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慕南枝-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归不会是无缘无故地来拜访她们。
姜宪让那小丫鬟请了丁家的嬷嬷进来,自己却借口要回避,一路慢悠悠地欣赏着别院里的风景,回了自己的院子,好好地睡了个午觉。
翌日,丁夫人来访。
何夫人和姜宪一起接待了丁夫人。
彼此契阔了几句,丁夫人说起在施家发生的事来,责怪这次并没有和母亲一道过来的丁挽:“毕竟年纪小,平时我耳提命授地跟说要‘非礼毋视’,她就真的没有跟我说这件事。要不是前几天我有事问她身边的嬷嬷,恐怕到今天也不知道。冬至还好吧?你们之后就立刻来了云龙山避暑,那庄夫人却整天在太原城里上跳下窜,现在想想,她也太过分了。”
姜宪想到李家和庄家斗法,丁大人一直保持着沉默,心里就不由冷冷地笑了声,没办法为丁夫人所动,淡淡地说了句“都是过去了的事,再说也没有什么意思”,然后转移了话题,问起丁夫人会在这边留几天:“到时候我们也好请夫人过来喝杯薄酒。”
丁夫人笑道:“恐怕要在这里住上十来天。”随后主动解释起自己的来意,“我是为了挽儿的婚事过来的——这个那个的都来说亲,有些实非良配,却又不好得罪,只好称病过来修养,把这些日子躲过再说。”
何夫人高兴得不得了,觉得这是两家的缘分,赞了丁挽之后,就同仇敌忾般地安慰起丁夫人来。
姜宪却敏感地发现,丁夫人离开云龙山的日子正是他们前往汾阳的第二天。
也就是说,他们前一天走,丁夫人后一天就会离开云龙山。
而丁夫人,将会留在云龙过中秋节。
这是巧合还是人为的安排?
姜宪喝着茶,嘴角微微地露出些许的笑意来。
之后丁夫人时不时地会来拜访何夫人和姜宪,也会时不时地邀请她们去她那边吃饭喝酒小坐。以至于何夫人这样迟钝的人都感觉到了丁夫人的热情,有些忐忑地问姜宪:“丁夫人是不是有什么事?”
姜宪安慰她:“没事则一切安好。如果有事,只会像牛太太那样,迟迟早早要说出来的。”
何夫人忙不迭地就“对”。
可惜丁夫人和袁家的人一样,直到中秋节的前一天,丁家兄妹坐着的马车驶进了袁家借居给丁夫人的别院,姜宪这才觉得自己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秋
丁夫人绝不会为了逃避几个上门求亲之人带着一家人跑到云龙山,借居在袁家的别院里过中秋节。
这样的猜想中秋节那天,丁大人突然出现在了云龙山,别邀请李氏一家一起过中秋节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她不由和李谦道:“你说,丁家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李谦是昨天晚上赶过来的。
姜宪又惊又喜,一会儿招呼他用茶,一会儿招呼他用饭,两又依在临窗的大炕上看了半天的月亮,说了半天的悄悄话,直到上眼皮和下眼皮打起架来,姜宪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第二天醒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问都没有问李长青一句。
还好和李谦一起过来的李长青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加之他们来的又晚,李长青并没有觉得姜宪没有来迎接他有什么不对的。
姜宪心里却很过意不去,还专程吩咐情客,以后再有这样的事,一定要提醒她。
结果此时她一点也不记往昨天到底和李谦说了些什么,只有那满心的欢喜藏都不藏不住地要溢出来的感觉还清晰地印在脑海里。
想到这些,姜宪的耳朵红彤彤的。
李谦也觉丁家的热情来得蹊跷,正寻思着件事,也就没有注意到姜宪的异样。
“以静制动。”他安慰姜宪,“爹已经答应和丁家一起过中秋节了,我们先过去,到时候看情况再说。”
姜宪有些不高兴。
她只想和李谦一块儿呆着,不想去应酬丁家的女眷。
可她也知道,这种事是不能幸免的。
姜宪长叹了口气,坐在镜台前梳扮打扮。
李谦知道她心里不舒服,就上前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在她耳边低声道:“你乖乖的,回到家里我有礼物送你。”
姜宪心中一跳,眼睛都亮了起来。
李谦呵呵地笑,又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头顶,转身出了正房,去见李长青。
李长青已经换了件衣服。宝蓝色织紫红色五蝠祥云纹杭绸直裰让他看少了几分粗犷,多了几分温文,显得非常的精神。
他笑着问儿子:“去见过郡主了?她在这里可还过得习惯?我听家里的仆妇说,郡主这些日子教了何氏不少东西,连带着初冬也比从前懂事多了。”
只要是赞扬妻子的话,李谦通常都是照单全收的。
“是啊!”他笑着道,“前些日子嘉南还跟我说要给冬至找个正正经经的教书先生启蒙,让我问问您的意思。因为这段时间为着庄家的事一直在外面跑,把这件事也忘了。您要不是此时说起来,我恐怕还没记起来。”
李长青闻言有些犹豫,道:“不是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吗?冬至书读多了,会不会嫁不出去啊!”
