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缘-泠善之风-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目不暇接了。

    “这,你怎么带这么多帐幔?”皎月惊讶极了,她看过王氏的嫁妆,也见过县里不少亲友的新娘排场,可没这么奢华的。

    皎玉白了她一眼,“切,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八顶帐子不过是将将好,哪里就多了?”

    皎月乡巴佬一样,轻轻拎起最上面的帐子一角,赞叹道:“这活计,可比我们太太那会儿的好太多了!”

    皎玉也这么认为,不谦虚地道:“这在我们燕州算得上顶尖的,但拿到京城也只能是中上水平。

    我嫁得近,婆家也不比我们家家底厚,用这样的就很够了。”

    看到皎月刚才的表情,皎玉忍不住道:“倒是姐姐你就要多个心眼儿才是。”

    “我跟你说啊,别看这些东西不值什么大价钱,这可事关体面!婆家也好,客人也好,还没见到你人,就先看到这些东西。这第一眼的印象可是最要紧的,你可不能不在意。

    还有,可别让你们县的绣庄做这些物件。不是我瞧不起小地方的手艺,实在是那手艺拿到京里不知道要闹多少笑话来。

    你最好跟叔父商量商量,到南边采买些好料子,南边绣娘的手艺也好,你选几家订做了,如今也还来得及。

    还有衣裳什么的,咱们家又不是那过得紧巴的人家,咱们不求比人好,也不能叫人给比下去。”

    皎月默默地点点头,此时她终于找到一丝待嫁的感觉来了。

    展开一定绣帐,细细抚摸着上面精细的蝶花,皎月突然问道:“这些东西不用咱们自己绣吧?”

    皎玉翻个白眼,道:“就那么一说罢了。谁家里又不缺请绣娘的钱,哪就让女儿受累了?

    我娘说,那都是家里紧巴的人家自己找的借口,什么亲手绣的才好。你也不想想,一个姑娘要真自己把这些东西绣出来,没个三两年怎么行?真叫她绣个三两年,新的也搁旧了,还能用啊?”

    皎月听了一乐,可不是么。真一个人绣这许多东西,指头还不磨出茧子来,可不白保养了?!

    “对了,你出嫁妍姐姐不回来么?”

    皎妍是皎玉的姐姐,前年也嫁出去了,皎月当时在山上,只让爹爹替她送了份添妆,倒没亲自送亲。

    “我姐夫一家子去了南边,好几千里,哪就方便回来了。。。。。。”没有亲姐妹在身边,皎玉多少还是有些失落的。

    “不是也嫁到附近的州府么?怎么就去了南边儿?”皎月有些不解。

    “这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呗。我姐夫最开始在州府当小官,这不去年调职到南边去了么,有什么法子。”

    皎月哑然。当初大伯父给女儿相亲事的时候可是特地挑的附近人家,就是想把女儿嫁得近一些,也好照应,可如今倒是白忙活了。

    姐妹俩嘀嘀咕咕说了半天私房话,皎月倒揣了一肚子备嫁的经验回了院子。刚一进门,就有丫头回话:“老爷说,姑娘回来了去书房一趟!”

 第九十一章 (补)

    第九十一章

    皎月其实心里有数,她爹找她无外乎就是亲事的消息,不过亲耳听到还是有些心砰砰乱跳的。真的,明年这个时候,她差不多也要出嫁了呢!

    出嫁什么的,她其实心里不是没有期待,毕竟封哥哥长得好,功夫也不差,关键是对她好,对别人不那么好。

    但嫁人什么的,真的让人心惶惶啊。难怪堂妹总是缠着她去说话,实在是心里有些怪怪的没底。。。。。。

    晕乎乎地回了屋子,把人都赶了出去,倒在床上消化了好一阵子,皎月才悄悄地从袖子里抽出一封信,掩起帐子看了起来。

    信很厚,是卫封写的,托他大伯捎带过来了。

    皎月美滋滋地看信,忽而一摔手,骂一声:“幼稚!笨蛋!”

    原来卫封把打架的事连同战果都告诉她了,顺带还邀功请赏,说自己哪里哪里受了伤,把谁打成什么熊样儿等等。

    皎月气呼呼地把信揉成一团丢了出去,骂道:“我又不是物件,你们想挣就挣,想抢就抢?一群混账!别让姑奶奶碰上,不然,见一个收拾一个!”

