没有一处不妥当。杨太后左看右看都揪不出一处毛病,只能无奈地打发她走:“太子妃,你既入宫,当以侍奉太子为要。哀家这里用不着你,你先回去吧。”
  程瑜瑾推辞了两句,慢慢行礼:“是。儿告退。”
  程瑜瑾走后,窦希音拧着眉,问:“姑外祖母,您怎么就这样放她回去了?”


第105章 反差
  窦希音见杨太后毫发无损地就将程瑜瑾放出去; 顿时着急。杨太后听到她的话却心生腻烦,她皱了皱眉,没让厌烦流露于外; 沉声说道:“皇家不同外面; 处处以脸面为要。她是太子妃,众目睽睽之下进了慈宁宫,哀家还能让她怎么样不曾?”
  “可是……”窦希音不甘心,“您为什么还让她协理中秋宴?二表哥这些年那么努力; 明明二表哥才该是……”
  窦希音话没说完,被杨太后的眼神吓得噤声。杨太后收回视线,口气阴沉:“你都多大的人了; 怎么还这般口无遮拦?这些话是你能说的?”
  窦希音委屈咬唇; 但还是垂下头,不敢反驳一句。杨妍左右看看; 干笑着圆场:“姑姑,希音也是为了我们杨家好。她在您眼皮子底下长大,您是最知道她的; 惯常口直心快; 其实都是为了我们自家。”
  杨妍说着看向杨皇后:“二妹,你说是不是?”
  杨皇后低着头,沉默不语; 神情却有些阴郁。皇帝突然间就冒出来一个儿子; 而且交接这样顺利,杨皇后就是想骗自己皇帝刚刚知晓,也说不过去。
  皇帝恐怕一早就知道钟氏的儿子还活着; 他一早,就没打算传位给钧儿。
  这么多年过去了; 他竟然还是念着钟氏,念着钟氏的儿子。夫妻多年,她难道还比不过一个死人?
  杨太后瞧见杨皇后的表情,哪里猜不到杨皇后的心思。杨太后叹气,她这个侄女一早就对李桓情根深种,拖着年纪大嫁不了人,也要死活等李桓。可恨饶是如此,钟氏死后,李桓都又给钟氏守了一年,才娶杨妙。
  杨妙对李桓如此深情,李桓不珍惜便罢了,竟然还打算将大位传给其他女人的儿子?杨家对他的大恩,杨妙对他的情意,他竟然一点都不顾。
  有杨甫成在,杨家很快就查到香积寺之行上,虽然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皇帝一早就知道程元璟就是李承璟,但是多年宫廷的直觉告诉杨太后,皇帝在撒谎。
  他不可能不知道,李承璟也绝不会是忘记了小时候的记忆。
  这对父子,从头到尾都在把杨家当傻子耍,杨太后独揽乾纲多年,岂能容忍别人挑衅她的权威?
  李承璟自有杨甫成教训,但是宫里区区一个太子妃,杨太后还不放在眼里。
  杨太后声音沉沉,说道:“皇后你也不必伤心,该是杨家的东西,总会落在杨家手中。能拿到最后的,才是自己的。”
  杨太后这话意味十分明显,杨妍和窦希音精神一震,就连杨皇后也抬起头来:“太后……”
  杨太后抬手,示意她们不必多说,她自有打算。杨太后坐着有些累了,她朝后仰,靠在又软又大的引枕上,缓缓道:“来日方长。他们二人俱形单影只,无所依仗,仅凭他们便想和钧儿争,简直痴人说梦,不自量力。”
  得了杨太后这句话,杨皇后表情多少好看些了。她在意皇帝的感情,但是更在意的,还是儿子。
  皇帝有三宫六院佳丽三千,前面还有个钟皇后,唯有钧儿,是完全属于她的。
  杨妍动了动眉毛,扫了窦希音一眼,自以为不着痕迹地说:“姑姑,东宫那两位虽然翻不出水花,但是有正妃和没正妃到底不一样,二皇子至今未娶妃,许多场合,都没人帮他张罗。”
  杨妍的暗示之意非常明显,太后和皇后都姓杨,那么二皇子的正妻,当然也该是杨家人。弟弟膝下没有女儿,理所应当的,便该由窦希音进宫。
  窦希音一开始就梦想嫁给二皇子,虽然凭空冒出来一个太子和太子妃,打碎了她的太子妃之梦,但是李承钧正妻之位依然空悬。窦希音气归气,实际并不着急。
  她知道,未来的皇帝之位,迟早是二表哥的,未来的皇后也必然是她。
  杨妍和窦希音都眼巴巴看着杨太后,指望杨太后说一句准话。杨太后沉吟不语,最后说:“娶妻非一朝一夕的事,这些事,容后再议。”
  杨妍无疑非常失望,她不及妹妹命好,没等到杨家发迹就嫁人了,自己的夫家和妹妹的完全不能比。窦达实在太普通了,根本配不上首辅杨家的门第。窦家全家都巴结着杨妍,杨妍却对窦家极为嫌弃,一天到晚往娘家、宫里跑,话里话外把自己当娘家人,还积极在杨皇后、杨太后面前推销女儿窦希音。
  都是一样的杨家人,没道理姑姑、妹妹能当,她却不能。杨妍出嫁的早,错过了机会,但是她还有女儿啊,窦希音年龄正好,和二皇子青梅竹马,不是现成的皇妃人选?
