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慕南枝-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然,赵翌已经想到万一赵玺被杀后,由谁来继位的事,也预料到了一旦破城,自己也将命不久矣。
    姜宪不由骂了句“蠢货”,眼泪却簌簌地猝不及防地落了下来:“既然知道自己危险,还管谁继续大统,应该写勤王诏书才对,痛斥辽王的不忠不义,他怎么一生都没有在关键的时候走对路啊!”
    她用帕子捂着脸,抑制不住地哭了起来。
    刘冬月和阿吉立在那里,呼吸都不敢用力。
    良久,姜宪才收起心中的悲伤,问阿吉:“你是什么时候出的京?出京的时候皇上还好吗?”
    “我是在熊大人出事的时候出的京城。”阿吉语气沉重地低声道,“是亲恩伯世子爷亲自送我到的朝阳门,还说朝阳门白天的时候有过鏖战,那些鞑子肯定想不到有人会这个时候从这里悄悄出城。我走的时候皇上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御书房,谁也不肯见。我出城之后没敢直接往西安去,先打听了李总兵的消息,准备让李总兵派人把我送去西安的。前些天因为有镇国公、有熊大人,大家都觉得这城能守得住,路上的流民也不多。我怕万一京城的战事不利,会有很多投亲靠友的人,我怀里揣着诏书,不敢一个去西安,所以才来找李总兵的。没想到李总兵在怀县,更没有想我在外面徘徊的时候会看到刘大哥……”他说完又开始落泪,“郡主,您一定要救救皇上,不可让那辽王得逞。”
    姜宪皱眉,道:“你说辽王谋逆,可有什么证据?”
    阿吉被问得一愣,好一会才喃喃地道:“汪大人和熊大人都这么说啊!皇上也说,辽王无旨擅离藩地,是为谋逆……”
    可这不足以致辽王于死地。
    就算是欲加之罪还得演场戏,他们这些臣子不能就凭这样的猜测就定辽王的罪。
    姜宪头痛,温声问阿吉:“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可好?镇国公可还好?你可曾见到过镇国公世子?还有承恩公曹大人和夫人……”
    现在破了城,情况可能又不一样了。
    可她觉得好能听听他们之前的消息,心里也好过一些。
    阿吉忙道:“慈宁宫好着呢!亲恩伯世子爷亲自率了一卫人把慈宁宫围了个水泄不通,就是皇后,也避去了慈宁宫。镇国公世子跟着镇国公一起守城,承恩公曹大人和夫人却没有看见……”他安慰着姜宪,“承国公不是北定侯府的女婿吗?听说这次北定侯独自守着宣武门。想必承恩公了也在那边帮忙吧?”
    曹宣一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跑去北定侯那里掺和些什么?
    姜宪气得脑门像被擂鼓敲。

☆、第六百九十四章 伪造

    姜宪深深地吸了几口气,散了徘徊在胸口的那股子燥热,心里觉得好受了些,这才对阿吉道:“你来的路上可曾听到过什么消息?知道京城被破了吗?”
    “知道!”阿吉抹着眼角,伤心地道,“我在路上听人说了,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却没有人说得清楚。有人说是京卫守城不利,有人说是鞑子太厉害,也有说是京卫里有内奸,被里应外合,还有些说是因为皇上早就不在京城了,所以也没有什么人守护京城,这才被鞑子破了城的……”
    居然还有人说京卫里有内奸……
    京卫向来是姜家的地盘,若是有人抓着这个说法不放,到时候姜家会很麻烦的。
    现在城破了,大伯父在哪里呢?
    还有大伯母。大伯父为什么不送大伯母到慈宁宫避难?
