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见成姻缘(秋李)-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干净,道路被扫的干干净净,匾额也被重新抹了一遍,这所宅子似乎从长久的沉睡中醒来,重新焕发出生机。
看见秦长安他们进来,裴娘子忙把手里端着的盆放下来到秦长安跟前深深行礼:“这就是大姑娘?原本该出去迎接姑娘归府才是,可是外面那么多人,小的们也不敢开门出去瞧,怠慢了姑娘,还望姑娘不要怪罪。”眼生的人该是新来的下人,秦长乐对她点一点头才道:“昨日阿弟他们初初回来,你们也长途跋涉,这会儿还在打扫这宅子,辛苦了。”
裴娘子的心放下一些,这是个很和气的主人,毕竟这是没出阁的姑娘,名分上又是琳箐的大姑子,真要放个刁什么的裴娘子虽则也能对付,但难免会伤了和气,哪有这样和和气气的好。裴娘子忙口里道着不敢又笑着道:“奶奶走的时候吩咐把姑娘的屋子打扫出来,小的已经带人打扫铺陈过了,姑娘这边没人服侍,小的让紫燕先服侍几天姑娘。”
紫燕是琳箐带来的那四个丫鬟中的一个,今年刚十一岁,虽然人小些却也伶俐,琳箐方要说好,秦长乐已经道:“我也不需人服侍,只是每日……”琳箐已经握住她的手:“姐姐。”不这样只怕秦长安会过意不去,秦长乐看着弟弟眼巴巴望着自己,无奈一笑:“好吧,就先让她服侍吧。”
此时已走到秦长乐房内,是秦长乐当日在家所住的屋子,小小一座院子,一进门就是一棵紫薇花树,此时花开的正好,火红的像在笑,树下有石桌石椅,转过这棵紫薇花树,才是三间上房,紫燕正站在上房门口垂手侍立,瞧见他们进来忙上前相迎,接着就自动站到秦长乐身边。
秦长乐是晓得丫鬟好坏的,对琳箐点一点头:“你持家极好。”琳箐笑了:“都是裴妈妈在身边相帮。”裴娘子已经掀起卧室帘子:“姑娘还请先瞧瞧,若有什么没做到的,就请姑娘说出来。”
屋内已陈设一新,窗下放了湘妃榻,榻下摆了小几,小几走过去是梳妆桌,此时能望见梳妆桌上梳篦都齐,梳妆桌边是衣架,上面挂了件外衫,衣架旁边才是一张小巧填漆床,悬了藕荷色的蚊帐,床上被褥齐全。
床边有瓷墩,屋子中央的桌边,放了椅子。墙上还挂了白衣大士像,下面供了香花清水,除此和少女闺房一模一样。这样闺房已经很久没见了,秦长乐想起往事,曾经以为永远见不到这样闺房,琳箐能感到秦长乐的激动,伸手握住她的手:“姐姐,什么事都过去了,过去了。”
是的,过去了,再不是身握重资但没人庇护的孩童,甚至想以青春年少的身体委身老人以换得一丝庇护。想起往事秦长乐轻叹一声,接着就觉得当时自己的可笑来,能乘人之危娶个十四岁的少女,又怎能算得上是正人君子?而不是正人君子,又怎肯庇护住自己的弟弟?那不是出了龙潭再入狼窝?
