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祖宗嫁到-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听池公子说你想让我医治一个人,走吧,时候不早了,我随你去看看。”司大夫向来行动利索,只跟纪伏寿略微寒暄之后就催促道。

    纪伏寿带着她坐上马车,来到小宅子,径直带着司大夫去了屋里头。

    如今还是正月底,天气还寒冷着,芳婶只会在响午日头好的时候抱苏蕊出去晒晒太阳,这会儿苏蕊正坐在椅子上,膝盖上盖了一张毯子,上面放着一本书,她的手指拿了一支签文大小的竹片,就放在书本的边缘,每看完一页的时候,手指费力的动了动,将书页翻篇,又如痴如醉的看下去。

    尽管这翻页的动作往往会让她累出一身汗,她却从来没有让芳婶帮忙。

    纪伏寿和司大夫两人静静的在角落里看着苏蕊,好半响之后,司大夫转头看向纪伏寿,感慨道,“手筋脚筋被挑断了,还有此等毅力心志,对自己都这般狠的人,真期待如果她的手脚都痊愈,她的仇人应该会很怕吧?”

    来的路上,纪伏寿就与司大夫坦白了苏蕊的身世和经历,听到苏蕊与她一样,都身怀血海深仇,身上的伤势还是为了报仇才造成的,司大夫就对她有好感,此时再看到苏蕊的表现,更是顺眼,原本并没有肯定的答复纪伏寿会不会救苏蕊,此话一出,不啻是在说自己会尽全力救治苏蕊。

    纪伏寿弯了弯唇,神色柔和的看着苏蕊,附和道:“是呢,我也在期待着。”

    听到房里响起了说话声,苏蕊抬起头,一眼就看到了纪伏寿,眼睛亮了亮,“主上,您来了?”

    她又懊恼的道,“我身子不便,不能给主上行礼,还望主上莫要见怪。”

    纪伏寿慢慢踱步走到她跟前,弯腰摸了摸她的手,见手心暖暖的,才放心下来,轻笑道:“怎么突然叫我做主上了?”

    苏蕊一脸认真的回道,“我这条命是主上救的,尽管不知还能苟延残喘多久,但我已将这条命看做是主上的,不管主上让我做什么,我都会去做。芳婶叫您做主上,我就跟着一起叫了。虽然我没什么用,但希望主上不要嫌弃我。”

    小姑娘身子骨一直很虚弱,又受过重创,面色百得厉害,唇色也淡淡的,但她眸子里的执拗和坚持,莫名就让纪伏寿的心软了软,还是个比阿枝都小的孩子呢。

    她揉了揉苏蕊的脑袋,也就没有再坚持纠正苏蕊的称呼,只是温和的向她介绍司大夫,“我今日带了一位医术高明的大夫来给你看看手脚,这是司大夫。”

    她没提能不能治好,毕竟距离她救苏蕊出来已经过去四个月了,这么久了,不知道治好的希望有多少,她不想让小姑娘生出希望又失望。

    苏蕊这时才有心思注意到司大夫,她看出纪伏寿对司大夫的客气慎重,便非常认真的朝司大夫点头,“司大夫,苏蕊这厢有礼了,行动不便,还望见谅。”

    司大夫神色温和的点点头,“我先来看看你的手脚。”

    芳婶跟在两人身后,闻言上前,将苏蕊抱回内室大床上,拿了毯子盖在她身上。

    司大夫放下药箱,轻轻撸起她的袖子,仔细的摸着她的经脉。

    苏蕊眼神一直很平静,显露出一种超乎年龄的淡然,司大夫便更加对她有好感了,要不是族中有规矩,她还真想收这小姑娘做徒弟。

    等司大夫将手脚都一一查看完,看向纪伏寿,“如果过个一年半载,兴许我没有办法,但现在嘛……让她能重新走路,问题不大。”

    直到此时,苏蕊的眼神才有了波动,语气带上了些许急切,“司大夫,您说得是真的?我真的能重新站起来?”

    司大夫脸上一片淡然,“当然,我说你能重新站起来,就不会让你砸了我的招牌。”

    医蛊不分家,在他们湘族,用蛊术杀人前,必须要学会救人,不然万一阴沟里翻船,被自己的蛊虫弄死怎么办?

    他们湘族连续命蛊都能培养出来,续个手筋脚筋又哪里是难事?

