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慕南枝-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斩了曹太后左膀右臂的意思。等到消息传出来,曹太后肯定会反对。你若是回了京,说不定公主的品衔你没有得到,这门亲事也会被无期限地拖延……”
    说到这里,她眼眶微红。
    “我和你伯父都以为你纵然不做皇后,也会嫁个世家子弟,这管家中馈之事一件也没有教给你。我一听说你伯父已经和太皇太后商量好了让你在大同出嫁,我这心里就像针扎似的。李家没有根基,那些仆妇恐怕连怎么服侍人喝水都不知道,你也是副懵懵懂懂的小孩儿样,你嫁过去了可怎么办啊?”
    姜宪想起了百结和情客。
    她知道在她没有消息的时候大家都不会为难她们,可现在她要出宫了,百结和情客是宫女,没有恩典,她们根本不可能出宫,更不要说像前世那样服侍她了。
    姜宪问起了两人的情况。
    房夫人压根就不知道:“大家都只急着找你,谁知道她们被关在哪里了?你既然问起来,我这就让人去打听打听。不过,你若是还想用她们,我就跟你伯父说一声,趁着这个机会就报个病故什么的,把她们悄悄地送到你身边来。她们身份有问题,就是想走,也要顾忌被官府抓住只有一个死字,比捏了卖身契的还要强……”她越说越觉得这件事好,“我这就写封信,让你齐世叔想办法用军部的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去。我这次来不是带了二十几车东西吗?都是给你的陪嫁。因怕在路上引人觊觎,还有些东西没敢带过来,一部分放在你伯父给你准备的田庄里,一部分放在你那个小汤山的温泉庄子里,还有太皇太后赏赐的那些,则由孟芳苓帮着送过来,正好让孟芳苓帮你把人一并带过来。”
    姜宪已经有点傻眼,道:“孟姑姑也过来?”
    “当然!”房夫人笑道,“不然太皇太后怎么能放心呢!要不是宫规所制,太皇太后差点就把太皇太妃给差来了。”
    姜宪默然。
    房夫人就道:“好了!你也别担心了,你想到的你大伯父和太皇太后都想到了,你没有想到的,你大伯父和太皇太后也想到了,你就安安心心地等着准备做新娘子好了。等孟芳苓过来的时候,还会带来钦天监算出来的几个吉日,到时候我们在这其中挑一个你觉得好的就行了……”
    姜宪之后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内室的。
    只记得白愫穿着件碧绿色织着银杏叶的褙子坐在灯下一面做着女红,一面等着她回来。
    “你已经知道我伯母的来意了!”姜宪坐在了她对面的太师椅上,问白愫。
    白愫点了点头,看着她的目光充满了担忧,低声道:“我还以为我会在你之前出嫁……我比你大十天呢?”
    她有些伤感。
    姜宪能理解她的心情。
    就像她当年送白愫出阁时一样,担心她会过得不好,担心她会遇到生育这道生死关,担心她能不能胜任晋北侯世子妃责任……
    “哎呀!”姜宪不想和白愫伤心,笑着打趣道,“你比我大,却比我晚出阁,你是不是得暗示一下曹宣,让他快点挑个日子,你也早点嫁了!”
    “你现在怎么像个小孩子似的,总没有个正形!”白愫羞得满脸通红,刚刚涌在心头的那一点点怅然伤心立刻烟消云散,她忍不住去捏姜宪的面颊。
    姜宪扭身,笑着站起跑到了一旁。
    白愫忍俊不禁:“你还想我去追你不成?”
    姐妹俩嘻嘻哈哈地闹了半天,听着三更鼓响,这才惊觉时候不早了,并肩在一张床上歇了。
    或许是连日赶路太累了,白愫倒头就睡着了,姜宪闭着眼睛怎么也睡不着。
    她就这样嫁给了李谦不成?
    她想到那天在上书房,他规规矩矩地站在那里给她说着西北民事,百结病了,不在她面前服侍,情客在帮着审核后宫端午节的赏赐,孟芳苓奉命去司礼监拿前些日子他呈上来的折子,偌大的偏殿上只有两个在罩地笼旁边服侍的小内侍。
    他突然停住了话题,目光灼灼地望着她笑道:“太后若是感兴趣,不如跟着我去西北如何?”
