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野心家1-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褚韶华开始更有耐心,有更多包容性。
  周雨在褚韶华身边做满两年后,褚韶华问他打算,周雨说,想去国外看一看有没有做生意的机会。褚韶华当初承诺会借他一笔钱,周雨暂时还没想好做什么生意,只是先准备去看市场,便没有立刻借钱。这两年他每月都有薪水,虽然辛苦些,褚韶华给助理的薪水是可以媲美上海公司的高级经理。除了母亲会哭穷打秋风,一家子吃住在岳家,平时也有不到钱,故而,夫妻这两年小有积蓄。
  周雨准备先去国外看看,拿出一个计划书,再同褚韶华借钱。
  闻春华虽难舍丈夫,心里一千个不放心,也只是给他收拾行礼,千叮咛万嘱咐的让他去了。
  周雨有一点魄力上的欠缺,但这个人非常稳重细致,他属于稳扎稳打的类型。褚韶华不喜欢在公司里用亲戚,可对于亲戚想做事,能帮忙的地方她都会帮忙。她给周雨写了几封信,以备不时之需,国外如容扬,这是周雨认识的。还有纽约的席嘉陵,在纽约多年,对美国东北部非常熟悉。
  往后的许多年,周雨终于感同身受的明白,褚韶华为什么不在公司里用亲戚了。有一种亲戚完全是,没有参与你任何成功期间的辛劳,只想分享你成功果实的人。
  周雨有三个弟弟,在他跟岳家借钱做生意时,连亲爹也没有问一句他本钱够不够,只说如果没钱,可以帮他借一点。周雨不相信家里做这些年生意,没有一点积蓄。
  然后,周雨在纽约稳定后先把妻儿接了过去,家里就一直希望他提携几个弟弟。从低处做起,家里就说他把弟弟做苦力使唤,周雨肖仿褚韶华让弟弟做自己助理,家里又说让弟弟做跟班。
  周雨发现,自己日子过好了,反成了家里的罪人,他每月寄钱回家,也是人人心中皆不平,人人怨他。
  周雨的日子只得自己慢慢过,好在离得远,闻春华写信回来抱怨,闻家也鞭长莫及。
  闻春华继而将闻言、倪清派了出去,她身边另招了两位震旦大学的毕业生,两位育善堂的女孩子,还有一位席肇方免费送来的孙子,因为江仪被褚韶华调理半年后大有改变,非但英文成绩颇是不错,然后,小伙子瑞气千条的往美国读研究生去。而且,特别知道努力奋进,在美国就帮着家里谈成了几笔生意,连襟儿老江现在过年过节都要给褚老师送厚礼,私下谈及褚老师的教育方法都是赞叹不已。
  席肇方儿子们都成年了,不过,他有孙子啊。长孙也读大学了,暑假送来给褚韶华使唤,一分钱不收,还打算交些学费。
  褚韶华是认为没有必要,与席肇方道,“你家大业大的,哪里不能给孩子寻个练手的地方。何况,倒不用急着让孩子学做生意,先把书读好,后半辈子都是做事的时间。”
  “也不独为了做事,是让他跟你学学什么叫用功刻苦。”席肇方感慨,“我这会儿也不成了,成天忙于琐事,书已经不再读了。可我年轻的时候,就像你一样,白天跟我大哥跑街,晚上点灯熬油的学洋文。后来得了机会去国外念,更是拼命,生怕学的少了,以后学问不够用。我们这一代算是把家业立起来了,孩子们出生就是华食美服、仆拥婢绕,不要说吃苦了,就大学这么点儿课程,便成天叫累。我就不知有什么累的,一年花这么多学费,成绩也只是中等。就这样,还有那些人拍马屁说令公子如何才华出众,那些傻东西们,别人虚辞奉承,他们听着都高兴。我瞧着我孙子就发愁,不知是哪家的傻子投了我家的胎。”
  褚韶华强忍没喷了咖啡,“我看亏得席祯心胸宽阔,不然就你这刻薄嘴,孩子也得叫你刻薄的没了自信。”
  “我这都说的实话。”席肇方无奈的摊摊手,“前儿约着一个什么电影红星一起吃饭,美的跟什么似的,我心说你要不是姓席,你要不是你爷爷的孙子,谁理你呀。”
  “现在就是谈恋爱的年纪,要是不喜欢女孩子,你该着急了。”
  “我一点儿不急。我想我也上年纪了,要不要把嘉陵叫回来,这一摊子事业,终是要交给他的。”席肇方随口这样一说,褚韶华却是沉默了,罕见的没有说话。
  席肇方俊雅的脸上扬起左边眉毛,“咱们什么交情,有话可尽说,韶华。”
  褚韶华沉静的面容浮起一抹笑,可这笑未达眼底,她垂眸喝口咖啡,说,“二哥,冒昧问一句,你认为你的家庭是商人家庭,还是政治家庭。”
  席肇方无奈,“顶级的大商人,怎么可能对政治袖手旁观。”
  “但是,顶级的大商人,不会只把眼睛着眼于国内。现在是世界化的年代,你当年早早把嘉陵派出去,不就是为了对外的商业布局么?”褚韶华问。
  席肇方想到褚韶华不停的把助理外派,然后再培养新助理的举措,问她,“你这么看好国外市场?”
