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冷王盛宠:娇妃别离开-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元命人拿来地图,他看了看说:“这里地形崎岖,多有沼泽。若是止步,天色黑下来,将更为危险。传令下去,点起火把,继续向前,如遇沼泽,先遣部队就地搭设浮桥。”
    哨兵走后没多久,就气喘吁吁地折返了回来:“禀报主帅,前方诉沼泽地带都被标示了出来,难走的路段全部搭好了浮桥,孙将军怕其中有诈,不敢贸然前进。”
    赵元听了这样的话,心里暗暗称奇。他命部队就地休息,自己带着贴身卫队来到沼泽前面。
    果然,在浓雾中,前路莫测,可是有几块显眼的木牌立在旁边。木牌上面写有前方沼泽的大小,特性,还标出了绕开这块沼泽的行走路线。赵元看了看牌子上的字,倒吸了一口凉气——此地果然是危机重重,若是像刚才一样草率进去,恐怕难以活着出去。因为这此沼泽里,有定时会吐出瘴气的,有会吐出泥泡的,有如沸水般高温的……真是让神鬼都发愁的地方。
    根据先遣部队的汇报,赵元又来到一块泥质稀薄的沼泽前,这里已搭好了浮桥。他下马仔细观察此桥,见木头切割完整,没有打磨,所用皆是一色的黑铁粗钉,不像是民间工匠的手法。
    他看完后对左右道:“速速带兵退后三里,这些皆是益国军队所制,恐怕会有埋伏!”
    入夜,齐军营地里除了站岗的哨兵外,其余的将领与士兵因连日劳累,都已沉沉入睡。
    赵元带着卫队巡夜过后,正往帅帐走去。远远地,就看见扶越穿着一身银灰色的薄麻长衫,手扶长剑站在帐前,似是有话要禀。
    赵元招手让他进来,扶越入帐后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今日沼泽中布置的一切并不是益国的埋伏。”
    赵元一边卸下盔甲一边说:“何以见得?”
    扶越道:“此地这样凶险,如果益国想设埋伏,不需要作任何标识即可,我军只要一踏入沼泽地带,没有指引肯定会有重大伤亡。他们非要做个标识来诱敌,不是多此一举吗?”
    赵元觉得有道理,但他还是问:“如果这正是他们欲擒故纵的手法呢?”
    扶越答道:“若是别国国君还有要能,可是以益国候来说,却是不可能。益国候一向极为看重钱财,就算是与大齐的战事如火如荼,他的边境都没有关闭,还在不断地运送本国的贷物出去。这里的标识多半是给贸易商人留下的。”
    赵元听了,冷笑一声:“朕所知道的益国候还真是如你所言。不过,如果这是益国候的陷阱呢?”
    “父皇所言极是。”扶越接过话,“可是我军要是被他的这些木牌困住不能前进,将来传出去有损军威。”
    “况且若是他有意这样为之,专门指明了道路,搭好了浮桥,我军却不敢过去,岂不是助涨了他的气焰,对战局极为不利。明日一早,儿臣愿为先锋,为大军探路!”
    赵元有些吃惊地看着他:“儿啊,探路一事极为凶险,你是大齐国的皇族贵胄,怎可轻践性命?”
    扶越拱手说:“儿臣从军以来,办成的哪件事不是凶险中得来的,儿臣相信自己的判断,料定益国候没有时间在这里使诈。而且……”他压低了声音“军中的粮草,也容不得队伍停留了。”
    赵元看了看他,陷入了沉默之中。
    第二日,天蒙蒙亮,扶越带着他的亲兵就出发了。他们骑着战马,不着盔甲,穿着薄衫,腰间挂着佩剑,手里握着长竹竿,腕上缠着攀墙索。这是为了如遇不测时,可用长竹竿施救,或是抛出攀墙索,用其利爪勾住树枝,使人不至于陷落于沼泽之中。
    赵元亲自送扶越出营,两人也无多言,扶越一拱手,赵元轻轻点头,算是告了别。
    看着扶越一行渐渐消失在前面沼泽地的浓雾之中,赵元却没有离去。他一直盯着那团迷雾,若有所思。
    约一个时辰后,浓雾之后的马蹄声响起,扶越的一个亲兵快马加鞭赶了回来,到营门前翻身下马,跪下拜道:“禀报主帅,按标牌指引,扶越已顺利渡过沼泽。所经路线,扶越都派人沿途洒下白石灰作为标识,大军只要按照石灰印迹前进,便可平安到达。”
    听了这话,赵元悬着的心才算放下。

  ☆、220。第220章 刀吼重喜城

过了沼泽,齐军大队伍列阵于益国的重喜城外。赵元策马来到一片高坡上观察,只见重喜城建在一片丘陵之间,城不算大,城墙也只有十丈有余,应该说并不算险要之地,若是强攻并不会遇到太多困难。于是,赵元放心让部队先在空旷地方安营扎寨,养精蓄锐之后再叫阵攻城。
    齐军得了命令后,除了部分在外围警戒的士兵外,大部分将士都拴好战马,放下武器,准备安置帐蓬,埋锅造饭。
    就在这时,赵元下意识地抬头环顾了一下四周,重喜城深灰色的城墙和附近的丘陵都安静的可怕,一个人影都没有,甚至连飞鸟都不掠过,只有茂密的蒿草随山风起伏,发出飒飒的声音……
    多年征战的经验,早已经敏锐了直觉,他仿佛已经闻到了血腥气缓缓飘来……赵元飞快地拿起兵器架上的陌刀,翻身上马,大吼一声:“有埋伏!”