    她一愣。
    他陡然大步上前走到了她面前,目光定定地望着她,眉目沉静,眼神深邃执着,声音低沉如胡琴般醇厚地在她耳边低语:“你不如跟我走了算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 惊翻 

    姜宪当时勃然大怒地瞪着李谦。
    既难受李谦对她的轻佻,更沮丧自己在李谦心目中的地位。
    可她为了太后的尊严,还是像没有听到一般,端起茶盅来喝着茶,继续细细地问着西北的民事。
    李谦看着她还想说什么,孟芳苓进来了,笑道:“还好李大人提起来,不然您的这张折子被堆放在了最低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太后面前来呢!”
    姜宪知道他这是得罪了司礼监的秉笔太监。
    过了几天,她找个机会把司礼监的大太监换了。
    又过了些日子,李谦去甘肃总兵府巡视的时候遇到了鞑子进犯,打了几场败仗不说,还被困在了甘肃总兵府。
    她那时候日夜都睡不着。
    有时候就会想起他在上书房的偏殿里对她说的话。
    可她心里更清楚,她虽是堂堂摄政的太后,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她能去哪里?
    她生在宫里,长于宫里,最后也会死在宫里。
    后来李谦得胜,她也就渐渐地把这件事尘封在了心底。
    不知道为什么,姜宪今天夜里又突然地想起了这件事。
    那时候,他到底为什么会对自己说这样的话。
    以李谦的聪明,应该知道就算她愿意诈死出宫,也要他愿意放弃逐鹿天下的野心才行。否则他们根本不可能在一起——她的身份太敏感,皇家丢不起这个人,朝廷那些士大夫也不愿意这样的事发生。
    在他的心里,自己说到底还是个他闲暇时逗趣的小玩意吧?
    姜宪自怜自怨地想着,情绪低落极了,眼泪从紧闭的双眼止不住地往下落。结果第二天早上醒来,她的眼睛肿得像核桃。
    白愫急得不得了,忙吩咐柳叶去请大夫。
    姜宪拉住了白愫,低声道:“我只是昨天晚上心情不好,用煮熟了的鸡蛋滚一滚就好了。”
    宫里其他的东西没有,这治哭、治打伤的小窍门却很多。
    白愫想了想,还是依着姜宪的意思去让柳叶煮几个鸡蛋过来。
    姜宪怏怏地向她道了谢。
    白愫遣了屋里服侍的,低声地道:“昨天太晚,我没有问你。你跟我说实话,你是真的想嫁给李谦吗?你可曾想过你嫁给李谦之后,就有可能再也回不了京城,再也见不到太皇太后、镇国公、房夫人和姜世子了?”
    对京城的很多女子来说,嫁给京城以外的人简直是恶梦。
    从前她也这么想。
    不要说嫁到京城以外了,就是嫁到宫外都觉得不行。
    可那时候她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会毒杀了和自己青梅竹马一块儿长大的表兄赵翌,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走曹太后的路,成为摄政的太后,抚养未成年的皇帝……并且死在了二十四岁的时候。
    人生的变化谁也说不清楚,不过是远嫁,有什么可怕的?
    她怕的是明明知道亲人命不久矣,却没有时间和他们相聚,不能改变他们悲惨的命运。
    姜宪肃然地望着白愫,道:“你跟我说实话,京里的形势是不是对我而言已经非常的糟糕了?”
    白愫思索了片刻,点了点头,压低了嗓子道:“太皇太后为这件事,还曾专门派人去了趟万寿山。我们来的时候,太后把皇上叫去了万寿山,据说要和皇上商量立后之事。但太后心目中谁是最合适的皇后人选,我们还不知道。”
    “不是你我就行了。”姜宪笑道,“我们两家也没有其他适龄的姐妹。”
    白愫笑着颔首,表情都松懈了几分。
    香儿进来禀道:“李大人过来了!”
    白愫抿着嘴瞅着姜宪直笑。
    姜宪被她笑得恼羞成怒,又想到自己的眼睛肿着,被他看见了还不知道又做出什么事来,白白让白愫看笑话,不由嗔道:“这大清早的,他到我这里来做什么?让他有事找大公子去!再不济,去请教我大伯母或是齐夫人也成,总往我这里跑什么!”
    香儿不敢多做停留,忙跑出去回信。
    李谦想了想,问她:“你去的时候是不是清蕙乡君也在?”
    香儿连连点头。
    李谦对陪他过来的谢元希道:“那我们先回去好了!”