    骂了一通,又把信捡回来继续看,刚才生气没看完,她还想知道后续如何。

    皎月觉得人家幼稚,其实她也没好到哪儿去。

    她看完信,狠狠地磨了一砚池的墨,然后给卫封回信,说这几个人指不定就是在驿站里偷窥她们的人,当时忙着赶路,捆了一宿就给放了,早知道就好好拷问拷问了。

    还交代卫封,把几个人的画像给她弄来,等她嫁到京城,一起去套麻袋,敲闷棍什么的。

    卫封收到回信简直嘴都乐歪了,果然是他的小月儿,瞧这气势、这手段,就不是那些庸脂俗粉能比的。

    反正喜欢一个人就啥啥都好,完全没有理由和理性。

    倒是吴隐听了他的显摆,悄悄抹了一把汗,心话,亏得这位大小姐没拷问,不然公主府和将军府的面子何在!到时候还不得将起来?

    卫封忽而想到了什么,一拍自己脑门,心里骂自己,这么要紧的事竟给忘了,真是该打。又扭头问道:“咱们现在有多少能动的护卫?”

    吴隐心里粗算了一下,道:“手上没正式差事的有十一个,功夫都在二流上下。”

    卫封摸着光溜溜的下巴,点头道:“你亲自去挑六个精干的,让他们准备一下,后天启程去燕州,往后就跟在月儿身边保护她。”

    又嘀咕道:“我岳丈的那几个人,三流儿都够不上,难怪还得月儿亲自出手了~”

    原来是舍不得媳妇受累。吴隐赶紧领命去了,耽误了这位爷的娶妻大业,按照他们府上的处罚传统,那可是要发到庄子上挑粪的。

    卫封又想到皎月信里提到的事,把信细心折好,揣到怀里去找他祖父。

    ***

    “我爷爷呢?”卫封一脚踏进他祖父的院子,见只有近身伺候祖父的老家人常春儿在屋里,便出言询问。

    “封少爷来啦?国公爷薪得了块石头,正在那边稀罕呢!”常春儿脸一扭,往里边示意道。

    卫封挑了帘子自己走了进去,喊一声:“爷爷!”

    颖国公撩起眼皮瞄了孙子一眼,又继续把玩自己手里的东西,鼻子里哼了一哼,道:“这回你顺心如意了?心里美了吧?”

    卫封对颖国公的称呼一般看心情,心情好的时候或者有所求就亲热地喊“爷爷”,反之就冷冰冰地叫“祖父”或者“老爷子”。

    颖国公为了这个没少骂他王八小羔子,可人家有爹,骂也是骂到他爹头上去,他才不在乎呢。

    卫封一屁股坐在他祖父身边,毫不在乎地道:“瞧您说的,您孙子我顺心如意了,您不就也如意顺心了么?咱爷俩谁跟谁啊!”

    颖国公抬手就把东西孙子朝丢过去,“没事就给老子滚蛋,少在你爷爷面前晃悠,看见你就头疼!”

    卫封一招手接住来物,瞅了瞅,“哟,田黄的?您孙子我虽然不差这点东西,不过有总比没有强,谢谢您。”他把东西揣怀里去了。

    “拿来,爷爷还有用!”颖国公后悔了自己气糊涂了,这小子不可不是什么好饼,给他拿去可不好弄回来。

    别说是他丢过去的,就是明抢的时候也有。说起来别的孙子哪个见他不是小羊羔子似的,就这个放出去几年,学了个熊样回来。皮太厚,真是拿他半点法子没有。

    果然卫封不肯掏出来,爷俩你瞪我,我瞪你的僵持着,还是服侍颖国公多年的常春儿转了个心眼,去里屋拿了个别的物件给换了下来。

    “说吧,又有什么事?大园子不是给你了么?还要什么?”

    “爷爷,孙儿可是一片孝心前来,您也太伤我的心了。”卫封捧了捧心,把他爷爷给麻够呛。

    “快说吧。”再不说要吐了。

    卫封也见好就收,他也确实为正事来的,便正色道:“您孙媳妇,月儿来信说,她爹准备给她重新打家具,她打算进云雾山去砍些云松来做木料。

    您知道的,普通松木倒罢了,这云松可不一般。”

    云松在上千里外的深山处,树长得高且粗大,苍翠挺拔,几百尺外就能闻到云松散发出来的清香,真是沁人心脾,让人灵台清明。

    “听月儿说,那是仙灵之气。您喝的松针茶就是这云松的松针。

    那地界虽然是归了皎家,但轻易不给人进去,以后还有没有机会都不好说了。月儿说着云松未必有金丝楠木好看,但好处要比金丝楠多,孙儿就想着,咱们要不要请月儿给带一两颗?”