    还不等他进一步布置,只听得隆隆的几声炮响,齐军大营四周的丘陵之后、重喜城墙之上,招展的战旗齐刷刷地竖了起来,片刻之间,漫山遍野,已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将领与士兵,雕翎箭上弦,寒光刃在握,全都虎视眈眈地盯着还没回过神来的齐军。
    扶越此时提着寒月梅花枪来赶过来,护在赵元身侧。他们两个人面色凝重仔细看着周围的敌军。
    这些士兵打的旗号并不相同。重喜城上立着的益国战旗,东面丘陵上站着身着青灰色衣服的鲁国士兵,负责西面包围任务的则是全身墨绿的韩国士兵。而在重喜城与鲁国士兵之间,还有一小股打着紫金相间战旗的小国费国的士兵。粗看一下,韩国与鲁国出兵都在四万以上,益国更不必说,重喜城屯兵五万,只有费国因国小力薄,出了一万士兵。
    这么多的士兵埋伏于重喜城外,不被齐军发觉,可见其间谋划不是一天两天了。赵元与扶越对视一眼,心里都明白沼泽地里的那些标识确实不是益国所使骗术。
    这些牌子实际上是为鲁国、韩国这些士兵准备的,让他们快速平安地到达重喜城外,及时布下天罗网,只等齐军来中这个埋伏。只是当时,他们俩个都没想到这点。
    事已至此,赵元迅速对比了一下敌我兵力,齐军此次出征益国为十万精兵,而对方的人数粗看下来有十三四万,人数上已经占优。敌人以静制动,等候多日,而齐军长途奔袭而来,兵未卸甲,马不解鞍,还没有休息就遇到硬仗,气势上已低了一截。
    再看天时地利,重喜城外虽未有高山险峰,却是湿地纵横,沼泽分布众多,当地人知其深浅,齐军却是难以判断。
    况且,重喜城气候多变,阴雨天居多,有话形容这里是“一日三雨”,这对于北方来的齐军也是大不适应。比了半天,齐军似是一点优势也没有,难道就没有一线生机吗?
    “那也未必!”赵元心里道:“打仗最怕占尽先机与穷途末路。占尽先机看似毫无变数之时,往往就是最大的变数,更易失败,穷途末路看似毫无生机,却能让人破釜沉舟,往往最终逆转。”
    赵元把众将领叫到身边,部署作战安排:“游骑将军沈照与宁远将军左清尘,带兵三万,对付韩国军队,忠武将军沈纲殿后,壮武将军孙奋和宣武将军方台炎带兵四万对付重喜城守军,宣威将军王广陵作侧应,归德郎将孙楚山带兵一万,对付费国军队。”
    “孙楚山出战前不要暴露作战目标,只是装作沈照与左清尘的后应出现,待到离费国军队五十丈内再发动进攻。留五千精兵于大营之中,备好钻天驽,由扶越统一指挥。”
    “还有一万五千士兵,由朕统领主攻鲁国军队。切记此役不能乘胜追击,只要将最多的士兵带出包围圈既可。”
    他话音刚落,扶越就出列抱拳道:“主帅只带一万五千人应对鲁国四万大军,只怕对您不利,末将请令率兵前去,您在营中指挥便可。”
    众将听了,也纷纷上前力劝赵元,九五至尊不可身处险境。
    赵元听罢,摆摆手道:“大敌当前,如何应对,只有合适不合适,没有身份高低。众将之中,只有朕用陌刀,朕仔细看过,破鲁国军队,非用陌刀阵不可。你等若为朕考虑,只当奋勇杀敌,便可缓解这一方的压力。”
    言毕,赵元便一马当先,带着一万五千精兵,往鲁国士兵所在方向冲去。
    众将紧随其后,按照军令行事。
    先说东边一线的沈照与左清尘,他们率兵一动身,韩国的军队就已查觉,马上列好阵队,举起武器,快速集结,在首将的带领下向齐军杀来。
    齐军以武器占优,并不怯阵,怒吼着迎着敌军而去。双方迅速混战在一起,此时沈照与左清尘才发现,他们小看了韩国士兵的实力。
    齐军武器十分锋利,同样是刀,双方兵刃相碰,两三下之后,韩国士兵的兵刃就要被崩出口子,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敌军都会大惊失色,进而忧惧担心,战斗力大打折扣。
    可这次不同,这些韩国士兵似乎根本不在意这些,拿着破了刃的刀气势上毫不逊色,倒让齐军一时间有些慌乱了。
    沈照迅速冲到前面,稳定了军心,左清尘策马赶路过来,一边与他并肩厮杀,一边说:“快看这些兵身后!”