“瞧您说的!”李谦虽然不知道姜宪为何要坚持给李冬至请个西席,但姜宪所作所为,没有一件事不是为了他好的,而且就算不是为他好,也是因为她高兴,他愿意为她达成她任何的心愿,“那些市井之家或是只出过几个读书人的人家才会有这样的想法,真正的大户人家,谁不要求子女会读书写字?嘉南还是郡主呢,她当时的功课都左以明、熊正佩这样的人帮着启的蒙。要是照您说的,以后冬至嫁了人,主持中馈的时候连个帐本都看不明白,你让她怎么在夫家立足?以后生了女儿,连个字也不会教孩子写,孩子怎么明理懂事?你就别听外面的人瞎说了。要说规矩,这世上不家谁比嘉南更懂这些。您听嘉南的,一准没错。”
“那好,那好。”李长立刻站在了儿子这边,道,“这件事就请郡主帮着多费心了。这种事我也不懂。”
他们家的西席还是高伏玉帮着请的,只教男孩子。
李谦见事情顺利解决了,也就不在这上面多纠葛,说起回乡祭祖的事:“那边的东西可都收拾好了?”
“这件事你就不管了。”李长青笑道,:“你们过了中秋节就走,争取二十四日之前赶回太原。我们和庄家打擂台那是我们两家的事,却不可因为这件而于百姓黎民于不顾。虽说这次我不会让卫所的人去帮他们疏浚河道,但我们也不能伤及无辜,我准备回去之后帮着他说服那些不愿意缴纳税赋的,争取早日修河工的银子收起来。”
这才是他的父亲。
李谦与有荣焉地道:“爹,这次我要去四川,不能帮您了,您自己可得小心。别做了好事却被人瞒怨一辈子。”
李长青不以然,道:“做是做好事是想让人惦记一辈子,那还做什么好事?”
类似的话题李谦和李长青从前就曾经讨论过好几次,每次他们都不欢而散。
李谦不想和父亲有争执,笑盈盈地应是,没有和父亲争辩。
他们一起去了丁家别院。
丁留亲自站在大门口迎接李氏父子子侄,女眷的马车则一直往内,在垂花前门才停下。
丁夫人领了丁挽在垂花门前等。
何夫人一下马车,丁夫人就挽了她的手,笑道:“可把你们给盼来了。这事得我们家老爷做得不对,哪有当天就给你下帖子的。可他来得太急了,非要给你们下帖子不可,你们看在他这份高兴劲上,就别怪他了。”
“怎么会?”何夫人忙笑道,“可见丁大人是性情中人,能受到丁家的邀请,我们全家都很高兴。”
双方寒暄着,笑着随丁夫人进了内宅。
在外宅的李长青等人也受到了丁大人热情的款待。
李谦不动如山,等着丁夫人把话题引到今天的目的上来。
偏生丁大人谈过了朝廷大佬们轶事,谈过了自己从仕的部分经验,却始终没有提及丁家为什么会选在这里过中秋节,而且两家还坐到了一起赏月。
姜宪就觉得累。
好不容易听到亥正的更声,李家终于和庄家告辞,打道回府。
回到屋里之后,姜宪就对李谦道:“得想办法查查庄家这两年都干了些什么,我总觉得有什么发生了才……”
她非常讨厌这种无力感。
李谦和姜宪同感,派了人去差丁家的事,在正屋里帮着姜宪收拾行李。
姜宪问李谦:“我们从这里去汾阳需要多少时间?”