    “只是续筋脉的过程会很痛苦。”司大夫看着苏蕊说道。

    苏蕊倏然一笑,声音响亮,“我最不怕的就是痛了,总比无知觉的好。”

    司大夫听罢,头一次笑出了声,看向纪伏寿,“我还真的有点想跟你抢这小姑娘了。”

    纪伏寿还没出声呢,苏蕊自己就急了,“不行,我此生都是主上的人,就算你治好了我,我也不会跟你走的。”

    这话逗笑了两人,纪伏寿含笑说道,“司大夫逗你呢。”

    苏蕊这才放下心来,略微羞赧的看了一眼司大夫。

    司大夫喜欢她,便没计较她说的话,道:“我回去拿点东西,明天就过来医治她,我再开一张单子给你,医治的期间,她需要补身子。”

    纪伏寿点点头,“你把单子给我,我等下就派人送过来这边。”

    她又问道,“不知要多久才能治好?”

    司大夫语气笃定,“不出一月。”

    纪伏寿郑重的道谢,“麻烦你了。”

    司大夫摆摆手,“也是我看这小姑娘顺眼。”

    纪伏寿留下来,询问了苏蕊这段日子的生活,见天色不早了,才从小宅子离去。

第293章 大义灭亲

    纪伏寿在晚膳过后,不避讳的将楚灵均的决定告诉了纪鸿卓他们,最后道:“皇子之间的争斗只会越来越激烈,楚灵均的顾虑不无道理,他担心会连累阿枝,如今亦是多事之秋,大哥大嫂就多留两年阿枝在身边吧,等事情明朗之后,再谈婚论嫁也不晚。”

    可是再过两年,阿枝都要十八了!周氏着急之下便想开口,被纪鸿卓眼疾手快的按住了手,紧紧的捏了捏,将她到嘴的话捏了回去。

    纪鸿卓笑着道,“阿寿说得很对,我也舍不得阿枝,就再留她在家里多两年,日后嫁了人,就跟在家里不一样了,还是在家里的日子轻松。”

    纪琼枝对此并无异议,经过了李世宏私通之事后,她对婚嫁之事其实并没有太过急切,纪伏寿怎么说,她就怎么应。

    等回到自己院子之后,周氏憋了一路的话终于宣泄出来了,“老爷,你方才为何要阻止我?阿枝如今都十六了,怎么能再拖两年?”

    纪鸿卓脸一沉,“阿寿自有成算,她不会害阿枝的,她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可是……”周氏还想再说,被纪鸿卓一摆手打断了,“没有可是,我说了,阿寿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阿寿不会害阿枝!”

    纪鸿卓甚少跟周氏红脸,周氏见他神色严肃,嘴唇嚅动了一下,终究是不敢再说下去,无声的叹息。

    就在纪伏寿忙着自己事情的几天时间里,朝堂越发闹得厉害了,于明镜的供词非常详尽,还是百姓们签名画押的,就连他们亲人的墓地都说了出来,供词里甚至还说道,为了给死去的亲人一个公道,他们甚至愿意开棺验尸!以证明他们说的话是真的,他们亲人的尸体,是无头的!

    入土为安,打扰亡人是非常忌讳又不敬的事,但这些提供证词的百姓却义无反顾,这让审理腾骧军杀百姓冒领军功一案的三司,心中都开始倾向相信于明镜的参奏了。

    但冯浩乃二品镇军大将军,还事涉腾骧军,三司也不能因这些供词就认定腾骧军犯了罪,三司各自派了人去了北疆,查找这些百姓,甚至不惜真的开棺验尸。

    这件事瞒不住人,再加上有英国公在背后推波助澜,三皇子一系想瞒也毫无办法,士林听闻此事后,哗然不已。

    文人与武将之间本就有天然的矛盾,更不用说文人自诩读书入仕是辅助帝皇,为民请命,发生了兵士杀百姓一事,引得各地文人纷纷写文讨伐腾骧军和冯浩。

    一时之间,冯浩和腾骧军简直如过街老鼠一般惹人厌恶,就连市井中有些大老粗喝醉了酒,也会壮着胆子骂几句。

    要不是先前三皇子李崇做了不少利民之事,这一次恐怕士林会连他都骂进去,谁让冯浩是三皇子外祖父曾经的属下?

    士林虽然没骂三皇子,但却将三皇子的外祖父宣平侯一同骂了,以至于宣平侯府这段日子闭门谢客。

    三皇子李崇因这件事,急得嘴角都起了泡,心火旺盛,请教靖先生,此事该如何解决。

    靖先生早就接到纪伏寿的命令,知晓主上一定要冯浩死,又怎么会出主意帮李崇解决此事?