    沈照按他说的去看,只见每个韩国士兵身后,都用红线绣了一团复杂的标记,像是咒符之类的东西。“怪不得不怕死,这一定是韩国军人护身符!”沈照心里尽管了然,但还是觉得有些棘手,护身符这种东西在战场上肯定是没什么用的,可是如果只要信了,便会出现令人意外的效果,比如这些士兵在短时间内不怕死,有时候甚至不知道疼痛,一旦碰到这样的对手,谁都会头大。

  ☆、221。第221章 利刃疯牛阵

“看来正面厮杀不是上策,必须想办法分散对方密集的兵力。”沈照心中已有些眉目了,他冲左清尘一使眼色,忽然拨转马头,带着部分齐军向北面冲去。左清尘心中也在想着应对的主意,看见沈照的举动与自己心中所想不谋而合,便非常默契地带着另一部分齐军向东南冲去。
    一时间,两人相背而行,引得追赶他们的韩国士兵一分为二,原本如铁桶一般的防线,稀薄了起来。
    韩国主将一见这情况就知是大齐将领的诡计,着急号令士兵不要去追只要护住当前阵线便可。沈照与左清尘看到对方没有上当,便回马率兵从背后冲杀,韩国士兵无法,只能迎战,可一迎上去,这两人又拨马而走。这样几次下来,鲁国的阵线还是无可奈何地被拉长了,局部的防守不可必免地薄弱起来。
    瞅着这个当口,作为后应的忠武将军沈纲适时地出场了。他率领齐军直冲韩国阵线的正中心,一见中间受攻击,两旁的士兵想要回防,却被沈照与左清尘死死缠住,难以及时撤退,阵形凌乱起来,很快齐军就处于上风。
    孙楚山一直按赵元的部署隐在沈纲之后,见这边已获优势,便招呼士兵慢慢往前靠近,在韩国兵将自顾不暇的时候,快速经过这一阵营,直奔费国列队而去。
    一直以神速著称的孙楚山骑着一匹黄色白斑点的战马,他用鞭子猛抽了几下马屁股,这马长嘶一声,四蹄腾跃,如闪电一般冲到了还没反应过来的费国兵将面前。
    费国是夹在韩国与益国之间的一个面积极小的国家,平日里就多受这两国的排挤,国力羸弱,士兵武器落后,又疏于操练,战斗力与齐军差了不止一两个档次。
    只是由于益国与韩国都不愿对方取得费国,平日里一方如果对费国动手,那另一方必定会出兵相救,这样才使费国勉强没有被灭国。
    此次出兵重喜城,费国也是被逼出奈,强拉了来的,费国士兵无心恋战。刚才韩国军队的防线被齐军冲得七零八落时,费军本想上前相助,怎奈左清尘太过勇猛,根本无法靠近。在这种情况下,费军只能退回自己的阵线上,这厢还未站稳,孙楚山率军就冲了过来。
    他使着一对百斤重的铜纽大锺,战马所到之处,双锺上下纷飞,费国士兵有的应声倒地,有的被甩了出去,筋骨俱裂,场面十分骇人,再加上齐军士兵举着砍刀跟在后面,左右劈杀,使费军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费军首将见此情景,心道:“本来就是来凑数的,怎能真的拼命?”于是赶紧下令速速后退,鲁国,费国,益国与韩国四军组成的包围圈,瞬间脱了节。
    还没容孙楚山松口气,就见西南方向尘烟滚滚,密集又沉重的声音伴着轻微的阵颤从地面上传来。他
    放眼望去,见齐军最西端的队形已经开始混乱,伴着惨叫声士兵们正在拼命地往回逃,可是在奔跑当中似乎有人在不断摔倒,却极少见人能重新站起来。
    孙楚山虽不知西面敌人具体放了什么利害的武器,却能推断此物移动快速,冲击力大,不能正面迎敌。他大声命令左右:“速速闪到两边,让出中间的道路!”