    颖国公疑惑道:“咱们要这个做什么?”这小子的家具可是早就打好了,难不成也想换新的?

    卫封一幅‘爷爷您怎么变白痴了’的眼神看着祖父,嘀咕道:“给您攒棺材本啊!”

    守在外间的常春儿就听见一声怒吼:“你个小混帐!你爷爷还没死呢!”然后一阵噼哩啪啦的声音。

    常春儿摇摇头,待声音平息了,才慢慢挪进屋子里去。

    就见封少爷黑亮的眼神儿正委屈地看着国公爷,而国公爷哆嗦着端着茶碗,抖发了好一会儿,才指着孙子身上的鞋印儿骂道:“你一天不气你爷爷,你就吃饭不香是不是?”

    这孙子贴心的时候是真贴心,贴得你想先揍一顿再稀罕他。

    人老了,准备寿材什么的很正常,跟皇帝早早就开始挖皇陵一样,他们年纪大的人并不怎么忌讳这个。

    寿材么,当然越好心里越舒坦,谁想埋进土里没几天就烂掉肉啊!

    可好的寿材可遇不可求,得耐心地搜罗。下手晚的话,有时候人都死了,好寿材也没着落,只能临时凑合或者借用什么的。只不过那时候人都闭眼了,也不用去想了。

    京里这些达官显贵,哪家不预备上一两件?就这也每年都有人四处借寿材的。他们府上原本也有两件,可前些年老老太太去世用了一件,前年又被镇国将军府上借去了一件,眼下确实没有存的。

    他已经花甲之年了,看着硬朗威武,夫人也差不多年岁了,人有旦夕祸福,谁知道哪天就要用呢?

    所以,封儿所想确实是一片孝心,可就是让人想揍一顿!

    唉,到底是自己不服老啊!

    颖国公长长出了一口气,揉了揉额头,缓声道:“做寿材的树可得够粗,至少也得合抱。再有,你媳妇伐木是办喜事,咱们这个时候提什么寿材,不好!”

    卫封扑了扑身上的印子,呲牙咧嘴地道:“那树我见过,两个男子合围都抱不拢,长得又高又直,下面还没树杈,一棵树能掏三四个呢。

    忌讳的事我来跟月儿说,咱们只是砍了树材来,又不到处嚷嚷拿来做什么的。

    常春儿一边收拾砸坏的东西,一边儿撩起眼皮看这爷俩,心里啧啧道:“人老了,哪个心里不怕死?最忌讳人家提这茬了。也就是封少爷,换一个人跟老主子说死啊活的话,指不定就去挑大粪去了!”

    “你怎么想到这上头?”颖国公消了气,心平气和地跟孙子透话。

    卫封也不隐瞒,“在军营里的时候,我爹也常带着我们往大山里转,除了打猎察看地形,还特别留心哪里有好木头。说,爷爷的棺材本没了,得找好了才放心。”

    看到祖父眉头不展,好像不怎么踏实,卫封眨了眨眼,道:“您放心,月儿指不定自己也有这个打算,才跟孙儿有这么一提的。你知道么?她太爷爷和太奶奶都快九十了。。。。。。”

    颖国公眼睛精光一闪:这倒是了!不然一个小姑娘家,再不会平白想到这个上头来。看来是他误会了!

    ***

    卫封在祖父面前给月儿刷了一回孝心,揣着块从祖父那坑来的宝贝,洋洋得意地回自己书房去了。

    吴隐一见主子回来,连忙回禀人都挑好了,请主子瞧瞧,没问题的话就安排出发事项了。

    卫封打量着一字排开的六个挺拔汉子,倒都是好手,只是里面竟还有两个四十左右年纪的。卫封询问地看了吴隐一眼:这是怎么个挑法?

    吴隐连忙解释:“这些兄弟各有所长,这两个年长的,不但江湖经验丰富,还对各府上的人也脸熟,见到他们,一般人也不会乱打主意。”

    他没说的是,这些兄弟经常在外行走,多少都有些积年的老伤,跟在皎大小姐身边,表现得好,指不定有机会得到好药。这是他的一点小私心,就没必要给主子说了。

    卫封点点头,算是通过了,又板着脸例行训了话,给了带头的邢坚凭信。又转头对吴隐道:“去外院管事那里支取三百两银子,让他们六人安顿家里,自己打点行李,免得去了还让月儿操心他们的衣食。”

    二百两银子可是不少了。换成铜钱也得将近三百吊钱呢!他们这些护卫的家小都在府里做事,吃喝穿用都不愁的,看病吃药府里也有大夫,没钱还可以赊账,或者从月薪里面扣除,日常等闲也没什么大的花用。

    安顿家里的话,也是让大家各自手里留一点急用钱。而他们这一去,最多一年半载就回来了,这二百两只多不少的。

    打发了护卫,卫封又马不停蹄地去查看新园子翻建的情况去了,回来还得给媳妇写信,真是半点儿不得闲啊!

