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恃宠生娇-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苏奉英的一席话也未说错。那人绝不是池中之物,他有能力,有野心,亦有手段,以后封侯拜相不无可能。到那时,苏后无子,苏氏一门恐怕还得仰赖于他,这也是当初苏濂保他入族学的私心。可若现在就将苏奉英下嫁,苏家恐怕会沦为京城所有世家大族的笑柄。苏濂身负一门兴衰荣辱,绝不可能如此儿戏。
  “我问你,若想嫁那人,你还需再等两年。你可愿意?”苏濂思索片刻,询问苏奉英。
  苏奉英一愣,没有反应过来。苏濂继续道:“等他高中,我自会为你们安排婚事。你父亲那儿,我去说。”
  苏奉英喜出望外,正要叩谢祖父之恩,又想起一事,红着脸道:“祖父,恐他不愿意……”
  苏濂闭上眼睛,沉声说道:“我自有办法让他允了这门亲事。只不过如何让他将来心系于你,便全凭你的本事了。英儿,兵行险着,你我权且都放手一搏吧。”
  ***
  若澄四月里来初潮之后,身体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个子持续长高,人也迅速地消瘦了下去,并且胸前开始慢慢鼓起,初具少女的身段。她以前做梦都想像素云和碧云一样窈窕纤细,如今对镜自照,肉嘟嘟的脸蛋虽还有些痕迹,但已经是十分满意。
  她换了身轻薄的春衫,看见窗外阳光明媚,准备到院子里去看会儿书。但她低头看见微微隆起的前胸,下意识地伸手遮住,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素云看见她的模样,拿开她的手道:“姑娘这是长大了。等王爷回来,估计都要认不出您了。”
  “我变了很多吗?”若澄捧着自己的脸问道。
  “嗯。以前就是个可爱的糯米团子,现在是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素云打趣道。
  “素云你变坏了,我不跟你说。”若澄脸红,抱着书低头出去了。
  沈如锦已经从女学卒业,近来跟在沈雍身边学艺,不再与若澄同进同出。上回李家的事沈雍找沈如锦去问候,之后好像也不着急她的婚事了。若澄不知堂姐跟伯父说了什么,但好歹事情就此揭过,她也放下心来。
  她走到敞轩里放下书,碧云怀里抱着什么东西跑来,惊叫着放于石桌上。
  若澄定睛一看,是只通体雪白的猫儿,圆滚滚的一团,慵懒地“喵”了一声,趴在那儿不动了。若澄不解地望向碧云,碧云道:“奴婢方才出府买布,回来的时候,叶先生身边的阿柒抱了这只猫给奴婢。说叶先生那儿几只猫闹翻了天,将他的书都扯烂了,他气得不行,只能送走几只。阿柒想到姑娘喜欢猫,就硬塞给奴婢,要奴婢带回来给姑娘养。姑娘,这怎么办啊?要不奴婢再给他送回去?”
  若澄伸手挠了挠猫儿的下巴,猫儿舒服地闭上眼睛。想到叶明修好像是隔三差五捡些没人养的小可怜回去,想必是“猫”满为患,不得已才送人。她从前就想养只猫儿,既然送来了,又舍不得再将它送走,便说道:“那我们就养着吧。”
  “啊?”碧云看着那只懒洋洋的白猫,状似心情不好地瞥了自己一眼,态度十分傲慢。
  她从前在宸妃宫中,宸妃最怕这些小动物,因此她也没有接触过,刚才一路上抱回来,这猫不停地挣扎,她生怕摔了。以后要多养这么个小祖宗,碧云觉得十分忧心。
  沈安序今日早回,本来是来寻沈如锦的,但看到若澄坐在敞轩里,不由地多看了她一眼。刚来府里的时候,还是矮矮胖胖其貌不扬的小女孩,转眼间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她的皮肤本就雪白,瘦下来之后,精致的五官如明珠般熠熠生辉。
  他原本只看一眼,不知为何竟然看得失了神。她的美十分纯净柔软,仿佛能触动到人心底里最深的那部分。有如此美貌,将来不知能引多少男儿折腰。