    他面上佯装肃然之色,沉声问道,“殿下,属下有一事不明,还请殿下指教。于御史参奏之事,是否属实?”

    李崇目光闪烁,没敢直视靖先生的眼神,“当然是捏造的,你也知道,那些御史都是些无事都要闹事的人,就想着在青史上留名。”

    靖先生皱着眉,神情比先前更加严肃,“殿下,如今三司已经派人去北疆了,于御史的证词足足有二十几份,若是冯将军和腾骧军确实没做过,我基于此想出了法子让殿下周旋,但若是等三司查到确凿的证据回来,殿下您可知到那时,于您有多大的损失?”

    李崇面色微微一变,靖先生心底冷笑,面上不显,拔高了声音,“因为赈灾一事、工部查修天下水利以及寒冷之际为京城百姓修缮屋顶,凡此种种都让殿下有了一个好名声。

    但从冯将军丢弃定襄城开始,就害得您的名声开始有损,索性这一仗打赢了,偏偏又爆出冯将军杀百姓一事,殿下啊,若不是先前那些好名声积累着,您可知此际外头那些愤世嫉俗的文人,会将您骂成什么样子?

    您何必为了一个冯将军,就搭上自己的好名声?没了一心为民的声望,在夺嫡一事上,您又如何能压过大皇子和四皇子?”

    最后这番话,着实是说到李崇心坎里去了,他脸颊抽了抽,脸色一青,咬了咬牙,终是坦白,“于明镜参奏的事,确有其事。”

    靖先生眉头深锁,沉吟片刻之后道,“殿下,依我看,这件事您不应该再想着如何为冯将军开脱了。最好的办法,是壮士断腕,趁着现在百姓和士林都没有将您看成是冯将军一伙的,您应该大义灭亲才对。”

    李崇怔住,“大义灭亲?”

    靖先生点头,“自然,冯将军当初做了这种事,手脚又不够利索,若是当初他能将一整个村子都直接灭了,推到西凉人的头上还好,偏偏还让消息泄露出去了,说句不好听的,他为何如此猖狂?不正是仗着宣平侯和殿下您吗?如果没有您在背后撑腰,他怎么会有胆子做下这种事?”

    李崇当即反驳,“孤从来不曾让他做这种事!”

    “是,我当然信殿下不曾让他做下这种事,可在外人眼里呢?是不是会觉得跟属下方才说的那样以为,是殿下您指使的,才让冯将军有胆量做下此等丧心病狂之事?

    再者说,除了百姓和士林之外,朝臣和圣上又会如何看待您?”靖先生语气幽幽的说道。

    李崇的面色难看得很,他发觉靖先生说得非常有道理,更有一种隐隐的慌乱,心底蓦然生出一股恼怒,“冯浩这个混账!竟是瞒着我和外祖父这么多年,真是胆大包天!”

    靖先生眸底划过一抹暗光,正色说道,“殿下,为了向圣上和朝臣表明您对此事一无所知,且未曾指使过冯将军和腾骧军如此行事,您应该第一个上奏,若三司彻查出真相,冯将军若真的做下此事,罪不可赦,理应抄家问斩,且所有涉及此事之人都不可饶恕,此大义灭亲之举,能洗脱您的嫌疑,还能让您挽回自己的声望。”

    李崇面色几经变换,末了一点头,“就按靖先生说的做吧。”

第294章 清和道长

    第二天朝堂上颇有些惊讶,没想到在宣平侯称病之后,三皇子李崇会亲自具本上奏,非但没有为冯浩开脱,还直言请齐成帝按律处置,言行之间句句都体现出自己的公正清明。

    此举至少令御史台的很多御史脸色缓和,心中也渐渐相信此事应当是与三皇子无关。

    齐成帝坐在龙椅之上,高深莫测的看了一眼一脸正气的三儿子,片刻之后,露出一抹赞许的笑容,“崇儿说得没错,一切都按律处置,朕相信在三司会审之下,不会冤枉了谁。”

    李崇提着的心慢慢放下,心中庆幸听了靖先生的建言,果然父皇对他的做法是认可的。

    一天之后,李崇大义凛然公正清明的事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引得文人对他赞许不已,都说三皇子是个好的,肯定是冯浩山高皇帝远才会做下此等丧心病狂之事。

    当冯浩听到三皇子具本上奏一事之后,大冷的天竟也出了一身冷汗,当齐成帝下了命令要三司会审,他就去找过宣平侯,结果宣平侯避而不见,当时他心中便凉了半截,此刻三皇子此举,直接就让他的心凉个通透。