    姜宪心急如焚,恨不得此时李谦像前世似的手握三十万大军,直接打进京城去。
    她对阿吉道:“你以后就在我身边服侍。”
    一来是她还要用阿吉,二来是免得阿吉无意间说了不该说的话,把诏书的事泄露出去了。让他跟着她,是在保护他。
    阿吉显然什么也不知道,他愣愣地望着姜宪,眼底流露出些许的畏惧。
    难怪让这个阿吉来给她送信。
    要是换上了刘冬月,早已感激涕零地磕头谢恩了——不是心腹,还敢送这样的信,那是会被随时灭口的。可见这个阿吉还小,有些事还没有人教他。
    姜宪干脆好人做到底,把阿吉交给了刘冬月:“把人调|教好了再送到我这里来。你们现在给我想办法弄张空白的诏书来。”
    她要伪造一封勤王诏书给李长青,这样李长青才能名正言顺地进京。他们也才能名正言顺地抱着赵玺进宫。
    但愿韩同心还活着,有简王这个镇海神针在,她把大伯父、曹宣等人从泥沼里拎出来也就可以撒手不管了。让韩同心垂帘听政,让简王去和朝臣们斗,帮韩同心操|心去。
    刘冬月和阿吉目瞪口呆。刘冬月更是小心翼翼地道:“郡主,我们不可能弄到空白的诏书。不说别的,就诏书背后的那缂丝五龙龙纹,其他的东西都没有办法代替。”
    姜宪觉得还是前世的孟芳苓更合她的心意。
    她只好耐着性子道:“我当然知道你不可能弄到一张空白的诏书,可我们手里有两张诏书,你想办法把其中一份面上裱上一层空白的宣纸不就成了?至于用印,我们有样子,照着雕一个印上去不就成了?你们以后做事动动脑筋,别总是这么死板好不好。”
    天下间有这样行事的吗?
    那可是圣旨,诏书!
    等闲人都不会这么想,这么做吧?
    刘冬月脸胀得紫红,手足无措了片刻才低下头去恭敬地应“是”,拉着阿吉就出了门。
    阿吉面上被冷风吹过,这才回过神来。
    他敬畏地望了一眼姜宪临时落脚的厢房,喃喃地道:“郡主,平时,也是这个样子的吗?”
    刘冬月这才有机会仔细地回想。
    良久,他才不得不点头,道:“郡主位高权重,行事全凭喜乐的。”
    委婉地承认了阿吉说的话。
    阿吉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从前在乾清宫里打过杂,后来调去坤宁宫当了一段时间的差,因韩同心想要换上自己的人,他被重新赶回了乾清宫,偶然得到杜胜青睐之后,拜了杜胜做师父,他的日子这才慢慢地好了起来。
    就算是皇后也不敢这样藐视皇权。
    但姜宪给他的感觉,却是什么东西都可以踩在脚下的。
    跟着这样的郡主,肯定不会受欺负吧?
    阿吉迷迷糊糊地想着,和刘冬月一起照着姜宪的意思,把那封用膏药粘在他背上的诏书重新糊了一层宣纸。
    刘冬月说,这封诏书更像是被人悄悄送出来的。
    又因为这个事不能让别人发觉,宣纸是他们想办法裱上去,之后又谨慎小心地用明纸描了个印章的样子,把中间剪空了,当是印章拿给姜宪看。
    姜宪把俩人好好地表扬了一番,然后在空白宣纸上写了勤王诏书,把明纸蒙在宣纸上,用毛笔小心翼翼地涂了层朱砂在上面,乍眼一看,还真没有什么破绽。
    阿吉看着,手不停地在抖,胸中好像藏着个野兽要喷薄而出。要不是怕在姜宪面前失态,他都要欢呼几声了。
    姜宪笑着对俩傻小子道:“行了,去把老爷请过来。要是赵玺真的死了,到时候还可以把外面糊的这一层给撕下来。若是有人问起,还可以说是赵翌为了以防万一,特意安排的。”
    她满意地点了点头。
    阿吉很想去帮姜宪跑腿。
    刘冬月却拉住了他,请了情客去请李长青,并教训他:“别什么都抢着做。你把事都做完了,其他人做什么。”
    阿吉很是意外,却也非常的感激。
    他在宫里的时候,没有谁会告诉他这些做人的道理。
    阿吉低眉顺目地随着刘冬月出了屋。
    不一会,李长青就赶到了。
    现在时间就是性命。
    姜宪也不和他打太极,直接把一真一假两份诏书给李长青看。
    倒不是她信不过李长青,而是觉得有些事没有必要那么早说出来,否则就失去了神秘感,也让人难以产生“原来你什么都知道”的心理,给御下制造了麻烦。
    李长青当时就傻了眼,他拿起两封诏书看了又看,满脸震惊地望着姜宪,小声地道:“你,你怎么这么快就弄好了?”
    “立储的诏书是真的。”姜宪淡淡地道,“勤王的诏书是假。您也看不出来,想必很多封疆大吏都看不出来。把您请来,就是想问问您的意思,你想进京勤王吗?”