  若澄察觉到有人在看自己,抬头望去,见是沈安序,连忙站起来:“二哥哥。你来找姐姐吗?她在大伯父那里。”这段日子,沈安序找不到沈如锦时,就把事情交代给若澄,他们的关系也比最初的时候好许多了。
  沈安序有些尴尬,低头咳了一声要走开。这时想起什么,又转回头说道:“我今日在宫中听到消息,王爷此行顺利,已经回到奴儿干都司。若不出意外,七月便可归来。你,不用担心。”他知道若澄一直最记挂的就是朱翊深。毕竟朱翊深出使瓦剌之前,朝中无人看好。可短短十日,他已顺利完成使命回来。
  今日,太子身边的詹事、少詹事都在议论此事,恰好被他听到。
  若澄原以为按照去时的行程,朱翊深怎么样也得到九月才能回,未料提前了两月,心中自然欢喜,对沈安序甜甜笑道:“谢谢二哥哥告知。等王爷回来,必会好好谢谢你们对澄儿的照拂之恩。”
  她不笑还好,这一笑,如春风拂面。沈安序的耳根泛红,不自然地看向别处:“别,别说如此见外的话。我,我走了!”说着负手转身离去,动作有些僵硬。
  碧云忍不住“噗嗤”笑出声,对若澄说道:“咱们这个二公子还挺可爱的呢。想想姑娘刚到沈家那会儿,他还不爱跟姑娘说话,转眼我们都住了一年,二公子也待姑娘亲和多了。”
  若澄知道沈安序最初不喜欢她,是出于一种排外的心理,觉得自己家里突然住了个外人,十分不适。可时日久了,他习惯了若澄的存在,也就不觉得排斥了。


第30章 
  朱翊深一行抵京已是七月的最后几日。这一路上他们行进速度非常快,与去时的游刃有余相比,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王爷的归心似箭。
  远远望见京城宏伟的城门和进出的百姓,朱翊深身后的众人难以抑制地发出欢呼声。他们这一行从端和四年出发,至端和五年方归,这一年数历险境,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回来了。
  朱翊深勒马凝望片刻,彷如重生时一样,有种再世为人的感觉。萧祐策马到他身侧:“王爷还是先回府换身朝服,然后进宫向皇上复命。我等在大明门等殿下。”
  朱翊深微微点头,回头看了李怀恩一眼,李怀恩连忙摆手:“奴还是跟萧总旗去大明门等殿下吧。殿下的马……奴不敢坐。”
  朱翊深嘴角一勾,也不管他,纵马驶过城门甬道,向王府飞奔而去。
  出发时,他不敢纵情骑马,而是多坐马车,只因右手负伤,骑马难以控制缰绳。而回来之时,因为老巫医的诊治,他的右手虽还不算恢复如初,但已经能纵马驰骋,所以回程比去时缩短很多。
  周兰茵知道朱翊深这几日回来,刻意向沈家那边隐瞒,因为具体是哪一日她也不清楚。她命阖府上下勤加打扫,心中期盼万分。王爷这一走,便是一年多,期间只收到过两三次信,基本都是交代王府的事务,此外于她并无一言。
  他去皇陵的那三年,周兰茵也挂心他在外的安危,但没有像现在一样迫切地想见到他。那是一种对心爱男子的企盼,早已不同以往。
  忽然听到下人禀报,说王爷已经到了府门前,她也顾不上妆容齐整,提着裙子便往府门前跑去。
  朱翊深下马,自有马奴接过马缰,带着马去马房安置。
  他负手上台阶,看见门内飞奔出一个人影,心念微动,但看清是周兰茵之后,便有几分失望。
  周兰茵口中叫着王爷,向他猛扑过来,朱翊深微微侧开身子,周兰茵险些扑了个空,惊叫着要跌下台阶。朱翊深抓着她的手臂拉了她一把,让她站稳,皱眉道:“何以如此不稳重?”
  周兰茵惊魂未定,抬头看了一眼男子,不敢回话。他的表情一贯冷漠,可不知是否被塞外的风霜所侵染,更多了几分成熟而厚重的味道。她的心砰砰乱跳,抓着朱翊深的手,激动地无法言表。
  朱翊深淡淡抽回手,往门内看了一眼,来迎的都是周兰茵的仆妇和丫鬟,还有王府的下人,不见若澄的身影。他问道:“若澄呢?”
  周兰茵一颗火热的心顿时凉了半截,尽量克制地说道:“不知王爷何时归,妾这几日忙着整饬王府内外,好迎接您。沈姑娘那边,还没有派人去接。不过沈姑娘在沈家一直很好,妾都有定时差人去询问的。”
  朱翊深一边往府内走,一边说道:“我换身衣裳,需得进宫面圣,不知何时回来。你亲自去接她。”
  周兰茵一顿,脚下停住。朱翊深回头道:“有何问题?”