    他在书房里枯坐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偷偷开始布置起来,过了几天之后的早上,他的心腹带上金银之物和银票,还有伪装了一番的小少爷,混在百姓之中出了城,而在冯府里,多了一个年龄相仿的小男孩。

    不管朝堂闹得多厉害,英国公夫人崔氏丝毫不理会,对她来说,目前要紧的是把大儿子的婚事定下来,家里三个男人,不是忙着公务就是喜欢去演武场上泡着,她就盼着儿媳妇进门之后能好好陪她说说话,挑首饰,挑布料,做衣裳这些。

    直至后来,等纪伏寿进门之后,崔氏才发现自己这个简单的心愿,如泡一样破碎。

    而此时的崔氏,给自己娘家大嫂下了帖子,相邀一起去太清宫上香。

    崔夫人在山脚等着了小姑子,两人一并坐在软轿上山,崔夫人好奇的问道,“今儿可不是初一十五,怎么来太清宫?”

    崔氏神色带着一层显然易见的忧虑,“这个寒冬,光儿的身子骨又虚弱了不少,我实在是忧心,就来拜拜太上老君,祈求太上老君保佑光儿能长寿安康。”

    崔夫人跟着叹了一口气,小姑子嫁了一个好男人,又生了两个儿子,唯一不好的,就是池齐光的身子骨太过虚弱了,时常为他担心,生怕哪天就白头发送黑头发。

    都是为人父母的,崔夫人很体谅小姑子的心情,陪着她上香的时候,同样真心实意的祈祷。

    将太清宫走了一转之后,崔氏就拉着崔夫人去找了清和道长。

    “两位夫人进来可好?”清和道长做了一个道礼,神色温和的问道。

    崔氏仍然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道长,光儿的身子骨又虚弱了不少,求医问药治不好,我就想来问问道长,可还有别的法子?”

    俨然是一副破罐子摔破,最后把希望放在鬼神之说上的样子。

    清和道长沉吟片刻,问道:“不知夫人可有大公子的生辰八字?贫道来为大公子来算一算吧。”

    崔氏眼睛一亮,连声道,“我记着呢,道长这里可有笔墨?”

    崔氏提笔写下池齐光生辰八字的时候,崔夫人很识趣的捧起茶杯喝茶,没有多看一眼。

    等清和道长拿过那张红纸,崔夫人才放下茶杯。

    清和道长仔细的算着池齐光的命盘,一抹惊讶之色在他眸中稍瞬即逝,他不禁抬头看了一眼崔氏。

    崔氏原本平和的心绪,被他这一眼看得眼皮子一跳,心中有些不安。

    好半响之后,清和道长才开口道,“夫人,贫道观大公子的命格,他此生有一个生死劫难,迈得过去,此后荣华富贵不绝,且福寿安康,若是迈不过去,便是天妒英才。”

    崔氏纵然知道事先就与清和道长有过沟通,但此时听他这般说,仍然没忍住,心里一紧。

    崔夫人在一旁,关切的问道,“那这个生死劫难,迈过去了吗?”

    按照事先就说好的,崔氏知道此时清和道长就应该说还没迈过去,然后才能把纪伏寿顺理成章的引出来。

    清和道长拧着眉,眉心深锁,一直久久不语,不独崔夫人,就是崔氏都开始真正紧张起来,紧紧抿着唇,开始有些坐立不安了。

    清和道长又抬头看了一眼崔氏,直把崔氏看得心烦意燥,才开口道,“这一个生死劫难,得找一个八字相合又旺他的人来镇压邪祟,如此才能渡过生死劫,往后才会逐渐好起来。”

    崔夫人明显露出惊喜的神色,连连追问,“道长说得可是真的?那不知您有没有算到旺光儿的八字是哪个?此人又在何方?我们该如何寻找?”

    崔氏提着的心稍稍放下,但清和道长的反应让她神思不属,但幸好记得演戏演全套,便同样急切的追问。

    清和道长又开始算命格,足足过了一刻钟的时间,在放着炭盆的屋里,清和道长额头上竟渗出一层薄汗,就连神色都苍白了些许。

    他语带疲惫的说道,“算出来了。此人生于泰成三年六月初八,是个姑娘家,此际正位于太清宫的东南方,方圆三十里之内,必能找到她。”

    崔氏装模作样的盘算了一下,惊讶道,“那姑娘家如今岂不是年方十八了?”

    清和道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