幸好,幸好,秦长乐反握住琳箐的手,轻声道:“谢谢,还有,我和长安,已经算十分幸运了。”这世间没了爹娘的孤儿不少,被自己家族搜刮一空长不成人的尽多,又有几个能似自己和弟弟一样,遇到好人得以翻盘?多不过是被叹一句,如此虎狼般的族人。
秦长安眼里已经有泪,上前把妻子和姐姐的手都握在手心:“是的,什么都过去了,以后我们一家人,定会好好地过日子。”看着两张青春洋溢欢喜无限的笑脸,秦长乐脸上那浅浅的笑终于变成畅快的笑,一直以来,以为自己这颗心早已变的苍老,但今天才知道,这颗心原来还可以这样年轻这样活泼。
稍微理了下这家里的事,约好去张家的日子也到了,打从心眼里讲,琳箐不愿回去见张老太太,可是自己是孙女是小辈,回到家乡不带了夫婿去拜见祖母,这样的会被人说自己无礼不孝。更何况张大老爷一家子对自己非常好,秦长乐在庵中还多蒙张大太太的照顾也要回去道谢才是。
两口子坐上车往张家去的时候,秦长乐把琳箐的手包在手心里:“没什么,顶多我们见了祖母就去见大伯母他们,你是出了阁的闺女,祖母有再多的怨气也不好向你发。”琳箐点头,有丈夫在身边心里就踏实多了。
☆、77 家事
车到张家门前;出门迎接的是张大爷夫妇;张大爷比起三年前琳箐进京时又发福了些;一笑眼睛差点就陷在肉里。对这个堂哥;琳箐不是很熟,只打过招呼就和张大奶奶说话,张大奶奶比起以前要丰润一些;但比张大爷还是要苗条许多;瞧他们两口子面上的笑容就晓得日子过的不差。
琳箐还没和张大奶奶行礼张大奶奶就笑着挽起她的手:“都是自家人,现在你又是贵客,哪还需要这样多礼,快往里面去;祖母一大早就开始念叨。”只怕念叨自己的不是祖母而是大伯母她们;但琳箐也没说破,只在众人簇拥下和张大奶奶挽手进了宅里。
张世荣举家上京,张老太太自然重又搬回张大老爷这边居住,那半边宅子空锁在那里,由张大老爷家的下人隔三差五过去打扫收拾。张大奶奶一路领着琳箐进去,见琳箐不时瞧着四周,似在瞧有些什么改变就笑着道:“其实该请六妹妹回去原先住的地方瞧瞧的,只是没人住,空锁在那里难免冷清,怕妹妹瞧了伤心。”
这个大嫂是越来越会说话了,琳箐想着应了几句,等快走到上房时候,张大奶奶才悄声对琳箐道:“祖母这几年,是越发偏向四叔了,公公也没有法子,婆婆让我和你说,就说等会儿祖母和你说什么,你都别应了,毕竟你是出了阁的姑娘,回家来就是客。”琳箐了然点头,祖母如此是意料中事,这回回来张世荣也对琳箐说了,若张老太太说些稀松平常的要求,那就应了,若是过分的要求那就千万别应,就说出阁闺女不管娘家事。
只是,琳箐唇边不由出现一丝嘲讽笑容,爹爹还是把祖母想的太好,祖母说出口的怎会是什么稀松平常的要求?丫鬟已经出来掀起帘子,琳箐收起思绪打算进屋,进屋前往那丫鬟脸上瞧了一眼,咦了一声就道:“怎的不是春兰?她嫁人了?”张大奶奶面上露出几丝尴尬之色才含糊答道:“是啊,嫁人了。”
张大奶奶面上的尴尬并没逃过琳箐的眼,但也只是随口一问,纵春兰有别的什么事琳箐也不能管,只低头进屋。屋内除了张老太太还有张大太太张二太太带了自己的儿媳。见琳箐进来,一个俏丽的少妇就笑着上前拉住琳箐的手:“六妹妹果然生的端庄沉静,不枉婆婆成日家说呢。”
张大奶奶已在一边道:“这是你四嫂子。”张四爷是张二太太的长子,去年九月娶的亲,虽说和张七姑娘成亲的日子只隔了一个月,又是娶媳妇,可是张老太太信里对这位孙子娶亲提都不提,更别说为孙子争些助娶之费。
这个四嫂子巧嘴活舌人又爱笑,选这么个媳妇倒不大像张二太太的作风,琳箐心里品评着这位四嫂,对她行礼下去:“四嫂嫂好。”张四奶奶已经拉住琳箐的手:“原本该跟大嫂出门迎接六妹妹才是,可是我一想,六妹妹没见过我,猛不丁瞧见这么个人,还要心里犯嘀咕呢,这才在里面等着。”
琳箐不由莞尔一笑,张三奶奶已经上前打张四奶奶一下:“就你最爱说话,拉着六妹妹叽里咕噜说了这半日了,没见婆婆和二婶子还有祖母已在那等的着急?”张四奶奶又笑了,琳箐这才上前拜见张老太太和两位伯母。
数年不见,张老太太更衰老些,白发增多皱纹加深,那双曾经精明的眼已经有些浑浊,只是对琳箐还是没有多少好脸色。琳箐打眼一瞧倒有些吃惊,怎么感觉祖母像是大病一场异样憔悴,可是若祖母真的大病,京城那边怎会一无所知?要知道自己大伯是个最讲规矩的人,祖母又是这个年纪,他为表慎重一定会写信给父亲的。
心里嘀咕着,琳箐又和张家两位太太,张三奶奶等重新见了礼,这才坐下叙话。不外就是互相问候,京中可好,家里可好,见张大太太她们话里也没有说张老太太曾经病过,琳箐心里更感奇怪,再细瞧张老太太神色,觉得不像大病初愈倒像深受打击。可是张老太太这个年纪身份,方圆数十里的人,只怕也找不出比她更尊贵有福的老太太来了。平日受儿孙们奉承还不够,哪会受到什么打击?