“大约四、五天的功夫。”李谦笑道。
“那祭祖之后你是快马加鞭地赶回太原,还是和我一起坐马车慢悠悠地回太原?”姜宪的声音里有着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期盼。
☆、第三百七十八章 原来
“当然是和你一起回去。”李谦想也没想地道,“我怎么能把你一个人丢在后面。”
姜宪顿时心花怒放。
李谦看着不由笑着轻轻捏了捏她的鼻子,却被姜宪躲了过去。
他哈哈大笑。
两人一起去给李长青问安。
李长青当然不会为难自己这个非常满意的儿媳妇,说了几句话,就叫他们快点回去:“明天一早就程启去汾阳,路上要走好几天,早点歇了,把精神养好。”
儿子他是不担心的,就是担心儿媳妇。
据说儿媳妇来山西的时候,吃的都是从玉泉山带的水。
他有些发愁地挠了挠头发,觉得这件事还是让儿子去操心去,他不管了。
斜对面丁家,丁氏夫妻则正说着悄悄话。
“这位嘉南郡主看着和气,实则很难相处。我说的十句话里,她半数不作答,剩下的不是敷衍就是推脱,偏生让我一句漏洞也找不着。我从前只当是这位郡主不擅长交际,现在看来,只怕不是不擅长交际而是压根就没有把我们这些人放在眼里,懒得交际应酬。”丁夫人苦笑,“我还是太过大意。觉得她年纪小,做事不可能面面俱到,无意中怠慢了她,让她生心中不满。”话说到这里,她忍不住问丁大人:“真是嘉南郡主在熊大人面前告了状,所以熊大人才会帮她出手整治温鹏的?您说,如果她也到熊大人面前告我们一状,熊大人会不会也站在她那一边?”
“不会的!”丁留想也没想,斩钉截铁地道,“温鹏和我们不一样。他外放之前只是正四品,虽然能力卓越,却也没有能真正进入熊大人的圈子。我在山西布政使上已经呆了六年,不管是政绩还是作用,都比那温鹏强多了。何况熊大人还是我的恩师,又有姐夫帮忙撑着,如果换成是我,恩师是不会出手的。”他说着,语气一顿,继续道,“我说嘉南郡主厉害,是指她对时局的把握。温鹏不是那么好收拾的。何况嘉南郡主是皇亲国戚,士林中人最不愿意打交道,按理说,恩师遇到这里的事退避三舍还来不及,怎么会出手要相帮?实在是汪几道这些日子逼得紧,之前为了江南赋税和开封河工的事恩师已连失两城,如果在皇上大婚的事上再失手,三年一察之后的人员调整只怕恩师就没那么容易把几位师兄都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了。这个时候承恩公请恩师帮忙,恩师当然可以拒绝。可恩师拒绝之后,承恩公肯定会去求汪几道。
“如今承恩公虽然不必太在意,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谁知道曹太后还留着什么后手。而嘉南郡主身后更是站着镇国公。
“我要是没猜错的话,皇上大婚的事,十之八、九会交给恩师来办的。
“姐夫让我们交好郡主,就是想看看这次的是巧合还是郡主有意的算计……”
如果只是巧合,嘉南郡主不足为惧。
可如果是有心算计呢?
丁夫人心中生寒。
她生于官宦世家,从小学的是怎样辅佐丈夫的仕途更顺利,却不是要她和男人去争庙堂之事。
难道宫里出来的女人都这么的彪悍吗?
先有曹太后,后有嘉南郡主……
丁夫人心情复杂,说不出是羡慕多一点还是忌妒多一点。
她忙摇了摇头,赶紧把这种心思压在了心底,服侍着丈夫更衣上床。
远在太原的袁家西边一个僻静的院子里,满头银丝的袁家老安人正襟坐在罗汉床上,四个儿子恭敬地围坐在她的身边,听她问话。
“丁留昨天赶在城门落钥匙的时候赶去了云龙山,”老安人慢慢地道,“今天又和李家的人一起过的中秋节?”
袁大老爷点头,道:“飞鸽传来的话是这么说的。”
老安人皱了皱眉,道:“丁留像个被河水久经冲刷的鹅卵石,滑不溜秋的,李家要是没有他所求的,他决不会这么殷勤地跑过去。可见京里传来的消息是对的,温鹏是被嘉南郡主给扳倒的!”
消息是袁大老爷给的,他早已猜出了答案,倒还没有什么,袁家的另外三位老爷却齐齐惊讶地差点跳了起来。二老爷更是直接道:“娘、大哥,会不会弄错了。郡主就是再尊贵,也是一介女流,没有及笄,她怎么可能影响朝廷官员的任免?”