  “没,没有。妾等送王爷进宫,立刻就去接沈姑娘。”周兰茵脸上堆出笑。
  朱翊深一言不发地进了留园,没让周兰茵跟进去。周兰茵站在门外,紧紧地攥着双手。他们一年多不见,他对她如此冷淡不说,一回来张口闭口就是沈若澄,竟然还要她亲自去接。他就这么等不及,要将那个沈若澄接回来?
  她如此思念他,如此担心他的安危,可信寄了一封又一封,却都没有得到回音。好不容易盼着他回来了,话还没说上几句,他就又要进宫。在他心里,沈若澄这样一个外人,当真比她这个妾更重要吗?她恨得咬牙切齿,李妈妈在她身后,扯了扯她的袖子提醒道:“夫人,王爷来了。”
  周兰茵深呼吸了口气,强压下心中的种种情绪,笑脸送朱翊深出门。
  等朱翊深走了以后,周兰茵气得踢碎了花园里的一盆花。李妈妈劝道:“夫人何必生气?沈姑娘已经十二岁了,再等几个月,就可以议亲。到时候您的苦日子就到头了。王爷不过是全太妃娘娘之事,并不是真的看重那个丫头的。”
  香玲也跟着劝了两句,周兰茵渐渐平复下来,说道:“还等什么?收拾收拾去接她吧。”
  ***
  若澄在宣纸上又多写了一个正字,她数了数日子,距离他信上所说的归期越来越近了。她昨日让素云去王府询问周兰茵,是否收到王爷回来的消息。周兰茵回复说没有,那就是还需几日。
  她的包裹收拾了又拆开,拆开了又收拾,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去。
  “喵”的一声,雪球从窗外跳进来,熟门熟路地走到若澄的脚边,团成一团。它肚皮上很热,毛色光滑,整只团在一起的时候,几乎看不到脑袋。有次碧云就把它错认成白狐毛的披肩了。
  这家伙不安于室,时常自己出去溜达,但也总知道回来。
  刚开始养雪球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雪球常常生病。她只能求助于叶明修,还把雪球抱到他家里去。叶明修似乎在医术上有几分建树,每每能将雪球的病看好,还手把手教她如何养猫。接触得多了,发现他那个人总是如春风般和煦,实在不像坏人。
  “姑娘!”素云从外面进来,“王府来人接咱们了,说是王爷已经回来。”
  若澄一下子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外面,看到周兰茵和李妈妈等一群人往这边走来。她脸上有些失望,不是他。
  素云道:“王爷要进宫面圣,抽不开身,所以让兰夫人先来接您。”
  若澄忘了他是有皇命在身,一回宫肯定要先去面圣的,心中释然了许多。
  周兰茵走近了,先看到站在屋前的素云,再看到站在她身侧的少女,不禁吃了一惊。这……这是沈若澄?那少女的个子已经快和素云差不多高,穿着叶绿的半臂,胸前系着丝绦,底下是细白的长裙。她梳着桃心髻,发上插着几根莲纹银簪,分明只是普通少女的打扮,却因那张明丽动人的小脸,一下就抓住了人的眼睛。
  那张巴掌的小脸上分明还带着几分稚气未脱的天真,但眉眼之间已有楚楚动人的绝色。
  不止是周兰茵,连久未见若澄的李妈妈和香玲也吓了一跳。
  若澄虽然心中失望,但周兰茵毕竟是来接她回去的,还是笑脸相迎,客气地请她进去坐。周兰茵觉得若澄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待人接物大方了许多,不像从前在王府时,犹如一只受惊的小鸟,总是躲着不肯见人。苏家的女学,当真如此神奇?
  碧云和素云早就将东西都收拾得差不多了,简单地打了几个包裹。若澄对周兰茵说道:“兰夫人请在这里稍等片刻。我去跟祖母,伯父还有姐姐告辞,马上回来。”
  周兰茵从刚才一直看着她,此刻如梦初醒,点了点头,若澄便从屋中出来,刚好看到沈如锦回来。
  沈如锦听下人说王府来了个妾室接若澄回去,特意从沈雍那里过来。她拉着若澄的手问道:“王爷回来了?”
