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慕南枝-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情客摇头。
  姜宪又道:“你刚才不也说了吗,今天太后娘娘未必有空见她。
  情客就扑哧一声笑了起来,道:“还是郡主厉害……”
  “也不是我厉害!”姜宪教导她,“遇到事的时候,要多动动脑子。”
  情客赧然地点头。
  两人回了东三所。
  酉时三刻,白愫回来了。
  她一面更衣,一面朝她抱怨:“还好你没有去。他们在万寿山上建了座庙,庙里供着观世音菩萨。那观世音菩萨的脸色,和太后娘娘一模一样,皇上当时的脸色也变了……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要是知道了,得有多伤心了。”
  有老人在,是不能祝寿的。
  而曹太后不仅做寿,还给默许了手下的人偷梁换柱般地给她建生祠。
  前世她就听说了。
  当时她气得不得了,非要去看看那尊佛像不可。
  曹太后死后,她更是让人溶了那尊重达三百余斤,镶珠嵌玉,由赤金铸造而成的佛像。
  此时她听说这件事,也就没有了什么震惊了。
  她问白愫:“曹宣去了吗?我听人说,这几天曹宣都在万寿山打点太后娘娘生辰的事。”
  “他去了啊!”白愫提起曹宣的时候,语气明显的快活了很多,“不过皇上那里拉着我问了你半天,我说你被太皇太后她老人留在家里打牌,他瞒怨你,说你如今和我们玩不到一块去了……他这个人很小心眼,他要是下次问起来,你可别说漏了嘴。”说到这里,她语气一顿,道,“嘉南,我听说这次辽王也来了。只是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时候进宫。”
  这次不仅辽王来了,靖海侯世子赵啸代表父亲也来了。这时候两人应该一个住在靖海侯位于新四胡同御赐的宅子里,一个在离西山大营十五里地的地方安营扎寨,等候曹太后召见。
  但不管他们住在哪里,十月十三日,也就是曹太后寿诞的前一日,他们都会住进万寿山的圆朗斋。
  姜宪道:“曹宣还在万寿山吗?你们今天有没有说上话?”
  白愫红着脸嗔道:“哎呀,我和你说正经事,你总打趣我做什么啊?”
  姜宪笑道:“除了你和曹宣的事在我心里是正经事,其他的事都不是什么正经事。”
  白愫的脸更红了。
  两人闹了一会,姜宪把孟苓芳的话告诉了她,两人窜好了词,梳装打扮好了之后,去给太皇太后问安。
  太皇太后忙让人端了新做的点心给她们吃,并笑着问她们:“今天怎么这么老实?居然乖乖在家里练大字!”
  白愫不敢应答。
  姜宪不动声色,笑道:“这天气越来越冷,哪里都不想去。”说到这里,她像想起了什么事似的,道,“外祖母,我想这两天就去一趟镇国公府。您看这天气,我怕到时候下雪。”
  既然前世的事不是自己幻想也不是个梦,那有些事就要清算清算了。
  太皇太后知道姜家等闲不会想着接姜宪回府,可见这次是真的相中了哪家的媳妇要姜宪去看看,也是体现男方家里对女方的重视之意。
  “你回来的时候给我说说律哥儿相的是哪家的媳妇。”太皇太后也起了好奇之心,“是不是长得很漂亮?品行如何?“
  姜宪前世还有做媒的经验。
  她连连点头,笑道:“您就放心好了,我看人很有一套的。”随后转移话题道,“外祖母,我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您说我见到了那位小姐,要不要给个见面礼什么的?如果要给见面礼,送什么东西比较?”