  褚韶华毫不犹豫的点头,“我们国家当然很大,可是,相对于全世界而言,就小了。我不喜欢政治,除非是老闻需要我出席的政治场合,其他时间,我的重心都在教学和做生意上。世界上可做的生意无数,在国外当然不比国内事事熟悉,不过,那是更广阔的空间。”
  褚韶华的双眼直视着席肇方,席肇方从这双眼睛里看到关怀与坚定,进一步探究时,褚韶华却眨了眨眼睛,幽默的说,“我会成为世界上都有名望的大商人,闻先生再厉害,也不过是在国内做事而已。”
  褚韶华与席家交情一直不错,这种交情有席肇方在很久以前对闻知秋仕途的看好,还有就是这些年的来往,哪怕彼此都存了利益相关的心思,也不是没有朋友之间的友谊。所以,她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在褚韶华看来,生意是生意,政治是政治。
  的确,如席肇方所言,顶级的大商人,不可能对政治一无所知。
  但是,生意人不必过多的涉入政治,那是政治家的领域。
  如席家,大席先生已经正式步入政坛,成为蒋先生身边的幕僚。席家与国民政府联系紧密,如今国民政府当政,席家自当更进一步。
  席肇方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商人,还是政客?
  或者政治商人?
  至今未闻有这样的职位。
  陈会长的任期即将结束,席肇方为下一任会长的不二人选。
  在工商协会新任会长选举中,席肇方也以绝优的票数当选。做为会长侯选人的副会长,褚韶华都投的席肇方的票。
  新会长上任的酒会刚过,中央银行的章总裁卸职,孔夫人的弟弟宋先生正式成为中央银行的总裁。
  席肇方觉着,手里的酒有些冷了。
  他轻轻的将酒杯搁置到桌上,身子向后倒去,望向窗外深深夜色。
  席肇方听从了褚韶华的建议,并未召席嘉陵回国,让席嘉陵继续主持国外生意。席家主要从事金融业,席肇方在国外数家银行担任高级经理,在上海的外国银行中举足轻重。他的外甥章先生也是国外名牌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在中央银行数年,能力有口皆碑。
  但是,内弟的关系自然更近。
  是啊,席家虽与蒋先生有交情,蒋先生身边近人无数,上海这块大蛋糕,要挤进更多人来分了。所有的上海豪门,都要经受这一场风暴冲击。
  褚韶华那句话,“你的家庭是政治家庭还是商人家庭?”其实是在问他,你将自己定位于政治家还是商人?
  席肇方未曾想到,闻知秋在政坛步步高升,褚韶华的商业布局却是对外的。
  为什么?
  不完全出于要成为世界著名大商人的理想吧?
  席肇方再次打电话邀请褚韶华喝茶,当然,这得错开褚老师的教学时间,以至于现在朋友的手上每人一份褚老师的课程表。
  褚韶华一向喜欢席家的玻璃露台,她自己盖房子的时候都请设计师设计了一个,用来喝茶、读书、会友,都是极好的地方。席肇方请她喝蓝山咖啡,在咖啡醇厚的香气中,席肇方问出了自己想问的话,“这些年,你一直在向外开拓市场,韶华,你是不看好国内市场吗?”
  “那倒不是。我们商行的进出口生意也做的很好,而且,呢绒厂第六家分厂也开业了。”褚韶华眼神柔亮。
  “我听说,田家要出售水电厂的股份,你有没有兴趣?”