    那就意味着可能要和鞑子打一仗,意味着有可能面对辽王的怒火!
    这个选择姜宪自认为没有资格代替李家做决定!
    李长青闻言神色收拾起了平素的嬉乐,目光变得坚毅而又冷峻,道:“去!怎么不去!”说到这里,他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突然间变得爽朗粗犷地笑了起来,道:“我李长青有这样一份家业,全靠‘拼搏’二字,这么好的机会,凭什么不‘拼’一回!勤王!我们不仅要勤王,还要让天津卫所、山东卫所都调兵遣将来增援!”
    在他看来,姜家已经这样了,若是辽王称帝之后想打击姜家,像他们这些和姜家联姻的人家就是试刀石。与其到时候被动挨打,不如趁机搏一搏,反正已经没有比这更糟糕的局面了。
    还不如去勤王,救出姜镇元。

☆、第六百九十五章 勤王

    姜镇元可比自己会应付那些京官。
    没有了这个盟友的帮助,就算他不参与到其中去,就算辽王上位之后不和李家计较,李家没有了姜镇元帮着周旋,也一样会没落,像从前在福建似的,被人欺负。
    “去!怎么不去!”李长青打定了主意,顿时斗志昂扬起来。
    姜宪不知道李长青心里的想法,只觉得李长青这个人刚毅果断,不愧是曾让山西衙门丢尽颜面的土匪。
    她道:“万寿山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李长青苦笑着摇了摇头。
    姜宪皱眉。
    没有赵玺在手,将又是另一番局面。
    可如今的情况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她想了想,最后还是下定决心地道:“我和您一起去京城!您放心,我不是那些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我不跟您一起走,我只要尾随在您之后,别在路上被流民所伤就行了。”
    她惜命的很。
    可她也不放心李长青。
    李长青对上层的一些游戏知道的太少了,若是平时还可以让他慢慢地体会,现在却容不得出现一丁点的差错。
    “也行!”李长青的思绪已经飘到勤王的事上了。他觉得姜宪既然连圣旨都能伪造,还有什么事不敢做的?有这样的一个人在身边,他胆子也大一些。“可只有我们是不行的。最好是让宗权打头阵,他不是最近得了榆林总兵府的兵力吗?让他带着那些人来勤王。再就是金大人那里,我们现在好歹是一个锅里吃饭的,有这样的好事也应该算上他们一份才是。”
    这的确是件好事。
    因为辽王现在还没有露出自己的野心。他自己还是打着勤王的旗号出现在京城附近的。
    李长青可是接到了赵翌的圣旨,邀请同僚共襄大事,于理于情都说得过去。
    可李谦不能动。
    九边的将士也不能动。
    他们还得稳住边境。
    前世庆格尔泰可是不愧为能和李谦一战的对手,谁知道他还有没有什么后招等着他们呢?
    “不行!”姜宪没有多想就拒绝了,“榆林关也好,太原也好,驻军都不能调动。万一那庆格尔泰打了过去,由谁来守城?”她说着,心中突然一动,迟疑道:“公公,是不是我们的人马太少,您担心去了京城要和密云卫的人交手?”
    密云卫可是号称有五万大军!
    打仗可不比其他的事,说了谎,是要付出代价的。
    李长青想了想,直言道:“我们的人马还是少了点,若能从其他地方抽调一些人马就更好了。”
    姜宪道:“你还需要多少人马?”
    李长青奇道:“你难道能帮着解决吗?”
    姜宪道:“总是要试一试,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
    李长青震惊地看着她半晌,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最好再有二万兵马。”
    姜宪闻言微微颔首,考虑了一会,道:“陕西总兵杨俊,你看怎样?”
    李长青眼睛一亮,道:“他当然好。如今陕西境内有行都司和都司,打仗增援都轮不到他,可若是想成为手握实权的总兵,就得想办法为总兵府化缘,想方设法把朝廷拖欠军户的军饷给填上,不打仗就没有财路,这些年他估计也撑得很是艰辛。”
    姜宪比李长青想的更长远。
    她觉得杨俊在陕西很碍眼,偏偏这个人早早就靠了过来,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危害李谦的事,正好趁着这次勤王,把他挪个位置。
    “既然公公也觉得好,”她笑道,“那就派个人去跟他说一声好了。”
    李长青得了点拨,不仅给杨俊送了信去,还给山东总兵府、天津卫送了信去。
    等到杨俊接到信急急拔营的时候,姜宪和李长青已在房山安营扎寨,而此时,也传出了辽王带着密云卫的兵马已把京城团团围住,正与庆格尔泰对峙的消息。
    赵翌和诸位大臣生死未卜!