琳箐心里嘀咕面上笑容依旧,你来我往说了几句,张老太太屡次想开口可总是被张大太太悄悄止住,这就更奇怪了,张大太太待张老太太那从来都是恭敬孝顺的,纵然张老太太说了再过分的话,张大太太当了面都会笑着承受,至于背后听不听那又是两说。看来这么些年,家里还是发生了些不好在信上说的话。
这时丫鬟进来报,说张大爷陪着秦长安进来给张老太太等人磕头,乡下地方又是极近的亲戚,张家几位少奶奶也没回避。秦长安进来给张老太太等人磕头,又见过了几位舅嫂,也就出去外头,出去之前,秦长安见琳箐面色平静,和她相视一笑也这才走出去。
等秦长安一走张四奶奶就笑着开口:“六姑爷和六妹妹真不愧是新婚小夫妻,就这么一会儿还要我看你你看我的。”张三奶奶捶她肩膀一下:“亏你说的出口,难道你和四叔叔不是新婚小夫妻?”张四奶奶故意叹一声:“三嫂嫂你又不是不知道,你那四叔叔,比木头差不了多少。”
张三奶奶啐了一口,只是碍于在长辈面前,若是私下这话还不晓得能扯出什么闲篇呢。张老太太也开口道:“新婚小夫妻啊,总是热乎,等再过三四个月,也就那样了。哪有天天黏糊的,男人啊,还是要在外面以举业生意为重。六丫头啊,我晓得你是个有主意的人,但新婚夫妻不能总粘在一块,你七妹妹就晓得这个道理,舍得让你七妹夫出去自己努力。”
这话说的琳箐心头有微微火起,但长辈这样一顶帽子扣下来,再有火琳箐也要忍住不发。张大太太心里暗自叫苦,这偏心眼是没了法,忙打圆场道:“婆婆经的事多,可是这新婚小夫妻都不黏糊还要等什么时候黏糊?再说七侄女已嫁过去将有半年,琳箐可是刚成亲三个月。”
张老太太咳嗽一声还要再说,就听到门外响起一个微怒的声音:“怎么,大嫂子就是看七丫头不顺眼,嫌我对八丫头不好?这会儿在六侄女跟前就嚼起舌根了?”说着话张四太太早已走进屋里,丫鬟连通报都来不及。
张四太太这么多年没见,脾气渐长,琳箐忙起身行礼,张四太太只是鼻子里哼了声就越过琳箐,想到方才张四太太说的,琳箐不由低声问:“八妹妹呢?我这还有琳琅特地交代要带给八妹妹的东西呢。”张家未嫁的闺女在家的只有八十两位姑娘,十姑娘是被接去外祖家玩两天,还要过几日才回来,原本琳箐以为八姑娘会跟着张四太太一起过来,但张四太太是孤身来的并没见到。
张四太太已经坐到椅子上,听见琳箐问话就眼皮一抬:“怎么,六侄女现在是真真正正的娇客了?你回个家,这么多人来接你不说,还要八丫头也过来?八丫头没空,你八弟要娶媳妇了,她要帮着在那做针线活呢,再说她不用过来,正好也免得有人挑拨我们母女之情。”张四太太以前虽然脾气不好,但在张老太太面前乖的跟避猫鼠一样,哪像现在这样张牙舞爪?
琳箐还在奇怪张四奶奶就开口了:“四婶子,论理这话不该我一个做小辈的说,但是八妹妹每回过来,我们这些做嫂子的多和她说几句话,不过是出于姑嫂之情,哪有什么挑拨离间?再说都是一家人,挑拨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张四太太斜倚在那里,眼皮斜斜一抬:“二嫂子,你不声不响闷葫芦样的,哪晓得娶个媳妇进门来倒这样伶牙俐齿的,不过呢,”张四太太粉面一寒:“这世上没有侄媳妇教训婶子的理?”
张四奶奶的柳眉一竖:“这世上也没有尊长在堂,一个做弟媳妇的就对嫂子呵斥的礼。四婶子,你要教训我也就罢了,可你要说我婆婆,那我做媳妇的不护住,那才叫不孝。”这番话说的真有道理,琳箐不由在心里暗喝一声,难怪二伯母要娶这么一位进门,这样的人才能撑得起门户。
张四太太眼里的轻蔑更甚:“尊长?我倒不晓得还有这样的尊长,纵容自己的丫鬟……”张四太太没说完张大太太就喝道:“够了,六侄女才到家一会儿,四婶子你迟迟到来不说,还在这和小辈们大呼小叫,也不是做长辈的样儿。”琳箐见张老太太的唇紧紧抿着,并不发一言心里更加奇怪,张四太太已经开口:“也是,我是长辈,侄女啊,你八弟成亲院子太小,你家那边空着也是空着,借我们用用。”
☆、78 缘由
这理所应当毫无半点不好意思的口吻让琳箐的脸微微一滞;并没接她的话;张四太太却已经打算叫人:“哎;你这样不说我就当你答应了;婆婆,不如就……”这时琳箐也顾不得许多急忙道:“四婶子这话说错了,我已是出了阁的闺女;爹爹的宅子自有爹爹做主;哪能问我一个已嫁女儿?”