  褚韶华摇头,“我又没经营水电厂的经验。”
  “水电厂还要什么经验,坐着在家数钱也就是了。”
  “我看田家在家坐着也没坐稳。”褚韶华说,“这种坐着就能数钱的生意,没深厚背景,接手也拿不稳。何况,全上海都知道我跟田家不和,我要接手他家的厂子,怕钱没赚几个,先落一身闲话。得不偿失。”
  “那怕是韩小姐要接手了。”
  “这几天时常在报纸上看到韩小姐的芳名,这是个什么人哪?以前从没听说过,如今在上海名声不小。”
  “我一说你就知道。”
  席肇方悄悄提了一位公子的姓名,褚韶华说,“现在外室都这么明目张胆的了,还是这位公子的授意,先在上海先捞只下蛋的金母鸡。”
  席肇方意味深长,“这就不知道了。”
  褚韶华笑笑,“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广州的手都要伸到上海来了。要是那位公子自己亲身过来,倒还罢了。弄这么个东西来,就想拿走这好大一块肥肉,他可真是气魄不小。”褚韶华虽不稀罕田家的水电公司,可如果叫广州拿走,她断不能心服。
  “你就走着瞧吧,有的是好戏看。”不说褚韶华这样的泼辣性性,上海豪门没一个好说话的。
  席肇方同褚韶华说起往后的经营来,席肇方很承褚韶华的情,“你说的对,我与大哥不同,大哥忧国忧民,我更喜商事,以后还是要以经营为主。韶华,你对以后上海的商业形势如何看?”
  褚韶华端起咖啡,并没有喝,话也说的很慎重,“一战刚过去不久,短期内无妨。蛋糕这么大,不是一人一家能吞吃下腹的。”
  “是啊。可也有句老话,独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席肇方意有所指,“我们单打独斗,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难。”
  褚韶华喝口咖啡,她明白席肇方的意思,国民政府那里,眼瞅着蒋先生身边一干近臣就要来抢地盘儿,他们这些上海本地豪门也不能束手待戳。当然不会到这种程度,但也不好让人当成面团儿,却最好也不要打得死去活来。褚韶华笑笑,“上海就摆这儿,去留随意。以前北洋那些大员也没少在此地发财。生意人去做政治不合适,搞政治的人来做生意,也不是容易的事。咱们只要喝头啖汤就够了,若这道汤遍地人都能喝的时候,你还愿意去喝?”
  褚韶华做生意极精明,就像她开呢绒厂后赚了大钱,上海一夜之间冒出多少呢绒厂,褚韶华又传经验又传技术,借此大发羊毛财,她呢绒厂建的好,还与潘家合伙,借助潘家的棉纺渠道,呢绒也没耽误挣钱,在上海还赚得好名声,不然她副会长做的这样顺遂。
  褚韶华的意思无非就是,我始终快人一步,我先把头一茬的钱赚了,待这生意遍地开花,我早去做别个生意了。
  席肇方问,“你觉着下一轮的生意在哪儿?”
  “美国,欧洲。”
  席肇方看向她,褚韶华道,“呢绒厂为什么赚钱,先前咱们国家没这个,就是有,织的呢绒也不大成。不论任何行业,技术才是钱。我们厂子里那几个技工学了技术回来,立刻开厂就能赚钱。如咱们也是一样,为什么出国留学,还不是学那里更先进的学问,不论是金融体系还是实业,我们得承认,西方走在了我们前面。以后这许多年,怕是根本用不着我们发明创造,学回技术就是新的。”
  “可这样也不过是学别人而已,席二哥,将来能影响世界的大商人,必然是创造性的那一种商人。你想,美国通用电气就是发明家和财团的结合,我觉着以后一流的公司大都会是这样的模式。科学会迅速的改变世界,我们与西方之间还有一段比较长的路要走,现在连政府都要获得西方人的支持,那里才是高地。我们要在高地牢牢的占住脚,这样,以后我们才有立锥之地。”
  这一天,席肇方褚韶华二人谈了很久。
  褚韶华原本不看好席家的政治未来,可是,她不打算放弃席家,她与席肇方是朋友。现在的上海工商协会,还在他们这些人的掌握之中,一流的人物来分一杯羹,可以。
  只要拿出势均力敌的实力,理当平起平坐。
  但不能是阿猫阿狗。


第300章 上海之二