  可是杨太后,却迟迟不肯松口。
  杨妍很清楚,虽然现在杨妙才是皇后,可是杨家的事都是姑母太后说了算。杨太后不松口,即便杨妍说服了父亲和弟弟,也是不成的。
  杨妍和窦希音只能遗憾出宫。杨太后一直都知道杨妍的心思,却只是拖着,不肯答应。
  杨妍想让杨家第三代再出一个皇妃,杨太后却觉得没有必要。毕竟窦希音姓窦,而二皇子,却有一半的杨家血脉。
  他日二皇子登临大宝,还会亏待自己的外祖、舅舅吗?所以着实没有必要再让杨家人占据二皇子的正妻之位,不如腾出来,给二皇子娶一门有助力的妻族。
  一家人已经生出两个心思,杨太后没当回事,只是吊着杨妍,另一边却在找合适的皇妃人选。
  程瑜瑾回慈庆宫后,长长叹了口气。连翘见了,低声问:“太子妃,您怎么了?”
  婆婆姓杨,太婆婆姓杨,外朝首辅姓杨,偏偏她姓程,正经的婆母钟氏疑似和杨家有纠葛,这简直是婆媳相处地狱模式。放在以前,如果哪一家婆媳关系复杂,程瑜瑾考虑都不会考虑,没想到,到最后,她却挑了全天下最复杂的一家。
  但是虽然艰难,却也有利有弊,某种意义上,她不必真正经营婆媳关系。因为她的正经婆母钟皇后已然去世,杨皇后对于李承璟来说也是继母。在婆媳纠葛这一亩三分地上,李承璟是完全和她站在一起的,反而比霍长渊这种“孝子”好处理。
  而且程瑜瑾也不用考虑讨好小姑子、小叔这种事情,李承璟是钟皇后独子,无弟无妹,和家人关系都非常微妙。仔细说起来,他和父亲兄弟的关系,恐怕还不如和程瑜瑾的安全可靠。
  李承璟说得对,至少在他登位前,他们的利益都是一致的,程瑜瑾可以放心地将后背交给他。
  交不交予他后背暂且不说,至少,程瑜瑾不必提防着李承璟。
  程瑜瑾整理了一番自己面对的局势,杨家来势汹汹,看今天杨妍和窦希音稳坐高台的模样,仿佛紫禁城是她们家的一般。程瑜瑾与李承璟是一体,和杨家是天然的死敌,不必装傻充愣也不必粉饰太平,一上场便是实打实的交锋,瞧今日杨太后就知道了。
  然而这些话却不必和丫鬟明说,程瑜瑾摇头,不欲多言,道:“无他。殿下呢?”
  “殿下上朝,尚未归来。”
  也是,李承璟恢复了太子身份,不可能再像前几日一样清闲。散朝之后,他还要去乾清宫旁听皇帝理政,去文华阁辅理政事,同时还要召见东宫属臣,恐怕今天会忙到很晚才回来。
  不光是今天,这段时间,他都会很忙。
  程瑜瑾幽幽叹了口气,新旧交接,万象初始,看来她和李承璟,需要做的都有很多啊。
  果然,等到了天色四暗,李承璟才从外面回来。李承璟一整日都不得松闲,回宫的路上都在想政务上的事。他踏入慈庆宫,两边的宫人跪成一排,齐声道“太子千岁”,李承璟连眼神都没有分过去一个,一路专心往前走。
  宫殿此刻已经上了灯,李承璟刚迈进殿门,便看到程瑜瑾站在门口,笑着欠了欠身:“殿下万福。”
  李承璟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程瑜瑾在等他。
  这种感觉陌生又新奇,他原以为自己无牵无挂,没想到普天之大,竟也有一盏灯是属于他的。
  一路的冷肃顿时烟消云散,连朝堂上那些棘手的问题仿佛也不算什么了。李承璟不由露出笑,问:“你怎么在这里?”
