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思美人[金榜]-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曾背着大王!”阡陌皱眉,望着他,“大王,我不过想自己做些事,都是我的事,与人无害,何错之有?”

    话才说完,突然,“砰”一声,她面前的案台被踢翻,东西散了一地。

    阡陌吓一跳。

    “你向伍举借债便是错!”楚王怒气腾腾,面色铁青,“林阡陌!你有难处不会来寻寡人么?寡人的用处连伍举也比不上么?你将寡人置于何地!”

    阡陌只觉不可理喻,亦是怒起:“我为何不可找伍大夫?我与大王说,大王可会答应?”

    “你要拿逆旅做甚!”楚王暴跳,“林阡陌,你要屋宅,寡人给不了么?你要钱财,寡人给不了么?!”

    “大王就是这般想法我才不敢找大王!我说过不想依靠大王,我要自食其力!”

    “砰!”

    又是一声摔东西的声音,似乎是个铜器。

    殿外的寺人一阵心惊。

    未几,楚王的怒吼传出来,“林阡陌!你自食什么其力!寡人已经让你去了官署,你还想如何?!”

    寺人们面面相觑,大气不敢出。

    “大王会杀了她么?”一人小声问。

    “别胡说!”寺人渠瞪他一眼,那人忙噤声。

    寺人渠再瞅向那透着光的殿门,心里却也紧张得快要跳出来,急得几乎要哭,莫要再顶撞了,莫要再吵了!

    楚王吼完之后,阡陌没有再说话。

    她望着他,惊恐的双目里满是水光。

    楚王额角还跳着,瞪着她,过了会,咬牙道,“我问你,今日若我不曾在遇到,你便会对我瞒下去,是么?”

    阡陌想反驳些什么,眼泪却不争气地涌了出来。她倔强地擦擦眼泪,转开头。

    “也不知中了你哪般邪术!”楚王恨恨地骂了一句,转身冲冲走了出去。

    “砰!”又是一声,殿门被用力摔上,弹回来,吱呀招摇。

    阡陌望着那边,又气又委屈。

    她再抹了一把眼泪,却无法止住,少顷,把头埋下,无助地痛哭起来。

    *****

    秋风夹着雨,一夜之间扫荡了整个郢都,雷声隆隆,着实吓人。

    这一次,高阳宫的风波闹得有点大。

    众目睽睽,楚王从闹市中带着一个女子回宫,流言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得沸沸扬扬。

    “这么说,那位女史,触怒了大王?”延年宫里,穆夫人问。

    寺人录道:“正是。大王将她关到了宵宫之中,不许她外出一步。”

    “宵宫?”穆夫人讶然。宵宫是高阳宫附近的一处小宫室,乃穆王时所建,多年无人居住。

    “正是。”寺人录道,“似乎正待发落。”

    穆夫人微微颔首。

    一位来拜见穆夫人的贵妇道:“一个工妾,大王许她入官署,已是厚爱,却偏偏到市井去惹是生非,也不知所图何事。”

    郑姬在旁边,刚刚切好一盘梨,为穆夫人呈上。

    穆夫人取一块尝了尝,只觉沁凉合意。

    她看看郑姬,笑了笑,道,“正是,女子还是温柔恭顺些,方为正道。”

    郑姬一怔,忙低下头,赧然微笑。

    *****

    楚王接连几日都气色不好,无论上朝下朝,皆是冷面示人。

    大臣们都或多或少听到了些传闻,心照不宣。

    下朝的时候,苏从听到有人叫他,回头,却见是子贝。

    “伯予。”子贝走过来,一脸担忧,“大王这是怎么了?”

    苏从道:“你常陪伴大王,该问你才是。”

    子贝看看周围,压低声音,“我听闻,此事与仲擎有关?这么多天也不见他,是不是……”

    “仲擎在家,我昨日还见过他。”苏从想到伍举那副郁郁寡欢的模样,苦笑摇头,“其余我也不知。”

    子贝叹口气:“伯予,你可觉得,大王近来甚是脾气不定?吃块小食也会发怒……”

    “嗯?”苏从不解。

    子贝却道:“你不是能谏么?大王听你的,你劝两句。”

    苏从哂然,想想这几人,自己都颇感头痛。

    “劝不得。”他叹口气,缓缓道,“我只劝得国事,若于心事,无能为力。”说罢,拍拍一脸的愣怔子贝肩头,自顾而去。

    楚王散朝之后,没有留人议事,径自回宫。

    登车前,寺人渠走过来,向楚王行礼。

    楚王看他一眼:“如何?”