  若澄点了点头:“我正要去向祖母和大伯父告辞。”
  “我陪你一起去。”沈如锦往屋中看了一眼,只看到周兰茵的侧影。她听说这个妾是太妃在的时候帮朱翊深纳的,并不得宠,年纪也大了,不足为惧。她带沈如锦去沈老夫人的住处,沈老夫人一贯淡淡的,正在礼佛,也没从佛台前站起来。只不过在若澄要告退的时候,她闭眼说了一句:“你怎么说也是姓沈的。往后记得多走动,别生分了。”
  若澄应是,跪下行礼,从屋子里退出去,再跟着沈如锦去见沈雍。
  沈雍的话依旧不多,只是把当初朱翊深交给他的那个盒子交到若澄手里:“这是你父亲的遗物,本来就是传给你的,现在交给你保管。我们是同脉同支,往后受了委屈或者想要回来,随时说一声。去吧。”
  若澄郑重地抱着锦盒,虽然不知里面是什么东西,但毕竟是父亲的遗物,不敢大意。她看着伯父并不宽厚的背影,想到他一年多来的照拂,也跪下行了个大礼,恭敬地退出去。
  沈如锦陪着若澄回住处,说道:“你的东西要是落下了不要紧,我让宁儿仔细收拾一下,改日再给你送回去。你的屋子还给你留着,以后随时都可以回来住。你记得,我们是堂姐妹,没有旁人比我们更亲了。”
  若澄眼眶微红,对沈如锦说道:“谢谢姐姐和伯父的照顾。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
  沈如锦摸了摸她的头说道:“傻丫头,都是大姑娘了,怎么还哭鼻子。我们都住在京城,又不是不见面了,别难过。你记得,那个妾要是敢给你气受,就告诉我和二哥,保准给你出气。”
  若澄忍不住笑,但想起沈如锦曾经说过的话,心中又隐隐有些担忧。若姐姐真的喜欢王爷,而她也想留在王爷身边,姐姐以后还会对她这么好吗?只不过她现在这个念头,只敢小心地藏在心里,不能被任何人知道。
  到了沈家外头,若澄本来想抱着雪球上马车,但周兰茵嫌弃地说道:“你别把那畜生弄到我近前,我受不了它的毛。而且王爷也不喜欢猫,你还是把它留在沈家吧。”
  若澄不知道朱翊深不喜欢猫,当即抱着雪球有点犯难。她养了这许久,对雪球早已经有了感情,不舍得抛弃它。可若朱翊深不喜欢,她也不敢养。
  沈如锦见状,主动把雪球抱过来,对若澄耳语道:“雪球先放在我这里,我帮你养。你回去问问王爷,若是他同意你养猫,我再给你抱回去。若他不同意,我们再另外想办法。”
  若澄感激地点了点头,坐上马车跟周兰茵一起走了。


第31章 
  紫禁城在建立之初,对进出的百官由哪座桥,哪个门入,便做了严格的规定,等级森严。中间的御门平时是不开的,只有天子出入时才能使用。朱翊深曾从御门出入,那种大道无阻,百官敬服的感觉,乃是帝王所独享。
  他对至尊的权势并不贪恋。但人在这座巍峨宫城面前的渺小,在皇权底下的卑微,从踏入紫禁城开始,便能切实地感觉到。
  他甚至忘记了一件事情,他的皇兄有多忌惮他。忌惮到在皇极门验牙牌的时候,城楼上忽然多了几个锦衣卫的身影。他顺利完成了出使瓦剌的任务,但等待他的不会是皇帝的奖赏,甚至于,皇帝对他的忌惮会更深。
  他想不通,为何皇兄会如此。于一个手握天底下生杀大权的皇帝来说,他这样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王爷,根本不足为惧。因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皇兄的忌惮,以及后来朱正熙对他的态度,都让他感到万分疑惑。他们从前并无积怨,他前生也一直想要安分守己,可到了最后,他们还是走到了兵戎相见的境地。
  朱翊深到了乾清宫,依礼求见。太监进去禀报以后,说道:“请王爷在丹陛稍等片刻,皇上正在召见重臣。”
  朱翊深便站到旁侧,静静等待皇帝的召见。此时还是夏末,正午的日头仍是毒辣,站了一会儿,朱翊深的额头和里衣便湿了。
  而此时乾清宫的明间里,端和帝所召见的“重臣”,正是陪同朱翊深出使瓦剌的“眼线”。那是锦衣卫里头一个小旗,跪在须弥座前,向端和帝复命:“小的不会说蒙语,王爷的蒙语却说得极好。我们队伍里那个会蒙语的通译,到了奴儿干都司就闹肚子,实在走不动,王爷就让他留在当地养病。王爷在瓦剌与阿古拉可汗说话,小的都听不懂,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都说了些什么。”
  端和帝知道朱翊深曾两征蒙古,却不知道他精通蒙语,居然能不用通译跟瓦剌人沟通。他又问道:“他们谈休兵条件的时候,你可在场?”
  “小的不在,是随行的官员和萧、郭两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