  “我等殿下回来呀。”程瑜瑾说着睨了他一眼,灯光下,这一眼水光潋滟,美不胜收,“可见太子殿下没将我放在心上,我明明早上送殿下上朝时才说过,才一会的功夫,殿下竟然忘了?”
  李承璟失笑,上前拉住程瑜瑾的手,带着她往里走:“好,是我错了。吃饭了不曾?”
  程瑜瑾摇头:“不曾,我等殿下回来一起用。”
  “我若是议事脱不开身,多半就在外面用了。等久了对身体不好,下次到时间,你自去用膳就是。”
  “那等殿下不回来再说。”
  程瑜瑾在一些地方上薄情是薄情,执拗也是真执拗,李承璟知道劝不动她,叹口气不再多说。两人一同去用饭,晚膳过后,他们回到内殿,程瑜瑾见李承璟似有心事,问:“殿下你怎么了?从刚才吃饭的时候,你好像就不太高兴。”
  李承璟摇头:“并非不高兴,而是我在担忧。你对人好时事无巨细,衣食住行,全方位无一疏忽,但是你若是改变主意了,那立刻便能全部收回。”
  李承璟越说越心酸,曾经看程瑜瑾对徐之羡、林清远好,他觉得温水煮青蛙,自欺欺人而不自知。如今他自己成了那只青蛙,才觉原来在温水中的每一刻每一秒都战战兢兢,生怕下一瞬间,水的温度就凉了。
  他抿唇,伸手点了点程瑜瑾眉心:“薄情寡义。”
  程瑜瑾脑门上受了李承璟的一指头,她自己还觉得很怨,李承璟居然好意思说别人薄情。她揉了揉眉心,扶袖给李承璟倒茶:“殿下,你这话可是冤枉我。我对殿下事事上心,但凡是你的东西,我从不假他人之手。何曾薄情,何曾寡义?”
  正因如此,他才觉得患得患失。他宁愿程瑜瑾不那么上心,不那么好,这样失去的时候,他也不至于接受不了。
  李承璟接过茶,手指摩挲瓷杯,看着并没有说话的意思。程瑜瑾也没指望他回答,她给自己倒了茶,坐在李承璟对面,问:“殿下,今日上朝一切可顺利?”
  李承璟道:“尚可,皇帝和内阁商讨,最终决定让我去工部历练。”
  工部,六部下行,不似吏部主管官员升迁,能积攒人脉,也不似户部调度银粮,有油水可捞。工部事情琐碎又杂乱,错了工部背锅,对了功劳也落不到自己身上,不算好去处。
  程瑜瑾十分委婉地说:“殿下,天降大任,先苦心志,这是对殿下的磨砺。”
  李承璟点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杨家把持朝政二十多年,哪有那么好撼动。李承璟道:“是不算好,但也在意料之中。我曾经在工部任职过,如今重新回去,人手都是现成的,倒也不算差。一叶知秋,见微知著,从琐碎处做起,才能让人信服。”
  他说完看向程瑜瑾:“那你呢,今日去见太后,她说了什么?”
  程瑜瑾不由也叹了口气:“太后让我学着协理六宫,我推辞无果,她便让我安排中秋宴会的事情。”
  李承璟听到不由挑眉:“吃力不讨好,你刚进宫,本不该过度张扬。她交给你的这件差事不怎么好。”
  “彼此。”程瑜瑾毫不犹豫地回敬回去。夫妻二人的境况都不太好,他们对视一眼,都笑着叹气。
  李承璟执着杯盏,对程瑜瑾微微示意:“有劳太子妃了。”
  “不敢当,我不过是小兵小将,撑死了不过是锦上添花。真正出力的,还得靠殿下。”程瑜瑾端起茶盏,说,“我以茶代酒,敬殿下一杯。以后,我就仰仗殿下了。”
  李承璟瞥了眼她的杯子,道:“要谢就有诚意些,用茶算什么?”
  “不行。”程瑜瑾矢口否定,“我酒量不好,会喝醉。”
  李承璟慢悠悠地转着杯子,说:“现在在内殿,喝醉了又何妨?”
  程瑜瑾板起脸,严肃地说:“我和你说正经事呢,别乱想。”
  李承璟哑然,忍不住笑:“我还真没往那方面想。侄女,那你觉得我应该想什么?”
  程瑜瑾脸越来越冷,忍无可忍瞪了他一眼:“道貌岸然,你自己喝吧。”
  李承璟生生忍住笑,伸手将程瑜瑾拉住:“好了,别气了,是我错了。这杯茶给你,先消消气。”
  程瑜瑾被拉着坐到他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