    寺人渠道:“宵宫方才来人告知,那边安好。”

    楚王“嗯”一声,径自登车。

    侍从脚步齐整,车轮轧在宫道上,辚辚作响。

    楚王坐在车舆上,目光瞅向车盖之外。被雨洗过的天空,太阳愈加热烈,让人气躁。

    不管他如何不愿意想起,那日的争吵仍然会被勾起。

    “……我不过想自己做些事,都是我的事,与人无害,何错之有?”

    “……大王就是这般想法我才不敢找大王!”

    手在车厢上捶了一下。

    御士惊了惊,忙回头,“大王……”

    “驾车。”楚王冷冷道。

    安好,安好。

    再想起寺人渠的话,火气又在心中烧着,楚王忿忿,他每日吃不好睡不好,她倒是安好。

    没良心的!

    楚王一路窝着火,车马走过一处路口时,他却忍不住朝岔道望去。

    高墙深深,屋檐参差层叠,虽然努力想忽视,他的目光还是留在宵宫的方向上。

    “去宵宫。”他忽而道。

    御士没有听清楚,诧异地回头。

    “司会府。”楚王看他一眼,颇有些不耐烦。

    御士答应着,连忙调转方向。

    宵宫地处偏僻,这般时辰,道路很空,只偶尔有寺人路过,见到楚王的车驾,先是愕然,随即行礼。楚王目不斜视,只望着前方。可将要到宵宫之前的时候,一辆马车忽而从前方的岔道中驰出,御士忙缓下来。

    楚王看去,却见那车上的人,正是伍举,面色不由地一变。

    那马车在王前停下,他下车来,立在楚王面前,向他一礼,“拜见大王。”

    楚王目光复杂,坐在车上看着他,按捺着心中的不快,扶轼还礼。

    伍举道,“臣方才见大王一路往此处,只得追赶,以致冲扰王驾,还请大王恕罪。”

    楚王淡淡道:“何事。”

    伍举望着他:“大王若见女史,臣有一言。”

    楚王额角跳了一下,冷着脸,没答话。

    伍举缓缓道,“大王所怒,乃女史求助于臣,此事,臣与女史皆是无愧。”

    楚王心中冷哼,转开头。

    “大王对女史确恩宠有加,但大王可能想过,若大王只想要人,女史早已入了后宫,可大王并未强留。”伍举看着楚王,“大王所求着,是女史真心所向。如此,大王又可曾想过,她心中所求为何?”

    楚王的心似被触了一下,目光微动。

    “……你有万乘之尊,陪伴你身边,死后与你同穴的,与你名留史册的,是你的夫人……”

    “……我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是……”

    “大王可还记得当初,女史为工妾时,大王曾有意将女史赐予臣?”伍举最后道,字字清晰,“若大王做不到,还请大王践行当初之言,臣得女史,必予其所求,无论其出身,待以正室,使其无后顾之忧。”

    楚王愣住,登时怒气冲顶,指着他,“伍举!你莫以为寡人不敢杀你!”

    伍举却毫无畏惧之色,目光明亮,“臣生死皆由大王,悉听发落。”说罢,端正一礼,转身而去。

    驭者扬鞭,伍举乘着车,未几,消失在宫道的那头,只余微尘。

    “大王……”从人见楚王定定不动,出声提醒。

    少顷,楚王转回头来,目光沉得吓人。

    *****

    楚王最终没有进宵宫。

    太阳晒在高阳宫巨大的屋顶上,楚王走下了车,推开过来服侍的小臣符,一言不发地走进宫门。

    小臣符错愕不已,看向寺人渠。

    寺人渠没说话,对他摇摇头。

    楚王登阶上殿,忽而听到些敲敲打打的声音,望去,只见几个仆隶模样的人正负着筐往偏殿那边去,还有些人正在修理偏殿的门。

    见他驻步,小臣符忙道,“大王,偏殿门上铜辖折损,刚刚铸好,正好屋顶也有些漏,一并修葺……”

    楚王想起来,那正是前两日关着阡陌的地方,门是被他摔坏的。

    “修什么!吵死人。”楚王丢下这句话,穿过回廊,走进寝殿里。

    寺人们被唬得愈加小心,跟随他进去。楚王嫌弃更衣的寺人笨手笨脚,不耐烦地推开,自己扯了衣带,将外袍扔在案上。

    心浮气躁,他拿起一杯水,仰头灌下。

    “……臣得女史,必予其所求,无论其出身,待以正室,使其无后顾之忧……”