  太皇太后就兴趣勃勃地和姜宪商量起来,把姜宪写大字的事早就抛到了脑后,再也没有问起。
  第二天,太皇太后就派了刘小满去给镇国公府传话,说三日后姜宪回府。
  姜宪则私底下嘱咐了刘小满几句,说她伯父低调行事,她不坐郡主的驾鸾,伯父也不要开偏门迎接,她轻车简从的去,姜家萝卜青菜地接待就行了。
  刘小满听了直笑。
  到了约定的日子,镇国公夫人亲自来宫里接姜宪回府。
  太皇太后舍不得,拉着姜宪的反复叮嘱了十几遍犹不放心,恨不得自己也跟着去了镇国公府才好。
  姜宪好不容易出了宫,到镇国公府的时候已是己时三刻。

☆、第四十四章 不放

 姜镇元果如姜宪吩咐的那样,只开了镇国公府的侧门,派了大管事在门口迎客。
  就算是这样,也颇让偶尔路过的人惊讶——镇国公府的正门只有在迎接皇帝,大年初一,或是国公、世子大婚的时候才会开。
  姜镇一路无语和舅母镇国公夫人房氏穿过仪门、绕过正厅到了姜镇元和房氏正院的书房。
  这就是家里人说家里事的意思了。
  姜宪给姜镇元行礼。
  姜镇元今年四十有二,因久居上位,又保养得宜,身材削瘦挺拔,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反倒是他的夫人房氏,虽然比姜镇元小三岁,看上去却像姜镇元的姐姐了。但他们夫妻很是恩爱,姜镇元房中没有小妾也没有通房,成亲后只生了姜律一个儿子。
  他坐着受了姜宪的礼。
  按律,他们一个是郡主,一个是国公爷,品阶相等。按族规,他们一个是长辈,一个是晚辈。不论国礼家礼姜镇元都在姜宪之上。
  房氏亲自给姜宪端了茶点进来。
  姜宪起身道谢,坐在了姜镇元下首的太师椅上。
  房氏温柔娴淑地打发了屋里服侍的,帮他们带上了门。
  姜镇元清冷端肃的面孔上这才浮现出些许的担心,流露出行伍出身的爽直来:“你出宫一趟也不容易,有什么事我们就开门见山好了。你是不是在宫里遇到了麻烦?”
  姜宪抬头望着自己的伯父。
  不管是前世今生,他都是她最信赖的人,最依仗的人。
  每次出什么事的时候,不管伯父是怎么想的,但都会在她的身后支持她。
  她轻轻地放下手中的茶盅,转了转手上戴着亦金镶百宝的甲套,道:“伯父,皇上说,要娶我做他的皇后。”
  姜镇元愕然,随后皱了皱眉。
  姜家的子嗣单薄。
  自开国到现在,嫡支只有姜律和姜宪,不出五服的只有个姜含,不出七服的只有个姜纵。姜镇英要尚永安公主的时候他就不同意。可当时的皇帝孝宗正是笼络姜家的时候,姜镇英又是小儿子,从小就跟着母亲往宫里跑,十天倒有九天和先帝英宗皇帝呆在一块,自然也就认识了永安公主。两人小小年纪就情愫暗生,永安公主没等及笄就吵着要嫁给姜镇英,姜镇英不尚公主就不吃饭,孝宗皇帝又乐见其成,太皇太后也希望姜镇英能做自己的女婿,姜家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
  结果是姜镇英英年早逝,永安公主根本不愿意独活,只留下了独苗苗姜宪,却又偏偏被太皇太后抱去了宫里养着,他们姜家的人十天半月也见不到一面。
  如今皇上又私下里要求娶姜宪……
  他很不赞同。
  只是这个侄女他心里虽然惦记,可长这么大却没有说过几句话,每次见面到是安安静静,看上去文秀又懂事的样子,但到底是怎样个性子喜好,她住在慈宁宫里,他就是有心打听也怕别人误会,以为他是要窥视后宫,让他很是为难。
  如今他唯一的侄女开口就要嫁给皇上,他想劝劝她,又怕自己贸然开口让姜宪起了逆反之心,如当年的姜镇英一样,只要一提不让他尚公主,他就能瞪鼻子上脸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姜镇元只好在心里仔细琢磨,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端起茶盅来喝茶,眼角的余光就落在了姜宪放在茶几上的手上。
  那手白白嫩嫩的,比刚出生婴孩的脸还嫩,却在小指上套了个护甲。
  那护甲足有一寸有余,金黄色的,雕着茶花和菖蒲的花纹,镶着芝麻大小的猫眼石、金刚石、碧玺石、石榴石,玛瑙石……有种繁华的奢美。
  再看她的扮装。
  外面穿着件蜜合色素面杭绸夹棉褙子,乌黑的青丝整整齐齐地挽了个攥儿,通身上下除了那手上的护甲,就只戴了个珍珠发箍。
  姜镇元一口气就堵在了嗓子眼里。
  他娇娇弱弱的小侄女,花般的年纪,本该穿红着绿,翠围珠绕,送进宫去,却被养成了老太太的习惯,还戴什么护甲,穿什么素服。
  瞧瞧这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在给人守寡呢!
  他们赵家全是些寡妇,他们姜家的人可还活得好好的!