    齐军听令后双双向两边躲去,中间的路还未全部让开之时,敌军的秘密武器就已冲到近前。原来是百余头南方常见的水牛,两角被绑上利刃狂奔过来。
    益国军人为了让水牛冲击力更大,每头牛屁股上都刺了一支锐箭。箭在皮肉之中,疼得水牛左右乱蹦,想把箭甩出去,可它们怎知这箭上都有倒钩,进去容易出来难。
    任凭水牛如何挣扎,终是取不出箭,反而增加疼痛,备受折磨的水牛一会功夫就双目充血,呵气如斗,行动癫狂,此时再将它们放出来,便是一门心意往前扎,根本不知道回头。
    齐军的武器虽然厉害,但面对飞奔而来的水牛群,却也没法阻挡。有手疾眼快的齐军,用刀劈向水牛,可是怎奈水牛皮糙肉厚,如同劈在石头上,自己却被水牛的惯性冲撞得翻到了旁边。
    益国的水牛军出乎了齐军的预料,之前没听过传闻,战前细作也没传回这方面的情报,看来益国是处心积虑保守这一秘密,要给齐军当头一棒。
    孙奋见重喜城门大开放出这一群头顶利刃的发疯水牛,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只能下令躲闪。后面的章台炎急令士兵取来绊马索,想要栏住水牛军。齐军手忙脚乱拿来绊马索,有的刚扯开,有的还没扯开,那水牛就已到眼前,有的水牛被绊马索勒得摔倒,有的则径直冲了过去。摔倒的牛还没起来,后面的水牛又到,前后相踏,混乱了起来。前面一乱,后面的水牛军没了方向,四散奔逃起来。
    原本面对直线向前的水牛军,齐军还可以向两边闪开以躲避,现在水牛在队伍中四处乱跑,齐军根本无处可躲,队列一下子没有章法。
    宣威将军王广陵在后面一看,刀砍,砍不动,拉弓搭箭,这些牛又跑得太快,没法瞄准,绊马索作用也不大。这样下去队伍定会乱作一团,益国之所以让水牛军冲在前面,定是怕他们的军队与齐军正面厮杀占不到便宜,就想出了这招。可见,益国军队正在重喜城中伺机而动,想趁齐军大乱之际,将他们一举歼灭。
    在马背上急得跳脚的王广陵看到有的士兵背着火把,想起因为连日行军,干粮火把之类的东西还未放下。
    “水牛就是再厉害,也不能没有牲畜的天性吧!”想到这,他让士兵把火把取下来,赶快点上,举着火把拦住水牛的去路。
    果然,癫狂的水牛群并没有真疯,见到火终是害怕,绕了过去。
    王广陵见这招有效,喜出望外,命士兵拿着火把,挨在一起,形成一道人墙挡住水牛群的路,如果它们折返,就在后面哄赶,把水牛群往重喜城门口赶。

  ☆、222。第222章 马上横陌刀

在重重火把的近逼下,水牛群真的返身往城门方向跑去,站在前面的孙奋怕敌人会放箭或落下滚石,下令齐军不得过于靠近城楼。
    齐军就站在原地用尽全力把火把往水牛群里扔,火把如流星一般落了下来,断了水牛群的后路,水牛们无法只能往前,到了城门口,竞相用头使劲抵门,发出震耳欲聋的咣咣声。
    城楼上的益国守将看到这一幕,想开门把水牛放进来,可旁边有人进言:“将军不可,若是此时开门,齐军趁乱跟进来怎么办?”
    可是这么多水牛聚在城门口撞门,难保城门过一阵子不会受损,到时齐军攻城岂不是更加方便?
    想到这他命弓箭手上前,对着城下密集放箭,令齐军不能靠前,趁这个空档将水牛放进城来。
    孙奋、方台炎见重喜城上箭雨如瀑落下,急令队伍后退。
    益国士兵打开城门,放入水牛群。由于水牛军的冲击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益国守将见齐军损失不大,估算此时出城,胜算不高,于是便紧闭城门,严守不出。
    重喜城西面丘岭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