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冷王盛宠:娇妃别离开-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掌事太监听了,表情犹豫了一下,终是没有松口。
随纨与饮绿在旁看不过去,上前与宗庙的掌事太监理论:“敛妃娘娘话都说到个份上了,你还不通融,真是不知好歹,你还知道尊卑之分吗?”
掌事太监不慌不忙地说:“宗庙本是宫中重地,礼法森严,老奴也是迫不得已。敛妃娘娘知书通理,厚待宫人,我等都有耳闻,今日之事完全是按礼行事,还请娘娘莫要怪罪。”
允央见再辩也无益,便说:“那请公公收下本宫带来的祭礼,供奉到祖宗面前。”她话音一落,刘福全便捧着锦盒走上前,他脸上表情冷冷的,来到掌事太监面前将锦盒往他怀里一递,眼皮都没抬,递完转身就走,一句话都没有。
宗庙的掌事太监万没想到,竟然是刘福全捧着祭礼前来,刘福全在宦官之中官位最高,离圣上最近,他能前来,此事并不简单。
掌事太监心里盘算着,面前这两个人,一位是荣宠正盛的敛妃娘娘,一位是三品的监门将军,今日自己将这两人全拦在门外,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他马上换了一副嘴脸,笑着迎到允央面前:“娘娘,老奴掂量着这锦盒颇有份量,想来娘娘一路前来甚为不易,宗庙中的各位先圣若是知道,也会感怀于娘娘的诚意。老奴愿为娘娘拂尘,先圣可以亲自感知娘娘的心意。”言罢,命人将宗庙大门打开,恭敬地立到一旁。
允央也不理他,由众宫人陪着径直走了进去。
到了内堂之外,允央扭头道:“堂内乃是供奉先祖之地,人多恐扰清静,石头捧着贡品与本宫进去,其余人都在此地等候。”
众人听罢,皆依命留在了殿外。
进了殿,允央命石头将殿门关上,她先磕头行礼,安静叩拜,行礼过后,起身仔细打量起梁上写有神秘白色文字的粉墙。
这回乍看起来与上回并没有不同,还是那句:“宝贝在映水兰香。”
多看了几回,并没有其他新发现。尽管如此,允央却总觉得哪里看起来不对,她双眉微蹙,心里说:“这些字今日看来如此别扭,问题出在哪呢?”
☆、214。第214章 玉沈照扬名
“问题出在哪呢?”赵元心里冒出了一句。
夜半寅时,月黑风高,在两座石山之间狭长的峡谷地带,在出征韩国的半途中,赵元接到卫国重镇闭崖发生叛乱的消息,而且叛军声势凶猛,击败并招降了大齐国留官守将领万俟津,几日之内已连夺周边三座城池,正在向复罗城进发,如果复罗城失守,叛军将很快追赶上来,使齐军腹背受敌。
赵元并没有下令让军队止步,还有一会就要穿过峡谷,按照计划,部队将在一片平缓的山坡上稍作休整,而他必须在这之前制订出周密的对策。
让他意外的是万俟津的降敌,万俟津是朝中老臣,久经沙场,一向以稳健著称,这也是为什么赵元能派他留守卫国的原因。而这次他却一战便降,实在不符合常理。
赵元转念一想,万俟一族原是先帝的家奴,后来因在战场上作风刚猛凌厉而封为将军,因此万俟一家与先帝宗族交情匪浅,他反常的举动,难保不是太傅的授意。
事已至此,必须派得力战将返回卫国剿灭叛军。现在营中实战经验丰富的将军不少,但是与万俟津同朝多年,路数恐多被他摸透,派出去胜算不很大,况且与韩国的战事也近在眼前。
韩国虽然面积在三大柱国中不算最大,而且地势也平坦,但是由于其盛产丝绸与铁矿,国力最富庶。为了方便丝绸与铁矿石的运输,韩国开凿了周严渠,贯通卫国、淮阳府和周边一些小国,并且把持着周严渠上的交通枢纽。
可以说,若是韩国段的周严渠通畅则南方诸国水运皆通畅,若韩国段的周严渠中断,则南方诸国的水运将陷入瘫痪,所以必须拿下韩国,实际控制住周严渠,这也少不了得力战将在营中待命。斟酌之后,赵元想到了营中有两位第一次以从五品武将身份随军出征的小将。
部队走出峡谷后,赵元下令士兵停在原地短时间休整。他也翻身下马,走到山坡高处的一快石头边坐了下来,命人将沈照与左清尘叫到身边。
沈照与左清尘都是刚及弱冠的年纪,沈照是世家子弟出身,身材魁伟,虎背猿臂,机敏聪慧。左清尘则家境贫寒,因中武举人而入伍当兵,在军队中因严谨审慎受到器重得以提升。
赵元见到他们,将闭崖城叛乱的事简单说了一下,问他们俩个哪个愿意带兵去卫国平叛,增援复罗城。
两人都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思考了片刻,左清尘本想请命,但还是不及沈照反应迅速,他话还没出口,沈照已经上前了一步道:“臣愿意带兵前往!”