    ***

    皎月这里也很忙。

    忙着安抚皎玉出嫁前的紧张不安。

    原本还大咧咧的皎玉随着出嫁日期的临近,开始夜不能寐,每天早起顶着两个黑眼圈不说,竟然还发了口疮!

    九月初十是正日子,如今都九月初六了,哪里还能请大夫吃药啊!

    杨氏愁的嘴上也起了个大水泡,连最喜爱的大孙子都不敢抱了。

    皎月给母女俩用瑰玉汁涂了疮口,又兑了些水让她们含着漱口,可婚前紧张是心病,她的药再好也是治标不治本。无法,皎月只好陪着皎玉住到了一起。

    女孩子估计都有婚前惶恐,皎月除了听她神叨叨地絮叨,也没法子安慰,毕竟她也是两眼一摸黑,想安慰也没经验呐。

    皎月只得想了个法子,引堂妹说一些如何挑选嫁妆的话,比如什么样的首饰,什么样的穿戴,给各人什么见面礼之类的。

    皎玉在州府长大的,比皎月见识多不说,她又经历过亲姐姐出嫁,对这些说起来自然头头是道,很快就把那些担心什么的给忘了。

    ***

    九月初十这天,知州府一片喜气洋洋。

    天刚放亮,皎月就了身。不多时,杨氏就带着一大群夫人、太太,把皎玉给围了起来,沐浴,梳头,绞脸,皎月都替堂妹肉疼。

    她悄悄地退了出来,回到自己院子里歇息一会。

    早饭也没心思吃,啃了两个果子,又喝了半葫芦仙泉水,皎月才觉得自己终于缓了过来。这几天不光大人们累,她也给堂妹折腾得不轻。

    等到前头一阵热烈的鞭炮声响起,就有小丫头跑来报信:迎亲的队伍来了!

    皎月也顺顺衣裳,出去看热闹。

    当新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新娘子牵到手,双双来到堂前拜别父母亲人的时候,皎月瞧着堂妹脸上光彩焕然一新,除了娇羞的笑容,哪里还有昨夜的忐忑?

    皎月暗自称奇,看来这新郎还是一副定心丸啊!

    看着眼前的一对璧人,大家都连声赞叹恭喜,而皎琤和杨氏都红了眼睛,满腹不舍却还得笑着应和着恭喜的话。

    皎月看在眼里,不敢去想自己出嫁的时候爹爹会不会直接哭出来。如果真哭了她该怎么办?唉,到时候再说吧。。。。。。

    因皎玉嫁到临州,路虽不远,可三日省亲也不方便,只能得到一个月后回来住对月。皎琮因惦记着女儿十月里纳彩的事,便不能在停留,歇了一天后,一家人就告别亲人,返回家乡去了。

 第九十二章 (补)

    第九十二章(补)

    烈日已退,秋凉似水。

    黑沉的天空繁星点缀,像无数只闪亮的眼,好奇地打量着穿行在黑夜中的几个身影。

    “呱呱、呱呱!”

    寂静的院子里忽然传出几声蛙鸣,在这冷清的秋夜里显得格外令人啼笑皆非。

    皎月恨恨地爬起来,暗骂一声:“这个笨蛋!又来这一招!都说过一遍了还这样!就不知道换一个!现在哪还有青蛙?连癞蛤/蟆都不出来了好不好,这是怕人不知道呢吧?”

    悄悄掀起窗帘一角,小心地推开窗上的隔扇,皎月刚把头凑上去,忽地窗台下站起个黑影来,吓了她一跳。

    皎月心跳得砰砰响,又气又惊,一把拧住了对方的耳朵,小声骂道:“作死啊!”

    “哎呀哎呀,快放手,疼啊!”黑影歪着脖子被拎到近前,嘴里不停地小声告饶着。

    皎月一巴掌呼到人影的脑袋上,小声斥道:“知道疼你还不改?我看你就是不长记性!短收拾了!”

    人影揉了揉耳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