    李长青问姜宪:“我们是直接打进去还是先联系上辽王?”
    姜宪想了想,道:“先礼后兵吧!”
    “这样也好。”李长青说着,安排人去给辽王写信。
    万一辽王真的登基了,彼此还有个退路。
    姜宪却不是这么想的。
    他们到现在也没有找到曹太后和赵玺。
    派去的人回来说,万寿山已人去楼空,仁寿殿、宜芸馆等被抢劫一空,偶尔会有被杀的宫女内侍伏尸在亭阁之中,虽没有看守,他们却不敢多留。因而也不知道曹太后和赵玺的生死。
    皇家园林,通常都会有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密道和密室。
    只要一日不传出曹太后和赵玺的死讯,她就一日不会放弃。
    姜宪对李长青道:“你派几个人给我,我要亲自去趟万寿山。”
    “不行!”李长青想也没想地拒绝道,“就算没有曹太后,没有皇长子,我们也可以想其他的办法立足。”
    可若是没有了姜宪,李家就会成为这随波逐流中普通的一个家族,根本不可能在这关键的时候脱颖而出。
    姜宪心知肚明。
    可她若只是为了让自己活着,还跟李长青过来干什么?
    没有了赵玺,没有了赵翌,就算她怀揣两份诏书,可辽王是先帝的长子,又比他们先进京,就能坐拥天下,指责她手中的继位诏书是假的,倾天下之力对她。而李谦还没有成长到能和辽王抗衡的程度,到时候不仅李家、姜家,就是曹家、王家也都会很危险。
    她把这些厉害关系分析给李长青听,李长青一点就透,劝阻的话再也说不出口,只好亲自去点了自己的亲兵,看着姜宪化妆成一个逃难的富家太太,由七姑和香儿、坠儿服侍着上了马车。
    七姑端坐在马车里,紧张地摩挲着剑鞘上的花纹。
    这剑,她进李府的时候以为再也用不上了,谁知道还有一天要带着它去上战场。
    她不由飞快地睃了姜宪一眼,然后不禁瞪大了眼睛。
    大家都知道这是去万寿山,不遇到辽王的人马也有可能遇到鞑子,可不管是遇到了谁,他们都得把嘉南郡主平平安安地送回来。他们都是存着死志去的。在她看来,姜宪就算胸有成竹也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怎么也应该有些忐忑才是。谁知道她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候,姜宪抱着大迎枕,已经在马车里沉沉睡去。
    香儿和坠儿表情颇有些无奈地望了七姑一眼,在她耳边轻声耳语:“郡主,昨天一晚都没有睡。”
    七姑莫名就长舒了一口气。

☆、第六百九十六章 死讯

    原来郡主并不是像她想象的那样不以为意。
    七姑朝着香儿、坠儿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弯下腰来,轻轻地帮姜宪掖了掖搭在身上的薄被。
    姜宪的确一夜没有睡,非常的疲惫。可当她闭上眼睛之后,却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嗡嗡直响,仿佛烧开的水,停不下来。
    她只好仔细地想着前世发生的事。
    赵翌是死在万寿山的。他死后,她就再也没有去过万寿山了。可在她被毒杀的前一年,万寿山的排云殿遭了雷击,半边大殿都毁了。内务府的上书请求修缮。她当时压根不想管,但又怕赵啸等人误会国库空虚到如此的地步,她就决定把这件事拖个三、五年再说。就让内务府的人把从前修缮万寿山的图纸找了出来,细细地列了个条陈放在了她的书案上,她今天看一眼,明天看一眼,得了空就把内务府的大总管叫进来问几句,看着好像要立刻着手修缮万寿山似的,实际上却是连个具体的方案也没有。
    内务府的都是人精,立刻就看出了她的心思。
    但他们不知道她是因为讨厌万寿山,还以为是户部没有银子,就委婉地告诉她哪些地方是一定要修缮的,哪些地方是可以放一放的,这其中就提到了好几处的密室和密道。当然,这些密室和密道当时不是为了应对战火而修建的,有的是李翌为了方便在她眼皮子底下和方氏偷|情而修建的,有些则是为了方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