赵元看着他们两个的举止神情,心中已经有数,便对沈照说:“那就请沈将军即刻点兵出发吧!切记要速战速决,快速归队!”
沈照道:“臣记下了!”
沈照领命连夜带兵赶往复罗城增援。为了加快速度,他没有走官道,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快的山路,在行进了一半的时候,有探马前来报告,说不远处发现有军队移动。沈照立即让部队停下,隐蔽起来,自己带人走到高处观察。
果然,在不远处的平原上,有拿着火把的队伍在蜿蜒前行,沈照派机灵的探子悄悄贴过去。
一会功夫,他们回来说,是卫国的叛军正在往复罗城进发。沈照心想:“这定是叛军想要偷袭复罗城,所以才连夜赶路。这个时间再去通知复罗城守将已经来不及了,看来我必须在此地将敌人阻击。”
想到这,他叫来向导,问他叛军若要去复罗城可要经过什么险峻的地方?向导说,前面三十里有一条干涸的山涧,名曰灵虫沟,长约二十里,两面皆是峭壁,涧中全是乱石。
这条山涧是双喇叭口的形状,就是说入口宽,中间最窄,出口又渐宽。沈照一听,心道:“天助我今夜扬名立万!”
他将随行的几位副将叫到身边,将心中的计划告知他们,并且安排他们各司其职。
一切布置妥当后,沈照下令士兵将身上的负重丢弃,只带武器,快步前行,务必抢在叛军之前到达灵虫沟。
卫国的叛军将领包淮正带着三万士兵摸黑前行。
今夜他与主将范秋迟商量好了,他先绕到复罗城后埋伏,明日一早范秋迟带兵从正面进攻,待齐军兵力集中于前面时,他再突然发起袭击定能一举拿下复罗城。
这一路走来,他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情况,很顺利,直到接近灵虫沟。
离灵虫沟有两三里地时,有探马说前面有火把与马蹄声,似有齐军埋伏。包淮大惊:“难道说复罗城的守军已经得到消息,在此阻截我吗?”但转念一想,“不会,复罗城中守军只有两万,守城还危险,怎敢贸然出击?到底什么情况,一定要靠近了瞧瞧?”
想好后,他点出一队精兵,皆着夜行衣,压低了战马的速度,悄无声息地向灵虫沟靠过去。
离灵虫沟不到一里地时,这队精兵皆下马躲进密林中。包淮拨开茂密的杂草看到前方不远处有几千齐军士兵在原地休息,两个穿着柳叶明光甲将领正在争执。
由于距离远听不真切,断断续续有几句传到了包淮的耳朵里,一个说:“这条路是地图标记的,怎会有错……?”另一个反驳道:“地图是死的,向导说这条路越走越远,这样下去怎么把粮草在天亮前送进城去?”
“无妨,你听我的就是了?”
“听你的若是误了事,你我如何向圣上交待?”
……
包照一听,喜上眉捎:“这是齐军送粮草的部队,深夜走错了路,本应入复罗城正门的,如今却绕到了这里。我们还没攻复罗城,就先断了他们的粮草,也算头功一件。”
他马上把副将叫到身边,命他快速通知后面的队伍跟过来,包抄正在休息的齐军,以他们三万的人马消灭这几千齐军只是片刻之间的事。
☆、215。第215章 夜半烟尘飞
过了一会,正在休息的齐军听到有异常的声音传来,都警觉地站起来,翻身上马握紧手中的兵器。
还未等他们看清敌人从哪里来,就听到有的众多弓箭手出列整齐的脚步声,接着就有搭弓拉弦之声传来,沈照大喊:“有埋伏!快往沟里退,保护粮草辎重!”言罢拨转马头,拼了命地往灵虫沟里奔去,齐军士兵跟在主将后面,兵器全都扔了,只顾得抱头逃命。
虽然有弓箭手铺天盖地的放箭,但是由于此地怪石林立,射出的箭多被遮挡,加上天黑难以看清目标,所以没有几个齐军被射中,大部分都顺利地逃进灵虫沟里了。
包淮见了气得牙痒痒,大喊:“追过去,别让他们跑了!”