    心像被什么狠狠戳中,楚王突然将水杯摔在地上。

    旁边的寺人连忙伏跪在地。

    楚王没好气,将他们都赶走。那股火气仍然在心里冲撞,无论如何发不出去,楚王一个人在殿中,把案台器物都砸了一遍,觉得疲惫又气恼,最后,倚在几上,闭起眼睛。

    都杀了好了!心里恨恨地想。

    但随即,浮起了阡陌那张脸,望着他,害怕又失望。

    心里卡着一根刺,又硬又尖,让他的心在疼,摸不到,却让他备受煎熬。

    他躺了一会,寺人忽而来禀报,说穆夫人来了。

    楚王诧异地睁开眼,整了整心情,起身穿了衣。还未出门,穆夫人却已经来到。

    她看到殿内的狼藉,皱起眉头。

    “一个工妾,何至于此?”她气恼道,“大王是一国之君,身系社稷,岂可轻易为他人扰乱心智,言行无状!若说大王停宴罢乐,是为奋起图治,如今这般又是为何?竟昏聩至此!”

    楚王听着穆夫人的训斥,并不反驳。

    穆夫人让寺人收拾了宫室,在上首坐下,看着楚王。

    她让郑姬把带来的羹汤呈上,道,“听闻大王近日忧心,我早有意与大王谈一谈,只是大王繁忙,未得空闲。今日宫中新制了去燥的羹汤,我便带过来看看大王,未想遇得此事。”

    楚王谢过,接了羹汤,低头食用。

    郑姬坐在一旁,看着他,神色温柔。

    穆夫人看着楚王吃完,面色稍缓。

    她叹口气,道,“大王,你我二人许久不曾好好说话,如今既来了,我亦说清方罢。昨日,我到先王冢拜谒,不过三年,冢上已是草木葱郁。先夫人墓早已陪伴在旁,老妇之墓仍在修筑,见得这些,老妇心想,此生之念,亦不过被人送入其中时,可瞑目安稳。当年我想着大王继位便可安稳,可大王继位了,又想着稳固了社稷方可安稳。如今大王社稷在握,我又想着大王后嗣之事仍无着落。大王,母亲常自称老妇,如今是真老了,却仍有操不完的心。”

    她一番话,语气哀伤,说罢,擦擦眼角。郑姬见状,忙过去轻声安慰。

    楚王没有答话。

    看到穆夫人驾临的时候,他就有了预感,必然离不得娶妇的事。

    他虽然曾下令穆夫人不得插手,但穆夫人毕竟是他的母亲,过问婚事的进展,天经地义。自从上次争执,楚王虽也常去延年宫看望,但都是些寻常的话题,对于此事,母子二人皆闭口不谈。而此时此刻,穆夫人这般提起,声情并动,便是决意要得个交代。

    “母亲为儿忧愁,是儿不孝。”少顷,楚王端坐,向穆夫人一礼,“如今之事,愿闻母亲之意。”

    穆夫人听得此言,转悲为喜。她握住他的手,语重心长,“母亲别无他想,只盼大王早日迎立夫人,成家立室。”

    楚王颔首:“便如母亲之意,云梦祭告之后,寡人当宣立夫人,践行六礼。”

    穆夫人大喜,容光焕发,即刻令人去请宗伯和太宰,议定仪礼之事。

    楚王看着他们忙碌,神色沉静,并不多言。

    穆夫人离开之后,他仍坐在榻上,少顷,拿起酒杯,将里面的酒一饮而尽,疲惫地躺下去。

    室中安静,再无他人。

    酒劲慢慢上来,楚王觉得头脑渐渐混沌,好像塞了丝绵,那些让人心烦的事,好像也暂且变得模糊,让他觉得有一丝的解脱。

    身上,忽而被什么动了动,好像有人在为他盖上薄褥。

    楚王眼皮动了动,睁眼。

    却见郑姬坐在榻旁,低头给他掖着衣角,黑发下,面容温婉,洁白如莹玉。



第49章

    “你怎在此?”楚王问。

    郑姬似乎惊了一下,回头来;看到楚王醒了;忙行礼;“穆夫人见大王不适;命妾留下侍奉大王。”

    楚王收回目光,“嗯”一声;片刻;再度闭上眼睛。

    郑姬上前给他揉额头,手指才碰到,楚王说,“你回去吧。”