袁老安人听着重重地“哼”了一声。
袁家三老爷和四老爷想自己的母亲十三岁嫁到袁家,十六岁开始帮父亲看账本,二十岁开始通过父亲掌管本家的生意,就把心中的疑问给咽了下去。
“所以才让你们注意啊!”袁老安人道,“这位嘉南郡主不简单。老大媳妇做得不错,不仅奉了重礼去拜见了嘉南郡主,还亲自定下了给李家的中秋节礼。等过几天三丫头出阁,郡主来,你们一定要上礼待之,郡主不来,老大媳妇就亲自过去给郡主送上宴请回礼,态度势必要恭敬。”
袁家的几位老爷应是。
袁老安人沉吟道:“我记得李家有个庶子,他说了亲没有?若是没有说亲,你看我们家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几位大老爷面面相觑。
袁家是有祖训的,年过四十无子方可纳妾。
因而袁家几乎没有庶子女。就算是有,那也是因为结发之妻生不出来,从来没有发生过哪房嫡庶子嗣都有的。也就是说,袁老安人想拿袁家的嫡女和李家的庶子去婚配。
袁家的几位老爷都不愿意。
袁二老爷干脆地道:“好像没有合适的。”
袁老安人也没有去追究这句话。
在她看来,这个时候提联姻的事还早了点。
虽说她觉得这件事是姜宪干的,可京城却始终没能探听到什么消息。
她此时就更羡慕丁家了。
丁家因是官宦之家,丁留又是两榜进士出身,他们就能比自己更早、更准确地得到消息。
可惜袁家有经商的天分,没有读书的天分,努力了几代,也没有供出几个能在仕途上一展鸿图的读书人来。
两家自认为做得隐密,却没能瞒得过李夫人这个八面玲珑之人。
听说了丁、袁两家的动静,李夫人沉默良久,笑着给姜宪送了封信去。
信到的时候,姜宪刚刚在李家老宅子安顿下来,由李谦领着在李家老宅子里转悠。
☆、第三百七十九章 回归
认真的论起来,这里也不是李家的祖宅。
李家在李长青之前穷得叮当响,除了一幢倒了半边的三间茅草屋,什么也没有。
李家压根儿就没有什么祖宅。
后来李长青在外面当土匪,曾悄悄地拿了些银子回来救济家里的兄长,又因为这些钱来得不正,没敢给多的钱子,李麟的父亲才勉强在原来的台基上盖了幢三间的土坯屋。但随着李长青势大,李长青的身份瞒不住了,李麟和姐姐李雪被接到李长青的身边抚养,李家的这幢三间的土坯屋也倒了。就算之后李长青被招安,李长青也不敢乱来,直到李长青在福建做了三年的总兵,寻思着朝廷不会再和他秋后算账了,他这才派人回到老家,将那三间宅基地左右的房子买了下来,建成了如今前后宽敞,占地三十多亩的“祖宅”。
因而这个祖宅很新。
粉白的墙上画着那些吉祥图案的色彩都很明丽。
李谦不免有些尴尬。
姜宪却觉得这样很好。
“你都不知道,我从前最怕去坤宁宫了。”她和李谦走在绘着蓝绿色图案的抄手游廊里,一面和李谦说着话,一面随手揪下了抄手游廊旁垂柳的叶子拿在手里玩着,“因为从慈宁宫去坤宁宫的时候要经过永寿宫。太宗皇帝的慈安皇后就是在那里停的灵,英宗皇帝的贵妃也是在那里没的,先帝的生母,也就是孝宗皇帝的静妃安氏,在那里住了二十年,孝宗皇帝殡天之后,她就是在那里自缢的,先帝登基之后,就锁了永寿宫,只有几个打扫的太监能进去。你想想,一个宅子好几年不住人,会破败成什么样子?我有一次听宫女说,路过永寿宫的时候,突然从里面窜出了几只老鼠,当时把她们吓得,立刻就尖起来。后来曹太后派了人去打扫永寿宫,那里的老鼠,养得比刚出生的小猫还大。御善房的人说,偷吃东西的肯定就是这帮老鼠。我听了之后有好几年都不敢吃御善房的东西……”
这种事李谦还是第一次听到。
他看着姜宪满脸嫌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