旁边的副将劝道:“将军,此地重崖险峻,易守难攻,我们莫要中了齐军的埋伏!”
包淮刚才听到魏将喊“粮草辎重”,心里仿佛被猫抓了一下,他原本以为只是粮草没想到还有辎重,齐国兵器天下第一,若是能缴获一些,攻城掠地时便如虎添翼。
想到这里,他哪里听得进副将的话,只管说:“不必多虑,这个灵虫沟只有中间窄,出口入口都很宽敞,如有埋伏退出来便可。”
包淮带兵进入灵虫沟,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小心翼翼,放慢脚步,随时准备撤退。
怎奈这灵虫沟里太过昏暗,什么也看不清,只听到齐军在前面大声叫喊:“我们人少,粮草辎重拿不了就留下,逃出去要紧!”接着就听着前面有人马混乱奔跑,加杂着木制车轮滚动的吱扭声。
一听说粮草辎重都被齐军留下来了,包淮眼睛就开始充血了,他命令部队火速前进,都将火把点起来,把周围照亮,看齐军把运粮车藏到哪里了。
齐军等的就是这个机会,本来在深夜的灵虫沟里,黑呼呼一片,敌我如何分得清楚?叛军把火把一点,这下两方阵营位置立现。
顿时,灵虫沟旁边的石山上,战鼓擂擂而起,齐军五人一队,站满了悬崖两边,指挥官一声令下,士兵们把刚才准备好的擂木与巨石扔向亮火把的一方。
一时间叛军队伍中惨叫声音四起,队伍乱作一团。
包淮知道中计,下令队伍迅速后撤,可是齐军怎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齐军用干草与树枝把出口堵住,见叛军想撤走,齐军立即将干草点燃,灵虫沟很快就变得烟雾缭绕。
离出口近的叛军被烟焰迷目,看不清目标,以为是齐军守在出口用烟雾作掩护,藏起身形,于是叛军将领下令向出口放箭,期望能射杀守住沟口的齐军,方便逃走。
齐军此时早就躲了起来,叛军隔着烟雾对巨大的干草树枝堆乱发驽箭,直至箭尽。叛军见前方没了动静,以为齐军已中箭而亡,放了心,大胆往沟口冲过去。
齐军听得里面如雨点般的箭停了下来,知道叛军准备进攻了,便从身后取出大弓,拉弓搭箭,以其人之道还至其身。
叛军飞奔往外冲,怎知一片利箭铺天盖地而来,冲在前面的士兵纷纷中箭倒下,后面的看到情况不妙急转身往回跑。
可事情发生的太突然,前面的往后撤,后面的不知所以还在往前冲,首尾惊乱,自相践踏,死伤者无数。就连包淮也被乱军撞下马来,让奔跑的人群踩踏至死……
战斗大约进行了两个时辰,叛军几乎被消灭殆尽,只有百余人冲出包围,逃了出去。沈照站在灵虫沟口,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下令让副将带一队人马去追,但不并捉住他们,只要弄出动静,让他们跑得快点就行了。因为,他还需要这些人去叛军大营报告这次大败的消息。
天已渐渐亮起来,沈照带领士兵打扫了战场,清点了缴获的物资,带着这些东西心满意足地回营复命去了。
话说叛军主将范秋迟到了复罗城正门,还没列好队,就看到一队浑身是血的骑兵跑了过来,他们见到范秋迟将昨夜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通。范秋迟听罢,脸色煞白,眼前一黑,差点昏过去。旁边人赶紧扶住他,他回过神的第一句就是:“快,快,撤回闭崖城!”
回到闭崖城,范秋迟下令关紧城门,重兵坚守在外城,防止齐军突然袭击。自己带着随从快马加鞭回到府邸,一进大厅,盔甲还没脱就瘫倒在了椅子上,心里说:“完了,完了,命不久矣……”
主将就如此低迷,下属更不必说,一个个垂头丧气,萎靡不振。
范秋迟本就心烦,左右看看,见士兵全是这个样子,气更是不打一处来,一拍桌子:“混账东西,老子养你们就是看这些哭丧脸吗?”他越骂部下越怕,精神头也愈加萎蔫,他见了气得大吼:“再这样,拉你们出去祭旗!”