    谢元希欲言又止。
    李谦笑道:“嘉南面子薄,我这样来找她,她定是被清蕙乡君打趣了。”
    谢元希莞尔,道:“没想到嘉南郡主还是个小孩子脾气。”
    “她本来就小。”李谦道,语气纵容又宠溺。
    谢元希不禁笑了起来。
    李谦不以为忤,脚下发虚地道:“我真没有想到,嘉南会这样就嫁给我了!我还以为我最少也要在这件事上折腾上四、五年才算完。姜家不愧是立足百年不倒的阀门,审时度势,强硬果断,我们李家和姜家相比,差得太远了。”
    谢元希笑道:“你也不要妄自菲薄。我们李家能打胜仗,能在山西如入无人之境,就足以让那些世家侧目了。不然赐婚的消息传出去,金家、邵家怎么会派族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去山西给大人道喜。”
    李谦笑道:“我倒没有妄自菲薄,只是觉得姜家的长处我们要学来才是。”然后他说起了自己的婚事,“你专程从太原赶过来,知道家里准备的怎样了吗?”
    “不要说大人了,就是伏玉先生知道了也高兴坏了。不住地说大爷长大了,知道光宗耀祖了。”谢元希想到李长青的样子,笑得有些失态,道,“我听大人身边的随从纳福说,大人把赐婚的圣旨供在了佛堂里,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打开看看。还派了何大爷去汾阳督工,务必在这个月之内把汾阳的老宅子给修缮好了,等你和郡主成了亲,大人要亲自领着你们回汾阳祭祖,到时候还会把赐婚的圣旨供到汾阳老家的祠堂里。为这件事,大人还专程请了个从宫里出来的老嬷嬷,让那老嬷嬷教家里仆妇的规矩。”他说着,顿了顿,又道,“听说何夫人也要跟着一起学规矩。还要何夫人好好把自己捯饬一番,到时候别丢了李家的脸。”
    李谦只觉得自己满头是汗。
    谢元谢还不嫌乱地道:“大人还要把你在总兵府后面的宅子重新修缮一番,重金买下隔壁宅子,搬去和你一起住。说他怎么也是郡主的公公,不住在一起,以后你和郡主有了孩子,各住在各处,只怕连他这个当祖父的都不认识了,更谈何祖孙感情。”

☆、第二百二十章 陪嫁

    他爹,也想得太多了吧?
    彪悍如李谦,也不由得直冒汗。
    他爹不是怕孙子不认识他,是想过过给郡主做公公的瘾吧?
    太了解自己父亲的李谦索性转移了话题,对谢元希道:“我这次叫你过来,是让你帮我准备一下聘礼,我怕李管家一个人忙不过来。”
    李长青接到赐婚的消息之后,立刻就派了家中的大管事李泰过来听候李谦的差遣,山西总兵府那边,则亲自打点着李谦成亲的事宜。
    李泰和谢元希是前后脚到的,如今在大同总兵府不远的西街高升客栈住着,带了二万两银子的银票过来,等着李谦过去拿主意呢!
    谢元希不由嘴角微翘。
    李总管是出了名的长袖善舞,李谦不是怕他忙不过来,而是怕李总管眼界不够,出了什么纰漏吧?
    娶富家小姐、官宦人家的常有,和皇家结亲的不常有。
    就算是根基深厚如金家、邵家,恐怕也不敢说自己熟知这些礼仪。
    他觉得李谦有些患得患失了。
    谢元希提醒李谦:“我觉得你与其让我去帮李总管,还不如请小国公爷给你派个人来协助李总管。”
    李谦恍然大悟。
    这次的迎娶既是李家的事,何尝不是姜家的事。
    李家怕失礼,姜家怕丢脸。
    他是个说做就做的性子,立刻拉了谢元希就走:“我们这就去找小国公爷。”
    姜律心里正窝着团火。
    便宜了李谦那小子不说,现在父亲和太皇太后还要让姜宪在大同出阁,立刻就和李谦成亲。
    就是庶女,就是拖油瓶,也没有这样草草就嫁了的道理。
    他把胡先生让他看的账本“啪”地一声丢在了大书案上,道:“爹说把这些产业都给嘉南做陪嫁,你有没有听错?”