  姜镇元顿时怨气从生,叮叮当当地放下了茶盅,嘴角翕翕就要拒绝这门亲事,转眼却看见姜宪端起茶盅来喝茶。
  姜镇元心中一动。
  保宁,太冷静了。
  那端着茶碗的手,不动如山,颤也没有颤一下。
  太皇太后素来溺爱他这个侄女,她却来找自己说这件事,这门婚事不是曹太后明确表示了不同意,就是太皇太后也不答应……她此时应该正是苦恼之时,怎么能这样的稳如泰山?
  姜镇元想了想,试探着道:“保宁,你自己的意思呢?你想嫁给皇上吗?”
  姜宪此时才松了口气。
  她年纪还小,她父亲活着的时候就是个小孩子性子,伯父才是家里的顶梁柱,当家作主惯了,未必能把她的话听进去。她这才想着得开口就出其不意,让伯父对她另想相看……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伯父是知道我的,从小就在宫里长大,到了外面,看着那些主持中馈的侯夫人,伯夫人,算帐理财我不会,管家交际我不会,女红烹饪我不会,还是呆在宫里好。”前世姜宪没有机会对家里人说的话,这世她借着这个机会说了出来,“皇上这么说的时候,我觉得也不错。嫁给了皇上,也就是从慈宁宫里搬去了坤宁宫,还可以和外祖母,太皇太妃做伴,皇上也是从小一块儿玩大的,喜好习惯也都差不多。”
  姜镇元听着差点吐血。
  赵家可真是厉害。
  几代帝王把姜家的人像温水煮青蛙似的,到底全给煮熟了。
  他欲开口相劝,姜宪已道:“可我又想,我既然要嫁皇上,总要把皇上的事摸清楚吧?免得到时候后悔,连和离都不成。”
  姜镇元自侄女进了这门,这是她说的最让他舒服的一句话。他点着头,道:“你这么想就好。我们姜家五代,才出了你这么一个姑娘。这天下没有你配不上的男子。纵然不嫁皇上,也有大把的好男儿等着你挑。”
  姜宪忍不住扑哧地笑。
  她垂帘听政之后,她伯母房氏见到她喜欢听戏,曾经暗示她,要不要找几个擅长音律的世家子弟进宫来服侍。
  她的伯母素来贤良恭淑,唯夫命是从,是说不出这样的话的。
  这恐怕是她伯父的意思。
  PS:有亲问我赵翌是不是在给赵翌报仇,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皇上是从来不会给自己父亲报仇的,因为他父亲不死,他就做不成皇帝……大家从这个层面试着理解一下皇帝这个比较奇特的职业。

☆、第四十五章 求援 

 姜宪想到她的堂兄姜律不要说女色了,成亲之前身边连个近身服侍的丫鬟都没有,却对她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她笑着,眼眶就渐渐湿润起来。
  姜镇元看着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孩子,还是在宫里受了委屈。
  他虽心思细腻,却没有与女子打交道的经验,更不知道怎样安慰姜宪,只好当没有看见,低下头去喝了口茶。
  姜宪想到前世伯父对自己宠溺,心情大好,敛了笑声,继续道:“我就去查了皇上。结果发现他和他的乳娘,也就是方氏通、奸……”
  “什么?!”姜镇元勃然大怒,吼得外面守在院子里的房氏都听见了。
  她忙隔着窗棂喊了声“国公爷”,示意姜镇元小点声音,心里却惴惴地七上八下,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想着要是儿子在就好了,她也有个出主意的人,又想着儿子不知道去干什么了,这都两个多月没有音信了,不知道在外面有没有冻着、饿着,如果自己争气些,多生几个儿子就好了……一时间有些如坐针毡。
  书房内的姜镇元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夫人在想些什么。
  他得了房氏的示警,压低了声音,严肃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给我说清楚了。”
  姜宪就把之前想好的话说给了伯父听:“……外祖母见曹太后不管皇上,就想让皇上身边一个叫宋娴仪宫女告诉皇上知晓人事。谁知道皇上却对她一点兴趣也没有,外祖母也不好强求。正巧他说想娶我,我看着那宋娴仪不错,旧事重提,皇上却一味的推脱,我当时还以为是为了我,就想着皇上不愿意就不愿意吧,以后他看上了谁我就抬举谁好了。就亲自绣了个荷包,准备送给皇上。又怕曹太后知道为难他,就去找他的乳娘方氏。