就在这时,旁边有人站了出来,一拱手:“将军莫急,我有一计可解此时之困!”
范秋迟一听,转过头来道:“万俟老将军请讲!”
万俟津说道:“包淮全军覆没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全军士气受了重挫,长此以往,纵然齐军没有攻打过来,我们内部也将分崩离析。”
这个结果,范秋迟怎会不知,他眉头皱得更紧了。
万俟津见他没有说话,便凑到跟前说:“将军不如这样……”言罢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范秋迟的脸色瞬间放晴,但很快阴云再次压来,他回头说道:“这样恐损军威吧?”
见他下不了决心,万俟津道:“在这命悬一线之时,只能用非常手段了。”
听了这话,范秋迟也就无所顾忌了,他对左右道:“传令下去,起兵以来,众将士舍生忘死,特准驻守城池的官兵在城中各取所需,不分官阶大小,多拿多得!”
范秋迟治军还算严谨,占领了四座城池后与当城百姓相处融洽,这也是他的势力能迅速壮大的原因之一。
☆、216。第216章 六宣河急涌
万俟津接到了太傅的密令,要他务必给赵元制造麻烦,于是就向范秋迟献了这个让士兵烧杀抢掠的馊主意,可是范秋迟并不知内情,还以为万俟津的话是金玉良言,便下了让众人难以理解的命令。
此军令一下,原本是整齐端正的士兵,一下子全成了急红眼的地痞流氓,提着刀冲入百姓的院落,翻箱倒柜找到细软两话不说就抢走,更不用说金银钱财了,城中百姓哭天抢地,哀鸣遍布。
这样劫掠了三天,叛军果然士气大振,个个如同闻到血腥气的豺狼,见谁都想咬一口。只是这兽性一开,四座如废墟一般的城池已满足不了他们,他们把眼光投向了富贾一方的复罗城,想去那里继续烧杀抢掠,搜刮勒索。
叛军再次出兵复罗城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魏营,赵元对于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所耳闻,因而更觉事态严重,急令沈照与左清尘入帅帐。
赵元见二人立在眼前,对左清尘道:“你带领精兵即刻出发阻击叛军,令其难以靠近复罗城。沈将军曾大败叛军,你在出发前要与他共同商议对敌良策。”言罢便让他们立即出帐点兵。
两人领命而去。见他们走了,赵元把心腹叫到身边,从怀中取出一只纯金打造的老鹰放进心腹手里道:“快去把他们给朕调到复罗城外待命。”
出了帅营,沈照与左清尘并肩而行,两人都默默无语。
沈照有些失落地皱着眉头想:“我既有剿寇的经验,为何不派我前去,灵虫沟一役自问打得干脆漂亮,难道圣上对我的战绩有所不满吗?”想到这原本意气风发好几天的沈照登时冷静了不少。
且说范秋迟这边,吸取了包淮上次惨败的教训,他没有走偏僻的近路,而是在平坦的官道上快速前进。
左清尘带兵急速追赶,与叛军在离复罗城一百里地的芦甸短兵相接。
一方是急着拦住去路,让其不能顺利前行,一方是急着去抢掠,要是挡了他们的财路,便是见人杀人见佛杀佛。于是,话不多说,双方厮杀到了一处。
刚开始,齐军借着兵器锋利与人数占优略处上风,叛军在齐军的强势压制下渐渐后退。此时左清尘为求保险,下令士兵不必紧逼,只要让叛军难以接近复罗城便可。
可这叛军怎会乖乖听话,这边一松劲,叛军立即就反扑了过来。齐军列队整齐,颇有阵势,左清尘带兵又很沉稳,少有冒进,因而叛军反攻了几回也没占得什么便宜。
眼见到嘴的肥肉就要泡汤,不光是叛军士兵,这几天抢疯了的范秋迟更是如此,他一面望着复罗城方向却冲不过去,恨得牙根痒痒,一面又因战线无法向前推进而心急火燎。
这时,他想起与齐军平行的不远处就是六宣河,此时正值雨季,六宣河河水暴涨,百姓加高了堤坝以防河水漫溢。再看齐军所处的地势正地芦甸最为低洼之处,于是范秋迟便让一队士兵偷溜过去,凿开河堤。
原本一队统一行动的士兵忽然向河堤方向移动,应该很容易被发现,可是田野中的葱茏茂盛的庄稼掩护了叛军。这队人竟然在齐军毫无觉察的情况下,靠到了河堤附近,他们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