  徐家递了长女满月酒的帖子过来。
  姜亚及时抓住时机,嫁入豪门; 如今诞下长女。这是徐显第一个女儿; 除了姜亚有些遗憾不是个儿子外,徐家上上下下都很喜悦。
  姜舅妈就一脸羡慕的看着褚韶华; 很惋惜的说过,“姜亚这生产运上,就不如她嫂子。”这说的是不如褚韶华。
  褚韶华心下有些好笑; 脸上就笑了,说姜舅妈,“舅妈你这话可别在徐家说; 人家从老太太到徐妹夫,都高兴的很; 可算是见着女孩儿的面儿了。人家得孙女得闺女的都欢喜的不得了,舅妈你这做外祖母的先不如意,没得讨人嫌。”
  姜舅妈也笑,“我这不就咱们自己人跟前说说嘛,就是在姜亚眼前; 我也不说的。我总想着,头一个是儿子,才站住了脚。”
  “姜亚还年轻,以后多少孩子没有。再说,她现在也有儿子,继子相处好了,一样情分深。”徐家的两个孩子都很懂事; 姜亚嫁入徐家一直谨慎,两个继子都是老夫人亲自教养,姜亚很有眼力,能关心的地方也很尽心,不足的地方很肯学习,虽然适应徐家也用了不少心思,受过一些委屈,如今生下孩子,可见姜亚在徐家过的不错。
  姜舅妈听褚韶华这话心下却不以为然,想着褚韶华都进门儿多少年了,雅英同她这个继母仍是不冷不热,这会儿倒是会说别人。同是做后娘的,姜舅妈认为自己闺女比褚韶华可做的要好。
  姜舅妈神色间的不以为然瞒不过褚韶华,褚韶华也不预多理姜舅妈。闻雅英要是有徐家孩子一半的聪明,褚韶华也能指点她些,偏生是这么幅不识好歹的性子,也不知是像了谁?这孩子一直当继母要害她,凡是继母要她做的,必然不情不愿。
  偏生褚韶华对她的要求就是,第一功课上能拿得出手去,为此长期请了家庭教师,第二便是对外人要有礼貌,该你担起的责任,你得担起来。
  这两样,闻雅英都做的平平。
  凡褚韶华交好朋友家的孩子,闻雅英都不喜欢。凡褚韶华要求的功课,闻雅英都读的平平。
  遇到这种继女,只要对她好,她就能一事无成。
  褚韶华现在不大管她,她也没见长进。
  只得说真是马尾巴提豆腐,提都提不起来。
  大家商量着去徐家参加满月酒的事,姜舅妈腹诽过褚韶华,还得亲切的问褚韶华夫妇有没有空一起过去。这位舅妈心里清楚的很,徐女婿真正看重的是闻家这门亲戚。
  褚韶华笑,“我看徐家把时间定在星期天,我那天没课,必然要过去的。知秋若无要紧事,也一定去。”
  姜舅妈笑道,“你们都是大忙人。”
  “我们正是年轻干活的时候,倒是忙些的好。倒是舅妈,表妹这里不必你操心了,表弟的亲事,你不急?”
  “你可别说你舅妈了,再叫她急出一嘴火炮,还得吃败火的药。”
  姜舅妈往日说起儿子姜达的事,都是恨不能姜达立刻就娶房媳妇生个孙子的心急火燎的模样,今次不知为何,闻氏婆媳一提,姜舅妈老眼先笑的飞扬起来,嘴里道,“我正要跟大姐说呐,姜达也有好消息了。”
  听得此事,闻太太眼睛一亮,端到嘴边的茶都顾不得喝,急急放在几上,连声问,“是哪家的姑娘?”
  “天津曹家小姐,可是个大户。我们在天津时,曹家便是有名豪富,曹老爷做办买出身,家里有的是钱。”姜舅妈神采飞扬,尤其说到曹家家境,更是老眼湛湛,精神抖擞,非比寻常。闻氏婆媳先听姜舅妈介绍了一回曹家如何大户,家里银钱如何堆山填海,才说到曹家姑娘,曹舅妈笑意满脸,“咱家的女孩子,从韶华到姜亚,都是在国外留过学的,姜达小时候学习也不错,就是从小帮他父亲做生意,耽搁了学业,现在想再学习,每天生意上那千头百绪的事儿就没个完。可他心里是爱学习的,也喜欢有学问的女孩子,这个曹姑娘是在美国读的大学,在美国呆了好些年,如今才回国,俩人偶然认识了,这不就瞧对眼了。就是姑娘年纪有些大,如今已经二十八了,可我想着,她们这些读书多的女孩子,都这样。现在也不似以前,十七八就说婆家。姜亚成亲时也二十六了哪,曹姑娘的年岁也不算离了格。我总说,只要孩子好,只要他们彼此合适,女方家里有没有钱,我不大在意,我怎么样都成。”
  饶是见多识广,每次听姜舅妈说话,姜舅妈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