  “不曾想方氏请病假,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在宫里出现了,可假条上却只请了十天。
  “您也是知道的,方氏的丈夫在保定任都指挥使,唯一的儿子也跟着在保定,我不知道是皇上特意准了她去保定和丈夫儿子团聚,还是曹太后压得太狠了,方氏去给皇上办事去了。因而不敢声张,悄悄地派了人去查。
  “结果查到了方氏在郑大人胡同的宅院。”
  知道事情真相的悲愤还残留在姜宪的心里,她表情不由变得木然起来。
  “结果发现方氏怀了身孕,已经有六个月了。
  “我开始以为是她丈夫。
  “想着皇上平日里对她尊敬有加,她这样做虽是违背了宫规,可人情大过法理,皇上都不追究了,我自然也要帮他们瞒着……”
  姜镇元渐渐听出点味道来了。
  如果这孩子不是方氏丈夫的,那就是奸夫的。
  这几年国库空虚,宫里放了人,却没有及时补充,除了慈宁宫、坤宁宫和乾清宫,其他宫里的宫人和内侍除了月例,一点油水也捞不到,自会乱象从生。可曹太后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宫里虽然乱,明面上却是花团锦簇,怎么也不至于出现皇帝乳娘被人睡了的事。
  不然他也不敢把姜宪放在宫里养。
  那这个奸夫……
  姜镇元当时就冒出一身冷汗来,哪里还听得下去。
  “那孩子难道是皇上的?”他沉声道,声音里带着不容错识的杀气。
  姜宪没有作声。
  姜镇元呆呆地坐在那里,半晌没有吱声,等到他缓过神来,眼睛里就像有飓风刮过,哗啦啦地把茶几上的茶壶茶杯锡器全都扫到了地上,嘴也紧紧地抿成一条缝,原来就有些削瘦的面庞闪烁着暴戾之色,阴沉可怕。
  姜宪不觉得害怕,她只觉得安心。
  前世,赵翌对她不敬,她伯父也是这样发了一通脾气。
  所以姜宪道:“皇上让您帮他圈禁曹太后,事情已经进展到了哪一步?”
  姜镇元神色大变,道:“是皇上告诉你的吗?”
  “不是。”姜宪要和赵翌撇清关系,怎么会帮着赵翌说好话,“是我自己发现的。”
  姜镇元望着姜宪雪白平静的面孔,很是心疼。
  她这个侄女,在宫里到底过得是什么日子?怎么会知道这些事?
  如果连姜宪都能知道,肯定别人也能知道。
  姜镇元的眉头紧紧地锁成了个“川”字。
  姜宪忙安慰他道:“我和皇上从小一块儿长大,他的性子我最清楚不过了。是我查方氏的时候猜到的,不然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年,他明明知道曹太后不喜欢我做她的儿媳妇,他怎么会说娶我!”
  姜镇元想到自己对赵翌的认识,凝声道:“不错!他的确不是良配——胆小怕事不说,还没有担当,一味的只知道阴谋诡计,没有一丝帝王的胸襟和城腹……”
  姜宪听着,沉默了片刻,这才道:“伯父,是不是如今和他拆伙已经来不及了?”
  姜镇元思索起来。
  姜宪知道自己的这个伯父足智多谋,她怕她想出其他的主意来,不敢让他再多琢磨,忙道:“伯父,我想了很久,动手最好的时机就是曹太后生辰的时候,你们肯定选择在那一天动手,您性格沉稳,若是没有几分把握,是不会动手的。如今离曹太后的寿辰不过十来天了,该准备的都准备了,就算你有办法婉言拒皇上拆伙,可婉言拒绝之后呢?
  “曹太后会放过姜家吗?
  “等到皇上掌权的时候,会放过姜家吗?
  “我虽是姜家唯一的女儿,可也不能这样害姜家!”
  的确,现在反悔已经来不及了。
  但让他就这样窝窝囊囊地把侄女嫁给赵翌,他决不答应。
  姜宪比姜镇元更了解姜镇元。
  她道:“若是曹太后还政于皇上,我的婚事怎么办?和辽王联手?用什么做投名状?谋逆,用什么做借口?姜家几代都没有守过九边的总兵了,北直隶的这些卫所里,功勋世家子弟纵多,平日里锦衣玉食,鲜衣怒马,看着好看,真正能上阵杀敌,堪用者几何?辽王含仇就藩,如今东北局势如何?靖海侯在南边抗倭,这几年来一直上书朝廷允许其扩兵,曹太后虽然未允,却由着户部每年拔银四十万两,两广被他们经营得如铁桶一般,曹太后没有办法,这次做寿特宣了福建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