    胡先生愕然。
    在他心里,姜律并不是小气的人,何况这也不过是姜家众多产业的一小部分,如果二爷姜镇英活着,最少也要分这么多,国公爷不过是把二爷应得的一份给了嘉南郡主罢了。
    他想了想,斟酌地道:“大公子,国公爷是这么说的。不仅如此,国公爷还给郡主准备了些体己的银子,这件事夫人也知道。若是国公爷不相信,可以去问夫人……”
    “我又不是问你这些。”姜律恶言恶语地道,“我是说,既然爹已经把这部分产业给了嘉南做陪嫁,你应该拿给嘉南看才是,给我干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最不耐烦看这些的。”
    胡先生忙道:“大公子,国公爷的意思,是让您抄录一份留做存底。国公爷给郡主的这份陪嫁到时候是会说明的,如果郡主没有子嗣,等到郡主百年,这份陪嫁是要重新退还给姜家的。”
    姜律听着更烦心了,道:“给了就给了,还退什么退?还怕我们姜家少了这份产业就没饭吃不成?万一嘉南没有孩子,以后谁讨了她欢喜,就分给谁好了。何必退回来?让嘉南想打个赏还囊中羞涩,白白让人笑话。”
    “不是。”胡先生只好道,“国公爷给郡主的这份陪嫁,很多都是姜家在九边的产业,对李家很有用。我想,国公爷的意思,是让郡主能拿这份产业拿捏一下李家的人。”说着,他翻开其中一本账册指给姜律看:“这是个南北货栈,因在大同的得胜堡,既做皮毛生意,也贩盐、买卖马匹。姜家还有间和这一模一样的货栈,因为在宣府的张家口堡,国公爷就留给了您。按照国公爷的意思,大同上上下下都是姜家的人,有齐大人他们在,李家就算是想在郡主的陪嫁上做手脚,也要看姜家答应不答应。可宣府不同,之前因为碍着曹太后,又为了堵人口实,所以才同意马向远做了宣府总兵,加上有个刚直不阿的杨文英,两人都是允文允武之辈,就算是有鞑子进犯,宣府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变故,这是国之根本。可马向远那个人,有些刚愎自用不说,还颇为小肚鸡肠,得理不饶人,并不是个好相与的。姜家这些产业瞒得住京城里的人,却很难瞒得住像马向远这样的土皇帝。
    “所以国公爷就把宣府的那些产业留给了您。”
    姜律明白。
    大同得胜堡、新平堡、宣府张家口堡、山西水泉营堡,都有朝廷开的马市。
    这是一大笔收入。
    姜家在大同和宣府经营多年,这些产业都由姜家垄断着,后来因为齐胜一直对姜家忠心耿耿,姜家就把新平堡那块的收益给了齐胜。
    至于宣府的张家口堡,依旧在姜家的手里,马向远垂涎很久都没有得手。
    这产业在姜家的手里马向远是不敢动歪脑筋的,但如果在姜宪的手里,马向远看着姜宪是女流之辈,李家又没有什么根基,未必会那么老实。
    他怏怏地应了一声,道:“我爹还准备让那个马向远一直在宣府总兵府蹲着不成?”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胡先生叹道,“现在能打仗的人越来越少了,马向远虽然不济,可好歹能带兵打仗,要是换了其他的人,还不知道守不守得住宣府呢!”
    “不如让我去宣府算了。”姜律想着这些事就觉得糟心,“现在朝廷的那些官员,拍须溜马,互相算记一个比一个厉害,让他们带兵打仗就全都傻了眼,不是把手下的将士推出去送死,就是杀良民冒领军功……我前些日子听人说,杜胜家乡的父母官居然同意杜家给杜胜那厮立生祠!你说他一个阉奴,竟然也生出这样的念头,他就不怕折寿……”
    胡先生没有做声。
    当初曹太后当政的时候,有人为了巴结程德海,也曾给程德海立生祠。
    不过后来因为曹太后失势,那生祠被拆了而已。
    如今天下已乱像纷呈,只是像世子爷这样在富贵乡里长大的人还没有更深的感触而已。
    也难怪国公爷愿意和李家结亲了。
    不管怎么说,李家当初把朝廷打得落花流水是真。
    李谦能拐了嘉南郡主跟着他到山西是真。
    有本事的人,只要有机会,就能鱼跃龙门。
    姜律正在气头上,听到小厮说李谦求见,想也没想就来了句“不见”。
    胡先生闻言吓了一大跳,忙重重地咳了一声,劝道:“大公子,毕竟是我们家的大姑爷,我们在齐家落脚,您就是再不喜欢,也得给我们家大姑爷几份薄面才是。有什么事,你们郎舅找个机会说清楚就是了。”
    姜律面色微红。
    觉得自己是有点过分。
    吩咐小厮在厅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