张四太太若是这样好打发也就不是她了,嘴一撇就道:“瞧瞧,这姑娘家一出了门子,就对娘家这么生分起来了。别说三伯对你十分疼爱;就说这回你出阁连喜事都是在你们京城宅子办的;虽是出阁却和入赘也差不了多少。你要口口声声说你是外人,只怕三伯头一个就伤心。再说你从来就是管着家的,借宅子这样的小事你自己就可做主,你要怕三伯责怪,我今儿就要你四叔写封信给三伯,就说借了宅子来给你八弟成亲。”
张四太太这番不讲道理的话是真的气到琳箐了,先不说宅里还放了些东西,就算那些东西不被张四太太寻到,哪有这样自说自话就要把别人家宅子借去?况且四老爷家的宅子琳箐是知道的,也有四进大小,主屋之外,群房也有那么七八处自成小院落的。张四太太总共也就生了三子二女,别说现在,就算等四老爷的孙儿们长大娶亲都够了。
说什么借,不过是想占了这宅子,张四奶奶已经忍不住开口了:“四婶子,这要借宅子,总要问过三伯,哪有问一个出了阁的女儿的,这要传出去,算是什么?”张四太太打的主意就是先下手为强,要写信去给张世荣,前后总要三四个月,什么都耽误了,但这会儿直接问了琳箐,到时准备着等过个一两个月再写信给张世荣就成。到时木已成舟又有琳箐的点头,张世荣也不好说什么。
当然,张四太太这宅子,借了未必既能还回去,听到张四奶奶这话张四太太的脸就一拉:“四侄媳你刚嫁过来,不晓得你六妹妹的厉害,谁能拿她当客人?”张大奶奶的眉也轻皱,使劲去瞧自己的婆婆,希望自己的婆婆能发一句话,不等张大太太说话,张老太太已经开口:“六丫头,这不过是件小事,就答应了吧,你爹爹也不会怪你的。”
小事,琳箐心里冷笑起来,面上笑容开始浮现:“既然祖母说这是一件小事,孙女也不敢驳了四婶子的面子,当日回乡时候,这所宅子祖母是命爹爹出了一千两银子给大伯,说这所宅子本是分给大伯,现在分出一半就值这么多。虽则大伯执意不要,说可以把这宅子暂借给爹爹住。但祖母您说总要住三年五年,况且爹爹日后还要在这乡里住着,哪能借宅子,还说亲兄弟明算账。祖母您前面既说过这样的话,那孙女也只敢和四婶子要这一千两银子,再让爹爹把房契从京里寄来,这房子从此就和我们这边毫无干系。祖母历来公平,定会答应的。”
琳箐这番如水一样长的话说出来,张四太太脸色已经僵在那里,张老太太见提起往事,琳箐又一口一个公平,当了满堂晚辈的面,张老太太的眉不禁也皱起来。张四太太哪是那样能忍得住气的,正要发作就听张大太太道:“亏琳箐记性好,这事我也记得的,当初是出了银子,做了交割的。”
张四太太眉一皱就对张大太太道:“大嫂子好记性,可是……”琳箐这会儿也不想说什么侄女婶娘了,用手抚一下额头就道:“祖母为人最是公平,当初还是祖母主动提出,今日也定会赞成的。”张四太太已经站起身对琳箐道:“你家对不起我家,不过是让你借个宅子也就当赔罪罢了,你左推右阻的,还妄图拉出婆婆,呸,就你家做出的这些事,我都不好意思说。”
琳箐见她站起也不好坐着,看一眼张老太太见张老太太脸色更加难看,和平日半点都不同,心里越发断定出了什么事,但这顶对不起她家的大帽子是不能戴的,环视一下屋内众人才道:“我倒奇了,我们全家上京已是三年前,这三年来四节节礼,七妹妹出嫁时候的添妆都没少了礼节,哪里对不起四婶子你了?再说,就算祖母年纪老了偶然有做不到处,四婶子你也是做儿媳妇的,哪有这样如市井妇人一样嚷叫,没得……”
不等琳箐把丢脸这两个字说出来,张四太太已经冲到琳箐面前用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