    郑姬愣住:“大王……”

    “寡人想独自待着。”

    郑姬怔怔地望着他;片刻,双目忽而发红。

    楚王听到轻轻的哽咽声;讶然,睁开眼。却见郑姬咬着唇,侧着脸,似乎在极力忍住,眼角却闪着泪光。

    “怎么了?”楚王问。

    郑姬摇摇头,低声道,“妾遵命。”说罢,她擦擦眼睛,低头退下,还未走开,楚王扯住她的衣袖。

    “怎么了?”他皱起眉,重复问道。

    郑姬转过头来,望着他,双目水光盈盈,不胜娇怜。

    “大王,”她哽咽一下,低低道,“妾自上回来高阳宫,至今,已经十个月又二十一日。”

    楚王愣了愣。

    “十个月又二十一日,大王,妾每日在宫中盼着,心想,今日大王或许就会召妾入宫,可日日皆是空等,孤枕独眠……妾只得每日到夫人宫中,一来是为侍奉夫人,二来是为私心,就算能见上大王一面也好,亦是聊以宽慰……”

    郑姬双手捧着楚王的衣袂,跪在他面前,泣不成声,“妾知晓……大王为国操劳……妾一介女子,无以为助……但求大王勿加驱赶,容妾随侍左右……虽为奴为婢,亦是自甘于心……”

    楚王看着她,心情沉浮不定。

    莫名的,他却想起那个让他又恼怒又无可奈何的女子。

    他对她,何尝不也正是像郑姬自述的那样,为一人掏心掏肺,却被视而不见。此时此刻,他与郑姬又有何区别,可笑的是,她奉他如神明一般,可他亦不过是一介凡夫,为心中之人所困,不得解脱。

    “郑姬。”少顷,他开口,声音平和,“寡人记得,你是前年,寡人初即位之时来的,是么?”

    郑姬一怔,望着他。

    “你曾说过,你家在溱水之滨,因善舞而被宫人看中,最后献来了楚国。”楚王缓缓道。

    郑姬的脸上还挂着泪水,迟疑片刻,点头。

    “寡人知你为何而来。”楚王似在思忆,道,“寡人记得那时曾说,只要你听话,他日你若有意离开,自去便是,寡人所赐一切,你亦皆可带走。”

    郑姬听得这话,心中一震,“大王……”

    楚王正要再说,突然,他看到对面的案上的铜鉴之中,人影一闪。他脸色骤变,本能地闪身,突然将郑姬扑倒,几乎同时,一把斧头砸在他刚刚坐着的地方,木屑四溅。

    郑姬看到幔帐后突然蹿出两个人来,吓得尖叫。

    “避开!”楚王吼道,抽出剑,挡住迎面的一击!

    那二人一人使斧,一人使刀,皆是仆隶模样,身手却是不凡。特别是那使斧之人,蓬乱的头发和胡茬之中,目光炯炯,透着逼人的杀气。卫士还未赶到,楚王凭着殿内的柱子和陈设,独立抵挡。他避开迎面而来的锋刃,推倒巨大的树形铜灯,使斧之人急忙闪开,楚王回身,击向那使刀之人,气势凌厉,一剑刺入了他的胸膛,那人惨叫一声。

    这时,殿外的卫士已经涌进来,“大王!”环列之尹大喝道,中射士举弓,朝刺客放箭。

    使刀之人中箭到底,另一人见势不妙,急忙朝幔帐的后面奔去。

    楚王拿着剑紧追,循着奔过去,却见一扇窗户大开着,夜色茫茫。

    “追!”他气极,怒喝。

    高阳宫内外都被惊动,一时间,喧嚣纷杂。

    楚王怒气冲冲地走回去,看着那倒在血泊中的尸首,再看看瘫软在一边的郑姬,吩咐寺人把她带走。

    他仔细查看,将那人的刀拾起来,掂了掂,估量身份。

    “大王!”这时,一名郎中来报,“那两人当是趁修葺宫殿混入,小人去查看了做工的仆隶,确实少了两人,旁人都说不知何方而来。”

    楚王沉声道:“严查!谁人带他们入宫,监督之人何在,通通问清!”

    郎中领命,跑出去。未几,子由匆匆跑进来,满头大汗:“大王,我等循迹追踪,刺客当是往西逃去,趁夜匿了踪迹。臣已令关闭宫门,宫卫正严密搜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